台北嘎桑仁波切天法金剛薩埵滅罪懺超渡法會 黃教祖師 宗喀巴大師--塔爾寺~智慧.慈悲.圓滿祈 除障渡亡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15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2:54:4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2:54:02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15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五)39 上午

    无以伦比的上师,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师,曾经在《三主要道》当中介绍空正

见的最後一个偈颂里面有谈到,「又由现相断除有边见,乃由空性舍离无边见,了知性空显现因果理,不为边执邪见所劫夺。」在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是谈到了,中观应成的不共正见。在佛家的四部宗义里,只要承许有空正见的话,在阐释空正见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能够解释离常断二边的空性之法。虽然所阐释的内容,都是阐释到离常断二边的空性法,但是离常边以及离断边的方式并不相同。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不管是自续派或者是唯识派,在阐释离常断二边法的时候,都会藉由「现象界」来去除无边,而藉由「空性」来去除有边,这是一般的宗义师都所共许的一个内涵。但对於这一点,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透由「现象界」它所要去除的是去除常边,而透由「空性」要去除的是去除无边。所谓的去除「有边」,就是要去除有自性的这一边,而所要去除的「无边」,就是完全不存在的无边。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所提出的论点,与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阐释的论点,刚好是颠倒过来的。透由外界的现象界所要去除的是「常边」,也就是有边;而透由空性的内涵,所要去除的是「无边」的内涵,这个部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一种差别,是在於中观应成的论师,以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对於所破的内涵,所提出的观点并不相同,这一点它最主要的分界是在於探讨「细分的所破」之上而产生的。

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谈到「显现」或者是「现象界」的时候,会直接的反应到,这一切的法皆是「依起」。没有任何的一法在形成的当下,是不藉由依起就能够独立自主的形成出来。也就是因为现象界它本身是依起的缘故,既然是依起,怎麽会有任何的自方,怎麽会有任何的自性?而这当中所谈到的「依起」,就如同昨天我们所谈到的,诸法的形成,是必须要依仗他者,这当中的「他」,并不是仅安立在所谓的「因」或者是「缘」,这当中的他,最主要谈到的是我们内在的分别心。一切的法在形成的同时,仅仅只是藉由分别心的力量去安立而形成的。也就是因为现象界本身是依起法的缘故,既然是必须要依赖他人,它本身就没有任何的自性,所以透由「现象界」来破除「执着有自性的常边」。而更进一步的在谈到空性时,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会提到,一切的诸法是没有自性、没有自方的,当我们在谈到无自性的时候,为什麽要特别的强调「自性」这两个字?就如同前几天,我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有探讨到,在谈论有无自性时,如果你没有听到自性这两个字的话,就表示你是无耳的。如果你在听到自性这两个字,你还没有办法去分辨所谓的「自性有」与「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的话,就表示你是无心的。为什麽要特别的谈到自性?就表示自性它本身,具有它的内涵存在。所以在谈到无自性、无自方的时候,为什麽要特别的强调自性,在这个背後实际上我们就必须要了解到,我们这个当中所谓的无自性、无自方,是建立在存在的一法之上的。如果这一法本身是不存在的话,我们何必用无自性或者是无自方的这个名辞来作探讨?我们直接就说它是不存在的,这不就好了吗?为什麽要谈到无自性、无自方?这就表示,这一法它是存在的,那存在的方式是以什麽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呢?是以无自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透由无自性、无自方的这种空性见,而断除了完全不存在的无边。

而以上的内涵,在宗大师所造的《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当中,有非常仔细的谈到,当我们在安立现象界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唯由分别心」去安立的这个名辞,来解释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现象界。但是当我们在解释「唯由分别心」去安立,或者是「唯名言」所安立的时候,这当中为什麽要特别的谈到「唯」这个字。所谓的「唯」它所想要代表的内涵是什麽呢?这个地方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作探讨。从第一个角度而言,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或者是「唯名所安立」,是不是要阐释说,只有「名」或者是只有「分别心」,而一切的境界都是不存在的呢?并不是。「唯分别心安立」,或者「唯名安立」,并不是要解释一切的法都不存在,只要「名」还有「心」,这是存在的,并不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也并不是以,「分别心」或者是「名所安立」的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也不能够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这当中的「唯」是必须要去除了法之上的「自性」,而了解到,这一法的形成是仅由分别心去安立它的,这彼此之间的内涵是完全不相同的。对於第一点我们必须要了解,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或者是「唯名安立」,并不是代表只有「名」跟「心」是存在的,其余的一切法是不存在的,不是这样的一种解释方式。更不是说「名」以及「心」所安立的这一切都是存在的,也并不是。而是要让我们知道,这当中所谓的唯分别心安立的「唯」,是必须要遮止法之上的自性,而了解到这一法的形成是「仅仅」透由分别心的力量,而安立形成出来的。透由这个内涵,我们可以知道,「依起」本身它就能够去除有边,透由依起的内涵断除有边的这个正见,是唯有中观应成派的论师,才有办法提出来。

在安立诸法之上的无自性时,是必须要透由依起的内涵,来了解所谓的无自性。如果没有办法安立诸法之上的无自性,是没有办法安立所谓因果的道理,这一点龙树菩萨在中观的论着当中,有解释得非常的清楚。对於这一点,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都会谈到,如果一切的法是无自性的话,因果的道理是没有办法建立的,并且对於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以龙树菩萨为主的这些论师们,提出了许多的问难。但是对於这样的一个问难,龙树菩萨就回答到:如果诸法是有自性的话,因果反而没有办法建立,因为所谓的有自性,就是谈到了不观待;就是因为不观待,才代表这一法是独立、而且有自性的。如果有自性的话,就必须建立在不观待的基础点之上;在不观待的基础点之上,因果的这种法则是没有办法安立的。所以如果有自性的话,反而因果才没有办法安立,所以对於你所提出来的问难,它不仅不会伤害到我,甚至我将这个问难反问你的时候,你对於这个问难,你甚至不知道该怎麽回答,也就是对於你自己本身的错误而言,你自己本身并不清楚,并不了解。如同是骑在马上的这个人,他在数马的时候,他通常会忘记数自己所骑的这一匹马。相同的道理,当你在提出这个问难的时候,你也不清楚,这就是你自己本身最大的一个问题。而由於你不了解无自性的道理,所以你会推翻四谛、业果、三宝的种种内涵,而堕入了常断二边。对於这样的一个见解,过去西藏的论师们,他们也阐释到,如果一切的法是无自性的话,这一切的法皆是不存在的,并且他们认为这就是龙树菩萨所提的正见。但对於这一点,龙树菩萨他反而是在一些论典里面有清楚的谈到,必须在无自性的基础点之上,才有办法建立因果。所以对於西藏的论师与龙树菩萨所谈的密意而言,刚好是成相违的。

对於之前我们所谈的这个道理,世尊在《般若经》当中有讲得非常清楚,而谈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当中所谓的「色即是空」,就是我们之前所谈到的,透由现象界必须要断除常边,也就是断除有边。所谓的「色即是空」,并不是要解释色法是不存在的,它所要「空」的是空掉色法之上的「自性」,也就是谈到色法的本质是自性空的。相同的道理,声、香、味也是如此。所谓的无色、无声、无香,是谈到了无自性的色、无自性的声、无自性的香,也就是当我们平时在面对这些境界的当下,我们会认为这些境是有自性的,所以它所要空的、所无的,就是要破除我们所显现的这样的一种「自性」,这样的一种有自性的色、声、香,而谈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的空即是色,也就是谈到了色法是无自性的当下,我们必须要在这个背後,知道色法本身就是存在的,这一点在之前我们就已经谈到了。「色不异空」所谓的色不异空,就是谈到了色法与空性这两者之间的本质是相同的。当我们在谈到二谛时,二谛彼此之间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因为在根的部分,二谛本质相同的缘故,所以在二谛之上所建立的道的内涵,在修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是以不相违的方式来修学才对。而这当中的本质相同,就如同是水倒入了牛奶当中,他们两个是能够彼此互相的混合在一起。而色法以及色法之上的空性,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就是如此。

如果在寻求空正见的过程当中,我们所求的空正见,是能够远离常边以及断边的空正见的话,这样的一种空正见是最殊胜,而且不会有任何的过失。因此在《三主要道》当中,在介绍空性时,它所介绍的一些文句,虽然是相当的精简,但是它的内涵却是相当的广泛。

接下来我们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63页。昨天我们是上到了第463页的倒数第二行,下面这个的地方。在昨天的课程里面最主要是强调了,一法的形成是仅由自心增上而安立的。如果一法在形成的当下,它并不是仅由自心增上安立,而在境界的方位有一个不共的自体、自性能够形成出来的话,这就是所谓法之上的自性,也就是我们这个地方最主要强调的所破。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境界的同时,执着着这样的一种所破,就表示你已经执着了「我」。

接下来我们请看到,若於差别事补特伽罗境上无此,名补特伽罗无我,若於眼等法上无者,名法无我。在之前我们是谈到所谓自性的这个概念,如果能够破除自性,就能够安立所谓的无自性,而这种无自性的法则是遍一切的万法,一切的万法可以统摄在补特伽罗与补特伽罗以外的这两种法当中,也就是「人」以及「法」这两者当中。所以在这两种不同的基础点之上,所建立的无自性,也就是所谓的无我,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在补特伽罗之上,所建立的无我,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无我;而在「眼等诸法」也就是在非补特伽罗的一切诸法之上,所建立的我,我们称之为叫做法无我。从这样的一个内涵里面,我们可以知道,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探讨无我时,是从所缘境,也就是「空性」的基础点之上来作分类的。但是对於中观续自派以下的论师而言,在安立所谓的人无我以及法无我的时候,是藉由「心安立境界的方式」来作安立,而并不是在空性的基础点之上来作安立。 

由此当知,若於法上及补特伽罗执有此性,是二我执。由於在补特伽罗以及法之上,会分别的安立所谓的无自性的内涵,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应该知道,「若於法上及补特伽罗执有此性」如果在法之上,或者是补特伽罗之上,我们去执着有如此的一种「自性」的话,「是二我执」就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以及法我执。这一点也就是所谓的人我执与法我执,最主要的分界点,也是在於他们所执着的「所缘境」有所不同,但是在执取的当下,执取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对於这一点,我们来作探讨以及观察的时候,是比较容易探讨也比较容易观察的。但对於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提出来的论点,由於人、法二我执,以及人无我、法无我的内涵,并不是在最基础的法之上来作探讨,而是透由内心执着境界的「方式」不同来作探讨的缘故,所以在探讨或者是观察的时候,会觉得这个部分是比较复杂,而且比较麻烦的。

如四百论释云:「所言我者,谓若诸法不依仗他自性自体,对於这个部分的内涵,在之前的前文当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若无此者是为无我。此由法与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当知有二,名」将下面「名」旁边的逗号打在「当知有二」的这个旁边。若无此者是为无我。此由法与补特伽罗有差别故,当知有二,也就是无自性的这个内涵,建立在法以及补特伽罗这两种的差别点之上时,无我本身可以分为这两大类,「当知有二」称之为,名法无我及补特伽罗无我」。接下来他宗提出了一个问难,若谓执补特伽罗有自相,为补特伽罗我执,不应道理。他宗问到说,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相的这颗心,它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在之前自宗有安立,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这种执着,为补特伽罗我执,而执着着法是有自性的执着,称之是法我执。对於这一点他宗就提出来说,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颗心,它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因而谈到若谓执补特伽罗有自相,为补特伽罗我执,不应道理。若不尔者,如果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相的这一颗心,它本身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缘他补特伽罗执有自相,亦应是补特伽罗我执,那如果执着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那缘着其他的补特伽罗,也就是缘着我以外的这些众生,所生起有自相的这一颗心,应该也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请将补特伽罗我执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若尔,如果执着着我以外的这些众生们,是有自相的这一颗心,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的话,应成萨迦耶见,它应该要成为所谓的萨迦耶见,「彼不执我萨迦耶见」,首先先在「彼」的上面加一个「然」字,「然彼不执我」在「我」的旁边打上一个标点符号逗号,然彼不执我,也就是执着着我以外的这些补特伽罗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以他宗的角度而言,他认为这样的一种执着,并不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如果这一颗心,它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的话,它应该也要能够成为萨迦耶见,但是如果是萨迦耶见的话,萨迦耶见的所缘境,必须要能够执着「我」,但是缘着我以外的有情,所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并不是缘着我,因为它是缘着其他的有情众生,所以谈到了「然彼不执我」。下一句「萨迦耶见不应理故」,首先先将萨迦耶见旁边的标点符号划掉,在「萨」字的上面加一个「为」字,为萨迦耶见不应理故。由於执着着我以外的众生,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所执着的并不是「我」的缘故,所以为萨迦耶见不应道理,它应该不能够成为萨迦耶见。

到这边为止是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这个问难简单的来说,就谈到了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相、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并不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为什麽不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因为如果这样的一颗心,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的话,那缘着他人所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也应该能够称之为补特伽罗我执。如果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话,他宗认为它应该要能够成为萨迦耶见。但是萨迦耶见最主要的所缘境是缘着「我」的缘故,所以之前缘着「他人」生起「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并不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因为它的所缘境并不是缘着「我」。对於这一点自宗就回答说,执补特伽罗有自性者,理应许为补特伽罗我执,执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必须要能够成为所谓的补特伽罗我执。为什麽执着补特伽罗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能够成为补特伽罗我执呢?如前说补特伽罗有自性,为补特伽罗我故,因为在之前,有谈到补特伽罗「有自性」的这一点,正是补特伽罗「我」。因此执着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当下,就等於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有我」,所以这一颗心它是能够成为补特伽罗我执的,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所以执着着「他」,也就是执着着我以外的有情众生为「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补特伽罗我执,但它能不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呢?并不能。所以谈到了「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并不是所有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

上一段的最後一句是谈到了,「然非补特伽罗我执,皆是萨迦耶见」,并不是所有的补特伽罗我执,皆能够成为萨迦耶见。如果补特伽罗我执,并不等於萨迦耶见的话,什麽样的邪见才能够称之为叫萨迦耶见呢?接下来就有谈到,若尔何为萨迦耶见我执,什麽样的见,它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我执呢?萨迦耶见分别我执,首先先将「分别」这两个字改成遍计,在「我执」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什麽样的见,它能够称之为是萨迦耶见的我执?遍计萨迦耶见我执,如正量部一分说缘蕴执我,虽无决定,首先先探讨的是「遍计」的萨迦耶见我执,对於遍计的萨迦耶见我执在安立的时候,「如正量部」有部当中有一部分的论师,这当中的正量部是谈到,有部当中的某一部。有部当中某一部的论师,他会认为遍计萨迦耶见的我执,是缘着「蕴」而执着「我」,「虽无决定」所谓的虽无决定,就是有探讨遍计萨迦耶见的我执,它所缘的境本身,并不是在於「自我」,而是在於「蕴」之上,对於这一点其实有很多的争议。在安立所谓的萨迦耶见的同时,是不是应该将萨迦耶见分为粗分以及细分?而且粗分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以及细分的萨迦耶见的所缘境,是否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必须要更进一步去探讨的问题。但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它会探讨说,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承许的俱生萨迦耶见,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探讨的话,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谓的俱生萨迦耶见,只不过是他们在讲述的时候,用「俱生」的这个名辞来作解释罢了。实际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承许的萨迦耶见,以应成的观点来作探讨的话,他会认为这些萨迦耶见都是「遍计」的。并且在探讨「无我」的内涵时,应成派的论师也认为,透由修学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谈到的「无我」,它最多只能遮止掉外道所承许的「常一自主之我」,它没有办法更进一步的去探讨所谓「无我」的内涵,这一点在宗大师所造的论着,不管是显教,或者是密教的论着当中,会再三的提出来。

接下来就看到,然俱生我执,入中论中破蕴为所缘,对於俱生我执,我们来作探讨的话,在《入中论》的这本论着当中,有破除了蕴体是俱生我执所缘境的这一点,释说缘依蕴假立之我,并且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俱生我执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也就是在「蕴」之上,透由「心」所安立的「我」,这个「我」是俱生我执它的所缘境,故非缘蕴,所以俱生我执它所缘的境界,并不是缘着「蕴体」而生起的,而是缘着「蕴之上所安立的我」而形成的,唯缘补特伽罗。所以它的所缘境当中,唯有缘着补特伽罗,也就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而生起俱生的萨迦耶见。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故他补特伽罗亦非所缘境。更进一步的有谈到,「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之前在探讨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时,是有谈到它仅仅只会缘着补特伽罗,而且这当中的补特伽罗,是必须要缘着这个补特伽罗之後,能够生起「我」的这种补特伽罗,因而谈到「复须可执为我之补特伽罗」。这里所谓的补特伽罗,并不是一切的补特伽罗,都能够成为我们心相续里「俱生我执」的所缘境,它要成为俱生我执所缘境的补特伽罗,必须在这一位补特伽罗之上,要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故他补特伽罗亦非所缘境」所以我们以外的这些有情众生们,他并不能够成为我们心相续当中「俱生我执」的所缘境。於此所缘执相云何?在面对着、在执着着这个所缘境之後,我们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行相,是什麽样的一种行相呢?

入中论释云:「萨迦耶见执我、我所行相而转」,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俱生的萨迦耶见,在缘着所缘境的「我」之上,会执着「我」以及「我所」。「谓非但执有自相」,这一句在原文当中应该是改成「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请将「但」这个字改成「仅」,在「有自相」的下面加上「之自性」,虽然有自相跟自性是一样的,但是在原文当中是有这几个字出现的,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也就是俱生的萨迦耶见,它在执着着我之上,会现起「我」或者是「我所」的这种行相。透由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萨迦耶见并不是只有缘着「我」,而就生起有自相、有自性的这种行相,因而谈到「谓非仅执有自相之自性」,须执为我。它必须在缘着「我」之上,要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并不是说缘着「我」之上,它只要生起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它就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它在缘着「我」之上,它要是能够生起「我」的这种感受,这是第一个条件。

入中论释云:「唯萨迦耶见是所应断,此由悟入无我之我,即能断除。」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萨迦耶见是必须要断除的一种邪执,要如何的才能够断除萨迦耶见呢?我们必须要了解「无我之我,即能断除」。此说通达所缘之我,无其实我或无自性,由其行相相违而断,故是执着慧相违品,在《入中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此说通达所缘之我」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在所缘的我之上,「无其实我」它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或无自性」或者是探讨是无自性的内涵,「由其行相相违而断」想要断除萨迦耶见,我们必须要能够生起与萨迦耶见所执着境界的方式,刚好是相违的智慧。在之前的这句话当中最主要就是谈到了,如果想要断除萨迦耶见,我们必须在缘着「我」之上生起「无我」,或者是「无自性」的这种智慧,「故是执着慧相违品」如果我们所执着是与这种智慧刚好是正相违的话,此後是执补特伽罗有自性,即是执有自相之我,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这里面就是谈到,「此後是执补特伽罗有自性」以之前的智慧刚好成为相违的这种执着,就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即是执有自相之我」这当中所谓的执补特伽罗是有自性的,最主要它所要谈到的是「即是执有自相之我,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这句话当中它最主要要强调的内涵就是,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缘着「我」,也就是之前我们所谈到的「依蕴假立之我」,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是不是仅生起「有自性」的这种执着,它就能够称之为萨迦耶见呢?并不能。缘着这个「我」之上,是不是仅仅生起「我」的这种感受,它就能够称之为是萨迦耶见呢?也不行。所谓的萨迦耶见,它是必须要具备有以上的这两种条件,也就是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以上,必须要能够现起「有自相的我」,也就是你在缘着「我」之後,你所现起来的「我」的这种感受,必须是要「有自相的我」。所以从这个当中就表示萨迦耶见它所缘的,并不是仅缘着「我」而生「有自性」,也不是仅缘着「我」而生起「我」的感受,而是在缘着「我」之後,我们必须要能够现起「有自性、有自相的我」。

所以在这个里面就有谈到,「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我们透由以上的内涵,我们必须要知道,什麽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萨迦耶见?透由这个内涵,我们更进一步的也可以知道「我所」萨迦耶见,我所就是我的。之前我们是谈到,缘着「我」的萨迦耶见,这边是谈到「我所」萨迦耶见,这个内涵透由以上的这个介绍,我们可以稍微的了解。所以当萨迦耶见,在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时,我们必须要知道这样的一颗心,它最主要所缘的境界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在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在缘着这个「我」之上,我们必须要能够现起「我」的这种影像,那你所现起来「我」的这种影像,是什麽影像呢?是一种「不观待蕴体」它就能够生起的一种「独立自我」的影像,这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俱生的萨迦耶见。实际上这一颗心,在我们平时日常生活当中都会不断的生起,当我们在生起我的这种念头的时候,很直接的我们会认为,这当中的「我」是不需要透由分别心去安立,而在身心的和合体之上,我们就会对於这样的一个和合体,生起一种独立自主的实有我的感受。而这个「我」它最主要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之我」之上而形成的。这样的一种形成方式如同是「执绳为蛇」的这颗心,以这个人本身而言,他并不知道他所执着的是一条绳子,对於这条绳子在某一种情况之下,它会生起蛇的这样的一种意识。相同的,对於我们所执着的「我」,我们也不了解它是「依蕴假立之我」,而对於这个「我」,我们在执着的时候,会现起一种这是「不需要观待心」,就能够以一种非常有自性的面貌形成出来的自我,那这一颗心我们称之为叫做俱生的萨迦耶见。

在上文当中的最後一句话里面有谈到,「执有我所萨迦耶见,亦当了知」,在这句里面有强调「我所」的萨迦耶见。我所的萨迦耶见就比如,我们执着我们自己本身的蕴体,或者是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执着着能够被自我的相续所摄的这些法,而执着为「我」的时候,会生起萨迦耶见。执我所的萨迦耶见,它所缘的境是必须要缘着能够被「自我相续」所摄的这些法,那不能够被自我相续所摄的法,比如我们身上穿的法衣,或者是我们平常用的一些日常用品,对於这些境界是没有办法生起「我所」的萨迦耶见。若不执为我及我所,唯执实有补特伽罗,即补愚特伽罗我之无明,非不染污。这句话当中就谈到了,「若不执为我及我所,唯执实有补特伽罗」,如果所执着的并不是仅执着着「自我」,或者是「我所」的话,在执着着「实有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你并不了解补特伽罗无我的道理,所以你所生的执着,也就是执着着实有的补特伽罗,就表示你是执着着补特伽罗有我,而生起了执着补特伽罗我的无明,「非不染污」这样的一颗心它并不是不染污,也就是它并不是非烦恼的一颗心,这颗心它能够称之为叫做烦恼。由是因缘,以有自性所立之我及念我心取境之我,二中初者是正理所破,後者许名言有,透由以上的内涵,「以有自性所立之我」在自性当中所安立的自我,「及念我心取境之我」以及我们在内心里生起「我」的时候,所执着的「我」,「二中初者是正理所破」这两者当中,前者是透由正理能够破除的,「後者许名言有」如果仅是执着着「我」的话,那执着的「我」它所执着的境,这一点它是名言有的,故非所破,所以它并不能称之为所破。此显不破萨迦耶见俱生所缘,然非不破彼执行相自性之我。透由这一点最主要是要告诉我们,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也就是它执着着依蕴假立的「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因此在这当中就谈到了,「此显不破萨迦耶见俱生所缘」实际上在毗钵舍那当中,「萨迦耶见俱生所缘」,应该都改成「俱生萨迦耶见之所缘」。也就是在这里面最主要要阐释的内涵是告诉我们说,俱生的萨迦耶见它的所缘境是没有办法破除的。它的所缘境是缘着「依蕴假立的自我」,而这个「自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

这一点从《入中论》的根本颂当中有谈到,「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这句话里面我们就可以来做一个探讨,「由了知我是彼境」是在阐释我是萨迦耶见的所缘境,而这个我是「名言」当中可以安立的,是透由正理所没有办法破除的。「故瑜伽师先破我」瑜伽师所要破的我,是在缘着这个我之上,我们所生起的自性执的这个我,这个我是必须要破除的。因此谈到了,萨迦耶见所缘的是在「我」之上,而生起的「自相之我」的这个念头。「然非不破彼执行相自性之我」所以萨迦耶见所缘境的「我」是没有办法破除的,但在「我」之上生起「有自性的我」,这个行相是必须要破除的。譬如不破执声为常所缘之声,然破彼执境之声常无有相违。并且在之後就做了一个简单的譬喻,比如如果执着声音它是常态法的话,所缘的境界也就是「声音」本身它是不被破除的,但是执着「声音是常态法」的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因而谈到「然破彼执境之声常无有相违」这两者是不相违的。虽然声音没有办法破除,但是「声音是常态法」的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故圣父子及此二论师之论中,这当中是谈到了龙树父子,龙树父子以及此二论师,这「二论师」是谈到了月称以及佛护论师,在他们的论典当中:「若自性有,若自体有,若自相有,若是实有。」都会谈到所谓的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以及实有,其实这些内涵都是完全相同的。其自性等应知如前所说。这当中所谈到的「自性」就如同我们之前所介绍的,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显无彼之句义,当知亦是显示无明所执之义无。在解释无自性或者是无自体、无自相的时候,也是要以「无明」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这一点,来介绍所谓的无自性以及无自体。

在探讨「无我」时,我们首先可以以「自我」为最主要的探讨对象,虽然以中观应成的角度会谈到,一切的法皆是假有,并且也能够在一切的法之上安立无我的内涵。但由於我们在日常里对於「我」会生起强烈的执着,所以在「自我」之上来探讨所谓的「无我」,我们会比较容易认识何谓无我的所破,这一点我们可以仔细的观察。虽然平时我们的心相续中,会生起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当我们生起「我」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去寻找我们内心当中所执着的这个「自我」,在寻找之後却没有办法找到一个「我」。这颗心不断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生起,「我」确实也是存在的,但为什麽我们在寻找「我执」它所执着的「我」的时候,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呢?这一点我们可以去做一个简单的观察。

但在昨天的课程里面我们也有谈到,如果没有办法断除对於「蕴体」所生起来的执着,是没有办法断除对於「我」所生起来的执着。并且谈到「法我执」以及「人我执」这两者是有所谓的因果关系,在「法我执」的基础上而生起了「人我执」。所以这一点在探讨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地方是相当困难的,一开始我们必须在「自我」身上来探讨所谓的「无我」,或者是「有我」。但是更进一步的,如果你想要断除在「蕴」之上所安立的「我执」的话,你必须要先断除对於「蕴体」所生的这种执着。在探讨「我」的时候,有一点是比较容易认识的,也就是以外在的事物而言,我们谈到瓶子,或者是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这些东西,我们会觉得这个东西是很实在的。就比如有一个人他问你说:瓶子在哪里?或者什麽样的一个东西,它能够称之为瓶子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会指着有瓶子的那个东西,并且说:它的形状或者是它的样子本身就是一个瓶子。但是这一点,对於观察「自我」而言,要找到一个很实在的我,似乎不是这麽容易的一件事情。对於外境的这些事物,我们通常会认为它的形状,它所形成的这个个体本身,就是这个东西,但是对於「自我」来说的话,似乎并不是这麽容易就能够安立所谓的「我」。虽然不容易安立,但是我们的内心会不断的生起「我」的这种感受,但是在生起「我」的这种感受之後,不管你从内、从外、从任何的一个支分,甚至从众多支分的和合体,任何的一个角度你来作探讨的时候,似乎这个「我」又是寻找不到的。

要探讨「自我」的时候,中观自续派以及唯识派的论师们,对於这一点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自续派以及唯识派的论师,都认为「我」是有自性、有自方的缘故,所以他们必须在境界的方位,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那以自续派的论师而言,他们会认为「意识」本身就是「我」,他们明明知道「我」在寻找之後,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我」,但是在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自我」的当下,由於他承许「我」是「有自性」的缘故,所以他又不得不讲说「意识本身就是我」。那为什麽他会认为「意识是我」呢?他认为我们之所以会在轮回当中流转,会在轮回当中投生,最主要是透由「意识」的力量在流转、在投生的。所以他认为「我」在流转、「我」在投生,其实是所谓的「意识」在流转、「意识」在投生,透由意识的力量,我们才有办法在轮回当中不断的投生,也就是在轮回当中流转,就只有这样的一个原因。这一点在清辨论师所造的论着当中,他讲得非常的清楚,为什麽要安立意识为我?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之所以会在轮回当中投生,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意识」本身会投生。既然「意识」会投生的话,所会投生的意识本身它就是「自我」,他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的。但实际上如果将「意识」安立为「我」的话,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就比如我们平常会谈到「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谈到「我」的意识或者是「我」的心的时候,就表示「我」跟「意识」这两种是分开来的,也就是是「相异」的,它并不是同样的一个东西,所以你才会讲到「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如果「意识」本身就是「我」的话,那当你谈到「我的意识」的时候,就等於是在讲「我」的「我」。那讲我的我,这有什麽内涵呢?这一点内涵都没有。所以如果将「意识」本身安立为「我」的话,当你在谈「我」的心,或者是「我」的意识的同时,就等於是在讲「我」的「我」。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办法从「我」的「我」,这个名相里面来了解到,「我」以及「意识」这两种法它是「相异」的。但实际上我们从「我的意识」这个名相里面,可以知道「我」与「意识」这两种法是相异的,它并不是同样的一个东西。所以第一点就探讨到,「意识」本身如果是「我」的话,它会有许多的过失。

这些部分,在之後的《毗钵舍那》的正文里面,都会依次的来做一个探讨。甚至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他会认为所谓的「意识」是安立「我」的一个基础,也就是平时我们所用的「施设处」,它是「所能够」安立的法,而「我」是「能够」安立的法。所以「能够」安立的法,与「所能够」安立的法,它怎麽能够划上等号呢?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够划上等号的。如果他们划上等号的话,那「能够」安立的法,它怎麽能够在「所安立」的法之上形成出来?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既然意识它是「所能够」安立的法,而在意识之上所安立的「我」,它是「能够」安立的法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说「意识它本身就是我」呢?这也是不合理的。那由於唯识的宗义师,他看到如果安立「意识本身是我」的当下,会有许多过失的缘故,所以他就转移了一个目标,认为「阿赖耶识」是所谓的「我」。但实际上承许「阿赖耶识是我」的当下,它也是会有许多相同的过失产生。

早上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在下午的这堂课当中,我们会进行第二个科判,第二个科判当中它的部分只有一点点,所以在下午的时候,我们会结束第二个科判当中的原文。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14)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16)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邀选~故宫博物院-宗喀巴大师金铜雕艺术
藏密佛学会-新浪部落
绿度母除障
地藏王菩萨灌顶暨大法会
白玉论坛- Powered by Discuz

赞助网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