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園寺最近法訊灌頂千供合為一天吉祥圓滿 斯里蘭卡 日環蝕天文奇觀之旅9天 為尊敬的梭巴仁波切祈福迴向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6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2:33:04
學習次第 : 进阶

毗钵舍那 2005-6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六)33 下午

    接下来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47页,首先我们看到第447页的倒数第六行。在这之前他宗是谈到了,在破除了四生之後,不仅能够破除胜义生,在破除胜义生的当下,生也必须要破除。因为以他宗的角度而言,生的本质就是胜义生,因此破除胜义生的当下,生的这一点也应该要能够被破除。对於这样的一个理论,自宗就有做了回答,接下来我们看到下面的这一段文。

「若执自性无生或无生性」,请加上一个「自」这个字,若执自性无生或无生自性,谓全无生,反难缘生与无自性生二者相违,呵为无耳无心。这当中就谈到说,如果执着「自性无生」或「无生自性」是完全不存在的生,「反难缘生与自性无生二者相违」,并且在这个执着之上,在这种见解之上,你反而提出一个问难,认为「缘生」与「无自性生」这两者是完全相违的话,「呵为无耳无心」,这当中所谓的「无耳无心」在下面的文里面会作介绍。说无自性生未闻所说自性妄执无生意谓无耳,这一段文里面藏文的原版是提到了「自性无生」,如果在谈到「自性无生」的这个名辞的时候,「未闻所说自性」当对方在谈到自性无生这个名辞的当下,如果你没有听到前面的这两个字,也就是「自性」的这两个字,而只听到「无生」的这两个字的话,「未闻所说自性妄执无生」,因为你自己本身没有听清楚,而你执着了无生的话,「意谓无耳」这表示你的耳朵是有问题的。及说自性未解其义意谓无心。如果你的耳朵很正常,你听到的是「自性无生」这四个字的话,当你在听到自性无生这四个字之後,你没有去思惟「何谓自性的内涵」,而执着着所谓的自性无生,就是所谓的无生的话,这表示你因为没有去思惟「自性」的内涵的缘故,所以你是「无心」的,就表示你是一个不懂得去思惟的人。因此正文里面就谈到了,「及说自性未解其义」,纵使你听到了「自性」这两个字,但是没有如理的去思惟的话,就表示你是一个无心者。

如六十正理论云,这一点在龙树菩萨所造的《六十正理论》当中有谈到两句话,这两句话里面谈到了:「缘生即无生,胜见真实说。」这当中的「胜见」是指着佛陀的意思。在《六十正理论》的字面上有谈到「缘生即无生」的这一点,对於这一点其释中云,在《六十正理论》的释论当中有做了一段解释:「若见缘起,诸法自性皆不可得,首先在「起」的旁边打上一个标点符号,打上逗号。如果见到了缘起,诸法自性皆不可得,就表示这一法它本身的自性是没有办法获得,也就是如果你真的看清楚这一法之上的缘起的话,就没有办法认识到法之上的自性,所以就谈到了「若见缘起,诸法自性皆不可得」。以依缘生者,即如影像无自性生故。如果这一法它是必须要观待因缘,依赖着因缘而产生的话,它的本质就犹如同影像,是没有任何自性的生。这当中的「影像」就如同我们昨天所探讨到的,在镜中脸的这种影像,这种影像的形成,是在众多的因缘,也就是外在的镜子,以及我们自己本身的脸孔,众多的因缘聚集之後,透由我们的内心显现出来的一种影像,这种影像你仔细去寻找之後,并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境界。而实际上外法的形成,也是透由因缘聚集之後而形成的,因此它的本质就如同是镜中的影像,并没有任何的自性,而谈到了无自性生故。

对於自宗所谈论的内涵,他宗在下面就做了一个问难,所以下面的这一段话,是他宗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若谓既依缘生,岂非是生,云何说彼无生?如果这一法的形成是必须要依赖着因缘才有办法产生的话,「岂非是生」难道它不是生吗?如果它是生的话,「云何说彼无生?」为什麽你要说它是无生的呢?为什麽你在字面上,要强调缘生即无生的概念?难道观待因缘所生的法,它不是生吗?如果是生,为什麽你要谈到无生呢?第一点,若云无生,则不应说是依缘生,如果它是无生的话,你在解释它的当下,你不能够解释「它是依靠着因缘而产生的」,故此非理互相违故。因此「缘生」以及「无生」这两点是完全相违的,如果你安立「缘生」就没有办法在这法之上安立「无生」的道理,因此这两点是完全相违的。对於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自宗在下面就做了一段解释。噫唏!呜呼!自宗觉得感到相当的感概,无心无耳,就谈到说,跟我作问答的这个人,他既然是一个无耳、而且无心的人,纵使他有耳,他也不懂得去思惟这段文当中的内涵,亦相攻难,此实令我极为难处。现今我既然要跟这样的一种人作问答,这实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若时我说依缘生法,即如影像自性无生,对於自宗所要谈的内涵,这当中就有谈到「若时我说依缘生法」,我所谓的法在形成的当下,它是依赖着因缘而产生的,而它的本质,「如影像自性无生」就如同是影像般没有任何的自性,尔时岂有可攻难处?」对於我所提出来的这个论点,你难道能够提出什麽有力的问难吗?故应珍重判彼差别。因此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能够分辨得出来,「自性无生」与「无生」这两者的差别。

无热恼请问经云:「若从缘生即无生,於彼非有生自性,若法仗缘说彼空,若了知空不放逸。」在这句话当中特别的强调了,由因生果的缘起法。这当中的第一句话「若从缘生」,这里所谓的「缘生」就是谈到所谓的依起见的内涵,并且更进一步的「若法仗缘说彼空」,我们如何能够知道,法的最究竟的本质是空性的内涵?这完全是要依赖着依起,或者是缘起的道理才有办法建立,因此这当中的「仗」就是有依赖的这个意思。「若法仗缘说彼空,若了知空」,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去认识空性的话,「不放逸」这里面的不放逸,是更进一步的谈到了不堕入常断二边。如果在思惟空性内涵的当下,能够配合着依起见,而来阐释空性的内涵的话,就不会堕入所谓的常断二边。这两者它不仅不会相违,而且是必须要能够相辅相成,透由依起了解空性,藉由空性认识依起,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认识空性的内涵,就不会堕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认为的「常边」,或者是完全不存在的「断边」。因此这一句话里面就有特别的强调,「若法仗缘说彼空,若了知空不放逸」。

接下来解释到,初句说言「缘生即无生」,在第一句话当中有谈到「缘生即无生」,字上面是探讨到了观待因缘所生的法它是无生的,但是这当中的「无生」是什麽内涵呢?第二句显示无生之理云:「於彼非有生自性。」所谓的「缘生即无生」当中的「无生」,从第二句话当中我们就可以认识得出来,「於彼非有生自性」这种缘生法,它的本质是没有生的这种自性,也就是没有自性的生。是於所破加简别言谓无自性生。因此在第一句话里面所谈到的无生,是必须要加上自性的胜义作简别,而谈到了无自性生的这个概念。颇见一类,闻彼诸句未解彼理,专相违说,生即无生,依即无依,但是过去有很多的论师,尤其以西藏的论师为主,在看到这些文意的时候,或者是听到这一方面的一些法则的时候,「未解彼理」并没有深入的去探讨,经论当中最主要表达的内涵,「专相违说」并且会阐释一些相违的概念,比如提示到「生即无生」,生它就是无生,依即是无依,狂言愈大,知见愈高。而实际上这些论师,对於经论当中的内涵根本就不认识,他们自己本身所持的见解,也是完全错误的。这一点,明显句论引楞伽经云,在月称菩萨所造的《明显句论》当中,引了佛经《楞伽经》里面的一段话,谈到说:「大慧!无自性生,我密意说一切法无生。」这当中就是对着菩萨而谈到,「我密意说一切法无生」,这当中的「密意」就是谈到说法背後最主要的一种想法。佛在宣说诸法是无生的时候,佛说法背後最主要的动机,或者是他的想法是想到说,「一切的法是无自性的生」,所以在宣说法的当下,就是以「无自性生」作为说法的动机,而谈到「诸法是无生」的道理。因此「无自性生,我密意说一切法无生」,佛以无自性生作为他讲法的动机,而谈到了一切法是无生的这个内涵,此说极显。这段文当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来,所谓的「无生」最主要强调的内涵,是强调了「无自性生」。又破生等应不应加胜义简别,义虽已答,然分别答至下当说。更进一步的探讨到,在破除生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也就是破除生的当下,它是不是要破除胜义的生?所谓的「加胜义简别」就是,是不是要破除胜义的生的这一点,「义虽已答」它的内涵已经透由之前的文义,已经做了简单的回答,「然分别答至下当说」但要更进一步的来解释这一点,在下文当中还会继续的作介绍。

对於这一点中观应成派,以及自续派的论师他们所持的论点,并不相同的。以中观应成派的论师而言,在破生的时候,必须要加上胜义作简别,也就是生在「名言」当中虽然有办法安立,但是如果要破生的话,所破的生是必须要加上胜义作简别,也就是必须要破除胜义之生。这一点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而言,并没有办法认同。19

在之前最後一句话当中就有谈到,「又破生等应不应加胜义简别,义虽已答,然分别答至下当说」,这句话有谈到,应不应加胜义简别。之前是谈到了中观应成派以及自续派对於这个论点所提出来的概念,甚至它所提出来的论点是不相同的。虽然中观应成派以及自续派,都不承许「生」是「有胜义」的这一点,但是当在破除有自相的生,或者是有自性的生的当下,中观应成派的论师并不需要加上「胜义」的这个名辞来作简别,也就是有自性的生以及有自相的生,是能够直接破除的。但这一点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而言,中观自续派的论师是承许有自相、有自性的生,所以在破除有自相、有自性生的同时,是必须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也就是它必须要再次的强调,我所破除的「生」是「有胜义」的自相生,或者是「有胜义」的自性生,这两者的差别在下文当中会详细的作介绍。

 

对於之前所谈到的这一点,以中观自续派的角度而言,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们,认为《心经》的内涵是没有办法随言取义的,而《般若经》当中以《十万般若经》的内涵而言,《十万般若经》的内涵是能够随言取义的。虽然在字面上都会看到所谓的无色、无声的这些字眼,但是《心经》是没有办法随言取义,而《般若经》是有办法随言取义的。因为中观自续派的论师认为《般若经》当中在解释无色、无声的内涵时,是有加上胜义来作简别,而之前《心经》当中的内涵,并没有加上胜义作简别的缘故,一者是能够随言取义,一者是不能的。但是这一点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中观应成的论师认为,不管是《心经》或者是《十万般若经》当中的内涵,皆是能够随言取义的。因为这当中的内涵不管是无色,或者是无声,在探讨这一法的同时,都有加上胜义而作简别,所以他认为不管是《心经》或者是《十万般若经》当中的内涵,皆是可以随言取义的。

接下来,此等皆是显示彼一切能破皆不能破无自性中因果建立。在之前的文里面,最主要就是要谈到,在无自性当中能够建立因果的这一点,透由正理或者是透由种种的方式,是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的违害。这当中的「能破」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问难,或者是应成。透由种种的问难,它是没有办法破除无自性理可以建立因果的这一点,所以谈到「显示彼一切能破皆不能破无自性中因果建立」。似能破中最究竟者,这当中所谓的「似能破」,所谓的「能破」就是所谓的「应成」。「能破」就是你能够提出有力的正因,来破斥、或者是破除对方所安立的宗,这称之为是能破。但是「似能破」就是你所提出来的正因,你自认为的正因,并没有办法直接的对於他人所立的宗产生任何的伤害,这称之为叫做「似能破」。在「似能破」当中最究竟者,也就是最糟糕的,谓自破他如何观察,即彼诸过於自能破无余遍转。在「似能破」当中最糟糕的一种状况,就是对於你自己所提出来的论点,你不仅仅没有办法破除对方所立的宗,甚至对方以相同的方式来询问你的时候,你可能都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回答。也就是对於你自己所提出来的论点,到最後反观问你自己的话,你自己可能都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汝等所立即似能破最究竟者,首先先将「者」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汝等所立」就是以自宗的角度,在看待他宗的时候就认为,「他宗」也就是你所立的这些观点,正好是「似能破」里面最究竟,也就是最糟糕的一种理论。以破他宗观察正理害、不害等皆被遮回,其能破理成所破故。对於你之前所提出来的种种问难,这些问难不仅没有办法伤害到我,到最後「其能破理成所破故」,你所认为能够破斥对方的这些正理,到最後都会被你自己所提出来的理论而破斥,所以「其能破理」就是你自认为可以破除对方的这个正理「成所破故」,到最後会被你自己所提出来的理论完全的破斥。

若谓:汝许有色等,故於彼等此观察转,我等无宗故彼观察不能转入。最後他宗又谈到说,「若谓:汝许有色等,故於彼等此观察转」,如果承许色等诸法是成立的话,这一切透由正理来观察会产生种种的过失,「我等无宗故」但是我并不承许色等诸法是存在的,「彼观察不能转入」所以透由正理来观察,对於我所立的宗,并没有办法产生任何的伤害,这是他宗最後所提出来的一个论点。此答不能断彼诸过,自宗就回答说:纵使你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逃避种种的过失,但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回答,并没办法断除,也就是并没有办法解决你自己本身的问题,於应成派及自续派,何决择时,兹当宣说。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之後在解释应成派以及自续派,这两派当中所提出来的宗义时,会作详细的介绍。

以上我们已经结束了第三个科判,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科判当中的第十页。在第十页里面,右下半部我们可以看到,申一「明所破义遮破太过」,这个科判当中有做了几个引申,到最後会谈到了「显所设难皆非能破」,而这个科判里面,我们已经介绍了前面的这三个科判,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第四个科判,当第四个科判结束之後,「明所破义遮破太过」的这个科判,就已经完全的结束,接下来我们看到正文。 

亥四、观察有事无事等四句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正文当中,第四、破除有事无事四句无能妨害。首先就谈到了,若谓中观诸教典中,破一切事,或破自性有无二俱二非四句,在四句的旁边打上一个标点符号,是逗号,无不摄法,故以正理能破一切。首先探讨第一句,「若谓中观诸教典中,破一切事,或破自性有无二俱二非四句」,之前我们在破胜义生,或者是在破自性生的时候,有谈到四生的这个概念。透由破除了四生而破除了有胜义、有自性的生,那相同的在中观的诸多教典里面也会再次的谈到,要破除胜义有或者是自性有的当下,必须要破除四边,这当中的四边,是谈到了有自性的边,完全不存在的边,以及二俱边,以及二非边。要破除了这四边,才能够破除有自性的有。而实际上这一点的内涵,跟之前所谈到的「破生」的这个内涵是很类似的。也就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并没有办法很清楚的去分辨「有」以及「自性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所以认为「有」它本身就是「自性有」,「有」与「自性无」是完全相违的一法。对於这样的一个观点,中观应成的论师会谈到了,破除了「四边」而破除了「有自性、有」的这一点,这一点当中就是在第一句话里面有特别的谈到。

之前我们所谈到的这一段文也就是,「若谓中观诸教典中,破一切事,或破自性有无二俱二非四句,无不摄法,故以正理能破一切。」从一开始到「故以正理能破一切」这段文,是他宗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他宗认为如果法是存在的话,他必须以「有自性」的形态,以有自性的方式才有办法存在。因此这一法它必须是在「四边」当中的任何一边,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无不摄法」,四边当中是包含一切的万法,万法是必须要能够被四边所涵盖的,因此破除了四边也能够破除所谓的法,他认为「法」都必须要被这四边所涵盖,因此破除了四边之後,法应该是能够被破除的,这是他宗所提出来的第一个观点。对於这个论点接下来自宗就谈到了,此如前说事有二种,这就如同之前我们在探讨,事或者是事物的时候,事物本身可以分为两大类,若以自性所成之事,如果事物它本身是有自性的,随於二谛许何谛有皆当破除,有自性的事物本身,不管是从胜义或者是世俗,任何一个角度来作观察的话,「皆当破除」皆没有办法安立,能作用事於名言中非能破除。之前我们是谈到第一类的事物,也就是有自性的事物。有自性的事物在胜义以及世俗二谛当中,是没有办法安立的,另外一种事物,是有作用、能作用的事物。也就是一切的有为法,它都能够称为有作用的事物。而这种有作用的事物「於名言中非能破除」,它在名言当中是没有办法破除的。以上是谈到了所谓的事物,事物当中简单的来分,可以分为这两大类。又无事中,接下来是谈到了所谓的无事,「无事」就是没有作用,或者是不能作用的一法,我们称之为叫做无事。又无事中,若於无为许由自性所成无事,如此无事亦当破除,如果在安立无事的当下,「若於无为许由自性所成无事」,所谓的「无事」,它是等於所谓的「无为」,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谈到的无为法。在安立无事,或者是无为的当下,如果是以「有自性」的角度来安立的话,「如此无事」这样的一种无事「亦当破除」,如是之有事、无事二俱当破,这当中的「如是」是谈到了有自性,「有自性」的有事以及无事,这两者应当被破除。也就是如果一法它当下是有事,又是无事的话,它是以有自性的有事、无事的这个内涵存在出来的话,这个内涵应当是要被破除的。有自性之俱非亦当破除。相同的「俱非」如果是有自性的话,这一点也应当是被破除的。

在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说,「二俱」以及「二非」的这个概念。一法它本身不可能是「有自性」,以及完全不存在的「无」,这两种的交集,这个称之为是「非二俱」。也就是一种法它在形成的当下,它不可能成为有自性,跟完全不存在,这两点的交集点,这是不存在的。相同的,虽然它并不是这两种的交集点,但是「非这两种交集点」它本身是「有自性」的这一点,也是会被破除的。

下一段,故一切破四句之理,皆当如是知。若未能加如此简别而破四句,也就是在破除四句的当下,有一些是必须要加上胜义或者是自性来作简别的。如果在破除四句的过程当中,不刻意的去加上胜义作简别的话,会产生以下的过失,就谈到了破除有事及无事时,作是破云:「俱非彼二」,也就是在破除了有事以及无事的这个和合体的当下,会谈到了「俱非彼二」也就是非有事和无事。因为在破除有事及无事,那这当中的有事跟无事,并不是分开的一个个体,而是说破除一法,它是有事以及无事的和合体,是它的交集的这一点的当下,我们会谈到说「俱非彼二」,也就是这一法并非有事和无事的和合体,简单的来说这一法并非有事和无事。次又破云,但是接下来在谈到二非的时候,又会谈到:「亦非非二」,如果不加上胜义作简别的话,就会谈到说,并非非有事及无事。之前在破除有事以及无事的当下,既然已经谈到了非有事和无事的话,就表示非有事和无事的这一点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更进一步在谈到二非的时候,如果不加上胜义作简别的话,就会谈到「亦非非有事和无事」,这两个论点本身是完全相违的,是自许相违。虽知如是而云无过,强抵赖者,我等不与疯狂共诤。如果你知道你所提出来的论点本身,在字面上就已经相违的话,但是你又要狡辩说,你自己讲的是没有错,「我等不与疯狂共诤」,自宗就谈到,我是不会与一位疯子一起来作辩论的。你对於你自己所提出的理论你都不清楚,甚至你知道自己本身有过失的当下,你还狡辩的话,那我是不会与你这位疯子一起来讨论这件事。

下一段,复次,破蕴自性之体,或破其我便发智慧,了无自性或了无我。更进一步的,在破除蕴体是「有自性」之後,或者是破除了「有我」的内涵,而在内心当中会生起智慧,这种智慧它能够通达蕴体本身是无自性,或者是通达无我的这个概念。若复破慧无自性境,是为破坏中观正见,如果你破除了智慧它所执着的境,也就是「无自性」的这一点的话,就表示你破坏了中观正见。为什麽呢?由破能达诸法无性智慧境故。因为你在当下,你破坏的是智慧最主要的所缘境,就是「法无自性」或者是「无我」的这个内涵。之所以要观修空正见,最主要是希望让我们了知法是无自性,或者是无我的这个概念,但如果你在阐释空正见的当下,你认为连智慧它所执着的境,也就是无自性或者是无我的这一点,都会被破除的话,那就表示你是破坏了中观正见,那我们花那麽多的时间来讨论,或者是观修空正见,这岂不是没有任何的帮助吗?正文当中的课程,今天就暂时上到这个地方。

接下来我们进行问答。这当中的第一个题目:假设在某处,住着一位名叫洛桑的人,有一百位圣者认识这位洛桑,在这一百位圣者的名言识中所认识的这位洛桑,彼此间都不同。若依应成派之见解,请问:洛桑这个人的存在,是否因此而有一百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对於之前的这个问题是问到说,洛桑这个人的存在,是否因此而有一百种不同的存在方式?那仁波切的回答是:是的!洛桑这个人的存在,是会有一百种不同的存在方式。

对於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必须要仔细的去思惟,也就是当我们的「心」在缘着一个人,或者缘着一件事情的时候,是有办法生起所谓的正量,或者是正确的心识。但当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小心的思惟,因为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比如说,以同样的一个东西而言,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看待这一样东西的时候,有一些人会认为「这个东西很好」,有一些人会认为「这个东西不怎麽样」,甚至觉得「它不好」。相同的,在看待长、短的时候,某一些人的认知,他会认为这样的一种长度叫做「长」,而某一些人的认知,他却会认为这样的一种长度叫做「短」。但实际上对於相同的一个个体,不同的众生会生起不同的感受,甚至会生起不同的心识,在某一种的情况之下,这种心识有可能两者皆是正确的,甚至两者都是正量。就比如甲一,他缘着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个东西是很好的这一颗心识,在某一种情况下他有可能会成为正量。但是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另外一个众生在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他也会认为这个东西不好,或者是不怎麽样,在某一种的情况下,这样的一颗心也有可能会成为所谓的正量。但实际上这两种人,在看待同样的一个个体的时候,之所以会在这之面分出好坏,这是因为他们观待了某一者,或者是他们自己本身的思考逻辑有不同的缘故,在观待之下,会以他们自己的思考逻辑来安立这一法的好坏。如果「法」本身它就是所谓的「根本的好」,或者是「根本的坏」的话,这当中有一颗心,它就没有办法成为正量,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相同的,对於同样的一个人而言,有一些人看到这个人,他内心会觉得「他是好人」,有一些人看到这个人,他会觉得「他是坏人」。但为什麽我们看到同样的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表示我们所认知的好,或所认知的坏,这是在一种比较或者是观待之下所形成的一种内心的感觉。如果说「人」他的本身就有所谓的好跟坏,而且这种好、坏是有一种「自性」的话,那在这个人之上所生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心识,有一者可能就是错误,甚至这两种心识本身是相违的。不过要很仔细的去探讨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些困难,但是在这个当中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你们可以私底下好好的来作探讨。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而言,对於同样的一个人,不同的两个人,透由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的时候,一者会因为这个人曾经帮助过他,会认为「这个人是好人」,甚至会觉得这个人他称之为叫做「友人」,或者是「亲人」;另外一方会因为这个人曾经伤害过他,所以他会安立「这个人是坏人」,或者是他的「敌人」。但实际上对於相同的一个人,两者的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一者是缘着对方是好人,甚至是亲人;一者是缘着对方是坏人,而且他是敌人,但实际上这两颗心都是「正量」。由於这两颗心都是正量,并且这两颗心,它都是缘着相同的一个人,所生起来的正量的缘故,所以当我们在安立这一法的时候,有时候不仔细思惟,会觉得这当中有很多的相违点。但从这个例子里面,我们必须要能够了解的是,「法」的形成就是在一种「观待」的状态当中而形成出来。如果今天所谓的亲人,或者是敌人,是在「人」它本身的那个方位,会有一个「真实」的敌人,或者是亲人的话,对於这样的一个「人」,所生起来的两种不同的概念,这本身,或者他们彼此之间是会产生相违,这是没有错的。但今天这两种不同的人,对於相同的一个对象,内心之所以会生起绝然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在比较之後,内心去安立的一种境界。也就是对於甲方,可能是因为对方曾经帮助过他,对於他产生某一种的好感之後,甲方会认为这一个人是好人或者是亲人,这是在一种「比较」的状态之下,或者是「观待」的状态之下而形成的一种境。相同的,甲二也是如此,也就是因此,这两种人虽然对於同样的一种境界,会生起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但这两种意识形态,皆可以称之为叫做正量。这就表示在「境界」的那个方位,并没有「真实」或者是「有自性」的好坏,如果在境界的方位有真实的好坏,或者是有一位真实的敌人跟亲人的话,对於这样一个真实的境界,如果你生起相反的一种意识形态,那就表示你所生起的心是颠倒、是错误的。但今天在安立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是从「境界」本身来看待,是在一种「观待」的状态之下所安立的境,对於这样的一种境界,所现起来的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皆可以称之为叫做正量。

在许多道次第的论着当中,在阐释正见时都会提到一个专有的名辞,而提到所谓的「缘着施设处的正量」,也就是缘施设处的正量,但这个名辞有很多的成就者,认为这个名辞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谈到「缘着施设处」的正量时,其实它最主要阐释的内涵就是谈到,施设处本身是「有自性、有自方」的。所以会对於缘着施设处的这一颗心,去安立为「它是缘着施设处的一种正量」。但这样的一种名辞,在宗大师父子三尊所造的论典当中,几乎是看不到的。宗大师在安立正量的时候,他会安立正量本身是能取的,也就是它有能力去执取一个境界,所以他所安立的名辞是安立「能取」的正量,它并不安立「缘施设处」的正量。因此对於之前的这个名相,也就是「缘施设处的正量」这个名相,在宗大师父子三尊,甚至我们平常比较普遍的大经论里面,是看不到这样的一个名辞。但是在现今很多道次第的注解里面,会看到所谓「缘施设处的正量」这个名辞。在取这个名辞的背後,它有一种涵意就是认为,对於施设处本身要是能够生起某一种正量的话,就表示我们是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施设处;那对於同样的一个境,生起不同的意识形态的话,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是错误的。也就是因此当宗大师在解释所谓的「名言有」的时候,他也并没有谈到「缘施设处的正量」。在谈论「名言有」的时候,他认为所谓的名言有,就是被名言识所能够共许、能够安立;并且在安立之後,其他的名言量是没有办法违害的;并且这样的一个论点,在透由正理如实的去观察之後,也不会产生任何的过失,如果这三点都具备的话,那宗大师是承许这一法是名言有,也是可以安立的,他并没有在这三个特点当中,特别的强调「缘着施设处的正量」。因此对於这样的一个名辞,现今有很多的成就者,都对於这样的一个名辞做出了反对的看法。今天的这堂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5)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7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波卡仁波切圆寂四周年纪念音乐会
花朵观天下- 半尺长剑一页书- udn部落格
萨迦学院台湾办事处官方部落格
自愿捐助西藏蓝皮书
儿童阅读计划-一粒麦子基金会

赞助网站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佛教藝術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