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敬誦「蓮師七句祈請文」 祇園寺‧大威德金剛除障回遮拋朵瑪法會 《歲末心經回遮除障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8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2:39:1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2:37:54   喇嘛网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8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八)34 下午

接下来请看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50页,首先请看到第七行中间下面这个地方。故前所引中观论云:「空亦云何有?」之前在第449页的中间这边,有引了《中论》当中的一个偈颂,在这个偈颂之後,原文里又谈到了,其後又云,也就是在《中论》当中的原文在之前的偈颂之後,又接下来谈到了下一个偈颂,而这个偈颂当中谈到了:「诸佛说空性,为出一切见,若复见於空,说彼无可治。」佛之所以会为众生介绍无自性,也就是空性的内涵,「为出一切见」是为了要让众生能够断除内心当中,执着有自性的这种邪见而阐释的。「若复见於空,说彼无可治」,对於这两句话,接下来有谈到,此说见於空者,非说凡见自性为空,第三句话当中「若复见於空」,这当中的「见於空」是什麽意思呢?「此说见於空者,非说凡见自性为空」,并不是只谈到见到自性空的这一点。这当中的「见於空」并不是只谈到见於自性空的这一点,是说於自性空之空,执为谛实,既然不是谈到见到自性空的这一点,那原文当中的「见於空」是什麽意思呢?「是说於自性空之空,执为谛实」是执着着自性空它本身是为谛实的这一点,或见为实事。或者执着自性空的这种空性,它本身是真实存在的。

佛护论云,之前也就是引了《中论》当中的这一段文,并且宗大师有对这一段文做了一翻解释,在解释之後又引用了佛护论师所造的《佛护论》作为依据。在《佛护论》当中有谈到:「若执诸法有自性为彼说空,谓由缘起因缘增上假名有事,非是诸事实有自性,由显诸法自性空故,能遣彼执。如果今天有一个人,他执着诸法是有自性的话,「为彼说空」在此同时,为这位众生讲述空性的内涵,可以透由以下的方式来为他介绍。「谓由缘起因缘增上假名有事」,我们可以为他介绍说,你所执着有自性的这一法,它所形成的方式是观待缘起,观待因缘和合之後所形成的。这当中的「增上」在藏文版的原文当中,所谓的「增上」就是以「缘起」或者是「因缘」的力量为主所形成的一法,它在形成的当下「假名有事」,透由名言的力量所安立出来的。对於执着有自性的这位众生而言,在为他介绍空性法的当下,可以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为他介绍。「非是诸事实有自性」,并且更进一步的谈到,由於法的形成是必须要观待缘起、因缘,透由缘起、因缘的力量,再加上名言去安立之後,才有办法形成的缘故,从这个当中就可以知道「诸事」也就是事物本身,并非有任何的自性,所以谈到了「非是诸事实有自性」。「由显诸法自性空故,能遣彼执」,透由显示了诸法是自性空的内涵,能够断除众生内心当中执着着法是有自性的这种邪见,若有於空执为实事,但如果今天有一个人他执着着空性本身是真实的话,谁亦不能破除其执,那要破除他内心当中执着空性为真实、为自性的这种邪见,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并且在之後就做了一个简单的譬喻。譬如说云悉无所有,若复乞云其无所有愿当惠施,何能令彼了解为无?」就举了一个简单的譬喻,比如今天有一个人,他到你面前跟你要一个东西,如果你自己本身并没有这个东西,你在当下你会回答说:我并没有这个东西。但是如果对方他在听到你的回答的时候,他认为「没有东西」本身是一个东西的话,他可能会跟你说:既然你「没有东西」,你就把你「没有的这个东西」给我。如果他把「没有东西」认为是一个东西的话,你就无法再跟他解释你是没有这个东西的,因为他已经把「没有东西」,当成是一个东西,并且跟你要「你所没有的这个东西」,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悉无所有,若复乞云其无所有愿当惠施」,请你把「你所没有的那个东西」给我。「何能令彼了解为无?」那我们怎麽能够再一次的跟他解释,你所要的这个东西「我本身是没有的」?及喻显说。配合着这个譬喻当中,而清楚的谈到以上的这个内涵。

接下来,若不尔者喻则不合,如果在解释的过程当中,不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的话,那你所要表达的内涵,与譬喻当中的涵义是没有办法配合的,更进一步的宗大师就解释了原文当中的文义。犹如有一向他乞财,说无财时,若作是念,此人无财,此执非过。如果有一位乞丐,要向他人乞讨财物的话,当对方说:我没有钱。并且乞丐他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他能够忆念:对方他并没有钱,「此执非过」他所生起来的这种念头,这种执着是正确的,没有任何的过失。若於无财反执为财,尔时不能令知无财。但当对方跟这位乞丐说:我们没钱时,如果这位乞丐把「没钱」当成是「钱」的话,他就会再一次的跟对方说:那请你把「没钱」这个东西给我。「若於无财反执为财,尔时不能令知无财」,如果对於将「无财」当成是「财」,并且再一次的跟你乞讨「无财」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让他知道「你本身是没有钱财的」呢?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若问:诸法有无自性?告曰:无自性。若执无自性,说者实欲令起是解,彼岂是过?透由这个譬喻当中的内涵,所要引申的是,「若问:诸法有无自性?」比如今天有一个人问到说:诸法是有自性?还是没有自性?「告曰:无自性」在告诉他诸法是无自性之後,「若执无自性」如果对方也是执着诸法是无自性的话,「说者实欲令起是解」实际上说无自性的这个人,他本身也是想要让对方了解诸法是无自性的,「彼岂是过?」这样的一个问答,说的人以及问的人,这两方面都没有任何的过失。也就是「说的人」在说诸法是无自性之後,「听的人」也就是刚开始在问的这个人,他在听到这句话之後,能够生起「诸法是无自性」的这个念头的话,这是对的。然於无自性反执有自性,是为过失。但如果你对他说「诸法是无自性」,但是他反而执着着「无自性本身是有自性」的话,这样的一种执着方式是有过失的。「若依汝意说,无财时执为无财」,首先「说」旁边的标点符号,或许打在「意」的旁边会比较符合文义,也就是说,若依汝意,说无财时执为无财,亦当被破,以你的方式来作解释的话,这譬喻当中的内涵,说无财的当下执为无财的这一点,也应该要被破除才对,这是以你的角度来作探讨的话,那这个譬喻当中的内涵,应该说「说无财时执为无财」的这一点也应当被破除。因为在谈述有无自性的当下,你认为无自性的这一点本身是有自性的,以这样的方式来解释这个譬喻的话,到最後你会得到一个结论,说无财时执为无财的这种意识形态也应当被破除。故依我说最为端严。也就是因此在解释这一段文的时候,以我的方式,也就是以自宗的方式来作解释是最恰当的。

接下来「明显句论」应该是加一个「亦云」,明显句论亦云,也就是在之前的这个内涵,不管是在《中论》或者是在《佛护论》当中,都有很详细的谈论到,不仅仅如此在《明显句论》当中也有谈到:「於空执事」,这当中的「於空执事」,这当中的「事」是代表着谛实,也就是执着着空性本身是自性、是谛实有的,非是破空,并不是要破除空的这一点,「於空执事」的这个内涵,是要破除执着着空性是「谛实」、是「有自性」的这一点,并不是要破除「空」的这一点,也就是并不是要破除「空性」。故唯见空亦非有过,因此仅仅只见到空性的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过失的,故般若摄颂说:「菩萨若执此蕴空行相,非信无生处。」第一句话「菩萨若执此蕴空」,菩萨们在修学般若的过程中,如果执着蕴体本身的自性空,「行相」这当中的行相,是执着蕴体本身自性空的这一点是有行相,所谓的「有行相」就是有谛实,或者是有自性的话,所以这一句话应该是「菩萨若执此蕴空行相」,在执着蕴之上的「空」本身是有行相,也就是有自性的话,「非信无生处」这就表示对於无自性的内涵,并没有办法生起绝对的信心。

宝鬘论说:「诸见我无我,故大能仁遮。」在字面上有提到,「大能仁」就是佛陀他遮了「我」以及「无我」的内涵。这当中的所谓「遮我」以及「无我」的内涵,就如同之前所谈到的「所遮的无我」,也就是执着「无我」本身是「有我」的话,这种「无我」是必须要遮除的。诸余经论说不可起空无我见,皆如前说应当了知。透由这些经论当中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在其余的经典以及论着当中,皆有谈到「不可生起空性见」或者「不可生起无我见」,「皆如前说应当了知」之所以在其他的经论当中,会强调不可以生起空性见,或者不可以生起无我见,最主要的关键就如同前面所谈到的,那我们必须要了知这当中的内涵。若不尔者,如果在解释的过程当中,不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解释,而执持字面上面的意思的话,若不尔者,在《心经》当中,则舍利子问观自在,欲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云何学?答云:「应正随观彼诸五蕴皆自性空。」在回答的过程里面就有谈到,如果想要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话,必须要能够观察色蕴等五蕴的本质皆是自性空的。所以对於这样的一句话而言,中观应成派的论师认为,这句话是能够随言取义的,也就是字面上本身的意思,他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会认为《心经》这一段文当中字面的意思是不能够随言取义的,所以这当中就有特别的谈到,「应正随观彼诸五蕴皆自性空」。摄颂云,并且在摄颂当中也有谈到:「遍知诸法无自性,是行般若波罗蜜。」摄颂当中这两句话,与之前《般若摄颂》当中的「菩萨若执此蕴空行相,非信无生处。」以字面上来作解释,字面上是完全相违的。入中论云:「故由观我所空,此瑜伽师当解脱。」在《入中论》当中也有谈到,观我以及我所的空,就是破除了我以及我所之後,瑜伽师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此等多能与彼相违。之後所引的这些经论的内涵,如果在之前没有办法透由自宗所安立的方式来作解释的话,实际上前前後後会有很多相违的地方。

接下来下一段文,是故一切衰损根本,即是增益自性无明,我们必须要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本「皆是我们执着诸法是有自性」,也就是在「无明」之上而产生的,而能与彼行相正反,拔除彼者,唯达无自性或无我慧。「而能与彼行相正反」,如果想要断除无明,我们必须在内心当中生起,与无明在执着境界的当下所执着的方式,刚好成为正相反的一种智慧。这当中就有谈到「而能於彼行相」,所谓的「彼」是谈到了无明,而「无明的行相」是无明在执着境的时候所执着的一种方式。所以在内心必须要生起,与无明在执着境的方式刚好是正相违,「拔除彼者」才能够断除我们内心当中无明的这种执着,「唯达无自性或无我慧」那与无明在执着境的方式,刚好能够成为正相违的智慧,唯有通达无自性,或者是无我慧。因为无明在执着境的时候,是执着着境是有自性,境是有我,所以与此境能够成为正相违的,唯有通达「无自性」,或者是「无我」所生起的智慧。若破此相即破真实义见,如果破除了证得无自性或者是无我智慧的行相,这当中的「此」就是我们之前所谈到的,通达无自性或者是无我的这种智慧。如果破除了这种智慧的「行相」,这当中应该是就如同之前所谈到的,「而能於彼行相」要多加一个「行」这个字。如果破除了智慧它执着境的这一点,「即破真实义见」那就等於是破除了真实义,也就是破除了无自性的空性。虽非所乐然须受许。对於这一点而言,虽然你暂时没有办法接受,但是到最後你也不得不承认。

四百论云,在《四百论》当中也有谈到:「无二寂静门」,这段话在释论里面有做了解释,释云:永尽贪爱是能证得涅盘之因,首先第一个部分是谈到了「永尽贪爱」,平时当我们在谈到三宝的时候,所谓的法宝我们称之为叫做「离欲尊」,也就是必须要能够远离欲望、远离贪欲,而这种远离的方式,并不是暂时的将我们内心当中的贪念遮止,这就能够称之为叫做断除。所谓的「远离欲望」是必须要从「根」,将贪的根本完全的断除之後,才有办法得到真正的解脱。因此这段文当中的内涵也是相同的,永尽贪爱是能证得涅盘之因,除无自性见更无少法,是能如是尽贪之因,除了了解无自性的内涵,并且在内心生起证得无自性的正见之後,没有其他的方法是能够断除贪的根本。故无自性为相无我,是无第二寂静之门趣涅盘城,此乃无等唯一之门,也就是因此以「无自性为相」,这当中的「相」是谈到以无自性的内涵之无我,也就是「无我」它本身在解释的当下,它的内涵是必须要包含着无自性的这种道理。所以以无自性为相之无我,「是无第二寂静之门趣涅盘城,此乃无等唯一之门」,因此证得无自性的这种智慧,是趣入寂静涅盘城的唯一一道门。

虽亦有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然唯无我正见最胜,在之前我们有谈到无二寂静门,也就是要进入寂静涅盘的大城,唯一的一道门就是谈到了,证得「无我」或者是「无自性」的内涵。既然是如此,为什麽又要谈到所谓的三解脱门?平时我们会以法的因、果以及本质,来探讨所谓无自性的内涵,因此从法的因、果以及本质来探讨法之上无自性的当下,会以三种的空性内涵来解释所谓的三解脱门。这当中就分别的会谈到,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以及无愿解脱门。既然寂静门只有一道的话,为什麽要特别的谈到三解脱门呢?「然唯无我正见最胜」,虽然解释无我的当下,透由法本身的因、果以及本质谈到了无自性,也就是空性的内涵,但是最主要的,是想要让众生们能够认识,任何的一法它皆是远离自性,而在遮除了自性的当下,是以无自性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所以这当中就谈到,「然唯无我正见最胜」最主要的是希望能够让我们知道法本身是无我、是无自性的。由了诸法悉皆无我,一切法贪无余永尽,如果能够了知诸法是无我的内涵,对於一切的法所生的贪念,在此同时就能够完全的尽除,所以谈到了「一切法贪无余永尽」,岂於少法见少可求或相可缘?怎麽会对於少许的法生起所谓的「自性」的这种执着呢?这当中的「少可求」,是谈到了「无相」的这个部分,而之後所谓的「相可缘」是谈到了「无愿」的这个部分。也就是在了知了无自性的内涵之後,我们并不会对於其他的法生起「自性」,也就是不管是对於它的因、它的果、它的本质,我们皆不会认为说它是「有自性」的。故唯无我是无第二寂静之门。是故菩提资粮论云,这一段的内涵在《菩提资粮论》当中也有谈到:「无自性故空,是空取何相?遣一切相故,智者何所愿?」无自性的内涵本身是空,既然是空的话,我们何必去执着自相?也就是我们何必去执着相是自性的?这当中「是空取何相?遣一切相故」,「遣一切相故」最主要是谈到了「无相」。「智者何所愿?」智者对於任何的一法,皆不会生起过份的希愿,这个愿,「何所愿」是谈到了「无愿」。此将经说三解脱门与此处说唯性空见一解脱门断相违失,在《菩提资粮论》当中,有特别的将经中所谈到的三解脱门,与之前所谈到的无二寂静门,这两者「断相违失」断除相违的过失,以教理成此为解脱门。并且透由经教以及正理的内涵,来证成这两者是没有任何的相违,并且都能够成为解脱之门。

下一段,断性之境何须更破?所以也就是因此,不需要破除断自性的这种境界,也就是根本就没有必要去断除无自性的内涵,以证彼者即能对治二我相执,透由证得法之上的无自性,它能够成为执着二我,也就是「人我」以及「法我」这两种执着的正对治,因此谈到了以证彼者即能对治二我相执,於彼全无相执气故。「於彼」就是对於能够证得无自性的这种智慧而言,以智慧它本身来说的话,它并没有任何的一分,会去执着着境是「有自性」,或者是境是「有自相」的。若於如此分别亦见过患,如果对於这样的一种分别心,也就是证得法是无自性的这种分别心,如果你还是觉得它是有过患,甚至它的境是要被推翻的话,善恶分别悉破除者,那更进一步的,你就是认为不管是善的分别心,或者是恶的分别心,到最後它都必须要被破除,显然欲树支那堪布所遗教规。如果你所谈的论点,是这样的一种论点的话,那就表示你想要建立的、你想要竖立的,是过去支那和尚他所余留下来的这个内涵。对於这个内涵,也就是过去支那和尚,他最主要强调的是强调「无所有见」,这一点在修学次第,也就是在《修次三篇》当中,会以各种的方式来破除支那和尚所提到的无所有见。所以现今达赖喇嘛法王在讲法的时候,时常会以这三部论典,作为讲述的一个准则。因为在现今会有很多的人,在观修正见的同时,会认为所谓的「无所见」就是等於「空正见」。并且很多的人会认为「无所有见」是很适合我们自己来作观修,在观修的当下他觉得所谓的「无所有见」就是所谓的「空正见」,但实际上「无所有见」的内涵,它并不等於是所谓的「空正见」,所以这样的一种观修是有问题的。

在之前我们是谈到了「无所有」的这种见解,事实上如果要在内心当中生起「具量的无所有见」,说实在的这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但纵使在内心生起具量的无所有见,对於想要获得解脱以及一切遍智来说的话,是一点帮助都没有。什麽样的无所有见,可以称之为叫做「具量的无所有见」呢?具量的无所见本身在观修的当下,必须要远离襌定的一些违缘,也就是它必须要远离,让我们内心当中能够生起襌定的种种外在违缘。这当中的「违缘」就包括了沈没,以及掉举,以及要远离三摩地的种种过失。透由这样的一种观修方式,能够遮止我们内心当中粗分的意识形态。并且在生起具量的无所有见之後,我们所造的业,能够让我们来生投生在无色界当中的空无边,或者是识无边以上的这种境界。在投生在无色界之後,我们的寿命会显得格外的长,并且在投生无色界之後,我们的心识会通常只缘在某一种法之上,也就是你的心识会变成非常的单纯,但是当我们的业消失之後,它还是会堕落的。对於这样的一种见解本身而言,现今有很多的人,因为觉得这样的一种见解很容易了解,不管是讲的人,或者是听的人,以讲的人来说,他不需要长篇大论,他只要告诉你,你在内心里不需要如此的作意,稍微的为你介绍一下无所有见的内涵,你就能够听得懂,所以不管以讲的人也好,或者是听的人也好,都能很容易接受这个内涵。并且在观修的时候,如果能够如实的观修,在内心当中所生起的襌定的力量,是能够造下所谓的善业,这种善业它是属於所谓的「不动业」,透由不动业的力量,能够让我们来生投生在无色界。

但是如果在观修的过程里,我们不小心,或者我们没有办法如实的来观修的话,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你刻意的去遮止,你内心当中的种种作意以及想法,所以你的根器可能会从利根变成纯根,甚至对於你过去所阅读的一些经论的内涵,会完全的忘失,并且你想要再次的去阅读,并且去思惟经论当中的内涵,这也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之前在观修的过程里面,由於我们没有办法仔细的去简择法的本质,所以我们内心当中「简择」的这种力量会减低,也就是因为这种力量慢慢减低的缘故,不仅我们会忘记过去所阅读过的一些经文内涵,甚至我们想要再次的去研阅经论,这也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要观修无所有见,如果不好好观修的话,这对於我们而言也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实际上有坚固的三摩地,这并不是什麽了不得的事情,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也有谈到过去曾经发生的一个公案。这当中有一位瑜伽师,他平时最主要就是以观修三摩地,也就是观修襌定为主,由於他太喜欢观修襌定,所以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每一天都在打坐,而忘记供养曼达,也就是因为长时间没有供养曼达的缘故,在曼达盘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此时种敦巴尊者就到了这位瑜伽师的房间里面,看到他的曼达盘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尘时,他就问他说:为什麽你的曼达盘上面有这麽多的灰尘?这位瑜伽师他就回答到说:喔!是因为我最近这几天都在打坐,在观修的缘故,所以我忘记供养曼达了。这个时候种敦巴尊者就回答到说:实际上如果以你襌定的功德,跟阿底峡尊者相比的话,你的襌定功夫根本就没有办法跟阿底峡尊者相比,但是虽然阿底峡尊者在襌定这一方面的功夫比你还要深厚,但是尊者他每一天也都是有在供养曼达,那你凭什麽不供养曼达?纵使你有深厚的襌定,而且深厚的程度,甚至在你的旁边敲锣打鼓,你都没有任何感觉的话,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你有这样深厚的襌定,当下所造的业,只不过让你是来生投生在无色界当中罢了。

在观修奢摩他的过程里,实际上可以透由观修本尊,或者是观修佛像,甚至观修空性而在内心当中生起襌定,也就是奢摩他。但是在观修的过程中,要是我们所观修的奢摩他本身,并没有办法远离沈没以及掉举的种种过失的话,这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情。以沈没本身而言,沈没当中又可以分为细分的沈没以及粗分的沈没。但是有很多的瑜伽师,在观修襌定的当下,会将「细分」的沈没与奢摩他相混合,而认为自己本身是在观修奢摩他。说实在的,透由观修奢摩他,也就是如果没有办法仔细的分辨「真实的奢摩他」与「细分的沈没」这两者之间的差别的话,虽然在观修的同时,透由细分的沈没,能够让你的心非常的坚固,但实际上你所观修的襌定本身是有过失的。因为此时在你的内心当中有细分沈没的缘故,在「安住分」以及「明显分」这两者里面,你会有所谓的「安住分」,但是「明显分」的力量却没有办法呈现出来的。也就是因此过去西藏有许多的瑜伽师,会将所谓的细分沈没当成是真实的奢摩他来作观修,但实际上这一点是很多的瑜伽师都容易犯下的一个过失。所以平时为什麽我们会谈到,不管是奢摩他也好,或者是襌定也好,要生起真实的奢摩他,或是襌定,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无过的奢摩他本身,必须要在具足「安住分」之上,还要能够具足「明显分」,但是如果这两者当中只有具足了安住分,那要观修奢摩他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如何将我们的心安住在境界的同时,又能够清楚的看到境,这才是困难的一个地方。

而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部分,也就是第四个科判的内容,已经在这个地方告一个段落。那就表示在「破所破太过」的这个部分,已经完全的介绍了。接下来我们所进行的第二个部分「破所破太狭」。在今天正文的这个部分,就上到这个地方。

接下来在这边第一个问题是问到说:业果及地道之内涵,凡夫透由听闻後,在分别心所显现的仅是其义共相,如何安立业果及地道为有?可以听得懂吗?我知道他在写什麽,但是他写得不是很清楚就是了。就是说业果以及地道的内涵,凡夫透由听闻,或者是思惟之後,在内心当中可以现起业果以及地道的义共相。他可能是要讲说:透由分别心所现起来的义共相,如何能够安立?如果这个人他是现起义共相的话,如何透由他的心才能够安立业果以及地道为有?

在业果以及地道这两者当中,要认识「细分」的业果内涵,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在谈到地道的时候,在地道当中,最主要我们是要了解「无我慧」以及「大悲心」,不管是无我慧或者是大悲心,这两者皆是可以透由「事势正量」来证成的,也就是可以透由事势的正理来证成它。对於细分的业果内涵,我们可以透由「信许的比量」来证成。实际上最深细的业果道理,是比空性、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还要来得细致。因为不管是空性、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都能够藉由「事势的正量」来证成,但最深细的这种业果的内涵却没有办法。「粗分」的业果道理,或许能够透由某一种正理来证成,但是「最细微」的一些业果法则,由於这一点只有佛才能够通达的缘故,一般的众生唯有透由「信许的比量」才能够了解「细分」的业果。

第二个问题,「依起」与「缘起」的不同。之前的这个问题是问到:「依起」与「缘起」的不同。所谓的「缘起」它是指粗分的依起,而「缘起」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观待因缘所生起的一法」,我们称之为叫做缘起。这样的一种缘起法,或者是观待依赖因缘所生起的一法,它称之为叫做「粗分的依起」。粗分的依起当中,外在的因果事物,我们透由肉眼是可以观察得出来,但是我们内在的因果法则,是比较不容易了解的。但是在这种缘起法之上,更进一步的我们探讨所谓的「依起」,这时候「所依」的并不是仅仅在依赖、或者是观待因缘,而是更进一步的谈到了必须要依赖所谓的「能取之心」。在这个地方,所依赖的是不是能够称之为叫做「依赖仅由分别心安立」的这一点,这有待考虑。因为在建立「仅由分别心去安立」的当下,这当中的「仅」是必须要能够遮除有自性、有自方的这一分,所以仅由分别去安立的这一点,似乎是「细分」的依起法,细分的依起法是要在证得空性之後,才有办法证得的。所以平时当我们在谈到所谓的「依起」,它并不一定要建立在依靠着因缘所生起的这个内涵,它可以更进一步的谈到依靠能取之心,也就是这一法的安立,它是必须要观待能够执着境,能够安立境的「心」,才有办法形成的。

以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我认为所谓的「我」,在内心当中现起的时候,真的是有一种由「心」去安立的这种感觉,我会认为所谓的「我」是安立在蕴体之上的,这种感觉在内心当中是比较容易现起的。但是对於外在的因果,或者是一般的因果法则的,也就是由因生果的这个内涵在作探讨的话,我会觉得这样的一种因果法则,是完全在外境显现出来的。所以要认为因果的法则是必须要透由能取之心,甚至更进一步的藉由分别心来安立,这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此在《中论》一开始会谈到「不生亦不灭」,这一句话的原文应该是「不灭亦不生」,虽然内涵相同,但是它的意思,所谓「它的意思」就是它所要代表的涵义是不同,那正文当中原文是谈到「不灭亦不生」。这当中的「不灭亦不生」,为什麽在讲述诸法之上空性的同时,一开始要谈到「灭」以及「生」的这两种概念呢?最主要的第一个原因:在有为法之上,在探讨所谓生灭的同时,一般的人对於有为法之上的生灭,要认为这一法是透由「分别心去安立」的,一般的人很难去切入;也就是普通的人,对於所谓有为法之上的生灭,你要告诉他这是透由分别心去安立的,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所以也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对於生灭的执着特别强烈的缘故,所以一开要谈到所谓的生灭。这两者在原文当中为什麽要先谈「灭」後谈「生」?也是有它的原因。因为以一法而言,比如以苗芽而言,苗芽在「灭」之前它必须要「生」,所以在苗芽的这个个体之上,生以及灭它是有次第的,也就是它必须要先「生」再「灭」。但实际上「生」跟「灭」本身是不是有一定的次第呢?并不是。在生之前必须要灭,在灭之前必须要有另外一个生。所以如果不在苗芽之上,来探讨生灭这个问题的话,以一般的角度来探讨所谓的生灭,生灭本身是没有任何次第的。也就是为了让我们了知生灭本身并没有一个次第的缘故,所以在探讨的当下,它会先谈灭、後谈生。

而现今由於科技相当的进步,所以透由科学家藉由种种的方式,而发明出来的这些东西,我们的内心真的是会觉得,这与我们的内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或许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对於空性没有任何的体会,但是说实在的在谈到「我」的时候,我会觉得所谓的「我」是安立在「蕴体」之上,而且它安立的方式是藉由「分别心」的力量去安立出来的。那或许可以透由这个角度,如果对於这一点,我要是能够得到定解的话,或许可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去看待外在的这些事物;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看待外在的因果的话,或许到最後也会有相同的感觉生起来,也说不定。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7 )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9)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送一份礼物,帮助孩子快乐学习-台湾世界展望会
◎《华严经.十地品》地位.以澄观疏解为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行之研究
玛哈嘎拉消灾祈福大法会 2009/1/19~2009/1/23
◎比较宗教学方法论的反省─京都学派、上智大学与台湾耶─佛教界的研究
格西赤烈丹津小传- -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