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竹巴歲末淨業滅罪長壽三尊八供百供大法 黑忿怒空行母消冤解債祛疾施身聖會 蔣哲曲傑仁波切 已確定抵台時間~~接機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4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1:46:58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1:46:04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4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四)32 下午

接下来请看到第445页的倒数第五行。其能安立色声等之心,谓无损害眼等六识。首先我们看到後半部,透由无内外因缘所损害的眼等六识,是能够安立色法以及声音等诸法,因此这当中就谈到了,「其能安立色声等之心,谓无损害眼等六识」。故此所立义名言中有,因此透由眼等六识所安立的境,在名言当中是有办法成立的,非是正理所能破除,并且透由正理是没有办法破除眼等六识所安立的境界。其无明所执,虽於世俗亦非有,但相反的,透由无明以及实执所执着的境界,「虽於世俗」在世俗当中也没有办法安立。以此是於诸法增益自性,因为无明在安立境界的时候,是在「境」之上,或者是在「诸法」之上增益了自性,诸法的本质虽无自性,但是透由无明以及实执的力量,在诸法之上安立了自性的这一点,如此自性虽於名言,亦定无故。而境上有自性的这一点,不管是从名言的角度而言,或者是胜义的角度来看,这一点皆是没有办法安立的。是故正理虽於名言,亦能破除,也就是因此透由正理在「名言」当中,也能够破除境之上有自性的这一点。假若正理不能破此,如果透由正理在名言之上,或者是在名言当中,并没有办法破除境之上有自性的这一点的话,则於名言不能成立诸法如幻。如果透由正理在名言中,没有办法破除境上有自性的这一分,那在名言当中就没有办法成立诸法的本质犹如同幻化。这当中的「幻化」也就是诸法在我们内心当中显现时,它会显现有自性的这一分,但是实际上境本身存在的方式却不是如此。所以透由显现出来的这一分,并不如同实际上所存在的这一分,来探讨诸法的本质犹如同幻化。但是如果在名言当中,正理是没有办法破除境上有自性的这一点,就表示在名言中境上有自性的这一点是会被安立,既然安立的话,就没有办法成立诸法犹如同幻化。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一段,又於愚痴所增自性,次更增益爱、非爱等诸差别相起贪瞋等,故以正理亦能破坏贪等行相。接下来这一段当中就有谈到,「又於愚痴所增自性」,愚痴的这一颗心在面对境的时候,它会执着境是有自性的,「次更增益爱、非爱等诸差别相」,并且在执着境是有自性之上,还会去再一次的执着爱以及非爱,这当中的「爱」是执着着悦意,「非爱」是执着着非悦意等诸差别相起贪瞋等。而在段文当中最主要的内涵是谈到了,透由痴心的力量,痴在缘着境的时候,会缘着境是有自性、是真实的。透由痴心的力量,在痴心之上如果我们面对的境界是悦意相的话,我们会认为此悦意相它的本质也是有自性的;相同的,如果面对的境是非悦意相的话,我们在当下也会执着此境是有自性的。因此在痴心之上会生起各种的非理作意,而执着外境不管是悦意相或者是非悦意相,这一切的法皆是自性而起。也就是因此,在面对这些境界的当下会生起种种的贪瞋,并不是说面对了悦意境一定就会生起贪念,或者是面对了非悦意境一定会生起瞋念,这并不一定。比如以阿罗汉而言,阿罗汉在面对悦意境的时候,他也并不会生起所谓的贪,但是他所面对的「境」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悦意境,所以面对着悦意境是不是一定要执着「悦意境它是有自性的」?这并不一定。因此在这段文里面就有谈到,透由痴心的力量,「次更增益爱、非爱等诸差别相起贪瞋等,故以正理亦能破坏贪等行相」,也就是因为贪瞋,它执着境的时候,是执着着悦意相以及非悦意相等「皆有自性」的缘故,这一点透由正理也是有办法破除的。这当中的「行相」就是心执着境的一种方式。「贪」这一颗心在执着境的时候,它会执着悦意相本身是有自性的,而悦意相本身有自性的这一点,是透由正理能够破除的。

如四百论释云:「贪等唯於痴所遍计诸法自性,而更增益爱非爱等差别而转,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贪等唯於痴所遍计诸法自性」,不管是贪或者是瞋,种种的烦恼它最主要的根本是来自於「痴」的这个念头,由於痴心的力量它会「遍计」,甚至它会安立法本身是有自性的。而更进一步的「而更增益爱非爱等差别而转」,在此之上会更进一步的去执着爱与非爱,这一切的法也是「有自性」的,因此会被这些境界所转,故非异痴而转,必依於痴,痴最胜故。」对於这一句话当中的内涵,有一种解释是把它解释成,透由痴所生起来的贪念本身,贪本身在执着境的时候,它所执着境的方式,跟痴心所执着境的方式并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故非异痴而转」,也就是贪执着境的方式,跟痴执着境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必依於痴,痴最胜故。」这是一种的解释方式。另一种解释方式是谈到,贪之所以会缘着境是有自性的,并不是代表贪本身它是一种痴的念头,而是透由痴心的力量不断的增长的缘故,在痴之上而生起了另外一种的贪念,但并不代表贪本身就是痴心。之前会引《四百论》释论当中的这段文,最主要是在《四百论》当中有谈到一个偈颂,这个偈颂里面最主要的内涵是谈到,我们人拥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这六根当中「身根」是遍其他六根的,也就是说身根它本身是可以遍布其他六根的。同相的,痴心的这个念头,也就是说「痴心」它也可以遍一切的烦恼。也就是在《四百论》的根本论当中有谈到这个偈颂,接下来在《四百论》的释论里面,就是以以下这一段文的方式来做一个解释。

下一段,此诸烦恼,虽是无始俱生而转,然彼行相正理能破,故彼所着境,名言亦无。「此诸烦恼」就是有谈到之前所探讨的贪以及瞋种种的烦恼,「虽是无始俱生而转」,虽然这些烦恼在我们内心当中现起时,是无始以来以「俱生」的方式而现形的,「然彼行相正理能破」,但是这些俱生的烦恼,在执着境界的当下,执着境的方式是透由正理能够破除的,「故彼所着境」这当中的「所着」就是谈到了「耽着境」的意思。也就是它所执着最主要的这个境界,「名言亦无」贪以及瞋种种的烦恼,它所执着或者是它所耽着的这个境界,在名言当中是绝对没有办法安立的。所以从这一段文里面我们也可以知道,以贪而言,贪最主要的所执着境,并不是执着着悦意相,而是执着着悦意相本身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悦意相本身是存在的,所以悦意相在名言当中是没有办法被正理所破除的。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内心当中的贪,执着的并不是悦意相,而是执着悦意相本身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是故俱生心有二境,谓以正理能不能破,也就是因此「俱生」的心有二种的可能性,「谓以正理能不能破」,一种俱生心的境是能够透由正理来破除,而另外一种俱生心的境是没有办法透由正理来破除的。

「其能安立此色声等诸」下面这个字应该是改成「俱生名言量」,就是把「俱生」改到「名言量」前面。其能安立此色声等诸俱生名言量之境名言中有,非以正理所能破除。就比如,安立色声等俱生的名言量,比如以我们的眼识,或者是耳识,这些俱生的名言量,它是有办法安立色法以及声音等种种的境界,因此在名言当中这些俱生的名言量所安立的境,是没有办法被正理所破除的。之前所谈到的烦恼以及瞋念,虽然它也是俱生之心,但是这些俱生心所执着的境界,在正理的观察之下,最後是会被正理所破除。如是佛护论师及月称论师宗中,虽於名言亦破自性,也就是因此,以佛护论师以及月称论师的角度,总而言之就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虽於名言亦破自性」,在名言当中有自性的这一点,是会被正理所破除的,这一点是中观应成的不共论点。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而言,中观自续派的论师认为「胜义、谛实、真实」这三点是不存在的,但是「自性、自方以及自相」这三点是存在的。也就是在名言当中,虽然胜义、谛实、真实这三点不存在,但是名言中必须要能够安立自性、自方以及自相。而中观应成的论师,更进一步的在名言当中,连自性以及自相的这一点都必须要破除,所以这段文里面就有谈到,如是佛护论师及月称论师宗中,虽於名言亦破自性,故名言诸义,极难安立。虽然在名言当中「自性」的这一点是必须要破除的,但是在破除「自性」之後,在名言里要安立种种的境界,也就是要安立诸法,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一点。若未善知安立彼等离诸妨难,在名言当中一方面承许无自性,一方面要安立诸法的这一点,如果没有办法善巧的了知的话,则於行品不能善得定解,在广行的方便品当中,我们没有办法得到真实的定解,现见多成诽谤恶见,而在现今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人,在安立无自性的当下,并没有办法如实的安立,透由「依起」所产生的种种境界,而在内心当中会生起诽谤的邪见。故具慧者,应当善巧此宗安立世俗之理,恐繁不说。

在这个科判当中,我们最主要要了解的部分,是了解到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是如何的来安立所谓的名言有?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能够牢记的一个部分。并且在思惟这一点的当下,我们必须要能够探讨所谓的名言有在成立的同时,它必须要具备有三种的条件。如果这三种条件具备的话,一法它就能够称之为是名言有,如果这三种条件不具备的话,这一法是没有办法安立为名言有的。以中观自续的角度而言,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会认为一切的法是必须要「有自方」,也就是在境界的那个方位,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法存在。如果在境界的那个方位,并没有真实的法存在的话,那「执绳为蛇」以及「执蛇为蛇」这两颗心是没有办法有任何的区分的。如果要区分这两者,必须从境界上面来作区分,这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提出来最主要的一个观点。所以也就是在这一点,中观应成以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会提出非常不同的论点,但是这个地方是相当困难的一个部分。甚至当我们谈到「所破」的时候,从这里所衍伸出来的所破,是最细微的所破。因此当我们在探讨所谓的名言有的时候,就如同《毗钵舍那》的这段文里面所探讨到的,如果一法是名言有,第一个条件,它必须是要名言识所共许的;第二个条件,这一法在成立的当下,并不会被其他的名言量所违害。在这两点之上,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正理对於这一法并不会有任何的违害,也就是说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它并没有办法推翻这一法,如果这三点具备的话,这一法就能够称之为叫做「名言有」。这一点是以自宗,也就是中观应成的角度来作探讨,来作解释。在解释名言有的这一点,可以算是《毗钵舍那》的这一段文当中,解释得最清楚,而且透由各种的方式来解释所谓的名言有,并且详细的介绍名言有所必须要具备的这三种条件。虽然在宗大师所造的其他中观论着,以及像《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当中都会谈到所谓的名言有这个概念,但是最清楚的不外乎就是在《毗钵舍那》的这一段文里面所探讨到的内涵。

因此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要在名言当中安立一法是存在的,这的确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在正文当中,也有特别的谈到「故名言诸义,极难安立」,一方面承许法是无自性,但是在承许无自性的当下,要在名言当中安立这一法是存在的,这一点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你没有办法接受这个论点的话,你可以退一步以中观自续派所阐释的「有自方」的这个概念,来寻求所谓的中观正见,必须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作为基础,在有自相或者是不推翻名言之上,来探讨所谓的中观正见,这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但是像过去西藏的论师们,他们却没有办法在名言之上来探讨所谓的中观正见,而是完全的推翻法存在的这一点,在解释中观正见的当下,认为一切的万法皆是以不存在的方式而成立,这样的一种说法似乎是有一点过份。

不仅如此以玛堪巴的这一位的大成就者而言,他在阐释正见的当下,他也有阐释到「非有亦非无」。他并不认同一切的万法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切的万法不存在的话,这一点也是有困难,所以他说了「非无」;但是要承许它是存在的,似乎他也不完全认同,所以他会认为有的这一点也没有办法接受,所以阐释到了「非有亦非无」的这种论点。并且在阐释非有亦非无的这个论点时,他也提出了他所认为的正因,来证成「非有」以及「非无」的这个论点。有证成「非有」的时候,他透由了一切的法,是佛陀所没有办法亲见的这个因,来证成诸法是非有的。也就是说他认为诸法是非有的,为什麽是非有呢?因为它是佛陀所没有办法亲证的。更进一步的,他也谈到诸法是「非无」的,为什麽是非无的呢?因为它是解脱以及轮回的根本,他就是透由这两个因,来证成非有亦非无的这个概念。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玛堪巴的这位成就者,这位成就者可以算是近代以来最有名的一位智者,也可以称之为是一位成就者,他所造的许多论着,都是相当殊胜的一些注解。并且过去有一位上师,他也曾经造了一部论,名叫做《龙树密意庄严论》。而造者他本身对於五明相当的精通,尤其是对於正见这一方面,也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对於他所造的这一部论典而言,我本身虽然是没有看过,但是有很多的人,在参阅了这部论典之後,都觉得这一部论典是相续殊胜的一部论典。而这位智者,他本身是生在藏地的安多,并且他也曾经在三大寺修学。

之前的那个公案应该是,之前有一部名叫做《龙树密意庄严论》的这本论典,这本论典当中所阐释的内涵,跟之前我们所谈到的玛堪巴的这位智者,所阐释的理念相当的接近。甚至造《龙树密意庄严论》的这位上师,他本身也对於中观的正见相当有体会,也可以称之为是中观的一位智者。但是之後有一位安多的上师他名叫做「堪登千配」,他认为在《龙树密意庄严论》里面有夹杂着很多黄教格鲁派辩论的技巧,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技巧,想要破斥宗大师所提出来的论点,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实际上在之後有很多的上师,比如像「札鲁却结」的这位上师,他本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上师,但是他所阐释的中观正见,也是谈到了「非有亦非无」的这个概念。而过去当我在上师的面前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的这本论着时,我的上师就曾经跟我讲到说:玛堪巴的这位大成就者,他所写的着作仔细来参阅的话,会发现到他所造的着作与宗大师所造的着作,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是在於「正见」这一方面,他所提出来的正见,确实跟宗大师所阐释的中观正见略有不同罢了。但是我的上师在谈论这一点的当下,他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一般人谈到所谓的无自性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无自性都是用嘴巴说出来的无自性,但是对方在阐释无自性的概念的时候,对方他是不断的去思惟,而谈到了无自性的这个道理。所以在谈论的当下,就如同正文当中所谈到的,如果你想要安立无自性,又想要在名言当中安立有的话,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由於我们一般的人,都会用嘴巴说所谓的无自性以及名言有,所以我们会觉得这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亥三、观察是否四句所生而为破除然不能破

接下来我们看第三个科判,第三观察是否四句所生而为破除显不能破。首先提到了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在第一句话里面,他宗问难到说:由破自他俱无因生,若能破生则四句生,虽於名言此宗说无,故於破生不须简别。这是第一个问难。第一个问难当中就有谈到,如果透由破除自生、他生、俱生以及无因生之後,能够破除「生」,也就是破除名言当中的生的话,「则四句生,虽於名言此宗说无」,所以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中观应成派的论师,并不承许这四生当中的任何一生。在不承许的当下,就表示这四生是被完全的破除。如果在破除四生之後,能够破除生的这一点的话,在破生的当下,是不需要加上胜义或者是自性来作简别的。第二个问难,若不能破,则破四生,亦不能破胜义之生。如果破除了四生之後,并没有办法破除生的话,相同的道理,在破除了四生之後,也没有办法破除胜义之生。前说非许当答後难,对於这两个问难,自宗就做了回答,「前说非许」对於第一个问难而言,我本身并不承许,我并没有承许破除了四生可以破生的这一点。「当答後难」但是对於你所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难,在之後我会作解释。所以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他宗所提出来的这两个问难,对於第一个问难当中有谈到所谓的四生的概念,这当中是谈到了自生、他生、俱生以及无因生。

对於「自生」的这个概念,是数论外道所提出来的;而「他生」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这些宗义师,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而「俱生」是外道当中,离系外道所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而「无因生」是顺世外道所提出来的一个论点。也就是因此,他宗会提出第一个问难,就谈到说:破除了自生、他生、俱生以及无因生之後,是不是能够破除生?也就是说是不是能够破除名言当中的生?如果能够破除的话,当你在解释一法是无生的当下,你并不需要透由胜义来作简别,也就是说你不需要特别的加上「胜义」的这个名辞,你就直接透由破除四生来破除此法之上生的这一点就可以了,你并不用透由破除了四生而来特别的强调这一法并没有胜义的生。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刚开始我们必须要认识,在《中论》也就是龙树菩萨的《中论》当中,会分别的谈到不同的正因,来破除法有我以及人有我的这两个论点。而破除「法有我」最主要的正因就是谈到了破四生,透由破四生的这个正因,来破除一法之上的法有我,而证成法无我的内涵。而另外一个正因,透由辨别七相,而来证成一法之上的人无我,也就是说辨别七相的这个内涵,是破除一法之上「人有我」最主要的一个正因,并且在破除了人有我之後,而证成了人无我。所以在这当中,我们要稍微的了解一下「四生」的基本概念,破除了四生如果能够破生的话,在破生的当下是不需要加上胜义来作简别。但是如果破除了四生没有办法破生的话,相同的道理,破除了四生也没有办法破除胜义之生,这两个问难是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

首先在这个地方,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四生当中的「自生」。在之前我们有谈到,自生的这个论点,是数论外道宗义师所提倡的一个论点。以数论外道的宗义而言,距今已经相当的久远,甚至在历史的记载当中,当南赡部洲的人还是无量岁的时候,这个时候数论外道就已经出现了。并且数论外道所阐释的宗义,是一切外道宗义的根本,也是它的基础。一切外道的宗义,都是在数论外道的宗义之上而衍伸出来的。对於自生的这个内涵而言,以种子跟苗芽来做一个简单的譬喻的话,我们都知道苗芽是从种子而产生的,也就是从种子会生起苗芽。但是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数论外道他认为,在种子形成的当下,苗芽就已经形成了。但是它形成的方式,是以不明显的方式形成出来的。甚至他更进一步的会谈到,在种子形成的当下,苗芽的自性也在此同时形成,但是它本身并不明显。如果在种子形成的当下,苗芽没有办法形成的话,那我们怎麽能够说,苗芽是从种子而生出来的呢?这是没有办法成立的。所以他认为苗芽是从种子当中产生,第一点苗芽在种子形成的当下就已经形成。虽然形成,但是它本身并不明显,它所形成的是苗芽的自性,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解释所谓的自生这个概念。

第二个部分是谈到了他生,「他生」的这个论点,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所谈到的一个论点。以种子跟苗芽这两者而言,我们都知道这两者是相异的个体,苗芽虽然是从种子而生,但是不是说苗芽从种子而生的当下来阐释所谓的他生?也就是透由其他的一法而产生呢?并不是如此。这当中的「他生」是更进一步的,它是由一个「有自性」的因而产生的,而来解释所谓的他生。对於这一点中观应成的论师并不承许,虽然他也认为苗芽是从其他的一个个体,也就是种子而产生的,但他并不承许所谓的他生。因为所谓的「他生」,是建立在「果」是必须以「有自性」的因之上,才产生的这个论点,来阐释所谓的他生。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中观应成并没有办法承许的缘故,他认为苗芽从种子而产生的这一点,是完全皆由分别心去安立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接下来我们进行的是问答。

这当中有很多的问题,是仁波切之前在中山女高讲法的时候所拿到的问题,仁波切是说这些,如果有一些比较好的问题,也可以拿出来问。这当中有一个问题是问到:请问仁波切,什麽是传承?怎麽样才算接到传承?对於这个问题,之前仁波切是解释到说:如果我们所听闻的法,它是从导师释迦世尊一直传到我们的根本上师,这当中没有任何的间断,而你在根本上师的面前,听闻到这种法类的话,可以代表你是得到传承的。实际上我们平常会谈到「得到传承」,或者是这当中问题里面的「接到传承」,这是我们平常所用的一个错误的名辞,其实传承并没有所谓得到与否。在藏文当中,刚刚仁波切是解释说,这个传承是无间断的,但是以藏文的原义而言,他说并没有所谓「得到传承」的这个名辞,这个名辞是错误的一个名辞。如果不用「得到」的话,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麽字?这个名辞应该是说,从导师一直传到我们的根本上师,这之间的传承是没有间断的,如果你在上师的座前听到了这个法的话,就表示从导师释迦世尊,一直到你之间这个传承也是没有间断的,但是仁波切他一直很坚持说,这不能用「得到传承」的这个名辞来解释这个意思。那「传承无间断」是以什麽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呢?也就是当之前的这位上师,要将法传给之後的这位弟子时,必须是「口耳相传」。虽然我们阅读经论,透由思惟经论当中的内涵,你也会有一种体会、一种感受,但是这能不能够代表,导师到你之间的传承是没有间断的呢?并不能。这当中所谓的传承无间断,是之前的上师将法传给之後的弟子时,必须是「口耳相传」,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将传承传下来。以阿底峡尊者而言,我们从阿底峡尊者的公案,或者是一些传记里面,我们可以了知,阿底峡尊者他的传承,是从导师释迦世尊透由诸多的菩萨以及传承袓师们一一相传,并且这当中并没有任何的间断,所以这种相传的方式是必须要是口耳相传的。

第二个问题,具有传承和不具有传承有何差别?对於这个问题,刚刚仁波切的回答是说:以世间人的角度,当我们在谈到所谓的木匠,或者是水泥匠,或者是画唐卡的这些画师们,这些人他都有所谓的一技之长,但是他所拥有的这一技之长,虽然我们一般人用肉眼透由观察之後,可以稍微的知道这件事情应该是要怎麽做?但是再聪明的人,他在学习一技之长的时候,都必须要有一位有经验的人指导他、教导他之後,他才有办法了解这件事情从头到尾应该怎麽做会比较恰当。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我们来探讨所谓的佛法的话,对於修学佛法而言,透由修学佛法,我们想要得到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是我们用肉眼没有办法观察到的一个境界,甚至我们在过去也曾经、也从未到达过如此殊胜的境界。既然我们所想要获得的果位是如此的殊胜,又透由肉眼没有办法观察,又从来没有去过的话,在修学的过程里,跟着一位有经验的上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现今有很多的人会认为,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我们只要自己本身阅读经论,了解经论当中的内涵就有办法去修行,但实际上这是相当错误的一个观念。也就是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依师轨理的一开始,就有特别的谈到「依师」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我就问仁波切说:这并不是我们之前的这个问题,我们的问题是谈到有传承和不具有传承,是有什麽样的差别?仁波切他就回答说:既然你在修学的过程里,是需要依止一位有经验的上师的话,就表示你可以从有经验的这位上师那个地方,「获得」殊胜的传承,我又用这个字…就是说,从这个上师到你之间的这个传承是不间断的。这时候我就问仁波切:要是我们自己本身的上师,他自己本身要是没有传承的话,那从他到我们这边的传承,怎麽能够代表是不间断的呢?仁波切他又回答说:既然他能够成为你的上师,就表示他也曾经在别的上师的面前修学过一段时间,这时候从他的上师到你的上师之间的传承是不间断的。後来我又问了仁波切:有可能我的这位上师,他可能只是自己本身阅读经论,稍微的了解经论当中的内涵,来为我解释的,这也是有可能,这并不代表他一定有传承。他说:一般的解释这是可以的,他可以为你解释一些佛法的内涵,但是如果他要更进一步的引导你修学佛道的话,这是绝无可能的一件事情。也就是上师在教导你的过程里面,可能你懂得的东西比上师还要多,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从他的上师到我的上师之间的这个传承,要是有间断的话,那我所依止的这位上师,他是没有能力来引导我走向「从未走过的这条道次第」的道路。

接下来下一个问题,这地方有两个题目是很类似的题目,他是问说:为何历代的袓师只写了往生极乐愿文,往生兜率愿文等,却没有往生暇满人身的发愿文,以劝勉世人往生暇满人身的可贵?仁波切说:其实是有很多的愿文,它是劝人往生暇满人身的发愿文,只是你们没有看过罢了。提问题的这个人,可能是因为你自己很想往生净土的缘故,所以你并没有办法看到这些往生暇满人身的发愿文。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3)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5)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嘉义市宁玛巴密宗光明佛学会-成就自在 贝诺法王迅速转世祈请文
吉祥天母
莲花生大士心咒的功德利益与直指觉性赤见自解
解脱要门 益西彭措堪布 译 四川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2008/12/28

赞助网站
法鼓佛修研習院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