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管理第九項修練改變您生命價值 釋迦牟尼佛中心2009年3月法訊 甘丹文殊佛陀初轉法輪-尼泊爾聖地供燈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13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2:50:56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2:50:10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1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三)38 上午

大阿闍黎月称菩萨曾经在《入中论》当中有提到,「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在这个偈颂里,最主要是要让我们认识人我执,破除了「人我」才能够了知无我的内涵。平时我们在修学正见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不管是听闻、或者是为他人介绍空性的内涵,我们都知道所谓的空性之法,并不是只是为了来讲说,或者是让你了解你之前所没有办法了知的一件事情。甚至学习空性的法,也并不是因为你已经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做,然後才来修学的。最主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要痛苦,既然不想要获得痛苦,就必须要得到究竟的解脱。但在寻求解脱的过程里,我们必须要能够先了解,痛苦的根本是来自於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蕴体,在这个蕴体还未去除之前,是没有办法断除有漏的轮回,而得到究竟的解脱。既然是如此,这个蕴体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来自於业以及烦恼,而烦恼最主要是来自於萨迦耶见。由於我们内心当中生起萨迦耶见之後,透由萨迦耶见的力量,会更进一步的使我们生起贪等诸多烦恼。而这当中的萨迦耶见,就是执着「我」以及「我所」,是有自性的一种颠倒执着。由於这样的一种颠倒执着,会使我们在内心生起贪等诸多的烦恼,而因此必须要承受种种痛苦的逼迫。所以要断除烦恼,必须要能够断除烦恼的根源,要断除烦恼的根源,我们必须要能够先了解萨迦耶见的所缘境为何?并且在缘着所缘境之後,在我们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行相又是为何?我们必须要来作探讨。

在探讨之前,不管是在听闻,或者是思惟,甚至为他人宣说空性之法,就如同之前我们所为大家介绍的,我们必须要一个基础、而且正确的认知,既然你不想要获得痛苦,你就必须要断除苦因,想要断除苦因,透由寻找苦因之後,你要知道一切的痛苦是来自於萨迦耶见。那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为了要断除萨迦耶见,而来听闻、或者是思惟,甚至为他人讲说空性之法,首先我们必须要将这一点牢记在内心里。如果今天你不是以这样的一种动机意乐来作听闻的话,实际上听闻空性之法,对於你而言并不会有任何的帮助。这一点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毗钵舍那》的这个部分,一开始就有谈到,在学习空正见之前,我们必须先思惟集谛流转的次第,透由思惟集谛流转的次第,而认识到一切的痛苦以及流转的根本,皆是来自於「无明」,因此要去探讨无明所执着境界的方式,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认识,甚至为他人介绍空性之法。更进一步的,尤其是我们现今所修学的法,是大乘法的缘故,就如同我们自己本身不想要获得痛苦,如虚空般的有情众生也有这样的一种权利,并且他们也是不想要获得痛苦的。既然如此,我也希望透由我自己本身的力量,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解决如虚空般的有情众生一切的痛苦,以这样的一种发心,来听闻今天的这一堂课。

接下来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59页,今天我们看到这一页的倒数第四行,最下面这个地方。又即说彼是为实执,之前是介绍了痴心以及无明,这一点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这种执着它又能够称之为是「实执」。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们认为,执着境界是「谛实」,以及执着着境界是「自方」的这种执着,都能够称之为是「所破」,也都能够称之为是「实执」。但是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会认为「境」虽然是没有谛实的,但是境界是有自方的缘故,因此只有执着境是「谛实」的这一颗心,才能够称之为所破,而执着着境是「有自方」的这一颗心,并不能够称之为是所破。而今天在解释的时候,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作探讨,因此谈到「又即说彼是为实执」,它是执着境界是有谛实的一种执着。

接下来在「如」的旁边应该要打上一个上引号,在最後一句「一切诸烦恼」要打上一个下引号。就是《四百论》原文当中的一个偈颂,而谈到了『如身根於身,愚痴遍安住,故坏痴能坏,一切诸烦恼』。接下来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有谈到,四百论释云:「痴於诸法分别谛实极愚蔽故,遂於诸法增益实性而转。」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有强调,「痴於诸法分别谛实」痴心它的作用以及它的能力,就是在诸法之上,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境界是谛实存在的,并且有谈到「遂於诸法增益实性而转」,这当中的「实」就是谈到了真实,「性」就是谈到了自性。在法之上透由心的力量,去安立法是真实、而且有自性的,并且会被这样的一种情况而转动。

下一段,如是若无明是生死根本,则入中论与显句论,说萨迦耶见为生死根本不应道理,主要之因无容二故。这一段话是他宗所提出来的一个问难,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第一句话谈到了「如是若无明是生死根本」,在前文当中有谈到,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则入中论与显句论,说萨迦耶见为生死根本不应道理」,在《入中论》之前我们一开始说法前开示时,有引了一个偈颂,这个偈颂当中谈到了「慧见烦恼诸过患」,在这个偈颂里是谈到了萨迦耶见,为一切生死轮回的根本,并且对於这一点在《显句论》当中,也有谈到萨迦耶见是轮回的根本。既然之前在前文有强调「无明」是生死的根本,那为什麽在《入中论》以及《明显句论》当中,又要谈到「萨迦耶见」是轮回的根本呢?平时当我们在探讨所谓轮回的根本时,并不是所有轮回之因,都能够称之为叫做轮回的根本。所谓的轮回的根本,是形成轮回最究竟的一种因缘,我们称之为是轮回的根本。既然是谈到轮回最究竟的因,那这种因应该只有一者,为什麽在前文当中谈到无明是生死的根本?而在《入中论》以及《明显句论》当中却谈到,萨迦耶见是轮回的根本呢?这应该是不合道理的。为什麽不合道理?「主要之因无容二故」,因为最主要的因缘应该只有一者,所以既然无明是生死的根本,那萨迦耶见就不能够安立为轮回的根本;反之如果萨迦耶见为轮回的根本的话,那无明则没有办法成为是轮回的根本,这当中是有相违的,这句话是他宗所提出来的一个问难。

 这边仁波切问到一个问题,其无明与萨迦耶见,余师所许,中士道时已宣说讫。在中士道的时候,有谈到无明与萨迦耶见的分别,那不知道你们记得起来,记不起来?仁波切问说:你们想得起来吗?仁波切说:那一页里面是在讲什麽?

在下一段当中有谈到「其无明与萨迦耶见,余师所许」,这当中的「余师」是谈到了无着等唯识,以及自续派的论师,最主要是以无着菩萨所阐释的见解为主。「余师所许,中士道时已宣说讫」,对於无明与萨迦耶见的分别,在中士道的时候已经有谈过了,这个部分相当的重要。为什麽在中士道的时候,会以无着菩萨的论点,来解释无明与萨迦耶见的分别呢?这是因为在《毗钵舍那》之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原文,最主要是以无着论师的观点而阐释的内涵,也就是它所引用的经论,最主要是以无着菩萨所谈到的这些观点为主。也就是因此在中士道谈到轮回的根本,也有谈到无明以及萨迦耶见,在那个地方就是以无着论师所提出来的观点来作区分。而实际上这样的一个观点,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大部分都承许的。在这个当中有谈到,执着「蕴」为我以及我所的这一颗心,要安立这一颗心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首先在谈到「人我执」以及「法我执」时,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并不是在所缘境上来作分别的,而是在缘着所缘境之後,心所执着境界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会看到「行相」的这个名辞,是透由行相的这个角度来作安立的。所以以中观应成的角度,如果今天的这个执着,它是对於补特伽罗所生起的话,在补特伽罗之上所生起的自性执,我们称之为是补特伽罗我执,或者是人我执。如果所缘境是缘着补特伽罗以外的这些诸法的话,缘着诸法所生起的自性执,我们称之为是法我执。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探讨人我执以及法我执的区分时,是以所缘境之上来作区分的。在所缘境之上执着境界的方法,甚至它的方式是相同的。但是对於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会谈到:人我执以及法我执的区分,是必须在行相之上,也就是心所执着境界的方式之上来作区分的。在执着补特伽罗是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时,所生起的执着,称之为是补特伽罗我执,也就是人我执;如果缘着一法它是有谛实的话,缘着法而生起有谛实的这种执着,称之为是法我执。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在探讨人我执以及法我执时,并不是从「所缘境」的这个角度来作探讨,而是以「行相」的这个角度,也就是「心所执着境」的方式来作探讨的。所以之前在中士道的时候,会谈到缘着蕴体所生起的我以及我所执,要能够很准确的安立这种执着,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且这当中的蕴体,是五蕴当中的哪一种蕴体?这个在字面上并不清楚。如果以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我们来作探讨的话,他们会认为蕴体在寻找的背後,必须要有一个真实,而且能够找寻到的蕴体,而这个蕴体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们会安立所谓的「识蕴」就是补特伽罗。那如果以唯识的角度而言,唯识当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承许有阿赖耶识的,一类是不承许有阿赖耶识的。如果承许阿赖耶识的话,他会认为阿赖耶识就是所谓的补特伽罗,或者是所谓的自我;如果不承许阿赖耶识的话,他也会认为识蕴就是我,或者识蕴本身就是所谓的补特伽罗,这一点是与中观自续派的论师所提出来的论点是相符合的。如果以经部宗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透由众多的「蕴」聚集之後所形成的这个个体,它本身是所谓的补特伽罗。所以对於补特伽罗的安立,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义师,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论点。

但如果以中观自续的角度来作探讨的话,如果将「识蕴」本身安立为补特伽罗,或者是安立为自我的话,这种安立确实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在探讨的过程里面,首先我们必须要认识以中观自续的角度,所谓的执着补特伽罗是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是什麽样的一种状态?当我们的内心在执着着补特伽罗是独立自主实有的时候,它所现起来的感觉,是什麽样的一种感觉呢?是当他在内心执着补特伽罗这个个体时,他所执着的补特伽罗,是不需要观待蕴体,而以一种非常独立的方式,就能够形成出来的,如果你执着的境是如此的话,就表示你是执着补特伽罗是独立自主的实有我。这种观待法,也就是补特伽罗必须要观待蕴体才有办法形成,才有办法安立的这种观待法,是建立在「粗分的依起见」之上的。也就是补特伽罗在安立的当下,是必须要观待蕴体才有办法安立,这样的一种观待、依赖之法,是建立在粗分的依起见之上而形成的。

所以在这个当中,第一点我们必须要先认识,所谓的执着补特伽罗是独立自主的实有我,是执着补特伽罗的当下,以一种不观待蕴体,就能够自然呈现出来的方式而执着,这是第一个部分。举一个简单的譬喻,就比如我们在内心当中时常会现起:我要去某某地方,或者是我要做某某事情,或者是我要吃东西等等。当我们在现起这种感觉时,绝大部分都是以一种不观待蕴体的这种方式,而执着着自我,认为「我」要去某个地方,或者是「我」要去做某一件事情。这样的一种心态,在我们的内心时常会现起,而这样的一颗心,我们就称之为是「补特伽罗我执」,或者是「人我执」。这一颗心,我们从一个简单的譬喻里面就可以观察得出来,就比如今天有一位病人,他生病生得非常的严重,甚至他已经到了手脚都不能够动弹的地步。但是虽然他自己没有办法走动,他的内心当中还是会现起说,「我」要去哪一个地方,或者是「我」想去哪一个地方。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这种感觉,就是完全都不观待蕴体,所产生的一种执着。因为实际上纵使他站起来,他也没有办法走到外面去,但是他的内心还是会觉得「我」要去哪里?所以这样的一个我,就是在一种「不观待蕴体」的情况之下,认为它是一种很独立的自我,而认为这个独立的自我,它是可以行走的。相同的,平常当我们在探讨,「我」在看某一个东西,或者「我」在说某一句话的时候,时常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现起。而这样的一种人我执,它是有「俱生」的这种成分,也就是有俱生的这种人我执。但如果是以常一自主的「我」来作探讨的话,并没有一种执着,它是以「俱生」的方式而来执着常一自主的我,这两点是有一些不同的。但不管怎麽说,在执着蕴体之上,要现起我以及我所的这种执着,要很准确的安立它,这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到最後我们会发现,不管你是安立识蕴,或者是阿赖耶识,或者是蕴体的和合体是补特伽罗,到最後都一定会有某一种的过失,所以必须要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安立所谓的补特伽罗,或者是安立我。

虽然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们会提出以上的这个观点,但这个观点并不是很容易去了解的。那为什麽它会产生众多的过失?这是因为他们刚开始在立自宗的时候,以自宗里面所提出的论点来作探讨,我们就可以发现到,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很多在基本的概念上面就已经产生了过失,所以他们衍生出来的这些论点本身也是不坚固的。

接下来下一段,此说月称论师所许,余中观师许为所知障之执法谛实,此许为无明,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谈到所谓的无明时,中观应成派的论师,以月称菩萨为首,他们是承许「余中观师」也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论师,所承许为所知障的执法谛实。这当中的「执法谛实」,就是执着着法是谛实的这种执着。这样的一种执着,以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也就是以他们的角度而言,他们会承许执着境界是有谛实的这种执着,是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这当中的「所知障」。因此谈到了「余中观师许为所知障之执法谛实,此许为无明」,「此许为无明」就是谈到,以月称菩萨的角度,也就是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对於自续派所承许为所知障的执法谛实这一颗心,以应成的角度来看待的话,它会承许这样的一颗心是无明,且是染污无明。这当中的「染污无明」,最主要就是强调它是烦恼无明,也就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执着法是谛实存在的这一颗心,它并不是所知障,而是烦恼障。这是中观应成派以及自续派,在安立执法谛实的时候,所提出的不同看法。因此在原文当中就有谈到,「此许为无明,且是染污无明」。如前所引四百论释说为染污,这一点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也有强调「染污」的这个名词。这个「染污」的名词,在原文当中就是以「烦恼」的这个名词来作解释。入中论释云:「由此能令诸有情类,於观如所住事而起愚蒙,这当中的「如所住事」就是境界它实际上存在的这种方式,一般的有情众生,对於境界实际上所存在的方式并不了解。故愚痴无明,法非有自性而强增益,法本身虽然没有自性,但是众生因为无明的缘故,「执无为有」而刻意的在境界之上安立了自性的这个名相。於见自性障覆为性名曰世俗。」这当中的自性是谈到了诸法之上最究竟的本性,众生的心相续由於有无明愚痴的缘故,因为无明愚痴的关系,它会障碍众生们看到诸法之上最究竟的本性,因此这样的一颗心又称之为叫做世俗,也就是在世俗谛当中的世俗。所以谈到了「於见自性障覆为性」它有障碍众生们,看到诸法之上最究竟本性的这种能力,所以这样的一颗心,我们安立为叫做世俗。又云:「如是由有支所摄染污无明增上力故,建立世俗谛。」这当中的内涵,跟之前的内涵是相同的。说为十二缘起初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执着境是有谛实的这一颗心,它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一支。故是染污非所知障。因为它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一支,所以它是烦恼,并非所知障,所以在这一段文当中,最主要强调的就是,以中观自续派的角度,他们会认为实执是所知障,而这一点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会认为实执并非所知障,而是烦恼障。

在上一段当中,我们得到的结论是以中观自续的角度,他们是认为「实执」本身是「所知障」,而这一点以应成派的角度而言,认为实执是「烦恼障」。如果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安立,把实执安立为所谓的烦恼障的话,若尔何为所知障耶?既然实执是烦恼障,那你如何的来安立所知障呢?此後当说。这一点在後文当中会作介绍。以中观应成的角度,在安立所知障时,是安立烦恼所留下来的「习气」,或者是谛实、实执所留下来的习气,它将它安立为所知障,这一点在之後的後文里面,会作详细的介绍。接下来,故十二支中初无明支,是生死根本。又说萨迦耶见为生死根本者,首先「根本者」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以无明是总,萨迦耶见是别,故不相违。这一点是对於之前他宗所提出的问难,而作了一个回答。而之前他宗是谈到,既然在前文有谈到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但是在《入中论》以及《明显句论》当中,又谈到萨迦耶见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应该是相违的才对,对於这一点自宗它就作了回答。「以无明是总,萨迦耶见是别,故不相违」,不知道这样的一个回答,是不是能够很准确的,回答到他宗所要提出的这个问难,也不知道这个回答,到底能不能解决他宗的一些疑惑。但这一句话,也就是以「无明是总,萨迦耶见是别」,我们来作探讨的话,所谓的「无明是总,萨迦耶见是别」的意思,就是谈到萨迦耶见它本身就是所谓的无明,也就是萨迦耶见是无明,无明并一定是萨迦耶见,所以这两者无明它的含盖面是比较广的,所以无明是总相,而萨迦耶见只是无明当中的其中一种,所以它是别相。虽然它是无明当中的其中一种,但是萨迦耶见它本身就是无明,并且它所执着境的方式,与无明执着境的方式,并没有任何的不相同,也就是它们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谈到了以无明是总,萨迦耶见是别,故不相违。自宗是以这样的一个角度而谈到,不管是安立无明是生死的根本,或者是萨迦耶见是生死的根本,这都不会有任何的相违点。

接下来其无明者谓明相违品,既然「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那什麽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无明呢?「其无明者谓明相违品」,这当中的无明就是谈到了「明」的相违品。所谓的明的相违品,就是与「明」的这一颗心,刚好是相违的一法,那我们称之为叫做无明。既然无明它是必须与明的这一颗心,刚好是相违的话,这当中的明心,又是什麽样的一颗心呢?其明亦非任随何明,这当中的明,并不是所有的心识,都是我们这里面所要强调的明,这当中的明,是了无我真实义慧。最主要强调的是在强调,能够了知通达无我真实的一种智慧,这是我们这当中所要强调的明。其相违品,在安立了明之後,与明相违的一法又是如何安立的呢?其相违品,非唯无慧及所余法,这当中的相违,并不是说「没有明」,或者是明以外的所有的心,它都能够称之为是所谓的无明,或者是与明相违。这当中的与明相违,并非是无慧,也就是并不是以「没有明」,也就是「没有智慧」来作探讨,也并不是说,明以外的所有心,都能够称之是与明相违,并不是以这样两种角度来探讨所谓的「与明相违」。这当中相违的方式,是须与彼相违执着。这当中的「彼」,就是我们之前所谈到的明,也就是智慧。与明相违的方式,是必须与明的这一颗心,它执着境界的方式,刚好是正相违的。「是须与彼相违执着」也就是我们这当中的无明,以及智慧这两颗心,它所执着的境界刚好是相违的,所以与智慧的这一颗心执境的方式刚好是正相违的这一颗心,我们能够称之为是与明相违的,也就是我们这当中所要强调的无明,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之前的最後一句「是须与彼相违执着。」这旁边的标点符号请改成句号。「即增益有我,」这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即增益有我,此复有二,无明它所增益的「我」,从所缘境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谓增益法我及增益补特伽罗我,请将「补特伽罗我,」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无明所增益的我,从所缘境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谈到了增益法我,第二类是谈到了增益补特伽罗我,也就是人我,故法我执与补特伽罗我执,俱是无明。既然无明它所执着的境界,从所缘境的角度而言,可以分为法我以及人我这两大类的话,对於「人我」以及「法我」之上所生起的执着,就可以称之为叫做法我执与补特伽罗我执,所以这两种执着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皆可以称之为是无明。这一点是要从无明所执着的境界,也就是我本身可以分为法我以及人我,并且在这个之上,个别的去安立所谓的自性,而生起法我执以及补特伽罗我执。因此以中观应成的角度,不管是法我执或者是人我执,皆可以称之为是无明。是故宣说萨迦耶见为余一切烦恼根本,非不宣说无明为本。也就是因此,从中观应成的角度,法我执以及补特伽罗我执皆是无明的缘故,所以在宣说萨迦耶见为余一切烦恼之根本时,并非不宣说无明为其根本。最主要的是,萨迦耶见它本身就是无明,所以在宣说萨迦耶见为一切烦恼根本的时候,并不是不宣说无明为其他烦恼的根本,因为在萨迦耶见它本身,以中观应成的角度来看待的话,它本身就是无明。这一点从下文当中,「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这个偈颂里面,最主要是强调了,如果我们对於安立补特伽罗的施设处,也就是「蕴体」,会生起自性执的话,对於这样的一个施设处所安立的「自我」,也就是补特伽罗,我们相同的也会生起「我是有自性的」,所以谈到了「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此说法我愚之无明,为补特伽罗我愚之因,首先第一句话,「此说法我愚之无明」所谓的「法我愚之无明」就是谈到了执着着法我的无明,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法我执。「为补特伽罗我愚之因」,法我执是补特伽罗我执的因。这段话里面谈到,「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如果对於我以及补特伽罗的施设处,也就是蕴体这一点,我们生起了自性执的话,在这个之上,对於安立在蕴体之上的我,或者是补特伽罗,我们很自然的也会生起所谓的自性执。所以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在生起人我执之前,这个人我执的基础是建立在法我执之上的。所以谈到了「此说」,这两句话当中最主要强调的是,法我执是补特伽罗我执的因。显示无明内中二执因果之理,首先先将「理」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这一句话它最主要强调的就是,以「无明」当中我们来作探讨的话,无明当中可以分为法我执以及人我执这两大类。这当中的「人我执」在生起之前,它必须要有「法我执」作为基础,所以无明这当中的人我执以及法我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有因果的这种关系,而谈到了显示无明内中二执因果之理,故说萨迦耶见除无明外,为余一切烦恼根本,皆无相违。透由这个内涵,而谈到了「说萨迦耶见除无明之外」,它是其余一切根本的这一点,彼此之间是不会有相违的。这一点之所以会产生疑惑,就是说既然在「人我」之前,必须要有「法我执」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说涵摄在人我执当中的萨迦耶见,它是轮回的根本?既然在人我执之前,法我执是必须要能够先生起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说萨迦耶见它是轮回的根本呢?因为萨迦耶见本身是人我执,既然在人我执之前,还有另外一个因缘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说萨迦耶见它是轮回的根本?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最主要是在问难这一点。但是以自宗的角度而言,自宗他是认为说,在诠释萨迦耶见为生死轮回的根本时,是以「人我执」它本身即是无明的这个角度来作解释的。如果要以因果的这种法则来作探讨的话,无明这当中又可以分为法我执以及人我执这两大类,这两大类形成的秩序,是在人我执生起之前你必须要能够先生起法我执,是以这样的一种角度来探讨因果关系,所以这对於你所提出来的问难本身而言,并不会有任何的相违。

最後一句,若不了知如是解释论师意趣,则说生死有二根本,其相违过极难断除。如果不能够了解,龙树菩萨他在解释「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这两句话的最究竟的意趣,那就会谈到,生死轮回的两种根本。如果你不了解这文当中的内涵,你是没有办法提出有力的这种回答,来回答他宗所提出来的问难,「其相违过极难断除」想要断除他宗所提出来的这种问难,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对於这一点,实际上是有许多的争议。也就是之前我们有谈到,在无明当中人我执生起之前,必须要能够先生起法我执,也就是在法我执的基础之上,而生起人我执。如果是在法我执的基础之上,而生起人我执的话,会有什麽样的问题产生呢?就表示说,我们在断除人我执之前,必须要能够先断除法我执,因为法我执是人我执的因。所以你在断除果之前,你必须要先断除因,所以在断除人我执之前,必须要先断除法我执。如果在断除人我执之前,必须要先断除法我执的话,那是不是说,在人无我以及法无我这两者当中,必须要能够先证得法无我呢?实际上并不然。在大部分的中观论着当中,都会先谈到「证得无我时,必须要先能够证得人无我」,所以这个部分是有许多的争议点,不过这个部分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下一段,如是明无明之理,透由这种方式来认识无明的话,乃是龙猛菩萨所许,首先先将这旁边的标点符号改成逗号,藉由以上的这个方式来认识无明的话,这当中所谈的无明,正是龙树菩萨所承许的,这一点从龙树菩萨所造的《七十空性论》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如七十空性论云:「因缘所生法,若分别真实,佛说为无明,彼生十二支,透由因缘所生的缘起法,如果我们安立它为真实、谛实的话,「佛说为无明」安立境界本身是真实以及谛实的这种执着,佛在宣说的时候,是谈到了这样的一种颠倒的执着,它为无明,「彼生十二支」在这个无明的基础之上,会产生十二支。见真知法空,无明则不生,如果能够真实的了知诸法之上的空,也就是诸法之上的空性的话「无明则不生」,此是无明灭,故灭十二支。」如果无明灭除的话,由无明所产生的这十二支也会消失。中论二十六品云:「若永灭无明,诸行当不生,能灭无明者,由知修真实。前两句话的内涵,跟之前所谈到的这个部分是相同的,「能灭无明者」既然要灭除了无明,才能够断除十二支的话,应该藉由什麽样的方式来灭除无明呢?我们必须要能够了解,无明所执着的「我」是不存在的,透由了知无明所执着的「我」是不存在的之後,才有办法断除无明,因此谈到了「能灭无明者,由知修真实」。由前彼彼灭,後彼彼不生,前因消失了之後,後果就不会产生,纯一大苦蕴,皆当如是灭。」到最後透由业以及烦恼所形成的苦蕴,也会因此而消失,又与乃至有蕴执」说执蕴为生死根本,极相符顺。不管是在《七十空性论》当中,或者是《中论》的二十六品当中所谈到的这些偈颂的内涵,皆与之前我们所引的「乃至有蕴执,尔时有我执」,这两句话的内涵,是完全相符合的。这当中有谈到「说执蕴」就是执着蕴体本身,是有自性的这种邪执,为生死轮回的根本,那前後文的内涵是相符合的。又是圣天所许,如前所引「如身根於身」等,及「生死本为识」等,显了宣说。

又阿闍黎於中论等尽其所说,破除所破,所有正理一切皆为破除愚痴,对於龙树菩萨在《中论》的这本论着里面,透由了各种的方式来破除所破,「所有正理一切皆为破除愚痴」,透由正理以及种种的方式来破除所破,最主要的目的是谈到了,为了要破除众生们心相续当中的无明愚痴,於诸法上增益自性,而显诸法皆无自性。愚痴的众生们会在法之上而安立自性,为了要张显法本身是无自性的缘故,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会透由各种的正理来证成法是无自性的,故所说种种正理,皆是唯为破无明执。所以为什麽要谈到这麽多的正理,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要破除「无明」的这种执着。如佛护论云:「为何义故宣说缘起?答云,为什麽要谈到缘起?回答的时候就有谈到:阿闍黎耶大悲为性,见诸有情为种种苦之所逼切,为解脱故,欲显诸法真如实性,随说缘起。龙树菩萨之所以会详细的介绍缘起的内涵,最主要是因为当龙树菩萨看到众生的苦时,没有办法忍受众生被苦所逼迫,并且更进一步的知道,这些苦都是源自於众生们心相续当中的无明我执所生起的;为了要去除众生的苦,就必须要去除苦因;为了要去除苦因,我们就必须要知道无明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众生们介绍到无我的内涵。

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龙树菩萨会在诸多的中观论着里面,一再的强调无自性,并不是要突显它自己本身是一位智者,或者是他的学问比一般的人要渊博,更不是因为他自己本身已经没有事做了,所以才写了《中论》的这些论着。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在了知众生的苦之後,他一方面没有办法忍受,一方面他知道只有透由了知空正见的内涵,才有办法去除众生苦的缘故,所以谈到了空性的道理,并且藉由众多的正因来证成它。龙树菩萨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为我们介绍空性的内涵,而我们修学者,在修学的过程当中,也必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修学。所谓的空性,它并不是用来为他人介绍的一种法则,最主要是我们必须要了知空性的内涵,并且了解到我们内心当中的执着,它所执着的「境」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只是以一种,把空性的这种法则,当成是一般的知识,或者是拿来为他人介绍,甚至是与他人辩论的一种话题的话,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空正见是相当错误的。所以在原文当中就有谈到,故云见非真系缚,见真实解脱。这当中的「非真」就是,如果你没有办法真实的看见诸法之上的空性,你就会被内心当中的无明所系缚住。「见真实解脱」但是如果你能够知道无明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而探讨了诸法之上最真实的本性,也就是诸法之上的空性的话,你就能够因此而获得究竟的解脱。

下一段,何为诸法真实性?就有人问到:何谓诸法的真实性呢?答曰:谓无自性。在之前「见非真系缚,见真实解脱。」这两句话当中,有谈到所谓诸法的真实性。什麽样的法能够称之为是诸法的真实性呢?就有回答:谓无自性,也就是诸法之上的无自性。诸不智者,由愚痴闇障蔽慧眼,而於诸法分别自性,愚痴的众生被愚痴蒙蔽了智慧的双眼,而没有办法去分辨诸法最究竟的本质,甚至更进一步的去安立法是有自性的,由是彼等遂起贪瞋。在这个之上而生起贪瞋种种的烦恼。若时了知缘起,发慧光明除愚痴闇,由智慧眼照见诸法无自性性,尔时无所依处,贪瞋不生。」如果能够如实的了知「依起」的道理,并且在内心当中生起证得依起法的智慧光明,就能够去除愚痴的黑暗。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由於去除了无明,贪瞋的所依处──也就是贪瞋的根本,已经消失的缘故,在这个之上贪以及瞋是不会再一次的产生。

下一段,第二十六品结合文云,这当中的第二十六品,是在《中论》当中第二十六品,「结合文」就是结合上下文。在释论当中结合第二十六品的时候,有谈到以下的这段文:「问云:「汝已宣说以大乘数」,这个字可能是打错了,应该是「大乘教」,教法的「教」。汝已宣说以大乘教,转入胜义,在之前你已经谈到以大乘的角度,也就是在大乘的《般若经》当中,有谈到胜义谛的内涵,汝今当说以声闻教转入胜义。在之前你已经透由了《般若经》的内涵,而解释了胜义谛,接下来请你以「声闻」,也就是小乘的角度来解释所谓的胜义谛。答曰:『无明覆後有。』」这个内涵在第二十六品当中,《中论》的原文里面有谈到,「无明覆後有」。所谓的「无明」是轮回的根本,轮回的根本没有去除,是没有办法得到究竟的解脱,而谈到了「无明覆後有」,只要有轮回的根本「无明」存在的话,在这个之後,「有」就是谈到三有轮回,三有的轮回是在无明的根本之上就会形成的。等;第二十七品结合文云:「问云:汝今当依顺声闻乘契经边际,显示恶见行相非有。答曰:『说过去时生』。」等;之前的「无明覆後有」,以及这当中的「说过去时生」,这个都应该要打上引号以及下引号,因为这两句话都是《中论》当中的原文。在第二十七品的结合文当中也有谈到,请你以小乘,也就是声闻乘的角度来解释,为了要去除二见,应该要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作探讨?在这当中有谈到,答曰:『说过去时生』。在之前我们已经有谈到,必须要以了知空性的内涵来作探讨。故佛护论师亦许增益诸法自性为十二支初支无明,龙树菩萨在《中论》当中,是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作介绍,而之後佛护论师也是承许安立诸法为有自性的这种执着,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一支,也就是无明支。及许声闻、独觉证法无我,极为明显。由於执着着法是有自性的这个执着,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一支,因此声闻以及独觉的圣者,必须要证得法无我的这一点,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行者,由於他们想要获得究竟的解脱,要获得究竟的解脱时,必须要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而如果以无明来安立轮回的根本时,这当中的无明是以执着着法是有自性的这个角度来作解释的话,那要去除这样的一种无明,你必须要证得法是无自性的内涵。因此不管是声闻,或者是独觉的行者,如果想要获得究竟的解脱,在这个之前都必须要证得法无我。是故声闻、独觉证法无自性,最大能立,当知即此以法我执为十二支无明之理。所以如果想要证成,「声闻以及独觉的行者是必须要证得法无自性」的话,「最大能立」最主要的正因,「当知即此」是什麽样的正因呢?以法我执为十二支无明之理。我们必须要能够知道,法我执它就是所谓的无明,也是十二缘起支当中的第一支。所以在探讨声闻以及独觉的行者是不是能够证得法无我的时候,必须要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作探讨,也就是既然声闻以及独觉的行者要得到解脱,他必须要能够断除轮回的根本,所以在探讨轮回的根本时,我们会安立无明是轮回的根本。并且更进一步的来探讨,什麽样的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无明?如果你将「缘着诸法是有自性」的这一颗心安立为无明的话,那不管是大乘,或者是小乘的行者,如果想要获得解脱,在这个之前你就必须要断除无明;断除无明时,你必须要能够证得法是无自性的,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推论,而了知声闻以及独觉的行者是必须要证得法无我,才有办法得到究竟的解脱。今天早上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12)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14)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普巴金刚修法共通功德利益
殊胜 唐东嘉波传规 百岁长寿佛(洛嘉玛)
道果教学--遍德仁波切
泷观桥的呼声- 流浪在梦与现实之间- udn部落格
宗喀巴大师基础课程宝性论

赞助网站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