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八思巴佛學院財神光明燈 詫巴霞純仁千巴究仁波切文殊菩薩灌頂 大堪布 貝瑪謝饒仁波切2010歲末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33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1:01:4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1:01:00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3-33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三十三)313-1

三界怙主宗大师,曾经在《缘起赞》的第一个偈颂当中有讲到,「由见宣说何等法,智者宣说成无上,胜者见诸缘起法,垂示教诫我敬礼。」这个偈颂首先看到第一句,「由见宣说何等法」今天导师释迦牟尼佛他到底是见到了何等殊胜的妙法,才能够为弟子宣说这一类的法,「何等法」就是讲到了缘起之法,也就是平时法王常讲到的「缘起见」。因为他能够无误的了知缘起的内涵,所以才能够为其他的众生宣说缘起之法。「智者宣说成无上」导师他是透由什麽样的正因,才能够了知甚深空性的内涵呢?就是透由缘起的正因,他才能够了知甚深的空性,并且透由不断的思惟,不断的决择之後,到最後他能够无误的了知,并且完全的通达。在通达了缘起以及空性之法,并且能够为其他的弟子宣说,所以他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的无上导师。至於外道的导师,也就是宣说外道的这些人,或者是世间的天人,比如大自在天或者是帝释天王等,他们虽然也能够称之为导师,但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彻底的了解缘起的内涵,所以他们没有办法了解何谓空性?也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办法了知,没有办法通达的缘故,所以也没有办法为其他的众生宣说缘起之法,所以他们虽然能够称为导师,但是他们并不是最究竟、最无上的导师。

透由缘起的内涵来了解空正见,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缘起,是没有办法对於空性的内涵,生起强烈的定解,所以刚开始我们必须从缘起见下手。也就是必须要能够先在名言之上安立万事万法,如果你没有办法在名言之上安立诸法的话,要不是就是堕入断边,要不是就是堕入常边。因此为了要防止不堕入常断二边,刚开始修学缘起见,这是相当重要的部分。讲述到了缘起见,以粗分的缘起而言,就是由因生果的业果道理。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因会生果,如果没有前因就没有後果,这样的业果道理,是真实不虚妄的,我们必须要对於业果以及因果的内涵,透由不断的去思惟才会生起定解。因为有很多人会产生误解,他会认为既然一切都是自性空的话,所谓的业果,所谓的因果、善恶是没有办法安立的,那我们根本就不用去行善,不用去断恶,这都是错误的想法。我们会说空性是相当甚深,相当难以通达的,这一点是没有错,但是跟空性比较之下,业果的内涵也是相当细微,相当不容易了知的。虽然我们都会知道,种下了善因会得到善果,种下了恶因会得到恶果的道理,但是对於细微的业果内涵,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也没有办法了知到,最细微的业果,它到底是呈现出什麽样的面貌?这个我们根本就不能够了解。虽然空性我们都会说,它是甚深难解,我们会讲到「甚深」,也就是以它的本质而言,空性它是不容易了知的,这一点是没有错。但是你换一个角度而言,虽然空性它是相当的甚深难解,但是可以透由不同的正因来证成它。比如像之前所谈到的例子,透由缘起的正见,能够来了知无自性的内涵,它是可以不用透由经教,光光透由思惟正理,就能够来了解到,何谓无自性?甚至可以从现前你能够观察到的一切法,来了解诸法都是无自性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空性似乎也不是这麽的困难。从这个角度,我们来比较业果以及空性这两者的话,业果是没有办法透由正理来证成的。如果你想要了解细微的业果道理,除了对於佛法,也就是佛陀他所说的这些经教,生起强大的信心之外,是绝对没有办法透由正理来证成细微的业果。所以从这样的角度而言,业果它的本质,却又比空性还要再来得细微。

但是平时为什麽我们没有办法对於业果生起强大的信心?这是有很重要的关键。因为对於细微的业果,我们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用现量,也就是没有办法亲眼看到的缘故,所以我们会觉得业果的道理并不是这麽的真实。纵使我们了解业果的内涵,但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面,是很肤浅的这种表面的业果。我们会认为所谓苦乐的问题,就是透由现前的种种因缘就能够成办的,比如以快乐而言,我们会认为只要现前种种的顺缘能够具备,就能够获得我想要获得的快乐。相同的,今天在我的心相续当中,会有这些痛苦生起,是因为现前的因缘不圆满,或者是有哪一些的顺缘不具备的缘故,所以在当下我才会有痛苦,但是实际上这不是业果真正的内涵;我们所看到的业果或者是因果,它只不过是表面的一层。但是透由外在的因果,比如外在能够感受到,能够亲眼看到的这一切,如果它的因是具备的话,那它所生出来的果,就是所谓的善果;如果它的因不具备,或者它具备了种种的逆缘的话,相对的它所生出来的果,就是所谓的不好的果。透由外在的因缘,可以往内想,其实我们想要追求的快乐,或者是想要避免的痛苦也是如此的,它是必须要具备有许多的因缘,这个因缘是包括现前以及究竟的。如果你只是从短时间的角度,来观待、来看待因果的道理,是没有办法真正的来了解因果的内涵。所以透由外在的因果道理,可以了知到,现今你想要获得的快乐,或者是你想要避免的痛苦,它也是必须要具备有许多的因缘,才有办法成办的,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一点。透由了解因果以及业果的道理,我们可以发现到,诸法它要形成是必须要观待他者的,既然是必须要观待他者,就表示法它本身并没有自性,透由观待他者的这一点,能够破除有自性的内涵。中观应成就是藉由缘起见,来阐释诸法是无自性的,这一点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也就是自续、唯识,甚至有部、经部的论师,他们所没有办法了解的。所以刚开始如果你想要了解无自性的内涵,可以透由思惟缘起的正见来加以观察。

之前我们有谈到,如果你想要对於业果的内涵,生起强烈的信心,这是没有办法透由一般的正理来证成的。我们必须对於佛陀他所说经典的内涵,生起强大的信心之後,才有办法对於业果生起信心。如果要对於佛陀所宣说的一切法生起信心的话,你必须要对於讲说法的这个人,也就是佛陀,生起信心才行。所以刚开始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佛陀他是真实不虚妄的众生,透由不断的思惟这一点的内涵,才有办法对於佛陀生起信心;对於佛陀生起信心之後,你才有办法对於佛陀所宣的一切法生起信心。实际上透由思惟空性以及四谛的内涵,也能够对佛陀生起强大的信心,这怎麽说呢?比如我们透由正理来证成,佛陀所宣说的空性以及四谛,这一切种种的善法,它都是真实不虚妄,这一点是透由正理能够来证成的。既然佛陀所说的这一切,比如空性,或者是四谛的内涵,是能够透由正理来证成的话,也能够对於宣说空性以及宣说四谛法的这个人,也就是佛陀生起信心。藉由这样的因缘,对於佛陀所宣说的业果道理,相对的也能够培养出我们内心的信心。因为光光透由思惟经教的内涵,要对那一个人生起信心,是不容易的事情,纵使你能够生起信心,但是这种信心它能不能够呈现出稳定的状态,这也是有待考虑的。既然光光透由思惟经教的内涵,没有办法对这个人生起稳固而且强大的信心的话,我们可以透由思惟空性以及四谛,这些可以透由正理来证成的内涵,对於佛陀生起信心,这样生起信心的方式是比较稳固的。

因此之前我们有讲述到「智者宣说成无上」,这当中的「智」就表示,佛陀他能够彻底的了解空性的内涵。并且在彻底的了解之後,能够透由各种的善巧方便,为弟子宣说缘起以及空性的道理。所以不管是「他自己」这一方面,也就是「智」的这一方面,或者是以利众的这种角度,也就是宣说的角度也好,他都是至高无上的。既然佛陀他在宣说无上的空性法的当下,他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宣说,并且他所说的这一切都是真实不虚妄的话,从这个当中我们就可以推论说,其实佛陀所说的业果道理,也是真实的。我们可以透由这样的角度,对於佛陀所说的业果之法,或者是对於佛陀他本身生起强大的信心。

既然我们想要了解空性的内涵,在这个之前必须要先了知到,在证得空性的当下,所要破除的所破为何?因此在《毗钵舍那》「正明所破」的部分,以很仔细的方式来为大家介绍。因为在破除所破的当下,要是没有办法破除最细分的所破的话,是绝对没有办法证得空性的。因此我们接下来就是介绍「正明所破」的部分,现在请翻到《毗钵舍那》的第439页。今天我们是从第439页的第一行中间这个地方。

四百论释云:「自部诸师如胜论师,许实极微不应正理。」此说不许无分极微,在《四百论释论》有谈到,「自部诸师」也就是佛教四派的宗论师,「自部」就是讲到了佛教的四派。「自部诸师如胜论师」胜论师是外道的论师,「许实极微不应正理」如果你自称是佛教徒,并且你是佛教四派当中的宗论师的话,如果你如同外道的胜论师,承许有实有的极微,这是不合理的,所以许实极微不应正理。「此说不许无分极微」这当中所谓的承许实有的极微,是什麽样的极微尘呢?就是之前所谈到的无方分极微。如果你承许有无方分极微的话,实际上这一点并不是我们自宗能够承许的,所以你承许无方分的微尘的这一点是不合道理的。

接下来,前二部师许为胜义,中观诸师虽於世俗且不许者,谓无方分等事,非说彼二所许实法,中观诸师於世俗中皆悉不许。「前二部」就是讲到了有部以及经部。有部宗以及经部宗,他们所承许的胜义,「中观诸师虽於世俗且不许者」中观的论师们,他们在世俗当中所没有办法承许的这一点,「谓无方分等事」是以无方分的微尘来作为他们讲述的对象。简单的来说,无方分的微尘,以有部以及经部宗的角度而言,他们会认为无方分的微尘,是胜义的,它是存在的。但是以中观论师的角度而言,他却承许并没有无方分的微尘,所以在世俗当中,他没有办法安立无方分的微尘。所以之前我们在438页的倒数第三行,入中论释云:「有说经部师宗说为胜义,中观诸师即许彼法而为世俗,当知此说是未了知中论真实」,这当中所讲的内涵,就是讲到了无方分的外境。如果你承许经部宗论师,他们所承许的无方分微尘,以中观论师的角度而言,你认为它是世俗的话,表示你还没有办法真实的了知中观正见。所以以经部宗所说的「胜义」,中观诸师没有办法承许为「世俗」的这个法,是在「无方分的微尘」之上来作讨论的。所以就谈到「前二部师许为胜义」有部以及经部的论师,他们许为胜义有的一种法,「中观诸师虽於世俗且不许者」中观的宗论师,他们在世俗当中所没有办法安立的这种法,是什麽法呢?「谓无方分等事」也就是无方分的微尘。无方分的微尘以有部以及经部而言,他认为是胜义有;但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他是认为这个世俗所没有办法安立的。「非说彼二所许实法,中观诸师於世俗中皆悉不许」,之前《入中论释论》的这一句,并不是有部以及经部的论师所承许的谛实有法,中观论师皆不承许为世俗有,并不是以这种角度来讲述的。如色声等彼许实有,中观诸师许为世俗。比如以色法,或者是声音而言,色法以及声音在有部以及经部的宗论师,他们认为这是胜义有的;但是色法以及声音在中观的应成论师的角度而言,他们是认为这是世俗有的。所以实际上有部以及经部,他们所承许的胜义有,跟中观论师他们所承许的世俗有,是有交集的,他们并不是完全的相违。所以「非说彼二所许实法」也就是之前《入中论》所谈到的这句话,并不是有部以及经部他们所承许的胜义有,在中观诸师的角度而言,在世俗当中是完全没有办法安立的,并不是在所有的法之上来作讨论,而是在无方分的微尘之上来作讨论的。

四百论释,就诸根微尘积聚位,破许一一是根识因。之前我们有谈到,清辨论师他所提出来的论点,他讲到了五根是透由众多细微的微尘,所组合而成的个体。所以他会认为,所谓的根是色法,它也是外境,并且它形成的方式,是透由众多的细微微尘,在组合之後形成出来的。应成他就是要破除清辨论师所提出来的这种观点,虽然五根它是根识的因没有错,但是是根识因的五根,它所安立的方式,跟你之前所安立的方式并不相同。并不是在境界的那个方位,透由众多的细微的微尘组合之後,就能够成为所谓的五根,这一点应成是不承许的。所以他就有讲到,又即诸根与诸微尘,若即若离皆不得成,故依彼假立为识所依。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他是怎麽来安立五根呢?这当中就有讲到「又即诸根与诸微尘」,虽然五根它是透由众多的微尘积聚之後,才形成的个体,但是它所安立的方式,跟清辨论师所安立的方式并不相同。所以第一句「又即诸根与诸微尘」,五根它跟微尘之间是什麽样的关系呢?「若即若离皆不得成」,这当中所谓的「若即」就是讲到了五根它本身要是微尘的话,「若离」离开了微尘之後的五根「皆不得成」,这样的五根是没有办法安立的。简单的来说就会变成,所谓的五根它本身并不是微尘,但是离开了微尘之後,你又找不到真实的五根,那到底五根是怎麽安立的呢?「故依彼假立为识所依」,「皆不得成」旁边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打成逗号。既然「根」它本身并不是微尘,离开了微尘之後,又没有办法安立「根」的话,那「根」它到底是怎麽形成的呢?「故依彼假立为识所依」,它是在众多的细微微尘组合的个体之上,透由心去安立的;透由心去安立,透由心去假立之後,五根才有办法呈现出来。在众多的微尘积聚的个体之上,透由心去安立上的五根的这个名词之後,这样的根,它能够成为根识的所依处。「识所依」就是根识的所依处。也就是根识在我们的心相续当中生起的时候,是藉由五根为因,它才有办法生起的。但是这当中所谓的识所依,也就是讲到了五根,它安立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是在境界之上,透由细分的微尘组合之後,而成为的一种外境,并不是这种安立的方式。而是外境它透由众多的细微的微尘组合之後,透由心去安立上了五根的这个名词,五根才会在这个当下而呈现出来。如是诸境亦依他立而为假有,是根识境。就如同五根,它是必须透由心去安立的一般,境界也是相同的。「如是诸境亦依他立而为假有」,一切的外境,比如以瓶子而言,瓶子它本身虽然是众多的细微微尘所组合的个体,但是它要成为瓶子的这一点,并不是在微尘之上就能够呈现出来,如果它是瓶子的这一点,在众多微尘组合的个体之上就能够呈现出来的话,这就是所谓的自方成立。因此要破除自方成立,我们就能够了解到,虽然瓶子它是众多的微尘所组合的个体,但是这个个体它是瓶子的这一点,是必须透由心去安立的,所以它是假有。所谓的「假有」就是透由心去安立的法,称之为假有。「是根识境」因此透由心去安立瓶子以及外境之後,这些种种的外境,它能够称为根识的境界,所以之前是讲到了「识所依」的五根,以及「根识境」也就是它的外境。所以不管是五根也好,或者是外境也好,它所安立的方式都是透由心去安立的。

此许诸识是假现,诸境是真现,故此论师与清辨论师虽二同许诸外境义,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极不相同。「此许诸识是假现」,所谓的「现」就是现前的意思。之前我们有谈到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在安立「现前」的时候,是把「现前」跟「现前识」混为一谈。所谓的「现前」,它是心识,并且它是远离了分别心,而且是一种无错乱的心,称之为现前,或者是现前识。但是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所谓的现前,并不是在「心上」安立出来的,所谓的现前是在「境界之上」,因为境界它本身是「现前」的缘故,所以看到「现前」境界的心,可以称之它为「现前」,但「它并非真实的现前」。「此许诸识是假现」所以你在心识之上,是没有办法安立真实的现前出来。为什麽它能够称为现前呢?因为它所看到的境界,是现前的境界,也就是因为心,它能够看到现前的境的缘故,所以看到的心,它能够安立上「现前」的这个名词,但它不是真实的现前。所以这当中就有讲述到,心识是假现,「诸境是真现」它所看到的境界是真实的现前,「故此论师与清辨论师虽二同许诸外境义」,虽然应成派的论师与清辨论师,这两者他们都是承许有境界的,「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极不相同」,虽然都是承许有外境,但是在安立五根,或者是外境的同时,他们所安立的方式却是大大的不同。

以清辨论师而言,他会认为,所谓的外境就是透由外在的无分的微尘,不断的积聚之後所形成出的个体,这个称之为外境。但是以应成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如果你这样去安立外境的话,这跟自方成立是没有什麽不同的。所以应成所安立的外境,是在所积聚的个体之上,透由心去安立外境的名词,外境才有办法呈现出来。所以虽然他们在表面上,在字面上都是承许有外境的,但是以应成以及自续的这两种角度而言,自续当中是经部行自续派,所以应成跟经部行自续派的论师,虽然在字面上都是承许有外境的,但是他们所安立外境的方式却是大大的不同,所以「然其安立根境道理,极不相同」。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32 )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34)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青海塔尔寺青藏铁路12天深度之旅
黑忿怒空行母
台湾大哥大基金会
请赞助释迦牟尼佛中心千秋大业基金
读书会--菩提道次第广论

赞助网站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台灣會議中心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台灣會議中心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