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息災三面八臂尊勝佛母千供法會 與淨土結緣之路~阿彌陀佛灌頂共修火供法會 台灣佛法顯密洲佛學會5月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8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0:38:39
學習次第 : 进阶

毗钵舍那 2003-28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十八)35-2

今天在还未正式进入正文之前,我们稍微的复习一下昨天的这一段。昨天以经部宗的宗论师的角度而言,他们在安立「现前识」的时候,是怎麽安立的呢?这个在第434页第一行最下面这个地方。「谓离分别无错乱识许为现识」以经部宗的角度而言,他们会认为「现前识」,或者是这当中所翻的「现识」,它是必须要具备有三种条件。第一它必须要「离分别心」,第二它是「无错乱」的,第三它是一种心「识」。以唯识的角度而言,他们并不这麽承许,唯识宗是认为「现前识」有可能是错乱的,因此它只要能够「远离分别心」,然後是透由过去的「习气」所现起的「心」,安立为现前识,这是唯识的角度。他并不认为,一切的现前识都是处在无错乱的状态,它有可能是错乱的,但是它必须透由习气,过去所造的习气而产生的心识,唯识认为这是现前识。

在这个地方,最主要就是以经部宗,经部宗他认为,「现识」是必须要「远离分别心」,并且是「无错乱」的心「识」。所谓的「无错乱」是什麽意思呢?他们会认为,当眼根识在缘着境的时候,它会现起「境上有自相」的这一分,就如同眼根识能够现起境上有自相的这一分一样,境上是有自相的。因此对於这一点,是没有任何的错乱,就如同内心所显现的一般,境界本身它也是有自相的。因此他在解释无错乱的时候,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作解释。当心在缘着境的同时,心上会现起境之上有自相的这一分,就如同心所现起的一般,境之上也是有自相。所以他以这一点,来断定现前识是必须要具备有「无错乱」的。

以应成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经部宗或者是唯识宗的宗论师,根本就不了解何谓正量?何谓现前?之前我们在433页就有看到,倒数第二行「此分别师全未熟悉世间义故,如诸愚童,最初唯应令练习彼,为显此故诘问观察。」因此应成的宗论师认为,不管是经部宗,或者是唯识宗,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正确的安立名言识,尤其是何谓现前?何谓正量?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安立。因为以应成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现前识」它本身是「不需要远离分别心」,也「不一定是要无错乱」的。所以从他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经部宗所安立的这一切,都是不正确的。接下来就是透由解释《四百论释论》的这段文,来阐释中观应成的不共正见。

接下来是看到第434页的第五行,下面这个地方,「由说欺诳破不欺诳即是破量,以不欺诳是量相故。」首先我们看到最後一句话,「以不欺诳是量相故」所谓的正量,它是什麽样的内涵呢?它的本质是不欺诳的,所以不欺诳是正量的定义,这当中的「相」就是它的涵义,或者它的定义。因此不管是经部宗、唯识宗,或者是应成,他们都认为,只要心识它是正量,它的本质就是要不欺诳的。因此以应成的角度,他就会认为,既然正量它的本质是不欺诳的话,那你在对於任何的境界,如果产生的是正量的话,就表示在面对境界的同时,本质是不欺诳。因此以经部宗的角度他会认为,眼根识在缘着色法的同时,它所显现的这一分是不欺诳的;也就是在显现色法的同时,色法之上有自相、有自性的这一分,也是不欺诳的。但是应成的论师却不这麽认为,他认为眼根识在对着境界,它所现起的「自性成立」的这一分是「量」的话,那就表示这一分「是不欺诳」,那就如同眼根识它所看到的一般,「境」它是必须是「自相成立」的。但是实际上以应成的角度而言,他是没有办法这样来安立。

欺诳之理即住此相之事,现为余相。这几个字,在之前《四百论释论》我们可以看到第433页的倒数第六行最下面这个地方,「以住此相之事,现余相故。」因此之前就解释到,谈论到眼根识它是欺诳之理,以《四百论释论》而言,它是讲到了「即住此相之事,现为余相。」这几句话应该要怎麽解释呢?宗大师他就做了解释,谓色声等五境,实无自相,於诸根识现有自相,故说彼等於自相境非是正量。宗大师就对於这一句话,「即住此相之事,现为余相」做了解释。就是谈到,色身等五境,色身香味触这五境,「实无自相」以它的本质而言,它是没有任何的自相,或者是没有任何的自性。「於诸根识现有自相」虽然它的本质是无自相、无自性的,但是当我们的眼根识,缘着这些境界的当下,会现出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这一分,「故说彼等於自相境非是正量」因此当心在缘着境的当下,因为境本身是无自相的,但是心所显现出来的是有自相,因此这两种方式,境所存在的方式,跟内心所显现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够说,心在面对有自相的境的同时,它所显现是正量,所以在这边就讲到了欺诳。「即住此相之事,现为余相」,诸法它最究竟的本质,在我们的内心显现的时候,它并不是显现它原来的本质,而是显现出有自相的这一面。因此当心在缘着「有自相」的境的同时,它显现出来的这一分,并不能够称之为「正量」,因为它是「欺诳」的缘故。

总此意趣,谓诸根识於五境自相非是正量,以待五境所现自相是欺诳故。接下来就做了更详细的解释,之前这一句话当中,它最主要的意趣就是讲到,「谓诸根识於五境自相非是正量」它谈到的就是五根识在面对五境的同时,它所显现的五境是「有自相」的这一分,以「心」的角度而言,面对着这一分的当下,这种方式并「不是」所谓的「正量」。「以待五境所现自相是欺诳故」,为什麽不能够称之为正量呢?因为实际上它所显现的,跟它最究竟的本质,并不是相同的,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欺诳。五境实空无自相,现自相故,如现二月之识。欺诳的方式在下面有讲到,色声等五境它最究竟的本质,是「空无自相」的,也就是它是无自相、无自性的。它的本质虽然是「无自性」,但是在内心显现的当下,是显现出「有自相、有自性」的这一分,所以我们称之为「欺诳」。「如现二月之识」这当中就做了一个譬喻,就比如在天空当中,虽然只有一个月亮,要是你看到了两个月亮,就表示你所看到的,跟实际上所存在的并不相符,所以你所看到的这两个月亮,并不能称之为是所谓的正量的方式。因为月亮只有一个,你看到的时候,要是看到两个月亮,就表示你看到的跟事实上是不符的。所以你不能够说,看到两个月亮的这一颗心,在看到两个月亮的时候,是以正量的方式来作显现。相同的道理,「境」它最究竟的本质是「无自相」,所以你看到它「有自相」的时候,怎麽可以说「心」在面对「境」的当下,它所显现的是「正量」呢?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其实事诸师,谓色声等若无自相自性,则说彼等空无一切作用功能而成无事,这当中的实事师,就是自续派以下的论师。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是怎麽来安立诸法的呢?「谓色声等若无自相自性,则说彼等空无一切作用功能而成无事」,若是外境的色声,它的本质是无自相,或者是无自性的话,这个时候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就会认为,无自性就表示它是空无一切,也就是它没有任何的作用,也没有任何的功能,而成为无事。故若不於五境自相为现量,则於五境无成量之处。因此当心在对着五境的同时,要是对於五境之上的自相,没有办法现起正量的话,「则於五境无成量之处」这个时候有哪一种心识,在对着境的当下,能够成为真正的正量呢?是没有办法安立的。若於五境成量,亦许於彼自相成量。因此当心在面对着境,就是在面对五境的同时,它能够生起正量的话,就表示他能够对於五境之上的自相,也生起正量,这是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所提出的论点。

此论师谓,若有自相或有自性,则成实有,安立实境之量,虽须於自相为量,然境虚妄,故立此境之量不须於自相为量。「此论师谓」这个论师,最主要就是应成的论师,尤其是以龙树菩萨为主,他们所谈到的观点,「若有自相或有自性,则成实有」,如果外境它是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话,它则会成为谛实有。所谓的「实有」,就是我们平常用的「谛实有」的这个名辞。如果今天外境它是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话,它最究竟的本质就会成为谛实有。「安立实境之量,虽须於自相为量」,如果外境它是谛实的话,就如同能够安立外境是谛实的正量,它在安立谛实的当下,也是必须要能够安立自相。如果外境它是谛实有的话,表示心在对着境的同时,它对於自相的这一分,也必须能够显现出正量。为什麽要显现出正量?所谓的谛实就表示,它是不欺诳的。那何谓不欺诳?所谓的不欺诳,就是它的本质,跟在内心所显现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时候,我们说这种法是不欺诳的。既然它是谛实,就表示它是不欺诳,就如同我们的内心,显现出有自相的这一分,那境它也是自相成立的。所以如果对於谛实能够生起正量,在这个之上,你对於自相的这一分也可以生起正量。「然境虚妄,故立此境之量不须於自相为量」,然而境界它并不是谛实的,它是虚妄的,「故立此境之量不须於自相为量」,因此当你的心,在面对着虚妄境的同时,因为境界它本身是虚妄的缘故,所以纵使它在心当中,能够显现出有自相的这一分,但是因为它是虚妄的,就表示它所显现的,跟它所实际存在的是不一样的状态。虽然它能够在心这一方显现出有自性的这一分,但实际上它是无自性的,所以你不用在有自性,或者是有自相的这一分之上,生起所谓的正量。所以最後就讲述到,「然境虚妄」以应成的角度而言,它并不认为外境它是谛实有,而是虚妄的缘故,「故立此境之量」所以当你的心在缘着境的同时,因为境是虚妄的缘故,虽然它能够显现出有自相的这一分,但是因为它是虚妄的,所以不需要在这一分之上,安立所谓的正量,所以「不须於自相为量」。

四百论释云:「以世间见,遣真实见,亦非正理。彼唯於世间立为量故,彼所缘义亦是虚妄欺诳法故。」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以世间见,遣真实见,亦非正理」,这当中所谓的真实见,它就是谈到,以一般人的心而言,就是凡夫的心,在显现诸法的同时,会现起诸法有自相的这一分,「遣真实见,亦非正理」,但是你不能够说,因为凡夫的内心在缘着诸法的同时,会显现出有自相的这一分,就否认了诸法之上无自相的这一分是空性,你不能够以这样的内涵来否定它。就是凡夫的心在缘着境的同时,虽然是会显现出有自相的,但是你不能够因为这样的原因,就说诸法之上无自相的内涵,并不是诸法的空性。虽然凡夫会显现有自相的这一分,但是实际上它并不如同境界所存在的方式,所以你不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遣真实见,这是不正确的,所以「亦非正理」。「彼唯於世间立为量故」後面就有讲到两个原因,为什麽你不能够以这种方式来破除真实见?第一个原因,「彼唯於世间立为量故」所谓的「世间」,最主要是谈到了世间的名言识。因为当名言识在对着境界的同时,它所现起的是正量,就是名言识在对着外境的色法,所现起的是正量。可见透由名言识能够对於外境生起正量,就表示外在的色法等这一切,都是在名言识的安立之下。既然它是能够被名言识安立的话,就表示它不是在观察、在寻求的状态而呈现出来的,它是在不观察、不寻求而呈现的。因此「彼唯於世间立为量故」它所安立世俗的心,因为它是名言识的缘故,所以在安立的当下,你是没有办法去寻找到真实的本质,它是在不寻求以及不观察之下而产生的,「彼所缘义亦是虚妄欺诳法故」,因此安立世俗法以及胜义法的心,它是由不同的心来安立的,所以你不能够透由安立世俗的心,来破除胜义的道理。第二句「彼所缘义亦是虚妄欺诳法故」,虽然名言识在显现境的当下,会显现出境上有自相的这一分,但是它所缘的境,是虚妄欺诳的缘故,因此它的本质,跟它所显现出来的方式并不相同。所以你不能够说,因为在我的内心,看到了有自相,所以推翻了诸法无自相是空性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错误的。

故破於自相为量,非须全破其是量。故非总破名言诸识为量。接下来自宗就做了结论,「故破於自相为量」今天破除眼根识它是正量的这一点,是破除了它在对着有自性,也就是境上有自性的这一分,是能够呈现正量,是要破的是这一点。「故破於自相为量」实际上它是正量没有错,但是它是正量,是因为它缘着「外在的色法」而有办法生起正量,并不是缘着「色法之上有自相」的这一分,而生起正量的。「非须全破其是量」因此眼根识它本身还是正量,所以《四百论》的这个文,它最主要破斥的,并不是要破除「眼根识它是正量」的这一点,而是要破除「眼根识在面对有自相的境」的这一点之上,能够生起的是「量」的这一点,是要破除的。所以「故非总破名言诸识为量」因此到最後会发现到,在这个地方我们并不是要破除「名言识」,也就是一般凡夫的心,它是为「量」的这一点,而是要破除它在缘着境的同时,能够「现起有自相」,或者是有自性的这一分为「量」的这一点。所以宗大师在这个地方,为什麽会提出这样的论点?他是要告诉我们,《四百论》的释论,它所提出来的观点,是要破斥某个他宗。因此既然是要破斥某个他宗的话,我们必须要先把他宗的理路搞清楚。如果以字面上的意思,断然的会觉得,这一段文似乎就是破除了一切眼根识是量的这一点,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这一段文,它是对哪一些宗论师所提出来的。既然对这些宗论师提出来的话,那这些宗论师对於所谓的正量,或者是对於所谓的现前识,有什麽不同的看法?也就是因为经部宗它认为眼根识在缘着境的当下,不管是对着境,或者是境上有自相的这一分,都能够生起正量的缘故,所以就是透由他宗所提出来的论点,自宗就是透由这种方式来破除。所以所要破的并不是它本身是「正量」的这一点,而是缘着境的同时,它现起有自相的这一分为量,这一点是要破除的。一般的人在阅读经典的同时,可能都不会这麽的仔细,他可能会片面的看到一段文,就去解释这段文的意思。但是宗大师,因为他是相当仔细的一个人,所以他会看前文以及後文,不断的思惟之後,才会做结论,这是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地方。

若不尔者,则说「不欺诳识世见为量」不应正理。如果在解释《四百论释论》的这段文时,你没有办法了解到,自宗他是在破经部宗的论点,然後来阐释这一段文的话,你会认为所谓的「正量」它就是虚妄,然後它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这样的论点,跟下文「不欺诳识世见为量」这个在正文,我们可以看到《四百论释论》的第七行下面这个地方,「不欺诳识世见为量」。因为在《四百论释论》有讲到「不欺诳识世见为量」的这句话。所以表示,它是安立,或者它是承许有正量的存在。因此你说没有正量,这样的理论,跟《四百论》的文,就已经产生相违了。所以「若不尔者」,如果你不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你反而说正量是不存在,一切的心识,一切的名言识,它都是所谓的颠倒欺诳的话,那你怎麽来安立正量?如果你没有办法安立正量的话,你就是跟正文已经产生相违了,因为在正文当中,有特别的强调「不欺诳识世见为量」,不欺诳的这些心识,以世间的角度而言,是可以安立为正量的。既然你说没有正量,那正文说有正量,就表示在这个当中已经起了相违,「不应正理」。

一切名言识,破为量故。以他宗,就是过去西藏的论师而言,在解释《四百论释论》的这一段文时,是以字面上的意思来作解释,所以他会认为一切的名言识,并非是量。如果以这样的观点来安立的话,以它的角度而言,它根本就没有办法安立何谓正量。如果没有办法安立正量的话,这跟原文中「不欺诳识世见为量」的这一句话,就已经产生相违了。不仅仅如此,在《明显句论》也有谈到一段话,明显句论云:「故由如是四量,安立世间通达诸义。」在《明显句论》当中有讲到四种的正量,这四种的正量是分别谈到了,与此建立现比教喻四量相违故。这当中就是谈到了,现量、比量、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的四种正量。如果你没有办法安立正量的话,你的这个理论,跟《明显句论》所谈到的有四种正量,也是产生相违。所以不管是《明显句论》,或者是《四百论释论》,它的造者是同一个人,也就是月称菩萨。所以月称菩萨不仅仅在《四百论释论》谈到是有正量的,而且在《明显句论》他很清楚的讲到,正量又可以分为四种的正量。所以如果你没有办法安立正量的话,会跟《明显句论》以及《四百论释论》的原文有相违。

之前我们在《明显句论》中可以看到,它将正量分成了现量、比量、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这四种的正量。一般而言,在经部宗或者是唯识宗的时候,我们谈到正量,它仅仅分为现量以及比量。在这个地方,虽然是以应成的角度来阐释所谓的正量,但是,是不是代表应成呢?它就把正量分为这四种,这是有待考虑的一点。我自己是认为,正量以应成的角度而言,它还是归类在「现量」以及「比量」这两者当中。那为什麽会有所谓的教所生量,以及喻所生量?这是在不同的状况当中,会产生不同的正量。但是不管是教所生量,或者是喻所生量,它都是包含在现量跟比量里面。所以以应成的角度而言,我自己是认为,正量它还是分为「现量」跟「比量」这两种,那剩余的这两种是可以包含在这当中的。比如以教所生量,所谓的教所生量,就是透由教理所生起的正量。但是这种正量,它是一种比量,也就是所谓的信许比量。何谓信许比量呢?比如我们对於业果的内涵,因为业果的内涵特别的微细,所以我们透由一般的现识是没有办法观察,这个时候,唯有透由佛陀所说的经典的内涵,我们才有办法了解业果的道理。所以透由这些教条,我们能够生起的正量,称之为信许比量。所以教所生量,它也是涵摄在比量当中的。因为仅仅透由教条要生起正量,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它不仅仅要有教理,并且在这个之上还要有众多的因缘,才有办法生起所谓的正量,不管怎麽说,教所生量的这一点它是可以总摄在比量里面。接下来喻所生量,所谓的喻所生量,就是透由一些譬喻,要是我们能够对於境生起正量的话,这是所谓的喻所生量。

接下来我们看到下文,又破有性能量所量,不破缘起观待所立能量所量,不仅仅是如此,在龙树的论着当中,有明显的破斥能量的心以及所量的境,它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所以「又破有性能量所量」能量就是讲到了正量,就是能量的心,能够缘着境界的心。以及它所量,就是它所缘的这个境界。所以不管是心,或者是境,他们两者都没有真正的自性,所以有自性的这一点,在龙树的论着中是有强烈破除的。「不破缘起观待所立能量所量」在破除有自性的当下,并不破除这两者是缘起的内涵,可见不管是能量的心,或者是所量的境,这两者都是存在的。所以你必须要能够安立正量,不然就会违反龙树他所造的论典当中,所要谈到的内涵。

即前论云:这一段话就是引摄《明显句论》的後面,之前第一行有看到「明显句论云」这一段文之後,就是讲到了这一句话,「此等皆是观待假立,若有能量乃有所量义,若有所量义乃有能量义,能量所量非有自性。」这一段很明显的有讲到,不管是心,能量的心,或者是所量的境,它都是观待而成立的。「若有能量乃有所量义」如果有能量的心,它才有办法安立所量的境,也就是有心的话,才有办法安立出心所缘的境。「若有所量义乃有能量义」,相同的道理,因为有境界的缘故,我们才有办法在这个境之上,安立出能观待境的心,所以「能量所量非有自性」,因此不管是心,或者是境,它在安立的当下,都是必须要观待他者才有办法安立的,所以它并没有真正的自性。

故无翳等内外错乱因缘损害诸根识等,唯无明力错乱,执取实无自性现有自性境,此不能害无倒名言。接下来的部分,最主要阐释的就是阐释二谛的内涵,二谛有分为世俗谛以及胜义谛。在谈到世俗谛的时候,以中观应成派的角度而言,他们会在这个之上安立所谓的真实以及颠倒。那不管是真实或者是颠倒,这两者是观待世俗心,也就是一般凡人的心,而安立出来的。所以在世俗谛之上,因为观待世俗心的缘故,所以在世俗谛当中又可以分为真实以及颠倒这两个部分。在认识这两个部分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到「颠倒识」跟「错乱识」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比如当我们的眼睛,在望着天空的同时,要是你看到了两个月亮的话,这样的心识,是所谓的颠倒识。如果你看到了一颗月亮的话,这样的心识是错乱识,它并不是颠倒识。何谓颠倒?就是你的所缘,你最主要的所缘境它要不存在的话,要是你看到了这种所缘,这一颗心我们称为颠倒识。实际上天空并没有两个月亮,但是你看到了两个月亮的话,这是颠倒的影像,所以我们称这种心识为颠倒识。所谓的「错乱识」就是,你的心虽然是有看到一颗月亮,但是在看到月亮的同时,你也看到了月亮之上有自方成立、有自性成立的这一分,所以这样的心识,是所谓的错乱识。所以不管是颠倒识,或者是错乱识,实际上它都能够看到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这一分。因此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於,它最主要的所缘境,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如果是「颠倒识」的话,就表示它最主要的所缘境是「不存在的」,而「错乱识」它最主要的所缘境是「存在的」,要以这样的方式来作区分。因此我们看到「故无翳等内外错乱因缘损害诸根识等」,所谓的「翳」就是眼翳,眼翳是一种眼睛的疾病。内外的错乱因缘,在之後的文会解释得很清楚。所以如果你没有眼翳等内外的错乱因缘,来损害你的五根识的话,「唯无明力错乱」这个时候,你仅仅只有过去,因为无明的错乱力的缘故,「执取实无自性现有自性境」我们今天在看到境界的同时,为什麽会现起境上有自性的这一分,这是因为「无明」所带来的。也就是因为无明错乱的力量,而会让我们执取无自性的这些境界它为有自性,「此不能害无倒名言」但是并不能够因为这一点就破除了名言识它是正量的观点,你不能够因为说,我们的心在缘着境的同时,因为过去无明的缘故,我们会看到有自性的这一分,然後就会推翻了名言识它是正量的这一点。这一点是没有办法推翻的,我们必须要安立名言识或者是世俗心,它是能够安立为正量的。

入中论云:「许妄见有二,根明有过根。诸有过根识,望善根识倒,诸无损六根,所取世共证,就世为谛实,余就世立倒。」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句话,「许妄见有二」透由我们的心,所见到的虚妄之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他将这个名词翻为「妄见」,这种妄见并不是一般的颠倒执着。就是透由我们的心所见到的虚妄之法,它可以分为两大类。因为我们之前有讲到,不管是颠倒识,或者是错乱识,这两种心识会生起都是因为无明而感得的。也就是因为无明之力,会在我们内心现起种种的颠倒识以及错乱识。在现起这些心识的同时,如果这个心识在现起之前,它是被现前的错乱因而影响的话,在这个当下它是很容易现起所谓的颠倒识的。一般的错乱识,就是除了现证空性的心识之外,其余一般的心识,在缘着境的同时,会现起境上有自性、有自相的这一分,所以对於这一分而言,这一颗心它是错乱的。所以我们会安立,有情内心的眼根识,或者是一般的根识、意识,它是所谓的错乱识。所以有情内心的这些心识,他所看到的虚妄之法,可以分成两大类,就是分成「真实」以及「颠倒」这两大类。以下的部分,我们在下午再继续的作讲述。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7 )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9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伏藏红度母最速增上资粮善权大法
「爱儿有希望」急难助学计划-家扶基金会
金刚手怙主尊贵嘉察仁波切的法教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大白伞盖佛母
八大持明总聚

赞助网站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法鼓佛修研習院
佛教世界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