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成功路及美村路教藏文口語及基礎 八蚌講修法林<量理寶藏論>第十品 放生、放紙天馬、煙供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16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1 13:32:2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1 13:31:45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3-16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十六)226-2

    宗大师在引了《四百论》的这段话之後,接下来宗大师就做了结论。乃至未解月称论师所分,有无自性,与有无法四者差别,定堕二边,不能通达中观深义。这段话就是谈到了,在还未了解月称论师对於「有、无自性」,以及「有、无」这四法之间所做的区分之前,是一定会堕入常断二边,而没有办法通达中观的密意。因此我们必须要区分这四法,诸法是「有」,但并不是「有自性」,诸法「无自性」但并非「全无」。所以实际上「有」跟「有自性」,「无自性」以及「无」,这四法是有差别的。因为过去的这些论师,他们没有办法区分这四者的缘故,所以当他在安立「有」的当下,就会认为诸法是「自性有」而堕入了常边;如果安立诸法是「无自性」时,就会认为诸法是「不存在的」而堕入了断边。因此就如同我们上一堂课有讲到的,月称菩萨在他的论着当中,以很清楚的方式,将「有、无」,以及「自性有、无」这四者作了区分。因此过去西藏的这些论师,看到了月称菩萨所造了论典之後,他们会认为这个论点,并没有办法真正的阐释龙树菩萨的密意,而推翻了月称菩萨所提出的观点。为什麽没有办法分辨这四者,就会堕入断边以及常边,而没有办法通达中观深义呢?

谓以若无自性则全无法,於性空之空,全无安立因果之处,故堕断边。堕入断边的原因就是有谈到,要是诸法是无自性的话,则一切法皆不存在,并且在性空之上,是完全的没有办法安立因果,因此而堕入了断边。若许有法必许有性,则不能立因果如幻,实无自性现似有性,故堕常边。相同的道理,如果承许一法是「有」的当下,也必须要承许此法为「自性有」。如果承许诸法为「自性有」的话,那诸法它的本质就不像是幻化一般,而堕入了常边。这边特别有将因果的法则,比如成是「幻化」。所谓的「幻化」或者是「幻影」,就是,以它的本质而言,它并不是如此的真实,但是当我们人在看到幻影时,会觉得它的那个境界就是相当的真实。相同的道理,诸法是「无自性」时,人在缘着这些境界时,会觉得诸法是「有自性」的,所以把因果跟幻影做了同样的譬喻。「实无自性现似有性」实际上它的本质是无自性的,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显现时,会显现出有自性的这一分,所以因果就犹如同是幻化。如果你在承许「有」的当下,也承许「有自性」的话,那你怎麽能够说因果它就犹如同是幻影呢?因此在此同时,你就是堕入了常边。若达一切法,本无自性如微尘许,不堕有边。要是能够通达一切的法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的「自性」的话,就能够藉此而不堕入常边,也就是有边。如是则於苗等诸法,非由作用空而为无事,有力能作各各所作,引决定智,远离无边。同样的,对於苗芽等诸法,在诠释无自性或者是自性空时,并不是在谈论:它是没有作用的空,或者是它是不存在的空法。这当中所谓的空,并不是「无事」的这种空。所谓的「无事」就是没有办法作用的,我们称之为无事。因此苗芽它是无自性或者是自性空的这一点,并不是「无事」的这一点来诠释的。因为它本身拥有种种的能力,比如它有生果的种种能力,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於这一点生起定解的话,就能够藉此而远离了无边,也就是所谓的断边。

 月称菩萨不仅在《四百论》的释论当中,有分别「有、无」以及「自性有、无」这四法的差别,并且在接下来的《明显句论》当中,也清楚的辨别了「无」与「无自性」,甚至「有」以及「有自性」这四者的差别。接下来我们就是看到《显句论》,这跟之前所看到的《明显句论》,是同样的一本论着。之前的翻译是翻成《明显句论》,这个地方是以《显句论》来作解释表示。显句论中亦明了辨别无与无自性,在《显句论》当中,也清楚的辨别了「无」以及「无自性」的差别。如云:「若汝立诸法皆无自性,如世尊说自所作业自受异熟,则彼一切皆为汝破,诽谤因果,故汝即是无见之主。」从「如云」一直到「无见之主」,这一段话是他宗所提出来的论点。他宗就是讲到了,「若汝立诸法皆无自性」要是你安立诸法是无自性的话,「如世尊说」就如同世尊所说的,「自所作业自受异熟」对於自己所造下的业,自己必须去承受此异熟果,「则彼一切皆为汝破」但是你要是承许诸法是「无自性」的话,这一切的因果皆会被你所破坏,「诽谤因果,故汝即是无见之主」那你等於是在诽谤因果,因此你是持「无所有见」最主要的一个人。这当中的「无见之主」就是诽谤因果的人,我们称之为无见之主;或者是持着无所有见的这个人,我们称为无见之主,简称为无见者。这一段话是他宗对於应成所提出来的一个论点。

接下来应成的论师们就回答,答曰:「我非无见,我是破除有无二边,光显能往般涅盘城无二之道。这个时候中观应成的论师就作了回答,他就讲到,我并不是持着无所有见的人,我是破除了有、无二边,就是破除了「有自性」以及「完全无」的这二边,而走在能够通往解脱城的无二之道上,我亦非说断无诸业作者果等。」并且又回答到,我也不说无业果、无造业者以及无果报等等的内涵。若尔云何?这个时候他宗就提到,如果你不是这样说的话,你是怎麽说的呢?谓善安立彼无自性。应成的论师又回答到,其实我是在安立诸法是无自性的,不管是业果,或者是造业者,或者是果报,我只不过是在安立它们都是无自性罢了,并没有否认,也并没有破坏因果的内涵。接下来他宗又提到,若无自性,能作、所作不应理故,过失仍在。不管你是承许它是不存在的,或是你承许它是无自性的,其实它都是相同的内涵。如果诸法无自性的话,能作、所作一切的诸法皆没有办法安立,因此之前的过失还是存在的。下面就是自宗,也就是应成的论师又作了回答,此过非有,唯有自性不见作用故,唯无自性见有作用故。」自宗他就回答,实际上你之前所提出来的过失,对於我而言并没有任何的伤害。因为「唯有自性不见作用故」,实际上有自性,反而没有办法看见诸法是有作用的。因为既然这一法它是有自性,就表示它是不需要观待他者,你怎麽可以说,这一法是有作用的呢?「唯无自性见有作用故」反而是在无自性时,才有办法安立有因果以及缘起的内涵。因为所谓的无自性,或者是自性空,它所空的就是要断除「它是不需要观待他者」的这一点。因此既然这一法它是有,「它是要观待他者」才能够成立的话,就代表它是有作用的。因此能作、所作是必须要安立在「无自性」之上,而不是安立在「有自性」之上。这一段话是自宗的应成论师他们所作的回答。

接下来宗大师又做了一段解释就讲到,此实事师谓若无自性,以破自性理,即破从业生诸异熟,这当中就是「以破自性理,」旁边的逗点应该是打在「若无自性」的自性旁边。就是「此实事师」在此自续以下的论师他们会认为,要是诸法无自性的话,「以破自性理,即破从业生诸异熟」,要是诸法它没有自性的话,这个时候破除自性的正理,它不仅仅能够破除自性,在破除自性时也能够「破从业生诸异熟」,就是破除了因果的这种观点。与许破自性理破因果者,所许无别。之前的这种观点,跟过去西藏的论师,他们所承许的「破除自性的正理是能够破因果的」,这两种观点是相同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就是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认为「诸法要是无自性,破除自性的正理,它也能够破除业果」的第一种观点,以及过去的西藏论师,刚开始他们就承许「破除自性的正理,是能够破除因果的」。这两种论点,实际上他们是相同的内涵。若破因果即成断见之主,虽中观师与实事师共同许可,破坏了因果它即会成为断见者的这一点,它是中观师,也就是中观应成的论师,以及自续派以下的实事师,他们所共同承许的。破坏了因果,它即会成为断见者的这一点,虽然是中观的应成论师,以及自续派的实事师,他们所共同承许的。然中观师自不许为破除因果,而实事师觉破自性,亦定破因果,故说中观师为断无者或断见者。虽然破坏了因果,它会变成断见者的这一点,是中观应成以及自续的论师,他们所共同承许的。但是中观应成的论师,他自己并不承许无因果,「然中观师自不许为破除因果」,就是中观应成的论师,他自己本身并不承许无因果。「而实事师觉破自性,亦定破因果」,但是从自续派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只要破了自性就会破因果,所以以自续派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应成的论师,在破除自性的当下,也破了缘起以及因果,「故说中观师为断无者或断见者」,因此他们会认为中观应成的这些论师,是所谓的无见者,或者是持断见者。

藏地自许中观师者多许破自性理能破因果,顺实事师,藏地自认为是中观论师的人,大部分都会承许,破除自性的正理,是能够破除因果的。他们的这种承许方式,是与自续派的论师所做的承许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反说以正理破坏因果是中观宗,而起胜解。藏地的论师他们会认为,破除自性的正理,会破除因果,这个论点是与自续派的论师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他们会认为藉由破除自性的正理,而破坏了因果的这个观点,是中观应成派的观点,而且认为这样的论点,是相当殊胜的见解。但是这一点中观自续派的论师,他们却不这麽认为,他们认为诸法是「有自性」的,如果诸法是无自性的话,那破除自性的正理,是能够破除因果,但这一点并不是中观正见,中观正见是必须要建立在「有自性」之上的。但是西藏的论师他们是认为,藉由正理来破除自性时,也能够破除因果,所以破除自性以及破除因果的这一点,是中观应成的正见。所以西藏的论师以及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的承许在这个地方,稍稍的会有一些不同。因此宗大师也在论典当中有讲到,实际上过去在印度,不管是内道的佛教徒,或者是外道的行者,他们并不承许诸法不成立的这一点,他们都是安立诸法是存在、是成立的。但是到了西藏之後,西藏的论师们,他们会认为藉由破除「自性」的正理,也能够破除「因果」,所以诸法是「不成立」的。所以在这个地方,自续以下的论师,跟西藏的论师,他们的论点会稍稍的有一些不同。

又答诤云:「我非无见,是破有无二边显解脱道。」余文即明破有无理。这就是之前在《明显句论》当中,所作的对答,这句话是自宗回答的。对於他宗所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自宗是回答「我非无见,是破有无二边显解脱道」,这跟之前的第四行下面,答曰:「我非无见,我是破除有无二边,光显能往般涅盘城无二之道」,是相同的意思。在这边宗大师是将这一段话简化了,就讲述到:我非无见者,而是要破除有无二边,清楚的指出解脱之道。「余文即明破有无理」,在剩余的文章当中,很清楚的藉由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破除有边以及无边种种的道理。其中说云:「我等非说无业果等。」是除无边;是如何的来破除有无二边的呢?在第二个回答当中,也就是「我亦非说断无诸业作者果等」,接下来的回答,宗大师就是将它简化成「我等非说无业果等」,藉由这种方式来断除无边。谓若许无业果等,则成无见者,然我不许尔。「我等非说无业果等」这几句话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如果承许无业果,就会成为无见者,但是我本身并不承许无业果啊!这时候应成的论师他们就做了回答。其次问云:他宗就问到,既然你不是承许无业果,那你所空的,又是空在什麽地方呢?其次问云:「若尔云何?」他宗就问到,那你是承许什麽样的法?答云:这是第三个回答,「安立或许彼业果等全无自性。」这就是跟原文的,第五行下面这个地方「未善安立彼无自性」这个意思是相同的。这个时候中观应成的论师就答到:我是要安立、或者是承许业果,以及一切的诸法是完全没有自性的,藉由这种方式,是遣有边,来断除有边。

次云:「若无自性能作、所作不应理故过失仍在。」这个时候,虽然应成的论师,已经做了解释,但是自续以下的论师,他们又做了一个问难讲到:如果没有自性的话,在无自性之上能作、所作是没有办法安立的。所以不管你是承许无、或者是无自性,实际上之前的过失还是存在的,也就是你没有办法安立因果。这一段话是实事师所提出来的,是实事师诤云:「汝虽说云,非是无见是说无自性,然前设过,若无自性因果不成,尚未能断。」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讲到,虽然你,也就是指着应成的论师讲到说,你说你并不是无见者,而是讲到了无自性的内涵,但是这跟你之前所产生的过失是相同的。因为在无自性之上,因果也是没有办法安立,因此之前我所提出来的这种过失,你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以於彼宗无自性与无,二无差别,故如是诤。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论点,是因为在他的宗义当中,无自性与无这两点,他是没有办法区分的,所以他会提出这种问难。次答彼云:接下来自宗就作了回答,「因生果等,能作、所作於有自性不可成立,唯於无性彼等乃成。」这就跟原文当中的「此过非有,唯有自性不见作用故,唯无自性见有作用故」,这个意思是相同的。这个时候应成派,也就是自宗,他就回答:因为诸法它有生果,甚至它有能作、所作等等的作用,「於有自性不可成立」不管是因果,或者是能作、所作,这一切在有自性之上,是没有办法安立的。「唯於无性彼等乃成」,相反的这一切是必须要安立在无自性之上,它才有办法形成。这一句话,是应成的论师他们所作的回答。

接下来看到,四百论释云:「我非说无事,是说缘起故。这个时候自宗提出了论点讲到:我并不承许诸法是不存在的,而是说到了缘起的内涵。实际上透由缘起来证成自性空的这种方式,是最有力的方式,因此我们又称缘起之理,为证成自性空所有正理当中的「正理之王」。其他的正理,虽然也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破除有自性,但是在破除的当下,通常都只能够破除有边,或者是破除无边,它没有办法藉由同样的一个正理,来破除有、无二边,但是缘起的正理就不相同。透由缘起的正理来证成无自性时,它不仅仅能够破除有边,也能够破除无边,所以缘起之理又称之为正理之王,就是这个原因。因此在这当中的第一句话,「我非说无事,是说缘起故」,就是希望藉由缘起的这个正理,在这个当下承许无自性时,不仅能够藉由缘起来破除有边,也希望藉由它来破除无边。是如何的破除呢?汝说有事耶?他宗就谈到:你承不承许有自性呢?「有事耶」就是讲到了你是不是承许有自性呢?自宗就回答,非唯说缘起故。我并不是承许有自性,我是承许「缘起」的。所以他就是藉由缘起来破常边,因为缘起的缘故,所以是无自性,因此来破除了常边。

藉由这种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达赖喇嘛尊者他在讲课时,都会讲到,佛陀的教法以「见、行」这两个角度而言,见称之为缘起见,而行这一方面是谈到了无害行。今天在讲述见解的当下,为什麽不称之为「无自性见」?要称之为「缘起见」?这是有很深的内涵在的。因为透由了解缘起,不仅能够证成是无自性,并且在此同时,也能够断除有边以及无边。所以法王特别称佛法的中观正见为缘起见,是有很深的内涵的。今天在这个当中,也是藉由缘起的缘故,来破除有无二边。所以他宗在谈到,你是不是承许有自性的当下,自宗就回答:我并不是承许有自性,而是承许缘起。

汝何所说?这个时候他宗就讲到:如果你不谈有自性的话,那你又说什麽呢?宣说缘起。他宗的角度而言他会认为,既然你不说有自性,那诸法应该就是没有办法安立的。在这个当下,你所宣说的法为何呢?自宗又谈到:宣说缘起。所以第二个缘起,就是破除了断边。因为缘起的缘故,所以我不是堕入断边的。何为缘起义?他宗又问到,既然你是承许缘起,缘起是什麽样的内涵?谓无自性义。所谓的「缘起」,就是讲到了「无自性」,它是必须要「观待他者」,所以它并没有真正的自性。并且解释到,即自性无生义,能生性如幻现、阳焰、影像、乾闼婆城、化、梦、果义,空、无我义。」这一句话在原文当中,「能生性」跟之後的「果义」这两个字,应该是拼在一起的,就是「能生性的果义」,在这个地方将它分解开来,所以可能在读的时候比较不容易了解它的意思。所以这一段话就是要阐释,何谓无自性?刚开始就谈到了,「即自性无生义」并没有办法有自性的生,所以自性生的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安立的。诸法要生起的当下,是必须要观待他者的。观待他者的这一点,就犹如同是幻现、或者是阳焰、影像,或者是海市蜃楼、化身、梦境等等。诸法它的本质就犹如同是这一切,不管是幻影、或者是阳焰,看似真实的同时,实际上这一切的本质,并不是那麽的真实。所以藉由这个譬喻来讲到,诸法它是无自性。虽然在我们心中显现的当下,是显现出有自性的这一分,但是实际上它就犹如同是幻影一般,它的本质并不是这麽的真实,它是无自性的。「能生性果义」虽然它是无自性的,但是它有能生果的特性,就是藉由它能够生出自果,所以这当中所谓的「能生性」跟「果」就是要讲到,虽然诸法是无自性的,但是在无自性之上,诸法它是有生果的能力,这当中的「法」是仅仅在有为法之上。

「空、无我义」无自性它也等於是空,这边的空是讲到了「性空」。不仅如此,所谓的无自性,也就是无我的意思。此显由许缘起,能除有事、无事二边之理。在这一段当中,最主要要表达的内涵,就是藉由缘起的正因,它不仅能够破除有自性的这一边,也能够破除完全无的这一边。所以这当中的「有事」就是讲到了有自性的这一边,「无事」就是讲到了完全无的这一边。所以透由缘起的正理,它能够破除有自性的常边,以及完全无的断边,而证成无自性。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15 )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17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梦回青河- Yahoo!奇摩部落格
措杰突滴
◎宁玛巴白玉塔唐秋疯传奇- Yahoo!奇摩部落格
佛顶尊胜佛母
究竟一乘宝性论

赞助网站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我們的仁波切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