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火供儀式由哲蚌寺住持洛桑丹巴仁波切主 黃教祖師 宗喀巴大師--塔爾寺~智慧.慈悲.圓滿祈 益西彭措堪布講授《龍舒淨土文》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9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2:41:24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2:40:37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9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九)35 上午

申二、明所破义遮破太狭

一切遍智大班智达洛桑千谦,曾经在《上师荟供》当中有谈到一个偈颂:「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缘起因果如此不虚妄,二不相背为伴龙树义,义趣密意通达求加持。」这个偈颂当中的内涵,与昨天宗大师在《三主要道》当中所谈到的,「观见世出世间一切法,从因生果真实不虚妄」,这个偈颂当中的内涵是相同的。首先在第一句话当中有谈到,「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这当中的「生死」就是指着轮回,轮回当中包含了有漏的苦,以及有漏的苦因;而所谓的「涅盘」就是脱离了有漏的苦以及苦因之後,所得到的究竟解脱。一切的法不外乎都是包含在生死以及涅盘当中,并且一切的法,它本身并没有任何的自性,因此谈到了「纤毫无自性」。既然没有自性,它是如何安立的呢?在一种不观察、不追究的当下,透由「名言识所共许」的情况之下而安立的。以我们的名言识而言,法王在针对这一点的时候有做了特别的开示,也就是在名言识上所显现出来的「境」是存在的,但是是不是如同所显现的一般,它就能够完全安立呢?并不是。也就是说在名言识的显现境上面,有一法是存在的,但就如同我们所显现的一般,显现境之上所显现出来的这一切,是不是都是存在的呢?并不是。也就是法的存在,有一部分它是在名言识的显现境上必须要呈现出来;呈现出来的方式,是在一种不做任何的观察,以及不做任何的追究的情况下所安立出来的。如果我们在这之上更进一步的去观察、去追究的话,我们会发现到,我们所认为的「法」似乎是完全不存在的,从这个当中来探讨「无自性」的内涵。虽然法本身是无自性,但是缘起因果的内涵,却是真实不虚妄的。缘起以及因果之所以能够呈现出真实不虚的这种特色,也是在一种不观察以及不追究的情况之下所安立。而这两者,也就是第一点的无自性,以及第二点的缘起因果不虚妄的这两点,「二不相背为伴龙树义」,这彼此之间并没有任何的相违,并且在探讨的过程里必须要能够相辅相成,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阐释无自性,或者是甚深空性的内涵,就能够远离常边以及断边。相反的,在探讨无自性以及缘起因果的法则时,如果偏向於某一边的话,到最後一定会堕入常边或者是断边。而远离常断二边的中观正见,才是龙树菩萨在阐释空性时最主要的密意。而这个偈颂是在《上师荟供》当中的一个偈颂。

以《上师荟供》本身的造者,也就是洛桑千谦这位班智达而言,他是五世达赖法王的亲教师,他与五世法王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一点从五世法王的传记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并且在宗大师之後,有所谓的双运七鬘,也就是有七位的成就者,是在一生一世当中成就了圆满的佛果。而之前我们所介绍的这位上师,也就是洛桑千谦的这位大班智达,他也是双运七鬘当中的其中一位成就者,也就是他透由修学密法,而在一生一世当中成就了殊胜的佛果位。并且他也造了许多的仪轨,这些仪轨是我们平常在修法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用到的仪轨。甚至有许多其他教派的人都会谈到,要是在格鲁派当中没有洛桑千谦的这位上师的话,格鲁派的出家人是找不到饭吃的。因为出家人要帮他人修法的时候,是必须要念诵仪轨,而这些仪轨大部分都是由洛桑千谦的这位上师所造。就以我们现今所熟悉的,不管是《上师荟供》,或者是《度母除魔法》种种的仪轨,几乎都是这位大成就者所造的。并且在密教,或者是显教当中,以道次第而言有造了《安乐道论》,并且在显密各各部分都造了许多的论典。

平时在修学中观正见的过程当中,我们都知道中观正见的内涵,相当的深奥,当下想要修学并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一方面我们要不断的发愿祈求,而一方面我们也要仔细的去思惟。就以这个偈颂而言,偈颂它本身是透由具有正量的一位上师亲手所造的缘故,偈颂它本身相当的具有加持,一方面透由念诵偈颂,并且如实的来作发愿以及祈求,一方面在念诵的过程里,我们也应该要仔细的思惟偈颂当中的涵义。在这个偈颂里有特别的强调,「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也就是一切的万法,以「我」自己本身为主的话,是没有任何自性的。在我们的内心当中,时常会生起「我」的这个念头,实际上会有这样的一个念头,完全是在「身、心」的和合体之上,仅由「心」的力量去安立出来的一个法则,而我们安立成叫做「我」。这种「我」的形成是完全透由「心」的力量,而在「身、心」的和合体之上,去安立之後而形成的。但如果我们并不因此为满足,而更进一步的想要去寻找「我」的存在的话,寻找以及探索的背後,我们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不管我们探讨身或者是心,甚至身心的和合体,到最後我们都会发现,这些并不是「我」。更进一步的以身体而言,身体的形成也是如此的,它也是在众多的支分聚集之後,透由「心」的力量安立而形成的。对於这一点现今的科学家,也在不断的研究当中。科学家们会认为,一个个体的形成,是透由众多的「粗分」的微尘聚集之後所形成的;而这些粗分的微尘,它本身也是透由众多「细分」的微尘聚集之後才有办法形成出来。甚至现今有很多的科学家,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尤其是在微尘的这个部分,所提出来的论点,与佛教的论点当中所提出来的一些观念是不相同的,他们探讨的似乎比佛教当中所认识的还要更细致、更清楚。虽然他们并不承许空性的内涵,但是至少他们所探讨的这个方式是正确的,也就是在不断探讨的背後,他们也会发现到,形成个体的这个支分,不管是微尘,或者是任何一法,在不断的探讨、不断的寻求之後,它会越来越细致,甚至到最後有可能会完全的消失,也就是没有办法找寻到一个真实的东西。因此透由这一点,来解释「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它是没有任何的自性。

既然没有任何的自性,是以什麽样的方式来安立这一法是存在的呢?一法的安立,完全是在不观察以及不追究的情况之下所安立出来的。但实际上,无自性以及缘起因果的法则,必须要相互的来作观待。如果在安立无自性的当下,并没有办法安立缘起因果,此时我们会堕入「断边」;相反的,在安立缘起因果的同时,并没有办法安立无自性的话,这个时候我们是堕入了「常边」。在探讨空正见的过程当中,唯有将无自性以及缘起因果的两种法则,相互的配合,并且在探讨的过程中,以相辅相成的方式,来作解释以及探讨的话,才能够对於中观正见有深厚、并且正确的了解。

对於之前我们所谈到的这个内涵,这一世的达赖喇嘛法王,在讲法的过程中也会一再的强调,佛教的整个教义是建立在「见」以及「行」之上的。所谓的「见」就是谈到了「依起」之见,而「行」就是谈到了「无害」之行。这一点的内涵,就如同我们之前所探讨的,「生死涅盘纤毫自性无,缘起因果如此不虚妄」,这两句话的内涵是完全相符合的。不仅如此,当法王在介绍「见」以及「行」的时候,他时常会引用龙树菩萨的,「何者由悲心断除一切见,宣说一切法瞿昙我礼敬」的这个偈颂,在这个偈颂当中最主要强调的就是见以及行的重要,所谓的「行」是谈到了无害行,在阐释无害行的过程中,无害行是必须要建立在依起见之上的,也就是说无害行与依起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的密切,而且不可分离的。以我们自己本身为主,我们都知道我们个人是想要离苦得乐,并且对於离苦得乐的这一点,不管是承许宗教,或者是不承许宗教,甚至说内道、外道一切的宗义师,到最後就连最微小的昆虫们,他们都有这种基本的本能。以想要获得快乐的这一点而言,我们为什麽要修学佛法,甚至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因果的内涵?就是因为我们想要从这个当中,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快乐。但是相同的,为什麽有一些人,他不承认有宗教,也不承认有佛法,甚至不承认有因果?因为他们也是想要获得快乐,也就是因为他们想要获得快乐的原因,他认为在认识了因果之後,这是相当麻烦的一件事情,甚至会阻碍他获得某一种快乐,所以他会尽可能让自己不要去认识所谓的宗教信仰等等。他的这个行为,也是想要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他所认为的一种快乐。因此这一点,也就是想要「离苦得乐」的这一点,对於修学佛法,或者不修学佛法,承认佛法与否,都会有相同的一个特质,我们仔细的思惟,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内涵。甚至说我们人本身,因为透由思惟,会藉由种种的方式,比如修学佛法,或者是信仰某一种宗教,来让我们获得自己本身所要获得的快乐。但对於畜生而言,畜生实际上是并没有所谓的智慧,也就是牠们虽然能够考虑到眼前所会发生的一些事情,但是对於长远的目标来说,牠们并没有深厚的这种打算。以畜生而言,牠会透由种种的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甚至在牠们的认知当中要获得快乐,也是必须要透由种种的行为,才能够获得某一种的快乐,因此牠们看起来似乎也比我们人类还要忙碌。但实际上不管是想要获得的快乐,或者是想要避免的痛苦,这一切都是「依赖着因缘」而产生的。而在所依赖的因缘当中,以究竟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所不想要获得、不想要承受的痛苦,最究竟的因缘,最主要或者是大部分都是来自於「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办法对他人生起慈悲,甚至更进一步的想要去伤害他人」所造成的。而我们想要获得的快乐,从究竟长远的角度来作探讨的话,最主要的因是在於「我们想要去利益他人」,以这样的一种善念在造作了业之後,而产生的一种善果。这样的一种因果法则,是我们比较容易认识,而且透由外在的事物是能够观察得出来的。这跟所谓的无自性的空性内涵相较之下,是比较容易了解的,但不管怎麽说,它也是一种观待,甚至由因生果的缘起法。所以也就是因此,为什麽我们要去除内心当中想要伤害他人的这一颗心,并且要不断的在内心,对於他人生起慈悲以及关爱,最主要的关键是因为,这一切正是获得快乐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因此,如果你想要获得快乐,你必须要能够成办「乐」最究竟的因,并且透由这样的一种方式,而在内心当中不断的培养慈悲,以及对於他人的关爱。透由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无害」的行为,是必须要建立在「依起」的正见之上,而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

平时法王在讲经说法的同时,大部分都会强调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概念。以法王这一位上师而言,法王与过去许多的上师讲法的方式并不相同,为了适应现今众生的根器,所以在讲法的同时,他所用的譬喻,或者是所讲述的内涵,是我们现今人比较容易体会,也比较容易了解的。因此在听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能够知道,这个部分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入行论》当中也有谈到,「尽是所有乐,希从利他生,尽是所有苦,皆从自利起。」以世间人的角度而言,世间当中一切的安乐,皆是透由利他而产生的,也就是我们所想要获得的安乐,是必须要建立在利益他人之上才有办法获得。相反的,「尽是所有苦,皆从自利起」,世间当中一切的痛苦,所有的问题,我们所不想要遭遇的这一切,皆是过度的贪爱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只想到我们个人、而忽略他人所造成的。因此,为了要获得快乐,必须在内心当中培养对他人的慈心、悲心以及关爱之心。为了要去除痛苦,我们要尽可能的,减低我们内心当中伤害他人的这种念头。这个部分,其实并不难观察到,它跟空正见相较之下,并没有像空正见来得这麽困难。甚至我们可以透由简单的譬喻来了解到,乐以及苦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点也从《入行论》当中的一个偈颂,我们可以看得出来。

在《入行论》当中有谈到,「此何须繁说,凡於作自利,能仁行利他,观此二差别。」对於苦乐的这个问题而言,我们从导师释迦世尊,以及我们自己本身来做一个简单的探讨。以「能仁」也就是世尊而言,刚开始他跟我们并没有什麽两样,也是在轮回当中流转受苦的一位众生。并且当时他的内心也是生起「我爱执」,而忽略了他四周围的有情众。但之後,由於透由不断的思惟「爱我执」的过患,以及「爱他执」的胜利,并且在修学大乘法之後,能够断除内心当中的「爱我执」,而将「爱他执」的这颗心念,究竟圆满的缘故,所以成就了圆满的佛果。成佛之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佛他具有什麽样的功德?而佛本身他的美名是能够遍布十方;甚至佛他具有什麽样的能力,能够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这跟我们相比之下,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以我们自己本身现今的状况来说,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处境,不要说利益其他的有情众生,就连我们自己本身的问题,我们都没有办法解决,更何况是去利益他人?因此这一点,从导师与我们两者之间相较之下,马上可以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对比。

这一点在《上师荟供》当中也有再一次的强调而谈到,「自我爱执难遇成呵此,非所意愿苦因及见已,执持愤心摧彼怨恨彼,灭除我执大魔求加持。」这当中有做了一个简单的譬喻,也就是譬喻「爱我执」就如同是相当难以治疗的一种重病。而这当中的这种重病,是谈到说,有时候我们在头痛,或者是发高烧时,我们可以马上意识到我们自己本身的身体已经出了状况,并且会透由看医生或者是服药,来减轻我们当下的病痛。但是这当中的重病是强调说,有一种病它是相当难以治疗,并且刚开始的时候,你生了这种病,你自己本身可能都不清楚,并且在生了这种病之後,你全身会感到相当的轻松,而且相当的自在,并且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感觉,这是初步;但是如果这个病你不去就医,不去治疗的话,到最後它可能会夺去你宝贵的生命。相同的「我爱执」也是如此的,在现皆段我们内心当中生起我爱执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犯下偷盗,或者是打妄语,甚至欺骗他人,或者是伤害他人,在当下我们会认为这样的一种行为,能够让我们获得某一种安乐,并且我们会以此为满足。但我们很少人会去探讨,这样的一种念头,以及透由这种念头所引发的行为,到底是能够帮助我们?还是会伤害我们?这一点我们大部分的人并不会去探讨。不要说来生的苦乐,在今生当中,我们透由种种的恶行,在伤害他人之後,实际上我们所获得的,难道是真正的快乐吗?这并不一定。在现今有很多的问题,实际上最终的源头,都是来自於我们本身伤害他人所造成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痛苦的根本,是由於我们对於「贪爱」,也就是我们对於「乐」的本质并不清楚,并且贪爱现今我们自认为的一种快乐而造成的。所以实际上「爱我执」本身它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无始以来是它伤害了我们,让我们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快乐。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点之後,我们要知道我们所要消灭的敌人,实际上是我们内在的这位敌人。对於外在的敌人而言,他对我们产生的伤害,只不过是暂时的罢了。因此看到它所带来的种种过患,我们应该要想办法将它提早消灭。

而这一点在《入行论》当中也有特别的谈到一个,我们都能够观察到的一个譬喻,在这个譬喻当中有特别的强调,比如有一户有钱的人家,这一户人家,他有一间工厂,并且在工厂当中有许多员工为这位老板打拼的话,如果老板他本身所想的都是「自己」,整天都是想着要发财、赚大钱。在这个过程里,他可能会忽略掉员工的利益,甚至他也不会去考虑到,应该以什麽样的方式来照顾底下的员工。由於他过度的「贪爱」,甚至他在内心当中生起过度的「贪念」,到最後有可能会变成一种「悭贪」,甚至他不想要发薪水给底下的员工。那如果底下的员工没有拿到钱的话,他怎麽可能为这位老板工作,那想必这间工厂的运作会发生问题。但是换一种角度,老板本身虽然是想要赚钱,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里面,他能够拨出时间,并且花一些心力去照顾底下的员工的话,那底下的员工他也自然能够感受得出来,老板对於他们的这种关心以及体贴。并且在工作的过程里面,他就会比往常更卖力的为这间工厂,甚至为自己的老板,来做他自己本身应该做的事情,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运作的话,可想而知,这间工厂的运作情况,会显得格外的顺利,也就是相当的正常。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运作,那想要赚钱,它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们一般人都可以观察到的一件事实。

所以在探讨苦乐,或者是探讨关爱他人,要舍弃自己的这个观念时,不要说来生,在今生当中我们透由许多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知道「关爱他人、为他人付出」这是何等的重要。从「为他人付出」的过程里面,不仅他人能够获得某一种层面的帮助,对於我们自己本身而言,我们也能够获得我们想要获得的快乐。因此透由这个简单的譬喻,甚至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例子,我们就可以了知到,不管从世间或者是出世间,任何的一个角度我们来观察的话,苦乐的问题皆是如此。

对於之前我们所举的这个例子,也就是一间公司的老板,如果他刚开始在创办事业的时候,他所想的并不是只有个人的利益,而是想到说,如果我能够成立一间公司,或者有一间工厂的话,这当中就是要有很多的人来这个地方工作帮忙,透由这间公司他能够解决很多人的生活问题,以这样的一种动机意乐来开这间公司的话,相信这间公司在不久之後,就会有很多的人陆陆续续的到来。并且以老板本身而言,因为老板他最主要的出发点是为了他人的缘故,所以这间公司在不久的将来要逢勃的发展,或者是慢慢的进步,这是相当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但相反的,一间公司的老板,如果他所想、所作都是仅为了自己,而完全的忽略掉了底下的员工,以及四周围的人的话,纵使他有很崇高的理想、抱负,但是想要成功的创业这似乎是有问题的。这一点从现今地球上任何的一个国家,任何的一个地方,我们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都会发现到,实际上确实就是如此。

以政治家本身而言,政治家本身在搞政治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人力。如果这一位政治家,他在做任何的决策的当下,他所想、所作都是为了自己,而忽略掉他人的话,那怎麽可能会有人来投靠这位政治家呢?如果这位政治家,身旁没有一群人拥护他的话,他有再高的一些理论,甚至他有再崇高的抱负,这也是很难达成的。对於这一点达赖喇嘛法王就曾经说,在提倡共产主义的过程里面,如果所提倡的共产主义,它本身是相当清净,没有任何染污的话,要透由改变贫富的差距来让国家进步,这是绝对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但现今有很多的人,在提倡共产主义的时候,他所提倡的共产主义,跟原先想要提倡共产主义的这个人,最主要的想法已经有一段的距离,所以纵使他所提倡的是共产主义,但是带来给人民的,反而是一大堆的困扰。这一点不要说所谓的共产主义,以学佛的佛弟子来说,平时在修学佛法的过程里,我们嘴巴上面讲的,不外乎都是慈心、悲心,但如果你在宣说慈心、悲心的背後,你所想、所作都是为了自己的话,那你等於是在自欺欺人。也就是以一位佛弟子而言,在宣说慈悲的背後,他所想的都是自利,所作的都是为了想要利益自己的话,那他所宣说的佛法,只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工具,也就是他想要透由法来得到自己本身的利益,因此透由宣说佛法而来欺骗他人;而欺骗他人的同时,他也是在欺骗自己。所以这一点从我们自己本身来作探讨,我们就可以发现到,其实我们也是如此的。如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以自己为出发点,所做的这任何一切的行为,对於我们自己,或者我们四周围的有情众生来说,都不会有任何的帮助。也就是因此慈心,以及悲心,以及关爱他人的这种心态,为什麽如此的重要,原因就是在这个地方。不管在过去、现今以及未来,在我们的内心当中,不断的去培养慈悲,以及关爱他人的心,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更进一步的,在佛家所谈到的慈悲,这样的一种慈悲,并不是为了要获得现前的安乐,而提倡出来的一种概念。佛家所提倡的慈悲,是希望透由培养内在的慈悲,而获得最究竟的快乐。也就是如果能够透由最究竟的因,也就是在内心当中培养圆满的慈悲之心的话,我们就能够获得最究竟的快乐,也就是圆满的佛果。也就是因此以我们自己本身而言,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最究竟的快乐,并且也希望让他人获得最究竟的快乐的话,唯有获得圆满的佛果,才有办法成办自利以及利他,也就是因此成办圆满的佛果,对於我们以及一切的众生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为什麽在提倡大乘法的过程里面,会有特别的强调,必须要以慈悲作为根本,而在这之上生起殊胜的菩提心?因为我们要对於佛果生起强烈的希求,这样的一种「希求」,是必须要建立在「菩提心」之上的,而菩提心最主要的根本,不外乎就是谈到「慈心」以及「悲心」的概念。

在内心当中培养慈心以及悲心的过程里面,由於为了想要让他人获得快乐、而远离痛苦,这时我们所观注的对象,也就是以所化机本身而言,最主要有三大类,而这当中包含了大乘种姓的所化机,以及小乘种姓的所化机。也就是为了要究竟利益他们的缘故,对於他们所熟悉,或者所希求的法门,以及道次第的内涵,我们自己本身需要能够先了解,并且如实的在内心生起某一种的体会,而这一点就是以「利他」以及「自利」这两种方式来作探讨。透由这一点我们在生起菩提心的时候,会特别的强调生起「希求利他」的发心,以及生起「希求自利」的发心。我们所修学的道,不外乎都是统摄在三乘道当中,所以以菩萨而言,菩萨为了要获得究竟圆满的果位,并且希望能够利益一切的有情众生,在他修学菩萨道的过程里面,他所修学的内涵是包含了三乘所化机,也就是一切的众生们所希求道次第的法则,他皆会去修学。因此在修学「相圆满加行」的时候,他所观修的内涵,是包含着一切的善法。也就是三乘道次第,一切的法则以及一切的功德,都是包含在这当中的。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希望藉由这样的一种方式,而获得圆满的佛果,并且获得佛果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利益三乘的所化机。因此在修学的过程里面,最主要的动机是以慈心以及悲心作为最主要的修学动机,而这一点也就是探讨慈悲的这个概念,跟空正见相较之下,这一点是我们比较容易了解,也比较容易体会的。

说实在的,「空正见」离我们相当的遥远,所以当我们想要探讨空性内涵时,我们会觉得,所谓的空正见或者是无自性,你根本就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但是谈到「慈悲」,我们仔细的去思惟,并且细心的去观察之後,我们就可以发现到,我们自己本身是有办法在内心当中生起一定的慈悲,这也是我们能够做得到,并且我们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如果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来修学佛法,不仅在今生我们能够获得快乐,在来生,甚至对於他人而言,也有办法获得某一种的快乐。甚至如果我们不断的去提升内心当中的慈悲,在当下获益最大的,不外乎就是我们自己本身。透由慈悲心的增长,我们以各种的方式去利益他人的当下,所利益他人的程度会慢慢的扩大,所利益到的众生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是因此在当下我们自己本身的获益也会相较的增长。如果我们能够每一天,都不断的去练习内心当中的慈悲,并且尽可能的减低伤害他人的程度的话,这对於我们自己本身会有绝对的帮助。

举一个简单的譬喻,如果今天有一只野狗,这只野狗牠的个性相当的爆躁,而且也很喜欢咬人的话,人看到牠,都会觉得这只狗相当的讨厌、而且会远离他。相反的如果有一只狗,牠相当的温驯,并且也喜欢跟在人的身边,自然人们看到牠,都会想要去接近牠。相同的,人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能够不断的去培养慈悲的话,我们四周围的有情众生,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接近,这是一件事实,也是我们必须要去探讨的,必须要去实践的内涵。

对於观修「慈悲」的这一点而言,不仅一般的世间人,是需要透由观修慈悲来获得快乐,尤其是修学大乘法的佛弟子,在修学尤其在「修心」的过程里面,刻意的去培养内心当中的慈悲,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因此平时我们应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大乘法。

对於我们昨天所介绍的内涵,现在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52页。接下来在今天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第二个科判,也就是第二「破所破太狭」。之前在第二科判当中是破除了所破太过,在破除「所破太过」之後,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必须要破除「所破太狭」。如果在破所破的当下,我们所破的所破「有太过」的这种过失,到最後是无法安立因果以及缘起的内涵。但是对於这一点,法王他曾经也谈到,我们一般的人对於二谛不会有深厚的体会,甚至内心当中太过於去执着有自性的这一方,所以在破所破的当下,如果能够更进一步的去破除所破的话,这也不是一件不好的事。这个内涵在过去有许多的成就者,不管是他们平时讲法,或者他们所造的一些论着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以洛桑千谦的这位成就者而言,他就有谈到,内心所显现出来的「境」本身就是「所破」,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我们一般的人在听的当下,或许会觉得没有办法接受。因为实际上「境」本身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的内心显现出「境是有自性」的这一点是存在的,这两者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也就是境本身虽然没有自性,但是当我们的内心在缘着境的同时,我们会显现出境是有自性的,而显现出境是有自性的这一点,照道理说它应该是存在的。虽然境没有自性,但是你透由心去显现「境有自性」的这一点,应该是存在、可以安立的。

但是洛桑千谦的这位大成就者他就有谈到,不仅「境有自性」的这一点是所破,我们内心当中现起「境是有自性」的这一点也是所破,它也是必须要破除的。这个内涵在他平时讲法,或者是他所造的一些引导论当中,都会有特别的强调。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江加仁波切,他也曾经谈到,内心所显现出来的这种「影像」也是必须要破除的。而实际上在格鲁派当中有很多的上师,他们所造的论典里面都会特别的强调这一点。

而过去的几堂课,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了玛堪巴的这位上师,以上师本身而言,他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位成就者,但是在他所造的一些论典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他所提倡的论点,跟宗大师所提倡的论点,在字面上确实有一些不同。我们一般的人会做以下的这种分办,会认为「心」所显现出来的这一分,是存在的。所谓的「心」所显现出来的这一分是存在的,意思是说境本身没有自性,但是我们的心缘着境有自性的这种影像,用「影像」讲的话可能会比较清楚,就是说「境本身虽然是没有自性」,但是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现起「境是有自性的这种影像」,而这个影像确实是存在的。当我们一般的人在学习经论的过程里面,或许我们会说影像虽然存在,但是影像它所执着的境界是不存在的,我们会做这样的一种分别。但是有一些有经验的上师们,他们就谈到,如果一开始就做这样的一种区分的话,实际上你已经堕入了中观自续派的这种论点里面。对於这样的一个论点,葩弘巴这位大成就者他也曾经有谈说,由於我们内心当中所现起来的影像,与我们所要破除的所破,它是完全的交杂在一起的缘故,所以一开始如果你很刻意的将这两者区分开来,想要各别的去破除的话,这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由於它们两者,也就是「影像」本身与「所破」这两者是交杂在一起的缘故,为了要破除所破,一开始也必须要破除「影像」才有办法破除「所破」。

并且在诠释这个概念的同时,他也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今天在这个地方掉了一个东西,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小偷可能在这一群人里面,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偷东西的小偷是谁,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我们所怀疑的这些人,一开始全部都抓起来,抓起来之後你才能够慢慢的去分辨,到底是谁偷了这个东西,你再把这个小偷揪出来。相同的,在破除影像以及所破的同时,刚开始也是如此。由於「影像」跟「所破」这两者之间,我们一般的凡夫,尤其是对空性没有体会的这些凡夫,根本就无法去分辨的缘故,刚开始在破的当下,应该是两者皆应该要破除。那在破除之後,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影像本身是否存在?以及所破本身是否存在?这一点在过去有很多的上师,都会谈到影像跟所破这两者之间的一些关系。对於这样的一个内涵,以宗大师所造的论着而言,在宗大师所造的一些「中观论着」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宗大师在阐释无自性内涵的当下,他并不会推翻缘起因果无虚妄的这个道理,也就是因此阅读宗大师所造的「中观论着」来修学空正见的话,是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性的。

在破除所破的当下,所破有可能会有两种的过失,也就是「太过」以及「太狭」。这两者当中相较之下,所破「太过」会产生的过失是比较大的。如果在破除所破的同时,我们所破的所破「太过」的话,有一种可能性,你会推翻一切的善法,甚至你认为修行,也就是修学慈心、悲心、业果的道理,这是完全不需要的。但是对於某一些成就者,比如之前我们所谈到的玛堪巴,或者札却介,这些上师虽然他们本身所提出来的论点,是过去西藏论师们共同承许的论点,甚至以札却介的这位上师而言,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是「非有亦非无」的这种概念。这一点像过去温多喇嘛仁波切,他们也都曾经谈到这样的一个论点。实际上以上师本身而言,他们都是相当了不得的大成就者,所以对於行持的这个部分,也就是他们在阐释正见的同时,他们并不会推翻广大行这一方面的修持,所以这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性。就以札却介的这位上师来说,这位上师他的功德并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想像的,这位上师在宣说《入行论》的同时,法会的现场会开出许多平时所没有办法绽放的一些鲜花,并且在夏天的时候,这位上师会刻意的跑到有很多蚊子的地方,在夜晚他会将身上的衣服解下,并且希望透由布施来让这些众生们获得某一种的安乐,而这个时间并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好几个月。从上师他的一些行为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到,虽然他所阐释的正见,以我们凡夫的角度而言,我们会觉得这并不是究竟的正见,但实际上他们内心当中所把持的正见为何?我们自己并不清楚。不仅如此,从他们的一些行为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的成就并不是我们能够想像,而且相比的。

所以对於这一点,达赖喇嘛法王就曾经有谈到,众生在修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由於他自己本身的修持有一定的程度,所以对於他所宣说的法而言,他所宣说的法,是有某一种目的的。对於一般的众生而言,尤其对於初学者,刚开始在修学时,最主要依据的就是所谓的一般的经论,也就是我们所共同认证,认为这部经论是具量的一部经论,最主要阅读的是以这些经论为主。有一些众生,比如有一些非常了不得的上师,由於他们内在的成就,或许他们当下所宣说的法,并不是我们可以接受,而且我们也会认为,他所宣说的法或许有一些问题,但实际上在他说法的背後,他内心最主要要把持的正见,或者是他内心的一种作意如何?我们自己本身并不清楚,所以对於这些上师和成就者本身,我们并不应该要诽谤。对於初学者来说,刚开始在修学佛法时,我们必须要能够如理的来思惟,那思惟的论典,是我们大家都所公认的论典为主,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修学是比较稳当的。早上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2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8)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10)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菩提三乘林佛学中心
奇美嘉措寺
印度宗门实修暨噶举祈愿法会
伏藏红度母最速增上资粮善权大法
妙慧集

赞助网站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