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托仁波切-陽明山火供法會 第十四世德澤仁波切普巴金剛除障修法 尊貴上師 怙主梭巴仁波1月15日扺台消息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毗钵舍那 2005-2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1:38:0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1:37:01   编辑部 报导

毗钵舍那 2005-2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二)31 下午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毗钵舍那》的正文当中,首先请翻到《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第442页。这一次从第422页的第五行开始上起,在第五行当中有谈到,此於名言许有许无,为从何门而安立耶?这句话就是以自宗的角度,中观应成派的论师安立诸法,是以什麽样的方法来作安立的呢?既然诸法在寻求之後,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真实的本质,甚至所谓的「量」并不是对境界之上有自相的这一分而生起正量的话,那法是如何的来安立的呢?这当中就有谈所谓的名言有,或者是名言无。「名言有」它必须要具备有三个特点,这一点是中观应成最不共的一个观点,也就是因此「此於名言许有许无」,在名言当中如何的来判断这一法是存在的呢?还是不存在的?谓若有一於名言识是所共许,接下来就有谈到三个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於名言识是所共许」;第二个条件,如所许义,余名言量无能违害;第三个条件,「及能如理观察真实或有无自性,以此正理亦无违害」,这是第三个条件。第三个条件以藏文版而言,应该是「及如理观察真实或有无自性之正理」,自性的性旁边有一个逗号,那个逗号应该是划掉的,在自性的下面加上一个「之」,也就是观察真实或有无自性之正理亦无违害,必须要具备有这三个条件。如果一法它具备有这三个条件的话,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这一法能够称之为是有,或者是名言有;相反的,如果一法的形成,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的话,这一法它称之为无,或者是名言无。也就是因此中观应成,在判定法有无的时候,并是不以有自性或者是有自相的这种观点来作探讨的。接下来就有谈到,则於名言许彼为有,与此相违,即许为无。

在之前我们有谈到「名言有」,这本身是必须要具备有三种的条件,如果这三种条件都具备的话,这一法就能够称之为是名言有;相反的,如果这三种条件没有办法具备的话,这一法就称之为是名言无。首先在第一个条件当中有探讨到「名言识是所共许」,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什麽样的心识,它能够称之为叫做名言识,这样的一颗心识,它是如何的来共许境,或者是如何的来安立境的呢?首先我们是探讨第一个部分,什麽样的心识,它能够称之为叫做名言识?接下来,其名言识,谓任於何法,唯如所显随顺而转,不更观察其所现义,这当中的名言识,是对於任何的一法,「唯如所显随顺而转」,当我们的内心在缘着这个境界的时候,就如同在心上所显现的这个境一般,心在显现境的当下,是随着这个境界而转的,「不更观察其所现义」,在心上所显现出来这个境之後,心不会再一次的去观察,或者去探讨境界本身到底最究竟的本质为何?为唯於心如是现耶?抑为彼义实如是耶?不会观察的现相就如同是,当我们的心在现起这个境的时候,并不会再一次的去观察,这个境界是完全透由我内心显现的呢?还是境界它本身最究竟的本质就是如此?名言识并不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看待境界,也不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观察境界。当名言识在执取境,或者是缘着境的时候,就如同在名言识的境之上所显现的这一法,在显现的当下,心就是以此为满足,它并不会再进一步的去探讨,我所缘到的这个境,它的本质到底是什麽样的一种本质?也就是因此这样的一颗心又可以称之为,名不思择真实义识,非是一切全无观察。这里所谈到的名言识,它并不会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的真实义,也就是它不会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的本性,「非是一切全无观察」,但是否这样的一颗心它完全没有观察的能力呢?并不是。就比如说我们一般的世间人,在探讨人的时候,透由我们心的力量,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是存在的,或者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如果存在的话,他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以瓶子而言,透由我们内心的力量,我们会去探讨,瓶子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既然是存在的话,它是存在於哪一个方位?我们会做这样的一种探讨,这是心的一种观察力量。也就是因此名言识它具有这样的一种观察力量,会去探讨境界有无,或者是境界存在的方位等等,但它并不会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的本质。所以这当中有特别强调,「名不思择真实义识」,这当中所到谈的名言识,又可以称之为叫做不思择真实义识,也就是它并不会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的本性,「非是一切全无观察」,但并不代表这当中的名言识,是没有观察外境的能力的。

此唯如世间共许或如名言识显现而转,非观真理为何而随转故,亦名世许。这当中就有谈到,名言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缘着境的当下,这也能够称之为叫做世间共许,「或如名言识显现而转」,就是当名言识在缘着境界的时候,就如同在名言识的那个方位显现出来一般,心就是以这种方式在执着着境,它并不会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的本性,「非观真理为何」,它并不会去观察我所执着的这个境,它最究竟的真理,或者它最究竟的内涵为何?所以就谈到了「非观真理为何而随转故,亦名世许」,所以名言识安立境界的方式,又可以称之为叫做世间共许法。故如此识遍於宗派,变未变心一切皆有。因此这样的一颗心,也就是名言识这样的一颗心,它是遍布於修学宗派以及不修学宗派的人,心相续当中皆会生起的一颗心。任於谁身,皆名世许或名无观察识。这样的一颗心,不管是在谁的心相续当中,它都能够称之为叫做世许,「或名无观察识」。这当中为什麽会特别的强调这一点?因为当我们在谈到「世间」这个名词的时候,有时候世间的这个名词是解释成,它并不是修学宗派,也就是非宗派者,我们会称之为叫做世间人,修学宗派者称之为出世间人。但是今天在这个地方探讨「世间」这个名词的时候,并不是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探讨的,这当中的名言识也好,或者是世间也好,其实这样的一颗心,在修学宗派或者是未修学宗派的行者,他的心相续当中都是存在的。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任於谁身,皆名世许或名无观察识」。莫执唯於世间常人,未以宗派变心者乃有,因此不要认为是只有未学宗派的世间人,他的心相续当中才会有所谓名言识,其实这当中所谓的名言识,是共修学宗派以及不修学宗派的行者,也就是每一个人的心相续当中,都会生起所谓的名言识。

在之前我们所谈到的这段文当中,最主要破斥的,是破斥过去西藏的宗义师以及支那和尚,他们所提出来的一些论点。他们所提出来的论点当中,有一点是谈到,世尊之所以对於众生们宣说无量无边的法门,最主要是因为一般的众生他不具器来听闻空性法,甚至对於空性的内涵完全没有办法体会、了解的缘故,所以世尊在宣说法的当下,谈到了很多世俗谛的这些概念。所以这当中,他会以所谓的世间人来阐释这个内涵,谈到了世间人他会以一种对於法完全不认识,甚至更进一步的,他对於空性没有体会,甚至他也并不是听闻空性法的具器弟子,来阐释世间的这个角度。所以他认为佛陀会以这种方式来宣说佛法,完全是为了要引导这些众生们体会空性的道理而阐释的。如果众生们本身具器的话,佛陀是不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宣说佛法的内涵,这时候他会阐释一切的法皆是不存在的。为了让众生了解这一个论点,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以一切的外在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些法,来引导一般世间的众生。所以这当中就有提到,所谓的「世间有」以及「世间无」,但是在这个地方,我们所谈到的「世间」,并不是以这样的一个观点来作探讨的。

接下来就有谈到,即由宗派已变心者,虽有众多观察识,谓观唯如名言许耶?抑於真实如是住耶?这当中「众多」的下面有一个「有」这个字,这个「有」是多余的一个字。所以这当中就有谈到,「即由宗派已变心者」,所谓的宗派已变心者,就是当一个人他有了某一种的宗派,甚至他慢慢的去接触这个宗派所提出来的一些论点之後,在他的心相续当中,「虽有众多观察识」,他的内心也有很多观察外境的这些心识,这些心识里面包括了,「谓观唯如名言许耶?」就是仅由名言安立而承许的这一切法,「抑於真实如是住耶?」或者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本质的这些心识。也就是在宗义师他们的内心当中,有很多的观察识,这些观察识里面,有观察一般外境的,也有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本质的这些心识。然非彼一切识,皆是观察实理之识。但是不是代表宗义师,他们内心当中的观察识,皆是观察诸法最究竟的实理之事呢?并不是。所以就有谈到「然非彼一切识,皆是观察实理之识。」故问何为世共许,非是唯问离诸宗派世间老人。所以当你想要认识所谓的「世间共许」的这个概念的时候,并非一定要去问不懂宗义的世间老人,你才能够了知世间共许的这个概念。也就是说对於世间所共许的这个概念而言,你也可以去问一些懂得宗义的宗义师,他们也是能够为你阐释,你并不一定要问一般的普通人,才能够探讨所谓的世间共许之法,所以这当中就有强调,「故问何为世共许,非是唯问离诸宗派世间老人」。

「即可观察五蕴和敌者身中无观察识,如何而转?」这当中的「五蕴」是翻译上的一个错误,这个字应该把它划掉,改成「立者和敌者」,「立」就是立宗者,「敌」就是问难的这个人,立者和敌者,敌就是敌人的这个敌,把「五蕴」这两个字划掉,改为「立者和敌者」。即可观察,就是实际上如果你想要了解世间共许的这个概念的话,你可以观察立者和敌者,也就是在一问一答的过程当中,你可以去观察,问的人也好,或者是回答的人也好,身中无观察识,如何而转?在他们一问一答的过程里面,他们的内心会有很多的心识,并不是直接的去探讨境之上最究竟本质的这些心,你可以看看这样的一颗心它在生起的时候,心是如何缘着境?并且在现起之後,心是如何的缘着这个境界而转?「即可观察立者和敌者身中无观察识,如何而转?」

言於彼识共许,谓所显现或所领纳设名言处。之前我们最主要是谈到了所谓的名言识,第一点是谈到了名言识是世所共许。在安立了名言识之後,这样的一颗心识,它是如何的共许境?或者是如何的来安立境呢?这当中就有谈到,「谓所显现或所领纳设名言处」,当这颗名言识我们安立了之後,在这一颗名言识之上所显现的境,或者是透由名言识的力量,所领纳的这些境,都能够称之为是名言识所共许的一种境界,因此在这当中就谈到,「言於彼识共许」这当中的「彼识」是谈到了名言识。什麽样的状态,称之为是名言识所共许呢?「谓所显现」就是在名言识之上所显现出来,或者是藉由名言识的力量,「领纳设名言处」它所显现的法,或者是它所领纳的法,皆能够称之为是名言识所共许之法。

接下来下一段,又诸业果及地道等,虽於庸俗未能遍许,然由听闻及领纳等,缘彼境时,於诸通常不观实理之识,亦能显现,故无世间不许之过。之後就探讨到,像业果或者是地道,甚至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内涵,「虽於庸俗未能遍许」,虽然不是一般平常的人所能共同承许的,「然由听闻及领纳等,缘彼境时,於诸通常不观实理之识,亦能显现」,虽然我们的心相续,暂时可能没有办法生起种种殊胜的地道功德,或者是得到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但是在听闻的当下,我们可以听闻到业果、地道、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内涵,而对於这样的一个境界,或者是这样的一种果位,生起缘着境的一颗心。透由听闻以及领纳等,之前在讲「领纳」的这个字的时候,仁波切他并没有做特别的解释。「然由听闻及领纳等,缘彼境时」,之前我是有请问过仁波切这个字的意思,他是说所谓的「领纳」的这个字,就是在之前你是听闻这个法,在内心当中会对於这个法有某一种的感觉,心是以这种方式在缘着境,「领纳」就是更进一步的,你透由闻思,自己本身去观修的时候,内心或许会现起某一种与地道功德,或者是解脱、一切遍智相符合的一些善心,这个时候心是领纳着法,它是以这个方式来为我介绍的,这个字刚刚仁波切在讲课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作解释。「然由听闻及领纳等,缘彼境时」,不管你是用闻思的这一颗心,或者是之後用修的这一颗心,在体会这个境界的当下,「於诸通常不观实理之识」,在不观察真实义的一般心识上,这当中的「通常」就是讲到了一般普通的心识,它并不会观察业果以及地道之上最究竟的本质,「亦能显现」虽然它不观察境之上最究竟的本质,但是透由听闻以及领纳的这颗心,它还是能够在心之上,显现出像业果以及地道种种殊胜的善法,这是有办法显现出来的。「故无世间不许之过」,因此虽然业果以及地道等法,并不是一般平常的人所能共同承许的,但是透由观察它的这颗心,由於在观察的当下,也能够如实的显现境界的缘故,「故无世间不许之过」,因此它还是能够称之为是世间所共许的,它并没有世间不共许的这种过患。22/50

「余名言量所违害者」,以上是谈到了第一个部分,就是探讨到名言识是所共许,当我们在探讨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先认识,什麽样的一颗心识,它能够称之为是名言识?在认识了名言识之後,更进一步的去探讨,所谓的名言识共许,是以什麽样的方式来作共许?这当中宗大师有特别强调,透由名言识所显现,或「所领纳设名言处」的这句话,就是名言识共许法的一个内涵。这当中所谓的「共许」,应该是在境界上来作探讨,就是当我们认识了名言识之後,名言识所共许的内涵,应该是在境之上。所谓的「境」,当我们来区分的时候,「境」跟「有境」之间确实是有一些不同。缘着境的一些心或者是声音,它称之为叫做有境;而在有境的境界之上,能够显现出来的这些法,称之为叫做境,所以境跟有境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作区分的。如果以广义而言,一切的万事万法都能够包含在境当中。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二个特点,余名言量所违害者,譬如於绳妄执为蛇及阳焰妄执为水,虽是未观实理识所执取,比如透由我们内心当中的一些颠倒识,可能会执着绳它为一条蛇,或者是执着着阳焰它为水,「虽是未观实理识所执取」,虽然这样的一颗心识,它是未观察真实义理的一颗心识,也就是说它能够称之为叫做名言识,但是它并不是正确的名言识。刚刚请示了仁波切他是说,这个部分名言识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确的,一类是颠倒的。执绳为蛇的这一颗心,以及执阳焰为水的这一颗心,它能够称之为是名言识,因为它在执取境的时候,它并没有去观察境之上,甚至没有探讨境之上最究竟的本质为何?虽然它所执着的方式是颠倒的,但是这样的一颗心,它还是能够称之为叫做名言识,只不过它并不是正确的名言识罢了。因此这当中就谈到了,虽是未观实理识所执取,然彼所取义,虽然这一颗心它本身是名言识,但是透由这颗心所执取的这个境界,不管是绳它是蛇的这一点,或者是阳焰是水的这一点,由名言量而能违害,这当中的名言量是谈到了正量。所谓的「正量」就是正确无颠倒的一颗心识,我们称之为叫做正量。之前名言识所执取的境,不管是绳之上有蛇的这一点,或阳焰之上有水的这一点,透由其他的正量是有办法违害的。比如执绳为蛇的这一颗心,透由执绳非蛇的这一颗心,能够对之前的这颗颠倒的心产生违害;相同的,执取阳焰为水的这一颗心,也可以被执取阳焰非水的这一颗心所违害。所以之前的这两颗颠倒的心识所执取的境界,是会被其他正确的心识,也就是这当中所谓的名言量所违害,故於名言亦无彼等。因此绳是蛇的这一点,或者阳焰是水的这一点,虽然可以透由名言识来安立它,但是由於安立它的名言识本身,并不是正确的名言识,所以透由名言识所安立出来的法,它本身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不存在,是因为能够藉由其他的正量所违害。所以这当中就有探讨到,执绳为蛇的这一颗心,它并不是正量,而执蛇为蛇的这一颗心是正量。虽然以境界本身而言,在绳子的那个方位并没有一条蛇,以及在蛇牠的那个方位,也并没有一条真实的蛇,但是这两颗心,一者能够称之为叫做正量,一者却不能够称之为正量。这一点是中观应成,在探讨「境」它本身有无自性的时候,做的最主要的一个区分特点,也就是说这两颗心,一者是正确的,一者是颠倒的。但是以境界本身而言,就如同在绳子的那个方位,并没有一条真实的蛇一般,实际上在蛇的本身的那个方位,也并没有一条真实的蛇。

接下来我们看到第三个特别,第三个特别我们是探讨,「如理观察有无自性之正理,无违害者」,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安立这一法的时候,这一法在安立的同时,必须被观察有无自性之正理,在观察的时候是以无违害的态度而形成出来。换一种方式讲就是说,这一法它在安立的时候,它是不能够被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所违害的。接下来的这一句话,如观察有无自性之正理,无违害者,谓於名言所立诸义,虽名言量之所成立,在这一句话当中就有谈到,「名言所立诸义」在名言中所安立的诸法,「虽名言量之所成立」透由名言,在名言中所安立的诸法,它的形成必须是透由名言量,才有办法安立、才有办法成立的。然正观察有无自性正理之识,於一切种定须无害。在名言中所安立的诸法,虽然是被名言量所安立的,但是在安立的同时,「然正观察有无自性正理之识,於一切种定须无害」,观察有无正理的这种心识,从任何的一个角度来观察,应该对於这一法皆没有任何的伤害。也就是说观察有无自性正理的这一颗心识,在观察名言量所安立的这个境的当下,它应该是从任何的角度来作观察,皆没有任何的违害。但是不是说没有违害的同时,必须要透由正理来证成这一法呢?并不是。虽然正理并没有办法违害名言量所安立的这一法,但并不代表正理本身必须要能够成立这一法。

接下来,若由彼理之所成立,是由自性成立为有,如果透由名言量所安立的这一法,在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观察之後是能够被正理所安立的话,「是由自性成立为有」,这一法到最後会变成是有自性的。之所以是有自性,因为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是有办法安立的一法,所以它会变成是有自性的一法。如果名言量所安立的这一法,它是有自性的话,则违名言之义。它就违反了名言的这个内涵,名言所安立的一法,是在无观察的状态之下所安立的一法,所以如果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後,是有办法安立的话,它与之前名言安立法的这个角度,刚好是相违的。故无妄执理智无害与彼所成,二事为一,因此不应该妄想执着,「理智无害」这当中的「理智」是观察有无自性的理智,理智所没有办法伤害的这一点,「与彼所成」与理智所能够安立境的这一点,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也就是说一法的形成,在观察有无自性的理智,在观察之後没有办法违害这一法,与理智本身安立这一法,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办法如实的来分辨的话,说於名言,从诸善恶感生苦乐与自在自性造生苦乐,是则俱是,非则俱非,邪分别处。如果对於之前的这两点,也就是理智无害与理智所成,这两点没有办法区分的话,那从善恶感生苦乐,以及「自在」就是自在天王,以及自性所造的苦乐,这两者「是则俱是」,也就是一者能够安立的话,另外一者也要能够安立;「非则俱非」相同的,在破除一者的当下,另外一者也会被破除,实际上这样的一种论点是不正确的一个论点。而实际上这两点,也就是「从诸善恶感生苦乐与自在自性造生苦乐」,这两者前者是存在的,後者是不存在的。但是实际上这两者,它皆是理智所没有办法成立的一法,但是虽然理智所没有办法成立,但是一者透由理智在观察之後,是会被理智所伤害,另外一者在观察之後,它并不会被理智所伤害。但如果对於理智无害,也就是说透由理智来观察而没有办法伤害这个境,「与理智所成」这两者没有办法作区分的话,那就没有办法探讨「善恶感生苦乐」以及「自在自性造生苦乐」的这两者有无的差别。

之後就有谈到,自在自性造生苦乐与善不善感生苦乐,二虽俱非观察有无自性正理之所成立,就有更进一步的来探讨,自在天或者是自性造生苦乐的这一点,与善、不善感生苦乐的这一点,「二虽俱非观察有无自性正理之所成立」,这两者皆不是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能够安立的,这一点是相同的,也就是说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不管是自在自性造生苦乐,或者是善不善感生苦乐,这两者皆没有办法被正理所安立,然以正理违不违害,於一切种不相等故。既然这两者在透由正理观察之後,皆没有办法被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所安立的话,这两者最大的区分是在於哪里呢?「然以正理违不违害,於一切种不相等故」,在正理观察之後,虽然皆没有办法被正理所安立,但是一者,也就是前者「自在自性造生苦乐」的这一点,是会被正理所违害的,而後面的这一者,也就是「善不善感生苦乐」的这一点,透由正理的观察,是不会被正理所违害,因此在这个之上我们必须要做一个区分。

「又自他部诸实事师,不共欲乐遍计无时分方分」,这当中「时分方」这三个字在原文当中并没有,这三个字是多出来的,所以应该是「无分之能取所取」。更进一步的来探讨,为什麽自在自性造生苦乐,在透由正理的观察之後,会被正理所违害?而後面的这一点却没有办法被正理所违害呢?就更进一步的谈到,又自他部诸实事师,自宗以及他宗的实事师,也就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这些论师,不管是内道或者是外道的这些宗义师们,不共欲乐遍计无分之能取、所取,所提出来的不共论点当中有谈到,无分是能取、所取,这当中无分的内涵,就包含了无时分以及无方分,并且有谈到能取以及所取。「能取」就是能取的心,或者是声音,「所取」也就是它所取的这个境界,能取的心以及所取的境。那在安立的时候,它会安立能取以及所取,这两者是无分法。这一点是下部的宗义师,也就是中观自续派以下的某一类的宗义师,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安立境以及心这两者的差别。及神我、自性、大自在等,这当中所谓的「神我」,在原文当中是谈到了「我」,或者是自性,或者是大自在,也就是大自在天王,彼师立时,当这些宗义师在安立这些法的当下,是以道理已观自性是否如是,是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去观察之後,所安立的一法。也就是说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他会认为以上所谈到的这些法,它本身皆是有自性的,次自亦谓是由如是观察正理,已得彼义而後安立。所以也就是因此,如果它在安立的当下,是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去观察之後所安立的话,相同的道理,藉由其他的正理在观察之後,也应该是能够获得相同的结论,它才有办法安立这一法。故於彼义,以余观察有无自性正理观察,亦应受许,因此下部的宗义师,他所提出来的这个论点,透由其他的正理来作观察的话,尤其是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来作观察,也应该是要能够安立的才对。

在上一段的最後一句话,也就是「以余观察有无自性正理观察,亦应受许,」这旁边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打成逗号,以许彼义是堪正理所观察故。为什麽在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观察之後,它必须被这种正理所能够安立,它的原因就是谈到了,「以许彼义是堪正理,所观察故」,因为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这些论师们,在安立法的时候,一开始他就认为,这一法是在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观察决择之後,必须要找到「有自性」的一法,它才有办法安立法。所以任何的一法,在透由不同的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观察之後,应该都要能够得到相同的结论,所以最後就有谈到「以许彼义是堪正理,所观察故」。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皆认为一法的形成,是必须能够堪忍正理所观察的。所谓堪忍正理所观察,就是正理在观察之後,都必须要能够安立这一法。如是观时,若不能堪无垢正理观察重担,故彼非是正理所得,即便遮遣,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後,如果这一法,透由无垢的正理观察後,并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真实的结论,或者并没有办法找到如同他宗所安立,如此真实的一个境的话,「即便遮遣」就表示这一法它会被遮止。以彼若有须此正理所获得故。为什麽正理在寻求这一法之後,如果没有办法寻求到真实的一法,就等於是会被正理所遮止?因为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不管是自宗也就是内道,或外道的宗义师,他一开始在安立法的时候,就认为这一法是必须透由正理观察之後,所能够得到的一个结论。如果这个结论透由无垢的正理观察之後,并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真实的结论,就表示它并没有办法被正理所安立。所以最後就有「以彼若有」,也就是之前所安立的无分、能取、所取,或者是我、自性、大自在等等这一切的法,如果是有的话「须此正理所获得故」,以你的角度而言,你会认为这一法在安立的当下,是必须透由正理所安立的。

色声等者,以自宗也就是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不管是色法,或者是声音,甚至之前所谈到的善恶感生苦乐的这个道理,唯於无内外乱缘所损名言诸识,这当中就有谈到,色声以及善恶感生苦乐这一切的法,仅是藉由内外无错乱因缘的名言识,如其共许而为安立。这是在内外皆没有错乱的因缘之下,透由名言识的力量,所安立出来的一个境界。非观彼等,唯名言耶?亦实义如是耶?因此在安立的同时,并没有更进一步的去探讨,这一法它是仅由分别心安立的呢?还是说这一法是最究竟的本性?在安立的当下,仅是藉由名言识的力量安立罢了,并不会更进一步的去探讨,它境之上的有无自性的道理。由彼观察获得自性,然後乃许,因此这一法在安立的当下,仅是藉由名言识的力量去安立的,并不是在探讨有无自性之上而安立出来的。故於彼等,不可以观察有无自性之理而为观察,以未许彼义堪忍正理观察故。因此色声以及善恶感生苦乐的这些内涵,不可以观察有无自性之理而为观察,在安立它的当下,不需要藉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更进一步的去观察,因为它刚开始在安立的时候,并不是以观察有无自性正理的角度来安立的,因此在法之上我们去探讨的时候,也不需要以这样的一个角度来作探讨。「以未许彼义堪忍正理观察故」,因为在安立这一法的当下,从来都没有承许说,这一法是能够堪忍正理观察的。故如有人,说此是羊,不可观察是马是象。就比如说,当有一个人说面前的这条动物,是一只羊的时候,我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去问他说:牠是马?还是大象?因为马跟羊跟象之间是毫无关联的。相同的,以中观应成的角度在安立诸法的同时,是在一种不简择、并且不探讨的状态之下,藉由名言识的力量所安立的。既然它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在安立的话,你怎麽能够用一种观察有无自性的角度,在探讨这一法是否是形成的呢?不能够以这样的一种角度,来探讨法的存在与否。

在这一段当中最主要谈到的内涵,是以中观应成派以及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们,他们在作问答的过程当中,以中观应成的角度而言,在安立诸法的同时,是在一种不简择、不观察的情况之下,而安立的诸法。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安立法之後,当在探讨法的本质时,并不需要以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来作探讨。因为刚开始在安立的时候,并没有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安立。但是相反的,中观自续派以下的论师,在安立法的时候,是在一种观察、并且探讨之後,它必须要找到一个真实的法,它才有办法安立这一法。所以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安立法之後,当透由观察有无自性的正理,在作探讨或者在观察的时候,发现到如果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一法,那这一法几乎就等於是不存在的。因为你刚开始安立法的时候,是安立在一种观察、并且择决的状态之上而安立的。既然是以这种方式来安立的话,最後透由正理在观察之後,要是没有办法找到真实的一法,那你所立的法是没有办法存在的。中观应成以及自续以下的论师们,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做一个简单的问答。

仁波切说如果你们对於课程方面有问题的话,你们可以写在纸上传到前面来,每一天的下午我们都会找一个时间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答覆。今天的这一堂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毗钵舍那1
毗钵舍那2
毗钵舍那3
毗钵舍那 4
毗钵舍那 5
毗钵舍那 6
毗钵舍那 7
毗钵舍那 8
毗钵舍那 9
毗钵舍那 10
毗钵舍那11
毗钵舍那 12
毗钵舍那13
毗钵舍那 14
毗钵舍那15
毗钵舍那16
毗钵舍那 17
毗钵舍那 18
毗钵舍那 19
毗钵舍那20
毗钵舍那21
毗钵舍那 22
毗钵舍那23
毗钵舍那24
毗钵舍那25
毗钵舍那 26
毗钵舍那 27
毗钵舍那 28
毗钵舍那 29
毗钵舍那 30
毗钵舍那 31
毗钵舍那 32
毗钵舍那 33
毗钵舍那34
毗钵舍那 35
毗钵舍那 36
毗钵舍那 37
毗钵舍那 38
毗钵舍那 2005-1
毗钵舍那 2005-3
毗钵舍那 2005-4
毗钵舍那 2005-5
毗钵舍那 2005-6
毗钵舍那 2005-7
毗钵舍那 2005-8
毗钵舍那 2005-9
毗钵舍那 2005-10
毗钵舍那 2005-11
毗钵舍那 2005-12
毗钵舍那 2005-13
毗钵舍那 2005-14
毗钵舍那 2005-15
毗钵舍那 2005-16

上一篇(毗钵舍那 2005-1) 回目錄 下一篇(毗钵舍那 2005-3)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净土的声闻圣者必定回向大乘菩萨道:净土探究----大寂法师着
在灵感中翻译佛法,在业力下努力微笑- Yahoo!奇摩部落格
35佛忏悔文简介- 观照无常~ - Yahoo!奇摩部落格
萨迦学院台湾办事处官方部落格
不愿面对的真相

赞助网站
佛教世界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