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日全蝕---普陀山修持和朝聖之旅 普巴金剛消災除障”竹千”大法會 IAE最新企業社會責任NPO規劃課程-限60名免費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7 23:22:08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昂旺朗吉堪布

卷之十八

未三、建立世俗胜义二谛分四 申一、分二谛之事 申二、分别之数 申三、分

别之义 申四、释所分义。

申一、分二谛之事

  「分为二谛之事,先觉虽有多说,今如集学论云:『所知亦唯世俗胜义二谛。

』以所知为所分之事也。」

  二谛之分,先觉虽有多说,今依集量论所说:「所知唯世俗胜义二谛」,以所

知摄二谛尽故,所知为分别之所依也。其他各说:一、如俄洛罗紮瓦,许唯显现事

,乃二谛分别所依。彼说空性非心所知所行境。如是,则应无胜义谛。二、有说不

须增益之境,是二谛分别所依。三、又有说不须寻伺观察之境,是二谛分别所依。

四、又有说,谛乃世俗胜义分别所依。初说非理。若空性非所知境,则遮实有之空

性应无,应破之实有执亦无,能执实有者亦应无,是一切流转有情皆已灭尽生死矣

。次说亦非理。果如所许,应无增益之法。无增益之法。则诸宗(外小)成就增益

诸说(理)亦应皆无。如是,则内道自宗不应呵彼之增益成见。三亦非理。如彼所

~P 1190

说,则於二谛寻伺观察,为无意义。四亦非理,以说世俗即是谛实,与经说世俗虚

妄之义相违故。复有说不须立二谛分别所依之事者,此说更非理。无分别之事即有

分别之法,成大过失。

申二、分别之数

  「如中论云:『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谓分世俗胜义二谛。」

  於所知境分别,非一非三之二数决定。可安立为心之境者,称为所知,故摄一

切法尽。如中论云:「一、世间俗谛,二、第一胜义谛。」是。入一切圣者等持智

中之境,即是胜义,以无分别智所行境如如不变,故称谛实。(黄隼高记云:世俗

、胜义二者皆是谛。世俗谛,一切世间境。胜义谛,圣者等持平等智中之境。如其

所见,无有颠倒,故称谛。此二皆所知境。)

申三、分别之义

  「既分二谛,则应有异,其异相云何?先觉多说如瓶与衣为体性异。如无常与

所作性。体性是一,待所遮为异。此二所异之法皆属有事,若有一法非有事摄,名

遮一品之异,共为三异,二谛属遮一品之异。有说二谛是一体性,待所遮为异者,

中观明论说,同体系於无事法,亦不相违。极为善哉。故所异二法,俱属无事,或

~P 1191

随一法属无事摄。许是一体,待所遮为异,都不相违。入中论释云:『宣说诸法之

体性有二,谓世俗与胜义。此说一一法各有世俗胜义二种体故。若二谛体性非一,

异体亦极不应理,则二谛无体,应成断无。以凡有者,一体多体二决定故。』释菩

提心论云:『说世俗即空,唯空即世俗,此无彼不有,如所作无常。』如芽若与自

胜义定体性异者,则与自实空亦应异体,是芽则成实有。由非异体,故体是一,芽

虽是实空,然非胜义谛。有经论说二谛非一非异者,有者是约自性成就之一异说,

有者是约体性非异所遮非一而说也。」

  由所知为分别之事,方有分别之法,即二谛。谛既分之为二,则应有异。其异

之相云何?先觉多说,如瓶与衣,体性是异。如无常与所作性,自体是一,即回遮

为异。(如因缘作用生时,同时有无常性。)此二所异之法,皆须有物。(如雅州

与雅安,一地二名。有但知是雅安而不知有雅州者,有但知雅州而不知雅安者,故

回遮为异,亦称待所遮而为异。)若彼此法中有一法非有事摄,名遮一之异,共为

三异。二谛者,乃遮一之异。若世俗为所知境,则胜义非所知境。反之亦然。又如

~P 1192

世俗为有为,则胜义为无为,故称遮一之异。二谛之异,即如是者。有一类许二谛

是一体性而回遮为异者,此种许法与本宗无违。但他宗谓此二俱有物,则与本宗不

合。如中观明论说:「一体相属者,无有法无违。」此语极善。宗喀巴大师极赞之

,以彼此有物固可,彼此俱非有物,或随一有物一非有物,亦皆不相违。以此中有

一体相属与缘生相属之二者。缘生相属,如芽与种,一体相属,如雅州与雅安为一

体是。无常与所作,亦是一体相属。无常无所作,其体同时成就,互相依存。故彼

此所异之法俱属无物,或其中任随一法属无物摄,许是一体,但遮为异,都不相违

。若无为与无生皆非有物,乃一体而回遮为异。以无为与无生不能同时说,须二次

说,故依语言即显为二。如瓶与所知是一体而回遮为异,不成相违。因此乃常性,

非事物之有法,彼虽是一体,然不能说所知与瓶为一体,以成就瓶时,依於所知故

。遮所知时,即遮於瓶,故说瓶与所知为一体。然成就所知,不须依於瓶,故又不

能说所知与瓶为一体。又如瓶与瓶之法性亦是一体,而回遮为异,此亦不违,以此

亦一体相属。若本无瓶,即无瓶之法性。若本无瓶之法性,则亦无瓶。故彼此互相

依存。然一为事物,一非事物,俱不相违也。入中论释云:「一切诸法自体随示二

~P 1193

相,谓世俗与胜义。」如於瓶上有世俗及胜义二相,名言有,即世俗。自性空,即

胜义。「此说一一法,摄有为及无为各有世俗胜义二种体。」据此可知,世俗胜义

二皆有体,然不必一一皆有物。即此可证知藏中先贤所说,有物方有体,有体必有

物之说为不合理。「若二谛体性非一,是异体,亦不应理。以二谛无体,应成断无

。凡有者,一体与多体二决定故。」多体即异体有,如瓶与其自体乃一体有。瓶与

柱则异体有。二谛若有,亦不能出一与异二体之外。故菩提心论释亦云:「说世俗

谛即空性,空性真如即世俗。,此无则彼亦不有,此如所作与无常。」余宗计二谛

有体,即有自性成就。自宗计二谛有体而与二谛无自性不相违。菩提心论释说:「

世俗谛有自性空。」自性空之空性,须观待於世俗谛,彼此互相关联,互相依存。

分别法之世俗谛须关联於分别事之自性空;分别事之自性空,须关联於分别法之世

俗谛。如苗芽与种子乃缘生相属,瓶与土乃一体相属,此无则彼无,无世俗则无胜

义,无胜义则无世俗,乃一体回遮为异,与所作性及无常之一体相属等同。若不许

二谛一体,则有如下过失:「如苗芽果与自之胜义(即苗芽之空性),体性为异者

~P 1194

,则与自之实有自性空(空性),亦应异体(如马与牛)如是,则有成实有之过失

,由非实体,即为一体故。」自宗许是一体,以若许二体非一,则有如中观现见论

所说之四种过失:(1)若芽与芽之空性异体,则芽之自性空,非芽之法性矣。(

2)若芽之实有自性空非芽之法性,则有二过。(一)或芽无空性。(二)或芽即

空性。(3)若即空性,则见芽时应见其空性。(4)又若芽之自性空非其法性,

则通达芽空性时,应不能净治其实执。若二谛异体,亦有二种过。第一、一切应断

者不能完全清净,如是,则一切上乘应修次第,皆成无义。其次,成佛时於应断之

惑应不圆满清净。以通达空性不能净治实有自性之执着故。如是,则空义亦成无义

。「又苗芽虽是自之实有自性空,然非自之胜义谛。」以苗芽虽无自性,然苗芽非

空性,以无实有成就遍於诸法,仅就无实有成就一言回遮於二谛,固是胜义,然诸

法皆无实有成就,非诸法皆是空性。如苗芽无实有自性,彼无实有自性不仅遍于苗

芽之空性,亦遍于苗芽。「有少数教典中,说二谛非一非异」者,乃依文字如是,

非其意义,亦说一异皆非,如解深密经及中论,亦有一异皆非之文字。经云:「种

界胜义谛相相等皆离一异。」释说:「离异者,谓(离异)体之异,离一者,谓离

~P 1195

名言之一。」意谓离言音立名之一,以其体虽一,语音与立名非一也。立名若一,

则眼见瓶柱则见空性矣。「有一类臆断,以为是约自性成就之一异说。」以中论有

非一非异之文,彼以为是自性成就之一异。

  「又有一类臆断,谓是约体性异与遮一而说,二者皆非。」皆误解也。

申四、释所分义分三 酉一、释世俗谛 酉二、释胜义谛 酉三、释二谛数定。

酉一、释世俗谛分三 戌一、释世俗与谛字义 戌二、世俗谛相 戌三、世俗

差别。

戌一、释世俗与谛字义

  「显句论说,世俗有障真实、互相依、世间名言三义。後者释为能诠所诠、能

知所知等相。故非唯能知与能诠之有境名言,亦莫执一切所知所诠皆是世俗谛。其

色等法,于何世俗心前安立为谛,彼世俗心,即三义中之初世俗,亦即於无自性诸

法增益为有自性之无明,事非实有而立为实有者,必是心法。除实执外,於余心前

无可立为实有者故。如入中论云:『疑障性故名世俗,假法由彼现为谛,能仁说名

世俗谛,所有假法唯世俗。』释论亦云:『由有支所摄染污无明增上之力,安立世

俗谛。若已断染无明,已见诸行如影像等声闻独觉菩萨之前,唯是假法,全无谛实

~P 1196

,以无实执故。故此唯诳愚夫,於余圣者则如幻事,是缘起性,惟见世俗。』此非

说安立有世俗谛要由无明安立,於已断染污无明之声闻独觉菩萨前,便不安立世俗

谛。其初因相,谓如前说染污无明,即是实执,彼所执义,于名言中亦非有故,但

世俗谛于名言中则定有故。以是当知,安立诸法世俗中有之世俗,必非染污无明之

世俗也。第二因相,谓诸已断染污无明世俗心者,由无安立谛实之实执世俗故,成

立诸行於彼等前非是谛实,不能成立非是世俗故。故说诸行於彼等前唯世俗者,是

说世俗与谛实二义於彼等前不可安立为谛。唯字仅遮谛实,非遮世俗谛。说为唯世

俗与世俗谛之意,当如是了知。显句论云:由於世间世俗为谛,名世间世俗谛。如

入中论释云:『由此世俗,令诸法现为实有,无自性者现有自性。以於世间颠倒世

俗之前,为谛实故,名世间世俗谛。』谓如前说,是於无明世俗之前现为谛实,非

于名言许为实有。若不尔者,则违此宗于名言中亦不许自相,及于名言亦破实有,

成立无实故。由此道理,亦当了知智藏论师说世俗中谛之义。问:法性与二我,於

实执世俗之前现为谛实,亦应成世俗谛。曰:若仅於实执世俗之前现为谛实,便立

~P 1197

为世俗谛者,应有彼过。然非如是。此仅是说,世俗谛之谛字,为于何世俗前为谛

之世俗,及於彼前如何谛实之理耳。」

  明句论云:「於世俗有,障真实(一)及互相依(二)与世间名言(三)三义

。」此就梵语含义解释。「三义中之後者,释为能诠所诠,能知所知等相。然非唯

能知能诠之有境名言(能诠,谓声。)亦不可执一切所知所诠皆是世俗谛。」此如

脖蟇及分别瓶名之心,即包世俗,以包能言所言、能知所知等相。然所知及所言任

何一切又不可执为世俗谛。「所谓世间名言者,非仅指能知之分别及能诠之言音。

」亦摄所知所诠之义。否则瓶柱等境非世俗谛矣。「然所知及所诠,亦不可随何一

切皆执为世俗谛。」以胜义空性亦是所知境,一切般若亦是所诠,皆不能安立为世

俗谛故。其第二义,彼此相依。如能知之心与所知之境,彼此相依。又如长短粗细

,亦彼此相依而成为假,以其显现为自性成就(躲粗)与彼法性(列粗)不相合故

。至色等法,于随何世俗心前安立为谛,彼世俗心即三义中之第一,亦即於无自性

诸法增益为有自性之无明。以与法性不合是假,而心上现为谛实故。此即障真实之

世俗。但此非泛说之世俗,乃说世俗谛之世俗,乃就增益为有自性之无明心显现为

~P 1198

谛实而言。「凡事非实有而立为实有者,必是心法。」谓唯就心上安立,故名心法

。「除实执外,於余心前无可立为实有者故。」入中论亦云:「疑障性故名世俗,

假法由彼(愚疑),现为谛(实有自性成就),佛说彼为世俗谛,凡成假法(事物

)即世俗。」世俗二字,梵语为「桑志打」含藏一切之义。藏语为「衮佐」,「衮

」义为一切,「佐」义为障。以障诸法本空令吾人不能得见。真如自性本来法性,

为彼愚疑所障,故称世俗。上颂即依梵语「桑志打」义而造,非就世俗名言不加观

察唯名安立者而言。不加观察唯名安立之世俗名言是有,而此有中,乃就执实愚疑

心上显现而言。第三句根据佛向药叉王(名朗卡堕)说,经中有此义,谓愚疑执实

称世俗谛。四句义谓。虽未执实,於世俗中显现为有者,仅称为世俗,不名为谛,

非谓一切有情心上皆世俗谛。一类未成佛有情於显现诸法,执为谛实,称世俗谛。

一类未成佛有情,於显现世俗不执为实,仅名世俗,不加谛字。释论亦云:「由有

支所摄染污(具惑)无明增上之力,安立世俗谛。若已断染污无明,已见诸行如影

像等之声缘菩萨,则所见唯是假法(假为世俗自性),全无谛实,以无实执故。故

此唯诳愚夫,而於圣者(三乘离染者)则如幻事,仅依缘起而有,唯成世俗。」由

~P 1199

见唯名安立之微细缘起,於色等诸法,见无自性,唯成世俗而无谛实。佛向药叉王

云:「内外诸法世俗有,而其本性无自性。於无自性倒执有(自性),以此而障真

如性。」过去藏中人士误解前引入中论释初句「疑障性故名世俗」以为世俗谛之有

无,须视有支所摄染污无明之有无而定。又误解次句「假法由彼现为谛」,以为在

三乘圣者之前,色等诸法非世俗谛,以离染污者无世俗谛故。本论为除此执,於此

特释云:「此非说安立有世俗谛要由无明安立,於已断染污无明之声闻独觉菩萨前

,便不安立世俗谛。其初因相,谓如前所说,(认识染污无明科中)染污无明即是

实执。彼所执义,于名言中亦非有故。但世俗谛于名言中则定有而且遍。以凡是世

俗谛皆于名言有,由执实而有之世俗谛,于名言中亦不能有故。由执实心而安立之

世俗谛于名言中不能有者,以颠倒心不能成义故。是量非量,二相违故。通达无谛

实(空性)是量成义(成空性义),有谛实即非量,不能成义。若执实能成义,则

成空性之义应成非量,而执实之心亦应非倒。执实之无义可成,以本无实有自性故

,故亦不能成立世俗谛。或问:既非由有染污无明而安立世俗谛有,何以入中论如

~P 1200

此云云?答:应说由染污无明之自在而安立世俗谛,不能说由染污无明而安立世俗

谛。如柱可称为世俗者,由执柱为实有之自在,称柱为世俗谛,非染污无明安立为

世俗谛,世俗谛非实执所能安立者,乃由世俗名言量安立。「于此当知,安立诸法

世俗中有之世俗,必非染污无明所成之世俗。」安立诸法世俗中有之世俗,即於一

切诸法尚未寻伺观察,一见之下为有,此即世俗有,亦即唯名安立之有。「入中论

所说疑障无明之世俗,乃染污无明所成之世俗,与一般名言量所说之世俗,名同而

义实异也。」「第二因相,诸已断染污无明世俗心者,由无安立谛实之实执故,成

立诸行。於彼之前非是谛实,不能成非世俗谛。」此明入中论本义,谓三乘圣者由

无安立谛实之实执心故成立世俗诸行,於三乘圣者前非是谛实,以圣者於诸法见其

如幻,见其假为自性,仅成就其无谛实,而未成就其非世俗谛。三乘圣者,通达诸

行乃由执实心而成为谛,故不能说彼未见世俗谛。於通达诸行如幻之世俗心前不成

谛实。於未通达诸行如幻之世俗心前则成谛实。但此深义,中观自续派以下,尚不

能见其为世俗谛,何况粗劣有情。以彼虽知色等诸法无常等性,然尚不能通达,仅

於执实心之前,而安立为世俗谛之义。「故说诸行於彼等前唯世俗者,是说世俗与

~P 1201

谛实之义,当如是了知。」显句论云:「由於世间世俗为谛,名世间世俗谛。」过

去藏中有说世间世俗名言即谛实者。如是解释世俗之义,与自宗说於执实心之前成

就谛实之说相违。如入中论释云:「由此世俗,令诸法现为实有,无自性现为有自

性,以於世间颠倒世俗之前为谛实,故名世间世俗谛。」此谓由世俗之心力,令色

等如瓶柱等法,於无自性现有自性。此由世间粗劣有情於执实心之前计为谛实,故

称为世间世俗谛。此即释前「以彼於假见实者,佛即说彼为自性。」之颂文。「谓

应如前所说之染污无明世俗心之前而明谛实,非于名言许为实有也。若不乐者,则

违此宗于名言中亦不许自相,及于名言亦破实有,成立无实。若名言亦有谛实,则

名言不能作遮破谛实之事业矣。」「由此道理,亦当了知智藏论师(耶嘉领波。造

二谛颂,并自作释。)说世俗中有谛实之义,系於世俗执实心之前成就谛实。」或

难云;此有二谛不分之过。「以法性与二我亦於实执世俗之前现为谛实,得毋法性

,亦成世俗谛耶?曰:若仅於实执世俗之前现为谛实立为世俗谛者,应有彼过,然

此非如是。此仅是明世俗谛之谛字义为于何世俗前为谛之世俗,及於彼前如何谛实

之理耳。」凡执有执无,皆由心成。如执兔角为有,即有执实之兔角。如於法性执

~P 1202

有自性成就,即由此执,而有自性成就之法性。於人法二我亦然。言有言无,乃依

其执着心之情况而说,如於心中有有瓶柱之执而显现瓶柱为有,等於执有兔角之心

之前而说有兔角。此就心中显现兔角实有者而言,非就一般言说说兔有角。又如幻

马,由观者执为实有之心而有实马显现,非就一般名言说幻马实有。或问:执空性

为谛实,於此执实心之前是否亦可说为世俗谛?答:不能。如入中论释所云,由世

间颠倒执实称为世俗谛者,非谓仅执实即成为世俗谛,以此中原因须先认识何种为

世俗及如何成谛之理。此处乃仅仅解释世俗及谛之文义,非解释世俗谛成立之原因

。如藏中修词谓月为具白光者,若即具白光为月成立之原因,则世间一切具白光者

甚众,岂不皆成为月乎?此亦如是。

戌二、世俗谛相

  「内外诸法各有胜义世俗二体。如芽,有见真所知真实义理智所得之芽体,与

见妄所知欺诳义名言识所得之芽体。前者即芽之胜义谛性。後者即芽之世俗谛性。

入中论云:『由於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说见真境即真谛,所见虚妄名俗

谛。』此说芽体有二种体性,胜义即前识所得,世俗即後识所得。非说芽之一体观

~P 1203

待前後二识为二谛。入中论释云:诸法之体性有二,谓世俗与胜义。说一一法分为

二体,胜义是见真谛智所得,世俗是见虚妄识所得。世俗谛法事本非谛,是於实执

前为谛,故了解彼义时,必须了解彼为虚妄。喻如了解瓶是虚妄所知欺诳义时,必

须于瓶,先以理智破除实执之境,获得正见。未以正理破除实有,必无正量能成其

为虚妄故。虽瓶衣等是世俗谛,然心成立瓶衣等时,彼心不须成其为世俗谛。如瓶

衣等虽无自性现有自性。犹如幻事。然成立瓶衣之心,不须成立如幻义。故有说此

宗瓶衣等法,观待未得中观正见异生识前,是世俗谛,观待圣者是胜义谛,不应道

理。入中论释云:『其中异生所见胜义即有相行,圣者所见唯世俗法。其自性空,

即圣者之胜义。』彼乃违是而说故。诸异生类执瓶等为实有。亦即执为胜义有,故

待彼等之识,瓶等乃胜义有,非世俗义。彼等识见为胜义有之瓶等事,观待圣者身

中见万有如幻之智,反成世俗。观待此智不可安立为谛,故说唯世俗也。虽然彼等

之本性说为胜义谛。故当分别解说,瓶等为世俗,瓶等本性,即圣者之胜义,不可

说瓶等於圣者前即为胜义,以圣者见真义之理智不得瓶等故,论说见真义之理智所

~P 1204

得为胜义谛故。」

  「内外一切诸法,皆有胜义体及世俗谛之二分。如于苗芽,以见其所知义之理

智所得芽体,及以比量虚妄所知义之世间识所得之芽体,前者为苗芽之胜义体,後

者即苗芽之世俗谛。」世俗谛之体相,外谓色声等,内谓心心所等。如于苗芽,以

究竟抉择理智而获得苗芽体性,即苗芽之法性,亦即空性。无谛实苗芽即胜义谛体

。通达空性时,心中显现分「粗」,与诸法法性「列粗」,如如契合,除所照见

外,无余可说,故称为「德可拉你」。(唯彼真实义。)至名言识,则对於苗芽心

中显现分,与其法性不符,故称虚妄。前者所得,乃苗芽之实有自性空,後者所得

,乃苗芽之名言有。前者以任何量观察(心中显现分),皆合於抉择究竟理智之量

,故是胜义谛体。後者须观待于名言中有(与法性不符)乃抉择世俗名言理智量,

故是世俗谛体。通达於瓶之量,须观待(依靠)於瓶之自体。若属於世俗名言量,

即成为世俗名言谛。此名世俗谛之成因,前所言者,乃世俗谛之声义。成立世俗谛

之原因,如入中论云:「由於诸法见真妄,故得诸法二种体。随见真境即真如,真

谛所见虚妄名俗谛。」此颂之教义,系说苗芽体中具有二谛体性。以无论任何一法

~P 1205

皆有真妄二种所知义,见真之理智所获得者,乃此法之胜义谛体,见妄之名言识所

获得者,乃此法之世俗谛体。「胜义,即前理智所得;(见真),世俗即後识所得

(见妄)。非说芽之一体,观待於前後二识为二谛。」入中论释云:「一切诸法之

自体随示二相,谓世俗与胜义。」此说一切法之本体分而为二,胜义是见真谛智所

得,世俗是见虚妄识所得。世俗胜义二者皆可说是瓶之体,然不能说二者是瓶。於

此应善了知。「世俗谛法本非谛实,唯於执实前为谛实。故欲了知彼之自分,必了

解彼为虚妄。」此谓通达世俗谛,须知其自遮义而後能决其为虚妄。故通达世俗谛

须通达空性。如仅通世俗自遮一分,则不须通达空性。「喻如了解瓶之相事决定其

是虚妄所知之义时,必须於瓶先以理智破除实执之境,获得正见(即无自性之见)

,如未以正理破除实有,必无正量能成其虚妄故。」此谓於瓶之虚妄义有所决定,

必须先通达瓶无自性,而後能决定知瓶虚妄,而後知瓶为世俗。故通达世俗谛亦非

易事。如自续以下,皆未能善知世俗谛之应遮分。所谓世俗谛之自分者,谓除其自

身单纯意义外,余如虚空等一切意义,皆应遮回。换言之,通世俗事之虚妄,须先

遮实有,通空性。如就普通世俗,欲达其虚妄,则不须先通空性。(普通世俗之虚

~P 1206

妄,谓人类社会之诈伪言行等。)至通达二谛之前後次第,在藏中辩论亦甚难事。

入中论说:「依通达世俗谛名言之方便而通达胜义谛。未通达空性之前,於一般世

俗谛虽已通达其虚妄义,然不必以理遮除谛实。」宗喀大师所言,於瓶之相事决定

其为虚妄,须获得破除谛实之正见者,乃专就瓶之相事而言,非就一般世俗谛而言

。「如瓶衣等虽是世俗谛,然成立彼等心时,不须成其为世俗谛。」此谓知瓶衣不

须於其世俗谛之意义有所通达,然须将「世俗」与「是世俗」及「虚妄」与「是虚

妄」,有所分别。「如於瓶衣等之自性,虽现如幻。然成立瓶衣之心必须成立如幻

义。故有说此宗瓶衣等法观待於未得中观正见异生识前立为世俗谛,观待於圣者则

立为胜义谛,不应道理。」若瓶等观待异生知前成立世俗谛,则异生应知瓶是世俗

谛,即应知瓶是虚妄,且应遮破谛实,且应未得中观见者,亦已能遮破谛实。实为

大过失。若说瓶等观待于圣者成胜义谛,此亦不然。如前所言,三乘圣者通达瓶是

虚妄,瓶是世俗谛,而非通达瓶是胜义谛。与过去所说正相违反。故大师判为非理

。以上皆明其违理。其违教者,入中论释云:「其中异生所见之胜义,即有相行,

~P 1207

圣者所见唯世俗法,其自性空,即圣者之胜义。」此谓未达空性之异生,观瓶等诸

法,于其知前成立真实。于圣者智前则成如幻,唯是世俗,不成谛实。简言之,即

异生见瓶衣为真实,圣者见为世俗之瓶衣等。此之空性,方是胜义谛。过去藏中人

士说瓶等观待异生知前成世俗,圣者智前成胜义,是皆从其反面而说也。此谓所说

於理於教适得其反之意。「诸异生类执瓶等为实有,亦即执为胜义有。故观待异生

之识前,瓶等乃胜义有,非世俗义。彼等识见为胜义有之瓶等事,观待圣者身中见

前有如幻之智,反成世俗。故观待圣者智前不可安立为谛,说唯世俗也。」自宗所

许,乃由抉择世俗名言量之理智而获得之意义安立为世俗谛体。由抉择究竟理智所

获得之量安立为胜义谛体。乃根据前引入中论颂後二句「随见真境即真如(真谛)

,见妄者称世俗谛。」而安立。而过去藏中人士误解,以为二谛之分别,乃观待见

未见空性之知前而异也。「虽然,彼诸自性(空性)说为胜义谛,其中尚应分析而

言。如瓶等为世俗,而瓶等之本性(空性)则为圣者之胜义。」此说凡俗有情於瓶

柱等法唯见为真实,以此之故,瓶等在凡夫之前不成世俗谛,亦不成世俗。而於圣

者显现如幻之智慧所照见之瓶等诸法,则成为世俗,亦成为世俗谛。前云唯世俗而

~P 1208

不云谛者,乃别於凡夫所执之谛实而言,唯是世俗而已。或问:圣者心中既於瓶等

无凡夫之真实执着,如何复说世俗谛?当知,言世俗谛者,非就圣者之心言,乃就

凡俗有情执为谛实而言。三乘圣者心中已无实执,然具有通达他有情心中执实之情

况而言通达世俗谛。「故不可说瓶等於圣者前即为胜义,以圣者见真实之理智,不

得瓶等故。」若在真实义中有真实之瓶可得,则应有自性实有之瓶。以论说见真如

之理智所得为胜义谛故。瓶等诸法安立二谛之体相,应成派与自续派同,而安立之

事相(所依事)则不同。应成派许瓶柱名言有,即是事相,由唯分别安立而有,乃

瓶柱之事相。自续派则许于分别安立之外,有其自相,为世俗谛之事相,空去不依

分别安立而法自能成立之後,为胜义谛之事相。应成派许自性空之空,方是胜义谛

之事相。所不同者,自续派许境有自能成立之性,应成派许须将此自性空去後之空

性,方是胜义谛之事相。唯识师所许色等外境空,为胜义谛之事相,与内识相合之

色等诸法为世俗谛之事相。圆成实为胜义事,依他、遍计,为世俗事。经部师许瓶

等事物,有事能可得者,为胜义谛之事相。虚空等诸无为法无事能可得者为世俗谛

~P 1209

之事相。说一切有部随于何种有可损害分裂者(外色可损害分割)许为世俗谛,心

识微尘虚空诸不可损害分割者,许为胜义谛。以上说内道四宗安立二谛之大概,应

善了知。方知谁能通达清净中观正见,乃能无倒安立二谛也。龙树有颂云:「谁於

二谛相,不善安立者,唯佛见二谛,乃善安立此。」

戌三、世俗差别

  「自立因中观师说,内识现似有自相时,如现而有,故心不分正倒。外境现时

,须分如现有无自相。如二谛论云:『所现虽相同,然有无作用,故当分世俗,有

正倒差别。』此宗随应破,则说凡有无明者,所见一切有自相事,彼识皆由无明所

染而现,故世俗义不分正倒。入中论释云:『若世俗中亦见为虚妄者,非世俗谛。

』此说喻如影像,于已善名言世人之世俗心前,知非实有,故非待彼之世俗谛。然

是见虚妄所知欺诳义识所得之义故仍是世俗谛。如见影像之识,於所见境迷乱。有

无明者见青等有自相之识,於所见境迷乱正复相等。若以如是乱识,立所量为真实

则成相违。若立所量为虚妄,适得相成。若不尔者,则于名言未成实有,亦必不能

立世俗谛。若于名言立如幻虚妄,当必不能立世俗谛。随应破说,未被现前错乱因

缘所染之六识,与被染之六识。前六识所取之六境。与後六识所取之六境。其颠倒

~P 1210

之六识六境,立为倒世俗。其未颠倒之六识六境,立为正世俗。此亦唯待世间,或

名言量,立为正倒世俗。非待圣见随行之理智而立。故中观自宗说,凡有无明者,

见影像等与见青色等,待所见境无错乱,不错乱之差别,都是错乱,故不分别正倒

世俗。入中论云:『无患六根所取境,即是世间之所知,唯由世间立为实,余则世

间立为倒。』执人法有自相,有二种执。其由恶宗所薰心意,此妄计之逆品,非名

言量所能成立。故是例外。又尽离一切无明习气,错乱因缘之尽所有智,虽亦现二

取相,然非於所见境迷乱,理如余处所说。」

  「自续分正倒二种世俗谛。以内心现自相成就,如现而有,故心不分正倒,外

境则以有作用与无作用之二而分正倒。」彼谓如执阳为水之知,亦许为正。就境

而言,固是颠倒,但就内心而言,实有自相成就之水在心中显现,故亦许为非倒。

就外境言,阳之水入颠倒世俗谛,真实之水乃正世俗谛。兔角与人我乃颠倒世俗

,而非颠倒世俗谛。执阳为水之分别,如其所分别者不能成就,故是颠倒世俗谛

。江河之水,如其分别能有实用,故是正世俗谛。智藏论师(耶喜钦波,自续派)

~P 1211

二谛论云:「所现虽相同,然有无作用有分,故世俗为正倒差别。」彼宗许凡有自

相,应分正倒。如镜中影像,不能如有境心识所显现而有容貌之功能,故说为倒世

俗谛。真实容貌即正世俗谛。自续派之所许如是。应成派则因不许诸境有自性成就

,凡於境显现自相成就,皆由根本乱缘之无明所染,皆是虚妄,皆非正净,皆可说

为倒世俗谛,而无正世俗谛可言。故说不分正倒二种。入中论释云:「随何於世俗

中亦见虚妄者,非世俗谛。」此宗喀大师造论时,承上文而为解释之辞。意谓无论

随何,如影像阳等,在世俗之前,亦为妄者,皆非世俗谛。而一类不知者,以为

世俗中有谛实,意谓若世俗名言无谛实,则不能成为世俗谛。以彼等不知此文之前

尚引不影像诸喻,释中乃承上文云,此等观待於世间世俗知之前是虚妄,故非世俗

谛。喻如影像,于已善名言者之世俗心前知非实质,故非观待彼之世俗谛。影像不

能如形貌而实有,世间善言说之耆老皆知之,故於此影像不须寻伺观察其有无自性

,但须世间知即知其非谛实。「然见虚妄所知欺诳所得之伪义,仍是世俗谛。世俗

有三义:(一)世俗由执实而成,(二)世俗由名言量而成,(三)世俗由不须寻

伺观察,但观待於善言说者之知前而有。「如见影像之识,於所见境迷乱,现前乱

~P 1212

缘此与诸具无明者,显现青等自性成就,於显现境(根本乱缘)之迷乱,正复相同

。」如上所举之现前倒因与根本倒因,在应成派则一概不论,皆以为同是颠倒。「

若以如是乱识立所量为真实,则成相违。若立所量为虚妄,适得其成为助伴也。」

此明虚妄所量,足以扶助真实所量之成立。真实所量谓空性。虚妄所量谓俗谛。俗

谛显现有自性,与彼法性之无自性不符,故成其为颠倒。若世俗谛非虚妄,亦如真

实所量之空性,则无从安立彼为颠倒也。故云相违。然世俗实虚妄所量,故不惟无

违,胜极随顺而成助伴。如观待於执蓝眼识而安立有蓝,若眼识不颠倒显现蓝色,

则不能安立有蓝。眼识显现蓝为自性成就,若如其显现而有,则蓝应成为自性成就

之蓝。然实无自性成就之蓝,故眼识所安立之蓝乃为颠倒,蓝之法性与其显现不合

,故成为虚妄所量。须有漏倒因始能安立。通达空性之无漏智则不能安立虚妄所量

。「若不尔者,容貌诸法于名言未成立实有,则不能安立世俗谛。若于名言安立如

幻之虚妄,亦必不能安立世俗谛。」自续派许有正倒二种世俗,以容貌为正。影像

为倒。在应成派则谓二皆颠倒。若容貌非倒,则成自性实有。然容貌实无自性,故

于世俗谛应不能安立,如幻虚妄,诸法应无。若许谛实方安立为世俗谛,则如幻虚

~P 1213

妄诸法应不能安立为世俗谛。「中观应成派之规,未被现前错乱因缘所染之六识,

与被染之六识,前六识所取六境,与後六识所取之六境,其颠倒之六识六境,立为

倒世俗,其未颠倒之六识六境立为正世俗,此亦唯待世间或名言量,立为正倒世俗

,非待圣见随行之理智而立。」所云根本乱识者,谓我执无明习气。现前乱缘分二

:(一)内谓眼翳、胆病(见雪山皆黄),服食毒果(印度有之)等。(二)外谓

明镜、水、日光、映夺、伪装等。此属於前五识。其属於第六识(意识)之乱识,

谓邪宗、邪师、邪见、邪行、(神我、梵天。)及梦境,由睡眠力损害意识。有翳

之眼识(有境)为乱识,毛轮为乱境。胆病之眼识(有境)为乱识,黄色雪山为乱

境。水镜之光反射眼识(有境)造成影像(乱境),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是颠倒

境。天上之月、树上之花、非颠倒境。遥观远人及瞻望日月,形量甚小,亦是现前

乱缘,阳亦然(沙漠反映日光而成)。或问:就世间智之前,应无正世俗,以正

即非世俗,世俗即非正故。何以此论中说,依世间量立正俗?有善巧者释,谓总就

共同世俗,依世间智之前有正倒之故,而立正倒。世间一般人士,虽未通达空性,

~P 1214

然於镜中影像,仅依世间知识亦知其非真,谓为颠倒。如于容貌尚未通达如其显现

不成之理(须通达空性方知),即不知显现容貌之识为颠倒。故於境及有境皆不知

其为倒。总之,以世间知知其为假者称倒,彼虽是假,而世间知不知其假者称正。

所谓正倒,非观待於三乘圣者之胜义理智而立。(此处圣者,指通达空性者而言,

谓已获得中观见者。)自宗观待圣智不分正倒二种世俗,以世俗显现分与其法性不

合,(显现有自性、法性无自性。)则不可说有正世俗,而论中又说有正倒二世俗

者,唯观待世间知而说。世间知不为现前乱缘所惑,如知镜中影像,非如形貌实有

,即是正世俗,然非即能通达形貌之无自性也。故不观待圣智而说为正世俗。此论

中所谓「非待圣见随行之理智而立」之义如是。就圣智观察,凡夫见影像,同是颠

倒。入中论云:「无患六根所取境,即是世间之所知,唯由世间立为实,余者世间

立为倒。」此总说世俗非正,唯就世间知说无病六根所取,即此可说为正耳。其余

有现前乱缘,观待于世间智之前,立为倒相。次句若解作世间量是真实,即有语病

,应解作观待於世间量是真实。以未达空性之世间量与由现前乱缘损害之根识不同

。故余者句谓由现前乱识所获之识及境二者,观待於世间知之前立为倒相,然不能

~P 1215

说於世间量之前,立为颠倒,以能见其为世俗谛,必须已达空性故。故应说观待於

未通达空性之世间量,立为颠倒。因此处所说影像之假,非中观者通达之假,乃世

俗传称之假也。「於执人法有自性成就,亦有二种执。即现前乱缘及根本乱缘。如

由劣宗坏意薰染而成之执着之反面(人法二无我)者,非名言量所能成,此是例外

。」此明人法二我执,分现前乱缘所执之二我,与根本无明所执之二我。但现前乱

缘之损害,不能说观待于世间智前,悉为颠倒。例如劣宗,因彼宗见而起之人法我

执,亦为现前乱缘所起之一类之颠倒。彼之颠倒,即非世间智所能知,故此语不能

遍。以未通达空性之世间量,不能成彼劣宗之颠倒故,故云例外。「又显现一切无

明习气错乱因缘之尽所有智,虽亦现二取相,然非於所见境迷乱,其理已於余处显

说。」有学位尚为无明习气所染,故有二现。於境显现实有。佛无实有显现,无明

习气已尽故。但有境之显现,此之现境然非颠倒,仅有「唯名之有」之显现耳。

酉二、释胜义谛分三 戌一、释胜义与谛字义 戌二、释胜义谛相 戌三、释胜义

之差别。

~P 1216

戌一、释胜义与谛字义

  「显句论云:『既是义,复是胜,故名胜义。即此谛实,故名胜义谛。』此许

胜与义,俱指胜义谛。胜义谛之谛,谓不欺诳。由不安住此性而现彼相欺诳世间故

。六十正理论释说胜义谛亦唯由世间名言增上而立。故世俗谛之谛是於执实前为谛

。与胜义谛名义不同。」

  「显句论云:『既是义,复是胜,故名胜义。即此谛实,故名胜义谛。』此许

胜与义,余指胜义谛。胜义谛之谛,谓不欺诳,由不安住此性,而现彼相,欺诳世

间故。』言胜者,谓圣者平等智(根本智)最为殊胜。言义者,谓即此圣智所行境

义。言谛者,谓如其法本性不虚不诳。此为二谛论、中观现见论等共通之解释。月

称菩萨释不分别智境,亦谓即此义即是圣智行境,即是殊胜,亦即谛实。此许胜与

义二者,即胜义谛也。世俗系就无明我执而安立,於执实之前而安立为谛。胜义就

空性安立,故胜义即谛。胜义之谛,谓不欺诳?云何不欺诳,谓不安住此性而现彼

相,欺诳世间故。如眼识执持内心分别显现瓶等为有谛实,而彼法性实无谛实,故

称虚妄。如由真实通达慧,如所显现与法性相合,即非虚妄,即是胜义谛。「六十

~P 1217

正理论释说:『胜义谛,亦唯由世间名言增上之力而立。』故世俗谛之谛,是於执

实之前为谛,与胜义谛名义不同。」

戌二、释胜义谛相分二 亥一、正义 亥二、释难。

亥一、明正义此中分三 子初、明体相 子二、次说亲证胜义之情理 子三、後说

譬喻。

子一、明胜义之体相

  「胜义谛相,如入中论说,是见真所知义智之所得。释论云:『胜义,谓现见

真义胜智所得之体性,此是一体,然非自性有。』此说是能量真实义之无漏智所得

,非自性有。有说『无漏根本智有所获得,即谛实有。』此亦破讫。言胜智者,谓

非凡是圣智所得。要智差别如所有智所得乃胜义谛。言所得者,义谓由彼智如是成

立,世俗亦然。又彼智如何得者,如有翳眼见虚空中毛发乱坠。无翳之眼,则於彼

处全不见有毛发坠相。如是由无明翳所损害者,便见蕴等自性可得。其永尽无明习

气者,与有学圣者根本无漏智,现见真实义之理,正如无翳净眼,全不见有微末二

相。此所见本性即真胜义谛。如入中论云:『如眩翳力所遍计,见毛发等颠倒性,

~P 1218

净眼所见彼体性,乃是实体,此亦尔。』释论亦云:『即此蕴等,诸佛世尊永离无

明习气者,所见自性,如无翳人不见毛发 C此即诸法真实胜义谛。』此所见之胜义

,即一一法有二体性之胜义体性,亦即诸法自性本空之性净涅盘。如其所应离垢种

时,亦即灭谛涅盘。六十正理论释云:『岂涅盘亦是世俗谛耶?答曰:如是。』又

云:『故涅盘亦唯於世俗谛假立。』此义是说,安立涅盘胜义谛为有者,亦唯就世

俗谛名言识前而立。非说此宗许涅盘为世俗谛。彼释自说三谛属世俗谛,涅盘即胜

义谛。入中论释亦说,余三谛属世俗,灭谛属胜义故。又外难曰:若涅盘亦於世俗

安立为有,则与说是胜义谛相违。答曰:胜义谛亦唯由世间名言而说,故凡立为有

者,当知皆由世间名言增上安立。十万般若云:『此一切法,皆依世间名言而立,

非依胜义。』七十空性论云:『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

实。』此说生住灭三、劣等胜三,及有无等一切建立,佛皆唯以世间名言增上而说

,非离名言增上安立,而以真理增上安立。智藏论师说:『由於胜义谛实,名胜义

谛。』当知彼将理智亦说名胜义,是说於彼前不欺诳名谛,非说堪忍观察之谛实。

以彼论中破一切法真实有故。故有难云:『若胜义於胜义中不谛实,则世俗於世俗

~P 1219

中亦不谛实。』可答曰:许尔。若难云:『前者於前者不成,後者於後者亦不成。

』此等於说:『若遮实有,非是实有,则所遮之有法应成实有。』以说胜义是於所

遮有法上,唯遮实有而立故。难诸有法应非世俗有者,即难应非虚妄故。此难极无

关系,诸有法非实有,适能助成所遮之事为虚妄故。以是当知,安立名言有时,虽

不须以见真实理智成立,然须名言量与理智量俱不违害。六十正理论释云:『五取

蕴无常等四,於世俗中有,故执彼四,观待世俗非是颠倒。』诸蕴常住等四,於世

俗中亦非有,故执彼四观待世俗亦成颠倒。入中论云:『无知睡扰诸外道,如彼所

计自性等,及计幻事阳等,此於世间亦非有。』此说外道所遍计之神我、自性等

,与计变幻之象马等,其所执境,于名言中亦非是有。故有说随应破派,错乱心前

有者,即安立为世俗有。实属无心。即他派中观师亦无如是许者也。入中论说,心

境有无相等者,亦非总说有无,是说彼二自性有无。故凡立为名言有者,虽皆由名

之名言增上安立为有。然不许凡由彼增上所立,皆名言有。此宗虽许唯由名言增上

安立。然彼唯字,非遮『有境名言』以外之义,及『彼所立义由量成立』。是说:

若觉名言增上安立犹嫌不足,要立彼义外,寻求所立义,有所得时,始立为有,若

~P 1220

无所得,即立为无。此宗不许彼义,以彼寻求若有所得即成实有。故名言中亦不许

如是推察能有所得,是否观察真实义之界限,亦由此安立。若有自相,即非唯由有

境名言增上安立,是由彼义自性而有。故于名言亦不许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

如余广说。」

  兹先明胜义之体相。如入中论云:「是见真实所知义智之所得。」真实所知义

,即空性。虚妄所知,即世俗,见空性义之理智,亦即究竟观察之理智,而非名言

之理智。由彼究竟理智所获得之意义,安立为胜义谛,此为一般易解而言。若细分

析此究竟观察理智所得之义,於胜义谛,为遍不遍,此中尚有辩难。如问:「凡於

真实所知量所获得之义,皆安立为胜义谛耶?答:是。又问:瓶柱等皆世俗谛,彼

等是否真实所知量所得义之一部分耶?答:否。又问:瓶柱芽等,岂非真实所知量

之所照见耶?彼等岂非通达如所有性之一切种智所不能见耶?若云不见,何以称为

一切种智。(以上皆辩论遍与不遍之难辞。依藏中辩论规矩。例如有质碍者为地之

相,则凡有质碍,皆是地相。反之,凡是地,皆有质碍。今辩胜义谛相遍与不遍,

亦依此概括规矩,而後易於决定。胜义谛相,亦称胜义谛体。体相,即其所含之意

~P 1221

义。藏中凡辩论意义,亦名为「讲扯里」。)如上所难瓶柱等,是否真实所知量之

所见?应答:瓶柱芽等,是二谛圆融之一切种智所见,然非所见之义。「入中论释

云:(上师讲时。译为:)『胜义,谓现见真实(圣者见空性)义智(证如所有性

)所得之自体性。(谓胜义谛。)彼非自性成就,而是一体也。』」此月称菩萨自

释入中论意。谓圣者以见空性义智所得之胜义谛如是。胜义自体,非自性成就,与

胜义谛是一体。智慧差别有二:有通达如所有性慧,及通达尽所有性慧。此处所说

自体,乃指通达如所有性之智慧而言。彼所得之自体,即胜义谛之体相。胜义谛之

自体,彼非自性成就。亦即谓彼非自之体相成就。故说胜义非自性成就,与胜义谛

是一体也。「此说是能量(亲证)真实之无漏智所得,非自性有。」此句,乃宗喀

大师恐人误解胜义体相。(二种误解:(一)不许有证空等持境。(二)谓如有所

获,即成实有。)故於此特为明释。以圣者证真如之等持慧所得,即胜义谛体相。

过去藏中有说圆顿上乘须断智、灭法、无境,方得胜义谛相。甚至有不许证真等持

智慧之境(即空性)者,彼等以为若有此境,即须用心观察,即是执实。若如彼所

许,则成佛时如槁木死灰,所修为无义利矣。「又有说无漏根本智有所获得,即谛

~P 1222

实有者,此亦破讫。」谓如前所说之义,并此亦皆可遮破。「所谓智慧之差别者,

非谓凡是圣智,皆能获得。要于智慧差别中以如所有一切智之所得,乃为胜义谛。

其所得之义,谓由彼智如是成就,世俗亦然。」此谓胜义谛,须以真实所知之现量

智而获得。世俗亦须由虚妄所知之名言量而获得。「又彼智如何而得,如有翳眼,

见虚空毛轮乱坠,无翳者则(于彼处全不见有毛发坠相。法尊师改译为括弧内文

句,似明白而又与上文相合。即无翳之眼,则于彼处全无所见。)见其本境之盆

为清净。(入中论释意:『眼有翳者,於洗头时,见盆中毛发乱坠,无翳者则见其

本境之盆为清净。』)」盆之清净,即入中论释中略谓世俗传称盆之实相,然非谓

中观者所见盆之实相也。无明如翳,障智慧眼,於蕴等法见为谛实,於此起执,生

诸烦恼。「如是诸为无明翳所损者,便见蕴等之自性可得,而在永尽无明习气者,

与有学圣者之根本无漏智,则见其真实之义。正如无翳净眼(毛轮显现俱已隐没)

,全不见有微末二相。此所见之本性(空性),即真胜义谛。」微末二相,乃极言

如无翳人于毛轮之踪影亦无所见。如是方得毛轮之实相。然此乃世间传称之实相,

~P 1223

不过藉以喻圣者证空之情况如是。在资加位,依比量观空,见有二相(现)。而有

学位证空菩萨,则二现隐没。至佛则以一切智(意功德)以似未见细分二现之情况

,而证空性。实则二谛圆融。二现之粗分,谓谛实显现。二现细分,谓境与有境。

此依显教解释,亦即世俗谛。但密乘解释则不同。

  眼中眩翳,乃现前乱缘。以喻染污无明之根本乱缘。离无明之圣者,於蕴等法

不见有自性,即自性之憧憬亦无所有。不见蕴聚自性成就,即见蕴聚无自性,亦即

见蕴聚之实相「列鲁」。亦即证得蕴聚之胜义谛。此即有学圣者证空性之情况。若

谓佛慧,以不见自性显现而证空性,则有语病。以佛慧不见自性显现,则自性显现

应无,而一切有情皆有自性显现。若无,则一切有情亦应皆无。若有而见无,则一

切种智应成颠倒。故应说佛慧以似未见自性显现之情况而证空性,则无语病。如(

「入中论云:『如眩翳力于毛轮,颠倒自体相增立。即彼(谓眩翳者)於彼(谓所

见之毛轮)眼净者,见彼(见其为无)如彼(如见其为无之毛轮)於此(指空义)

生。』」法尊译:「如眩翳力所遍计,见毛轮等颠倒性,净眼所见彼体性,乃是实

体此亦尔。」(此指空性义))後二句,与法尊师译微异。(「彼论释亦云:於诸

~P 1224

蕴上诸佛世尊永离无明习气、於具翳眼所见之毛轮之情理,随何见其自性。彼诸义

者,即胜义谛也。」即释论亦云:「即此蕴等,诸佛世尊永离无明习气者,所见自

性,如无翳人不见毛发,此即诸法真实胜义谛。」)诸佛见蕴等无自性成就,如无

眼翳者,于随何境。若有毛轮即见为有,若无毛轮,即见为无,如是于随何法,皆

如其自性(空性)而见。此所见之胜义,即一一法有二体性中之胜义体性。亦即诸

法自性本空之清净涅盘,如其所应离垢种时,即灭谛涅盘。」此段义深难解。略言

之,谓佛所见胜义,即无自性成就,此即自性清净涅盘。亦即离垢种子之灭谛涅盘

。垢,即指烦恼所知障。余宗有说离垢灭谛涅盘,为世俗谛者。此说亦是胜义谛。

「六十如理论释云:『岂涅盘亦是世俗谛耶?答曰:如是。』又云:『故涅盘亦唯

是姑就世俗谛中而假立。』此义是说安立涅盘胜义谛有者,亦唯就世俗谛名言识前

而安立。非说此宗许涅盘为世俗谛也。」自续以下,於此论释所云,解作涅盘是世

俗谛。依应成派解释,涅盘亦有世俗谛。而非是世俗谛。以所谓涅盘者,乃唯是姑

就世俗名言中增益而安立。故宗喀大师特於此处明白标示曰:「此义是说安立涅盘

,胜义为有者,亦唯就世俗谛名言识前而立。非说此宗许涅盘为世俗谛。」「彼论

~P 1225

释自说,三谛属世俗谛,涅盘即胜义谛。」彼论释,即六十如理论释。涅盘即灭谛

。四谛中除灭谛,余三为世俗谛。「入中论释亦云:『其余三谛世俗谛,说灭谛为

胜义谛。』外难曰:若涅盘亦于世俗中安立为有,则与说是胜义相违?答曰:胜义

谛亦唯由世俗名言而说。」说涅盘有,系于名言中有,乃至空性亦于名言中有。唯

以此义而说涅盘于名言中有。说涅盘为胜义者,乃就世间名言量而安立,非以究竟

理智而安立。「故凡立为有者,当知皆由世间名言增上安立,非依胜义。」此谓安

立有世俗谛,安立有胜义谛,安立涅盘说为胜义谛有,一切皆由世间名言之力而安

立,故涅盘亦说为世俗谛有。或问:应成派特法,许灭谛为胜义谛,涅盘於胜义谛

立有,即於胜义谛有所成。涅盘於世俗谛亦有,则成相违。答:涅盘虽於胜义谛中

无,於世俗中有,而又立涅盘於胜义中有者,为欲涅盘於胜义谛有所成故,故说涅

盘於胜义中有。其说於世俗中有者,谓由世间名言量而安立故。「般若十万颂云:

『此一切法皆依世间名言而立,非依究竟观察理智而安立为有。』云一切法,包世

俗胜义而言,世间名言,谓依不须观察寻伺之知而安立为有,非依究竟观察理智而

~P 1226

安立为有。七十空性论云:「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说非是依真实。

」上师讲说为「七十空性论云:『住灭生坏有与无,或劣或等或具胜,佛说由世名

言力,非依正净自在力。』此说生住灭三者,乃劣胜中(即等)三种,与此有此无

之所有一切安立,佛说唯以世间名言之力增上而安立。」此如佛说:世间说有我亦

说有,世间说无我亦说无,非离名言增上安立。云何名言安立?即以未观未察之俱

生知而安立。如谓非唯名言安立,系由真实力而安立,则非也。劣、等、胜,说三

种有情,或说三种道。境、行、果,皆有劣等胜三种。智藏论师云:『由於胜义谛

实,名胜义谛。』当知彼於究竟抉择理智亦说为胜义(胜义二字,似指谛实,与下

文方顺。)者,是说彼(理智)前不欺诳名谛,非就其堪忍观察之谛实而说为谛。

以彼论中亦遮一切法实有故。」论师教义乃遮诸法实有,故亦遮胜义实有。而此说

由於胜义谛实,名胜义谛者,非说实有,乃就理智之前无有欺惑而言谛实,非说其

为堪忍观察之谛实。「有难云:若胜义(空性等法)於胜义(胜义理智)中非谛实

,则世俗(宋礼门抄本,世俗二字为胜义二字。)(世俗诸法)於世俗(执实)亦

非谛实。作此说者,是可许也。」有一类作此说,谓胜义诸法(空性等胜义法)於

~P 1227

抉择胜义理智中真实,世俗诸法於世俗执实中亦真实。空性在胜义理智前是真实无

惑,故於胜义中真实。否则於世俗中亦非真实。世俗一切法,於世俗执实中若非谛

实,则不能成世俗是虚妄,以由执实实而有世俗谛,乃颠倒知,认为真实,方有世

俗谛。反之,在无倒知之前则为虚妄。综上难辞,意谓诸法於世俗执实中若非谛实

,则不能成世俗在无倒知前为虚妄。以下答辨:「若如汝所云,前者於前者不成,

後者於後者亦不成。此等於说若空性非是实有,则世俗诸法应成实有,以汝说胜义

,是於世俗诸法上唯遮实有而立故。」此谓若如汝说,胜义於胜义中不成,世俗於

世俗中亦不成。在汝之意,谓遮谛实之空性於谛不成,则遮境之世俗於虚妄亦不成

。若如是说,遮谛实者为空性,若空性不遮谛实,则所遮之诸有法应成为谛实矣。

须知此中应分析说,当说胜义(空性等法)於胜义(理智)中不成,而世俗(世俗

诸法)於世俗(执实)中能成,否则如柱等於世俗中不成,则应无柱矣。胜义谛者

,是於所遮境有法(世俗诸法)之上,唯遮其谛实而安立故,以如虚空乃遮实碍而

显,空性亦唯遮实执而显,非遮空性之成。此明其初句胜义於胜义中不成之胜义如

~P 1228

是。「其难诸有法於世法中不成而成过者,亦即是谓虚妄不成而成过,以世俗法是

虚妄故,如此则应极不相合矣。」说世俗於世俗中不成而成过,无异说世俗诸法不

成虚妄而成过。(此段原文,系照上师口授改正。)「诸有法显现无实有成就,适

能助成所遮之事为虚妄故。」诸有法即指世俗诸法。若如汝说,世俗於世俗不成,

即等於说世俗不成虚妄,即与此理相违。依应成自宗说,空性不成谛实,而世俗须

成虚妄,亦如柱之法性不成谛实(实有),故柱于世俗成为虚妄。「以是当知安立

名言有时,虽不须以见真实理智成立,然亦须名言量与理智量俱不相违害。」名言

有,须具三特法:(一)世间传称,(二)世知不违(谓他量不能损害),(三)

于理智不违(不违空性)。胜义空性亦具此三法:(一)胜义谛之有,於未观未察

世间传称之名言而有。佛见胜义谛有,谓佛意中见名言量。佛见胜义谛,乃证如所

有性。佛见胜义谛有,乃证尽所有性。(二)「无胜义之通达量」非有故,不坏世

知。(三)抉择究竟有无之理智,于名言有亦无害。「六十正理论释云:『五取蕴

无常等四,於世俗中有。故执彼四,观待世俗,非是颠倒,诸蕴常住等四,於世俗

中非有。故执彼四,观待世俗,亦成颠倒。』」五取蕴皆有漏,如无常、苦、空、

~P 1229

无我等,为取蕴所具之四相。空谓空性,我谓自性成就之我(详见广论十九卷)。

「入中论云:『无知睡扰诸外道,如彼所计自性等,及计阳幻事等,此於世间亦

非有。』此说外道所遍计之神我自性等,与计幻象马等其所执境于名言中亦非有。

」如牟底外道,由无知所蒙,意极掉动,遍计我体有常性,安立「几左窝」总主。

如神我主宰,以为因果皆发源於此。与计幻术之马、阳之水无异。其所执境惟於

颠倒心前而有,均不合三特法,故于名言有亦不合。「故有说於倒心前有者,即安

立为世俗,以为是应成之规者,实属无味之谈也。除汝等外,他派中观师亦无如是

许者,过去藏中有作此说,谓倒心所见即安立世俗谛,此实非自宗所许。自宗说,

颠倒心前,不必即为世俗谛。且除彼等之外,其余各派亦皆不许,凡於颠倒心之前

即安立为世俗谛。以凡说世俗有,即名言有。名言量须具三特法,如前所说之:(

一)世俗传称之名言,(二)世俗量不相违害,(三)於空性不违害。如瓶之实有

成就与否,固与名言无关,而空慧则不然。虽於瓶无害,而於瓶之实有成就则生违

害。以抉择无谛实之理智,能摧毁瓶之实执故。空慧摧毁外道之神我执,理较难明

可参考广论。「入中论说:心与境,有无同顺随应者,亦非是共通所说之有无(菊

~P 1230

本,原仅记为随应二字。)是说彼さぁ酢踣呲頛。」同顺随应,藏文为并显,谓有

则俱有,无则俱无。如外道计有神我主宰,有境之心虽有,所计之境则无。但可说

依境之有无,而有境亦随之而有无。「故凡立为名言有者,虽皆由名之言说力增上

安立为有,然不许凡由彼增上所立者,皆是名言有。」无论有为法无为法,佛及众

生皆具有名。唯名安立,即具有名及随名而起分别,「名」及「打」之二分,如小

孩无名,而小孩即是其名。乍见新物,不知其名,而新物即是其名。如外道之神我

,虽亦由名之言说力安立,然于名言量中则无。又说声是常亦然。「有虽许唯由名

言之力增上安立,而释唯辞者,谓遮断其为非有境名言之事,及遮断安立之义。彼

之所立,谓由量而成,此极非是。」此明彼等误解唯辞。因唯是遮辞,彼等遂谓遮

瓶是非名之义。以为瓶除名之外,一无所有。如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则不须

说唯辞。故自宗责其不合。所谓唯辞者,即有空名无实事之意,故自宗破之。「如

于瓶之安立瓶处,安立瓶名,即此说唯。若於此之外,反复推求,于何安立瓶名,

则不可得。」自宗说,瓶固唯名安立,而安立瓶名之事非无。若仅许有之名,而不

许有安瓶之事,则名不副其实矣。如说瓶名,即是有境名言,名为有境。事为境故

~P 1231

,即于此安名处而说为唯。如是之外,反复推求其如何安立瓶名,则不可得(此节

系上师口授,於法尊法师译本,略为改正。)「如于名言之力安立犹为不足,要於

离彼义外。寻求所立义如何而有(自续以下各派如是。)若有所得,始立为有,若

无所得,则立为无。应成派则不如是许。」以于蕴聚等安立名处安立补特伽罗,本

宗许为即此已足。自续派说以意识寻觅,若有立义可得。则说为有,若不可得,则

说为无。彼谓须於蕴聚上寻有立名之义而後能安立。应成派则谓於蕴聚上不观不察

唯名安立即足,故说唯名。例如苗芽之,自续派须推求苗芽如何而生,抑为他生、

抑为自生、抑为一体生、抑为异体生,由是次第推求,以至最後获得苗芽自性生。

应成派于此苗芽之生,仅安立苗芽生之名言,不须寻求观察,「以彼寻求,若有所

得,则成实有」故,补特伽罗亦复如是。而自续派则以为补特伽罗立名之义,必有

可得,故以一异理智寻求立义之补特伽罗如何而有,或一体有,或异体有。而不知

一异理智,乃抉择胜义空性之观察,若有可得,则许其成立,彼以寻求胜义之理智

而寻世俗,故自应成派观之极为不合。如果以寻求胜义理智寻求世俗而有可得,是

~P 1232

彼法即自能成立,不复须名言发立矣。自续派依其宗见,最後以寻得意识为补特伽

罗。是于应成所谓寻不可得者,而自续以为可得也。如人问:瓶何在?答:瓶即此

。此之所谓此者,即瓶之安名处。若以为足,即取之盛水装花,作用已成。若不以

为足,再生枝节,而推求何者为汝所指之瓶?瓶口耶、瓶身耶、瓶底耶、瓶声耶、

瓶色耶,如此节外生枝,则瓶反不得其用矣。且「如寻伺而获有。世俗中亦不许此

。」(与法尊法师译文不同)。因其为世俗中法,即不必深求,世间法,唯名安立

即足。若以为不足,而反复推求,则无一法可得。反害世间作用矣。世间诸法,皆

由不观察而成作用。如世间官吏,吾人闻之,未观未察即以为官,而政事以成。若

推求其何为官,抑其心异於人耶?貌异於人耶?反复推求,而不得官矣。即此可知

,其本无自性,更可以证无自性,「是否观察真实义之界限,亦由此安立。」依此

界限,世俗亦非无寻伺观察。如观察此物为金为银,或此屋为木为石。即菩提道次

得止之前,各段修法,如暇满大义等。皆有专注修与观察修之二种。其一切观察修

,皆属於世俗之观察。如言瓶柱世俗中有,於胜义中无,此种理智观察,亦属世俗

观察。如世间寻盗,即以世俗智寻之,自可获盗。如由吾人心中以种种情理判断,

~P 1233

盗必不往东而往西,盗即无所逃匿。但此种理智,乃世俗观察。若盗已至前,再推

寻其何以为盗。抑其心耶?抑其身耶?辗转推求,即不可得。此即胜义观察。所谓

界限者即此。「若有自性。即非唯由有境名言之力而立。是由彼义自性而有。故於

名言,亦不许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已如余处广说讫。」佛经教中不许有者,

不唯胜义不许有,即世俗中亦不许有。皆不许有实有成就。广论道次、中观根本颂

释等,言之綦详。自性、自相、自体,自续派说胜义中无,世俗中有。彼谓一切法

无实有成就,而有自性自相自体,谓如瓶须有自成之本体性成立过来,而内心又安

立过去,故许有自体自性自相。而在应成派但许内心安立过去,不许彼自能成立过

来。释胜义谛体相中第一正义竟。

亥二、释难

  「若佛如所有智,能得胜义谛者,云何入中论释说无所见唯见真实?如云:『

设作是念,如是行相之自性,岂非无可见,诸佛如何见彼性耶?曰,实尔。然即无

可见名之曰见。』又引证说,真实义谛,超过一切智境。又说:佛地全无心心所行

。若谓佛不见蕴等,则十力时说知一切法。如何不违?曰:言以无见为见者,非说

~P 1234

都不,见一切境。是说若无明眩翳力所见诸法真实有者,则圣根本无漏智应有所得

。然由全不见彼等乃见彼等之真实。以有所遮应有可得,由无可得,即安立为已破

所遮故。又说:无见即是胜见,亦应如是知。般若摄颂亦云:『若不见色,不见受

,想不可见,不见思,若亦不见心意识。如来说彼见正法。若众生说见虚空,当观

虚空云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余喻不能表见法。』此说不见者为五蕴,见者为正

法,此即真实义。如云谁见缘起即见正法。又如虚空,唯遣碍触。言见彼或知彼者

,谓碍触若有,应有所得。由不见碍触,即见虚空。此所见者为虚空,不见者为碍

触。若非如此喻而见,谓见真实如见蓝色,即末二句所遮。经说不见五蕴者,谓无

漏根本智见真实义前,不见有法。入二谛经云:『天子,真实义谛,超过具一切胜

相一切智境。非如所言真胜义谛。』此说言胜义谛时,心中别现能所二相,不如是

见。故言无二相之据,非是佛地不知胜义之据。入中论释亦云:『若都不触所作有

法,唯证本性。由证真性故名为佛。』此说诸佛如所有智见真实前,全不触依他起

,唯证法性。言无心心所行者,是说证真实义时无分别行。非说无心心所。显句论

云:『分别即心行,由离彼故,说真实义都无分别。』如经云:『云何胜义谛?谓

~P 1235

都无心行,况诸文字。』此说无心行义,即无分别行。又入中论释说:於有学圣根

本定时,非毕竟灭,要成佛时,乃毕竟灭。彼释又说:若无彼性,则诸菩萨为证彼

故,修众苦行应成无用。并引经证,如云:『眼等本性为何?曰:谓不造作,不观

待他,是离无明翳慧所通达之本性。此性有耶?曰:谁云此无。此若无者,诸菩萨

众,复为何义,修学波罗蜜多道。然诸菩萨实为通达此法性故,如是勤行百千难行

。』又引经云:『善男子,若无胜义,则修梵行徒劳无益,诸佛出世亦无有益。由

有胜义,故诸佛菩萨名胜义善巧。』此说若无胜义谛,则为证究竟涅盘之梵行而修

诸行,应成无用。众生既不能证彼,则佛出世为令众生证彼,亦成无用。诸大菩萨

亦应非善巧胜义谛。此既引经成立有胜义谛,故有说此师宗说胜义谛非所知法及说

圣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唯是倒说。入中论释又云:『故由假名安立通达真实,实

无少法能知少法,能知所知俱不生故。』其初句义,谓智与真实分成心境,立为通

达真实者,唯就名言识前而成,非就彼智前而立。言能知不生者,谓於自性不生之

义,如水注水也。论言:由於此智真实义境,诸心心所毕竟不转,故说唯身证者,

~P 1236

意谓真实为所证之业,内智谓能证之作用,受用身为证彼之作者、知者。如是证时

,即如前时全无心心所之分别行。如释论云:『若身现证此真实义,即说此身为寂

灭性,由其永离心心所故。』若谓诸佛不见蕴等,则是谤佛尽所有智,及谤一切尽

所有义,以有与佛不能知成相违故。以是当知,尽所有智须观尽所有义。由无行相

而知非此宗意,故是现相而知。所现尽所有境,复有二类:一、未被无明习气所染

之佛相好等。二、已被无明习气所染之不净情器等。初者佛地毋须灭除,次由佛无

此因故无彼果。显现之理,如未断无明之有情现佛相好实无自相,现有自相,此非

彼境,是由无明习气所生而现,是因彼心自由无明习气所染增上而现。以此非因於

他有情如是显现,故於此心亦如是现,是由自身如是显现故。又未断无明者,见色

声等境实无自相现有自相。此于诸佛尽所有智亦如是现。此则由於有无明染污之有

情如是现故於佛始现。若不待他如是显现,诸佛自身必不现起,故诸佛了知色等实

无自性现有自性,是因具无明者如是显现而知,非不待他有情如是显现,诸佛自身

亦如是现,故佛虽如是现,亦无错乱之失。此虽非佛智有染污故如是显现,是由佛

智要知一切所知故尔。如是当知,尽所有智本身,见一切法皆虚妄如幻,无我无性

~P 1237

,不见实有。其具无明者所现一分,彼智亦能见者,唯见他有情见为实有也。六十

正理论云:『善巧法性者,见诸法无常,欺诳法虚伪,空、无我、远离。』释论亦

说:『所作究竟,故见如是。』如是二谛论云:『遍计性远离,唯如是显现,一切

依缘生,一切智现见。』此说尽所有智明见一切法。又云:『若时都不见,能所知

自体,彼不生诸相,坚住故无起。』此说佛住寂灭二相之三摩地中永不起定。若未

如实了解彼二说之理趣,则说仅能许一理,俱许二说自成相违。然实不相违。以见

如所有智与见尽所有性智,体虽是一,然观待各别二境,即成理智与名言智,无少

相违故,此於因位见时,要善知於一法上,理智与名言量所得不同,而无少分相违

。果位二智,缘境犹不止此,若能善知,於彼境上二量成何量,则亦能知境虽不定

,二种有境仍各别不同。二谛相之细分,亦由此应知。」

  「设若佛之如所有一切种智,能获得胜义谛。」与论释所说相违。此举出辩论

前提。自宗许此,若不许,则不能安立胜义谛体相。他宗谓:若如是说者,即违入

中论释。彼引论文甚繁,主要在与「於任何不见中,即见空性」一句相违。此种诤

论,因过去藏中皆说空性不可思议。又因入中论有「胜义超越言说寻思境」之文。

~P 1238

彼等遂说空性非所知境,或说空性定中无境。过去藏中人各一说,甚或说佛位心行

处灭、言语道断,故许「佛地无慧」。乍闻此语,能心生惊疑者,即其人过去生中

具有善根。不然在福薄者闻之,以为此语一丝不挂,乃一切乘中之顿超乘。将如瞽

者扪,坚执不舍矣。禅宗谓:打得念头死,养得心头活。(原语是「许汝法身活

」?)如槁木死灰然,即此类也。但能信宗喀大师教义,自不致为此语所惑。难者

引入中论释说:「云何论释说,无见为见真实?如云:设作是念,岂非不见如彼行

相之自性。以故应如何由彼等而见。虽许是实,但由未见法上之情理,即由彼根本

智而见胜义。如此云云。於任何亦不见说见空性。」以上为彼等所引难辞。彼不知

首句「无见为见真实」句,非论释文。乃西藏人士引此论释所加误解之词。彼等又

误解论释设问及答之本义。复以「虽许是实」句,为月称菩萨作如是许。又因论释

後复有佛地心心所毕竟远离之文。故疑佛智若能获得胜义谛,即与论释所说相违。

但论释本义,实非如是。其设问「岂非不见」二语,谓如彼执实之应断自性,是否

等持定中所不见。以平等定中不应见应断之自性故。但应如何而见其境?答:平等

定中,不见应断之自性,固然如是。但由其未见法上之情理,即由根本智而见胜义

~P 1239

,故云未见实有,即见空性。其「如此云云」句,乃造论者所加。或译为未见世俗

之情况,即见胜义境。其「於任何亦不见说见空性」句,亦过去藏中人士引此论释

之释词。总之,此段文意,首在问是否等持定中未见应断之自性。如等持定不见,

则等持慧应如何而见其境。简言之,即问等持中应如何而见彼之法性。下答:即由

未见有法之情况,而见彼有法之法性。过去藏中人士解释,谓於任何一法若不见其

自性,即见彼之法性。自宗解释则不如是。自宗谓如实有成就之自性,为胜义慧所

不见,以此不见之故,而见其法性。等持无漏智,不见实有自性,即以不见实有自

性之故,而见胜义境。意谓圣者无漏智不见实有自性,即见胜义。自宗虽许是实。

但由未见实有自性之情理,而由彼等圣者之智慧,即见胜义。依他宗解释,谓于任

何一法,自一一法相之自性,为圣者等持智慧所不见。以此之故,故说圣者等持智

慧见空性。此他宗与自宗解释之差别如是。总集四难,计三问题:一、如所有智见

胜义,则与任何不见相违。二、如见胜义一切智境,则与超越相违。三、佛地无心

心所,与佛遍智相违。彼辈以应成派释二谛皆一切智境。「复引证(二谛经说)云

~P 1240

:『胜义超过一切知境。』」以为谛论。意谓:(一)若佛之如所有智见胜义谛,

故与入中论释任何不见之文相违。(二)若见胜义谛是一切智之境,又与二谛颂相

违。(三)「又说佛地全无心心所行。谓空性境,心与心所俱不转。」如死後心识

於前五粗识俱已遮除。又如眼倦欲睡时,前五粗识已暂遮除一分。彼说月称论师入

中论释有此义。以上三点为如所有智之诤。(四)「又说若佛不见蕴等,则与佛具

十力时遍知一切法相违。」(论中有此一品)此一点为尽所有智之诤。总上为彼等

误解论文所据之诤点。在彼等之意,以为胜义超过一切言说(胜义空性,超言说境

。)寻思境界。於任何亦不见谓之最胜见。由是推之,於任何亦不立,方为最胜安

立,於任何亦不行(不见、不立、不行),方为最胜行。惰者闻此极生欢喜,以酣

睡即能成佛故。不知此如豢豕,不过徒令长肉而已。此皆由於佛教义少闻思故,堕

此邪见。至今犹有谓应离佛一切经教者,深为可悯。彼谓胜义境界,乃离语言文字

,故不须经教闻思修学。此乃畜生修法,与雪猪冬蛰何异。彼既不能缘念佛之功德

,亦即不知信仰。不知自所受苦,亦即不生怖畏。更不知唯佛能具救护,以此皈依

尚无,更何论其行之清净与否。彼等或依昨梦佳兆,自谓已证初地,或依座间所见

~P 1241

白光,遂谓又登二地。吾侪幸不堕如是恶见者,此皆宗喀大师大悲摄受所致。以下

述自宗答辩,曰:「言以无见为见者,非说都不见一切境。是说若无明眩翳力所见

诸法真实有者(实有蕴等)则圣者根本无漏智应有所得。然由任何亦不见彼等之门

中(世俗法)而示见彼等之真实。若有应破,(谓实有成就)应可缘念。由无可缘

念,即通达已破所遮而安立(空性)故。」上谓若毛轮真有,则无翳者应见,而实

不见。故毛轮之无有,乃是毛轮实相。此喻无明如翳,於蕴等诸法见为实有。如所

见实有而执为实。若果是实有,则离尽无明圣者等持智慧亦应见之,而实不见。由

此不见蕴等实有,即是彼蕴实相。以未见实有,即见空性故。云任何者,谓如实有

等,乃至蕴聚上概无所见。示字谓开示见彼之实相。至云不见世俗方见空性,与二

谛颂说佛一刹那双缘二谛相违者,须知佛智超过一切时间空间,不为所限。佛智所

知境於曼荼那一刹那间能遍一切有情善行恶行,皆在佛前积集显现,如镜现物。此

佛之意功德如此。行者能知此,并可祛除於自之供养恐佛有不知之疑虑。佛之动(

後得)定(等持)合一,为十地菩萨所不能。此由二谛圆融所致,十地以下,则於

二谛须交换而修。以明无见为见。以下明不见实有成就即是通达空性。云通达已破

~P 1242

所遮而安立者,谓若果有实有成就,应有可得而缘。由无可得故,即安立空性为通

达所应破。换言之,即以不见实有成就,即是通达空性。谓遮除应断之实有成就,

即见空性。在未通达以前,应以无倒正理抉择,有应如何无应如何。如果是有则应

可获得。于无倒理智中不能获得实有成就之分上安立空性,此见空性之情况。如仪

轨中诵观空咒,变成空时自己一无所想。不善思惟时,可将此处所讲空性之情况思

之。

  佛智既二谛圆融,不能说证如所有性时不证尽所有性,证尽所有性时不证如所

有性。应说不能以如见空性胜义之情况,无二无别而见世俗。前说佛於一刹那同见

二谛者,谓佛於二现沉没之门而见空性。於二现显有之门而见世俗。境有显隐之二

,而有境之心则一。以一心而同时缘二境,唯佛为能,此佛殊胜功德之一。「又说

无见即是胜见,亦应如是了知。」过去人士引此,谓由此推论,无知即胜知,无行

即胜行,实是误解。应说不见戏论(自性实有成就),即见离戏论之空性。若问:

可否说不见世俗即见空性?答:应说此在圣平等慧之前,未见世俗即见胜义,此称

为胜见。「般若摄颂亦云:『若不见色不见受,想不可见不见思(思等心所),亦

~P 1243

不见识及心意(因见色等之法性,而不见色法。)如来说彼见正法(见正法,谓见

法性。)若众生说见虚空,当观虚空云何见,佛说见法亦如是,余喻不能见正法。

』此说不见者为五蕴,见者为正法。」总谓圣者平等智,未见五蕴,见者乃空性。

「此即真实义,如云:谁见缘起即见正法。」此言见正法即在缘起。若於立名处,

再加追寻,即观察究竟之理智。推求立名处义之色等不可得,故说未见色等,即见

法性。于此喻如虚空者,是唯遮触碍。」此佛开示,以此无其他可同喻故,故说如

见虚空。南洲即悬於虚空,如电灯然。俱舍云:「无碍者虚空。」依世俗说离碍触

,即见虚空,与离执实者即见空性相似,故以为喻。虚空非眼所能见,眼所见者为

空之显色。虚空乃意识所缘境,即无触碍之意义。「未见触碍,方为见虚空。」於

虚空所应断之触碍,若未见彼,即见虚空。故于唯名安立之色等不以为足,而更追

寻其立名之义,以为有实有之色,以抉择究竟理智推求,终不可得,即见空性。故

於应破分之触碍之见与不见,而安立见未见虚空。吾人反省有时修见虚空,如仪轨

中,情器世界摄入自身,又摄人字之支分,乃至最後拿打而入於空。当时一切触

碍皆破除,固是修见虚空。然非修遮破性应断分之自性实有成就,而见空性。但此

~P 1244

未见触碍即见虚空之义,如於甚深之中观要义,串习尚未深厚,亦终难达。修密道

生圆二次时所修空慧,皆是修见虚空。「言见彼或知彼者,谓触碍若有,应有所得

。由不见触碍,即见虚空。此所见者为虚空,不见者为触碍。」此谓见或通达虚空

之心,於见虚空时,若有触碍则应可见,以不见故,故见虚空。此与见者为空性,

未见者为实有相同。「若非如此喻而见,谓见真实如见蓝色,即本颂末二句之所遮

。」以抉择胜义理智不见蓝色。圣者平等智亦不见蓝色。蓝色非胜义理智所见故。

「造论者释云:不见五蕴者,以无漏根本智见真实义之前,未不见有法也。」造论

者,指前造般若摄颂者。宗喀大师引其释辞,以明其违经之意。谓无漏智慧不见有

法之瓶,而唯见法性(空性)以上答第一难竟。

  次答胜义超一切智境。彼等误解胜义非一切智境。复引「入二谛经云:诸天子

,胜义谛者,具足一切胜相(功德)、一切种智(断二现)之境中而超出。如云如

何是胜义谛者则非也。」此明彼误解超出之意义,复引入二谛经为证。因彼不知经

说超出,系谓超出二现,非谓超出一切智境。依自宗说,胜义谛不能超出一切智境

~P 1245

。若超出,则胜义谛非一切智之境矣。如是,则有犯或无胜义,或无一切智之过。

此宗喀大师特显示自宗之义,故说明经义如此。末句如云如何是胜义谛者,谓依此

言说时之状况,即当其时说「如何是胜义谛」此语之时,「则非」一切智之境也。

(世称DL为「汤姐清巴」(即一切种智),五世DL与杂哥让江把相友善,杂在

门外徘徊,DL问:谁?杂笑云:汝为一切种智,尚不知门外人为谁耶?)故言无

二相之据,非是说佛地不知胜义之据。以佛见胜义谛时则见世俗。而在见胜义谛见

之面前,则不见世俗。或引入行论云:「胜义谛非心所引境。」若如此解释,应无

胜义谛。无胜义谛即无空性。无空性,则一切众生皆不须励力,即已脱生死。与「

机跷瓦」顿然成佛者无异矣。如瓶若别无瓶之法性可见,则眼所见者,即成瓶之法

性。如是,则凡夫之无明眼翳应无。无无明眼翳,即无生死。早俱解脱矣。或又谓

:如是则应胜义谛乃一切智之境。而入二谛经何以又说超越?须知彼颂意,谓胜义

谛超越境及有境之二现,由二现沉没之门而见胜义。所谓二现,谓境与有境之显现

。此谓「若说胜义谛时,於境(所)与有境(能)二者,如其各别显现,则说未见

,此为遮二现之根据(出处意),非佛不见胜义谛之根据(出处意)也。」时字,

~P 1246

谓依於胜义谛语音之後,即有二现。故说一切种智未见胜义谛。须由遮二现之门,

而见胜义谛。

  有说胜义谛乃离言绝思者,经中无此根据。佛一切智遮二现而见胜义谛者,二

现谓境与有境各异,分离而不相连,如此则不见。须由断此各别二现之门,方见胜

义谛。见世俗谛则二现不须沉没。至佛正觉地二现沉没与不沉没之问题,甚难解决

。有学位圣者之无漏慧,二现沉没。此谓彼之实有显现,已经沉没,境与有境之显

现,亦沉没,世俗显现亦沉没。若有世俗显现,即有实有显现,亦即有「境」与「

有境」各别之显现,凡有漏智皆属有二现之知所摄。如眼识所见之实有显现,耳识

等亦然。地上菩萨住空性定中时,实有显现沉没,但见俗谛时仍见其为实有。故於

世俗谛菩提心显现实有,其大悲心亦见实苦,故皆有二现显现。成佛以前,说二现

,乃以实有显现为主,至成佛时,有无二现,则应分别说。佛无实有显现,以其为

颠倒显现。佛一切时皆无微尘许颠倒故,但佛虽无实有显现,而云有二现者,乃以

世俗显现为主而说二现。佛见俗谛时,乃由具二现(世俗显现)之门而见。佛见胜

义谛时,乃由二现沉没(世俗显现沉没)之门而见。或问:佛见胜义谛时,世俗显

~P 1247

现,究现与否?於此虽甲操、克主二大师皆亲承宗喀大师之教,所说亦微有异。至

今三大寺亦各说不同。应说以未见之情况而见。意即谓虽有世俗显现而若未见。以

一切种智见胜义谛二现沉没,见世俗谛二现显现。又一切种智见一切种智时(如唯

识之自证分),所见之一切种智尚显现否?克主谓须由二现沉没之门而见。甲操则

谓二现沉没,则不能自见。於此不惮烦说者,为听者种难得之习气。又佛为一切有

情说诸正法者,为解脱生死苦海故。随机开演,由粗而细,说显密诸法门,最终皆

归於空慧解脱生死。若空空洞洞而修空慧,直可谓盲修瞎练。以欲通达空性,先须

善了知二谛,欲认知二谛,须知胜义中有无世俗,世俗中有无胜义。故须於见胜义

谛时二现之沉没与否善为了知。宗喀大师於此微细要义,详为开演。若於此不能抉

择,而自谓久修空性已得通达者,实堕修观险处。余自觉於此尚未广开,因恐听众

倦於久闻,故摄此要义。为令後学不追踪于恶见阿黎之後,反复说此要义。若先

不于此广知,於一师前得一二种粗略口诀,依之而修。正串修中别遇一师,或见别

一经论,说空性超越言说寻思境界,心生动摇,又随其後而转。人寿几何,如是蓬

转,虚度一生,实为可惜。若依宗喀大师教义,广为抉择,如何是空性,如何非空

~P 1248

性,如何修方得趣入等,已善广学。纵遇他师,亦能明辨是非,如是则究竟成就,

可以预卜。入中论释亦云:『於所作诸法不生触证,唯现证法性。由证空性故名为

佛。』此谓佛之如所有智在见空性之前,全不触证依他(世俗)起性,惟契法性。

」以佛见空性时,於有为事物,由因缘所作者,于心毫不触证,故云佛心不触证於

具因缘所作之诸法。佛之证如所有性智,於见空性之见之前,未见世俗仅见法性。

佛见胜义谛时,则见世俗,佛见胜义谛之见之前,则不见世俗。以上答第二难竟。

  次答第三难。断诤论文中分三小段:(一)任何不见,即见胜义。(二)胜义

谛非一切种智所行境。(三)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前二已释,兹讲後者,谓一

切心心所悉皆断灭。言无心心所行者,入中论释是说证真实义(空性)时无分别行

,非说无心心所。如明显句论云:「分别即心行,由离彼故,说真实义都无分别。

」如经云:「云何胜义谛?谓都无心行,况诸文字根。」如经云三字,乃明显句论

所引经说,谓於现证空性见者之前,心行既无,更何须说文字。「此说无心行之义

,即无分别行。」入中论释复说:「于有学圣者根本定时,非毕竟灭(非全遮)。

~P 1249

要成佛时,乃毕竟全遮。」佛地无分别,以佛观机说法,不观待於众生之机。但如

明镜,形成即现其影。与形不值时,即无此影。无现影之动机,以佛地无励力运转

故。故佛观机既无,分别说法之动机又无。佛说法直如天鼓自鸣。「复次,於入中

论释中,为成此义,谓彼自性若非有,则诸菩萨为证彼故修众苦行,应成无义。」

以上为宗喀大师引伸入中论释义,再揭出一切法空性自性之诤辨。谓若无彼性,则

诸佛菩萨何为修众苦行,以求证彼。如胜义非一切智境,则空性应无,既无空性,

则诸佛菩萨修众苦行,皆成为无义而作。故云(此引入中论释之文)「云何是彼等

(如眼等有法)自性,(空性即法性)谓不(非)造作,及不观待於他,即离无明

翳之慧所通达之自性(自体)。」此说瓶之本体,不假造作,又无观待,即无漏智

所通达之瓶之本体,亦即瓶之自性。彼等不知此处所说之自性,系指法性。瓶之法

性(空性)、自性是有,然无由自性(实体)成就之瓶。前讲应破分,说遮破太过

太狭时,曾详说自性具三特法:(一)非由因缘造作,(二)非观待於他,(三)

一切时处不变易。空性之自性,亦复如是。彼等因不知此处所说之自性,系指空性

之法性,而误以此之自性,为实有瓶体之自性,故复有下难。「以此何故而说彼(

~P 1250

自性)为或有或无,设若无者。由何义而说?」由彼未解法性之自性,将实有成就

之瓶,混而为一。故谓如上所云,智者不应说彼自性为无。更不应於彼自性之有无

而生疑。设若是无,将由何义而说其无。下答:「曰谁云其无。此若无者,诸菩萨

复为何义修学波罗密多道。诸菩萨实为通达此法性故,如是勤行多种难行。」此明

菩萨修行难行,无非为通达此空性。资粮加行菩萨,虽知空性,然为现证空性故,

而精勤修习。地上菩萨,虽已通达空性,然亦为欲通达其所未达上地之空性而修。

初地至下地之间,其无漏慧所应通达之空性相同(二现沉没亦同)。但其通达之情

形,则有不同。云何不同?如龙树法性赞云:「初三至十五之月虽同,然其渐次增

长之情形不同。初地虽通达诸法法性,而於二地之离垢,尚未通达,乃至十地菩萨

之将届成佛者,虽已现证空性,然於无量所知障习气,尚未断净,即未能亲证法身

。亲证法身,唯佛为能。「复引经云:『善男子,若无胜义,则修梵行徒劳何益。

诸佛如来出世,亦成无益。由有彼胜义故,诸菩萨名胜义善巧。』」此亦入中论释

引经以申前成立空性自性之意。善男子,为佛之爱语,谓身已证成佛之种性者。梵

行即趣涅盘之行。若无此行,则诸如来出现於世,亦成无义。能证涅盘,与空性有

~P 1251

关。如来出世,为令有情通达空性故。若无胜义谛,则应无得胜义菩提心之菩萨。

以上皆论释一再引经,以答外难之辞。并成立胜义谛非无。「此说若无胜义谛,则

为证究竟涅盘之梵行而修诸行,应成无用。众生既不能证彼,则佛出世,为令众生

证彼,亦成无用,诸大菩萨亦非善巧胜义谛。」此为宗喀大师根据上文,复加解释

之辞。佛之出世,为使一切化机通达空性,出离生死,故转*轮。涅盘乃胜义谛中

差别之一分,为胜义谛所摄。无胜义谛则无涅盘。若无涅盘,则诸梵行成为无义,

如追寻兔角者然。有情不知出离生死,不知生死根本,不知能达空性为出离生死之

方便,故於人法执实,起惑造业,感得苦果。如是流转,长劫飘流於生死海中。佛

悲悯此,出现於世,为利有情速得解脱。吾等现今亦由不达空性而起惑造业,正受

苦果。勿因听法已多,心生疲倦,以为所说皆共通义,老生常谈。不知此实一种秘

密教授,故应审谛思惟,猛力反省,取为己用。如前讲中士道时,所引清净涅盘经

说:「吾等无始时来,在地狱中所饮烊铜铁汁,量过海水。於畜生中,所食粪秽,

量逾须弥。」而现在犹正堕其中,不知猛省,则有加无已。虽亦有偶得微乐者,而

~P 1252

剧苦旋即随之,亦如此生之伤於哀乐者然,过去长劫时分,坐是迁延贻误,未得出

离,总由於未通达空性之故。佛以大悲出现於世,三转*轮,为应机故,其说诸法

实有,亦无非为化机将来通达空性之方便。盖恐化机误谓断无即是空性,故说诸法

实有,以破彼断无之执,为彼後来通达空性之方便。故第三转说,(依他圆成有)

,遍计性无,其义亦尔。唯二转正示空性。

  「以上既引经成立有胜义谛。故有说此师(月称)说胜义谛非所知境,及说圣

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等,皆是颠倒邪说。」若证空时心之所行既灭,则心不入於空

性。如是则於空性之境相,心中不现,心中境相不现,则等持定中证真之智不生,

证真之智不生,则应无空性,无空性即无胜义谛。此为彼所执诤论之点。简言之,

如由证空时,心心所灭,则应无胜义。「入中论释义云(依法尊法师译本为):「

故由假名安立通达真实。实无少法,能知少法,俱不生故。」(菊抄本作上师口授

时,谓应改译为):「以故依安立云通达空性,而安立其相。究其实者,非以一分

而知一分。能知所知,俱无生性故。」(二者并录於此)。此谓由通达空性慧而通

达空性。皆由名言安立。由通达空性慧所通达之空性。此空性是有,然非自性有,

~P 1253

乃名言有。由达空慧通达空性时,二现沉没。能所成为一味,不自知其通达空性。

因等持定中,一心专注现证空性。其慧不能再安立其已证空性,乃以名言量而安立

,由自己之後得智安立名言,或由他人以名言量安立。所云非以一分而知一分者(

照法尊译本则为:所云无少法能生少法者。)谓现证空性时,一心专注,不能以一

分心证空,而又另以一分心知其证空,以此时能所二者俱无故。证空性时,有境(

能知)谓空慧。境(所知)谓空性。於无自性之空性境上,安立有境之空慧,故二

者皆成无。空性乃等持慧(有境)之境,而等持慧不见其为境,乃由名言量之力而

安立。「其初句义(宋抄本有:即前入中论释,由假名通达安立真实。)谓慧与空

性二者,成境与有境二相,安立为通达空性者,唯就世俗名立识前而安立,非就彼

智慧之前而安立。云生无生者(宋抄本为:次句能知不生者),谓於自性无生,犹

如水中注水也。」此宗喀大师解释前引入中论释义初句,谓以无漏智慧通达空性。

此种智,为世间知,此种名言,亦世间名言。以说此语时,即成境与有境二相各别

故。故说无漏慧通达空性,是就未观未察之世间知而说。云何自性无生,自性无生

即空性。虚空无生在世俗中亦知其无生,故是世俗无生。以无漏智见有为法自性无

~P 1254

生,则是胜义无生。而此无漏智之本身,乃是自性无生之有境,藏文为「朗巴精」

。如蓝为境,见蓝之眼识为蓝之有境。无漏慧乃离戏论之有境,而世俗则皆属戏论

,故无漏智非世俗之有境,亦即非其所通达境之有境,故如水中注水成为一味。例

如心缘佛像,在未得定者,心与佛像成为各别之情况,一般人见瓶亦成为各别之情

况。无漏慧见空性时,境与有境对立之情况已经沉没,成为一味。如水与水。犹如

已得定之人。其心入於所缘者然。「论言:『於慧境之空性,心与心所不转,唯彼

身而作现证』。」论指入中论,彼身指报身。入中论颂云:「遮除其心,而作其身

。」谓一心专注空性之时,遮止心与心所,而能通达空性者唯彼报身。昔印度有谓

空性乃任何亦不成,而说为无漏智通达空性者。即是说无漏慧乃空性之有境。故无

漏慧乃任何亦不成之有境,亦即无漏慧任何亦不成其为有境。简言之,即无漏慧不

成为空性之有境,亦即无漏慧不能见空性。彼又依教引入中论云:「於慧境之空性

,心与心所不转。」故说空性非所知境。又引金刚经云:「诸佛见空性,诸佛作法

身。空性非所知,此间不能知。」(宋抄本於此接录,意较明显。果如彼所说,空

~P 1255

性任何亦不成,而说无漏慧通达空性。则不异说无漏慧乃空性之有境。无漏慧既为

任何亦不成之有境,即无漏慧任何亦不成其有境。换言之,即无漏慧既为任何亦不

成之有境,即无漏慧任何亦不成其有境。换言之,即无漏慧不成其为空性之有境。

亦即无漏慧不能见空性矣。)此下为宗喀大师所释论义。「於此所说之义,云现证

之所作者空性。有境之慧者,能证之作用也。圆满受用身者,能证之作者即智者(

知者)是也。由彼能作证彼之理者,如前所说即心与心所之行遮除之理也。」现证

句,谓所作之事业(即所证之空性)初地菩萨於正净边际,已能通达而未能作证。

佛地方能於空性作证。有境之慧句,谓内智为能证之作用者。圆满受用身,为能证

之作者。智者句,谓空性为所见,慧为能见(有见)。受用身为见者,证彼之理,

显教未明说(欲善了知,须入密乘。)谓即前释明显句论所说心与心所分别之行不

转,非无心心所也。说惟彼身作证者,谓唯报身作证法身。成佛时报身先熟。先证

得报身时,心心所分别已净,故唯报身作证法身。(详密法。饿默信康,即色究竟

天。)佛将成道时,应在彼处入空性定者,以其为报身故。先起相似报身,住彼刹

土。证法身时,方成真实报身。佛专注空性时,若谓心心所皆遮止,则谤佛无一切

智,谤佛无意功德。佛心应如木石,是大诽谤。当知入中论说遮心心所行者,谓遮

~P 1256

心心所行之一切分别。以心心所之分别行,方是应遮分。任运俱生现前证得空性,

可谓作证空性。依显教文字仅能如是解释。欲求究竟了知须依密法。既遮止心心所

分别行後,如是继续安立(住)空性定中情形(或安住之量),亦可说为报身作证

空性。「入中论释云:『以何身证彼之身,彼由说为离心与心所(分别)具寂灭自

性而知也。若谓佛不见蕴等,则是谤佛尽所有智及尽所有义。以有与佛智不能知,

成相违故』。」总上诤论主要四点:(一)彼说任何亦不见,即见空性。(二)说

胜义谛乃超出一切智之境。(三)说於空性心与心所不转,如是则佛不见蕴等。(

四)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违

。若许佛为一切智,应许佛见蕴等,则非任何亦不见。彼谓汝许由究竟理智量而获

得之义,称为胜义谛相,由世俗名言量而安立之义,称为世俗谛相,是即如所有智

(即究竟理智胜义谛),证得空性,则应於空性有所见。有所见则与入中论释任何

亦不见之义相违。尽所有智(世俗谛相),若佛不见蕴等,则有与佛智不能知相违

。关於如所有智三点,已如前所释。应说佛见空性,非任何亦不见而见空性。关於

~P 1257

尽所有智一点,应说佛见蕴等,以尽所有之一切法,若有,则佛应知。若佛智有未

知,则尽所有之一切法应成非有。「以故于尽所有智中,须有尽所有事显现。於无

相中而知,非此宗之规。(若谓由无相中而知,非本宗之规。)须显现其相也。」

此明应成自宗之规。显现有二:一、知之显现,二义(事)之显现。既有尽所有事

显现。则尽所有智当有所知。其他宗派,则有许无相而知者。依自宗说,有境中若

无境相显现则不能知。无相之知,他宗如说一切有部即如是,彼谓心缘瓶时,心中

并无瓶相显现。意谓心缘瓶时直取前境,如日舒光,亲照外境。不须瓶相反映於自

心中。彼说如依应成见,尽所有智须一切尽所有法之相显现方知。则一切智与一切

相,成为对立之二相。(过去藏德于佛智见佛智时,须不须佛智之相显现问题,有

说须,有说不须。又于佛智见佛智时,究竟见其为一,抑见其为异?及佛智见佛智

时,是否境与有境对立。对立则成异,不对立则成一。均未能决定。)因彼等不知

佛智见佛智时,若说由沉没二现(境与有境)之门而见,则成为见胜义谛矣。故说

佛智由二现沉没之门而见佛智者,其二现,乃谓世俗之二现,非谓境与有境之二现

也。说二现依世俗显现而说者,因世俗显现,虽非实有显现,然是实有显现种类。

~P 1258

如所有智,由二现沉没之门而见胜义谛。(见如所有性,即空性。)尽所有智、由

具二现之门而见尽所有法。(尽所有法,谓世俗谛。)佛之如所有智,尽所有智,

其体是一,而立名为二。犹之一人作二事,而得二名然(如官吏之兼差是)。设问

:此之二智,究为有二现与无二现?若佛如所有智无二现,则应无世俗显现,即不

见一切世俗。答:当说佛通达胜义时,彼时二现不起,通达世俗时,彼时二现现起

。又此处所谓时者,非谓先後,乃谓一智体具两方面之作用,以佛一刹那双缘二谛

故。「显现之尽所有境,有未被无明习气所染,现佛之相好等;及染无明习气所现

之未清净情器等之二类。此中初者,於正觉无遮除之义。次者於彼地中,以颠倒因

是遮除者。」(宋抄本:初者佛地毋须灭除,次者由佛无此倒因,故无彼果。)佛

之相好非由惑业所感,佛之三十二相。每相皆是佛之自性体,以佛已离无明习气故

。文殊真实名经云:「佛一一支分皆是佛。佛之一一毛发,皆能见一切法。」有问

:佛着之衣是否即佛?此则未免过於穿凿。其说器世间染无明习气者,谓器世间乃

由染无明习气有情业力之所显现,如地狱境界乃地狱有情业力所感而来。有说地狱

有情,由无明习气损害其识,令其颠倒妄见地狱境界。如此说,即坏缘起。当说由

~P 1259

无明习气发起而造恶业,由此恶业而成地狱境界,方合。或问:尽所有之显现,既

有此相好,又有未净情器二者,如是则佛智之前,红铁炽燃,烊铜铁汁,诸於佛不

应显现者,亦显现耶?若此皆显现,如何说佛唯见无量清净。又烊铜铁汁,乃有情

业力所感之果,佛既未造此业,如何显现此境?三大寺终年辩论不辍者,欲以理智

磨练,令得解决,不许少许疑惑存留胸中。说佛唯见清净者,谓佛以能受用之报身

,於所受用之刹土,唯见无边清净。佛之显现地狱境界,乃见众生造业如是显现而

显现。与众生之身受侵害痛苦者不同。以佛不成为具苦者故。佛之显现地狱境界,

虽非清净之显现,然无未清净之执着。佛显现未清净刹土时,亦不能说其见为清净

。以佛智无惑,净则久净,不净则见不净故。至颠倒因,乃未净情器世间由惑业因

之所成。

  以上明如所有智之诤论。此下明尽所有智之诤论。

  「显现之理者,若佛之相好,于未离无明之有情前,显现实非自相而现彼(自

相)者。彼境之生因,非由离无明习气之力而来。彼有境是由无明习气染污之力增

~P 1260

上而显现。」此谓非自相成就之相好,而凡夫见为自相成就之相好。「非由他有情

,(离染污无明之佛),如是显现,而彼心(凡夫)如是显现。(谓凡夫心中显现

有自性),乃由其自己方面如是显现故。」此谓非由佛显现有自性,而凡夫如彼显

现有自性,乃由由其自力之显现也。「於未断无明者,见色声等境,实无自相现有

自相,於诸佛之尽所有智,亦如是现。此则由於具无明染污之有情如是现故,於佛

始现,若不观待他如是显现,诸佛自身必不如是显现。」佛之尽所有智,如有自相

成就显现之现见,则是佛智成有惑。若佛智无自相成就显现之现见,则自相成就之

显现应无。此若有,则佛应见。此乃尽所有智中诤论之要点。依应成派说,佛之尽

所有智不显现自相成就。或问:如是自相成就之显现,究有与否?答:有。吾人皆

有实有显现故。佛见吾人实有显现之义,以佛智本无自相成就之显现,然於凡夫之

自相成就之显现,佛亦现见,以佛之无惑智,亦见吾人之有惑显现,而见其为颠倒

。佛智於自相成就显现之现见有,而於自相成就之显现则无。由凡夫知前有自相成

就之显现,故佛方有自相成就之现见,佛本无贪镇显现,然因众生有贪镇显现,故

佛有贪镇现之现见。「诸佛了知色声等实无自性,现有自性,是因具无明者如是显

~P 1261

现而知。非不待他有情如是显现,佛智亦如是显现。」一切有情之一切显现,佛亦

显现。然有情之颠倒显现,於佛无害。「故佛虽如是显现,亦无错乱之失,以佛须

通达一切所知故。而非佛智有染污如是显也。以是当知,佛之尽所有智本身,见一

切法皆虚妄如幻,无我无性不见实有。然於具无明者所现之一分,佛智亦能见之。

以唯见他有情见为实有也。」此谓吾人显现实有之情形,亦显现于佛智中。如人面

有污秽,镜中亦现污秽之面,然非镜上有污秽也。以上明佛之尽所有智如何见尽所

有法之理如是。「六十正理论云:『善巧法性者(谓佛),见诸法无常,欺诳无义

,与空无我,名为见寂灭。』其释论说云:『由所作究竟,故见如是。』」善巧法

性指佛。欺诳无义,犹言毫无趣味。释论之意,谓於诸事物之应断分已断,故见寂

相。如是「二谛论云:『遍计性远离,唯如是显现,一切依缘生,一切智现见。』

此说尽所有智,明见一切法也。」上谓由观察而离实有体性之尽所有法,亦由名言

量唯名安立为世俗谛,而不安立为胜义谛。以尽所有智,由名言如是显现,唯有此

性。又解谓由观察自性不成之理,尽所有法于佛智前如是显现,彼即唯有此性。尽

~P 1262

所有智明见一切法句,乃宗喀大师总释前引之六十正理论及彼论释,及二谛论之辞

。明佛不起於定,则作诸业补处菩萨,亦不起於定而即成佛,作诸功德。故知佛自

住於如所有等持中,而开演尽所有之一切法,此唯佛为能。如燃灯佛左手入定,右

手说法印,即表此法。狮子吼王佛亦然。「又云:『若时都不见,能所知自体,彼

不生诸相,坚住故无起。』此说佛住寂灭二相之三摩地定中,永不起定。若未如实

了解彼二说之理趣,则说仅能许一理。若俱许,则成相违。然实不相H,以见, 如所

有性智,与见尽所有性智,体虽是一,由观待各别二境而成理智与名言智,无少相

违故。」又云者,仍指二谛论。若时之时字,谓佛安住如所有之等持定时,能所知

,即境与有境。云彼不生者,谓二现之自性沉没。云如实了知二种理趣者,谓前引

二谛论之前颂,是说尽所有智现见尽所有法。後颂是说安住二现沉没之三摩地不起

。如於此二种教理,不能如实了知,则谓既许二现沉没,如何能见一切法。必须起

定,方能见彼相。因彼不知二智体是一,因立名回遮为异也。如所有智观待於如所

有境,称为理智、或究竟智、或胜义智;尽所有智观待於尽所有境,称尽所有智,

或说为世俗知。同是一切智,观待於空性境,则称为抉择究竟智。观待於世俗境,

~P 1263

则称为世俗知。佛一时双见二谛,不成相违。「此於因位见时要能善知,於一法上

理智与名言量所得不同,而无少相违。」因位谓基本境。抉择此境,如何合於世俗

谛,如何合於胜义谛。果,依行中之方便与智慧二道而成。而行又依基本境上抉择

二谛而成。在因位基本境上,不能仅抉择空性,如前已说。至抉择具如何体相始为

世俗谛,具如何体相始为胜义谛。及心中如何显现始为世俗谛相显现,心中如何显

现始为胜义谛相显现。又心中如何显现执实之相,是应断分。又於一瓶上如何具足

二谛体相之理。又说瓶之实有自性空,乃抉择究竟理智所获得之胜义谛相。瓶之名

言有,乃世俗名言量所获得之世俗谛相。同於一瓶上而不相违。实有成就空,与名

言有,二者不违,二者双具。若缺其一,则二谛中,必有一谛不能安立。关於此,

均须善了知也。「果位二智缘境,犹不止此。若能善知於彼境二量成何量,则亦能

知境虽不定,二种有境仍各别不同。」二量谓世俗名言量,及抉择究竟理智量。如

所有智见如所有境。若抉择究竟理智量,於彼境有所不知,则不足称如所有智见如

所有境。尽所有智见尽所有境亦然。若世俗名言量,於彼境中不往,则亦不足称为

尽所有智见尽所有法。又如所有智,亦非仅见如所有境,而不见尽所有法。尽所有

~P 1264

智亦然。以此二智皆是一切种智故。然境虽不定而有境则似各别决定。虽无明文然

含有此意。如於一畜不能同时(既谓)为马,又谓为鹿故。或问:佛之一切种智,

究说之为如所有智耶?抑说之为尽所有智耶?任说为一皆有顾此失彼之过,若谓二

智皆是,则二智之根本应相顺同。与此论中宗喀大师说二有境根本不顺,又当如何

解释。答:如所有智观待於如所有法(胜义)方为如所有智,而非尽所有智。尽所

有智观待於尽所有境(世俗)方为尽所有智,而非如所有智。二智皆观待其境而显

现,故根本不同。「二谛体相之细分,亦由此应知。」此宗谓知此理,方能知二谛

体相之详细,否则仅识梗概而已。安立二谛体相有粗有细,如前所说抉择究竟理智

量所获得之义,为胜义谛。名言量所获得之义,为世俗谛。又如前引入中论说:於

一切法随见真境即真谛,见妄即俗谛。此皆二谛粗相。其细者,如云瓶柱非抉择究

竟理智所获得之义是。然则瓶柱非如所有智之所见耶?曰:否。随於一法,其见自

己之量,须观待於自己。若由抉择究竟理智量去,则自己亦即胜义谛。其自己见自

己,若由世俗名言量去,则自己即成世俗谛。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兜率百尊 无缘悲心赞)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98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 编辑台下- udn部落格
奇美嘉措寺
菩提行愿计画-金容光明佛寺重建
花朵观天下- 半尺长剑一页书- udn部落格
南投大圆满龙钦宁体--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