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佐欽大圓滿台中佛學會》 籌備緣起: 尊聖 釋迦牟尼佛與十六阿羅漢~佛法廣宏之 端午疏運 首尾兩日國道免收費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提道次第广论(30-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3 21:28:2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3 21:26:19   编辑部 报导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30-1讲)

CD(中)上士道 6-2   达赖喇嘛尊者传授/蒋扬仁钦中译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唯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虽然母亲看到,但是只会哭而已,但是不会跳到不净坑里面,去把这个小孩子拉拔出来。可是之後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一切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

所以透过上述的比喻,我们就可以知道说,能够发起大悲心的增上意乐,唯有大乘才有。所以大乘拥有的这个大悲心,初中後三者为重要的这个悲愍心,并非是无量的慈悲而已,最主要是具有一个非常强烈的责任感。可是「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可惜我现有的能力,我光是一个有情,我都没有办法救了。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纵使获得了罗汉果位了,但是能够利益有情的数目,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他圆满他利的能力,自己本身要具足,自己本身没有办法具备,没有办法圆满,所以圆满他利是没有办法作到的。利亦唯能引发解脱,不能立於一切种智。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唯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当然,他利事业圆满,并不是说一切有情众生,都能够被我们救护,这个叫做圆满他利事业,并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与自己业缘亲近的人,与自己业缘亲近的有情,这所有的有情,都能够依由自己成佛的缘故,而获得解脱,甚至於成佛的话,具有这种救护的能力,这个叫做圆满他利。因为你要帮助他人的时候,不是凭着自己单一的想法去帮助他人,他人就会获得利益的,他要有许多内外的因缘。所以同样的佛要去救护有情的时候,不是说佛想要帮助他,就能够使他得到利益,这叫做利益他人,或者是圆满他利事业,不是的。也是要在因缘聚合的情况下,从佛本身一切的因缘都具足,可是从他本身,要有那个缘。所以佛渡有缘人的意思就是说,当佛获得成就的时候,一个凡夫他透过修行慢慢成佛的时候,与他业缘亲近的人,所有都可以获得救护,无论是解脱,或者是成佛果位。

但是罗汉证得了阿罗汉果位的时候,也就是小乘者,证得自己最究竟的罗汉果位,因为自己本身利众的这个能力没有圆满,所以虽然他可以少许的帮助与自己业亲近的众生,可是没有办法帮助一切与自己业亲近的众生,所以纵使与自己有缘的人,也没有办法圆满的去度众、去度化他们。所以他利事业能不能圆满,最主要是看自己的能力当中,有没有这个圆满的能力,而不是说一切众生都被度了,这个时候才叫他利圆满。所以如果我们快一点成佛的话,与我们业亲近的,所有的有情,都应由自己成就、成佛的缘故,而能够获得救度。所以快速成佛是有道理的,为利有情我必须快速成佛,我必须成佛,这是有道理的。

壬二、如次正修(分三)

癸一、修习希求利他之心(分二)

子一、引发生起此心所依(分二)

丑一、於诸有情令心平等

丑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子二、正发此心

癸二、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癸三、明所修果即为发心

丑一、於诸有情令心平等

215页)如前下中士中,所说诸前行等所有次第,於此亦应取来修习。又若此中不从最初遮止分党,令心平等,於诸有情一类起贪,一类起瞋,所生慈悲皆有党类,缘无党类则不能生,故当修舍。在此就说到了,为了使我们真正的去,至少要像爱自己般的去爱一切有情的话,那就不应该有爱恨亲疏的这种分别心,这种的分别、这种的分党,必须要去远离。否则的话,就变得跟凡夫一样了,我们只爱自己的亲友,或者对自己有恩的人,我们排斥害自己的人。这样的话,这种的悲愍心是不需要刻意去修学的,我们凡夫就有了嘛,不学大乘教法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我们在此要去学习的慈悲心,是能够遍布一切有情的这种慈悲,所以他所缘的对象,是没有局限,无论是亲友,无论是仇敌,甚至於非亲非友的中庸者,都要一致的来对待,一者爱则全部都爱,要作到这种的基础,所以为了能够打这个基础,所以先说到了修平等舍。所谓的舍,又可以分三者,行舍、受舍以及无量舍,在此所说的是无量舍。无量舍就是缘无量有情,远离了爱、恨的这种亲与疏的差别。所以在此宗大师有说到了:又舍有三:行舍、受舍及无量舍,此是最後。此复有二:谓修有情无贪瞋等烦恼之相,及於有情自离贪瞋,令心平等,此是後者。在此的无量舍是说我们不应缘亲而产生贪,不应缘怨而产生瞋,这部分必须要去遮止的缘故,所以透过无量舍令心平等,所以此是後者。

修此渐次为易生故,先以中庸无利无害为所缘事,次除贪瞋令心平等。所以在修学这平等舍的时候,我们先以一个非亲、非怨的中庸的有情,因为他没有伤害,也没有帮助我们嘛,所以为一个个别所缘的对象,再慢慢、慢慢的去作思惟,所以次除贪瞋令心平等。若能於此心平等已,次缘亲友修平等心。若於亲友心未平等,或由贪瞋分别党类,或贪轻重令不平等。此亦平已,次於怨敌修平等心,此若未平,专见违逆而起瞋恚。若此亦平,次当遍缘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所以首先就是缘这个中庸的有情,就想说,他前世也是当过我的恩人,为什麽我不爱他?我应该爱他才对呀!後来再想,他前世也是我的仇人,为什麽我不憎恨他?像是憎恨我现在的这个怨敌一样,作这样的观想。这时候尽量让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种平等的状态。同样的,我们再换一个角度,今世我的亲友,虽然他对我真的很好,可是毕竟只有一世啊!後世也有可能伤害我呀!或者他前一世也有可能是我的怨敌呀!所以为什麽要为了今世他对我好,而去产生强烈的贪着呢?这是没有道理的。就像之前,那个中庸有情,他前世对我很好啊!可是我不会对他产生贪着啊!如是的去思惟远离贪。後来这部分心已经静下来之後,已经远离贪的念头,再去缘这个怨敌。後来再去想说,虽然他今世伤害我,可是他前世,像是对我最有恩惠的恩人般,他前世对我极大的恩惠,为什麽我要瞋怨他呢?我要怨憎他呢?没有道理,这样去作思惟,令心去平等。

心的平等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们要去建立知母的证量的时候,那个地基如果没有平,没有打稳的话,会有高低不平,这样的话,我们的知母就没有办法真正的遍布一切有情。所以为了能够遍布一切有情,而且无有区别的遍布,所以对於这三种的有情,也就是亲、怨、中庸,这三者的有情,我们都要做平等的对待,後来再来观知母的话才会有效。而且观修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不应该观总相的有情,应该观别相的有情,个别的众生。尤其是我们真正可以看得清楚对方的模样来作观修,这是必须要有的。否则的话,一开始我们就观一个总相有情,就想一切有情的话,你也许就说,耶!好像可以生起慈悲,可是当你看到个别有情的时候,慈悲心又不见了,会有这种的危险。所以尽量缘别相来作观修,而不要缘总相来作观修。别相的部分观修作得不错的话,再慢慢的扩展到更多的有情,最後到一切的有情,那再作总相的话,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因为上述说到了观修平等舍的时候,要断除远离亲怨所产生的贪瞋,所以要如何观修呢?第一个,我们应该缘一切有情众生,都是跟我们一样的,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既然都是有相同的想法,相同的权利,相同能力的情况下,使贪一者、不贪着另一者,或者是想要损害另一者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基本上我们都是相同的,所以在相同权力、能力和相同思想的情况下,为什麽我们要分两派?一者产生贪、一者产生瞋?这是没有道理的。

而且第二个理由,以自己个人来讲的话,无始以来一直到现在,我们经过多少的生生世世。纵使今世是亲属,可是前世是怨敌;纵使今世是怨敌,可是前世是亲属,所以哪一者才是真正的亲属?哪一者又是真正的怨敌呢?所以我不应该贪着於谁,或者是瞋於谁,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透过这两种的思惟,而去远离由亲怨所产生的一个贪瞋,并非是要遮止亲怨。因为亲怨以名言上,世间共许的情况下来讲的话,也是有亲属和怨敌的,这部分并不是我们要去破斥的。我们要破斥的是什麽呢?由亲怨所产生的这种贪瞋,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否则的话,谁是我的亲友,这个是没有办法决定。因为因缘就是这样子,我们的生父生母,就随着因缘这是决定的,这不是自己可以操控的。可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是什麽呢?自己可以作到什麽呢?由亲怨所产生的贪瞋,这是我们可以去灭除的,透过思想、透过思惟。所以在此宗大师有说到,我们可以看本文里面有说:

216页)若尔於彼由修何事能断贪瞋?谓修二事。第一就有情者,第二就自己者。就有情者,谓念一切欣乐厌苦,皆悉同故,缘於一类执为亲近而兴饶益,於他一类计为疏远,或作损恼或不饶益,不应道理。这是缘有情的部分。所以宗大师在此,其实也是以自他相换为主,因为像这种的平等舍的观修,最主要就是由自他换而来说到。就自己者,当作是思:从无始来於生死中,未经百返为我亲属,虽一有情亦不可得,於谁应贪、於谁当瞋?此是修次中篇所说。又於亲属起贪爱时,如月上童女请问经云:「我昔曾杀汝一切,我昔亦被汝杀害,一切互相为怨杀,汝等如何起贪心?」及如前说无定过时,一切亲怨速疾变改所有道理,当善思惟,由此俱遣贪瞋二心。所以在此要去除的并非是,此取怨亲差别事修,故不须遣亲怨之心,亲怨的这种认知,并不是要断除的,而是什麽呢?是灭由执怨亲为因,所起贪瞋分党之心,这是在此要去灭除的。

修完平等舍之後,接下来我们要作的就是为了能够引发,对一切有情众生真正的爱护,像是爱自己独生子般的爱意之相,悦意之相为了能够生起,所以先讲到了修知母、念恩、报恩等的这种内涵。所以我们在本文里面可以看到:

丑二、修此一切成悦意相

引发一切成悦意相者。修次中篇云:「慈水润泽内心相续,如湿润田,次下悲种易於增广,故心相续以慈薰习,次应修悲。」所说慈者,谓於诸有情,见如爱子悦意之相。又此所说由修等舍,息灭贪瞋不平恶涩,如调善田。次以见为悦意慈水而润泽已,下以悲种,则大悲心速疾当生,应当了知极为切要。此中有三:

所以透过了平等舍,把这个贪瞋等,这一种逆缘拿掉之後,使得我们修学菩提心的这个田地,变得非常调伏,成为善田。之後再以悦意慈的这种水份,来滋润慈田,再种下大悲的种子,才能够速发起菩提心。所以此中有三:初、修母者。

先讲到知母的部分,在此虽然象徵性的说母亲,但最主要是观与自己最有恩惠的人。为什麽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最有恩惠的恩人呢?因为生死轮转无有次数,无有止尽,我们没有未生过的地方,我们没有未得过的身体。因为生死辗转太多次了,无限次的缘故,所以我们每一次在经历一次胎生,还有卵生的时候,都是需要母亲的。尤其是在胎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一定是需要有人照顾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成长、长大。所以对我们每一世的成长来讲,都是需要有一个恩惠的人,而且这种恩人是无限的。这也是为什麽一切有情都曾经作过我们的恩人,所以说到了知母。在此宗大师在本文有说到了:

生死无始,故自受生亦无始际,若生若死辗转传来,於生死中未受此身,未生此处决定非有,亦无未作母等亲者。如本地分引经说云:「我观大地,难得汝等,长夜於此未曾经受无量生死。我观有情,不易可得,长夜流转未为汝等若父若母、兄弟姊妹、轨范亲教、若余尊重、若等尊重。」此复非仅昔曾为母,於未来世亦当为母,无有边际。如是思惟,於为自母,应求坚固决定了解。此解若生,次念恩等亦易发生,此若未生,则念恩等无所依故。所以如果有知母,我们作好的话,接下来念恩、报恩才会生起,否则念恩、报恩就没有根本,所以这个知母是很重要的。

217页)二、修念恩者。修习一切有情是母之後,若先缘於现世母修,速疾易生。在观修念恩的时候,以今世的母亲来作观修,再慢慢的去缘一切有情,都具有如此的恩惠来作忆念的话,才会比较简单。如博朵瓦所许而修,先想前面母相明显,次多思惟:非惟现在,即从无始生死以来,此为我母过诸数量。今世的母亲,不只是今世当我的母亲以外,在无量生、无量世,也都当过我的母亲,因为我们的前世无有数量,如是此母为母之时,前面这个母亲当我母亲的时候,她作了些什麽呢?

一切损害悉皆救护,一切利乐悉皆成办。特於今世先於胎藏恒久保持,次产生已黄毛疏竖,附以暖体,一生下来,不管是在胎里面,她如何的去照顾我们,怕我们在胎里面受到伤害,所以在饮食上非常的注意,非常的小心。而且在行动上虽然不便,但是她却很高兴的,因为有了我们在她的胎里,所以纵使行动不便,但是还是小心翼翼的,捧着自己的肚子,慢慢的走路。生下来之後,母亲马上会用她的体温,怕我们冷,来温抱我们,附以暖体,十指捧玩,哺以乳酪授以口食,给予我们母奶,怕我们吃饭的时候,太冷又不行,太热又不行,所以先用自己的嘴巴先去嚐,看看温度是否适中,再给我们吃。口拭涕秽手擦屎尿,种种方便,心无厌烦而善资养。清理我们的大小便,作什麽样的脏事,她都不会觉得厌烦,而且是非常的欢喜,而为我们去作这些的事情。

又饥渴时与以饮食,寒时给衣,乏时给财,皆是自己未肯用者。自己虽然没有,但是想尽办法,在饥渴的时候给我们食物,寒冷的时候给我们衣服,我们没钱用的时候,父母亲想尽办法掏出钱来给我们用,又此资具皆非易得,而且又不是那麽容易可以得到的,是负罪苦及诸恶名,受尽艰辛求来授与。又若其子有病等苦,较其子死宁肯自死,所以当自己孩子有痛苦的话,与其自己的孩子痛苦,还不如自己痛苦,与其自己孩子死亡,宁可自己死亡。较其子病宁肯自病,较其子苦宁肯自苦,出於自心实愿易代,用尽加行除苦方便,总尽自己所知所能,但有利乐无不兴办,凡有损苦无不遣除。於此道理应专思惟。如是修已,若念恩心非唯虚言真实生者,次於父等诸余亲友,亦当知母如上修习。次於中人知母而修,若能於此生如亲心,则於怨敌亦应知母而正修习。所以透过这种的念恩之後,再来观修父亲等其余的亲友,如果能够像忆念母亲恩惠一样的,这种感恩的心强烈产生的话,那对於中庸者来作念恩的观修,那再去作怨敌为所缘境来作念恩的观修。若於怨敌起同母心,次於十方一切有情,知母为先,渐广修习。

接下来是讲到报恩的部分。以世间来讲的话,我们知道这个人对我们有恩,知恩不报,那真的是在世间上也会被人唾弃,但是知道知恩图报的话,这个人我们会称这个人为善贤,称为善士。就是以世间一般的伦理道德的一个概念来讲的话,不懂得报恩的人,我们会把这一种的行为,归类为恶行,懂得报恩的话,我们会把这类的行为归类於善行的,纵使世间人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我们怎麽可能知道有恩而却不报呢?所以说到报恩。

但是要如何报呢?我们要去报恩的话,并不是再让自己前世的这些父母,这一切的有情,再随着烦恼和业所转,要想尽办法让他们从烦恼和业脱离。所以让他们安立解脱涅盘之乐,这才是真正的报大恩。所以在此说到:

218页)三、修报恩者。如是唯除转生死故不能相识,而实是我有恩之母,彼等受苦无所依怙,舍而不虑自脱生死,薄无惭愧何甚於此?如弟子书云:「诸亲趣入生死海,现如沈没大水中,易生不识而弃舍,自脱无愧何过此。」故若弃舍如是有恩,於下等人且不应理,况与我法岂能随顺。如是思已,取报恩担,即前书云:「婴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又云:「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

无边功德赞云:「有情无明盲,意乐衰损慧,为父子承事,慈悲饶益我。弃此独解脱,非是我之法,故汝发愿度,无怙诸众生。」若尔,如何报其恩耶?生死富乐母自能得,然彼一切无不欺诳,故我往昔於由烦恼魔力所伤,如於重伤注硝盐等,於性苦上更令发生种种大苦,慈心饶益,应将彼等,安立解脱涅盘之乐而报其恩。中观心论云:「又由烦恼魔,伤害已成疮,我如注灰水,反令苦病苦。若有於余生,慈敬及恩益,欲报其恩惠,除涅盘何有?」不报恩担,重於大海及须弥担,若能报恩,即是智者称赞之处。如龙王鼓音颂云:「大海及须弥,地等非我担,若不知报恩,即是我重担。若人心不掉,报恩及知恩,令恩不失坏,智者极赞此。」

219页)总之自母未住正念,心狂目盲复无引导,步步蹎蹶趣向可怖险崖而行,其母若不祈望其子,复望於谁?若子不应从其险怖救度其母,又应谁救?故应从此而救度之。如是若见为母众生,由烦恼魔扰乱其心,自心无主而成狂乱。又离慧眼观增上生,决定胜道。又无真实善友引导,一一刹那造作恶行,如步蹎蹶。总於生死,别於恶趣奔驰悬险,母当望子,子应济母。如是思已,拔出生死而报其恩。集学论云:「烦恼狂痴盲,於多悬险路,步步而蹎蹶,自他恒忧事,众生苦皆同。」此说如是观已,不应於他寻求过失,见一功德应觉希有,然此亦合苦恼之理。

子二、正发此心(分三)

丑一、修慈

丑二、修悲

丑三、修增上意乐

丑一、修慈

219页)第二、正发此心分三。初修慈中慈所缘者,谓不具足安乐有情。行相者,谓念云何令遇安乐?惟愿令其获得安乐,我应令其遇诸安乐。所以讲到慈的一个所缘境,所缘境就是缘不具有涅盘,还有正觉果位的这些有情,这是所缘境。所漏境,所看到的相是什麽?所漏境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安乐。那更强烈的话,希望我能够令他们得到安乐,这种慈心的观修,这是悦意慈的一个行相。

胜利者,它的功德是什麽呢?三摩地王经云:「遍於无边俱胝刹,尽其无量众供养,以此常供诸胜士,不及慈心一数分。」此说较以广大财物,於究竟田常时供养,其福尤大。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云:「於东北方有大自在王佛,世界曰千庄严,其中有情皆具安乐,如诸苾刍入灭定乐。设於彼土修净梵行,经过百千俱胝年岁,若於此土最下乃至於弹指顷,缘一切有情发生慈心,其所生福较前尤多,况昼夜住。」

宝鬘论云:「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於是说到了慈法八种功德,一、天人皆慈爱。二、彼等恒守护。三、喜乐,在此的喜乐最主要是指意乐上的欢喜,内心上的一种欢喜。四、多安乐,不只内心上的欢喜以外,由此也可以更多的眷属,成办更多安乐的顺缘。五、毒刀不能害,第五毒不能害,六刀不能害,毒不能害也包括了下蛊、咀咒等,这些都不能害我们。那刀不能害,不只是外在的兵器以外,最主要还是非人等,这些也不能害我们的。七、无劳事得成。八、当生梵世间,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若有慈心,天人慈爱自然集会,佛以慈力战败魔军,故守护中为最胜等,故虽难生然须励力。

集学论说,当一切心思惟金光明中,开示修习慈悲偈文,下至语中读诵而修。其文为「以此金光胜鼓音,於三千世界中,恶趣诸苦阎罗苦,匮乏苦苦愿息灭」等。修慈次第先於亲修,次於中庸,次於怨敌来作观修,其次遍於一切有情如次修习。修习道理,如於有情数数思惟苦苦道理,便生悲愍,如是亦当於诸有情,数数思惟缺乏有漏、无漏诸乐,乐缺乏理,若修习此,欲与乐心任运而起,又当作意种种妙乐,施诸有情。

所以我们在修学的时候,先从自己的亲友作观修,再从中庸者作观修,再由怨敌来作观修。针对个别的对象观修之後,再去遍布一切有情。思惟有情痛苦的话,我们可以产生悲愍。思惟有情缺乏安乐,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安乐的话,可以产生与乐的这种悦意慈。接下来讲第二悲心的道理。

丑二、修悲

220页)二、修悲中悲所缘者。由其三苦如其所应,苦恼有情。就是他的所缘境是三苦所逼恼的有情,行相者,所漏境,他所看到的是什麽呢?谓念:云何令离此苦?愿其舍离,我当令离。也就是希望他们能够远离这些种种的痛苦,我愿意帮他们远离这些的痛苦,这是他所看到的一个行相。修习渐次:先於亲友,次於中者,次於怨修,若於怨处如同亲友,心平等转,渐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之。所以在修习的时候,先从亲友,再从中庸者,再从怨敌而来作观修,这样慢慢的再遍布一切有情。如是於其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是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说,此极扼要。那针对个别的境来作观修,这是有依据的,如同莲华戒论师,随顺《阿毗达磨经》里面所说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若不别分,如果没有从个别的境去作观修的话,无论我们在观修亲友的时候,不要观修亲友这两个字,而是真正我们可以看到的那个对象,就是比较个别的这个人,这个补特伽罗。同样的我们的怨敌,要找出一个让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他的脸相要看得很清楚,就在自己的前面,这叫个别的观修。要作这种个别的观修,再慢慢的扩展到一切有情。若不别分,如果没有这样去区分的话,没有作这种别修的话,初缘总修似生起时,一开始就用总相来观修,那是亲友、怨敌,好像只是一种非常抽象化的怨敌相,看不到人的话,看似好像会生起,可是在作个别思惟的时候,完全一点用处都没有,各各思惟,皆悉未生。若於各各皆生前说变意感觉,渐次增多,後缘总修,随缘总别,清净生故。如果对於个别的相,都已经发起之前的这种感受,而且有增多了,再来缘总相的话,这种的修法,才是清净的正修。修习道理当思为母,此诸有情堕生死中,如何领受总别诸苦,具如前说。

此复若修前中士道已生起者,此自心修易於生起。若於自上思惟此等,则成引发出离心因,若於他上而思惟者,则成引发悲心之因。透过上述中士道痛苦的解说,从自身上去思惟的话,容易发起出离心,但是从他人的身上去发起的话,产生悲心。然未先於自上思惟,则不能生令至扼要。如果自己先没有去体会痛苦的话,要从他人去体会痛苦,是没有基础的。此乃略说,广则应如菩萨地说,悲心所缘百一十苦,有强心力应当修学。此说较诸声闻现证究竟苦谛,以厌患心所见诸苦,菩萨修悲思苦众多,所以菩萨们在思惟苦谛上,是比声闻、独觉还要思惟得更深,还要思惟得更广,以多门力而去作思惟的。若无量门思惟无乐苦恼道理,慈悲亦多。若恒思惟则能发生猛利坚固,故少教授便觉饱足,弃修诸大教典所说,力极微弱。此如前说趣大乘门是发心理,及以大悲为根本理,善别此等,以观察智思择修习,後生证悟。若其知解未善分别,唯专策勤略生感触,全无所至,修余事时皆如是知。

所以我们应该以更多的法义,来思惟种种的痛苦,而不要透过少数的理由就感到满足,应该依照大论典的内涵,来反覆的思惟,这样力量才会坚定,才不会微弱。所以要以智慧反覆的去观察而修。如果并没有了解到,所要修学的法义内涵,只是靠着五分钟的热度,一种情绪来产生感受,就觉得很欢喜的话,那没有真正的修到,因为这是完全不坚固的。所以透过法义的思惟,怎麽修?什麽叫做生起之量?如何修?他的所缘境是什麽?他的行相是什麽?他看到的又是什麽?他的对治力是什麽?这些的内涵,我们透过智慧来观察,决定之後,而去修学的话,那地基才会打得稳,这样才是坚固的。否则的话,只是靠着情绪,或者觉得是一种五分钟的热度而去修学的话,这是非常不稳定的。

221页)其悲生量者。什麽叫做生起大悲心?在什麽样的标准下,才叫做我们己经发起了大悲心呢?如同修次初篇云:「若时犹如可意爱子身不安乐,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净其苦,此悲行相任运而转,性相应转。尔时即是悲心圆满,得大悲名。」就像父母亲只有一个独生子,非常的爱护这个自己的独生子,所以当自己的孩子,他的身体如果有病苦,这父母亲无论是上班也好,或者是作菜也好,或者出去也好,都会时时惦记着、或挂念着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麽样了。而且这种的悲愍,或者这种想要照顾,想要为他负起责任的这种悲愍心、怜愍心会一直油然而产生,就是在此的任运而转的意思了。而且是不须要经过思虑就自然的发起,油然的产生。同样的道理,缘一切有情众生,希望他们能够早日远离烦恼的习气所留下来的痛苦的这种悲愍心,油然的生起。无论在行住坐卧,都一直有惦记着或挂念着,这种的悲愍心能够任运而转的话,就是生起大悲心之量。

此说心中最爱幼儿若有痛苦,其母能生几许悲痛,即以此许而为心量,若於一切有情悲任运转(所谓任运转就是油然产生),说为圆满大悲体相,由此生起大慈之量,亦当了知。又彼论叙云:「由修如是大悲力故,立誓拔济一切有情,愿求无上正等菩提,以为自性菩提之心,不须策励而得生起。」此说能生愿心之因,须前所说如是大慈。由此当知大菩提心发生之量,此非已至高上圣道所有发心,初发业者所有发心说为如是。摄大乘论亦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昇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三无数劫起首菩萨,亦须发起如是之心。

当我们生起了这个大悲心的时候,这并非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一种成就,要不然的话,我们可能会误会说,我现在油然的产生悲愍心了,好像觉得到一个很高的成就了,并没有。其实这时候连大乘门都还没有进入,因为菩提心还没有生起。所以由这个大悲心,我们慢慢的会去引发菩提心,为利有情我必须要成佛的,这种追求无上菩提的、希求无上菩提的发心,会慢慢的生起。当这个希求无上菩提的发心,也像之前大悲心一样,油然产生的话,这才是真正生起菩提心之量。这个时候,才一开始进入大乘门。三大阿僧只劫,就是成佛的时间三大阿僧只劫,是从生起油然发起菩提心的那一天开始而算起的。

222页)故全未知此之方境,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对於上述所说的内涵,连边都没有沾到的话,方境的意思是连一边、连一方、连一面都没有沾到,这法义连一边都没有沾到,仅作是念,为欲利益一切有情,愿当成佛,为此义故我行此善。发此意乐便大误会,所以对於上述所说的法义不了解的情况下,而想说,啊!我的行善动机上,我想说为利有情我想要成佛呀!我有这样想。可是光是这样想,没有内涵的话,没有从心深处而发起的一种感受,其实我们在行善的动机上,是没有菩提心所摄的,并没有。所以未得谓得,坚固所有增上之慢。不以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善修习,追求余事励力欲想超迈多级,了知大乘扼要观之,实可笑处。

所以我们不了解上述所说的内涵,就想说,喔!我有为利有情,我要成佛啊!我有这种的想法,其实缺乏了内心的这种真实的感受,油然发心的这种感受,而说自己已经进入大乘,那这样的话,对於一个了知大乘扼要的修行者来看,会觉得这些无明众生,怎麽这麽可怜都还不知道!会这样的来怜愍我们。这是一种增上慢在作祟的,并没有真实的了解大乘的法义。

多经宣说诸胜佛子,於多劫中尚须执为修持中心而正修学,况诸唯能了知名者。这句话的意思就说到了,在许多的大乘经典里面都有说到,所有的菩萨或佛子,於三大阿僧只劫当中,於多劫中都需要以上述所说的,这个自然任运的菩提心,作为修持的一个根本,修持的一个中心,修持的一个根本,而来正修学的话,只有了知菩提心名字的你们,怎麽可能会知道大乘的精髓?因为你们只知道大乘的名称,菩提心的名称,但实际上并不了解。因为在当时有许多人,他们只是说为利有情愿成佛,大乘的名称挂在嘴巴上,讲得很好听,可是实际上所修的,却是另外一套。所以并不把大乘的这个发心,作为是修行的一个根本,只是在修法仪轨的时候,先念到「诸法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归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这样念念之後,就去修正行了。所以在修正行的时候,跟菩提心是没有相关的,去修另外一套法门。

所以宗大师在此,特别的呵责、呵斥这种自称大乘修法者。所以宗大师在此说到,菩萨们用多劫去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是以菩提心为主的,这个道理你们怎麽能够了知呢?因为你们只是把菩提心挂在嘴巴上,又没有实际上去修学,所以既然是如此,你们怎麽会去修学真正的大乘精髓呢?虽然这麽说,可是并不是说,我们不学习菩提心以外的法门,也不是这个道理,而是说必须将菩提心视为教授的精髓,所以宗大师又再补充了一句:

又此非说不修余道,是说须将修菩提心,而为教授中心修习。总未能生前说领感,总之,未能生起之前所说的这种灵感,这种感受觉受,若善了知大乘学处,坚信大乘,虽然并没有生起上述所说的这种觉受,但是却对大乘的学处,真的是通达了解,而且对大乘的信心,非常坚定的话,那可以先受发心的仪轨,以及菩萨戒的律仪,所以在此有说到亦可先为发心正受律仪,仪是发心仪轨,律是菩萨戒,所以律仪这两个是分开的,应该先有仪後有律了,次乃修习菩提之心。

但是他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善了知大乘学处,以及坚信大乘。一般的次第来讲的话,是先有愿心,再来受愿心仪轨,之後来受菩萨戒。得到菩萨戒的这个当下,我们之前的愿心就转为行心,一般的次第是这样子。但是虽然没有之前所说的,自然任运生起的一个菩提心,也是没有真正生起菩提心,可是对於大乘的学处,能善了知、通达了解,而且非常的坚信,那可以先受发心仪轨,或者是菩萨戒,後来再来修学菩提心,这也是可以的。

如入行论,先受律仪及菩提心,次於彼学六度之中,修静虑时,乃广宣说修菩提心。然为成就此法器故,但是要成办这种器皿的话,有很多的因缘,像是於先亦须修众多心,谓:思惟胜利、七支归依、修治身心、了知学处、发心欲护等的这种因缘,必须要先具足,故进道中,修空性解须渐增进,尚有名在。然此相等大菩提心,亦须善修上上转胜,令道昇进名亦弗存。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罗蜜多教授论中,宣说二十二种发心,从诸论师解释此等进道之理,应当了知。










相關文章: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导 趣一切智坦途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一讲 造者殊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四讲 修习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六讲 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七讲 暇满人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八讲 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九讲 三途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讲 皈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三讲 思惟苦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四讲 思惟集谛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八讲 因果七教诫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讲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一讲 发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二讲 菩萨学处与布施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三讲 忍辱度、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 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 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 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 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1)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MP3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3)
菩提道次第略论(4)
菩提道次第略论(5)
菩提道次第略论(6)
菩提道次第略论(7)
菩提道次第略论(8)
菩提道次第略论(9)
菩提道次第略论(10)
菩提道次第略论(11)
菩提道次第略论(12)
菩提道次第略论(13)
菩提道次第略论(14)
菩提道次第略论(15)
菩提道次第略论(16)
菩提道次第略论(17)
菩提道次第略论(18)
菩提道次第略论(19)
菩提道次第略论(20)
菩提道次第略论(21)
菩提道次第略论(22)
菩提道次第略论(23)
菩提道次第略论(24)
菩提道次第略论(26)
菩提道次第略论(27)
菩提道次第略论(28)
菩提道次第略论(29)
菩提道次第略论(30)
菩提道次第略论(31)
菩提道次第略论(32)
菩提道次第略论(33)
菩提道次第略论(34)
菩提道次第略论(35)
菩提道次第略论(36)
菩提道次第略论(37)
菩提道次第略论(38)
菩提道次第略论(39)
菩提道次第略论 随闻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七)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八)
菩提道次第略论(十九)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二)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三)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四)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五)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六)
菩提道次第略论(二十七)
菩提道次第广论(1)
菩提道次第广论(2)
菩提道次第广论(3)
菩提道次第广论(4)
菩提道次第广论(5)
菩提道次第广论(6)
菩提道次第广论(7-1)
菩提道次第广论(7-2)
菩提道次第广论(8-1)
菩提道次第广论(8-2)
菩提道次第广论(9-1)
菩提道次第广论(9-2)
菩提道次第广论(10-1)
菩提道次第广论(10-2)
菩提道次第广论(11-1)
菩提道次第广论(11-2)
菩提道次第广论(12-1)
菩提道次第广论(12-2)
菩提道次第广论(13-1)
菩提道次第广论(13-2)
菩提道次第广论(14)
菩提道次第广论(15)
菩提道次第广论(16-1)
菩提道次第广论(16-2)
菩提道次第广论(17-1)
菩提道次第广论(17-2)
菩提道次第广论(18-1) 《归依三宝》
菩提道次第广论(18-2)
菩提道次第广论(19-1) 修行应学
菩提道次第广论(19-2)
菩提道次第广论(20-1) 下士道 《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广论(20-2)
菩提道次第广论(21-1)
菩提道次第广论(21-2)十业道轻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22)
菩提道次第广论(23-1)下士道 8-8
菩提道次第广论(23-2) 卷五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4-1)卷六 中士道 5-1
菩提道次第广论(24-2) 正修苦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25-1)思惟六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5-2) 思惟别苦
菩提道次第广论(26-1)烦恼之因 思业 思已业
菩提道次第广论(26-2)死殁及结生之理 卷六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7)卷七 十二缘起
菩提道次第广论(28)卷七终
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士道 6-1 上士道次修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卷八终 修增上意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31-1)卷九 依寂天教典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31-2)正明修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2-1)上士道 6-4
菩提道次第广论(32-2) 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广论(33)既发心已於诸胜行修学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34) 学习学处次第
菩提道次第广论(35-1) 学习六度熟自佛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35-2)施何等物
菩提道次第广论(36-1)六度四摄
菩提道次第广论(36-2) 忍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37-1) 引发安受苦忍
菩提道次第广论(37-2)
菩提道次第广论(38)
菩提道次第广论(39)
菩提道次第广论(40-1) 奢摩他
菩提道次第广论(40-2) 理须双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1-1)学奢摩他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1-2)显示何等补特伽罗应缘何境
菩提道次第广论(42-1) 心於彼所缘如何安住
菩提道次第广论(42-2) 示修时量 沈掉时应如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1)奢摩他 离沈掉时应如何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43-2) 修成办奢摩他量
菩提道次第广论(44) 奢摩他静虑自性如何学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1)毗钵舍那之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45-2) 如何解释龙猛意趣
菩提道次第广论(46-1)毗钵舍那 正决择真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46-2)生死盘涅 无有自性空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47-1) 诸中观师如何答覆呢?
菩提道次第广论(47-2)色法生灭不应被理智所破除
菩提道次第广论(48-1)唯识 自续 应成不同点
菩提道次第广论(48-2)分别炽然论世俗谛胜义谛
菩提道次第广论(49-1)名言相 言识 共许
菩提道次第广论(49-2) 分别心 义共相 俱生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50-1) 破除自性 无二寂静门
菩提道次第广论(50-2)破自性具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1-1) 明自宗所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1-2)补特伽罗 胜义无之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52-1)破所破时应成自续谁而破
菩提道次第广论(52-2)生无生法 何得证无生法
菩提道次第广论(53-1)正破自续 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3-2)自相无正量证明
菩提道次第广论(54-1) 毗钵舍那 自不同破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4-2)能破於相续中生见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5-1) 合无自性义 破我蕴性
菩提道次第广论(55-2)破我蕴性异品 有什麽过失
菩提道次第广论(56-1)毗钵舍那 12
菩提道次第广论(56-2)
菩提道次第广论(57-1) 毗钵舍那所有差别
菩提道次第广论(57-2)
菩提道次第广论(58-1)毗钵舍那 双修止观之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58-2)修习故毗钵舍那成就之量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1) 《积聚加持颂》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2)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颂(3)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十三讲﹝日常法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执着
菩提道次第修学 分别与无分别
菩提道次第修学 止观的实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菩萨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修学 受持菩提心的要领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信受并发起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核心内容
菩提道次第修学 解脱道和菩萨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从认识苦到解脱苦
菩提道次第修学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修学 承前启後的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修学 烦恼、业、果报
菩提道次第修学 无生忏和心的本质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力与忏悔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认识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业的造作与积聚
菩提道次第修学 皈依三宝的意义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修学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菩提道次第修学 辩证看“无暇”
菩提道次第修学 暇满、义大、难得
菩提道次第修学 下士道的修学
菩提道次第修学 如何成为具格弟子
菩提道次第修学 关於依止法
菩提道次第修学 道次第的思想渊源
菩提道次第修学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藏传菩萨戒本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六加行略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资粮田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摄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缘起性空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智慧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静虑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精进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忍辱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持戒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布施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受戒仪轨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不退菩提心之因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依因果七教诫与自他相换二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相换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因果七教诫发心法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大悲心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共中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十二因缘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死殁结生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四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集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苦谛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修 修习共下士道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修习深信业果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真实皈依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三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念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暇满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修习依师之理
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二十 摄道之总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九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之归敬颂(一)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9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8讲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37讲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九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八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七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六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五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四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三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二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一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缘起
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目录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回向 下座後之修持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胜观(毗婆舍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止(舍摩他)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施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慈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受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大悲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相换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爱他的义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爱执之过患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自他平等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念恩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知母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平等舍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生起出离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业和业果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皈依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恶道苦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死无常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我们的宝贵人生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依止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仪轨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前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如何禅修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禅修的目的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发起禅修的愿望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所缘境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入门初基 初识禅修
菩提道灯论
菩提道次第实修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一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二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三
菩提道次第广论精髓 十三讲文字整理 四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29)上) 回目錄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广论(30-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企美噶察林分寺 卡卓玛佛学研究会- udn部落格
修次中篇
堪布彻令敦珠 2008/12/27
解脱庄严宝论
玛吉拉尊佛学会-Yahoo奇摩布落格

赞助网站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台北生技網
Phowa.com.香港
台北生技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