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續法林5月弘法行程.課程表 12/18(六)念珠功德、舍利子功德講授 佐欽【金剛薩埵淨業除障增福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菩萨行》安忍思想之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编辑部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0 20:54:07
學習次第 : 无

入菩萨行》安忍思想之研究──以瞋的对治为中心  指导教授:王邦雄 

本论文预期的研究成果,即是期望能透过此主题之研究,系统性建构出《入菩萨行》所蕴含的安忍灭瞋理据与修持之道。


寂天菩萨所着《入菩萨行》本身所涵藏义理中,本论文针对安忍灭瞋主题,以修行次第的角度,先谈论不应瞋的理由,期以寂天菩萨悲心润泽的循循善诱,於心上确立「瞋怒无理且百害无利」的知见,真实生起「灭瞋」的理性抉择与渴求,此是为引发动机,因若无此确立,灭瞋的修持之道便成无意义的空谈。生起迫切修持安忍灭瞋动机後,便需继续探寻灭瞋方法,《入菩萨行》中有诸多与安忍灭瞋相关的修持法门,本论文针对瞋产生的行径与修持的先後次第,将《入菩萨行》中有关的灭瞋方法分为基础与究竟之道探究。从实修角度,基础修持与究竟修持二者,前前是後後的基础,所以基础修持不但不是不重要,而且是必要的基底,所以二者并不能断然分割,而且各法门间也存在彼此增益修持成效的关系。


第二章「不应瞋的理由」以引起瞋恚动机的「伤害」为主轴,从构成「伤害」的三种要素──伤害三轮,即「施害者」、「受害者」及「伤害物」,对此三者个别或之间的交互关系进行探讨。第一节先总说伤害三轮产生的原因;第二节再别述从伤害产生过程中,三轮中施害者与受害者(即敌我)互动的真实利益关系;第三节接着探查伤害三轮中的「伤害」,其是否具有「损害实质」;再者,於第四节中将焦点缩至伤害者──敌,且将敌人置於也是有情众生之一的角度,放开伤害所造成的敌我对立性,从生佛回环一体的观点谈如何对待有情,而不从一般敌我之间「伤害」或「利益」的关系看待;最後,於第五节谈瞋恚於现在、未来可能造成的过患。


因瞋产生的路径即是:无明─>我执─>苦─>瞋,第三章所要探讨的是如何对治「苦」与「瞋」。「瞋」,属於心念产生烦恼而起的恶行,故以正知正念来「护心」,以对治生起瞋的「心念」;对於「苦」,寂天菩萨认为可以透过了解苦的来源与功德,并加强对苦的忍耐力,使苦的觉受降低,故以「习苦」对治引起瞋的「苦受」。但要谈对治之前,需先建立灭瞋修持的基本态度,故谈「出离心」;而就由「苦受」产生「瞋」的先後来看,若能先习惯「苦」,就能减低「瞋怒」的机会,所以先探讨「习苦」,再谈「护心」。


之所以将「出离心」、「转苦为道」与「护心」置於基础修持法门,是因此三部分的修学,虽能令瞋产生受到控制的效果,但使瞋根本消失的对治法,是去除产生瞋的根源:无明与我执,而「菩提心」与「空正见」正是破除无明我执的利器,此於第四章讨论。所谓「菩提心」,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完全是无我利他,若菩提心真实深切的发起,利益众生都唯恐不及,绝不可能对众生生起一丝一毫的贪、瞋、痴、嫉妒、傲慢,当众生伤害自己时,只会悲愍众生无知犯下堕恶趣的众罪,於是使救度众生的悲心更加迫切。真正生起菩提心者,只会问「能给众生什麽」,完全不会以「自我」立场衡量得失利益,绝不会为他人侵害性行为感觉「失去什麽」而生起瞋心。


而「空正见」的观修,可以直接泯除「」、「」、「伤害」、「损失物」、「痛苦」等元素是具体实存的错误执取。当实际去找寻,一一分析,就可了知万法皆是因缘聚合而起,无独立实存,所以根本没有所谓「我」、「敌」、「伤害」、「痛苦」的具体实存,「瞋」的生起便无任何着力点,也就没有所谓「我被伤害」、「我产生损失」、「我感到痛苦」、「我要瞋怒报复」的後续造作。当说胜义上无「具体实存」时,并不影响世俗谛上因缘聚合假有的显现,但需了知一切是如梦如幻的存在,此有如若於梦中觉知自身在做梦,於梦中就不会为梦中得失感到瞋怒或痛苦。种种世俗菩提心的修学,若有空性的穿透,就能成就究竟的胜义菩提心,更可以无所执的任运,广行利生之道,自然也能提昇菩提心灭瞋的效力。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学系/90/硕士/研究生:杨丽娟   指导教授:王邦雄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王邦雄 教授  

学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学士
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
私立中国文化大学三研所哲学组博士
 

经历:
私立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私立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创所所长/
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
教育部学审会委员。
 

着作:
《韩非子的哲学》《老子的哲学》《中国哲学论集》/
《儒道之间》《当代人心灵的归乡》《做个出色的人》/
《行走人间的脚步》《生命的大智慧》《老子道》《生死道》/
《人间道》《人生关卡》《庄子道》《人人身上一部经典》/
《世道》《在家,出家与回家九歌》/
《 二十一世纪的儒道-生命的实理与心灵的虚用》。

演讲主题《可视单位需求规划相关讲题》
1. 老子的人生智慧
2.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之专家研究
3. 文化传统走向现代化之问题的省思
4. 人生问题的体会及其超越之道的开发
5. 儒道两家的生死智慧
 





寂天菩萨生平及《入菩萨行》十品简介

《入菩萨行》的重要与殊胜处

「安忍」与「忍辱」词义辨析

从伤害三轮产生的原因分析

因果业力分析----从受害者角度

伤害及施害者皆依因缘不自主

从敌我互动的真实利益关系分析

众生是成佛必要福田

从内外各类受损的实质分析

从瞋的现未二时过患分析

灭瞋基础修持之道

转苦为道 对治生起瞋的「苦受 」

护心 对治生起瞋的「心念」

灭瞋究竟修持之道 

菩提心 

以菩提心对治生起瞋的我执

修习自他交换 

空正见 

确立空性之见

空性灭瞋观修之道 

证空性对灭瞋之功效

附录─《入菩萨行.安忍品》五种版本

证空性对灭瞋之功效  

入菩萨行




参考书目
壹、专书
一、《入菩萨行》研究类
《入菩萨行论颂》(偈颂本),寂天菩萨造,三藏法师天息灾奉诏译,台北:方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12月,一版一刷。
《SANTIDEVA THE BODHICARYAVATARA》,Translated By Kate Crosby and AndrewSkilt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入菩萨行论 善解义海》,寂天菩萨造颂,无着贤论师着,明性法师译,台南:湛然寺,1996年11月。
《入菩萨行导论》,如石着,高雄: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四版。
《入菩萨行衍义》,如石着,高雄: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初版。
《A GUIDE T0 THE BODHISATTVA WAY OF LIFE》,Santideve,Translated By Vesna
A.Wallace and B.Alan Wallace,New York:Snow Lion Publications,1997。
《入菩萨行论广解》,寂天菩萨造颂,杰操大师广解,隆莲法师汉译,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8年3月,一版二刷。
《寂天菩萨全集》,寂天造,(宋)天息灾、法护等译,台北:方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5月,一版一刷。
《入菩萨行》(偈颂本),寂天造,如石译,高雄: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12月,初版。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Bodhicaryavatara》,Paul Williams,Britain:Curzon Press,1998。
《入菩萨行译注》,寂天造,如石译注,高雄:谛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3月,五版。
《平心静气》,达赖喇嘛着,周和君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2月,初版一刷。
《入菩萨行论广解》(偈颂本),寂天菩萨造颂,杰操大师广解,隆莲法师汉译,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2000年7月。
《入菩萨行集要》(偈颂本),寂天菩萨着,如石法师译,高雄:财团法人净心文教基金会,2000年9月,再版。
《入菩萨行论》(偈颂本),寂天菩萨造颂,隆莲法师汉译,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2000年9月,一版一刷。
《慧光集(八)─入菩萨行论广释(上)》,寂天菩萨造颂,勘布索达吉传讲,台北: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2001年6月。
《慧光集(九)─入菩萨行论广释(中)》,寂天菩萨造颂,勘布索达吉传讲,台北: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2001年9月。
《慧光集(十)─入菩萨行论广释(下)》,寂天菩萨造颂,勘布索达吉传讲,台北: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2001年12月。
《入菩萨行论》,寂天菩萨造,大堪布 贡噶旺秋仁波切讲述,张惠娟居士译,台北:中华民国正法源学佛会,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二、藏传佛教译注
《圆满之爱》,达赖喇嘛十四世着,黄启霖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九月。
《佛教史大宝藏论》,布敦大师作,郭和卿译,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4年,一版一刷。
《土观宗派源流》,土观.罗桑季尼玛作,刘立千译注,台北:福智之声出版社,1994年七月。
《学习即修行》,卓千波若仁波切等着,谢思人等译,台北:众生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7月,初版。
《证悟的女性》,堪布卡塔仁波切,何文心译,台北:众生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9月,初版。
《入中论善显密义疏》,宗喀巴大师着,法尊法师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95年10月,一版二刷。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大士着,徐进夫译,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6年1月,三版16刷。
《西藏生死书》,索甲仁波切着,郑振煌译,台北:张老师文化公司,1996年10月,初版60刷。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下),宗喀巴大师着,法尊法师译,台北:大千出版社,1996年,10月。
《《菩提道灯》抉微》,释如石着,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6月,初版。
《三乘佛法心要》,创古仁波切着,帕滇卓玛译,台北:众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
《转心四思惟》,创古仁波切着,帕滇卓玛译,台北:众生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二刷。
《入中论释》,宗喀巴大师着,法尊法师译,妙因法师录,台北:方广文化公司,1998年6月,一版二刷。
《佛教的建地与修道》,宗萨钦哲仁波切着,杨忆祖.马君美.陈冠中 合译,台北:众生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1月,初版。
《慧光集(三)─百业经》法王 晋美彭措上师传讲,索达吉勘布译,台北: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1999年12月。
《修心七要》,勘布贡噶旺秋仁波切讲述,张惠娟居士翻译,埔里:佛香书苑文教基金会、台北:菩提图书馆倡印,2000年。
《慧光集(四)─佛子行三十七颂讲义》,图登诺布仁波切传讲,听列秋尊、图登扎西拉嫫缮稿,台北:宁玛巴喇荣三乘法林佛学会,2000年1月。
《空,大自在的微笑》,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马尔巴翻译学院 译,台北:张老师文化公司,2000年1月,初版2刷。
《宗义宝鬘》,贡亟美汪波着,陈玉蛟译,台北:法尔出版社,2000年5月,二版二刷。
《菩提道次第简明释论》,达赖喇嘛三世原着,达赖十四世传法,弥勒若巴喇嘛译撰,蔡东照监修,台北:唵阿吽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11月,一版一刷。
《善言初慧择眼》,十四世达赖喇嘛着,蒋扬仁钦喇嘛译,埔里:法相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3月,初版二刷。
《三乘佛法指要》,卡卢仁波切着,释成观译,宝鬘印经会发行,出版年月不详。
《入中论讲记》,月称论师造颂,法尊法师译讲,台北:佛教出版社印行,出版年月不详。
《西藏古代佛教史》,敦珠金刚上师造,刘锐之、释明珠译述,香港:金刚乘学会。
三、现代专集论着
《绝对与圆融》,霍韬晦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4月,初版。
《圆满生命的实现)─布施波罗蜜》,陈柏达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9月,再版。
《龙树与中观哲学》,杨惠南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10月。
《六波罗密的研究》,释依日着,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四月,三版。
《简明佛学概论》,于凌波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8月,再版。
《印度暨西藏佛教》(收录《法鼓全集》.第二辑.第一册),释圣严着,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年11月。
《大转世)─西藏度亡经》,合邑厚德.林由香里着,李毓昭译,台北:方智出版公司,1995年6月,初版。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II》,韦柏着,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7月,初版一刷。
《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吕澂着,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6年10月,初版五刷。
《细说轮回生死书》,谈锡永着,台北:全佛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
《大中观论集》(上)(下),谈锡永着,香港:密乘佛学会,1998年11月,初版。
《印藏佛教史》,刘立千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2月,一版。
《僧侣与哲学家》,Jean-Francois Revel,Matthieu Ricard合着,赖声川译,台北:先觉出版公司,2000年10月,初版10刷。
《佛教宝藏》,不动慧狮子编,台北:佛教出版社,初版年月不详。
贰、论文
《六波罗蜜的研究》,陈香珠,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民73。
《四谛之研究 以成实论为中心》,聂秀藻,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民75,6月。
《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李明芳,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民77,1月。
《论阿底峡及其《菩提道灯》对藏传佛教之影响《,张福成,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1,1月。
《《入菩萨行论》〈静虑品〉土登却扎注疏译注》,黄奕彦,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2,7月。
《六度四摄与《瑜伽论?戒品》》,释体韬,中华佛学研究所论文,民84,6月。
《天台安乐行之研究》,蔡朝枝,华梵人文科技学院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6,6月。
《《中论》解脱思想之研究》,刘嘉诚,辅仁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6,7月。
《文殊师利菩萨本愿研究》,黄靖芠,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民88,6月。





相關文章:
入菩萨行论-桑杰年巴仁波切
入菩萨行论序
入菩萨行论 序言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生的利益
入菩萨行论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
入菩萨行论 第四品 不放逸
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 护正知
入菩萨行论 第六品 忍辱
入菩萨行论 第七品 精进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禅定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 智慧
入菩萨行论 第十品 回向
入菩萨行论 第三章、译竟後义讲述者後跋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一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二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三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四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五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六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七
入菩萨行论广解卷八
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广释 序言
入菩萨行广释(上册)
入菩萨行广释(中册)
入菩萨行广释(下册)
入菩萨行论学习 视频WMV MP3下载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入菩萨行论 第一品 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二品 忏悔罪业
入菩萨行论第三品受持菩提心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四品不放逸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正知正念法本 科判 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六品安 忍法本 科判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第七品精 进法本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第八品 静 虑法本
入菩萨行论 第八品 静 虑 科判思考题 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智慧法本
入菩萨行论 第九品智慧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 第十品回向法本 科判思考题答案
入菩萨行论智慧品略释 一
入菩萨 行论智慧品略释 二

上一篇(生命实践修证之道) 回目錄 下一篇(阿含经业论研究)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白玉台湾网站&新店白玉佛法中心上师
尊贵贝诺法王对无量寿佛学会会员的开示
密勒日巴证道歌
大圆满五加行的意义与重要
阿弥陀佛经典结集-校刊活动

赞助网站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