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譯講修林佛學會最新慈心 法會 時間表 鳩摩羅師利博士2010年訪台巡迴講座 新竹市寧瑪巴法教法洲佛學會山淨煙供共修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三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5/02 08:09:51
學習次第 : 进阶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三

会性法师讲述

弟子性文谨记

「屍罗」译性善,以善业称,必生善道,故未问。「悦帝利」,科注中未明。演孝疏译「坚恶习」,可能因经中所说而望文生义,不可能一生下来就取名坚恶习。到底如何?无从考之!

无毒合掌启菩萨曰:愿圣者却返本处,无至忧忆悲恋,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

「却返本处」,却,退回,退归来处。无毒合掌回答:愿圣者回归本处,莫再忧伤,悦帝利罪女,曾堕地狱,但已生天三日。三日约人间说。正供佛时,便是母生天时。

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

明生天之因,乃孝顺之子女,为母修福作功德回向的缘故。

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仗布施供养的福力,不单菩萨之母得生天,无间地狱的众生此日暂停受苦,且有善根者,藉此善力福泽,离苦得乐。

依此看,婆罗门女福德威力广大异常,不仅度母解脱,且使有缘无缘众生,暂停受苦一日,还使很多有善根者「俱同生讫」,皆享生天之乐。这点很不简单,令人难以置信,但众生各有不思议的亲因助缘,能仗彼福出离无间,必定历劫与彼结下胜缘,种下深厚善根,只是一时不慎,造大恶而堕落。逢婆罗门女度母,触发宿世善根,念佛出苦,也有可能,与华严经地狱天子,感受佛菩萨慈光照耀,地狱众生皆得生天的情况相似。

或问:既「俱同生讫」,为何婆罗门女还见到那麽多受苦罪人呢?经云:十方世界众生造恶业堕地狱如下雨,随出随补。众生业力不可思议,非凡情可测。

鬼王言毕,合掌而退。

无毒鬼王说完,便合掌礼别。

婆罗门女寻如梦归。

婆罗门女如梦醒般,回复精神。

有人解释是梦中见地狱,今梦醒。个人认为不是梦见,经文曾详明,圣女闻佛开示,依教端坐念佛一昼夜,不是打瞌睡,应该是入念佛三昧,於定境中见,今达目的後,出定。阅经须前後连贯,才不致偏差,婆罗门女和鬼王问答,皆定境中事。

悟此事已,便於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像之前,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出定後,至佛塔像前发愿:愿尽未来劫,广设种种权巧方便,度脱罪苦众生。愿文着重利他,度众生出苦。虽未明示「众生成佛,方证菩提」,但含概其中,与「为长者子时发愿」义同。

庚二、「为婆罗门女时发愿」毕。诸佛菩萨因地修行,历生累劫,六道男女,无身不受,现男示女,皆为度众方便,莫以表相论菩萨,色界众生尚且无男女相,何况佛菩萨呢!

佛告文殊师利:时鬼王无毒者,当今财首菩萨是。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结会古今。昔之无毒鬼王,即今法会中的财首菩萨,也可能是华严经十首菩萨之一的财首。名曰无毒,可见已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科注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七圣财之首,即十信位菩萨。然十信位浅,或许是十住以上,文没详标,仅作参考。

此品敍述地藏菩萨,因地发愿,依愿起修而得成就,犹有多义,未作发挥。佛法论孝,重在出世,若令衣食无缺、精神愉悦,当然好,若仅如是,顺彼造业,不能出苦,并不理想。莲池大师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学佛,父母健在,当引之皈依三宝,念佛修行,将来往生佛国。若已逝,须努力修行,回向父母,离苦得乐。

分身集会品第二

丁二、分身集会

「分身」,凡有三恶道处,地藏菩萨必分身教化,今世尊於阎浮提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十方分身的地藏菩萨齐聚忉利天,参与法会,闻佛说法。本品依序居十三品之二,谓「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

「尔时」有二义:一、第一品为婆罗门女发愿完毕时。二、如来含笑放光,出微妙音,十方诸众聚集时,地藏菩萨领所化大众同赴胜会,因文字敍述关系,至此才说明。

百千万亿等数,指恒沙国土,多到无法用心思、口议,或数字表达,虽如是,仍只说个大概而已。

世界既无量,地狱亦无数,化身地藏菩萨更无边,现皆聚集忉利天。

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那由他」,此云亿。

恒沙世界分身大士,各领其所化,已解脱六道轮回的无央数众生,仗佛威神,手持香华,来供养佛。

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无上正等正觉,即究竟佛果。

与分身大士同来者,都是受地藏菩萨教化而得解脱,对无上菩提永不退转,将来必定成佛。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

同来大众,久远劫前,未受大士教化,在生死海中,轮回受苦,不曾暂止。

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

明得解脱的原因,缘于地藏菩萨广大慈悲,宏深誓愿,始得超脱,修行证果。

既至忉利,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既到忉利天宫,见十方云集,法会殊胜,心喜雀跃,瞻佛金容,庄严光明,仰佛妙德,目不暂舍。

此段经文,叙分身地藏菩萨各领所化解脱众生,至忉利天宫的情形,并说明彼辈曾流浪六道,幸遇菩萨提携,不退菩提,方能共赴法会,瞻佛妙相,目不忍离。

谈到分身,如何分身呢?据华严经云:菩萨初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修六度万行,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至初地欢喜地,便可分身百界,示现八相成道,度化众生。二地离垢地分身千界,三地分身万界,如是十倍相增,十地即分身千百亿,何况等觉!地藏菩萨是等觉菩萨,能力与佛相等,发愿以菩萨身度众,否则早已成佛了。

分身和本身有差别吗?以众生接近的情况言,并无差别,所以不觉有异。另外,分身即是佛菩萨的应、化身,应身如释迦牟尼佛示降生、出家、修行、成佛、说法、入涅盘,有生有灭,有历史、国家、种族等。「无而忽有,有而忽无」是化身,化身多则无数,少则一个。地藏菩萨是应身或化身,经中没明示,但依下文佛为摩顶、嘱咐後,分身又「共复」一身的情形而言,当属化身。

文中说所化众生皆得解脱,永不退转。「解脱」照字解,除缚曰「解」,离束缚恢复自由曰「脱」。此作解脱三界轮回生死讲。证阿罗汉,断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生死已了,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是真解脱。其中或有许多行菩萨道至不退转位,故言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转,决定成佛,表非寻常众。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

世尊摩顶、嘱咐、慰劳地藏菩萨,也说明世尊往昔在娑婆度众的景况。

「舒」,伸。分身地藏菩萨及所度脱众生,聚集忉利天时,世尊於法座上,伸紫金色臂,遍摩百千万忆无量阿僧只世界,分身地藏菩萨顶。摩顶有二义:一、慰劳。大士恒沙劫辛苦度众,佛摩顶抚慰。菩萨为佛子,佛如父母,以手摩顶,疼惜有加。闭眼想像一下,佛以一手摩无数菩萨顶,一一摩之,须花多久时间?我想:菩萨无数,佛手亦无量,刹那同时抚摩。无量金色臂摩百千万亿分身头顶,何等壮观殊胜!惜我等未能亲见,回去後,依文起观,自己当制作人,试放这段影片看看!二、嘱咐。将未来众生托彼教化。

而作是言:吾於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述娑婆众生,刚强难化,佛秉悲心,度化不舍,令身心调伏,弃邪向正,十分已度七、八,尚有一二分未度,坏习犹存,我等皆是其中之一。

既十有一二,为何众生仍如此多?「十分」指和世尊结缘的众生,非统指一切众生。佛愿力誓度尽一切众生,但无缘不能度,现约往昔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曾与彼结下法缘的众生说,例如已到车站等车的人,法车已载十之七八,还有一二分,不想上车,我们大概属末班车,吊车尾的,贪恋此界,不愿上车,佛将这类众生交代给地藏菩萨。

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

佛自述度众情况,和地藏菩萨同,也分身千百亿世界,开大方便门接引众生。

梵网经云:「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以千百亿应化身佛度众,故云:「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变化为佛身度众就千百亿,何况其他身,更是无尽。

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

所化众生虽多,不出三种:

一、利根,闻即信受。如舍利弗、目犍连等。二、中根,宿具善根,勤劝成就。如三迦叶,须现种种神通变化才接受。佛世在家、出家等众,亦包括在内。三、暗钝,久化方归。虽钝,却有善根,能受教。如佛世六群比丘,虽调皮,终亦成就。

「业重,不生敬仰」,纵教化,不生恭敬,对佛法不仰慕,若以佛世论,这类众生当属我辈,即今之十之一二,佛世时因业重,不受教化,今方亲近。古德偈云:「佛住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若与佛同生一世,亲炙修学,至少证初果须陀洹。

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

上所说及未说众生,根性千差万别,我也化种种形,随类度脱。

或现男子身,或现女人身。

如何分身度化呢?或现人道普通男女身。

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

或现天龙八部、鬼神众身。

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脱。

或现依报山河大地等无情物利生,令咸获度脱。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

或现忉利天主、色界大梵天王,或现统领人间的人王。

古印度说有金、银、铜、铁四轮王,金轮王统领四天下,银轮王领三天下,铜轮王统二天下,铁轮王独管南赡部洲,如昔之阿育王。

或现居士身。

楞严经云:「好谈名言,清净自居」谓居士,非专指在家学佛者。

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官属身。

或现一般国王,或辅政大臣,或文武百官及眷属身。

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

或现四众弟子身。

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

「乃至」超略词,略去其他各类身。

「声闻」,闻四谛法,修学开悟,含初果、二果、三果。

「辟支佛」,译缘觉或独觉。见前。

「菩萨」,含五十一阶位。「等」,指其他一切身。

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任何身皆现,不限佛身一种。华严经云:

或以长者邑中主,或为贾客商人导;

或以国王及大臣,或作良医疗众病。

或以旷野作大树,或为良药众宝藏;

或作宝珠随所求,或以正道示众生。

此八句偈显佛度生之权巧方便,不论有情、无情,只要利益众生,悉皆示现,足见佛慈广大。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

累劫殷勤,度生不倦。

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

十之一二,未调伏者,随己所造善恶业,受苦乐报,若作恶不幸堕恶道,受大苦时。

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正付嘱。见众生受苦,当忆我今日在忉利天殷殷嘱咐,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以来受苦众生,悉得解脱,遇佛授记,遇佛:一、遇弥勒佛。二、贤劫千佛。

将世尊灭後到弥勒成佛前的众生,都付嘱给地藏菩萨,令导引正、像、末法众生学佛,离苦得乐,将来遇弥勒佛授记,最迟於贤劫千佛处得解脱。

现为第九减劫,至第十减劫,人寿八万岁时,弥勒菩萨出世,出家、修行,成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三会度众。第一会度九十六亿众至少证阿罗汉果。初会所度,皆释迦佛灭後,正、像、末法时,修学佛法,受持三皈五戒,未往生佛国者。第二会度九十四亿众,据经云,於世尊末法时,至少受三皈者。第三会度九十二亿众,末法时未受三皈,但曾亲近,一称南无佛者。故当发心,使众生种善根,一称名、一问讯,皆是得度因缘。犹记三十多年前,和律航法师同行,法师不论行住坐卧,念佛不辍,尤其坐火车,念得更大声,乘客皆行注目礼,我因年少,见状不好意思,拉衣劝彼:「老法师,念小声点,大家都在看您,不好意思!」彼答:「没关系!令种善根,阿弥陀佛!」又高念一声。若不敢学老法师大声念,不妨随分随力,作众生得度的因缘。

若闻付嘱,便觉心安,认为大有保障,学佛纵使懈怠,弥勒佛时,须负责让我得解脱,而现在,地藏菩萨得时时护持,否则,有亏职守,把责任往佛菩萨身上推,存侥幸之心是不对的。学佛当趁此勤精进,求生佛国,待弥勒菩萨成佛时,我等乘愿再来,或助佛教化,或闻法修行,较容易,较保险,欲赖佛度,须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知要轮回几千万次,多辛苦!万一落恶道,更糟糕!故当珍惜此身今世,莫蹉跎!读这段经文,念佛悲心,无不深受感动,莫负佛恩,莫增大士辛劳,地藏菩萨肩挑重担,漫漫岁月,无稍喘息,期大众共勉,慎勿放逸!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

世尊摩顶嘱咐後,十方恒沙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合成一身。「共复一形」,分身集会,恢复一身。可见分身乃化身,九华垂迹之金地藏属应身。分身,用时无量,不用成一,甚不思议。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吹一毛变无数(借喻,菩萨非如是),悟空喻第六意识,心想随至,故菩萨又名「意生身」。凡夫意皆妄想,菩萨已转识成智,念念利他,意若起念度众,身即现之,谓「意生身」,是意所发出的微妙作用,地藏菩萨分身亦属之。

大士受佛付嘱,共复一形,表尊敬,表感恩,将全力以赴。

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

「涕泪哀恋」,哀伤恋慕不舍,有四义:

一、悲六道造业不改,不肯修出世法。

二、悲众生刚强难化,法船现前,视若无睹。

三、悲如来慧日将沉,故付嘱教化。

四、悲天宫付嘱事大。非悲众生难化,而是因众生不肯发心修行,轮回受苦。虽如是,仍秉承佛志,誓度一切。

接受重任後,先向佛感恩,礼谢付嘱,同时祈佛加被,是一种悲欣交集的心情。并言:久远劫来,承佛接引(帮助),方具不可思议之大神通、智慧,才能度化无碍。

或疑:释迦世尊今方成佛,地藏若欲成佛,早就满愿,何以说「蒙佛接引」?其实,世尊成佛於尘点劫前,与娑婆缘深,再来示现。详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可知。

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

地藏菩萨自说分身十方,度众情形。我所分身遍百千万亿恒河沙界,每一世界,又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复度百千万亿众,使皈敬三宝,永超生死苦,至涅盘究竟乐。

度众,第一令「归敬三宝」。佛、法、僧为三宝,以住持三宝论:「佛」指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释迦如来金口演说之三藏教典及一切修行法门。「僧」,有圣贤僧、凡夫僧之别。圣贤僧又分菩萨僧,如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声闻僧如佛世之舍利弗、目犍连等千二百五十人及诸大罗汉。另有住持佛法的凡夫僧,依佛法受比丘、比丘尼戒者。佛法能够流传至今,皆赖住持僧宝,所谓「佛法弘扬本在僧」。皈依三宝是学佛第一步,「茫茫苦海无所依靠,唯有三宝为我所归」。三宝如大法船,见之趣之曰「皈」,上船安坐,不再沉沦曰「依」。既皈依当恭敬,见佛宝顶礼,最少合掌问讯,见法宝当生尊重难遭遇想,看经须端坐,如法读诵,方得益。见圣贤僧如佛无异,见凡夫僧於当礼处礼,否则,合掌问讯。大士度众首令皈敬三宝,依法修学,解行并进,才能断烦恼出三界,至涅盘乐。

「涅盘」,旧译寂灭,新译圆寂。惑尽功圆,彻证不生不灭的真理,故新译为「圆寂」。约理说涅盘,约智言菩提,世尊成佛於菩提树下时便证,八十岁入涅盘,应身归法身,示现世间生灭之理,若论涅盘境界,早已证得。涅盘含三乘圣果,即二乘之偏真涅盘,及佛「二死永亡、五住究尽」之无住涅盘。度众先令证偏真涅盘,渐使回小向大,行菩萨道,成等正觉,便是究竟大般涅盘,这是地藏菩萨度生的根本目标。

但於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

在三宝门中行善,少如亳毛滴水,微若沙尘,皆蒙度脱,得究竟成佛之大利。少善尚如此,况广修,当更扶助。

地藏菩萨遵嘱,全肩承担,毫发之善,亦不舍弃。意思是众生若不肯亲近三宝,发尘之善也不肯为,便是和佛法没缘,与三宝没结缘不能硬拖,只要肯种善根,便有得度因缘,不种,则无从度之。

唯愿世尊,不以後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後世恶业众生为虑。

大士答应荷担度生事业,请佛宽心,莫为未来造业受苦众生烦忧。禀白三次,表彻底负贵。

三白劝慰,决志不移,故寺多塑地藏菩萨像,供於往生室或功德堂、纳骨堂,少奉置正殿,这些地方,唯地藏菩萨愿住,如果是我们,不怕死才怪!有灵骨塔的地方,就有地藏菩萨,显大士至极悲心,遵佛付嘱,不稍推卸。但得度与否,须视众生善根而定,否则,神通再广大,也不能勉强,不愿上船,强拉也没用。佛法只作众生得度的增上缘,「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菩萨虽有大愿力,愿代众生苦,但众生业力,代替不了,因此,必定要自己发心修行,方得解脱。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善哉」,善,好,很好。「哉」,语尾词。「吾助汝喜」,为你欢喜,也助你度生顺利,早日成佛。

佛欣慰,赞叹地藏菩萨之承担,善知佛心,了佛心愿。能如是发心,便能成就久远劫来,所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广大誓愿,愿满,即成佛。

寻常看经,马虎读过,未审其义,深思观察。所以,佛法还是须要讲说,听闻之後,理明易得益,故听经真好,听过再读,更有一番新境界。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有人说:听一遍,胜自己看三十遍。实际上不止。自己看,往往悟不出道理,听闻则易体悟,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不听闻,自己看,如闭门造车,常背道而驰。四十多年前,我刚学佛,亲近斌宗法师,初闻地藏经,故与本经结缘最深,读诵时,常回味当时法师说法的情景与法语,今日所说,许多出自昔日所闻。当年听经,也有很多不思议事,师是闽南人,我是客家人,闽南语除少许日常会话外,并不太懂,却能听懂法师所说,不但懂,还会复讲。狮山听众百分之九十九是客家人,法师说得面红耳赤,汗流夹背,闻者或是点头称好(打瞌睡),听不懂闽南语也!以前听经不像现在,听完就算,懂不懂没人管。当时,法师下午讲大座,晚上大家复习,次早,讲小座,大众就企盼我翌日用客语复讲,也不曾让大众失望。当时为何讲得出来?自己也觉奇怪,说不出其原因。法师不会说客家话,但会听,坐在佛龛後听好几次,怕我讲错。听了几次,觉得不错,还可以教,对我很关心,慈悲教我,希望以後造福客家佛弟子。所以,平常他人请问,难得答复,师有二位高足(徒弟),一位跟着作维那,找作侍者,没听清楚,彼问,先大声呵责,我若请教,则耐着心慢慢说,不曾骂,对我特别好。将圆满时,叮咛我:「希望你以後能用客家话弘法。」感谢地藏菩萨冥冥中加被,我才有今天。

地藏经,客家话已讲了九次(国、台语除外),为的是报法师恩,满老人家心愿。不过,我不如老法师,师似满桶水,我是半吊子,摇来晃去,现值末法,要听半桶水也不容易,往往连桶底都没打湿,晃得更厉害。抚今追昔,仍有诸多未学,不及老人处甚多。故莫轻看佛法,不下一番死工夫,不易得法利。但愿倾己所学,与众结缘,不作断灭佛种的罪人。

从经文中,可体会大士之悲心,度众之辛勤,愿我等皆成彼之化身,发心自利利他,减轻菩萨负担,速成佛道。我等皆凡夫,先发心度己心内众生,晚课「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之八万四千烦恼,即是众生,须修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尤以断三毒根本烦恼为急务,己未度欲度他,当然没办法,若自己已度,便能跟随地藏菩萨化导十方。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丁三、示业缘差别

由摩耶夫人请问,地藏菩萨作答,说明众生造业因缘的差别。

「观」用智慧观察三界众生造业因缘的不同。「业」有二义:一、动作:凡所造作皆名为业,如做事业等。二、因义:业因。众生造业,皆因烦恼,若烦恼种子不起现行,业造不成。如见物生贪则偷,嗜肉则杀等。「缘」助缘。烦恼无助缘,业亦难成,详言理多,仅略说。如植物种子是「亲因」,土、水、阳光、空气等是「助缘」,因、缘具足,方萌芽生长。众生由因缘相互凭藉而造业,本品着重於说业缘及业果(果报)。「众生」含三界六道,此以人道为中心,约人道众生说。十三品中,依序列为第三,故品题标「观众生业缘品第三」。

尔时,佛母摩耶夫人,恭敬合掌问地藏菩萨言:圣者!阎浮众生,造业差别,所受报应,其事云何?

圣母请问大士,阎浮众生造罪受报的情况。

「尔时」第二品讲完时。「摩耶夫人」,佛之亲母,生悉达多太子,七日後舍世,生忉利天。具云「摩诃摩耶」,译为大术或大幻。佛为报母恩故说本经。「圣者」,断惑证真,自利利他的出世圣人;在此尊称等觉位的地藏菩萨。「造业差别」,善业、恶业、有漏业、无漏业等千差万别。「所受报应」,约众生所造有漏业言,善恶殊途,果报各异。「其事云何」,造业受报的情形,不知如何?

佛母摩耶夫人见大士受世尊殷勤嘱咐,起而敬问阎浮众生造业差别及受苦报事,究竟如何?乞地藏菩萨慈悲开示。

地藏答言:千万世界,乃及国土,或有地狱,或无地狱。或有女人,或无女人。或有佛法,或无佛法。乃至声闻、辟支佛,亦复如是。非但地狱罪报一等。

地藏菩萨答说:世界无数,国土无量,恒沙有情,造业不同,受报迥异。如五浊有地狱,清净佛国无恶趣。娑婆有女人,极乐纯具大丈夫相,甚至连男女相也不可得。以地球为例,有的国家有佛法,有的国家不闻三宝之名。「乃至」,超略词,略去其他或有或无的事情很多,包括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的情形也一样,有的国土具足三乘,有的唯一佛乘,故云「亦复如是」。意即每一世界都有善、恶、有漏、无漏等,不仅是地狱罪报这一类事而已。

看经文,似乎问狭答广,摩耶夫人问此界,地藏菩萨答十方,有点答非所问。原因是大士分身无量,化导无数,恐众生认为只阎浮提有地狱,他方国土无地狱,故答之较详。古德或释作:夫人问的是众生之别业、别报,属个人问题;菩萨答共业共报。欲论别业,须明共业,如极乐众生同修净业,感清净庄严之报,娑婆众生,三毒炽盛,感五浊苦报,详见楞严经。大士悲愿弘深,恐人误会只有别业无共业,故答除别业外,尚有共业因缘,才引出这种答话。译师乃西域人氏,对我国文字的用法,不很善巧,义或如是。

摩耶夫人重白菩萨:且愿闻於阎浮罪报所感恶趣。

夫人重禀菩萨:世界、众生、造业虽千差万别,纵有共业、别业之不同,但我只想听此娑婆世界,众生造恶业感地狱果报事,令生警惕,断恶修善,不须说及他方。

地藏答言:圣母!唯愿听受,我粗说之。

许说,诫听。

「圣母」,圣,指佛,佛为圣中圣,天中天,故佛之母,称圣母。

「粗说」有二义:一、略说,详说无尽。二、造罪受报是粗暴刚强语,非柔软微妙语。

佛母白言:愿圣者说。

摩耶夫人说:愿竭诚恭听,望地藏菩萨开示。

尔时地藏菩萨白圣母言:南阎浮提,罪报名号如是: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正说业缘差别。彼此互相尊重故用「白」。南赡部洲众生造地狱业,受地狱果报事,大抵如下文所说,文中只提示最严重的恶业果报,列出五种,着重在三宝门中所作罪业,一般罪业因他经常说,从略。

一、不孝父母,不但没晨昏定省,衣食奉养,反弑之,属五逆大罪,应堕无间地狱,长劫受苦,欲求出离,遥遥无期。

孝顺父母,一尊敬师长,是中国的固有文化,也是学佛的根本,然西风东侵,忤逆频传,弑父母时有所闻,原因是失去了本有的道德观念。为人子女当如何孝顺?儒家孝经、论语,说之甚详。惜民国初年,尤其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推翻旧观念,学欧美新风,结果,好的没学到,坏却得真传,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父亲节、母亲节送个礼,聊表心意而已。曾见父亲节,报纸辟版,让孩童自由发挥,有的把父亲形容得不像人,也印成了铅字,如此开孝之倒车,社会怎麽不乱?欲挽狂潮,当提倡孝道,保存传统文化。倡孝,非如二十四孝之愚孝(如「郭巨埋儿」之类),须依佛法,从世间孝学到出世间孝,若能熟读本经,明其义理,以地藏菩萨为榜样,必不背离孝道。

儿时,常听人说善书,谓一青年,婚後嫌父老疾,编竹笼背父弃于山林,其幼子随後救出祖父,把竹笼拖回,对父亲说:这竹笼弃之可惜,留待你老备用。青年听了十分惭愧,从此,孝养无间。像这类故事,今多不闻,孝道实在堪虞!

若有众生出佛身血,譭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於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二、不敬三宝、恶心譭谤。

「出佛身血」属五逆之一。五逆: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弑」,下犯上,令伤。一般写杀父、杀母,杀字当念弑音。佛之应身,凡夫伤不了,若使稍稍流血,即犯出佛身血之罪。佛世,提婆达多想作新佛,从灵山上推大石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挡之,碎石片伤佛脚指流血,因此,感无间地狱报。佛是大觉者,众生不可能弑佛命,顶多是出佛身血。今则去圣时遥,纵怀恶心,无佛身可伤,但若故意损坏庄严佛像,等同出佛身血。

「譭谤三宝」,刻意诋毁。无中生有,说是成非曰谤。

「不敬尊经」,不敬法宝,轻视三藏教典。

出佛身血、譭谤三宝、不敬尊经,明众生於三宝门中造极重罪,恶如五逆,必堕无间。

若有众生侵损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蓝内恣行淫欲,或杀或害,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三、於三宝门中造杀、盗、淫罪。

「侵损常住」,常住,指佛寺,三宝常住在此,使众生种福田处。详说有常住常住、十方常住等,现略之,详见律典。不信佛、法、僧,侵占损害佛寺,如民初或俗人见寺产而生贪,占为己有。

「玷污僧尼」,玷,白玉之污点。喻佛寺是清净道场,僧尼乃清修梵行者,玷污,如白玉有瑕,不尊贵。如何玷污法呢?「或伽蓝内,恣行淫欲」,伽蓝,详云僧伽蓝摩,译为众园,僧所居之林园,寺院之异名。为学佛净地,能长养众生菩提苗,如园,生长万物。伽蓝是和合众居处,共修梵行所,能生出世圣果,故称「众园」。恣,任意。在伽蓝内,任行男女不净行。

「或杀或害」,或在寺杀生,害众生命。光复前及光复初,有些佛寺养猪,教他杀,属杀生范围。据外省法师说:大陆穷乡僻壤的出家人,有的不懂佛法,受戒回去杀生宴客,谓「开戒」,错大了。台湾神庙神佛不分,供观世音菩萨,有的逢二月十九日,杀猪宰羊,大开杀戒。懂佛法者劝用素食,管理人以掷筊为准,三次顺筊,便说菩萨喜欢吃肉,硬是不改,其实,筊随人意,好食肉者心想肉,地下鬼神顺彼心念,根本不可靠。因此,四十多年来皆杀生祭之,愚痴颠倒,罪业深重,这种人劝也无效。

「如是等辈」,这类众生,或知法犯法,或不明佛法,於三宝中做杀、盗、淫,罪在无间,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伪作沙门,心非沙门,破用常住,欺诳白衣,违背戒律,种种造恶,如是等辈,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四、冒充出家人,非真实发心。

「沙门」,出家之通称,印度风俗凡出家皆称沙门,若佛弟子,则称「沙门释子」,佛教传来,成为专有名词,专称出家佛弟子。有四种:一、证道沙门,证果了生死者。二、说道沙门,说法利益众生。三、活道沙门,如法修行,以道自娱。四、污道沙门,污沙门法,心非沙门。

「伪作沙门,心非沙门」,外现僧相,圆顶方袍,内与俗无异,借此侵损常住,等同犯五逆罪。

「破用常住」,身着缁衣,心不出家,破坏盗用常住物,或侵公益私,占为私有,非沙门行。

「欺诳白衣」,欺骗在家人。印度气候炎热,俗人都穿白衣,故以白衣称在家人。「诳」不实语。胡作乱为,说不实语,空纳信施。

「违背戒律」,犯戒。与佛制戒律相违。

「种种造恶」,所作恶非一种,造种种恶甚至无恶不作。

出家背道而驰,虚贪信施,枉受供养,命终堕大地狱,受大苦恼,求出无期。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五、一般人偷窃常住物之罪。

「偷窃」,未经执事同意,人不知而取谓「偷」,私自取之曰「窃」。列举几种「财物」,佛寺东西多,除财外,皆属物。「谷米」五谷类。饮食、衣服乃至一草一木,未经许可,私下暗拿,便是偷盗。提出重的,轻的类推可知。偷常住物,为何罪至无间?因常住物,系十方施主为种福田而布施,供养十方三宝,属十方佛、法、僧所有,僧宝无量,含贤圣僧、凡夫僧,偷常住物,向十方三宝结罪,每位僧伽结一罪,所以罪重。若偷平常人家,对主人结罪而已。三宝门中,只可供养培福,除经执事僧允许,或主人言明结缘,否则,决不可私取、侵损。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总结上文。地藏菩萨对摩耶夫人说:若有众生,造如上文所说诸罪,随业当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报,受苦之时,求一念暂停,了不可得。

下说无间地狱。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前已请教,现再尊询,故曰「重白」。摩耶夫人再请问地藏菩萨:每段都提及无间地狱,到底什麽是无间地狱?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

先不论铁围山有无,地狱乃日月光照不到处,如被铁包围,所有建筑陈设非铜即铁,如被铁墙围住般。地藏菩萨回答摩耶夫人说:圣母!所有地狱,都在铁围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即十八地狱,平常多说八寒八热,或十六地狱。十八地狱载於他经。有人误为十八层,其实是以横论,非以竖论。古德对十八地狱有两种说法:一、无间地狱中有十八种地狱,十八地狱的苦事,无间地狱具足。二、无间地狱外,另有十八种,如十八泥犁经所云。铁围山内有十八所大地狱,非指前者,而是说地狱种类有十八个,即八寒、八热、加上十六游增地狱(算一个)及近边地狱,共十八个。

一般批注讲十八地狱,都抄自十八泥犁经,名号系梵文或音译,阅者皆不知所云。我则根据梁皇忏第四卷的十八狱卒管十八地狱,名称是中文易懂。藏经没载,可能年久失传。古德或因找不到根据,而梁皇忏是忏本,故不敢借用,这种观念是错的,因忏文明言「经上说」,梁皇忏作于南北朝梁武帝时,至今失传的经典很多,所以,藏经中找不到资料。依梁皇忏十八地狱名号如下:

一、泥犁:地狱之总名。译苦具、苦器。唯苦无乐,众苦具足之义。在大地下的牢狱,名地狱。二、刀山。三、沸沙。四、沸屎。五、黑耳(热沙灌耳)。六、火车。七、镬汤。八、铁床。九、盖山。十、寒冰,唯此狱冷,其余皆热。十一、剥皮,生剥其皮,即「生革络首」。十二、畜生,堕此狱,变虎、豹、豺、狼等。十三、刀兵,内如战争,刀兵相残。十四、铁磨。十五、灰河,热灰成河,煮罪人身。十六、铁栅、关入烧红的铁栅中。十七、蛆虫。十八、烊铜。狱卒与本文无关,从略。十八地狱名号,第五品有部分提及,见名思义,不必详释。

除经所列大、中、小地狱外,另有边地狱,深山、水边、林下,处处都有,如俗称之酆都地狱便属之,属小地狱,非凡眼能见。

五百、千百地狱,名号各各不同。

此乃大士答圣母所问,可视为总答。

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

大地狱总名无间。城周围八万多里,高一万里,纯铁铸成。猛火充塞,无一空缺。

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

可见无间地狱里,又有千差万别的小地狱。

独有一狱,名曰无间。

城内,单有一狱,名叫无间。诸小地狱,似在周边。

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

八万多里的大地狱中,无间狱占了一万八千里,约八分之二。总城墙高万里,这间高千里。皆铁造。

上火彻下,下火彻上。

上下火交彻,一片火海。

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铁蛇铁狗,口吐火,追逐狱墙上。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万里火床,一人或千万人,皆各自见己身遍卧铁床受苦。因众生造恶业故,感得如是果报。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

罪人备受无量众苦,无一苦不受。

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

千百夜叉、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身皆铁故手为铜爪,将罪人拖来拖去。

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

戟,古之武器,刃如上弦月。「中」,撞、刺。「抛空翻接」,把罪人抛在空中,用戟刺接,或插置床上。

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

铁鹰啄眼,铁蛇缴颈,长钉遍体,抽舌犁耕,刀斩肠胃,铜汁灌口,铁皮裹身,内外焦烂,无一幸免。

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

刑极而死,风吹复生,死生无数,恶业所招。受苦长劫,难以解脱。

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後,还复而来。

此界坏时,寄生他方,如是展韩托寄,俟此界成,又再回来。

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无间地狱,罪报如是。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

明无间之义。又因所造罪业,感得以下五种受苦无尽的果报,所以名为无间。

何等为五?

哪五种呢?征问词。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一、时无间。日以继夜受苦,至无数劫,求一念暂止,了不可得。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二、身形无间。约空间无间论。各见己身遍满受苦。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三、苦器无间。

「碓磨锯凿」,「碓」,舂研成粉。「磨」成浆。「锯」截成段。「凿」,粒粒挑除。

「锉斫」,刀斩地狱。斫,斧劈。

「生革络首」即剥皮地狱。从足起,生剥其皮,缠其头。

叉刺棒击,鹰啖大啮,捣成粉,磨成浆,锯截肢体,钻挑肉粒,刀斩斧劈,沸汤油锅,网绳缠缚,驴马践踏,活剥其皮,铁汁浇淋,铁丸为食,铁汁作汤。烧皮碎肉,骨焦髓沸,楚痛连连,毫不间断,经千万亿劫(数那由他),求出无期。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四、果报无间。不论何种众生犯五逆十恶,一律受无间地狱苦。

「羌胡夷狄」,种族名。羌,居中国西、北方。胡,在西域一带。夷,东边,古称朝鲜为夷。狄,北方未开化民族。

民国三十六年左右,光复初,寺展十殿阎君像,美国人游狮山,赞赏订购,特别申明罪犯莫画美国人,彼没读地藏经,不知一旦造恶,平等受苦,并无特权。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五、寿命无间。从入至出,每天皆万死万生,刹那不停,除非业尽。故古德释地狱谓:「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

总结上文。地藏菩萨告诉摩耶夫人:无间地狱苦具、苦事,只能略说,详说一大劫也讲不完。显苦况之多。

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佛母摩耶夫人闻众生造罪受苦,不知何时免离,生悲湣心,为之忧愁悲伤。感谢地藏菩萨开示,合掌敬退。

众生罪业繁多,在此,仅约极重罪苦而言。有人怀疑地狱的存在性,尤其今人,认为是劝人修善的谎言。佛经以监狱为喻,人间既有监狱,死後必有地狱。视众生业力而定,善生善趣,恶堕三涂,乃自然现象,没造地狱业,地狱在前也不知。第一品,婆罗门女问:「云何得到狱所?」鬼王无毒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若非五逆十恶,纵想去也进不了,如监狱,不关守法者。因此,地狱有无,在「心」,经云:「一切唯心造」。观无量寿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换句话说:「是心作众生,是心是众生。」如是因如是果,不造恶因,不受恶果,造了恶因,欲免困难,如犯国法,难逃法网。且在日常生活中,便含十法界,如犯错,心愧不安,苦若地狱。行善心喜,乐胜天堂。学佛须从心地下功夫,依教奉行。三皈、五戒、十善乃至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勉力精进,必能达到学佛断烦恼、成菩提的究竟目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本经针对刚强难化的众生说,语较苦切,讲地狱,期众生畏果修因,断恶修善,因「众生畏果」故。

不须论地狱之有无,论子之造业,造彼业即有,不造则无,「一切唯心造」。佛世,舍利弗指导给孤独长者建精舍,仰天微笑,长者问:尊者,何以微笑?舍利弗答:汝天堂已成就。正植善种时,即天堂果成时,故当护心,令不生恶念,不造恶业。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阎浮」具称阎浮提,前已说过,略之。「众生业感」即此界六道众生,造业感报的情形如何,为本品之要旨,依序列为第四。科判属:

丁四、示业感差别分三

开示众生造业所感得的果报差别,「业感」包含因、缘、果,缺一不可。古德判三、四、五品为「明所化机」,说明地藏菩萨教化的物件根机,约业缘、业感、业报分三品,实际上,三品互兼互融,科判约偏重说,无法细分。「示业感差别」分三段:戊一、地藏重述付嘱,地藏菩萨重述世尊付嘱。戊二、自在问因发何愿,定自在王菩萨请教佛:地藏菩萨因地发何愿?今方成就如是功德。佛答大士因地修行的两种功德。戊三、正示业感差别,正开示业感差别。科判虽标「示业感差别」,正说却在第三段,四天王请问,佛才答复业感差别的道理。先说第一段:

戊一、地藏重述付嘱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

「尔时」第三品说圆满时。地藏菩萨禀白佛说:「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我仗佛威德神通之力的缘故,才能周「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即第二品说的无量分身,「救拔一切业报众生」,救度拔济一切造恶业受苦报的众生。

「佛如来」,如来是佛十种通号之一,意思也是佛,凡修行圆成佛果,都可称作如来,有人不知,以为如来是佛名,写成「如来佛」,是错误的,用「佛如来」,表尊敬故。

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

感谢佛恩,功归於佛,假使不是佛的大慈大悲,威德神通之力加被,就不能分身无量,救度众生。

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

「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为弥勒菩萨名。弥勒是姓,译慈氏。除佛外,彼之慈悲最为殊胜,发愿於刀兵劫时度脱众生,故名「慈氏无能胜」。

「我」地藏菩萨自称。我现在又承蒙佛付嘱,凡於释迦牟尼佛正、像、末法结缘的众生,到弥勒菩萨成佛,三会度众时,皆得度脱。此即「重述付嘱」。

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唯然:允诺。谨遵师命,请佛宽心。

此文当承接在第二品,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之後,但因摩耶失人请教业缘问题,先答彼疑,才述己意。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世尊重说众生刚强难化的情形。佛告地藏菩萨:一切尚未解脱的众生「性识无定」,多生历劫轮回六道,已成习惯性。「性」,习性。「识」,识神。八识中,以第六识最糟,专打妄想,又称「妄识」,妄识随宿生习气,善恶不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明不定之因。恶习结集心中,因既造成必受恶果,这句是「说因摄果」。恶习,指烦恼种子起现行。结业,业因成,必受报。文句中没明示果报。「善习结果」,说果摄因,偶逢善缘,善种也会起现行为善,但不懂佛法,所作多属有漏善法,如纲常五戒,是世间善,人天善果而已,若修四禅八定,生四空天,福尽还堕。这两句说明因果义理,相互映显。

「为善为恶,逐境而生」,正说不定之因。做善或做恶,受外境影响,如见佛生欢喜恭敬,见贫困起悲湣,交恶友则造恶业,根尘相对,心随境转,若能转境,即同如来。

「轮转五道,暂无休息」,轮转,喻六道受生如车轮旋转,善则生天做人,恶则堕地狱、饿鬼、畜生。「五道」,将阿修罗归於天、人、饿鬼中。有天福无天德,虽不居天,福同天人,属天道。人中则热心布施,但好强斗胜。鬼道阿修罗,生活近乎鬼,好嫉也好施。阿修罗有胎、卵、湿、化,详见楞严经。无始以来,流浪三界,不曾休息。「动经尘劫」,妄心造业,受苦微尘劫。世界成、住、坏、空一次算一大劫,经微尘数劫仍不得解脱。明轮回时间之久。「迷惑障难」,轮回之因。迷於妄心,起惑、造业、受苦,惑、业、苦不息,三障不消。修行目的在消烦恼障、业障、报障,障尽慧明,故回向文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难」,含八难,累劫奔波,不遇佛法,不生信心,皆因八难障碍,八难即:

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俱卢洲:佛经说四大部洲之一。福如天人,寿千年,福大故不信佛。曾听荣宗法师说:北俱卢洲人无我所心,彼国河水浅,不须舟筏,过河,衣留此岸,裸涉,至彼岸,见衣便穿,举国如是。韦驮菩萨发心,欲度北洲人,不谙风俗,顶戴衣物渡河,北洲人怪之,因而不受佛法。故韦驮菩萨仅感应三洲。学佛不求生天或北俱卢洲,因世福障道。余三洲皆有苦,南赡部洲尤胜,较易学佛。五、长寿天:即无想天。外道修无想定所生,寿五百大劫,不闻佛法。六、盲聋喑哑:盲、聋、哑,三种具足方成难,不能见闻读诵故。七、世智辩聪:知识之辈,聪明无智。古德云:「智慧聪明两路差,聪明枝叶慧根芽。」智慧是根本,纯善。聪明参杂善恶,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做坏事多是聪明人。虽有学问,佛法不入,谓「世智辩聪」。昔狮山劝化堂,有一刘姓老儒,学问不错,常讲孔孟,却不懂佛法,见大众念金刚经,随手翻翻说:「什麽金刚经,像两桶水,倒来倒去,忽有忽空。」不懂又发谬论,便属此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甚至盗佛法为己学说,反谤佛法,这种人,见多识广,能言善道,惜法水不入,终不得益。八、佛前佛後:释迦佛灭後,弥勒菩萨成佛前,无佛可见,学佛不易。但能闻法信受,犹具善根福德。若无善根,与佛同世,也是枉然。大庄严论载:迦毗罗城有一老妪,人称「城东老母」。七十余岁,不信佛,原因是自以为和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彼是佛我也是,故不见不闻。众弟子常劝佛度之,佛答「无缘不能度」。弟子再三强求,佛许之。城东老母遥见佛来,紧闭门窗,佛用神通进入,令屋通明,内外能见。佛随老妪所转方向而现身,四方上下,无一不佛,妪以双掌蒙眼,十指皆佛,开眼闭眼悉见佛身。弟子们从旁劝导,则怨声迭起,大家始信无缘不能度。这比佛前佛後更严重。我等幸得亲近三宝,当自庆珍惜。

众生由妄心鼓动,习性助澜,起惑造业,随境而转,致微尘数劫轮回生死,生八难之处,暂无休息。

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喻轮回生死,如鱼游网中,误为大海,偶因渔夫失手或网破,得以逃脱,不久又落网被捕。众生所以浪迹三界,皆因烦恼业障罗网故。

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像这类众生,是我(佛)所忧愁挂念的。

众生不离苦,我佛终宵有泪痕(顺凡情语)。

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累劫重誓:无始劫来,一再重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累劫重誓」的重有二义:一、重复、重重,一次又一次。二、重誓,深重大愿。

你地藏既然历劫重发深重大愿,愿广度一切罪苦众生,我何须再忧虑呢!

法担承继有人,佛感欣慰。

戊二、自在问因发何愿分二

定自在王菩萨请问佛:地藏菩萨因地发何愿?得蒙佛付嘱赞叹。经文分二:己一、自在王问,己二、如来答释,先说:

己一、自在王问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

「说是语时」佛说「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时,会中有一位大菩萨,名定自在王,起座请法。

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已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定自在王菩萨请问佛:世尊!地藏菩萨累劫至今,发了多少大愿?值得佛一再赞叹,并且托付度生大业,彼既累劫重誓,乞佛再为我等大众,略说大士因行一、二,启发大众信心。

己二、如来答释分三

世尊答释分三段:庚一、诫听许说,庚二、正示行愿,庚三、结显神力。

庚一、诫听许说

佛允许开示,诫大众谛听。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注意。耳根发耳识,听得清清楚楚,了了明白,谨记在心,同时须知言外之意,谓之谛听,也就是洗耳恭听,莫如耳边风;属闻慧。「善思念之」善思,听後思惟,彻底明了其义理,属思慧,思惟法义所得的智慧。「念之」是修慧。思而不修,不是真智慧,依教奉行,念兹在兹,因修发慧,方能断惑。佛法重实行,说而不行,如画饼充饥,说食数宝。这两句是佛开示弟子须闻、思、修三慧具足,才能得到佛法实益。

庚二、正示行愿分二

正开示地藏菩萨因地所发大愿、所修大行,分两段:辛一、为小国王时发愿,辛二、为光目女时发愿。

辛一、为小国王时发愿

初发心时,曾作小国国王,发度生大愿。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往昔阿僧只(无数)那由他(亿),即过去无量无数亿不可说劫前(和前为长者子时发愿的数字同),有一佛出现世间,名一切智成就。「一切智」,平素讲三智,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详分则「一切智」,知诸法空相总义,是二乘人的智慧。「道种智」,知诸法别相,又名道相智,属菩萨智慧。一切智、道种智圆足,谓「一切种智」,佛之智慧。现单说「一切智」,表佛智圆满无缺,根本、後得,权实二智统统具足。此佛以开发智慧,圆成佛智而立名。如来、应供等,是佛的十种通号。凡成佛,都十号具足。「世尊」是总号,具上十号,为九界中最尊,称世尊。此约大智度论说。成实论则将无上士、调御丈夫合为一号,世尊为第十号。古德的两种说法,道理差不多,我则认为大智度论所说较圆满,也较好解释。

一、如来:如,不变义;来,随缘义。真如自性之本体,本来如是,亘古常新,曰如。亲证诸法理体,来十方世界,示现八相成道,随缘化他,曰来。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如如不动,教化众生,名如来。又仿同先德号,後佛如先佛之再来,证理相同,说法无异。如来之义甚多,有法身、报身、应化身等,从略。

二、应供:堪为福田号。圆成佛果,堪受九界供养。未出三界,道业未成,受供养谓「缺应供」或「负债受供」。

三、正遍知:遍知法界号。三智圆明,无法不知,最为正确。

四、明行足:果显因德号。约修因证果显胜德而立。「明」,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全属智慧境界,故称明。佛三惑尽除,是漏尽明。知过去、未来如现前事,是宿命明。五眼圆明,彻见一切,是天眼明。「行」指万行。「足」,圆满义。福慧双足,功德圆满,故成佛曰「两足尊」。

五、善逝:妙住菩提号。善修一切法,达究竟佛果。「逝」去也。证涅盘果德,欲去则去,自在无碍,名善逝。既善逝也善来,众生有缘则来,缘尽则去,来去自由,心无罣碍。

六、世间解:「世」时间;「间」空间。时空相合名世间。有三种:一、有情世间——六道众生之正报。二、器世间——山河大地等,众生之依报。三、智正觉世间——出世圣人,佛、菩萨、声闻、缘觉,正觉出三界了生死。成佛对三种世间,无不了达。称达伪通真号。

七、无上士:士,人也。佛果至高无上,九界众生无与伦比。

八、调御丈夫:「调御」,调和降伏。佛善巧度众,柔和者,慈悲摄受;刚强者,以苦切语或现神通折伏,令趣善道而後已。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巍巍丈夫相,巧调御事,故名。「无上士、调御丈夫」成实论合称摄化从道号。

九、天人师:应机说法号。佛为人天导师,实际是九界师,因三乘已出三界,不须费心,三恶道正受苦,不易度化,唯天上人间,堪受教诲,故以度人天为要。以佛为师,学佛所行,得大利益。

十、佛:梵语佛陀耶,国人好简,称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者。谓:三觉圆具号。

具上十种胜德,世出世间最尊最贵名为「世尊」。成实论谓三界独尊号。

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大劫,可能出於清净佛国。由果说因,先说果(一切智成就如来),後说因,这尊佛关系地藏菩萨因地发心,所以先作介绍。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未出家时」,指初发心时。一切智成就如来,久远劫前,初发心还没出家时。不是佛未出家前,是个小国王,不可能今生出家,今生成佛,这种情形很少。经文简略,义不明显。初发心未出家时,曾作小国王,与邻国国王为友,行十善,以十善法治国,百姓生活富足安乐。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邻国」或许是两国之外的国家。因二王既行十善,人民当少恶。此邻国不属自己的管辖范围,无从方便教化,才开会计画。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

一王发愿,先成佛再度造恶众生,使皆得解脱,无有遗余。

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一王发愿,先度众生离苦得究竟安乐,再成佛。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结会古今。佛告定自在王菩萨:发愿早日成佛再度众生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永度罪苦众生的,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和一切智成就如来在久远劫前,曾为好友,同时发愿。地藏菩萨经无量劫,仍以度生为重,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是本经敍述大士因地的第三因缘。

辛二、为光目女时发愿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又於过去「无量阿僧只劫」,包括第一品,为长者子时发愿的久远劫前。有一尊佛出现世间,名清净莲华目如来,「清净莲华目」,印度有青莲花,天然妙美,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故言清净莲华。约佛应身庄严,尤其眼睛如妙莲华而立名。其佛住世四十大劫。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罗汉」即阿罗汉。译杀贼、应供、无生。

四十劫後,佛入灭,过了正法进入像法时期,众生渐造恶业,国土渐浊,有一阿罗汉,「福度众生」,学习菩萨道,到处托钵,令众生种福田。

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

依次托钵教化,遇一女名光目,备诸饮食,恭敬供养。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

罗汉受食已,为报供养恩,问彼有何心愿?

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

供养目的,为度母。

光目女答:我母亲过世有段日子了,其间曾修福资助,至今,不知母亲生在何处?是否出苦?

罗汉湣之,为入定观。

罗汉因女孝心而生怜湣,入定观察彼母生处。

佛则不须入定,便了了分明,罗汉须入定,以他心通观察方知,若不入定,与凡夫无异,这就是佛与二乘人的不同处。

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

慧眼观见光目之母,堕地狱受大苦。

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出定复问光目女:你母生前作何恶业?今在地狱,受大痛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湣,如何哀救?

「鳖」甲鱼。生前好杀生,尤其爱吃水族类,且喜食鱼鳖之子,肉软又小,一餐吃很多,或炒或煮,烹调方法百出,任己之情,贪口腹之欲。敬请尊者慈悲怜湣,有何办法,可以救拔?

罗汉湣之,为作方便。

尊者为光目女设方便救母之法。

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

示超度方法。劝以至诚心念佛,若环境允许,可兼塑、画佛像供养。以此功德回向,存亡皆得殊胜果报。可见念佛法门胜诸法门。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

光目女思母受苦,随即依教,舍己爱,寻画庄严圣像供养。又以恭敬心,瞻仰礼拜,求佛加被,因念母亲受地狱苦而悲泣不已。

忽於夜後,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

没标示瞻礼多久,或许有一段时间。白天晚上,除後夜休息外都念佛,忽然於後夜睡梦中见清净莲华目如来,身如妙高山,毫光灿烂,放大光明。

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

佛梦中开示:不久你母当生你家,才知饥寒便会说话。一般小孩须周岁左右才牙牙学语。

光目女闻佛开示後,仍如法念佛。文略。

其後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

豪富之家,故有奴婢。家中婢女生一子,不足三日,不但能说且会礼拜。

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

顶礼泣告光目女:轮回六道,造业因,受果报,皆自作自受。我是你母亲,死後,堕大地狱,在幽暗中受苦,已有一段时间,承你念佛修福的功德回向,才能离地狱苦,转生人道,作婢子,地位下贱,又短命,岁仅十三。你有何法,使我十三岁後,免再堕落!话中含我造业,自作自受,无话可说。慈航法师遗嘱云:「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

时间长短,由众生业感,正受苦时,长夜漫漫,所谓一日三秋。地狱众生,一日之间,万死万生,感觉「累堕大地狱」,时间长久。

未满三日,即能言说,知前生事,仗佛力使然,为启光目女发心,否则,既造地狱业,那有此大神通。

光目闻说,知母无疑。

光目女听了,确知是母亲转生无疑。

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於恶道?

「硬咽悲啼」,哭到声塞气结,勉强说之。虽是婢子,乃母转生,仍须尊敬,故禀白婢子:你既然是我母亲转生,「合知本罪」应知自己前生,作何恶行、恶业,致堕恶趣。

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

婢子答:堕恶趣原因有二:一、杀生多。二、对三宝没信心,又譭谤辱駡三宝。

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若非蒙你修福救度,以是重业,正在受苦,不得解脱。

光目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

光目问:地狱受苦的情形如何?可以说些吗?

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

婢子答:苦不可言,不堪回首。且苦之情形,口不能言其万分之一,纵要说,百千岁也讲不完,非能力所及。「卒」毕也,苦说不尽。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

光目女听了,嚎啕大哭,急欲令母出苦,不遑至寺,即向虚空,对周遍十方虚空的三宝发愿:愿我母亲永离地狱苦,十三岁终,除重罪业,不再经历恶趣。

十方诸佛慈哀湣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

「听」准许。「誓」,依愿起行,直到满愿为止,非达目的不可。祈十方诸佛,慈悲哀湣,准许我为度母出苦,所发的广大誓愿。请佛准许发愿有二义:一、令母永得解脱,不再堕落三涂。二、发愿後,求佛加被,愿累劫度生,满我心愿。

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後,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後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觉。

光目女的发愿文。本经共敍述四段地藏菩萨因地发愿,四番文中,唯此愿文,最为详尽。

「三涂」,火涂(地狱);血涂(饿鬼),茹毛饮血,吃不净食;刀涂(畜生),受刀宰之苦。

愿母一、超三恶道。二、生人中尊贵家,莫作女人,具丈夫相,修学佛法。

光目女恭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发愿:若我母亲得离三涂、卑贱、女身,能亲近三宝,永脱苦海,自今以後,百千万亿劫中,誓愿救拔十方世界地狱及恶道诸罪苦众生,使遇善缘,修行成佛後,我才成等正觉。正所谓:「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之大愿也。

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湣,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

佛赞慰之语。

「具闻」完全听到。发愿毕,闻佛赞慰:光目!你具大慈悲心,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

吾观汝母十三岁毕,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

「梵志」,出家婆罗门。佛言:我观察你母亲将因你之发愿而转业,舍婢子身後,生婆罗门家,有清净志向,发心修行,寿命百岁。

过是报後,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

因修行功德,舍梵志身後,必生清净无忧佛国,寿命无量。

後成佛果,广度人天,数如恒河沙。

将来往生佛国,续修成佛,广度众生,数如恒河沙。

上乃佛在虚空中为光目女所说话。光目女为救母发弘誓愿,母仗彼愿力得大解脱,是出世究竟大孝之表率。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

结会古今。佛告定自在王菩萨:当时福度光目女的就是现在的无尽意菩萨。无尽意菩萨为法华经普门品之当机。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由光目女发愿及仗佛力转业,修行成就。华严经里曾作当机,亦常出现他经,可见地藏菩萨因地之六亲眷属,於释迦世尊法中,皆已圆熟,辅佛教化。光目女即今之地藏菩萨。

庚三、结显神力

总结显示地藏菩萨发大誓愿,累劫修行,成就威德神通之力,众生依教奉行,必得大利益。

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湣,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

总结上文,生起下文。过去久远劫怜湣众生,所发愿数超过恒河沙,念念度群生,可见愿力之广大。

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譭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堕恶趣。

明地藏菩萨度众方法。先说造恶众生,依业当堕恶道。

释迦佛灭後,若有男女,不信因果,造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等种种恶业。「乃至」,超略词。恶业之多,无法详举。甚至譭谤自利利他的大乘佛法,坏众生慧命,罪极重,必堕恶趣。

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

正显地藏大士神力。如是恶业众生,幸逢深信地藏法门的善知识,劝彼依法修行,或持名或读诵等,发心在弹指刹那间,归投依靠大士,便得解脱三恶道苦。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这类作恶众生,若能一心皈敬,瞻仰礼拜圣像,赞叹地藏大士胜德,用香、花、衣服(幢幡、布幔等布类庄严具。古印度人衣不裁剪,用整块布缠裹,国人不了解,误以己之新衣供养,或作衣服给菩萨穿。)、饮料、食品、种种珍贵宝物供养,以是功德,百千万亿劫中,常生诸天,受诸天乐。

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百千劫作人王,具宿命通,识因果之本末。明修此法门,得利广大。第六第七两品亦论及。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

佛告定自在王,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的威德神通,广大利益一切众生。

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佛嘱咐诸菩萨,当谨记本经义理,广为宣扬,使流传十方,説明地藏菩萨化导众生,出离三界火宅。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於阎浮提利益众生。

定自在王菩萨遵佛付嘱,禀白佛说:愿世尊宽心莫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当秉佛意,承佛威神,广说本经,流布十方,尤其於娑婆世界,更加弘传,令众生依法修行,出离苦海。

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当机礼退,谢佛开示。

戊三、正示业感差别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

定自在王菩萨礼归本位时,居须弥山腰四方的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都从座起,至佛前,合掌恭敬禀白佛说:

世尊!地藏菩萨於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世尊!地藏菩萨於久远劫来,常发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弘愿。愿大、威神大,为何至今,众生尚未度尽,菩萨之愿未圆,却仍然不断的发愿,原因何在?请佛为我四天王及未来众生,明示其因。

四天王是异口同音请问或一人代表?无从了知。以人道立场言,没神通,且在礼貌上,不可能四人并陈。但四天王具神通力,音出同时,整齐画一,并不困难。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不须费神探究。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

佛赞善问许说。佛对四天王说:「善哉!善哉!」缘于四天王请问,得以说明阎浮众生的业感差别,介绍地藏菩萨如何慈哀救拔阎浮提内生死流转的众生,运何种善巧方便,度脱罪苦众生等事,使当时与会大众及未来世众生,广得殊胜利益,因此,佛赞「善哉!」。

见经文,似乎答非所问,没把「为何众生度不尽」的原因说出来。其实不必说,若「菩萨能度尽,不须劳驾十方圣贤,且各有因缘,有缘众生,依次度化,岂能度尽?也不可能短期度脱,所以,只说明地藏菩萨之权巧,众生刚强难化,不易速圆其愿的原因。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当机深知佛意,欢喜愿闻,如大旱之望云霓,求之不得。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於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湣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

先明大士久劫发愿,众生犹未度尽的原因。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直到今天,度脱众生,犹未满愿,悲湣这些罪苦众生,所以一再发愿。又观察众生无始以来,恶习不止,轮回不停,不求解脱,惑、业、苦,生生不息,如藤蔓攀缠,交错牵绊,欲理还乱。「藤」,节节有须有叶,喻众生造业,错综复杂,牵连甚广,阻碍善根增长。心之起念,下种子于八识田中,尤胜藤蔓。佛世,一比丘尼证阿罗汉果,观宿因,曾於往昔作演员,扮演比丘尼,为求逼真,削发搭衣,学出家威仪。揽镜自照,俨如僧相,庄严异常,心生欢喜,愿将来有缘,能够出家。终於在释迦佛世,善因成熟,出家证果。由此可见「念」之重要,一念一种子,轻忽不得。

学佛旨在观心,令心存善念。扪心自问,我等一日动念,何止千万!比之藤蔓,过无不及,况无量劫来,起心动念,不可算数,生死种子之多,不堪想像。地藏菩萨纵有大誓愿力,但众生不肯回头,菩萨不能强逼修善。「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佛菩萨度众,只能作众生的增上缘,无法代之。众生业重,不受劝导,或一时受化,暂又不信,怎得解脱!因此之故,地藏菩萨累劫发愿,不辞辛劳,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用百千万亿方便,说法教化,令众生知因识果,断恶修善。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

明大士如何方便度众。正示业感差别,举较严重的二十三种为例,以作警惕。

「宿殃」生生世世多灾殃。「宿」,本作过去解。过去多杀生,今生受灾殃,在此,「宿」包括现在生,今生不改,来生更遭殃。杀生,减众生寿命,故感短命、多病报。

业感因果,有事有理,事相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作自受,果报恰如其分,不增不减。世间法律,或有漏网之鱼,逍遥法外,因果则丝毫不爽。约理则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万法唯心,因果不谬。因果须论过去、现在、未来,不论三世则无法彻知。世人不了解「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的道理,见人作善得苦报,便谤无因果。其实,今生所受苦报是果。若今生所作是因,才种因,果未熟,或许来生,或多生後,遇缘方受报。凡情不知,只能仰信佛之「圣言量」,深信因果,安心受报,逢苦不忧,逢乐不喜,决不怨天尤人。学佛是否得力,从顺逆境中可知,不被环境影响,是真正学佛者。

地藏菩萨劝好杀生者戒杀,否则,得宿殃短命报。华严经云:造十恶业,必落三恶道。今生多灾、多病、短命是「华报」(如开花),果报在地狱。恶道苦尽,转生人间,又感宿殃短命,谓之「余报」,剩余之果报。现约华报说。

世间战争不息,亦由杀生所致。古德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现用电宰,不闻夜半声,更严重,将来苦更多。杀生多,暴戾之气盛,现在社会乱象丛生,犯罪率日增,杀人、抢劫层出不穷,也属杀业所感,因此,佛经处处劝人戒杀,长养慈悲心,惜生爱物。这里仅明华、余二报,因凡夫常能见闻,较易警惕反省,果报总结于後段经文,因为堕落三途,非肉眼能察,故不明表。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窃」私自。不予而取是偷,强占己有曰舍,抢劫为偷盗之至极。地藏菩萨对窃盗者,说衣食不足,诸事不遂等,种种贫穷困窘痛苦的果报。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

「邪淫」在家除正当夫妻外,行男女不净行,即今之所谓「外遇」。「雀」孔雀,最早产自印度,属淫鸟之一,四季产子。「鸽」平均两个月生产一次。「鸳鸯」鸳,雄鸟;鸯,雌鸟,生死相随,交颈而眠。因好淫,顺其习气,堕畜生道作淫禽。华严经云:「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

若以粗鄙恶言伤人,感生生世世六亲不和,纠纷不断的罪报。

前三条属身业,此属口业。

若遇譭谤者,说无舌疮口报。

恶心坏他名声,诬以不实之罪曰「譭谤」。「无舌」,哑巴。或堕畜生,虽有舌不起作用。「疮口」,如口臭、牙病、喉疾等口腔毛病。

以譭谤摄妄语、绮语(优婆塞戒经译作无义语)、两舌。若遇譭谤者,为说无舌疮口报。

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

属意业。贪、瞋、痴是众生的根本烦恼。中国字很有意思,目、真成「瞋」,生气时,横眉竖目,双眼凶突。另「瞋」,义同。瞋起,口不择言,胡乱骂詈。「恚」,心郁闷,如两堆土压在心上,很不舒服。字表形声,唯中国字能如此。瞋是众生通病,只是轻重不同而已。瞋时,面目狰狞,面红耳赤,故华、余二报感丑陋癃残,果报在地狱。

「癃」驼背。「残」残废,六根不具。历史上,丑陋者不少。大约四十年前,听斌宗法师讲经,提到苏小妹,东坡诗云:「天高地阔路三千,遥望云峰霄汉间;倘若想思垂下泪,一年流不到腮边。」形容苏小妹长相之丑。额头高凸如岩,看不到头发,眼睛深凹,鼻扁,颧突颊陷,下巴长,纵有泪,也弯曲受阻,流不到腮边。当时,狮山听众十分之九是客家人,听不懂闽南语,见法师哈哈笑,大家也跟着笑。丑陋难看,不必待来生,今生好瞋,人不喜见。学佛当学柔和忍辱,常常瞻仰弥勒菩萨,用笑脸迎人,对治瞋恚,自然相貌庄严。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悭吝」,有而不施。守财奴,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也。也是众生通病。菩萨为说凡有所求,皆不称心满愿报。

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

饮食没节量,则受饥饿之苦,暴饮暴食,易引起消化系统的毛病,咽喉、食道等器官容易致病。

饮食乃日常所需,当知量知足,尤其修行人,太饱、太饿,都会影响功课。八分饱就可。丛林禅堂有小参(吃点心),饱不能打坐,饿也没法专心。饮食多寡关系前生福业。昔有「一掌米」和尚,幼年出家,中年偶遇相命者,告知仅剩斗米之福而已。师忧大事未明,乞常住赐米一斗,入山苦修。日仅一食,以湿手掌粘米,不管多少,嚼食度日。米尽,不但未死,反更康健,相师大奇。後大开大悟,传佛法灯,人称「一掌米」和尚。人的福报有限,当惜福!今人讲求消费,促进生产,须视情况而论。倘饮食无度,身心皆苦。

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

属杀生范围。

放任心意打猎,杀害野生动物,令众生惊狂丧命,因此,也感精神失常、丧命果报。

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

悖,忤也。若不孝顺父母,感受天地间,水、火、风、震等自然灾害所杀。

少时常闻雷打不孝子,现科学昌明,好象雷也打不准,甚奇!

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

放火烧山,密林深处,微小生命多,伤生也多,浓烟一起,众生生惊狂心,故感颠狂、迷失方向,或落火坑、溺水、坠谷等丧命果报。因此,务农或造林者,切莫焚烧杂草。

若遇前後父母恶毒者,说返生鞭挞现受报。

「前後父母」即继父继母。

「返生」反过来。

若为人继父继母,虐待鞭打前後人儿女,反过来,自己今生也会遭受鞭挞的苦报。

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

「雏」幼鸟。捕捉幼鸟,使彼骨肉生离,自己亦感六亲分离报。

若遇譭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

此是余报,果在地狱。

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

若轻慢正法,甚至亵渎,破坏众生慧眼,永处恶道,难遇圣教。

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

若恶意毁损或滥用佛寺物,侵公益私,亿劫常在地狱受苦。

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

若污人梵行,诬蔑僧宝,永堕畜生道。

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

属杀业。若用沸汤、火烤、刀斩、斧斫等法,伤杀众生,感轮回互啖,一报还一报的苦果,俗云:「吃半斤还八两」,丝毫不差。

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

「斋」齐也。中午後不再受食,即过午不食。

发心受戒又犯戒,发心不非时食又不持,将来堕畜生道,做禽鸟恶兽之流,常受饥饿苦报。

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

物不尽其用,不惜器具,如夫妻吵架摔东西泄恨等,必感欠缺、断绝报。

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

做人须谦虚,谦方受益,否则,贡高我慢,不但法水不入,来生作下贱之人,听人驱使。

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

两舌:新译「离间语」。挑拨是非,重则害命,轻则伤感情。

百舌:百舌鸟。非鸟有百舌,喻其啼声不止,至舌出血而死。

若好说是非,挑拨离间,得无舌百舌报。

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

「邪见者」,邪见,指不信因果,拨无因果,或非因计因,非果计果。详分有六十二见,从略。

「边地」无佛法处,没有文化的地方。

不信正法,以恶见为是,感边地受生,不遇佛法之报。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

总结上文。「如是」,指上面所说二十三种业感差别。「等」其余未说者,以等字概括。

阎浮提众生,三业所造诸罪,恶业习气所感之果,论其报应有百千种,无法一一详细说明,只能略说。

上说二十三种因果道理,只是原则,因果法则,大概如此,因为人不只造一种业,一生所作「因蔓不断」,牵扯不清,无穷无尽,所以,果报复杂,这里说的是大体,造如是业,可能须受如是报,若遇其他业力干扰,也会产生重大变数,若得善业资助,重罪也可能转轻,视各人业感情况而定。

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

此界众生业感千差万别,地藏菩萨以百千善巧方便,说法教化。

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後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

上述种种造诸恶业众生,先受千差万别的华报,然後堕地狱受苦,至少一大劫,求出不易。转生人间,又受如上余报,梁皇忏常说:「此是华报,果在地狱」。

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

因此之故,你等四大天王及一切天众,当发心护人护国,莫使众恶迷惑众生,令再造业。

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四天王听了,悲叹众生造业受苦,感谢佛慈悲开示,恭敬合掌退回本位。

上卷竟。

关於业感差别,文浅易懂,旨在警策众生知因识果,谨慎三业,否则,後悔莫及!明因果律,能启发道心,精进修行,增善除恶,现生福慧并进,将来究竟解脱。

地狱名号品第五

以介绍地狱名号为主。十三品中列为第五。科判是:

丁五、示业报差别

三界六道众生,造业各各不同,不能以纯善或纯恶归纳,造上品恶才堕地狱;地狱有大小,受苦有轻重,时间有长短,视恶之程度而定。此仅约极苦的地狱道,来说明业报差别。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白地藏菩萨言:

大乘经典中,有许多大菩萨辅佛教化,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护持」。普贤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表大愿大行,与大智文殊菩萨,共同辅助毗卢遮那佛行化。

「普贤」,约人言:有一位大菩萨名普贤。「普」周遍义,能周遍十方,化导众生。「贤」位邻极圣,居亚圣之位,随缘净佛国土,成就众生。约法:普贤菩萨所修之十大愿曰普贤行,乃等觉菩萨最圆满之愿行。菩萨众中,究竟圆成等觉之行的便是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与普贤菩萨,德位相当,互尊互敬故用「白」。

仁者!愿为天龙四众,及未来现在一切众生,说娑婆世界,及阎浮提,罪苦众生,所受报处,地狱名号及恶报等事,使未来世末法众生,知是果报。

普贤菩萨请问。










相關文章:
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探究
地藏菩萨感应故事研究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 百千颂大集经 请问法身赞
地藏菩萨 佛说陀罗尼经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十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九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八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六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四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三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考
地藏菩萨本迹记
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七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二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一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二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三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二) 回目錄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四)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空性
宁玛白玉菩提昌盛寺
格西赤烈丹津小传- - Yahoo!奇摩部落格
佛子行三十七颂》课程讲释日期2008/9/30 09.45
寂忿文武百尊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