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嶺法王總寺徵求贊助寺院印經及各項建設 揚唐佛爺離台前最後一場皈依 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青海震災供燈祈福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探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7 11:41:2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27 11:38:52   编辑部 报导

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探究-以《地藏三经》为主

在西元四、五世纪之间,约为大乘佛教的中期,地藏经典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国,高倡末法之教,颇获隋三阶教信行禅师的青睐,广为弘扬,尤其从唐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後,更是获得各宗派高僧大德的宣扬及着作疏抄加以弘传,又渐渐地和中国文化、民间信仰结合,发展出一支三根普被、兼容并包、圆融无碍的修持法门,历来在民间广为流行。对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做文献的整理和探讨,可做为地藏信仰者的修行指针,再就其学术地位的提升而言,也必深具意义。


本文在论究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初,先对地藏菩萨做历史的定位和厘清;再就《地藏三经》在目录学史上先後的流传做陈述;地藏信仰传入中土之初,与中土各宗派的融合,及时代背景因素做阐明,最後对其修行法门的内容详加探讨,并将其与弥陀等三净土做比较,以彰显本法门之殊胜。


研究结果显示,文献史上的地藏菩萨与唐朝的金地藏,年代相距五~六世纪之久,不能混为一谈。在目录学史上,地藏的主要经典中,学界最为确定的为《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至於《占察善恶业报经》,其部分内容与民间占卜术相结合,因此被判为疑伪经,其为国外所译或中土撰述,都有待进一步考察;《地藏菩萨本愿经》最具神秘,明朝才入藏,不过内容洒落在宋朝的诸多文献中,所以学界判定在北宋时期就已入中土,往前推进一、二百年的历史,至於详情也有待深究。再从净土法门比较的观点来看,地藏菩萨净土法门最为殊胜,因地藏菩萨誓愿宏深,不舍一众生受轮回苦,其修行方法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广开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慈悲法门。该法门的往生因兼具弥陀、兜率、妙喜等诸佛国净土的特色,是所有净土法门中最为圆融无碍的法门。而其舍报时的依止处,为随愿往生十方佛国净土,不必担心无净土可去,让修行者既安心又放心。以上从往生因及往生处所来看都是非常殊胜的。





玄奘大学/宗教学系硕士班/95/硕士/ 研究生:许淑娟  指导教授:慧严法师

目 次

第一章 绪 论………………………………………………………………………………3
第一节 写作动机与目的……………………………………………………………………3
第二节 研究成果回顾………………………………………………………………………4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方法……………………………………………………………………8

第二章 地藏三经在目录学的定位和其意旨 ……………………………………………10
第一节 地藏菩萨名号的由来 ……………………………………………………………10
第二节《大方广十轮经》…………………………………………………………………16
第三节《占察善恶业报经》………………………………………………………………20
第四节《地藏菩萨本愿经》………………………………………………………………24
第五节 小结 ………………………………………………………………………………28

第三章 地藏法门在隋唐之弘传 …………………………………………………………31
第一节 与末法思想契合 …………………………………………………………………31
第二节 三阶教的采用推广 ………………………………………………………………34
第三节 各宗派论疏的徵引 ………………………………………………………………39
第四节 当代高僧的提倡 …………………………………………………………………48
第五节 小结 ………………………………………………………………………………52

第四章 《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净土法门 ………………………………………………55
第一节 佛门大孝与净土生因 ……………………………………………………………55
第二节 大悲誓愿与净土法门 ……………………………………………………………65
第三节 慈心护生与净土生因 ……………………………………………………………73
第四节 持地藏圣号与十方净土 …………………………………………………………77
第五节 小节 ………………………………………………………………………………87

第五章 《占察善恶业报经》和《大方广十轮经》的净土法门…………………………88
第一节《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净土法门 …………………………………………………88
第一项 唯心识观与净土生因………………………………………………………………88
第二项 真如实观与净土生因………………………………………………………………92
第三项 一实境界与净土生因………………………………………………………………93
第二节《大方广十轮经》的净土法门 ……………………………………………………95
第一项 十善轮与净土生因 ………………………………………………………………95
第二项 十大庄严轮与净土生因 …………………………………………………………100
第三节 小结 ………………………………………………………………………………104

第六章 地藏净土法门与弥陀等净土生因之比较 ………………………………………106
第一节 《地藏三经》净土生因之比较 …………………………………………………106
第二节 弥陀、兜率、妙喜等净土生因之比较 ………………………………………108
第三节 《地藏三经》与弥陀等净土生因之比较 ………………………………………114
第四节 小结 ………………………………………………………………………………117

第七章 结论 ………………………………………………………………………………120




参考文献
说明CBETA 引用复制的格式:
《大正新修大藏经》与《卍新纂续藏经》的资料引用是出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简称 CBETA) 的电子佛典系列光碟 (2007) 。
引用《大正新修大藏经》出处是依册数、经号、页数、栏数、行数 之顺序 纪录,例如: (T30, no. 1579, p. 517, b6~17) 。
引用《卍新纂续藏经》出处的记录,采用《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 X: Xuzangjing 卍新纂续藏。东京:国书刊行会,台北:白马精舍影印,1989)、《卍大日本续藏经》( Z: Zokuzokyo 卍续藏。京都:藏经书院)、《卍续藏经.新文丰影印本》( R: Reprint 。台北:新文丰,1978),三种版本并列,例如: (CBETA, X78, no. 1553, p. 420, a4-5 // Z 2B:8, p. 298, a1-2 // R135, p. 595, a1-2) 。
 
一、史料
 
(一)佛教经论(依序册数、经号排列)
 
《长阿含经》,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CBETA,T1,no.1。
《中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CBETA,T1,no.26。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唐、般若译,CBETA,T3,no.159。
《大乘悲分陀利经》,失译本今附秦录,CBETA,T3,no.158。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CBETA,T5,no.220。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CBETA,T6,no.22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後秦、鸠摩罗什译,CBETA,T8,no.223。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梁、曼陀罗仙译,CBETA,T8,no.232。
《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CBETA,T9,no.278。
《大方广佛华严经》,唐、般若译,CBETA,T10,no.293。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宋、法天译,CBETA,T10,no.299。
《阿閦佛国经》,後汉支娄迦谶译,CBETA,T11,no.313。
《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CBETA,T12,no.360。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CBETA,T12,no.363。
《佛说大阿弥陀经》,宋、王日休校辑,CBETA,T12,no.364。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宋、畺良耶舍译,CBETA,T12,no.365。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鸠摩罗什译,CBETA,T12,no.366。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玄奘译,CBETA,T12,no.367。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姚秦、竺佛念译,CBETA, T12, no. 384。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宋、施护译,CBETA,T12,no.412。
《大方等大集经》,北凉、昙无谶译,CBETA,T13,no397。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隋、闍那崛多译,CBETA,T13,no.408。
《大方广十轮经》,北凉失译,CBETA,T13,no.410。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唐、玄奘译,CBETA,T13,no.411。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实叉难陀译,CBETA,T13,no.412。
《般舟三昧经》,後汉、支娄迦谶译,CBETA,T13,no.417。
《佛说弥勒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CBETA,T14,no.453。
《佛说维摩诘经》,吴、支谦译,CBETA,T14,no.474。
《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CBETA,T14,no.475。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唐、道宣撰,CBETA,T14,no.486。
《佛说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译,CBETA,T16,no.685。
《正法念处经》,元魏、菩提流支译,CBETA,T17,no.721。
《占察善恶业报经》,隋、菩提灯译,CBETA,T17,no.839。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唐、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CBETA,T18,no.848。
《陀罗尼集经》,唐、阿地瞿多译,CBETA,T18,no.901。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唐、天息灾译,CBETA,T20,no.1191。
《梵网经》,後秦、鸠摩罗什译,CBETA,T24,no.1484。
《菩萨地持经》,北凉、昙无谶译,CBETA,T30,no.1581。
《佛说地藏菩萨经》,CBETA,T85,no.2909。
 
(二) 古德着述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唐、神昉法师撰,CBETA,T13,no.411。
《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三藏金刚智授与灌顶弟子,CBETA,T18,no.904。
《[峚-大+人]窖大道心驱策法》,失译,CBETA,T20,no.1159A。
《大智度论》,龙树造、後秦、鸠摩罗什译,CBETA,T25,no.1509。
《佛地经论》,亲光菩萨等造、唐玄奘译,CBETA,T26,no.1530。
《转法轮经忧波提舍》,天亲菩萨造、元魏毘目智仙译,CBETA,T26,no.1533。
《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玄奘译,CBETA,T30,no.1579。
《十二门论》,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CBETA,T30,no.1568。
《佛性论》,天亲造、陈真谛译,CBETA,T31,no.1610。
《究竟一乘宝性论》,北魏、勒那摩提译,CBETA,T31,no.1611。
《金刚般若经赞述》,唐、窥基撰,CBETA,T33,no.1700。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唐、良贲撰,CBETA,T33,no.1709。
《妙法莲华经玄赞》,唐、窥基撰,CBETA,T34,no.1723。
《华严经探玄记》,法藏述,CBETA,T35,no.1733。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澄观撰,CBETA,T35,no. 1735。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唐、澄观述,CBETA,T36,no.1736。
《胜鬘宝窟》,隋、吉藏撰,CBETA,T37,no.1744。
《无量寿经义疏》,隋、慧远撰,CBETA,T37,no.1745。
《观无量寿佛经疏》,唐、善导集记,CBETA, T37, no. 1753。
《阿弥陀经要解》,明、智旭解,CBETA,T37,no.1762。
《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沙门一行阿闍梨记,CBETA,T39,no.1796。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唐、道宣撰述,CBETA,T40,no.1804。
《天台菩萨戒疏》,唐、明旷法师删补,CBETA,T40,no.1812。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唐、法藏撰,CBETA,T40,no.1813。
《菩萨戒本疏》,新罗、义寂述,CBETA,T40,no.1814。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北魏、昙鸾注解,CBETA,T40,no.1819。
《俱舍论疏》,唐、法宝撰,CBETA,T41,no.1822。
《止观辅行传弘决》,唐、湛然述,CBETA,T46,no.1912。
《止观义例》,唐、湛然述,CBETA,T46,no.1913。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陈朝、慧思撰,CBETA,T46,no.1933。
《安乐集》,隋、道绰撰,CBETA,T47,no.1958。
《释净土群疑论》,唐、怀感撰,CBETA,T47,no.1960。
《净土论》,唐、释迦才撰,CBETA,T47,no.1963。
《念佛镜》,唐道镜、善道共集,CBETA,T47,no.1966。
《往生礼赞偈》,唐、善导集记,CBETA,T47,no.1980。
《历代三宝纪》,隋费长房撰,CBETA,T第49,no.2034。
《宋高僧传》,宋、赞宁撰,CBETA,T50,no.2061。
《往生集》,明、祩宏辑,CBETA,T51,no.2072。
《华严经传记》,法藏集,CBETA,T51,no.2073。
《三宝感应要略录》,宋、释子非浊集,CBETA,T51,no.2084。
《广弘明集》,唐、道宣撰,CBETA, T52, no. 2103。
《众经目录》,隋法经撰,CBETA,T55,no.2146。
《众经目录》,隋彦悰撰,CBETA,T55,no.2147。
《众经目录》,唐静泰撰,CBETA,T55,no.2148。
《大唐内典录》,唐道宣撰,CBETA,T55,no.2149。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唐明佺撰,CBETA,T55,no.2153。
《开元释教录》,唐智昇撰,CBETA,T55,no.2154。
《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唐、藏川述,CBETA,X1,no.20。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唐、静法寺沙门慧苑述,CBETA,X3,no.221。
《圆觉经心镜》,宋、释智聪述,CBETA,X10,no.254。
《楞严经疏解蒙钞》,明、钱谦益钞,CBETA,X13,no.287。
《占察善恶业报经义疏》,明、智旭疏,CBETA,X21,no.371。
《法华五百问论》,唐、湛然述,CBETA,X56,no.939。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明、传灯撰,CBETA,X61,no.1169。
《云栖净土汇语》,清、虞执西、严培西同录,CBETA,X62,no.1170。
《报恩论》,清、沉善登述,CBETA,X62,no.1205。
《净土圣贤录》,清、彭际清撰,CBETA,X78,no.1549。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宋、常谨集,CBETA,X87,no.1638。
 
二、专书论着(依作者姓氏笔画排列)
 
(一)专书
 
1. 中文
 
方立天编着,《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初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6月。
瓦邓布葛着、根瑟.马库思译,《宗教学入门》,初版一刷,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史吹庆辉编,《三阶教残卷》,收入蓝吉富主编的《现代佛学大系》,初版,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年7月。
史丹利.外因斯坦着、释依法译,《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初版,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6月。
任继愈、杜继文主编《佛教史》,第1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印顺导师着,《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版一刷,新竹:重闻出版社,2000年10月。
印顺导师着,《胜鬘经讲记》,新版一刷,新竹,重闻出版社,2000年10月。
张总着,《地藏信仰研究》,一版,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3年3月。
庄明兴着,《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初版,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99年6月。
高峰了州着、释慧岳译,《华严思想史》,初版,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12月8日。
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着、高观庐译,《印度哲学宗教史》,五版,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1月。
野上俊静等着、释圣严译,《中国佛教史概说》,五版,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4月。
陈扬炯着,《中国净土宗通史》,第1版第2刷,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1月。
陈柏达译注,《占察善恶业报经今译》,初版,台北:灵山讲堂出版部,1985年6月1日。
汤用彤着,《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再版,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4月。
梦参老和尚主讲,《地藏菩萨的念佛法门》,初版一刷,方广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0月。
廖阅鹏着,《净土三系之研究》,初版,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7月。
钱征、丁育民、华子等着,《走进九华圣境》,第一版,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蕅益大师着,《灵峰宗论》下册,和裕出版社,1993年4月。
谢和耐着,耿昇译,《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初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5月。
罗伟国着,《话说地藏》,第一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1月。
释圣严着,《中国佛教史概说》,五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4月。
释圣严着,《神通与人通》,三版一刷,台北:法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7月。
释圣严着,《圣严法师教默照禅》,初版七刷,台北:法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
释圣严着,《菩萨戒指要》,三版一刷,台北:法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7月。
释圣严着,《天台心钥──教观纲宗贯注》,初版,台北:法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4月。
顾净缘、吴信如着,《地藏经法研究》,二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9年1月。
 
2. 日文
 
中村元编,《佛典解题事典》,台初版,地平线出版社,1977年12月。
矢吹庆辉着,《三阶教之研究》,一版,东京:岩波书局, 1927年。
石川纯一郎着,《地藏的世界》,一版,东京:时事通信社, 1995年9月16日。
坪井俊映着,《净土教泛论》,第一刷,东京:隆文馆株式会社,1980年12月25日
真锅广济着,《地藏菩萨之研究》,三版,京都,三密堂书店,1976年12月11日。
望月信成着,《地藏菩萨-探究来源及信仰》,一版,东京:学生社 ,1989年3月25日。
望月信亨着,《佛教经典的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馆,1946年。
 
(二)博硕士论文
 
王锺承着,《地藏十王图像之研究-以敦煌和四川造像为例》,台北:国立艺术学术学院美术史研究所中国美术史组硕士论文, 1999年六月。
林真合着,《从《占察善恶业报经》之「一实境界」论修行次第》,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梁佩莹着,《占察善恶业报经与占轮相法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6月。
陈佳弥着,《《大方广十轮经》十轮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1993年7月。
杨秋满着,《晚明蕅益智旭之地藏信仰》,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6月。
刘素兰着,《中国地藏信仰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6月。
蔡东益着,《地藏经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6月。
释立融着,《蕅益智旭占察忏法之研究》,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论文,2001年7月。
 
(三)期刊和论文
 
1.中文
 
王志楣撰,〈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对古正美<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一文的商榷〉,中华学苑第四十四期,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印行,1904年4月出版。
木村泰贤着,〈本愿思想之开展与其道德的文化的宗教意义〉,收录於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6)》初版,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2月。
冉云华着,〈中国佛教对孝道的受容及後果〉,收录於《第一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实录: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东初出版社,民国1991年5月。
汪娟着,〈历代地藏忏仪析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四期,1999年7月。
坪井俊映着,〈净土三经概说〉,收录於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4月。
祈竹仁波切着,〈寿份无量---修持延寿本尊法门〉网路版。
陈敏龄着,〈般方三昧经的阿弥陀佛观〉,收於《东方宗教研究》旧第一期,1987年9月。
梁启超着,〈佛家经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收录於《佛学研究十八篇》,台五版,台北:中华书局,1985年5月。
杨惠南着,〈论前後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收录於《文史哲学报》第29 期,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出版,1980年12月。
释圣严着,〈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收录於《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出版,1995.年7月。
释大律着,〈《中阿含经》之业观初探-以〈业相应品〉为主-〉网路版。
释惠敏着,〈心净则佛土净之考察〉,刊於《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中华佛学研究所出版,1997年7月。
2.日文
 
西义雄着,〈地藏菩萨源流思想之研究〉,收入西义雄编《大乘菩萨道的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出版,1977年。
羽溪了谛着,〈大集经和佉罗帝的关系〉,收入《宗教研究》新11卷五月,东京:宗教研究社,1934年9月。
新井俊夫着,〈中国净土教和如来藏思想〉第28卷,收录於《佛教论丛》, 日本:净土宗佛教学院出版,1984年9月。
筱田昌宜着,〈智旭《占察善恶业报经疏》的现前一念心之研究〉,收录於《驹泽大学佛教学部论集》,东京: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室出版, 2003年10月。
香川孝雄着,〈净土教与如来藏思想〉,收录於《佛教论丛》第17卷,日本:净土宗教学院出版,1973年3月。
 
 
 
三、工具书
 
CBETA 电子佛典集成,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7年2月。
释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电子版第二版,高雄,佛光出版社, 2000年4月。
日本印度学佛教学会网站:http://www.inbuds.net,收集56503笔英、日论文资料。
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http://www.gaya.org.tw/library/b-ip/b-ip.htm。
福严佛学院图书馆:http://211.72.50.42/mitopacw/index.html。
中华佛学研究所图书馆:http://library.chibs.edu.tw/cgi-bin/w3_sibk.sh。
佛学数位图书馆暨博物馆网站:http://ccbs.ntu.edu.tw/DBLM/pg2-chi/pg2_index_2.htm,该网站收集123561笔中、英、日文书籍、期刊杂志及博硕士论文资料,且持续在增加中。
张曼涛主编,《佛教目录学述要》,初版,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4月。
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总目、索引》,初版,华宇出版社,1988年4月。
星云大师监修,《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硕博士学位论文,初版,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8月。





相關文章:
地藏菩萨感应故事研究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 百千颂大集经 请问法身赞
地藏菩萨 佛说陀罗尼经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十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九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八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六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四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三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考
地藏菩萨本迹记
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七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二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一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二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三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上一篇(《净土圣贤录》往生研究及) 回目錄 下一篇(《摄大乘论》唯识思想与修)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菩提行愿计画-金容光明佛寺重建
旅行者与魔术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回遮仪轨
黑幼龙拒绝做「分数爸爸」 - 亲子YOU&ME - 亲子成长- udn校园博览会
@花东藏传佛教@ -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我們的仁波切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