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灌頂八關齋通啟 日本高野真言宗瞑想法-月輪觀傳法 尋找雲林縣弘法中心道場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五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5/02 07:18:00
學習次第 : 初阶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五

释 知定

【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饮食衣服,乃至一物,不与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这是第五敍述偷盗常住僧物乃至极微一针一草,不与取而取,都属盗窃,亦当堕於无间,求出无期。明见抢夺,不与而取叫做劫。暗中偷窃,令人不知而取,叫做盗,或者叫做偷窃。为甚麽盗些少常住僧物,会获这样重的报呢?因为常住僧物,系十方施主,为欲增长修行人的道业,及求福而施舍出来的,盗取僧物的人,既阻止修行人功德道业的增进,自己又无福俾人求,是以招致堕的果报。正法念处经云:有人取众僧物,若谷若衣,随何物等。处处贩卖,贱买贵卖,既得利己,不与众僧,言不得利,欺诳众僧,如是之人,贪心妄语,……身坏命终,堕於恶处。因缘僧护经云:先世比丘,犯僧物故,堕大地狱。後於未来世中,有诸白衣,取众僧物者,罪过於前说出家之人,百千万倍,不可穷尽。观佛三昧海经亦云:世间自有愚痴众生,偷佛法僧灯明,偷盗父母师长和尚;谤说法者,亦毁世俗论议等,不忌尊卑,不知惭愧,以此罪故,命终之後,堕黑暗地狱。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云:复有众生,腹大颈细,不能下食,若有所食,变为脓血,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偷盗僧食,或为大会福食,屏处偷啖,吝惜己物,但贪他财,常行恶心,与人毒药,气息不通,故获斯报。

【地藏白言:圣母,若有众生,作如是罪,当堕五无间地狱,求暂停苦,一念不得。

  这里结述造罪获报,是一定的道理,而所受的苦楚,毕竟无一念的暂停。意谓:圣母!若有众生作上面所说的五逆十恶的罪业,当随业受报,堕落五无间地狱之中,在受极端痛切的时候,想刹那间的暂停苦楚都不可得。所谓五逆,即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羯磨转法轮僧,恶心出佛身血。所谓十大恶业,即是身三的杀、盗、淫,口四的恶口、两舌、妄言、绮语,意三的贪嗔痴。作这五逆十恶,身坏命终。必堕恶趣。故俱舍论云: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此无间名,为目何义?约异熟果决定,更无余业余生能为间隔。故此唯目无间隔义,或造此业补特伽罗,从此命终,定堕地狱,中无间隔,故名无间。最胜王经溜州疏云:五逆,一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阿罗汉,四者倒见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以背恩养,坏福田故,故名为逆。执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随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摩耶夫人,重白地藏菩萨言:云何名为无间地狱?

  圣母再复请问无间地狱之名义。因为前文重复提到无间之名,圣母未审其名义云何?故此重复请示于地藏菩萨。

【地藏白言:圣母!诸有地狱,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

  此下是地藏菩萨答圣母之所问,这是总答。所谓诸有,即是说众生造作诸业,是会感受将来的果报的,有因必有果,是千古不移的定律,众生念念作业,念念受报,作业不已,故三界轮回亦无停息之日。在三界之内,受生不悛,因有生死轮回果报,所以说诸有。略有三有,乃至广说二十五有等。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二十五有即欲界有十四有(四恶趣、四部洲、六欲天)。色界有七有(四禅天、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无色界有四有(四空天。辅行记颂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王,四禅四无色,无想五那含。这二十五处的众生,所造恶业,随业受报,均会堕於无间地狱,故说诸有地狱。二十五有众生,所受报的地狱,通通都是在大铁围山内,而这些地狱,大的有十八所,其次有五百,再其次有千百,名号都是互不相同,所受的苦报,亦各各差别。

【无间狱者,其狱城周匝八万余里,其城纯铁,高一万里。城上火聚,少有空缺。其狱城中,诸狱相连,名号各别。】

  此标地狱所以名为无间者。无间地狱即八热大地狱之一,梵语阿鼻(Avici),译为无间,在八大地狱最底的一层,是诸地狱最苦的处所,为极恶的人所感生的牢狱。无间地狱在南赡部洲以下,约八万里的地方建立,丁方约八万余里大。地狱的城墙高壹万里,系用纯铁所铸成。在城墙之上,有大火聚,周围城上,完全没有空余的地方。无间之上,是极热地狱,炎热地狱,大叫地狱,号叫地狱,众合地狱,黑绳地狱,等活地狱,次第相连皑立,故说诸狱相连,名号各别。

【独有一狱,名曰无间。其狱周匝万八千里,狱墙高一千里,悉是铁为。上火彻下,下火彻上。铁蛇铁狗,吐火驰逐。狱墙之上,东西而走。】

  上节所指,是指无间的总面,故有八万余里。此段所指是治罪人的处所,所以只有一万八千里。所谓火上下彻,是在地狱所受无情的苦境。如长阿含经云:无间大地狱,有大铁城,其城四面有大火起,东焰至西,西焰至东,南焰至北,北焰至南,上焰至下,下焰至上,焰炽迥遑,无间空处。罪人在中,东西驰走,烧炙其身,皮血肉燋烂,苦痛辛酸,万毒并至,余罪未毕,故使不死。起世经亦云:此阿毗至大地狱中,所有众生,以其不善业果报故,从於东方,有大火聚,忽尔出生,狱燃赤色,极大猛焰,一向炎赫。如是次第,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各各皆有,极大火聚,炽燃出生,光焰炎赫。罪人尔时,以此四方诸大火聚之所围绕,渐渐逼近,触其身故,受诸痛苦,乃至受于大严切苦,命亦未终。所谓铁蛇铁狗吐火驰走,亦是地狱中的苦刑境界,不过是属於情的方面。因为蛇狗都是生物,亦因罪人业之所感,故变成铁蛇狗耳。如观佛三昧海经云:阿鼻地狱,纵广正等八千由旬,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下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剑林。七重城内,复有剑林。下十八鬲,鬲八万四千重。於其四角有四大铜狗,其身广长四十由旬。眼如掣电,牙如剑树,齿如刀山,舌如铁刺,一切身毛,皆出猛火。一一鬲间,有八万四千铁蟒大蛇,吐毒吐火,身满城内。其蛇哮吼,如天震雷,雨大铁丸满阿鼻城。……狱卒手执一切刀树,扑杀罪人,未死之间,铁狗啮心,楚毒百端。地狱中的城墙刑具,以及鸟兽等,俱是铁成者,因为铁的性质是刚而冷的,而恶人的心,亦复是刚冷而残忍。在世因为刚冷的心性而残害一切众生,死後故而堕於铁城之中,享受铁城的刑具。

【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获报如是。】

  这里敍述无间相状,及结答堕落无间之由。阿鼻地岳众生,一人受罪,即见自身遍满铁床之上,是五无间中的最後身形无间。堕落无间受诸苦报,虽则说是众业所感,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由於五逆十恶之所招致。如地藏十轮经云:有五无间大罪恶业,何等为五?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阿罗汉,四者倒见破声闲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种,名无间大罪恶业。……复有四种近五无间,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何等为四?一者起不善心,杀害独觉,是杀生命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二者淫阿罗汉苾缅尼僧,是欲邪行大罪恶业根本之罪。三者侵损所施三宝财物,是不与取大罪恶业根本之罪。四者倒见破坏和合僧众,是虚诳语大罪恶业根本之罪。……若人於此五无间业中,及四近无间根本大罪业,随犯一业,命终当堕无间地狱,及等活等大地狱中,……经劫受苦,不可治疗。

【又诸罪人,备受众苦。】

  此下敍述无间罪人的显报。这些罪人在世为人的时候,造诸恶业,堕落地狱,宜乎备受众苦。无间罪人,所受的苦报,究竟是怎样的呢?如长阿含经云:无间地狱,其中罪人,举目所见,但见恶色。耳有所闻,但闻恶声。鼻有所闻,但闻臭恶。身有所触,但触苦痛。意有所念,但念恶法。又其罪人弹指之顷,无不苦时。

【千百夜叉,及以恶鬼。口牙如剑,眼如电光。手复铜爪,拖拽罪人。复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

  上句总标又诸罪人备受众苦,只是提纲示目,尚未明言现报的状况,故在此下详叙。现在所指出的,是夜叉恶鬼的现报苦。在地岳之中,有很多夜叉鬼,以及很多比夜叉更恶的鬼。这些鬼的牙似利剑,眼像电光,手如铜爪,形状令人恐惧。常用铜爪来拖拽罪人。或者有些夜叉,手执铁戟,刺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用种种的刑法来治罪人,然後将诸罪人,抛空翻接,安置铁床之上,受种种的楚毒,痛苦万端。夜叉,是地狱中的恶鬼。恶鬼,是比夜叉更恶的恶鬼。二皆地狱狱卒,即楞严经所指的牛头狱卒,马头罗刹。亦即五苦章句经所谓:狱卒名傍,牛头人身,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者。智论云:大地狱中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獐鹿狐狗,虎狼狮子,六驳大象,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驿啮舻掣罪人。口牙如剑等,明恶鬼的相状。手复铜爪等,明恶鬼的猛力。地岳中的刀剑,虽似狱卒之所使以治诸罪人,实则业力之所招,应诸罪人自然而至。如修行道地经云:曾闻罪人,适共相见,则怀嗔恚,欲还相害。手爪锋利,若如刀刃,自然兵杖,矛戟弓箭瓦石也。当时向时,刀戟之声,若如破铜,兵杖碎坏,刀矛交错,若如罗网。……又有称怨而怀毒恚,欲相害命以此为乐,遂兴诤闻,转相推扑,还相伤害。节节解之,头颈异处。成刺其身,血流如泉。刀刃在体,痛岂可言。刀疮之处,火从中出。或身催碎,譬如大风,吹落树叶,有卧在地,身碎如尘。须臾之间,身复如故。生前由於事事於人起衔恨的心,生怨怼的念,死後随业受报,常被抛掷之苦。故楞严云:怨习交嫌,发於衔恨,……如阴毒人,怀抱畜恶,二习相吞,故有投掷擒捉击射抛撮诸事。

【复有铁鹰,啖罪人目。复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

  这是铁鹰铁蛇钉床拔舌等苦报。铁鹰系地狱中治罪人刑罚的飞禽,啖罪人目,即是说这种铁鹰专食罪人的眼目。十王经称这种铁鸟叫做拔目鸟。泥犁经云:泥犁中有鸟,喙如铁主,啄人头,啖人脑,毒痛不可忍。长阿含经云:有铁咀鸟,立其头上,啄其两目,苦痛万端,悲号酸毒。观佛三昧海经云:有大铁鸟,嘴距长利,从山飞来,抓啄罪人。冥报记云:唐曹州方山开,少好游猎,所杀无数。贞观十一年,死经一宿。稣云:初死之时,二人引上一山,登梯至顶。忽有一大白鹰,铁为嘴爪,飞来,攫左颊而去。又一黑鹰,攫右而去。二人即引南行,至一城非常险峻。二人扣城,北门即开,城中总是猛火。门侧有数条毒蛇,皆长十余丈,头大如五斗块,口中吐火射人。山闻恐惧,唯叩头念佛,门即自闭。乃见官人,欲遣受罪。侍者谏曰:未合即死,但恐一入此城,不可得出。未若且放,令修功德。官人放之,须臾即稣。爪迹极深,终身不灭。後舍妻子出家,以宅为寺,恒以读诵为业。铁蛇侥颈,恒令罪人气息不通,闷绝於地,痛苦非常。观佛三昧海经云:愚痴众生,毁辱布施,言施无报;劝人藏积。如是痴人,向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及一切众,说施无因,亦无果报。如此罪人,临命终时,颈强脉缩,回转不语。……气绝命终,生铁城中,东西驰走,铁蛇出毒,缠绕其身,节头火然。堕在地狱的罪业众生,银鹰啖目,铁蛇缠颈,楚毒已极,再加百肢节内,悉下长钉,钉於热铁床上,则痛切尤甚。长阿含经云:铁钉地狱,狱卒扑令偃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钉钉手、钉足、钉心,周遍身体,尽五百钉,苦毒辛酸,号啕呻吟,余罪未毕,犹复不死。起世经云:彼诸罪人,入此狱已,时守狱卒,执取罪人,高举扑之,置於炽燃热铁地上,烟焰洞起,罪人在中,闷绝仰卧。狱卒乃以两热铁钉,钉其二脚,热焰炽然。又以二钉,钉其两手,焰亦炽燃。於脐轮中,下一铁钉,焰转猛炽。狱卒於是复以五叉,磔其五体,极受苦毒。乃至彼处,寿命未终,恶业未尽。修行道地经云:其有堕在合会地岳,罪垢所致令罪人坐铁,钉钉其膝,次复钉之,尽遍其体,身碎破坏,骨肉皆然。诸节解脱各在异处,其命欲断,困不可言。自然有风吹拔诸钉,平复如故。更复以钉,而钉其身,如是苦恼,不可计数,百千万岁。拔舌耕犁,即是将舌抽出来,用牛在舌上耕犁。抽肠锉斩,即是将肠肺等五脏都抽出来,或用锉锉,或用刀斩,务令肝肠寸断,形如齑粉而後已。由於生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破坏师长父母,譭谤三宝等业,死後堕落地狱,受此拔舌耕犁等苦刑。法苑珠林云: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杂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岳。观佛三昧海经亦云:既生之後,狱卒罗刹,手执铁钳,拔舌令出,八十铁牛,有大铁犁,耕破其舌。洋铜灌口,是融铜地狱的刑罚,堕在这层地狱的众生,口渴的时候,狱卒即以铁钩钩开罪人的口,以销融的铜汁,灌入罪人的口,这极热的铜汁,由口一直烧遍全身,令到罪人,痛苦万千。长阿含经云:尔时狱卒问罪人言:汝等来此欲何所求?罪人报言:我等饥渴。狱卒即捉罪人,扑执铁上,舒展身体,以铁钩僻口,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上下,无不燋烂。起世经云:入此狱己,时守狱卒,遥见彼人从外而来,即前问言:汝等今者何所求需?罪人答言:仁者!我今甚渴。时守狱卒,即捉罪人,扑置炽燃热铁地上,在猛焰中,仰卧闷绝。便置铁钳磔开其口,融赤铜汁,灌其口中。彼诸众生,唇口应时,悉皆燋烂,唇口烂已,次烧其舌,如是烧颚,烧喉烧心,烧胸烧肠,烧胃,直过小肠,从下部出。彼诸众生,各於是时,受极重苦,受极重痛,其苦特异,难可思议。泥犁经云:泥犁中有兽鬼,便牵人前,以钩钩其上齶,复以钩钩其颔,口皆挖开,以取消铜,灌入口中,舌唇肠胃皆燋烂,铜便下过去,毒痛不可忍。其人平生于世间时,贪求财利逆用饮食,故以消铜灌之。热铁缠身,即是用烧热的铁来缠裹罪人的身体。或者是指黑绳地狱的刑罚。起世经云:其守狱卒,取彼地狱诸众生等,扑置炽然大热铁上,其焰猛盛,晖赫可畏。推令仰卧,更取大铁,亦甚猛炽,以覆其上。犹如世间磑磨之法。长阿含经云;复次黑绳地铁,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绳置其身上,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辛酸,痛不可计。又云:复次黑绳狱卒,以热铁衣,驱罪人被之,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万端,不可称计。余罪未毕,故使不死。正法念处经云:阎摩罗人,取热铁鍱,广五百由旬,焰火甚炽,普一焰鬘。以彼铁鍱,裹其身体,一切熟烂。普身焰燃,唱唤号哭。石坏苦恼,无少乐事,如针孔许。可攀缘处。如是铁鍱火遍无间,如是恶触,受苦叵耐。

【万死千生,业感如是。】

  地狱中受苦的罪业众生,或被恶鬼铁戟铜爪,刺抓而死,或被铁鹰啖目,铁蛇缠颈,遍体钉牢,全身裹铁,拔舌耕犁,抽肠锉斩,洋铜灌口,热铁缠身,受刑而死,冷风吹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一日一夜千万亿遍。故楞严经云:为一日中万生万死。观佛三昧海经谓,堕生无间地狱众生,由於广造五逆十恶大罪,恶业的缘故,一日一夜,六百亿生死,乃至恒河沙等无量生死,受诸苦毒。科注亦引起世经云:若人身口意造业,作已入於恶道中,经历无数千亿岁,死已须臾还复活。怨仇各各相报对,由此众生更相杀,然其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处,一日一夜,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

【动经亿劫,求出无期。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次坏,转寄他方。他方坏时,辗转相寄。此界成後,还复而来。】

  地狱受报的众生,於彼所住非常长远,以人间的年限计,简直难以数得清楚,故说动经亿劫,求出无期。观佛三昧海经云:阿鼻地狱,一日一夜,此阎浮提日月岁数六十小劫,如是寿命尽一大劫。起世经云:如憍萨罗国斛量,如是乌麻,满二十斛,高盛不概,而於其间有一丈夫,满一百年,取一乌麻;如是次第,满百年已,复取一粒乌麻掷出,诸比丘!如是掷彼憍萨罗国满二十斛,乌麻尽已。如是时节,我说其一頞浮陀(泡沫)寿,犹未毕尽。且以此数,略而计之:如是二十頞浮陀寿,为一泥罗浮陀(肉段)寿,二十泥罗浮陀寿,为一阿呼(叫唤)寿。二十阿呼寿,为一呼呼婆(叫作声)寿。二十呼呼婆寿,为一阿吒吒(叫唤声)寿。二十阿吒吒寿,为一搔揵提迦(黑衣,极香花)寿。二十搔揵提迦寿,为一优钵罗(青莲)寿。二十优钵罗寿,为一拘牟陀(黄莲)寿。二十拘牟陀寿,为一奔荼利迦(白莲)寿。二十奔荼梨迦寿,为一波头摩(红莲)寿。二十波头摩寿,为一中劫。堕在地狱,因为时间长远,动经亿劫,而世界是有坏的日子,世界坏时,地狱先坏,劫人从最下层的地狱向上直烧,烧到初禅为止。甲方的世界坏时,就将甲方地狱里面罪业尚未偿毕的众生,寄到乙方世界去受苦。倘若乙方的世界又次第而坏,又将这些众生寄到丙方世界去。如果丙方世界又遭火灾烧坏了,那末又将这些众生寄到丁方世界去。如是戊己庚辛辗转相寄。等到甲方世界复成的时候,再将这些众生寄返来受罪,乃至罪业偿毕而後已。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是人毁呰三世诸佛一切智故,起破法业,破法业因缘集故,无量百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是破法人辈,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若火劫起时,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彼间若火劫起时,复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如是遍十方,彼间若火劫起故从彼死。破法业因缘未尽故,还来是间大地狱中,生此间已,亦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无量苦。此间火劫起时,复生十方他国土。佛母出生三法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云:须菩提:彼人以是谤法因缘故,当来决定堕大地狱,经多百岁,多千岁,多百千岁;多俱胝百岁,多俱胝千岁,多俱胝百千岁。多俱胝那庾多百千岁,受诸苦恼,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又复辗转从一至一。若此大地狱劫火烧时,彼谤法人即于他方世界大地狱中受诸苦恼,亦复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若他方世界所有地狱劫火烧时,又复辗转于他方世界大地狱中,受诸苦恼,亦复如是,从一至一。又若彼界劫火烧时,此界还成,而复来此大地狱中,亦复从一至一,受诸苦恼。如是辗转此还他界一一狱中,如前数量。经尔所岁,受诸苦恼,乃至最後此界地狱劫火复起,所焚烧时,受苦方尽。

【无间罪报,其事如是。】

  结叙无间罪报的状况,就是上面所说的事实。

【又五事业感,故称无间。】

  此下再为举示业感无间得名的元由。由於造五逆的恶业,而感受以下五事的苦报,因此故名无间。无间地狱是八大火烧地狱,在诸地狱中最下,最大。而且最苦。大毗婆沙论云:何故彼趣最下最大者,名无间耶?……答彼处恒受苦受,无喜乐间,故名无间。问:余地狱中,岂有歌舞余食受喜乐异熟故,不名无间耶?答:余地狱中,虽无异熟喜乐,而有等流喜乐。如施设论说:等活地狱中,有时凉风所吹,血肉还生。有时出声唱言:等活。彼诸有情欻然还活。惟于如是血肉生时,及还活时,暂生喜乐,间苦受故,不名无间。有说:众多有情,造作恶义,相续生彼,满彼处所,故名无间。

【何等为五?】

  这是总征的语句。前段敍述所以名为无间,是由於造五逆恶罪而感生下列五事的苦报,但只是标其名,尚未明白指示五种苦报的状况,故此总征曰:何等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绝,故称无间。】

  这是第一时无间。即是说堕在阿鼻受罪的众生,日以继夜的,乃至无量数劫的受苦,在这冗长的时间里,绝对没有刹那间的休息或间断,因此叫做时无间。正法念处经云:如山中河,势力不断,昼夜常急,彼阿鼻处,常受苦恼,势力不断,彼人苦恼,不可休息,乃至劫尽,复无中间,故名阿鼻。立世阿毗昙论云:彼中罪人,恒常受苦,无有间息。

【二者,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

  这是第二身形无间。生在地狱的众生,因为深重业力之所招感,所以一人生其中,即自见身,遍满地狱,多人堕生其中,亦各各自见身满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所以叫做形无间。观佛三昧海经云:复有众生,犯四重禁,虚贪信施,诽谤邪见,不识因果,断学般若,毁十方佛,偷僧只物,淫佚无道,逼掠净戒诸比丘尼,姊妹亲戚,不知惭愧,毁辱所亲,造众恶事,此人罪报临命终时,风刀解身,偃卧不定,如被楚挞。……寻时坐火莲华,诸铁咀虫,从身毛孔,唼食其驱,两千铁轮,从其顶入,恒沙铁叉,挑其眼睛,地狱铜狗,化作百亿铁狗竞分其身,取心而食。俄尔之间,身子截华,满十八隔。一一华叶八万四千,一一叶头身手肢节,在一隔间。地狱不大,此身不小,遍满如此大地狱中。此等罪人堕此地狱,经历八万四千大劫。此泥犁灭,复入东方十八隔中,如前受苦。此阿鼻狱南亦十八隔,西亦十八隔,北亦十八鬲。谤方等经,具五逆罪,破坏僧只,污比丘尼,断诸善根。如此罪人具众罪者,身满阿鼻狱,四支复满十八隔中。正法念处经亦云:彼人苦恼,不可得说,此有少喻,如海水渧,不可得数,如是如是。阿鼻地狱,恶业行人,所受苦恼,不可得数,不可得说。一切苦处,更无有如阿鼻处者。以业重,受苦亦重,若作一逆,彼人苦轻,若作二逆,彼人身大,受苦亦多。如是次第,一切身分,皆悉转大,苦亦如是。又云:若五逆人,於地狱中,其身长大,五百由旬。若四逆人,四百由旬。若三逆人,三百由旬。若二逆人,二百由旬。若一逆人,一百由旬。

【三者,罪器叉棒,鹰蛇狼犬,碓磨锯凿,锉斫镬汤,铁网铁绳,铁驴铁马。生革络首,热铁浇身,饥吞铁丸,渴饮铁汁。从年竟劫,数那由他。苦楚相连,更无间断,故称无间。】

  这是第三受苦无间。在这地狱里面,受任何一种苦刑,都从年竟劫的相连不断,或铁叉叉颈,或铁棒打击,或铁鹰啄目,或铁蛇缠身,乃至饿餐铁丸,渴饮铁汁,於中种种苦刑,或一种而竟劫相连,或多种相连而竟劫,在受苦的时候,苦苦相连,毫无间断,因此,故称无间。

  罪器叉棒是地狱治罪人的刑具,鹰蛇狼犬是地狱治罪人的生物。观佛三昧海经云:狱卒罗刹,手提铁叉,逆刺其眼,铁狗啮心,闷绝而死。修行道地经云:尔时铁树间,便有自然乌鹊雕鹫,其口如铁,以肉血为食,住人头上,取眼而食,破头啖脑。……於是铁叶大地狱中,便自然生众狗,正黑或有白者,走来唤吼,欲吃罪人。罪人悲哭,避之而藏,或有四散,或怖不动。狗走及之,便捉罪人,断头饮血次啖肉髓。长阿含经亦云:豺狼地狱,纵广五百由旬,罪人入已,有群豺狼,竞来驿掣,舻啮拖曳,肉堕伤骨,脓血流出,苦痛万端,悲号酸毒。碓磨锯凿四种刑具,互不相同,碓则舂研成末,磨则砻成桨粉,锯则片片釜钙开,凿则粒粒挑除。四种刑具同时并用,地狱众生,几无完整之肤。由於业力所持,故虽受极痛楚之刑罚,罪人仍然不死。立世阿毗昙云:是时狱卒,谓其伴言:我今共汝一弹指顷,舂捣罪人,即捉诸罪人,内热铁艚中,以热铁杵,檮碎其身。一弹指顷,当人中五百年寿。长阿含经云:其中狱卒,捉诸罪人,置於磨石中,以磨磨之,骨肉糜碎,脓血流出,苦毒辛酸,不可称计。又说:狱卒取彼罪人,卧铁臼中,以铁杵檮,从足至头,皮肉糜碎,脓血流出,苦痛辛酸,万毒并至。又说:黑绳地狱,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铁绳絣,以锯锯之,治彼罪人,亦复如是,苦痛辛酸,不可称计。正法念处经亦云:复有铁钜,解劈其身,从头而起,裂为两分。锉斫即是刀斩地狱,堕在这层地狱的众生,受刀斫寸寸切断之苦。故罪业报应经云: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有受罪众生,为诸狱卒,锉碓斩身,从头至足,乃至其顶,斩之已讫,巧风吹活,而复斩之。何罪所致?佛言:以前世时,不信三尊,不孝父母,屠儿魁脍,斩截众生,故获斯罪。镬汤地狱狱卒,捉诸罪人,投沸热镬汤之内,令诸罪人,肉烂骨糜,痛苦万端。故修行道地经云:彼铁树边有二大釜。犹若大山,守鬼即取犯罪之人,着铁釜中,汤沸或上或下,譬如人间大釜之中,煮於小豆而沸上下。人于镬汤若干万亿年,考治毒痛。铁网铁绳,铁驴铁马,都是地狱制治罪人的刑具。在地狱之中,四维上下,有重重铁网,囚禁罪人。观佛三昧海经云:铁网地狱者,八十九重诸铁罗网,一一网间,百亿铁针,一一铁针,施五关螦。世间自有虚妄众生,邪心谄曲,妖媚惑人,心怀呓贼,昼夜恶念,刹那刹那顷,成就恶念。此人身坏命终,生铁网间,錿身下过,众螦皆动,无量诸针射入毛孔。如是婉转诸铁网间,刹那顷死,刹那顷生。地狱狱卒,取热铁绳,缠络罪人,令身燋烂。复驱诸铁驴铁马,残蹋罪人,使成肉酱。长阿含经云:其诸狱卒,捉彼罪人,扑热铁上,舒展其身,以热铁绳,絣之使直,以热铁斧,逐绳道斫,絣诸罪人,作百千段。又云:狱卒悬热铁绳,交横无数,驱迫罪人,使行绳间,恶风暴起,吹诸铁绳,历络其身,烧皮彻肉,燋骨沸髓,苦毒万端,不可称计。生革络首,即是生剥其皮,而缠其头。长阿含经云:其诸狱卒,捉彼罪人,剥其皮从足至顶,即以其皮缠罪人身,着火车轮疾驾火车,辗热铁地,周行往返,身体碎烂,皮肉堕落。热铁浇身,即是将铁煮融,用煮融的铁汁,淋在罪人的身上,令到罪人皮肉脱落。饥吞铁丸渴饮铁汁者,即是在这些罪人,肚饿的时候,狱卒即以烧热铁丸强令吞食。口渴的时候,狱卒即以烧融的铜铁汁,压迫饮服,令到罪人唇舌皆焦,五脏俱烂,痛苦万端,不可言状。如起世经云:时守狱卒,遥见彼等众生来已,即前问言:汝等今者,来何所欲?彼等皆共答言:我等饥饿。时守狱者,即便取彼地狱众生,扑着炽然热铁地上,令其仰卧,便以铁钳开张其口,用熟铁丸掷着口中,时彼地狱众生,唇口,应时烧然。烧唇已烧舌,烧舌已烧颚,烧颚已烧咽,烧咽已烧心,烧心已烧胸,烧胸已烧肠,烧肠已烧胃。烧胃已经过小肠,向下而出,其丸尚赤。又云:从饥饿地狱出,诣向燋渴地狱之中,时彼狱卒,问何所须:答言甚渴。狱卒即捉罪人,扑置热铁地上,便取铁钳开张其口,以融赤铜灌其口中。时彼罪人,唇舌等处,悉皆燋烂,痛苦严重。这些罪苦众生,前为人时,不孝父母,不敬三尊,五逆十恶,无所不作,对情非情,起种种业,死後随业受报,於地狱中,千万亿岁,次第受诸刑罚,苦苦相连,无丝毫的乐间隔,因此故名受苦无间。

【四者,不问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贵贱,或龙或神,或天或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故称无间。】

  这是第四果无间。堕在无间地狱的众生,是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贵贱,尊卑,或天龙鬼神,或夷狄羌胡,只要作罪同科,所受的苦刑,完全一致。所做雷同,所受无异,作因相似,果受相同,曾无混杂,故称无间。

  羌胡夷狄,是种族的名称。羌,本系三苗--缙云氏之後裔,舜时流于三危(久姓或即西藏),--东汉时,分为东羌西羌。东羌居於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等地。西羌居於漠阳、金城等地。晋时为五胡之一,姚秦即其後族;其後散居於今甘肃之临潭,岷县,及四川之松潘茂县等地。胡,即北狄是,亦即史传所称的匈奴。夷系东方的种族。狄系北方的种族。或者说古代未开化的民族,总称夷狄,或夷翟。因为这些民族是远离中国的绝域异俗,是以古中国称四方边境未开化的民族,称之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此举夷狄二名而该全四,故夷狄之外,尚有戎狄蛮夷等称。年高而衰曰老。岁少而壮曰幼。位尊而高曰贵,处卑而微曰贱。

【五者,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这是第五命无间。堕在这层地狱众生的寿命,非常长远,需要经过百万亿劫。地狱时间一日一夜,等於人间六十小劫,而罪人一日夜间,受种种苦刑,死而复生,生而受刑又再死,如是经过百千万亿生死,因罪业未尽,故令命不断。在这一日一夜,经过众多生死,求一念间暂时的停息,皆不可得。除非业报受尽,方能停息,而得他界受生。因为命根连绵不断,所以称为无间。

  大乘义章云:此五何故名无间业?释有四义:1、趣果无间,故曰无间。故成实言:舍此身已次身即受,故名无间。2、受苦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苦苦相续,无有乐间,因从果称,名无间业。3、寿命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一劫之中,寿命无绝,因从果目,名为无间(二与三,概括时无间)。4、身形无间,五逆之罪生阿鼻狱,阿鼻地狱,纵广八万四千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遍满,不相障碍,因从果号,名曰无间。

【地藏菩萨,白圣母言:无间地狱,粗说如是。若广说地狱罪器等名,及诸苦事,一劫之中,求说不尽。

  这是总结所答。意思是话:上面所说地狱苦状,只是粗略说之而已。若果想话广说地狱之中的刑具器械,以及地狱中的苦事,穷一大劫来说,亦不能尽。因为由於人生在世,日夜不停的相续广造种种的恶业,招致地狱之苦报。作之既多,受之亦多,所谓循业发现,是以地狱中的刑具及苦事,永劫求说都不能尽。

【摩耶夫人闻已,愁忧合掌,顶礼而退。】

  上来地藏菩萨为圣母略说地狱苦事,至此已告一段落,故此圣母礼谢而退。其余的地方,大多是闻说妙法之後,身心喜跃作礼而去。此处因为所闻的都是地狱苦事,而地狱众生所受的罪苦无穷无尽,圣母自虑自己的力量有限,是以闻说之後,愁忧不愉。摩耶夫人虽是佛的圣母,但为尊重法的缘故,所以闻说之後,合十指爪,专注一心,恭敬礼拜地藏菩萨,然後,退归本座,思量度生的良策,希望将来有机会度脱这些罪苦众生。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阎浮,具称阎浮提(Jambudvipa),或称琰浮洲,阎浮提鞞波等,新译赡部洲。阎浮,是树名,翻译为秽;提是提鞞波之略,翻译为洲。这个秽洲因在须弥山之南方,所以称为南阎浮提或南赡部洲。这洲的中央,有阎浮树林,密茂高大,因此得名阎浮提。瑜伽师地论云:又无热池南,有一大树,名曰赡部,是故此洲,从彼得名。俱舍论云:于此无热池侧,有赡部林,树形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名赡部洲;或依此果而言洲号。立世阿毗昙亦云:有树名曰剡浮,因树立名,名是洲地,曰剡浮提。众生,即阎浮提中的一切有情。业有善业,不善不恶业,感即召感,以善业为因,则召感乐果。以恶业为因,则召感苦果。以不善不恶为因,则召感不苦不乐果。所谓形端则影正,源浊则流昏。感应之道,丝毫莫爽。或者说业感通於十方法界,为何於一四天下,独指阎浮,不言余三?这是因为阎浮众生,苦难皆多,咸希脱离,容易度化,是以诸佛未成佛前,都发愿生於娑婆世界阎浮提中,俾知苦难勇於修行,早得解脱。故长阿含经云:佛告比丘,阎浮提人,三事胜於其余三洲。何等为三?一者勇猛强记,能造业行。二者勇猛强记,勤修梵行。三者勇猛强记,佛出其土。又谓东洲人多欲,西洲人甚少造业,北洲人傲慢,圣人不生。唯南阎浮提,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造恶缘,念念增益。基此种种因缘,所以独标阎浮之名。地藏菩萨,运平等无缘的大慈悲,分身恒沙,普益群灵,而大圣深慈遍重于南赡部洲,故云阎浮众生业感品。这品在本经居於第四位,故曰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万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

  这里敍述地藏菩萨,自说所以能分沙界之身而拔济一切罪业众生,皆是承佛威神的势力。若果不是佛的大慈悲力,就不能作变化自如的利他殊胜功德。尔时,即圣母刚问无间地狱完毕之时。前面分身集会时,地藏受佛陀的嘱咐的事尚未完毕,而圣母即问无间地狱之事,地藏菩萨为酬圣母所问,故前面未了之事暂且搁置,先答地狱苦况。现在于观众生业缘之後,阎浮众生业感之前,重述前说,而启下文。具大势力,能怖慑一切魔外,而对於一切魔外毫无畏惧,就叫做威。内怀三明六通功德,神妙无方,变化莫测,就叫做神。佛因为具有十力四无所畏三明六通诸功德海,所以有大力用。地藏菩萨承佛如来的大威神力,故能遍沙界而分身,救济拯拔业障苦报众生,令诸众生齐登觉岸。大慈力,即是大慈大悲的势力。佛能与一切众生乐,拔一切众生苦,令一切众生通通离开三界极苦的牢狱,登涅盘快乐的彼岸,就是大慈悲力的作用。故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譬如有人,诸子系在牢狱,当受大罪,其父悲恻,以若干方便,令得免苦,是大悲;得离苦已,以五欲与诸子,是大慈。地藏菩萨因假佛的大慈大悲势力,所以能在恒沙界中类现形的种种变化,而利益众生。倘若不是藉佛的大慈悲力,就不能作种种形的变化,顺利的圆成艰钜任务。

【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这里敍述佛陀付嘱地藏菩萨,从今为始以至於弥勒成佛已来,度尽六道一切众生。地藏遵佛敕令,但恐世尊系念,故慰喻世尊愿勿为虑。无央劫前,曾蒙佛的付嘱,今在忉利天宫,佛又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度尽六道众生的重担,故说我今又蒙。阿逸多(Ajita),系梵语的旧称,或称阿嗜多;新称阿氏多,阿制多等,翻译为无能胜,是弥勒菩萨的名。弥陀经疏云:阿逸多菩萨者,依新译称赞净土经,翻为无能胜。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

  这里叙明佛所以要付嘱的原由。尽生死的爱缠,了烦恼的束缚,无挂无碍,任运自在,就叫做解脱。有二种解脱:第一具生空慧,断烦恼障,了分段生死,而出离三界的,是小乘人的解脱。第二具二空慧,五住究竟,二死永亡,而超越三界的,是大乘人的解脱。今言未解脱,即是对於三界的缠缚,完全未得到来去自由的解放。众生的根性心识,对於善恶业,无抉择慧,时而为善,时又作恶,无决定的趋向,所以说性识无定。故四自侵经云:学者犹豫,心不专恒,或进或退,故使迷惑,住来不绝。恶习犹言恶的熏习,善习犹言善的熏习。由於恶的熏习,则造杀盗淫等种种恶业因,故而结成三途的苦果。由於善的熏习,则造施戒忍等种种善业因,故而结成人天等趣的乐果。故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习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盘道。长阿含经亦云: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诸众生。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其所行,尽见尽知。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这里所说恶习结业,只是言习因而略果;善习结果,则言果而略因。所谓为善为恶逐境而生,正因性识无定,忽而为善,忽而为恶,逐境迁移;遇善境,善心生,则种种善法随生;逢恶境,恶心生,则种种恶法随生。善心生作善举,则感生人天之道;恶心生造恶事,则堕生三途之道。由於性识不定,善恶之业造作靡常,如汲井轮高低上下,辘轳不停,故而轮转五道之中,无暂时的休息。所言五道,即是五趣,这天人地狱饿鬼畜生五个地方,是众生往来趣向的处所。或者加阿修罗,叫做六道。或者将这阿修罗摄于天趣,或摄在鬼趣,所以称为五道。大智度论云:问曰:经说有五道,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经流远,法传五百年後,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锋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锋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旨,应有六道。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故,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故,地狱、畜生、饿鬼道。若不尔者,恶有三果报,善有二果,是事相违,若有六道,於义无违。无论往来五道抑或六道,通通都是由妄心而起惑,由惑而作业,由业而受六道的果。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经云:诸法心为本,诸法心为胜,离心无诸法,唯心身口名。华严亦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迷悟生死由心所致,是以只歇狂心,五道自然休息。故忠国师云:迷时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只以众生信之不切,学之不专,妄心易起,道业难成,因此轮转五道,暂无停歇。故四自侵经云:发心学道,识道不谛,贪身散意,还堕六情。当谛思计。生死正心,无复往来,姑终乃断。人着色昧,诸情不绝,反畏禁戒。众疑不除,吸吸计常,谣目前事,以是之故,五道不止,则复获身。在这五道之中,今世生天,来生或堕地狱,或报生人间,或投胎畜类,或受饿鬼之形,轮转不息,故时间非常长远,动不动就需经过尘沙劫。迷惑即贪嗔痴慢疑五利使,及身、边、邪、见,戒五钝使,由於这十种烦恼的搞动,故对於事理昏蒙错乱,因此称为迷惑。障即障正法害善心的三障:1、贪嗔痴等烦恼障,2、五逆十恶业障,3、地狱饿鬼畜生等苦障。难即见佛闻法难的八难:谓地岳、饿鬼、畜生、北拘卢洲、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後。由於往昔妄心鼓动。起十使惑,造诸恶业,障蔽真理,於是轮回六道之中,感生八难之地,悠悠岁月,流浪生死,无穷无尽。

【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或暂出,又复遭网。】

  这里以喻而明众生性识不定,所以在三界之内轮转不息。鱼,喻五道众生,网,譬三界牢狱,长流,譬喻业果润生。脱入暂出又复遭网,譬喻众生在三界之内生死往返,轮转不息。鱼游江河湖海之内,虽则攸然自得,但仍危机四伏,设或遭着网罗,则会丧失生命。众生居在三界之内,性识不定,犹鱼在水游来游去。作善生人天中,如鱼在海攸然自得。造恶堕於三途,似鱼遭着网罗。将是长流的字,当随字解,字是指第八阿赖耶识。众生的阿赖耶识,藏有善恶的种子,以此种子而熏现行,令造善恶之业,而获善恶的果报,惑业苦三,连绵不断於三界内,百劫千生,受报不尽,如汲井轮,不休不息;就好似鱼随着长流的水游来游去,去而忘返。所谓脱入暂出,即是说从三恶道出,而升入人天之趣。又复遭网,即是说从人天中,而复遭堕三途。

【以是等辈,吾当忧念。】

  佛世尊所以殷勤付嘱地藏菩萨,令救护解脱一切受苦众生者,正因为这些众生性识无定,忽而为善,忽而作恶,飘流三界六道之中,受无穷的果报;佛观这些众生犹如赤子,故耿耿於怀,无限忧念。科注云:佛言: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世间有树,名优昙钵,但有实无有华。如来出世,乃有华耳。已得人身,六情完具,口辩才聪,寿命延长,遭值明人,发菩萨心,直信不还,具闻经法,遇如来世。此皆宿行履福德人,从明入明,寻如来迹。累行不止,会於道场。无毁其根,亡夫前功。一失道意,动有劫数,故如来忧之念之。

【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地藏菩萨从累劫以来,所发度尽一切罪苦众生的深弘誓愿,迄今尚未完毕,而佛世尊所付嘱未得解脱的罪业众生,亦即是地藏菩萨誓愿范围之内应度的群众,故说汝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已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

  这是当机请问累劫所发的誓愿。定自在王菩萨,对於甚深三昧,能够任运自在,无挂无碍,生死不能缚,物欲不能牵,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所以名叫定自在王。这段文的问意,即是说:刚才闻佛说地藏菩萨要完毕往昔累劫的重誓,但未知曾经发过甚麽大愿,而值得世尊异常的称扬赞叹,唯愿世尊,为我等在会大众,略说地藏菩萨,累劫所发愿行。

【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这是佛慈许说。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所以诫当机对法要生殷重心,听法要诚诚实实而听,对於法的义理要运思抉择,所谓从闻思修,方可入三摩地。而且佛法洪深,愿门广大,唯谛信的实,方能得到受用。是以先诫谛听善思,然後方许为说。故大智度论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於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应为说。瑜伽云:谛听者,谓於如是相法,劝令审听。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

  这里敍述往昔久远劫前的事。阿僧只,新称阿僧企耶(Asamkhyeya),译为无数,或译无央数,系印度数目的名辞。亦即是数目的极字,若以万万为亿,亿万亿为兆计之,则一阿僧只,等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总之是难以数目的筹码来计算的,就叫做无央数。那由他,又作那庾多(Nayuta)等,亦是数尽名;一那由他,当中国的亿。因为过去太久,纵然是用尽世间的计数名目,也只可以说其大概,至於确实的数位,也是没法弄得清楚的,因此只得用一言以蔽之曰:不可说劫。

  梵语萨婆若那(Sarvajnana),翻为一切智,是佛了知一切法的智慧。这尊佛对於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能够如实了知,彻底的圆成这了知一切法的智慧,所以这位佛的圣号就叫做一切智成就。如来以下,是佛十号的尊称,现在以下逐号解释:梵语多陀阿伽陀(Tathagata),译为如来,佛世尊成就如实智慧,所言所作皆无虚妄,秉如实的道,来化世间,自利利他的事,都能作到圆满,故名如来。瑜伽师地论云:当知诸有所言所说所宣,一切如实皆无虚妄,故名如来。法蕴足论亦云:如世尊言:从菩萨证无上正等菩提夜,乃至佛无余依般涅盘界夜,於其中间,诸有所说,宣畅敷演,一切皆如,无有虚妄,无有变异,谛实有理,无有颠倒。皆以如是如实正慧,见已而说,故名如来。

  梵语阿罗诃(Arhat),译为应供。佛世尊诸漏已尽,堪为世间福田而应受人天的供养,故说应供。瑜伽师地论云:已得一切所应得义,应作世间无上福田,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故名应供。

  梵语三藐三佛陀(Samyaksambuddha),译为正遍知,或正等觉。佛世尊能够真正的觉了遍知一切世出世法,故名正遍知。或正等觉。法蕴足论云:正等觉者,如世尊言:诸所有法,一切正性,如来一切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正等觉。

  梵语鞞多庶罗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译为明行足,或明行圆满。足即系圆满的意思。佛世尊的三明及止观等行,皆悉圆满,故名明行足。法蕴足论云:明行圆满者:何等为明?谓佛所有无学三明:一者无学宿住随念智作证明;二者无学死生智作证明;三者无学漏尽智作证明;是谓明。何等为行?谓佛所有无学身律仪,语律仪,命清净,是谓为行。又佛所有上妙威仪,往来顾视,屈伸俯仰,服僧伽胝,执持衣钵,悉皆严整,是谓为行。此行前明,总谓明行;如来具足圆满成就如是明行,一向鲜白,一向微妙,一向无罪,是故名明行圆满。瑜伽论亦云:明谓三明,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圆满,是故说名明行圆满。

  梵语修伽陀(Sugata),译为善逝。佛世尊自他兼利之行,已达究竟,所作已办,安详入於涅盘,故名善逝。瑜伽论云:言善逝者,谓於长夜,具一切种,自利利他二功德故。法蕴足论亦云:言善逝者,谓佛成就极乐安隐,无艰无难,往趣妙法,故名善逝。又贪嗔痴及余烦恼,所生种种难往趣法,如来於彼永断遍知,如多罗树,永断根顶,无复遗余,皆得当来永不生法,故名善逝。又如过去诸佛世尊,皆秉如实无虚妄道,趣出世间殊胜功德,一至永至,无复退还;今佛亦然,故名善逝。

  梵语路伽惫(Lokavid),译为世间解。佛世尊能够了解世间情与非情种种境事,故名世间解。瑜伽论云:世间解者,谓於一切种有情世间,及器世间,皆善通达故。由善悟入有情世间,依前後际宿住死生,依一切时,八万四千行差别故;於器世间,谓东方等十方世界无边成坏,善了知故。法蕴足论亦云:世间解者,谓五取蕴,名为世间,如来於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五趣,名为世间,如来於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又说三界所摄诸处,名为世间,从彼而生,从彼而起,从彼而出;因彼而生,因彼而起,因彼而出;如来於彼,知见解了,正等觉故,名世间解。

  梵语阿耨多罗(Anuttara),译为无上士,或译无上丈夫。佛世尊在十法界中,最尊最上,无有能超过者,故名无上丈夫。法蕴足论云:无上丈夫者,如世尊言:所有有情,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想非非想,如来於中,最称第一,最胜最尊,最上无上,由此故说无上丈夫。

  梵语富楼沙昙藐婆罗提(Purusa-damya-sarathi),译为调御丈夫,或称调御士。佛世尊为调伏度众生故,时以柔软语,时以苦切语来开导众生,务令众生趣入善道而後已,因此故名调御士。法蕴足论云:调御士者,谓佛世尊,略以三种巧调御事,调御一切所化有情。一、於一类,一向柔谦;二、於一类,一向粗犷;三、於一类,柔谦粗犷。……如来於彼,以此三种巧调御事,如是调伏,如是止息,如是寂静,如是令其无余,永舍贪嗔痴等,一切烦恼。令永调伏,令永止息,令永寂静;得上调御,得胜调御,得胜清凉,永除曲秽,善灭慢覆,及诲垢浊。是故如来名调御士。

  梵语舍多提婆摩菟沙喃(Sasta-deavamanusyanam),译为天人师。佛世尊能教示人天应作不应作事,为人天的导师,故名天人师。瑜伽论云: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养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其深处为能显故,令明净故,与一切法为根本故,为开导故,为所依故,能正教诫教授天人,令其出离一切众苦,是故说佛名天人师。法蕴足论云:天人师者,如世尊告阿难陀言:我非但与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四众为师,然我亦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等诸天人众为师,为胜师,为随师,为范,为胜范,为随范,为将,为导,是故如来名天人师。

  梵语具称佛陀(Buddha),译为智者,觉者。所谓智,具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圆具。所谓觉,具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三觉圆足;故名为佛。瑜伽论云:於能引摄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法聚,於能引摄非义利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名为佛。法蕴足论亦云:所言佛者,谓於如来无学智具明鉴觉慧照现观等已能具起及得成就,故名为佛。且如有一大婆罗门,来诣佛所,以妙伽他赞问佛曰:稽首世导师,名最上觉者。何缘父母等,号尊名佛陀?世尊哀湣彼婆罗门,亦以伽他而告彼曰:婆罗门当知,我如去来佛,成就觉者相,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观三世行,皆有生灭法,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于应知断,证修事已办,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於一切境。具一切知见,故我名佛陀,婆罗门当知,我於无量劫,修诸纯净行,经无量生死。今於最後身,离尘垢毒箭,证得无上觉,故我名佛陀。

  梵语路迦那他(Lokanatha),成称薄伽梵(Bhagavan),译为世尊。佛具足一切大功德,大威神势力,能推伏一切魔军,为一切世间人天之所恭敬尊重,故名世尊。瑜伽论云: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推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佛地经云: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二炽盛义,三端严义,四名称义,五吉祥义,六尊贵义。如有颂言: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种义差别,应知总名为薄伽。如是一切,如来具有,於一切种,皆不相离,是故如来名薄伽梵。其义云何?谓诸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严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或能破坏四魔怨故,名薄伽梵。四魔怨者,谓烦恼魔,蕴魔,死魔,自在天魔。无性论释云:能破四种大魔怨故,名薄伽梵。四种魔者:一者烦恼魔,二者蕴魔,三者天魔,四者死魔。依空三摩地,能破烦恼魔。一切粗重,转依相住无量善根,随顺证得,成复依止精进慧力,能破蕴魔。依慈等持,能破天魔。依修神足,能破死魔。法蕴足论亦谓:修习无上胜妙善法,成就无量殊胜功德,具足无限大威势力,能破一切贪嗔痴等恶不善法,永尽将来无量生死苦患,普及世间一切人天之所恭敬尊重,故佛如来名薄伽梵。

  上来由如来至世尊,共十一尊号。瑜伽成实等,则合无上士与调御丈夫为一号。故至世尊,刚好十号。大智度论等则分无上士与调御丈夫而为二,故至佛正为十号,世尊则为特别的尊称。因为具有十号之德,为一切世间之所尊敬,所以称为世尊。愚意以为,举佛或薄伽梵,都可以总概括十号,为十号的总称。如有些经典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有些经典则说;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某处等。如佛地经云:佛具十种功德名号,何故如来传教法者,一切经首,但置如是薄伽梵(佛)?谓此一名,世咸尊重(佛则世人咸知)。又此一名,总摄众德,余名不尔,是故经首,皆置此名。

  所谓劫,是相当长远的时期,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今云彼佛寿命六万大劫,则更加难知其确实的数字了。

【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

  这里敍述一切智成就佛,未出家前为国王时的愿行事蹟。梵语波吠谈野(Aranyaka),译为出家,即是说出离在家烦恼萦缠的生活,而修沙门清净超世的梵行,就叫做出家。然根据法蕴足论,则谓出家有四种差别:一身出家心不出家,即是身着法服,参承法侣,而心仍然眷念俗家的事。二身不出家心出家,即是身虽居家享受妻子等五欲乐,而不耽染,心常念法。三身心俱出家,即身披法服,心念法事,净修梵行,于诸欲境,心无顾恋。四身心俱不出家,为诸俗人受用五欲乐,深生耽染。贤愚经云: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布施之报,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犹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为胜。何以故?布施之报,福有限极,出家之福,无量无边。又云:听人出家若自出家,辗转示导众生永劫无上慧眼,慧眼之性,历劫无坏。何以故?福报人天之中,恣意受乐,无穷无尽,毕成佛道。所以者何?由出家法,灭魔眷属,增益佛种,摧灭恶法,长养善法,灭除罪垢兴无上福业。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於须弥,深于大海;广於虚空。出家功德经云:尔时阿难,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须,得几所福?若复有毁破他人出家因缘,受何罪报?唯愿世尊,具尽告示。佛告阿难:汝若具满於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此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受天人乐。若有於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於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是故阿难,汝满百岁,尽寿问我,我至涅盘,说此功德,亦不能尽。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德,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盘之因。设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胎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百岁中,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十善,即身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四:不妄言、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亦即是说,所作所为,所言所行,所思所虑,一切的一切,通通都是为法为律,纯净无瑕的,所以叫做善。善有清升获福之义,是以作善因必感乐果。圣王化世,多以十善为前题而饶益众生。故事佛吉凶经云:夫人得道,皆从善生,经戒自御心身口,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得渡河渊,有能守信,室内安和,现世有庆,福追自然,行之得报,非神授与。

【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

  二国大王皆以十善饶益人民,只因一国人民不信因果报应的道理,故虽圣王化世,仍然多造众恶,因此遂激发二王的愿行。众恶,即是与十善相反的十恶。事佛吉凶经云:为人弟子,当孝顺于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观末世诸恶人辈,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不顺人道。魔世比丘四数之中,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妒善,更相沮坏,不念行善,强梁(踉)嫉贤。既不能为,复毁败人,断绝道意,令不得行,贪欲务俗,多求利业,积财自丧。厚财贱道,死堕恶趣,大泥梨中,饿鬼畜生。两个国王同时以十善法利益国民,唯一国的人民信受奉行,其余的一国人民不但不信,而且多造众恶。两个国王无法可想,只有二人聚集会议,商量种种方便法门,来拔济这些罪恶的众生。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

  这是二王因一国人民多造众恶的缘故而发的大愿。这两国王,第一个发愿:要自己先成就无上道之後,再来六道度化众生,使无余遗,正是如来应世。第二个发愿:要将一切众生通通都令离开三界六道转回之苦患,而证得无上菩提快乐的境地,然後自己才成等正觉。倘若仍有一个众生未曾得蒙度脱,终不这样的舍弃众生而成佛,这正是菩萨发心。故智论云:佛说我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死此生彼,随善恶业,受诸果报。我今应先度脱罪辈,令得无上涅盘之乐。宁使长在生死,誓终不愿成等正觉。

【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这里是结述古者二王即今者谁。第一个国王发愿;成等正觉後,再来度化众生者,即是现在的一切智成就如来。第二个国王发愿,欲先度尽一切众生,如有一众生未曾度脱,亦不愿成佛者,即是现在的地藏菩萨。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只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

  此下再举第二个因地愿行的事实。菩萨修行功圆果满,上生兜率,等到成佛时至,降生人间,成等正觉,就叫做佛出世。过去久远无量个无数劫的时候,有佛出现於世,名字叫做清净莲华目如来,这个佛的寿命,总共四十大劫。该佛因为在因地修菩萨道的时候,心性柔和,常以慈目而视一切众生,因此感得众德圆满清净无瑕的天然美妙的眼目,好似莲华一样的修广清净,所以叫做清净莲华目如来。

【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

  这里敍述清净莲华目如来,灭度之後的事。像法,是指清净莲华目如来三法之中,即正法、像法、末法。罗汉,是小乘四果中的极果。具云阿罗汉(Arhan),译为杀贼、应供、不生等。阿罗汉杀尽一切贪嗔痴等烦恼贼而证得,故名杀贼。证得阿罗汉後,堪为人世福田,当受人天的供养,所以名应供。阿罗汉已经远离无量生死苦患,永处涅盘而再不来三界受生死的果报,因此叫做不生。大毗婆沙论云:问:何故名阿罗汉?应受世间,胜供养故,名阿罗汉。谓世无有清净命缘,非阿罗汉所应受者,复次阿罗者,谓一切烦恼、汉名能害。用利慧刀,害烦恼贼,令无余故,名阿罗汉。复次罗汉名生,阿是无义,以无生故,名阿罗汉。彼于诸界、诸趣、诸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复次汉名一切恶不善法。言阿罗者,是远离义;远离诸恶不善法故,名阿罗汉。此中恶者,谓不善业。不善者,谓一切烦恼。障善法故,说为不善,是违善义。如有颂言:远离恶不善,安住胜义中,应受世上供,故名阿罗汉。造种种有义利的事业,能感受快乐的果报,就叫做福;用这些福来化导利益众生,就叫做福度众生。亦即是教众生造种种善的事业,而感受种种的乐果,甚至证得究竟无上菩提,脱离无量生死苦患,故说福度众生。瑜伽论云:谓诸菩萨依止福故,虽复长时,流转生死,不为极苦之所损恼。又随所欲,能摄众生,为作义利。……又能起作种种无量善巧事业,乃至究竟,当证无上正等菩提。。俱舍论亦云:欲界善业,说名为福,招可乐果,益有情故。










相關文章:
地藏菩萨的净土法门之探究
地藏菩萨感应故事研究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 百千颂大集经 请问法身赞
地藏菩萨 佛说陀罗尼经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十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九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八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七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六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五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四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三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
地藏菩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和每一个人都有大因缘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考
地藏菩萨本迹记
地藏菩萨本迹因缘
地藏菩萨圣德大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六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七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十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录 五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及注释 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二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三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四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一
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二
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一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二
地藏菩萨灵感选录 三
地藏菩萨灵感近闻录

上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 四) 回目錄 下一篇(地藏菩萨本愿经讲义序六)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般若波罗蜜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大智度论之相关研究- 心灵的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心类学「识」或「心」的研究
噶玛巴黑宝冠
火供的开示
药师本愿功德〈尊贵创古仁波切〉

赞助网站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美國菩提學會
美國菩提學會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英國倫敦商會考試局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