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普願禪寺啟建冥陽兩利地藏七法會 台灣噶舉佛學院孝親月消災除障薈供灌頂 蔣哲曲傑仁波切 已確定抵台時間~~接機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7 09:13:53
學習次第 : 初阶

 第十九课

今天讲余力学文的第二个颂词: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

昨天讲了,光懂理论而不实际行持,只会增长浮华,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相反,如果只强调实际行持的重要性,而不懂得其中深刻的道理、取舍的分寸,那麽就会自以为是,随自己的意乐妄自行事,最终很难明白真正的道理。因此,不管做什麽事,理论和实践一定要相结合,如果理论上一窍不通,却盲目地去行持,这也是不合理的。

现在有些学佛的人,经常堕入两边:要麽只强调闻思,不关心修行,这样很容易成为法油子,当你离开人间时,只能空手而归,没有真正的善法可以依靠;要麽只注重修行,对理论特别排斥,比如闻思五部大论,有些人竟然说学这些论典跟学外道没有差别,如此一来,有些分别念若不依靠理论来打破,就难以遣除各种怀疑和邪见,修行时必定会步入许多歧途。

所以,我们要强调闻思和修行不偏堕,这也是法王如意宝树立法幢、度化众生的唯一宗旨。对学院这一道场,有些人可能有种种说法,但这些并不重要,关键要看这里怎样闻思、怎样修行,没必要把不了解情况的宣传作为依据。作为随学弟子,我们的实践能说明一切,只要深入了解、亲身体验,就会明白,它是一条真实可靠的修行之路。

世间的学习也是如此。前面提到过,《中庸》讲了求学的五种次第,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对此,程子说:废其一,非学也。这五者中,一者不具足,就不是真正的学问。这个道理,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感性与理性要合一,既不能理论性太强,没有一点实践的感受;也不能只执着感受,却从不关注理论。尤其在修学甚深的大圆满或禅宗时,假如你一点理论都不懂,那出现的境界是好是坏,就会很难分辨。故西方哲学家康得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出一辙。

古人所说的这些道理,有非常深奥的意义,我们学佛的人也应该借鉴,否则易误入歧途。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有什麽境界,得到了即身成就的窍诀、教言,不需要再去闻思什麽经论。对此我们也不排斥,毕竟自古以来,利根弟子依靠上师的窍诀,当下虹身成就、获得持明果位元的,这种情况不但有,而且无量无边。但对现在大多数人而言,由於末法时期众生根基低劣,故最可靠、最稳妥的方法,就是闻思与修行并行不悖,这样才不致出现偏差。

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魔障。如果没学过《般若经》、《华严经》、《楞严经》等显密经论,那麽魔障一旦出现,你不知道以何种方式遣除。有些人稍微出现一点相、得到一点觉受,就生起欢喜心或傲慢心,按照修行窍诀的观点,这就是一种魔障。但没有闻思过的人往往不知道,反而拼命去执着,最终离解脱越来越远。

还有,加行基础没有打好,修行也容易出种种违缘。讲这些,并不是因为我正在传《前行》,为了吸引大家学习,就在这里使劲打广告,而是自己多年以来,在闻思修中确实深有体会。学佛是个次第性问题,对普通人而言,最好是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如此才不会有任何道障。同时,每天若将所学的教理,在实践中不断去串习,这肯定对修行有益。即使不能马上明心见性、获得开悟,但这些善根的功德也决定存在。

现在有些禅宗、密宗的所谓实修者,特别排斥身语所作的善根,甚至有人亲口对我说:您讲转经轮的功德、放生的功德,很多上师说这是勤作法,修行千万不能有勤作。

我听後替他们有点担心,毕竟放生的功德那麽大、念观音心咒的功德那麽大,一句勤作就把这些完全否定了,确实有点可怕。我也学过《上师心滴》等无上密法,虽说在大圆满、禅宗的最高境界中,这些是勤作;在抉择远离四边八戏的中观见解时,这些是戏论,但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管学藏传佛教还是汉传佛教,行善断恶都不能放弃。倘若凡是勤作的善根,就要统统排斥,说实话,我不认可!当然,你着重强调实修,对此我不反对,但不能把这些善根全部放弃。假如一味强调修行千万不能有勤作,那你不要吃饭、不要喝水了,因为这些也是勤作。

所以,学习教理相当重要。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意思是,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地思索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还不如去学习。所以,在学习方法上,要并重,不能偏废一者。否则,一点也不的话,到底怎麽你根本不知道。

当然,有些上师说那些话,也许是有密意。法王如意宝也讲过:上师为了让弟子生欢喜心,进而产生一种佛慢,可以说你是一地菩萨了,已经证得了密法的第三步境界、第四步境界否则,对我们一般人而言,不依靠勤作来积累资粮,就想爬得很高很高,这有一定的困难。萨迦班智达亦云:无有闻思而独修,犹如无臂攀悬崖。

因此,大家在求学过程中,应该先好好地闻思,闻思到了一定时候,再专心致志地修行,这才是最保险的!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读书或听课、做事,要讲究一定的要领,若如此,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有什麽要领呢?就是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第一、心到:看书或听课时,心要专注,不能打妄想,否则就难以通达其中义理,无法避免《前行》所讲的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第二、眼到:眼睛要专注。有些人听一堂课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看表情就知道他很用心;而有些人,可能是习气所致,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身体转过来、扭过去,这很影响旁边的人。所以听课时,眼睛或身体要稳重,不动摇。

第三、口到:口要止语。听课时不能随便说话。

这三点要领不可缺少。後面的[44]”字,有些智者解释说,还要加上信心十足。可我觉得,在这里应该没有单独的意义,否则就变成四到了。我翻阅了一些注释,但每个人的解释都有所不同。

不管怎样,专注很重要,读书时要专注,闻思时要专注,修行要专注……乃至做任何事都要专注。如果不专注,事情就不会成功。所以,历史上但凡很成功的人,在他身上都可以看到专注的影子。

比如范仲淹,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麽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范仲淹领悟了六经[45]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直提醒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他这种思想,在世间来讲极为可贵。但从大乘菩提心的角度看,只是关心人类今生的苦乐,范围还不够广大。)

世间人的这种专注,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正在闻思的道友,务必要掌握这一要诀。前不久考试时,许多人背了《弟子规》等五六部论典,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可见你们下了很大功夫。我年轻时也背过一些论、看过一些书,那时候心能静得下来,而现在,由於这样那样的事情比较多,好像越来越难以专注了。有人常说我法务繁忙,但我说:不,是琐事繁忙。

回忆以前的求学时代,在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法王座下的很多堪布,不分昼夜都特别精进,当时那种学习状况若记录下来,应该也跟古人不相上下。记得在清朝,有个人叫林西冲,他非常爱学习,每次遇到问题就必须搞懂,搞不懂,就一直思考,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有一年夏天,仆人为他准备好了洗澡水,让他洗澡。这时林西冲还在专注地思考书中几个问题,於是他一边想,一边不知不觉中穿着衣服坐到了澡盆里。直到拿起毛巾要擦洗时,才发现自己的衣服还没有脱。乡里人知道这件事後,都亲切地称他为书痴

在佛教中,法称论师的专注也很出名。他造《因明七论》时,国王请他住在皇宫里应供。为了观察他,国王有时候派一些美女给他送饭,但他的心不为所动;有时候在他的饭菜里放一些地丁[46],他也根本没有发觉。以如此专注之心,终於完成了《因明七论》的创作。

这样的专心,在求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那天我看到有些道友精进求学、珍惜时间,不由得回忆起自己闻思的那段岁月:那个时候,即使我要出去提水,也会先记一个偈颂,发愿回来时必须背下来,出门时就在路上一直背。包括到经堂去、到其他地方去,都觉得路上的时间不能浪费,所以一直专注背诵。当然,听上师的课更是如此了,从来都是三种到位——心到、眼到、口到。

而现在人不是这样,一边听课,一边发资讯、吃瓜子。听说还有的人刚闻法时坐不住,一堂课上了四次厕所。别人问:你是不是拉肚子?他说:不是,我实在呆不住。原本你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能抽出时间学佛,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以这种状态闻法,上师讲了什麽,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不说甚深的佛法,即便是世间人的一次讲演,你也记不住什麽内容。所以,学佛要有一种严肃的态度。

当然,心能否专注,也跟前世的习气有关。有些人在佛法方面,听课也好、背书也好,不需要费力,心就能调伏,而有些人却难如登天。但不管你是哪种人,只要坚持不懈、长期串习,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荀子》说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如果不能坚持,做段时间就放弃了,腐朽的木头也不能折断;如果发心後一直坚持,那金子、石头也能被雕刻。这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大家在学习上,应该细水长流、长期坚持,不要只是一时热情。有些道友因为某位上师讲得好,或者看到一本特别喜欢的书,就两三天一直熬夜学,这样若把身体弄垮了,想补回来也很困难。因此,不管做什麽事,要慢慢来。现在我讲课也是如此,一天虽然只讲四五个颂词,但只要一直不断,终究会有圆满的一天。像这部《弟子规》,本来我是想在星期天抽空讲一讲,但时间过得很快,现在不知不觉就要讲完了,所以长期坚持很重要。

相反,假如做事只凭一时冲动,那什麽事情也很难成办。包括发心也是一样。有些道友刚开始发心特别精进,我让他星期天休息一下,他一口就回绝了:不休息、不休息!您给我这个机会,是千百万劫难遭遇的,时间太宝贵了,所以我星期天也要干。星期天有24个小时啊,如果我在这里放松,实在是对不起您、对不起三宝、对不起所有众生!然後他一直干干干,最後生起厌烦心了。所以,发心也好,修行也好,既要长期不懈,也要懂得适当调节。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读书时,正在读这本书,就不要想另一本。不然,这本还没有读完,就拿出另一本来读,最终这两本书都学不好。

有些人看书总是看一半,这本读了几页,又翻翻那一本,那本掀了几章,又换另一本……这样一来,书桌上摊满了要读的书,可是一本也没有读完。曾国藩说:桌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无书。否则,桌上放的书太多了,说明你心不专一,肯定学不好、学不精。

有人可能问:既然读书要专一,那我们上学时,同时要学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好几门功课,这是不是不合理呢?也不是。刚开始学文化知识时,需要对各种学问广泛涉猎,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但到了最後,还是要专学,像现在的大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业。

实际上,学佛也要如此。刚进入佛门时,对显宗、密宗,包括世间知识,都要广闻博学,以博采众家之长。然後在此基础上,你可以选择一门专修,要麽念佛,要麽参禅,要麽修大圆满。就像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全部学完後,上大学时可以钻研自己的专业,因为他已经学过了语文、数学、物理等各种学科,故从中选出一门学即可。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他从未学过数理化,那即使让他去,他也不一定得进去。我们学佛也是同样,先要通过广泛闻思,遣除相续中的各种怀疑,然後闻思到量之後,就应像无垢光尊者所说,所知犹如天上繁星般学不尽,故应选择最具有实义的法,终身行持。因此,藏传佛教也提倡专修。

《庄子》中说: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一个人若懂得太多了,有时会流於表面、博而不专,考虑问题时也特别复杂,给自己徒增困扰,如此一来,烦恼会越来越多,痛苦会越来越大,最後连自己都救不了,更何况他人了?这样的人好像什麽都学过,但真要他去做件事,又什麽都不行。诚如萨迦班智达所言:智者学习诸知识,究竟一门通世间,愚者虽是见识广,不能照明如星光。

对於这种多才多艺而又样样稀松平常的人,《荀子》中讲到了一个很好的比喻——鼯鼠[47]。书中说: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它能飞,却飞不过屋顶;能攀,却爬不上树梢;能游,却渡不过小水沟;能跑,却赶不上人走;能藏,却盖不住身体[48]。鼯鼠有五种技能,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这是它的悲哀。有些道友背书也是如此。《亲友书》背了一点,《中观庄严论》背了一点……每部论典都只背了一点,没有一部是从头到尾背完的,最终自己一无所成。

因此,学习任何知识,应圆满以後再放下。《君规教言论》和《入菩萨行论》中都讲过,做事情要先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否则,如同走路时一只脚尚未站稳,另一只脚就抬起来,这样人会跌倒的。

今年,我讲了前行、净土、般若三部论典,原本是要求一门主修,其他兼修或不修也可以。但听说很多人全部在修,没有主次之分,结果佛号也没念完,加行也没修完。尽管你们精神可嘉,像有些人所说全部都听一听,可以种下善根,但最好还是抓住一个重点。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後,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麽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後,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我们学习也应如此深入。去年学《中观四百论》时我就说过,这部论典以前虽学过、背过,但大家还要再再地学、再再地背,四百个颂词并不多,若能将其通达无碍,收获定会非常大。学习不在多,而在於精,因此,希望大家学有所专、修有所成,切莫像野牛吃草一样,贪多嚼不烂,好像什麽都懂,但什麽都不精通。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宽为限:读书学习时,要会规划安排时间。最好有比较宽裕的期限,因为短短时间内,不可能学完所有知识。

今年不论学前行、净土、般若,我都给大家留了充裕的时间:主修是一本书学五个月,在此期间内,有余力可兼修其他。我觉得这样安排应该可以,如果你五个月连一两本书都学不完,那也不可能。可有些人太过分了,整天抱怨:哎呀,我们学得太多了,您能不能少讲一点?这倒没有必要。你真正想学的话,倘若没有一点内容,既浪费我的时间,也浪费你的时间。但是,你若实在不想学,随时可以退出。

每个人的因缘与善根毕竟不同。自古以来,汉传佛教也好,藏传佛教也好,学习佛法几十年不变,且精进努力、传承圆满的,并不是很多。所以,谁要退都可以,我也有心理准备。有人说:我们这组全部退完了,怎麽办?哇——”其实用不着哭,这没什麽,即使只剩一个人也可以。人的因缘本来就不相同,你学了,我很高兴,只要能让你得到利益,付出再多的人力、财力,我都乐意;你不学,也可以,一切都是你的自由,我没有任何要求。

紧用功:学习的时间要宽裕,但不能因为有多余的时间,就每天得过且过,一定要全力以赴、加紧用功。不然,几年一晃就过了。

当初我们学《入行论》,不知不觉就两三年了。在此过程中,我还是努力地传了,很多人也努力地学了:有些七八十岁的老菩萨,一堂课也没有断,传承非常圆满;有些国家的公务员,经常要出席国内外许多大型会议,但还是以各种方法来听受,一堂课也没落下……不过也有些人不用功,成天都说忙忙忙,可一推就知道,他并没有那麽忙。凡夫人其实很可怜,做无意义的琐事,时间多得不得了;而一听闻佛法,就以忙碌为藉口,把学习一直往後拖。

工夫到,滞塞通:遇到困惑不解的地方,不要随便放过,若能常思维不忘,今天读几遍,明天读几遍,功夫一到,自然而然就能通达。正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你持之以恒、肯下功夫,世上没有做不了的事情。

这方面也有很多故事。如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後,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後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後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并做了朝廷的大官。

还有,唐朝有个人叫郑虔,他很想练字,却没钱买纸。听说某寺院堆了几屋子的树叶,於是付钱租了下来,每日闭门不出,就在那些树叶上练字。经年累月,他把这些树叶都写完了,终於练出一手好字,成为着名的书法家。

前段时间,我得到一本贝若劄那亲手写的书,也是写在一些大树叶上[49]。至今这麽多年了,字迹仍清晰可辨、完好无损。

在古代,许多人没有很好的条件,但他们求知若渴的精神令人钦佩,哪像现在有些人,有了这麽多法本,但一点也不珍惜。不说古代,就是我刚来学院时,借到一本书以後,也是天天晚上在煤油灯下抄。有些书若要第二天就还,甚至会熬夜赶出来。像《俱舍论》的颂词等,我以前都抄写过。所以,跟过去的人相比,现在好多人的功夫都不到。

其实,一个人只要肯用功,即使智慧不够,最终也可以成功。章学诚是清朝着名的史学家、思想家。他从小很笨,常挨老师的板子,同学们都笑话他,可他说:记性差不要紧,我要笨鸟先飞。一篇文章别人读几遍就读熟了,他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当他读到《中庸》中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时,突然豁然开通,说:我终於明白了,我的学问之所以不好,就是功夫没用到。他以这句话勉励自己,勤奋学习。慢慢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学问大有长进,终於成为很有名的人。

我们倒不希求这些名声,但求学必须要努力,而且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论做什麽事,事先有目标、有准备就能成功;没有目标、毫无准备,每天都处在浑浑噩噩中,注定会失败。我们学大乘佛法的人,目标当然是成佛度众生,但即使你没有这麽远大的目标,人生如此短暂,也不要浪费时间,而应该精进用功。

以前,宋太宗为了看一部巨着[50],规定自己每天必读三卷。大臣们怕他太劳累,就劝他不必看这麽多。但宋太宗不以为然,结果这样坚持下来,用一年的时间,就把它全部读完了。可见,即使是世间人的成功,背後也要付出一定辛劳,那出世间的成就更不用说了。

心有疑 随劄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读书时,有疑惑的地方,要随时用笔把它记在纸上。遇到有智慧的人就拿出来请教,以求得真实确切的意义。

韩愈说:人非生而自知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只不过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广博,有些道理会慢慢了知,但只要是人,就必定有不知道的事情。对於我们不知道的,应该虚心多问别人,智者谦逊好学、甘拜人师,愚者却认为这会暴露自己的无知,故把询问当作羞愧之事。

孔子曾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做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明明不知道,却为了顾及面子而故弄玄虚、不懂装懂,这种行为是令人不齿的。

丁肇中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一次演讲中,别人给他提了三个问题,他都表示不知道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麽经济价值吗?

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不知道。

三问三不知,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意外,但不久就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为什麽呢?因为按理来讲,丁肇中大可不必说不知道。他可以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术语糊弄过去,或者说一些不沾边际的话搪塞过去,但他却选择了最老实、最坦诚的回答方式。这种坦言不知道,不但无损于他的科学家形象,反而更凸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世间上有德行的人,对不知道的问题尚且如此,我们佛教徒就更应该这样了。尤其是密宗一些甚深的金刚语,假如你明明不懂,却凭着分别念随便臆测,然後宣传给他人,则有很大的过失。故大家不可不慎!


第十九课思考题

86、有些人认为:学习理论只会增加分别念,放生行善只是一些勤作,这些对解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对这种观点,你怎麽看待?请说明理由。

87、什麽叫三到?它适合於哪些方面?你做得到吗?

88、读书学习时,为什麽要专一?既然如此,那我们广泛闻思是否不合理?你如何理解广闻与专修的关系?

89、你现在学习佛法时,是宽为限,紧用功,还是紧为限,宽用功?你需要对此有所调整吗?

90、古人对学问的渴求,给了你什麽启示?与古人的行为相比,我们为何差距这麽大?根本原因在哪里?

91、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否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假如有不理解的疑惑,你通常会怎麽处理?


[44] 有些人解释,是实实在在之意。

[45] 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46] 地丁:一种特别苦的植物。

[47] 鼯鼠:又名催生子、飞鼠、寒号鸟。体型类似於松鼠,不同点是前後肢之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可从树上或岩壁上向下滑行。

[48] 《荀子·劝学》云:鼯鼠五能,不能成一技。五能者,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泅不能渡渎,能走不能绝人,能藏不能覆身是也。

[49] 这又名贝叶经。贝叶,即供书写所用之树叶,具称贝多罗叶。贝叶经,即写在贝多罗叶上的佛经。往昔印度等国未有纸之制造,故以树叶代替。南印度及缅甸地方,近世仍沿袭此风。

[50] 这部巨着原名叫《太平总类》,但因为皇帝亲自看了一遍,後来就被改名为《太平御览》。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回目錄 下一篇(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寂忿文武百尊
绿度母除障
故宫『慈悲.智慧』『宗喀巴大师』艺术创作典藏
札什伦布寺访台弘法团
为什麽要闭关?

赞助网站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佛教世界
喇嘛-互動百科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