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經:一字【啊】普賢行願修誦暨燈供法會 法音宣流佛學網開網 ◎薩迦法王高雄市大圓佛學會﹝最新法訊﹞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2:35:32
學習次第 : 初阶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我们每次听课,均要以殊胜菩提心摄持,千万不能忘记利益众生,这样的心每天都要发;听完课以後,还要观想把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是大乘的方便方法,不能忘记!

现在学习的《弟子规》,它的教义浅显易懂,不说大人,小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也能明白。但即便如此,它所涉及的思想却很深奥,虽不像佛教那样甚深、广大,也没有揭示万法胜义实相,但从世间的理论上讲,它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如果把它放弃,确实有点可惜。

我们作为修行人,在学习大乘佛法、利益众生的同时,也要关注这些对人类有意义的法理,尤其在年轻人的圈子里,更应将其发扬光大。如今的年轻人,只对现代文化感兴趣,把爱因斯坦、牛顿当偶像,而对传统文化的思想与智慧,却并不景仰。其实这也与教育有关,所以一直以来,我很想给孩子们灌输佛法或世间的有用知识。最近我就发布了一个通知:要求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尽量以表演佛教歌舞、吃素、放生等佛教的方式度过。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从小对佛陀有一种信心,那麽长大以後,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安定,会起到巨大作用。至於他自己,以後再怎麽样,也不会认为佛教是迷信。

在座的学院道友,多数是出家人,而外面看光碟的道友,则是在家人居多,所以对於他们,我希望大人先好好学《弟子规》,觉得有意义後,再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弘扬。这样的弘扬,如今也比较方便,国家政策不但不控制,还允许各地开设读经班,所以,相当一部分人已对此引起重视,并付诸于施行了。

其实,这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意义。倘若一辈子的定位只是发财,那没有福报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即使考上再好的高等学校,毕业找工作也不一定有着落。所以我认为,人格教育非常需要,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就对此十分重视,每次讲出离心、菩提心、大圆满之前,总是先提到人格完善。在上师一生的窍诀里,人格教育举足轻重,这从《教诲甘露明点》等很多教言中就可见一斑。也正因为如此,法王的亲传弟子,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都有一种不共的特色。

学习本论之後,大家应从自身做起,认认真真实践利他之行。若能如此,即使你一贫如洗、穷困潦倒,甚至自身有生理缺陷,活在人间也会很快乐。美国有个着名的残障人士叫海伦·凯勒,她儿时因患病导致既聋又盲,结果连话也不会说。後来她在老师的鼓励下,用手触摸学会了手语,用手去感受老师发音时喉咙、嘴唇的运动,然後进行成千上万次的模仿和纠音,终於学会了说话。海伦的一生中,在世界各地巡回演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她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因为通过她的演讲与现身说法,让全世界许多聋哑人、盲人重拾生活的勇气,重新振作了起来。她认为,这是活在人间最有意义的事情。

可见,如果有利他之心,即使再身陷绝境,仍能不断地利益众生,感化很多人。反之,一个人倘若没有德行,纵然对千经万论通达无碍,但对自他也没有真实利益。就像佛教中的善星比丘等人,他们可谓智慧超群、广闻博学,但由於没有德行,最终的下场非常悲惨。

我们今天所讲的道理,从一方面看,可能找不到大圆满的甚深奥义,也没有中观离戏的玄妙深义,但却仍然不能忽视。有些人好高骛远,专门希求最高的法,可如果你不顾脚下的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光是盯着遥远山上那朵美丽的鲜花,很可能掉进一个小水坑里爬不出来。所以,在求学的过程中,大家务必要从点点滴滴做起。

当然,我们毕竟是凡夫人,从小到大也一直生活在凡夫群体中,难免有许多不如法行为,不说佛教中的高僧大德,就连世间的高尚人士,可能也相差很远。知道自己的过失後,就必须把这些一一改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佛教徒。在世人眼中,大乘佛教徒是无我利他的代名词,而我们要展示的,也应该是这种精神。假如自己做得特别差劲,还要想去度化众生,那就非常可笑了。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将入门,问孰存:要进入房间的时候,不论办公室或别人家,都要先敲门,问里头是否有人,听到请进後才可以进去。否则,很鲁莽地一开门就进,可能会妨害到别人。

将上堂,声必扬:进入教室、办公室或上师屋子时,应该出声和主人打个招呼。比如,学生进老师办公室,或者上学迟到了,就要先在门口说报告,这也是一种礼貌。如果没有这样,随随便便就推门进去,也许别人正在商量一些秘密的事情,这样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这些基本礼节,不仅世间中需要,佛门中也很重视。如《沙弥五十颂》云:于师住处门,手当轻缓扣,入内上师前,恭敬问安等。意思是说,对於上师住处的门,应当以手轻轻扣敲,上师让你进门後,要先毕恭毕敬向上师顶礼,以如法的威仪来承事、问安等。如果对上师不恭敬,自相续就得不到真实的加持。

有些人行为很粗暴、很鲁莽,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由此也可推知,他的心必定不调柔。为什麽呢?因为身体和语言都由心来操纵,心若寂静调柔、烦恼不多,从走路、说话的威仪中也可表现出来。相反,内心如果烦恼深重,言行举止也会十分粗暴。

佛教中非常强调恭敬上师,若能如此,这也是获得证悟的前兆,否则,对上师不恭敬的话,自己什麽法也得不到。从前阿底峡尊者的一个弟子,一边敲门一边直呼尊者的名字:阿底峡,阿底峡,给我传一个窍诀!阿底峡尊者似乎没听到,没有给他开门。他又大喊一遍,屋里仍没有反应。直到他喊第三遍时,尊者面现不悦地开门说:窍诀不是用大声呼叫换来的,唯有以恭敬才能得到,我不给你传!噶当派很多教言中常引用这个公案,所以,弟子要对上师怀有恭敬。

其实,通过一些细节,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表面上似乎只是小事,比如你到一个道友家,不敲门就进去了,你自己觉得没什麽,但这会把别人吓一跳。所以,去拜访别人时,一定要有礼貌。正如前面所说,宋朝有个人叫杨时,他很好学,有一次冒雪到程颐那里求学,发现他正在椅子上睡午觉,便不敢打扰,一直站在门外等候。当程颐醒来时,他已经成了雪人,脚下的雪有一尺多厚。表面上看,在雪里站一会儿也没什麽,但这恰恰说明了一个人的修养。

我们学佛的人,平时也要注意细小的威仪。假如让别人心生厌恶:你看,他行为这麽糟糕,连世间人都不如!那想要弘扬佛法、感化他人,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自己的行为要加以规范,到别人家、进别人办公室,不能随便就闯进去。这不是口头上说说,行为上也要真正做到。

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懂这个,尤其是有些人自认为学历很高,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心里始终存有傲气,想什麽就做什麽,根本没有这可不可以的概念,如此一来,谁都看不惯。以前的古人,什麽该做、什麽不该做,做什麽有过失、做什麽有功德,他们非常有分寸。其实作为一个人,理应明白黑与白、好与坏、邪与正,哪条道可以走,自己要懂得选择。假如黑白颠倒,所有的事都混为一谈,迷迷糊糊就横冲直撞,到头来会撞得头破血流。因此,有这种毛病的人,一定要想办法改过来;而别人有的话,也应尽量加以劝勉。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敲门的时候,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则要明明白白地报上名字,不能说我来了是我,不然的话,到底是谁,人家也不知道。

我这边有个老和尚,他以前进屋时根本不敲门。有一次他突然就冒出来了,吓了我一跳,我说:你连敲门都不懂啊?进来时起码也要敲两下嘛。後来他就先敲门,但声音很大。我问:谁呀?”“是我!”“你是谁呀?”“我是智在师!”“你是智在师有什麽了不起?(众笑)不过,这样把名字说出来比较好,否则,别人把你当强盗也不一定。

我看过一个鹦鹉学舌的故事:有个老人养了一只鹦鹉,每天都挂在门口。他家里经常来人,每次一敲门,老人就问:谁呀?这样日子久了,鹦鹉也学会了这句话。

有一天,老人有事出去了,只有鹦鹉在家。老人出门没多久,就来了一个人敲门。那人听到门里问:谁呀?他就回答: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是他等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开门,就又敲了敲门。这时,门里又传出一个声音:谁呀?他又说:你好,我是收电费的。可还是没人开门。这时候那人急了,又继续敲,但门里只有回答,却仍不开门。那人很不服气,就一直敲……这样一天过去了。到晚上,老人回来了,刚走到门口,发现一个人瘫坐在那里,老人忙问:谁呀?只听门里发出一个声音:收电费的!

其实以上所讲的行为,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确实很重要。包括打电话时,你问:是谁啊?对方恶狠狠地回一句:我就是我,你不知道吗!这样很不文明。所以,从小小的行为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这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概括而言,不离一个字。那麽,何为仁呢?诚如孔子对颜回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者又可以总结为:克己复礼。克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复礼是归於礼节,这是儒家最高的道德原则。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它却沦为了批斗物件,我在读中学、小学时,克己复礼这四个字,被当作了封建社会的落後思想,老师们天天都批判它。在当时,人与人之间的礼节,被视为封建统治阶级束缚人们的枷锁,所以在提倡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大趋势下,古代传统文化遭受到了灭顶之灾。(有人说批周公是间接打倒周恩来,但政治上的事情,我们也说不清楚。)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杂志,叫《中国一百年》,看完之後,的确感到短短几十年变化特别大。里面讲了在文革期间,红卫兵批斗一位黑龙江的省委书记,给他戴了一个特别长的鬼脸,让下面许多人辱駡他……那时候的人们,思想非常极端、疯狂,他们推翻一切有价值的文化,妄图建立起新的学说。可这所谓的新学说,对人心没有任何实在意义。

现在,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许多教授、学者,也一致认为:文革思潮是一种错误。的确,人一旦失去了礼,要想有所进步非常困难。对於那个时期的种种,不管别人说什麽,包含什麽样的色彩,我们都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观察:它对民族、对人类,真正有利益的到底是什麽?

佛教中讲究闻、思、修,即先要广闻博学,再仔细思维,最後实地修持。这样的次第,其实在《礼记·中庸》中也有相应的阐述,如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博学之,就是要广泛学习诸多论典;审问之,指不懂的地方要详细询问,以断除疑惑;慎思之,是对这个道理反复思维;明辨之,要明确地分辨孰真孰假、孰取孰舍;笃行之,是指踏踏实实地行持。这是治学的五个步骤。

我们作为後学者,也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对人需不需要礼节哪些是该行持的等问题,答案应该是明确的:不管从佛教还是世间的角度来讲,对每一个人都不可缺少。所以,大家应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尤其是从孩童开始,要让他们懂得礼,否则,人就会跟旁生没有差别。

我有时跟有些居士的孩子接触时发现,在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下,有些孩子不仅吃素、放生、明白佛教的许多甚深道理,而且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也懂,这种现象非常可取。在藏地,佛教的智慧融入千家万户,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这种与骨肉相连的信仰,即便是文革的阴霾也没有将它破坏,如此全民信教的习俗,在世界上非常罕见。而在汉地,佛教虽未进入家家户户,但儒家文化自古以来就在汉人的血脉中流淌,假如让它枯竭无余,这是相当可惜的!

我们人生很短暂,能不能令这一传统文化再次得以弘扬,这是很难说的。但不管怎麽样,每个人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应该想到:假如人们失去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带来什麽样的损失?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用别人的东西,必须当面向主人索求:我想用一下,可不可以借我?或者:这可不可以送给我?如果不问一声就随便拿走,那就是偷盗的行为。

有些人拿别人的东西,一点执着也没有,根本不先征得同意,但即使你已经看破了,别人也许还没有看破。我旁边有个邻居,见我院子里放着什麽,顺便就带走了。我还有个亲戚,也是到了我家,看到自己需要的,拿了就走。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多了就让人有点不舒服。他从来不管别人是否用得着,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明目张胆地拿。如果被我看到了,他就说一声这个给我啊;没看到的话,连个招呼也不打。

那天我听见两个人在对话,一个问:我的工具是不是你拿了?”“是我啊。”“那你起码要给我打个招呼呀!他说得有道理,拿人家的东西就该问一声。在古代,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这个分得清清楚楚。可现在许多人没有这种概念,随心所欲、想拿就拿,这样会带来很多麻烦。

如今的社会,用现在话来说,是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光明灿烂了,可人心失去了控制,很多痛苦会纷至遝来。所以,做人诚实、老实很重要。以前的老人们看起来很吝啬、很保守,但实际上,他们非常本分,属於自己的就保护好,而属於别人的,根本不去动。不像现在有些人,喜欢什麽就拿走,从来也不打招呼,这事虽然看似不大,但却是一种不好的习气。

所以,孩子们从小应接受这样的教育,否则,在学校里看见同学的笔和本子好,不说一声便拿走了,这种行为就是偷。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假如这种习惯养成了,会成为一生中的人格污点。

宋朝有个人叫查道,有一天他和仆人挑着礼物去拜访远方亲戚。由於忘了带乾粮,又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中午时他们特别饿。仆人建议从礼物中拿些食物吃。查道说:这怎麽行呢?这些礼物既然要送人,就是人家的东西了,我们怎麽可以偷吃呢!”结果,两个人只好饿着肚子赶路。

古人的这种品德,我非常赞叹,是谁的就是谁的,一样也不会弄错。比如你有事出门了,让他给你看房子,他一定会很注意,不可能随便用,也不会拿的拿、送的送,等你回来以後,什麽东西都不见了。修行人虽不该执着这些,但不一定人人都有那麽高的境界。所以,在做人方面,我们尽管不能跟大成就者相比,但至少也要用世间的高尚道德来要求自己,逐渐改掉原有的缺点和过失。

现在有些年轻人,口口声声说不能学儒教,因为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这种语气以前有,现在仍有。但这是不对的,因为儒教的思想中,根本没有这个。《礼记》中有一则公案说:陈子车在卫国死了,他的妻子和管家打算用活人为他殉葬。决定之後,陈子亢[27]来了。两人告诉陈子亢:你兄长生前有病,死後没人在地下伺候他,故希望用活人来殉葬。陈子亢说:尽管用活人殉葬不合礼仪,但兄长有病,应当有人去伺候。可是除了妻子和管家外,谁还能做这事呢?一个是妻子,能照顾好他;一个是管家,对他的生活最了解。所以,你们是最适合的人选。他俩听後很害怕,再也不提用活人殉葬了。

可见,儒教是强调的。虽然在当时,商朝遗留下来的有些陋习,还没有完全改过来,但自孔子至孟子,尤其从《礼记》四十九篇的内容来看,并没有所谓的吃人制度。

因此,我们应当正面了解儒教文化,并将其用於现实生活中。虽然与佛教教理对比时,有些地方可能有冲突,但总的来看,儒教思想可以归摄在佛教中,就像一碗水可以倒进一大锅水中一样,佛教就相当於这一大锅水。所以在佛教中,能完全包括儒教思想,当然有些地方也要去粗求精,这需要一定的智慧。

借人物 及时还

後有急 借不难

借用他人的物品,应该及时归还,千万不要让人来催,更不可借了不还。正如古人所言: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这些道理,每个人都需要。有些修行人虽住在山洞里,或长年闭关,不跟任何人接触,但知道这些也有必要。否则,你什麽都不懂的话,一旦到红尘中弘法利生,言行举止怪怪的,很难让人生起信心。因此,佛法是不离世间法的。

此处说借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这样再借也比较容易。明朝有一个叫宋濂的人,他很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根本买不起,只好常常借书读。有一次,宋濂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虽然藏书很多,却不愿意借给他。在他不断的哀求下,就勉为其难借给他一本,但提前讲明十天之内要归还。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於是宋濂回家後边学边抄,还书的前一晚还在熬夜。母亲劝他迟一天还,但他坚决不肯,一直到抄完为止。第二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他却冒着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告诉他以後可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所以,平时在生活中,不管出家人、在家人,借别人的钱或东西,一定要尽快归还。否则,借的时候不讲一声,直接拿了就走,那麽不问自取,是为贼也,这样的人,别人再也不愿意借东西给他了。反之,假如你好借好还,给人的第一印象不错,第二次再借就不难了。

可惜的是,对这些道理,有些出家人也不一定懂。当然,如果你的境界超越了世间,不管这些也可以,因为你那时已不用看书了,千经万论都在你肚子里。就像广钦老和尚,有人去拜见他,见屋里什麽经书都没有,就问:您是和尚,怎麽没有经书?他指指自己的身体:这里面就是经书,要那些文字干什麽?没有用的。

确实,修行境界高的人,根本不用别的经书。法王如意宝曾有一世是根桑秋紮仁波切,他年轻时广闻博学,十三部戒律全部通达无碍。他用经书的夹板夹在身上,去拉萨三大寺院找人辩论。有人问:你到那麽大的寺院去,怎麽不带一本经书?他回答:我的身体就是经书,我肚子里装的全是《毗奈耶经》,不需要别的!

像这些大德,并非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而是真正有了不起的境界,所以不必受世俗的约束。可我们作为一般人,切勿随意轻视世间规矩,如果认为我是修行人,借东西的问题跟我没关系,那也不太可能。因为你没钱时还是要借,别人问你:什麽时候还?”“哦,一个月。但到期时若还不上,你应该再打个招呼:原本我想一个月还,可现在闹金融危机,实在没办法,你看能不能拖一拖?这样别人也会理解的。所以,跟人沟通很重要。有些人因为傲慢,不愿意与人沟通,而有些人是自卑:说了可能也没用,算了,不说吧!慢慢地,拖一天算一天,最後别人再也不借给他了。所以,该说的有些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则不必多言,做人应该掌握分寸。

在借钱还钱的问题上,自己当初怎样承诺,就要怎样去做,这是为人处世的要点。我有个亲戚叫才让彭措,有一次他生病跟我借了点钱,後在承诺的时间里,借高利贷从很远的地方亲自把钱送来了。这给了我很好的印象,觉得他很讲信用。後来又有多次交往,渐渐我对他非常信任。确实,人与人的差别很大。有些行为表面上很小,许多人不一定在乎:无所谓,虽然我承诺过,但违背了也没什麽。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做人的基础。

因此,大家要明白一个原则:所谓亲兄弟,明算账,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很多地方要分清楚。有些居士吃饭时装大方,一个人总抢着付钱,最後都生厌烦心了,只要是一起吃饭就不敢去。这样不太好。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实行AA制,对此我比较赞同。譬如四个人吃饭,最後每个人均摊,这没什麽不好意思。否则,明明很执着却非要自己出,那一次一次之後,内心的伤痕会越来越深,所以,人与人之间算清楚一点很有必要。古人就是如此,做任何事都老老实实,不会什麽都混在一起,否则,到时候自己也受不了。

其实,这方面还有许多教言,不过我表达能力差,有时心里想的倒不出来。但总的来讲,希望大家多学这些道理,并把它用於生活中去。有些人自认为已经懂了,但从实际行持来看,很多事做得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对於古圣先贤的教言,你们要学,也要会用,如此势必有非常大的利益!


第十一课思考题

46、要进入别人房间时,应该先做什麽?屋里的人若问是谁,你应该怎麽回答?这些细节,平时为什麽要注意?

47、儒家文化概括而言是什麽?它是吃人的仁义道德吗?请说明理由。

48、如果想借别人的东西,应该怎麽做?借完以後呢?修行人需要懂这些道理吗?为什麽?

49、修行人本不该执着自己的东西,为什麽还要学会亲兄弟,明算账?请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27] 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法王中文翻译之一--朗望扎熙的部落格
萨迦?哦巴Sakya Ngorpa - Yahoo!奇摩部落格
五明佛学院全球佛子共修观音大法会
法光佛研所佛学课程简介
莲师心咒一亿遍〈尊贵贝诺法王〉

赞助网站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Nissan 台灣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