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覺道次第佛學會元月份課程 達瑪巴拉吉祥智勝林10月 法訊 堪祖透美仁波切~希望計畫-小喇嘛助學計畫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1:13:43
學習次第 : 初阶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下面学习《弟子规》,现在正在讲泛爱众

本论所讲的教言,不管出家人、在家人,用於生活中都很有必要。而且它三字一句,非常容易记,所以大家最好能背诵,然後进一步去实地行持。

对修行人来讲,人格好的确相当重要。如果人格不好,即使你对佛法学得再精通,弘法利生时还是会处处碰壁,换句话说,人际关系若处理不当,肯定会影响你的广大事业。鉴於此,前辈高僧大德们对人格培养相当重视,故我们现在也要求大家接受这样的教育。

这次我的传讲方式,主要是结合佛教教义,但你们给别人讲解时,不一定非要这样,因为《弟子规》毕竟是儒教论典,按照它自宗的方式解说也可以。

昨天,南京菩提学会少儿读经班的老师,跟我作了简单沟通。他们对学习《弟子规》,采取的方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听,因为许多父母也没受过传统文化教育,要想正确引导孩子,其自身的教育也很重要;而在宣讲方式上,则是结合现代的一些故事和人文道德。他们做了两张光碟,今天上午我看了一下,感觉挺不错,只不过佛教内容少了点,我在里面一直使劲找,最後只发现一点点。他们之所以这样,可能也是顾虑很多方面。但我觉得,把佛教与儒教的内容结合起来讲,也没什麽不能接受的,如果有些家长实在不愿听到佛教两个字,那不来也可以,我们没必要特别担心。作为佛教徒,不管在信佛教的人面前,还是在无神论者面前,都应该坦然地弘扬佛法。

因为佛教本身是一种多元化的教育,举世公认的许多智者都承认,它涵盖了一切学问。世间物理、天文、医学、生物等学科,只能解决部分问题,依靠仪器研究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耳朵听不到的声音,但更深层次的领域,像人体最微妙的来龙去脉,心的本体、分类、作用等,自古以来,他们根本无法触及,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而释迦牟尼佛传下来的佛教,不但牵涉到不可思议的佛菩萨境界,也完全通达了器情世界或宇宙人生的真理。故在所有文化中,唯有佛教才揭示了万法实相,这样的学说值得在智者面前宣扬。

所以,对孩子的父母也好、不信佛教的领导也好,都应把佛教的道理讲给他们听。如果这些道理不会讲,则是我们佛教徒的过失;但若他们不接受,那就是他们的愚痴了。当然,假如佛教强词夺理、漏洞百出,他们不接受也情有可原,但佛教绝不会这样。因此,大家以後弘法时应该大胆一点,没有必要胆战心惊。在任何一个国家,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的行为,才值得提心吊胆,而共同学习真理,这是好事,所以应该把心放宽。

但现在的社会,很多人对做好事的不放心,经常监督、阻挠,对做坏事的却处处开绿灯,这确实很颠倒。不过,这也与很多因缘有关,我们不必怨天尤人,作为一个大乘行人,应以广大的心来摄持自己的行为。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凡取与,贵分晓:凡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以含糊。有些人对公私的财物很随便,甚至是供养三宝的东西还是私人的东西都不知道。原来有一个人,供养三宝的钱和他自己的钱全揣在一个包里,一看到这种行为,就让人特别不放心。所以,钱财方面理应分清楚。古人的传统相当好,现在人却不重视这个,看似什麽都不执着,但往往是自利有余,利他不足——对公家的钱比较随缘,而自己的钱,即便是一点点也会争执不休。因此,大家在经济上要注意,不论是对公家还是私人、对一般人还是亲朋好友,该分的要分清楚。

与宜多,取宜少:在与人相互往来时,给予的应多一点,索取的要少一点。尤其是作为修行人,若能怀着不求图报的心付出,这是最好的。古人也赞叹多给少收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果你真想有所获得,就要先学会给予。这也是大乘佛教的教义,我们不管在经济上还是佛法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为了帮助众生,都应尽量多付出、少接受。

若能做到这一点,就算你是一个普通人,也能感动全世界。如新加坡的许哲女士,以前她刚工作时薪水特别高,生活也非常富足优越。有一天,她和朋友到一家高级餐馆吃饭,吃完饭走出餐馆时,有个乞丐伸出又黑又瘦的手,向她乞讨:请好心给我一分钱买面包,我已经几天没吃饭了。许哲当下心头一震:这世上,还有这麽可怜的人,饿了几天都没饭吃。我刚刚那一餐饭,足以让许多穷人吃好几天了。从此以後,她不再多花一分钱在自己的吃喝穿着上,而是把所有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直到今天,她穿的衣服仍是从垃圾桶捡回来的。能穿的,洗一下就穿;不能穿的就改。她说:看到世间还有很多穷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我去买一件新衣服太浪费了,觉得对不起那些苦难的人。

特蕾萨修女也是如此。我在《旅途脚印》中也讲过[34],她从小受天主教的教育,18岁前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在一所拥有漂亮花园的修道院内,过着安定舒适的欧洲式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修道院高墙之外,满街都是无助的麻风病患者、乞丐、流浪孩童,她再也不愿安于往日的平静生活,决定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她向总主教请求离开学校和修会,经过不懈的努力,终於得到教皇许可,允许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後来在仅仅6年的时间里,她就想办法收留了6万多弃婴……在特蕾萨的一生中,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她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这里讲的与宜多,指给予别人的应该多,却并没要求全部付出。但由於人的心力有别,有些人的无私之举确实令人感动。本来按照天主教、基督教、儒教的理念,帮助众生只需付出大部分,并不是全部;而按照大乘佛教的教义,为众生理应付出自己的一切。可现在有些地方恰恰相反,很多佛教徒不但不愿帮助众生,反而还把自己的健康建立在众生的血肉之上,许多行为令人寒心。所以,尽管佛教教义是最伟大的,但到目前为止,真正感动世人、感动世界的佛教徒,却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什麽时候才能达到除了利他外一无所有?这是值得深思的。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果再不反省自己,来世会变成什麽样,的确令人堪忧。退一步而言,即使你做不到付出一切,哪怕短时间内做个好人,多付出一些,少接受一些,也是很好的。

那天我去学校时,当地乡委书记来找我。他为人不错,几年前曾在我面前发过愿——记得当时乡里推进新牧民定居计画实现小康社会等各种项目,领导若想贪污,有很多机会。但他觉得,既然自己是一方的父母官,就应该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即使做不到,也不能侵占政府拨给他们的钱。然後他就以三宝作证,发誓绝不贪污一分钱。(他虽是共产党员,但却以三宝作证。)事隔这麽多年,他仍然很清白。这次他来见我时,又说:其他地方怎麽样,我不敢讲。但在我这里,附近的老乡特别穷,如果我把该是他们的财物吞了,实在是没有良心!

我对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样做,跟一钱太守没什麽差别。他问谁是一钱太守。我说:东汉时期,一个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为官十分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被朝廷调任时,当地五六位鬓发斑白的老人,特意从乡下远来给他送行,每人带一百文钱赠他。刘宠不肯接受,後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各拿一枚铜钱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被称为一钱太守

然而,在当今社会,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领导极为罕见。其实大家若受过与宜多,取宜少的教育,社会也不至於变得如此可怕。可现在已经这样了,要一下子扭转过来也很困难。

不过,道德修养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最权威的网路杂志总编,在2000年刚来临时,曾说过一句话:“21世纪的招聘,主要看态度。新世纪的人才不再是看学历、证书、能力、才干这些元素,我们真正需求的,是态度好的人才。态度由何而来?说穿了就是道德修养、知书达礼。回到古代的讲法,即是德才兼备。

要知道,一个人若没有高尚的德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内心只会越来越堕落。很多人都以为,物质享受能带来快乐,故拼命追求外境的色声香味。可即使你把这些全部拥有,内心仍不会感到满足,外在物质与内心需求之间永远达不到平衡,因此未来等待你的,根本不会是快乐,而是永无止境的痛苦。所以,我们最需要重视的,应该是道德回归,否则,外在的物质再丰富、高楼大厦再多,也解决不了精神上的空虚。

现在心理学家也承认,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生活贫困并不严重,最关键的是内心痛苦。这种痛苦的原因是什麽?我认为,一方面是缺乏佛教的调心方法;另一方面是从小的教育不正确,一味鼓吹追求外境,却忽视了道德的培养,这样一来,依靠水泡般虚幻不实的财富,并不能满足人的内心。因此,在希求快乐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你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首先应将心比心地问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己都不愿接受,那就要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於人。

这个偈颂讲得相当好,所以我特意放在书的封底[35]。一般来讲,我印任何一本书时,会把书中最好的内容放在封底,让大家多看一下。为什麽说它讲得好呢?因为假如你深入了解,就会发现这即是佛教的自他交换,也是世人所谓的换位思考。在我家乡,这还是民间处理矛盾的常用方法,比如两个人发生争执时,会找另一个人去评理,评理者就要站在他们的位置上,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然後发誓公平裁决,这样双方才会认可。所以,古代的这种思想非常好。

不过,儒教所提倡的换位思考,仅仅是对人类而言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小。若能像佛教一样,把这种理念扩展至一切众生,那你就不会想吃动物了。现在人喜欢吃海鲜,但如果你站在那些鱼虾的角度上想一想:假如你是它们,为了人类一时的口腹之欲,就要赔上自己的宝贵生命,感受斩断肢体、煎煮烹炸的痛苦,你会觉得如何?遗憾的是,好多人缺少这种观念,他们只关心自己,自己吃好就可以,其他什麽都不管。长此以往,後果必定不堪设想。以前我也讲过,倘若人的口腹之欲继续蔓延,终有一天,人吃人的现象定会上演。其实这一点也不夸张,吃动物既然你都不在乎,那麽吃人迟早也会一样,只不过形象不同而已。

要知道,不管是什麽众生,避苦求乐之心皆同,因此,我们自己不想接受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孔子亦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个教言在全世界都备受赞叹。然而现在很多人,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在贪心、嗔心的驱使下,不要说对动物,就算对人类也百般迫害。尽管好多人都会说自己不想要的不要给别人,但实际上真正行持时,有些行为还是特别残忍。所以,内心中若没有这样的理念,要想善待别人相当困难。

从前,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孔子便传授他一个字,也就是自己不愿要的,莫要施加给别人。所以我们不管做人还是修行,心一定要宽广,一定要学会。《格言联壁》中说: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没有交不到的朋友;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这样就会很少有过失。

然而一般人不是这样,他们是於律己、以待人,有错误的必定是别人,应善待的必定是自己。自己睡懒觉了,会以种种藉口来开脱;而别人即使没有犯错,还是会以嫉妒心、嗔恨心,不公平地对待他。所以,大家今後一定要依靠这些道理改变自己。

当然,能以佛法来调伏自心,是最好的。譬如这一偈颂,更深入地讲,就是大乘菩萨的自他交换,一旦修成了这种境界,即使别人危害你,你也不会有嗔恨心。这种不嗔恨,不是装着不生气,而是嗔恨完全灭尽了,这即是学佛的力量。

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中,不能只留在形式上,而一定要心诚。比如念咒语,无论观修哪一位本尊,当心越来越虔诚、对本尊的感情越来越深时,势必会有一些觉受。最近我让大家念莲师心咒,有些人过去只知道莲花生大士了不起,但具体不清楚为什麽,现在明白了莲师的功德、心咒的功德後,就会很有信心去念修,最终莲师的智慧也定会融入自心。这并不是一种传说、神话,而是有大量教证、理证足以证明。

所以,希望世人能慢慢接受佛法,若能做到这一点,他的思想境界定会超越其他宗教。学了这部《弟子规》,大家可能也感觉得到,佛教的智慧确实更为殊胜,通过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对佛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坚定。当然,智慧不稳固的人,刚学佛时不要看其他宗教和世间的书,因为你智慧本来就少,看了那些容易随波逐流,永远也回不来了。而如果你有了一定的定解,此时再去看外道教义,就能切中要点地了知佛教更超胜,故麦彭仁波切说:有智慧的人,理应学习自他一切宗教。

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恩欲报,怨欲忘:他人对我有恩惠,应时时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尽量报答他的恩德;他人与我有仇怨,应该尽快忘掉,不要耿耿於怀、记恨在心。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反其道而行之:对於别人的恩德,不管是佛法上还是生活上,自己一转眼就忘了;而与别人的怨恨,如他打过我、骂过我,甚至三年前说的一句重话,直到临死时都牢牢记着。这是不合理的!

报怨短,报恩长:人应该及早忘掉仇恨,忆念恩德。报怨之心停留的时间要短,而报恩之心要长存不忘。大乘佛教只讲报恩、不讲报怨,而儒教中虽提到了报怨,但时间也是越短越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他只是个世间人,可能没有宗教思想,所说的话却很有哲理。)但现在人与此正好相反,他们的原则是:人家帮我,莫记心上;我帮人家,永志不忘,即使只是一点点事,也会不断提醒人家:我原来如何如何帮过你,你怎麽忘了?

所以,对於别人的恩惠,我们要铭记於心;而对於别人的危害,我们则应尽快忘掉。世间也有这样的人,受了伤害不但不恨别人,反而还生感恩之心。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是如此,据说有一次他家失窃,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後,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谢谢你的来信,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可能跟我们有些不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去美国弘法时,讲一些特别好笑的公案,他们一点都不笑,满脸严肃的表情,而不该笑的却哄堂大笑。一次,上师做杰珍大圆满灌顶,其中的四灌顶包括有戏灌顶无戏灌顶极无戏灌顶。当时翻译是个叫秋吉尼玛的美国人,他的藏语很不错,他一翻译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而且一直笑个不停。我想这没什麽可笑的,後来就问了一下,可能是他稍微有点发挥,加了点自己的理解,但我还是觉得不好笑。也许这就是思维上的差异吧。

话说回来,儒教强调的报怨短,报恩长,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但跟佛教比起来,确实还是略输一筹。曾有则故事说:一天傍晚,有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遇上倾盆大雨,雨势滂沱,看样子短时间内不会停。和尚见不远处有一座庄园,就想去借宿一晚,避避风雨。

庄园很大,守门的仆人见是个和尚敲门,问明来意後,冷冷地说:我家老爷向来和僧道无缘,你最好另做打算。

和尚恳求道:雨这麽大,附近又没有其他人家,还是请你行个方便。

仆人说:我不能擅自做主,要进去问问老爷的意思。仆人入内请示,一会儿出来,说老爷不肯答应。和尚只好请求在屋檐下暂歇一晚,结果,仆人依旧摇头拒绝。

和尚无奈,便向仆人问明了庄园老爷的名字,然後冒着大雨,全身湿透奔回了寺庙。

三年後,庄园老爷纳了个小妾,宠爱有加。小妾想到寺庙上香祈福,老爷便陪她一起出门。到了庙里,老爷忽然看见自己的名字被写在一块显眼的长生禄位牌上,心中纳闷,就向一个小沙弥打听这是怎麽回事。

小沙弥说:这是我们住持三年前写的。有天他冒着大雨回来,说有位施主和他没有善缘,所以为他写了这块长生禄位。住持天天诵经,回向功德给他,希望能和那位施主解冤结、添些善缘,并让他早日离苦得乐。至於详情,我也不是很清楚……”

庄园老爷听了这番话,当下了然,心中既惭愧又不安。後来,他便成了这座寺庙虔诚供养的功德主,香火终年不绝。

这是一个改造恶缘的故事,试问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不会这样做呢?当别人不帮你、甚至伤害你,你还愿不愿意关心他,用三年时间为他念经加持呢?所以在大乘佛教中,对怨敌不但不能报怨,还要想办法施恩予他。正如安德鲁·马修斯所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大家应当细细体会、琢磨。

对待怨敌的态度,在古代,孔子提倡以直报怨[36]”,即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老子则提倡以德报怨[37]”,如《道德经》云: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即对我有恩的人,我用恩情去回报他;对我有怨恨的人,我也用恩德去感化他。这跟佛教的沙门四法[38]”基本相同。

所以,如果翻阅古圣先贤的教典,很容易挖出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言。只可惜现在很多人志不在此,他们天天搞生意赚钱,千方百计想提高物质文明,而精神文明只是留在形式上,空有一些文字,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作为主人,对待家中的奴婢、仆人时,自身行为要端正、庄重。当然,行为端正固然好,但若能进一步做到仁慈、宽厚,那就更完美了。

为什麽要这样呢?因为你的眷仆、下属、员工也是人,他们看似弱小,却同样有思维、感情和辨别能力。只有以礼敬人、体恤下属,他们才会效忠於你。《格言宝藏论》云:傲慢令人变无知,贪欲令人变无耻,若常轻视自眷仆,则此长官定衰败。傲慢无礼会使人变得愚昧无知,贪得无厌会令人变得寡廉鲜耻,一个长官若常轻视、欺淩自己的眷仆,那麽他一定会遭到衰败。反过来说,主人若经常爱护下属,以最大的悲心与宽容对待他们,那麽就像在莲花盛开的湖泊中,水鸭会自然聚集一样,自己很容易得到称心如意的眷仆[39]

现在许多领导、企业家之所以成功,也是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美德。所以,不管是上师摄受弟子,还是上级管理下属,都离不开慈悲、谦下。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就像在古代,许多贤王虽居天子之位,但对待最下等的人,也会非常谦虚、非常恭敬。遗憾的是,这样的德行,放眼当今社会,恐怕很少见了。

但就算做不到如此,身为一个上级,也应以身作则、行为端正,否则难令下面的人信服。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级自身端正、作出表率,则不用下命令,下属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上级自身不端正,却要求下属端正,那麽,纵然三令五申,下属也不会服从的。

当然,除了以身作则外,还要懂得礼贤下士。《太公兵法》云: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那天有个人跟我讲,管理出家人也要学《太公兵法》,里面有许多管理的学问。听说现在有些教授也在讲这个,我觉得很有必要,就像《君规教言论》,虽然讲的是君主应遵守的法规,但以现在话来说,它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用在管理僧团和弘扬佛法方面,也是很有用的。

总之,每个人若能从自身做起,改善自己的行为,然後再扩至家庭、集体乃至全天下,那麽仁德之风一定会盛行起来。如《大学》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意思是说,每个家庭都实行仁爱,一国就会出现仁爱之风;每个家庭都施行礼让,一国就会形成礼让的风气。这也是儒家的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过我总觉得还缺几条,若再加上往生极乐、成佛利众生,这就比较全面了。呵呵,不过我人微言轻,可能加不上去。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用权势来压服人,即使人们表面上不敢反抗,但心中却不以为然。只有用道理来感化人,才能使人心悦诚服而无怨言。

历史上,也有不少妄图以武力服人的现象。如当年圣天论师通过辩论战胜过很多外道,晚年亦不乏口诛笔伐。有个年轻的婆罗门外道,见师父被折服,心里很不服气,便发誓:你圣天以口胜我师,我要以刀胜你!他一直暗暗跟踪,找机会行刺圣天论师,但因其弟子众多,一直无法下手。一日,终於被他得到了机会,他看见圣天论师在树下坐禅,就纵身跳到跟前,愤怒地说:圣天,过去你以利口战胜我师,而今我要以快刀劈开你腹,看看谁厉害!说罢举刀就砍。

圣天论师中刀後没有马上死,他心无怨恨,反而怜悯那年轻人的鲁莽。他诚恳地说:学术上的争论哪有用刀剑来代替的?你毁了我的肉体,但毁坏不了佛法。我原谅你的愚昧无知,快逃到山上去吧,暂时不要下来。我的弟子快要回来了,有不少人还没获得法忍,他们必不会饶你。那年轻人见圣天论师如此宽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来忏悔认罪。圣天论师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

不一会儿,众弟子回来,见上师倒於血泊之中,大吃一惊。没有证到法忍的,果然怒火中烧,要追赶凶手报仇。此刻圣天论师尚未气绝,他竭力用微弱之声劝阻,说这是前世因缘,让他们宽恕凶手。说毕,瞑目而寂,面无一点憎恨之色。

的确,用权势或武力所赢得的胜利,是最下等的。当今世界,有些宗教靠战争来胜伏别人,这并不是很光彩,你的宗教若真有道理,就应拿出理论来证明一切。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斧砍得倒树,有理说得服人。这也充分说明了以理服人的重要性。

作为佛教徒,要想让世人接受佛教,就应以真理来说服别人。然而,现在的佛教非常缺乏弘法人才,许多人不懂佛教道理,对此许多老法师深表惋惜。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在居士和出家人中培养人才,以便把佛教的殊胜道理弘扬开来。世间上有那麽多愚痴的人,佛教的道理又这麽好,若能让他们接受,对其今生来世定有极大利益。可是现在很多人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众生。诚如孔子所言: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会考虑大局,而不贪图小利;小人只想到片面利益,却从不关心大义。所以,我们作为大乘修行人,应本着一颗广大的心弘扬佛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在弘法利生、管理僧团的过程中,务必要做到以理服人。如果你有道理,别人却不接受,这是别人的愚痴;但若你什麽道理都不讲,只是用负责人的身份以势压人,那只能把别人的意见暂时压下来,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第十七课思考题

74、弘扬《弟子规》时,你打算用什麽方法?为什麽?

75、若与人有财物上的往来,应当遵循什麽原则?这样做有何必要?你以前做得怎麽样?

76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对这一颂你有何体会?你如何将此教义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请以具体事例说明。

77、与他人的恩恩怨怨,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对於别人的怨恨,佛教、儒教、道教分别持何种态度?明白这一点,你有哪些收获?

78、对家中的仆人、单位中的下属,你是如何与之相处的?除了身体上的端正以外,你内心中对他们有宽容、慈悲吗?你在尝试着改变吗?

79、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以理服人,还是以势压人?为什麽?请说明各自之利弊。

 


[34] 详见《妙法宝库19—旅途脚印》之修女

[35] 指学院道友所学的《弟子规》小册子,而不是这本《弟子规另解》。

[36] 《论语》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有人问孔子:用恩德去酬报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说:如果怨恨我的人,我用恩德去酬报他,那麽对我有恩德的人该如何酬报呢?因此,怨恨我的人,不如用正直的道理去开导他;对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恩德去报答他。

[37] 《老子》云: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38] 沙门四法:别人打我时,我不还手;别人骂我时,我不还口;别人恨我时,我不恨他;别人说我过失时,我不说他的过失。

[39] 《格言宝藏论》云:主人经常爱护人,则彼易得自眷仆,如于莲花盛开湖,水鸭亦会自然聚。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莲师极密圣地『贝玛贵』建寺计划
绿度母除障
施身法祖师.玛姬拉尊
2008年达香寺大藏经法会-YouTube - kalucenter
谁说清廉的人,就治理的好? - 王尚智的双城心事- udn部落格

赞助网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相關網站
法鼓佛修研習院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