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喜措嘉佛母灌頂暨開示 甘丹文殊5/3文殊菩薩灌頂暨尊勝佛母長壽 神變節~~放生、大威德金剛火供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1/08 21:11:58
學習次第 : 初阶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八课

下面讲第七个问题亲仁,即亲近仁德之士,也就是佛教讲的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

亲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同是人,类不齐:同样在世为人,但品行高低、性格贤劣、贫富贵贱各不相同。如《君规教言论》所言:泱泱大国之中有,各种各样贤劣士。在佛教中,佛陀之所以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也是因为众生的根基、意乐千差万别,故以善巧方便应机施教。

不仅佛教如此,儒教圣贤在教育弟子时,也是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弟子的不同性格作不同的引导。比如,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你父亲、兄长都还在,他们的阅历与经验比你丰富,应该先问问他们,不要急着动手。

接着,冉有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如果我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孔子回答:当然要马上去做。

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听後,大惑不解,就问:子路和冉有的问题是同样的,为什麽您的答案却不一样?

孔子答道:子路为人冒冒失失,做事不经观察,比较草率冲动,所以我要他三思而後行;冉有平时遇事畏缩,没有魄力,他需要勇气与胆量,所以我鼓励他不要犹豫,听到好主意就要立即行动。

可见,智者对不同的两个人,所作的调教截然不同。就算他们犯的错误或做的功德完全一样,但也因为性格不同,造成的利害迥然有异。因此,我们遇到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流俗众,仁者稀:在不同类别的人当中,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占大多数,而具有仁德、具有智慧的人少之又少。麦彭仁波切在格言中也说:成百上千人之中,具大功德仅少数。

这个规律,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我们上学读书时,一个班四十多人,能考上大学本科的,只有寥寥数人,考上专科的稍多一点,落榜的则占大多数。在我们学院也是一样,一个班即使有五六十人,但要从中选出法师或辅导员,也相当困难,去年我们在一个班找两三个辅导员,选半天都选不出来。贡唐丹毕准美在《水木格言》中也说:百人有一勇士,千人有一智者。所以,在这个世间上,品行一般的俗人比比皆是,品行高尚的仁者极其鲜少。正因为大多数人品德低劣,行持不善业,故死後多半会堕於恶趣,如《四百论》云:由於诸人类,多持不善品,以是诸异生,多堕於恶趣。

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素质高的人只占极少数,素质低的人到处都是;佛教团体中也不例外,学佛的人虽然多,但大多数只停留在形象上,即使偶尔深入一点,也离不开常见、断见等邪分别念。因此,对於高尚之士的行为,大部分人不理解也是正常的。《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下等人听到後,会觉得难以置信,并大声嘲笑,如果不让他们觉得可笑,也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了。

所以,我们的行为越受诽谤、越受讥笑,越说明这不是一般人的行境,故没必要闷闷不乐,而应当以此为荣。现在有些佛教徒说:我磕大头时,许多人不理解,常常讥笑我。”“我吃饭前念偈颂供养三宝,有人说这跟文革时期的红卫兵一样,太可笑了,愚痴!其实这是他们不懂的甚深之理,如果懂得了,就不会如此排斥了。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水准。

有些法师说:我给下面讲经说法,大多数人都学得不好,我很失望,不愿带这个班了。这样想不合理。因为在我们娑婆世界,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了,倘若一个班中大多数都是智者、极少数是愚者,这才是不现实的。

包括国外很多教授,我以前在一些场合中跟他们交流时,他们也抱怨大多数人特别笨,为什麽已经考上大学了,竟然还是学不会?其实这也是因为凡夫贪嗔痴烦恼重,即使他们刚开始不错,但在外境的种种诱惑下,用不了多久,智慧也会退失的。同样,出家团体中也有这种现象,有些人几年前学习、德行等令人称道,但後来不知道什麽原因,好像得了传染病一样,一夜之间就全变了,特别可怕。

所以,在五浊恶世,真正能深入学习、永恒坚持的人极为罕见。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在闻思修的过程中,一直在文字表面上划,没有感受到其中的美妙胜味,这样学习就很难持久。因此,不管学显宗密宗还是传统文化,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这些道理深入骨髓,若能如此,外面的诱惑或违缘再强,也不会让你的信心改变。

鉴於此,我要求大家闻思时最好能背诵,而且,你学了一个颂词後,应该把它的内涵领会於心,跟你的血液融在一起,这样有生之年中就不容易退转。否则,只是简单地听听法、修修法,每天坐在闻法的行列中,心却一直在打妄想,效果肯定不会好。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必须要感悟到它的殊胜道理,这极为重要!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果仁者,人多畏:如果是真有德行、有智慧的仁者,他有很多不共的特点。就像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所说[40],真正的善知识既跟世人相同,因为他要随顺世间;又跟世人不同,因为他的心行已超越了世间。的确我们也看得到,具有殊胜境界的上师,一方面跟世人一样会吃饭、走路、说笑、睡觉,但另一方面,又跟世人完全不同,比如我们觉得电影很好看、东西很好吃,对此会产生贪执,而超越了凡夫境界的上师,也许表面会随顺你,但实际上,他不会把这些看作人生目标。

在这样的仁者面前,众人自然会感到敬畏。就像上师如意宝,学院成千上万的弟子都害怕他,但又特别想亲近他、恭敬他,那种感觉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这就是上师的德行和修证所感。不像现在有些人,为了赢得众人的恭敬和尊重,故意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但这种假像只能维持一两天,过不了多久就会被识破。所以,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时时流露出一种威严。

言不讳,色不媚:仁者说话不会扭曲事实、有所忌讳,所讲的都是真诚之语;容貌坦然儒雅,也不会为取悦别人而谄媚求好。

虽说儒教对前世的研究一片空白、对後世的探索一片模糊,但对今生的观察,还是很不错的。此处所定义的仁者,尽管不像佛教的善知识,要具有一定修证、对弟子的今生来世负责、希望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但有了这些德相,对自他还是有相当大的帮助。

当然,这里所讲的道理,在佛教格言中也有。如《水木格言》云:言少含笑知要,众人悉皆畏之,默默荡漾江河,深度难以估计。真正的大德语言不多,不会特别罗唆,像乌鸦一样遭人厌恶;面带微笑,不会成天愁眉苦脸;同时,了知世出世间的诸多要诀,这样一来,众人都对他非常敬畏。犹如静静流淌的江河,深度难以估测,所以谁都害怕,不敢随便渡越。但如果是喧哗不停的小溪,一看就知道深浅,因此谁都敢过。就像一些嘴杂的人,想什麽就吐出来了,稍一接触就知道他智慧浅薄。

所以,真正的善知识有他的法相。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赞叹自己的老师具有五种美德——“温、良、恭、俭、让。子夏也说: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君子的容貌,从外表看来有三种变化:起初远远望见他,觉得很庄重;接近之後,觉得很温和;等到听他说话,又觉得他很严厉。像法王如意宝,不但具足这些世间德相,而且,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所讲的出世间德相,上师也无一不圆满,自然值得我们亲近。

不但上师该有上师的德相,官员也该有官员的德相。从前,于谦是明朝着名的大臣,他作风廉洁,为人耿直。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朝政腐败,贪污成风,贿赂公行。地方官进京办事,总要先送白银贿赂上司,只有于谦从来不送礼。有人劝他:你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於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如果在现在的领导面前,说自己带了两袖清风,那你什麽都办不成,只能两手空空地回来。)

古代有些官员非常廉洁,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在的领导根本不懂这些,虽不敢说100%都是如此,但相当一部分人整天只盯着钱财和地位,除此以外,什麽仁义道德都不讲。

因此,我们一定要给孩子灌输仁德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他做任何一件事,都不会想到别人。古人说过: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己。而现在的人不要说君子,连一般的普通人都做不好。当前社会的黑暗状况,大家应该也明白,所以务必要对下一代传播真理,让他们的今生来世有机会趋入光明。

在此我们还要了知,儒教所讲的仁者德相,与佛教中的上师法相并不相同。在佛教,小乘上师有别解脱乘的法相,大乘上师有菩萨乘的法相(见《经庄严论》),密乘上师有金刚乘的法相(见《心性休息》)。如果你想学修显宗或密宗,首先要找一位具相善知识,在未结法缘之前详细观察。而一旦你结上了法缘,再去观察上师的话,则会有很大过患。

但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先去听法、先去受戒、先去灌顶,之後觉得不对了,又开始抛弃上师,甚至把皈依证上的名字也抹掉,重新加入另一个团体。在新团体中也呆不下来,又换一个上师,再加入一个团体……这种行为特别可笑,而且有很大的过失!佛法不像世间法,你结上法缘後再舍弃上师,这个果报即生中不一定看得出来,但你的阿赖耶上已种下了黑色种子,将来必定要感受苦果。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所以,尚未学佛的人,必须用清醒的头脑,从各方面来观察佛教;若想要依止善知识,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千万不要着急。如果你急急忙忙随便找个上师,今天听这个法、明天听那个法,过几天又进行譭谤,这是特别愚昧无知的行为。现在这个社会上,这类现象特别多,甚至有些学佛多年的人,也经常换上师、换佛法,这完全没有必要。

古代的修行人不像我们一样,那时候科学不发达,各种资讯也没有如此铺天盖地、诱惑人心,在他们的生活中,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什麽散乱因缘,所以修行起来也方便。而现在的人,修行确实不好成办,不但顺缘少得可怜,而且违缘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麽多违缘在我们面前一直晃,除了有定力的人以外,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了诱惑,让自己的学佛善始善终。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假如有机缘亲近仁者,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自己的品德自然而然会进步,过错也会随之减少。

依止具有德行的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行为、修行境界会带来巨大转变。这样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不是你今天刚依止,明天就头上起个包,而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甚至有时候你不一定能发觉,好像一两年里,烦恼反而更重了,但实际上,不知不觉中你的功德已经越来越增上了。

有些人说:我以前不学佛时,心很平静;现在一学佛,起心动念越来越大了,特别可怕,所以,还是不学佛好一点。这种观念不对。举个例子来说,野马没人管的时候,它的行为很温和,而一旦有人为了驯服它,把绳索套在它脖子上,刚开始它肯定乱蹦乱跳、脾气暴躁,但只要你坚持不懈地继续调伏,一段时间以後,它就会变得温驯、听话。

或者如同一个孩童,你从来不用去管他时,他看起来很乖巧可爱,而一旦让你管他的学习、生活,你叫他好好呆着不动,他总会有许多状况:我可不可以出去一下?”“我肚子特别痛,想要上厕所。”“哎哟,我好难受啊,能不能吃点东西?”……这时他的调皮特别明显。我们的心也是如此。你不去观察它时,它似乎很平静,然而若一观察,刚开始它会很粗猛,但只要时间久了,慢慢就能得以调伏。

所以,依止善知识的人,都是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具有功德、减少过失的,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好人。而且在依止的过程中,对方若是上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上等人;对方若是中等人,自己也会变成中等人;对方若是下等人,那自己就会变成下等人。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41],普通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後,就会薰染上栴檀木的妙香。同样,若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薰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变成他们那样。

因此,依止善知识的时间,要越长越好。有些人说:我已经得到法了,明天就离开上师。这种做法不对。我们看前辈的修行人,他们依止上师并非轻而易举,而是经历了无数苦行,不说一般人,即便一些特别伟大的上师也是如此。像无垢光尊者的上师革玛燃匝,他依止大成就者美龙多吉时,条件十分艰苦。他在两个夏天里,通过绘画得到了四升青稞,其中两升青稞用来买纸,晚上撰写经函,两升用来买看书用的酥油灯和生活资具。当时他还患有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仍一边苦行,一边夜以继日地在上师身边学习。後来,他相续中生起了殊胜证悟,令上师极为欢喜,上师开许他可以利益众生[42]。在藏传佛教中,革玛燃匝是最伟大的一位上师,止贡法王说过,他拥有两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弟子——m巴自生金刚、全知无垢光尊者。

像这样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尚且要通过苦行依止上师才能开悟,那我们就更不用说了。然而现在很多人生活太舒适、太奢侈了,包括我们学院,有时候我感觉条件太好了,修行不一定很成功。我刚来学院时,不管是吃的也好、住的也好,条件都相当差,那时为了买几斤挂面,要走二十多公里的路去县城。挂面买回来後,一两天煮一点吃,觉得特别香,像天人的甘露一样,但现在根本找不到那种滋味了。

品尝佛法的甘露妙味,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修行中吃点苦是值得的。听说个别道友非常拮据,住处、生活等各方面压力比较大,家里又不支持,只靠一点点生活费在支撑着。这样的安贫乐道,真的很让人羡慕,你的生活越苦,出离心就会越增上,所以千万不要气馁。

与之相比,现在城市里的人,在佛法上没什麽压力,生活上却有很大压力。这种压力让他们的脚步一年比一年快,始终停不下来。如果有人停下来了,别人就认为他要麽精神有问题,要麽是生病了,要麽已经痴呆了。而古人不是这样,他们虽然生活简单,但有大量时间用来修身养德。所以,古人重视精神财富的积累,并不太重视物质财富。

我们也应给孩子从小灌输这种理念。孩子相当於一张白纸,家长和老师在上面画什麽,他就会变成什麽颜色,进而影响他一生的行为。所以,对孩子必须进行仁德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善知识来引导。

不过在大城市里,想寻找一位具相善知识,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建议大家多看古德先贤的书,或国内外一些法师的光碟,其实这就是善知识。因为善知识只是通过语言来教化他人,除此之外,佛陀也并未开许使用神通。以前佛陀在印度时,有眷属就问:佛陀您有无碍的神通,成千上万的众生又相信神通,您为何不示现神通来度化众生?佛陀说:我不喜欢那样做,我喜欢示现的神通只有一种,那就是弘法的神通。

因此,对於上师,无论你怎麽亲近,即使把头抵着他的膝盖,也不一定能得到意传加持,最重要的是,上师的教言要融入你心。我十年前看过噶m巴的一个教言,他说:上师不一定非要见到,只要遵循他的教言,让你的行为有所改变,就可以把他当作上师。现在很多人总抱怨找不到上师,其实上师在哪里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如果得到他的教言,让自己断恶行善,改正以往的过错,那上师就已经在你面前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依止上师!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不管在修行中还是生活中,恶友的影响都非常大。《佛子行》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菩提心也会荡然无存,所以大乘佛子要远离恶友。

对凡夫人而言,依止善知识一个月所取得的成就,依靠恶友一晚上就可以摧毁。以前有一个道友,多年以来,在家长和道友的帮助下,他学得还不错。但後来遇到一个坏人,只聊了一个晚上,他从此就像着魔般一路滑下去了。可见,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如《水木格言》云:纵是圆满之树,久存水中腐根,具足功德正士,亦为恶友所毁。

所以,有些人也不要太自信:我学佛这麽多年了,不会受恶友影响的。上师您可以不放心其他人,但是对我,您放一百个心好了。可我还是不放心啊!因为你一旦落入恶人群体中,肯定会受到他们的影响。

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交往。如果有人具有傲慢心,贪嗔痴深重,对善知识和圣者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他就是被魔加持了,千万不能与之交往、同吃同住,否则你的行为渐渐会被其同化,远离圣者的行境,最终的下场必定是被引入恶趣。《入行论》也说:行为同凡愚,必堕三恶趣,令入非圣境,何须近凡愚?关於依止恶友的过患,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也讲得很清楚,故我们务必要与恶友一刀两断,不可以同流合污。

《世说新语》中有这麽一则故事:管甯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甯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後,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麽,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後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麽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乾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甯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後,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後,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着名的管甯割席

这虽然是个世间故事,但在佛教中,许多善知识也同样教诫我们:尽量远离对自己修行无益之人。否则,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你的邪见、偏见会越来越增上,智慧、才能也将全部灭尽。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以上讲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每一个道理都非常好。虽然这里没有讲光明大圆满的风脉明点,没有讲怎麽修宝瓶气,也没有讲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观想方法,但是对做人的道理,却分析得很透彻。所以,这部论典不仅世间人要懂,住山的修行人、闭关者也要懂。

懂得这些道理之後,自己还要身体力行,付诸於实践。否则,一切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行动中却不去做,那就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在意义。只会讲而不会做的人,最容易养成虚泛浮华、表里不一的习气,如此又怎麽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所以,学以致用很重要,我们既要有学问,也要能行持。

其实行持这些并不难。六七个月前,我在成都医院时,给两个孩子讲过《弟子规》。之前他们天天吵架、打架,家人也很烦。但他们学了《弟子规》後,直到现在也没打过一次架,这就是身体力行。很多道友也是一样,以前不恭敬父母的,听了《弟子规》之後,对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善,这也是身体力行。

力行实际上是一种德,学文则是一种才。关於德和才所形成的人的不同类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43]中讲得非常好。他说:德才兼备者叫圣人;无德无才者叫愚人;德胜才者叫君子,才胜德者叫小人。依据他这种分法,现在有些大学生,尽管学问不错,但由於没有德行,也不能叫大学生,充其量只能叫小学生

书中还说: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意思是,君子持有才能可以行持善法,小人持有才能只会无恶不作。这句话讲得非常有道理。现在的社会上,有些人虽读过很多书,拿了研究生或博士的文凭,但如果自私自利,凭着自己的小聪明,贪污腐败、伤天害理,这种人绝对称不上是人才

以上所讲的道理相当重要,我们对此应再三思维,并实际行持。当然,若想真正学有所成,学什麽知识很关键。假如你所学的毫无意义,即使花多少时间去努力实行,也改变不了自己的人生。但如果学习圣者传下来的教言,那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再好的道理光留在文字上,却没有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有些国家政策,纸上写的是一套,执行时是另一套,这就谈不上什麽贯彻了。

所以,不管是佛教还是世间,都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古人一直非常重视的,我们也觉得它很重要。要知道,只懂一些知识并不够,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用於实际行动中。像这部《弟子规》,它的颂词不多,若能将其背下来,做人做事随时用得上,那麽在此基础上,再去修持皈依、菩提心及密法的甚深境界,势必会有很大帮助,绝不会有任何危害。

但有些人不这麽认为,他们一上来就专注于修行,把所有闻思统统撇开:这都是分别念,学习这些干嘛?应该让心休息。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你毕竟住在娑婆世界,是具足五欲六情的凡夫,在修行过程中,难免会生起烦恼,难免会与人打交道,到了那时,你该如何面对?这是不得不考虑的。所以,口头上说不需要,实际上不一定做得到。反之,有些人一直在理论上夸夸其谈,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但从来不去实修,这对自相续也没有多大利益。因此,这二者都不合理,大家要避免走极端!


第十八课思考题


80
、教育时为何要应机施教?在千差万别的人中,什麽样的人多?什麽样的人少?懂得这一点,对你有哪些帮助?

81、你怎麽看待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句话?

82、儒教所定义的仁者,具备什麽样的法相?这与佛教中的善知识有何差别?你是如何亲近仁者或善知识的?在此之前你详细观察过吗?

83、有些人没学佛时,心平静无波,但学佛之後,各种分别念特别猛烈,这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为什麽?

84、不肯亲近仁者,却喜欢交往恶友,这会有什麽害处?你有过这种经历吗?管甯割席的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85、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怎样定义圣人、愚人、君子、小人?你觉得这有道理吗?请谈谈你自己的体会。



[40]
颂云:若问上师之法相,为引世间与众同,超世间故与众殊,三门诸行较众胜。

[41] 《功德藏》云: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

[42] 详见《上师心滴·历史宝鬘论》。

[43]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是继《史记》之後的又一历史巨着,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2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显德6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在这部书中,司马光并非只单纯记载历史,而是对历朝历代的得失兴亡,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以此加强统治。据说毛泽东生前特别喜欢《资治通鉴》,天天放在枕边,共看了17遍。










相關文章:
弟子规另解 第二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二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一课
弟子规另解 第十课
弟子规另解 第九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八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七课
弟子规另解 第六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五课
弟子规另解 第四课
弟子规另解 第三课
弟子规另解 第二课
弟子规

上一篇(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集) 回目錄 下一篇(弟子规另解 第十七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法海点滴 道次第 中华民国阿底峡佛学会
大圆满之门-秋吉林巴-2009/1/24
直贡噶举不共护法—阿企佛母
青海塔尔寺青藏铁路12天深度之旅
财神文物展,求财物品大观园

赞助网站
台灣會議中心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南亞技術學院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