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願實現 高雄市舊譯顯密法林佛學會11月份法訊 大方廣2009年法訊-堪布札西多傑仁波切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九节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5/03 08:43:0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5/03 08:42:20   编辑部 报导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九节课

第五十九节课

如果没有行持前面所讲的道理,那以什麽方式来对治呢?下面就讲这个问题。

子三(修未如是行之对治)分二:一、思维暇满难得;二、已得当取实义。

丑一、思维暇满难得:

吾当再三思,历劫得暇满,

故应持此心,不动如须弥。

我们应反反复复思维,学佛的因缘极为难得,这种具有十八暇满的人身,经过多生累劫才幸运得到。在前面内容中,从比喻、数目、本质等方面,已讲过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现在得到这种人身,没有转到八无暇当中,今生又值遇大乘佛法,此时此刻应劝勉自己努力受持如意宝般的菩提心,或者说要行持暇满难得的修行之心(有两种解释方法)。不管遇到什麽违缘、障碍、灾难,这颗心都不能随外境而改变,务必要坚定地守持下去,乃至有生之年也不退转,犹如须弥山般毫不动摇。

须弥山无论遇到大海的惊涛骇浪,还是狂风的呼啸侵袭,都如如不动,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遇到再大的痛苦、再大的魔障,利他的菩提心也永远不能动摇,必须要有这种决心。有了这种决心,也许我们会遇到痛苦、违缘、疾病等不顺之事,但由於誓言坚定,任何障碍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心。

以前汉藏的高僧大德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遇到违缘,从传记中可以看出,他们经历的磨难是无法想像的,正因为自己的心相当坚定,所以违缘也拿他们无可奈何。以前霍西的曲恰堪布(现已经圆寂),在十年文革期间,每天下午从不间断看经书。当时的社会状况非常恐怖,不要说每天看经书,就连念一句观音心咒也被视为大逆不道。有一次堪布在帐篷里看经书,有些领导(有男有女)趴在外面偷看,当时堪布也发现了,他实在没办法,就把衣服全部脱光,大声狂叫地追他们。这些领导非常害怕,说堪布已经发疯了,从此之後再也不来偷看了。後来,堪布在那个年代中一直装精神病,每天学习一些经文,生活过得倒也自在。

堪布贡噶旺秋的经历也非常感人,他现在八十来岁了,以前在监狱关了二十几年,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始终也没有退。刚开始时,红卫兵将寺院经堂作为监狱,跟他关在一起的有好多犯人,这些人每天没处小便,只能在佛像前解决,他看到以後很难过,但也没有办法,只有在心里默默地忏悔……(当时由於社会环境所迫,好多经堂只剩下一面墙壁,或者是变成了监狱。记得在我小时候,家乡寺院的经堂就变成牛圈,合作社的几百头犁牛全部关在那里面。很多老年人说,这里原来有多少多少出家人,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提起来就忍不住流泪。)在那种年代中对三宝的信心一直不退,且以各种方式默默修持长达二十多年,这种精神的确令人佩服。最近西方人将此编成纪录片,名叫《幻化成真》,通过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和这位老修行人的一生作对比,给如今的修行人一些启示。

这些大德的行为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这一生也许会遇到社会违缘,或者以个人业力而导致的逆境,那时不管是身心状况也好,家庭状况也好,即使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作为真正的修行人,对三宝佛陀的信心也应该越来越强,纵使身体、财产、地位、名声舍弃无余,也没什麽遗憾的,唯一就是不能舍弃利他的菩提心。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决心。若能如此,以後即便遇到违缘,菩提心也不会有什麽动摇了。

获得暇满人身并不容易,依靠这种人身修持佛法,可能会遭到父母亲友、工作单位的百般阻挠,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退转自己的信心。我们在座的有些道友,已经被家里人抓了三四次,但自己始终不听他们的,一次次又跑回来,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以後他们修行会怎麽样,这个不得而知,但从目前状况来看,此举确是有坚定信心的一种标志。否则,现在社会上的人,没有遇到违缘也会退失信心,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我以前讲过,凡是遇到大的原则性问题,比如令菩提心退失、道心退失,在这种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听世间人的,因为他们的思想与诸佛菩萨的教言完全不一致。以前宣化上人也说过:学佛者的思想行为与世俗上一般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是利用人身造恶业,学佛者利用人身来了生死。这句话真是千真万确,世间人的言行与修行人虽然也有相同之处,但在根本原则上,二者大相径庭。世间人要名声、要地位、要财产、要赚钱,还要搞许多世间八法,甚至为利益自己而伤害众生。而我们希求了生脱死,在轮回中帮助众生、利益众生,与世俗人的心态完全相反。这样一来,我们在修学过程中应该想:现在这麽难得的人身已经得到了,这麽珍贵的菩提心也已经生起了,如果没有把握机会,好好地利用人身,再也没有比这更遗憾的事情了。

因此,每个道友在修行过程中,务必要再三地思维、再三地发心。人生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没有来世,这辈子怎麽过都可以,舍弃菩提心也无所谓。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今生,把握当下。有些注释中是这样讲的:须弥山能经受三种违缘,不为毁坏,我们修心也是同样,善友、恶友、中友三种违缘也不能削弱修心意志。所以遇到亲朋好友造违缘时,他们的话不要听,虽然在日常吃住等方面,不用拒人於千里之外,但最关键的有些问题——让你舍弃菩提心、让你还俗、让你不要学佛,最好不要跟他们签合同

丑二(已得当取实义)分二:一、身体无有所贪精华;二、依身当修法。

按照其他讲义的划分方式,以下主要讲摄集善法戒,前面已经讲了严禁恶行戒,後面还要讲饶益有情戒

那麽真要修学佛法的话,首先不应该贪执身体。世间上许许多多人想学习佛法,但由於贪执身体、财产、亲朋好友,以致学佛的时间几乎没有。在学佛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麽?就是贪执自己的身体。自古以来,无数修行人对身体不太重视、不太贪执,原因也在这里。当然,我们佛教徒并不是对身体一点也不关爱、不保护,《中观四百论》中说,作为行持善法的所依,我们也可以保护身体。但是过犹不及,假如整天养护身体,自己就不会有学佛的时间。所以,此处着重强调不要贪执身体。

寅一、身体无有所贪精华:

秃鹰贪食肉,争夺扯我屍,

若汝不经意,云何今爱惜?

各大论师对此颂的解释不相同:善天尊者说守护菩提心非常重要,而不应该爱护身体,因为身体对自利起不到任何作用;慧源尊者与普明尊者则将此作为连接文进行宣讲。不管怎麽样,我们都不应该贪着身体,否则活着的时候贪着,死後为什麽不贪着呢?

下面用拟人的手法,将身体、执着身体的心、对治执着身体的智慧这三者,以对话的方式进行剖析:

心意啊,你贪着身体是不合理的。如果你认为不保护身体,它就会不高兴,那人死後送到屍陀林,鹰鹫互相争夺撕扯屍体,那时候你如果毫不介意,现在为什麽要爱惜它呢?

在古印度,人死後大多数都是天葬,只有极少数人采用水葬、土葬、火葬,历史上有名的是八大屍陀林,现在的屍陀林也比较多,故此处寂天论师是按当时印度传统来宣说的。除了印度以外,藏地以及别的国家也有天葬传统。但以现在习俗而言,天葬可能不太多,主要都是火葬。不管以什麽方式处理屍体,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以天葬为例,人死之後,四个人把屍体抬到屍陀林,或用拖拉机、小车运到那里,放在天葬台上。整个天葬的过程,後面也会详细地讲,但我觉得还是亲眼目睹好一点,如果你们有机会看一下,内心的的确确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们活着的时候,对身体、四肢、面部相当贪爱,但放到天葬台上以後,谁也没有兴趣去迷恋它、执着它,整个屍体也显得非常丑陋,令人厌恶。天葬师用利刃将皮肤、肌肉、骨架一一剖开,秃鹫、野狗、狐狸、豺狼就一拥而上,拼命地扯来扯去、夺来夺去,很快将这个身体一抢而光。十几个屍体,大概一下午就吃完了。在吃的时候,秃鹫的行为也极为猛厉,有时候把肠子拉来拉去……

而在此之前,我们却对身体百般护惜,别人无意中碰了一下,心里也会不高兴:你这个人怎麽搞的,为什麽碰我?你给我离远一点,我身体是不能随随便便给别人碰的!特别的骄傲执着。但在天葬的时候,不要说稍微碰一下,即便撕扯吞噬内脏、血肉、皮肤,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抗议。最後只剩下骨架时,天葬师就用铁锤在石头上砸碎,之後它们又把骨髓、碎骨全部吃光。几分钟过後,一个人就完全从视野中消失了。

大家不妨想一想,现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对身体如是贪着,但死後照样也是自己的身体,那时对秃鹫、野狗的撕扯为什麽不生嗔恨心,不去保护这个身体呢?

现在的世间人,整天保养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喜欢漂亮的年轻人,对这个身体百般修饰,每天花很长时间照镜子,希望自己变得好看一点。其实喜欢美色的人,来世的果报是变成飞蛾。由於生前爱漂亮,看到美丽的灯火时,就扑上去而死在里面。所以,大城市里的俊男美女,来世会怎麽样也不好说。

现在我们学习《入行论》,每天规定修半个小时菩提心,但有些人修菩提心没有时间,每天半个小时的化妆是离不开的。前段时间一位上师在某地传讲菩提心法要,这个法门非常殊胜,有个居士十分开心,马上打电话告诉朋友:今天某某上师要传法,你快来参加啊!她说:我不空,不去了。”“为什麽?”“要去的话,我要洗脸,还要化妆。”“不要紧,还有好长时间才开讲。”“不行不行,要化妆的话,起码45分钟以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听了以後,心想:幸好这里有这麽多人出家,她们现在不用化妆,除了睡懒觉以外,不用这样浪费时间。如果没有出家的话,不管长得好看、难看,在这种迷惑的环境中,谁也逃不开的。现在有些人看到唐卡里妙音天女、度母的眉毛好看,眼睛好看,自己就每天都照着画。其实在我看来,特别喜欢化妆的人,心里也好像非常痛苦,她们所谓的美丽,经常被泪水模糊成一团。

在人生当中,菩提心是最珍贵的,可现在大多数人根本不懂这个道理,反而颠倒地认为给身体打扮化妆才最有意义。其实这种所谓的意义,只不过是浪费财产而已,为了化妆打扮,有些人花的钱简直是天文数字。查理斯王子的王妃卡蜜拉,每个月的化妆费是4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600多万,光是染头发一项,每个月就要3000英镑,折人民币45000左右。有些人可能没有这麽多钱,但把自己的工资、打工钱全部用来买化妆品,她们也觉得在所不惜。实际上,你打扮得再动人,老了以後也没办法阻挡脸上的皱纹,死後不管是火葬还是天葬,身体再怎麽好看也没有用。所以,如果有机会看一下屍体的结构,了知自己特别执着的就是这副骨架而已,那打扮身体的邪念就会逐渐断除,修法的信心也会自然增上的。

当然,你如果有财产的话,在脸上敷多少,对我们都无利无害,但对自己的修行确实有障碍。大家也可以看一看,那些喜欢打扮的人,往往修行不太好,将所有的时间精力全部用在执着身体上,哪有心思去闻思修行呢?因此,寂天菩萨要求行持善法时首先不要贪执身体,大家也应该想一想这个道理。

下面是说:身体与心是他体的,二者之间毫不相干,故不应该执着它。

意汝於此身,何故执且护?

汝彼既各别,于汝何所需?

这里也是用拟人的手法说:极为愚痴的心啊,你为什麽将这个身体执为我所而百般呵护呢?如果你认为:身体是我今生的房子,不可能不保护它、贪恋它。但这种护持贪恋,对今生来世没有任何益处。除了像古大德那样把它作为修行的所依,身体又有什麽用处呢?你是你,身体是身体,它与你是各自分开的别体,为什麽要去执着呢?

从因、本体、果的角度来讲,身体和意识是完全分开的。从因来讲,身体的因是父母的不净种子依靠四大聚合而成,而我们这辈子心识的因,则是前一刹那中阴身时的心识等流。从本体而言,身体是四大组成的无情法,也是一种粗大色法,而所谓的心,则是非无情的明清之法。从果来说,身体只能暂时维持一段时间,死後处理完了就没有了,而心如果没有获得解脱,始终在轮回中不断地流转,犹如河流一样,虽经过许多村庄、田野而汇入大海,但中间一直没有间断过。由此可见,心和身体是别别分开的他体。

然而,唯物论、顺世外道的论师们认为:这颗心依靠身体而产生。对於这种观点,《释量论》第二品中也详细分析过,论中说:心的近取因是心,身体是心的俱有缘,就像青稞是从青稞种子中产生的,并不是从化肥和地水火风中产生的 。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搞清楚。有些人认为身体毁灭後心也随之而灭,这种想法十分愚痴,虽然身体对心有一定作用,身体受损时心也有所改变,但身体并不是心的因。如果令心改变就是心的因,那胆小的人见到鲜血会昏厥,听到老虎声恐怖万分,鲜血、老虎声也能令心改变,那如此一来,鲜血、老虎声也变成心的因了,这是谁也不会承认的。所以外境的所缘缘可以让心改变,但不一定是心的因。另外,凡夫人看到美色增长贪心、看到怨敌增长嗔心,但阿罗汉根本不受这些影响,以前有位安忍沙门,身肉被一块块割下去,心一点也没有改变。所以,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身与心有因果关系,这是没有区分俱有缘和近取因所致。

心刹那刹那迁变、永不间断,这是新一代科学家已经认识到的,《佛教科学论》也引用过他们的论证,证明除身体以外有一个东西——心,永远也不会灭。然而,现在有些人的习气比较严重,经常怀疑自己死後心也随着而灭,这绝对是一种妄想。如果你真的有证据,那可以公开说一下,看这种理论能否站得住脚,但事实证明这样的证据根本找不到。

现在有些愚痴的人经常强调这种论调,觉得死後什麽都没有了,於是醉生梦死地过日子,根本不管自己的後世。这是一种极愚痴的做法。如果按佛教的逻辑进行观察,我们会发现身体只是偶尔的,心却是永恒的,身体就像客房一样,只是我们暂时的歇脚处,总有一天会舍弃,所以用不着特别执着它。有过濒死经验的人都知道,当自己远远离开身体时,还能见到好多医生对它进行治疗,因此世出世间都可以证明:除了身体以外,心是单独存在的。

这样一来,我们再三地问心识:你为什麽对身体如此贪执,这是没有任何实义的。你死了以後,身体能带得走吗?你下一辈子变成其他众生,原来特别执着的身体能带得走吗?一定要反复地提醒它,不要过於执着身体,本来不是自己的东西,偏偏认为是自己的,那别人也会笑你的。所以,身体只是一个暂时的客房,没有必要去执着,从此以後不要整天打扮这个身体——意思就是说明天以後再不要洗脸了(众笑)。

哎哟,我的身体好痛哦!可不可以这样说?名言中可以这样说,但实际上也不能特别执着,我的脚不能执着,我的手不能执着……

上一颂是从身心他体的角度,说明对身体不应执着。此颂是说由於身体不清净,故不应该执着。每颂的角度都不相同。

痴意汝云何,不护净树身,

何苦勤守护,腐朽臭皮囊?

愚痴的心啊,你为什麽不护持一个像树木那样洁净的身体,却偏要执着三十六种不净物组成的臭皮囊呢?

如果有人认为:虽然心与身体是他体,但心在轮回中还需要一个依存处,就像人暂时需要房子一样,没有身体的话,做什麽事情都不方便,所以我要天天保护它。

寂天论师用讽刺的语气呵斥道:既然你没有一个身体实在过不下去,那为什麽不去守护树木的身体,或者用塑胶、玻璃钢、不锈钢做成的身体,反而去守护腐朽肮脏的人体呢?那些身体多好啊,每天都不用洗,也不用保养,而这个身体不洗脸不打扮,就非常难看。原来有个人说:我不愿意我的妻子学佛法。我问他为什麽。他回答说:学佛的人不喜欢打扮,如果不打扮的话,我的妻子不好看。所以我的想法是:她最好不要学得太深了。确实这个身体有这种毛病,如果没有装饰的话,实际上是非常丑恶的。既然心要寻求依存处,就应该找个十分乾净、没有染污的身体,为什麽非要执着具足各种不净物、肮脏不堪的臭皮囊呢?实在不合理。

《学集论》中有教证说:如果身体成为利他之因、修行之依处,保护身体是允许的。但此处是说我们应该了解身体的成分,它完全是不乾净的东西,拼命执着是不合理的。《摩邓女经》中记载:当时摩邓女 特别贪恋阿难,佛陀问她:你为什麽喜欢阿难?她说:阿难的鼻子好看、眼睛好看、耳朵好看、身体好看,走路的姿势也好看。佛陀说:你觉得他眼睛好看,眼睛里有眼泪;鼻子好看,鼻子里有鼻涕;耳朵好看,耳朵里有耳屎;身体好看,身体里有不净物……”宣说了这些教言後,摩邓女对身体的本质也生起了真实智慧。

佛陀时代的很多众生,依靠佛陀的教言完全能明白身心的本性。而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愿意听这些教言,就算偶尔听一听,也觉得自己分别念更可靠,将佛陀的教言、上师的教言、圣者的教言置之不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经常忆念佛语,佛陀之所以这样讲,肯定有非常甚深的意义,所以我们应深入细致地去研究。

现在世间上,绞尽脑汁潜心研究外在事物的人比较多,真正观察自己身体的人极为罕见。即使医学界或研究生理的人观察过,也不会用於修行方面,自己的贪着仍丝毫不减。在座有些道友,人生过了五六十年了,但从来都认为:我的身体很乾净,只可惜现在老了一点,脸上有些皱纹,不然我年轻时真的如何如何。实际上,这些人从来没有以佛教的智慧观察过身体,一直认为身体是我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不是你的东西?认为我的身体非常好,这种好又体现在哪里?观察以後才会明白,佛法让我们对身体有一种新的认识。

现在很多人整天吃吃喝喝,就是为了保养身体,甚至认为吃乌龟肉、青蛙肉对身体很好。其实这个身体再怎麽好,也是火葬时多加一点燃料而已,除此之外死时也没有什麽用。然而为了这个臭皮囊,有些人的贪污非常可怕。前段时间,国家资讯中心经济宏观调控动向组的一项报告中显示:2004年国家有640万公务员,一年中吃喝费用高达3700亿,每个人平均5.8万多。这些人经常以各种名义挥霍公款,出差时如果住三星级宾馆,就觉得特别受委屈,一定要四星级以上;吃一顿饭必须有山珍海味,而且全部是新鲜的。他们认为这对身体很好,其实以不净的东西入於身体,并付出其他生命的代价,对身体又好在哪里?人死後会怎麽样,大家也应该清楚,这些人为身体造了多少业,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

所以,修持佛法才最有意义,生活过得清净简单,就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我有时候看到门口只有自己的一双鞋,别的什麽都没有,心里觉得非常舒服。试想,如果住在城市里,每天要应酬多少人?大好时光全部用於吃吃喝喝,一点意义也没有。现在自己过一种平淡的生活,虽然相续中烦恼非常多,但每天都向好的方向祈祷、向好的方向发愿,这一点也非常难得。现在的世间人不知被美酒陶醉了,还是被毒药迷惑了,自己天天浑浑噩噩,看别人也是迷迷茫茫,在这种状态中虚度人生几十年,真是非常可惜。

所以,我们在座的出家人,今生有了出家的缘分,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外面城市里的修行人,现在能听受这样的大乘佛法,虽然我讲者非常低劣,但所讲的这个法却十分殊胜。我就像是商店里的售货员一样,又难看又没有智慧,特别可怜,但所卖的东西却货真价实、价值连城。你们所得到的,并不是我的声音,而是法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讲,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能遇到这样的大乘佛法,有金钱也不一定买得到,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修持。

总之,对身体真的应该好好观察,这并不是说笑话,你们应看一看贪着它对修行有没有意义?整天保护这个臭皮囊,到底能有什麽用处?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久而久之就会证悟的。当然,所谓的证悟也有不同层次之别。

首当以意观,析出表皮层,

次以智慧剑,剔肉离身骨。

有人认为:虽然身体不乾净,但总有一些精华实义吧。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倘若以智慧宝剑进行剖析,从皮肤的外层一直到筋肉、骨头,对身体的方方面面加以观察,实在没有值得执着的精妙之物。

如同屠夫杀完犁牛後,首先把皮肤剥开,然後将筋肉剔下来,接着剖开骨架,取出里面的内脏,除了这些血肉骨头以外,犁牛也没有别的东西了。同样,我们整天所贪着的身体,不管是自己的也好、别人的也好,假如用智慧宝剑进行剖析,从表皮、真皮开始,一直到里面的肌肉、脂肪、骨架、内脏,这些东西一一观察,到底哪一样才是自己贪着的呢?绝对没有。

学过医的人应该对此更清楚,以前有位医生说:我在实验室里做人体解剖时,屍体泡在药水里,臭不可闻,每次解剖完以後,中午饭都不想吃。前不久我去放生时,看到杀犁牛的场面,中午很多人都不想吃饭,虽然没有肉,但青菜也吃不下。当时我就跟一位仁波切开玩笑:你以後还想不想吃肉啊?所谓的犁牛肉,就是那样产生的,美食的背後都有一个血淋淋的场面……”

如果将身体从头到尾、从里到外,一一仔细观察,确实没什麽可贪的,甚至有时还会想吐。《观佛三昧海经》就有这样的内容:魔王波旬见悉达多太子勇猛修行,欲败其道,遂召集毒龙恶鬼等进行违害。太子入慈心三昧,不受任何所害。波旬大怒,复遣三个魔女,以各种媚态诱惑太子。尔时太子眉间白毫放光照向三女,她们自见体内充满血肉、鼻涕、大肠小肠、生藏熟藏等不净,於是呕吐不止。又见自己的头分别变成蛇、狐狸、狗,非常惊怖,匍匐而去。

所以,不管以现代医学还是佛法中的不净观进行分析,身体都是由不净物所组成,贪着它毫无意义。若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就为修行创造一个很好的顺缘,今後不会为保养身体而浪费时间了,一定会精进行持佛法的。

当然,今天所讲的内容,并不是让大家不要搞卫生,作一些非常不如法的行为。戒律中一再要求我们应随顺世间,尽管身体是臭皮囊,表面上也要有衣饰庄严。但过於执着会影响修行,实际上也没有必要,毕竟身体确确实实是不乾净的东西!










相關文章: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 第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一品菩提心利益 第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一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十五节课
《入行论释·善说海》思考题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 忏悔罪业 第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忏悔罪业 第二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二册 第二品思考题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二十九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一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二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三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四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受持菩提心 第三十五节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三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三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三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三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 不放逸 第四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四品不放逸 第四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第四品 思考题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四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四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四十九节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一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二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三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四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五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六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七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八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六十九节课
《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五品思考题
《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一品 思考题

上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 回目錄 下一篇(《入行论讲记》第四册 第)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黑财神
诺那祖师亲授莲师赞偈-七金刚句祈请颂
南卓仁波切带领高雄中心信众作四臂观音共修- 蕙蕙的部落格- Yahoo!奇摩
◎《华严经.十地品》地位.以澄观疏解为主.不动地菩萨无功用行之研究
龙钦巴上师相应法教学

赞助网站
台北教育網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慧炬機構
本機構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為宣揚中國佛教文化。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