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嘉拉福德圓滿佛學會】12-2月法訊 中華講修佛學會公開徵求會員 堪珠巴滇仁波切財神祈福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6 00:30:11
學習次第 : 进阶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丑三、妙相

()生苦因即缚,于常何有彼?不生苦因解,于常何有彼?

()问:於得妙解脱,须有常我为系缚解脱之所依。曰:应非须彼所依,以生苦之因即能系缚。于常住中何有彼事?必无有故。不生苦之因即能解脱,于常住中何有彼事?必无有故。

(讲记)外道说有独立自主的我,独立自主的我是常法。外道:要有常我才有解脱,被系缚也要有常我才能说系缚,没有一个我,很难说什麽系缚与解脱。自宗:不需要常我作为所依。生苦的因是业与烦恼,主要以烦恼为主,业与烦恼就能系缚,反之,如果有常我的话,就没办法被烦恼系缚。「生苦因」:生苦之因是业与烦恼,主要以烦恼为主。「生苦因即缚,于常何有彼」:产生苦的因素即系缚,这样一个系缚拿常我有什麽办法呢?「不生苦因」:解脱道。以佛教来说,无我慧是不生苦的因,也就是走向解脱的因素。「不生苦因解,于常何有彼」:不生苦的因即能解脱,如无我慧,无我慧拿常我有什麽办法呢?总之,外道认为没有常我追求解脱就没有意义。自宗说如果有常我的话,系缚之因业与烦恼拿常我没有办法,解脱之法无我慧等拿常我也没有办法。所以有常我的话,就没有系缚、解脱这些,反而是没有常我的话,就可以谈这些。

 

()不可说无常,彼非任何因。于不可说中,缚解皆非有。

    若自性无坏,智者说彼常,弃此可羞见,当说彼是常。

()正量部说:「彼常无常都不可说之我,是系缚解脱之所依。」曰:彼我应非任何果法之因,以不可说是无常性故。系缚解脱皆应非有,以常无常俱不可说故。正量部应抛弃此於正相违中计第三聚可羞之见,当说「彼我是常」,以彼我是不坏法故。若法自性无坏,诸智者即说彼法是常故。

(讲记)佛教中,应成派说自相空,自续派说谛实空,唯识宗说异体空,普遍都承认常一自在我空与独立自主我空。可是有部犊子部等五派主张一个不可说是常、也不可说是无常的我。通常会说他们是刚进佛门的佛弟子,所以不敢说无我,但是说有我,明显是外道的说法,所以就讲出「非常非无常的我」我是什麽?不可说。是常吗?不可说,是无常吗?不可说。[89]

    犊子部等五派:若有常我,确实无法成为系缚、解脱的所依,但非常非无常的我可以成为系缚、解脱的所依。对此,自宗说:不可说无常,也就是不是无常。不是无常,它就肯定不是任何一物的因素,因为无常才会有因果的内容。它既然没有果的话,那变成常法了。若是常法,如上所说,就没有系缚、解脱。

    「若自性无坏,智者说彼常,弃此可羞见,当说彼是常」:只要那个法自性无坏的话,智者们就会说它是常法。你们应该抛弃模拟二可的说法,模拟二可的说法是可羞的见解,应该说它是常法才对。

    「正量部应抛弃此於正相违中计第三聚可羞之见」:正相违不可以有第三聚。如常的反面是无常,无常的反面是常,二者是正相违,所以没有第三聚。如金瓶与陶瓶是相违的,只要是金瓶一定不是陶瓶,可是这二个并不是正相违,所以就会有第三聚,如我既不是金瓶、也不是陶瓶。又如我与不是我是正相违,没有第三聚,所有的事物都含在我与不是我当中。常与无常是正相违,正相违没有第三聚,可是你(正量部)讲出不可说常、不可说无常的第三聚,你应该抛弃这个说法才对。

 

 

子四、道谛

 

    灭谛是烦恼再也无法生起的情况,所以讲的时候是从烦恼是可以断除的这方面去讲,其中的重点是烦恼是不符合事实的。我们越努力去了解、观察只会越来越接近事实。如同昏暗的情况下看远处某物,乍看之下,可能认为是一头马,但是越接近看时,发现不过是个石碑。不清楚、误解的情况就类似烦恼,越接近看就越清楚的情况就类似道。先前误认为是马的观点是什麽时候破灭的?近看,看清楚时就破灭了。看到它是石碑,确定它是石碑的想法会不会再破灭?就不会再破灭。因此,这个可以从(类似)道谛方面去讲,也可以从(类似)灭谛方面去讲。从灭谛方面去讲,原先误认为是马,後来看清楚了,原先认为是马的想法再也无法生起,再也无法生起的情况就类似灭谛。从道谛方面去讲,越接近越发现那不是马,靠近一看,看到石碑,认定那是石碑,这种认定它是石碑的认知类似道。总之,灭谛是常法、道谛是无常法,二者的关联是,道谛看清楚了,导致灭除了先前许许多多的想法,而灭掉先前许许多多的想法就是没有先前的想法,这就叫灭谛。说「圣者心相续中才有灭谛」,听起来好象圣者心相续中多了什麽东西,但是灭谛并不占什麽空间等。灭谛,如前所说,一直是从烦恼是可以灭的、烦恼是没有根据的、它是错误的认知这方面去说。当正确的认知出现时,就可以断除错误的认知。

 

    道谛有道、如、行、出四相。道相,是指道谛确实能够得到涅盘,是能走向解脱的道,是真正能够出离的道。世间道没办法让我们出离,所以它不是道,因为它无法真正引导我们不再回到轮回。如相,是指空正见符合事实,空正见能分毫不差地了解事实真相。行相,即行止,行止现证自性涅盘之行,亦行止直接对治烦恼之行。出相,即能永远、完全、彻底地断除轮回。

    外道认为:你(佛教)说以前没有空正见、四谛十六行相的道,经过学习、禅定,现证四谛十六行相,最後可以灭除贪瞋痴,可以达到解脱。以前没有道,在因缘配合下可以产生道,与此相同,阿罗汉或佛陀虽然没有烦恼,但是在一些因缘下,可以再产生烦恼。如果阿罗汉产生了烦恼,可以说他再次回到轮回,失去解脱。这样前面的解脱就变成暂时的解脱,不是真正的解脱。因此不认同解脱之後,烦恼就不再复生。这是否定解脱、灭谛,从道谛方面说,就变成没有解脱道。下面的诤论就是自宗反驳这个说法的讨论。

    自宗是这样回答的。如1+1=2是符合事实的,当了解了这个,其他1+1=81+1=5的想法就不会再有。又如某人眼力不好、又处在黑暗等的清况下,将绳子误认为蛇,因此被吓到发出惊叫声,但是绳子毕竟是绳子,打开灯,靠近看,一看到那是绳子,刚才那种以为看到蛇的反应就再也不会有。我们无始以来到现在确实都没有产生道,可是一旦产生道,道就只会再进步,不会再後退;这与烦恼不同,烦恼是没有根据的,认清之後就不会再产生。这样就建立了解脱,也建立了解脱道。

 

    空正见是明,它的反面是无明,我执叫做无明,这是以最标准的情况来说。若以大范围来说,一切道都类似明的眷属,基本上可以说是明,烦恼品都称为无明,烦恼的部份则是不明的眷属。即大范围来说,明就是明事理,小范围来说,明是明空性,无明是不明空性。为什麽空正见是明?它没有被黑暗遮住,所以是明亮的,被黑暗遮住就是不明,黑暗在这里是我执。道谛为什麽没有被无明遮住,它明了什麽?它明了空性这个最终的事实。所以以严谨的角度说,明与无明是在讲空性与实有我执这方面。

    前面说空正见是唯一的解脱道,只有空正见有办法,其他的不行。如此,如慈悲、了解无常、苦等这些是解脱道吗?就像禅宗的口吻:只要修空性就好,其他的都不究竟,都不是解脱道。如此了解苦、无常等中、下士道到底是不是行者要修的道呢?它是不是灭除烦恼的道?从究竟上来说,这些不是,但是范围拉大,可以说是。也就是,以《广论》的口气来说,修无常、苦等这些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後都重要,是主要的道;而《释量论》文字上会出现「这些都没有办法断烦恼」、「这些都不是解脱道」、「只有空正见才能断烦恼」等,从文字表面上看,二者是冲突的,但是事实上并不冲突。修无常、苦等这些称为成熟的道,扮演的是从後面推一把的角色,真正解决烦恼的其实是空正见。而空正见要断烦恼必须要有修无常、苦等这些修行的协助,如果没有这些,空正见根本无法生起。所以二者必须要搭配。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是从无我、有我来区分,除了佛教以外,其他的宗教都不会说无我。换句话说,他们不修空正见。他们也许会修无常、会修苦,就是不会修空正见。这个就叫外道的道。无我见配上修无常、苦等就是佛教的道,离开了无我见,单纯修其他的内容,其实会变成外道的道。佛教强调慈悲,为什麽世尊、历代大师还要去驳斥外道呢?关键就是这里。即修无常、苦等内容一定要搭配无我见,不搭配无我见的话,就变成辛苦没有成果。像农夫辛苦施肥、灌溉等,就是为了要收割,若很努力地去施肥、灌溉,却不去作收割的动作,就会劳而无果。同样的,修无常等内容是要用它来推动空正见,修空正见从而得到解脱,若很努力地修前面那些内容,却不碰空正见,就会徒劳无益。所以後文会驳斥外道的道,说修外道的道没有办法解脱,修外道的道一无是处等。其重点是要说:不修空正见,修其他的,都是徒劳无益。

    总之,重点有二,一、只有修空正见才是解脱道,修其他的道是解脱不了的。当然其他的道要配合它。二、配合空正见就是佛教的道,不配合的话,就是外道的道。

 

()子四、道谛  分二:丑一、说自宗之解脱道,二、破他派之解脱道。初又分三:寅一、明达无我慧是解脱道,二、断诤,三、明我执是三有根本。今初

(讲记)自宗说只有无我慧是解脱之道。对此有些诤论,所以第二是断诤。第三,为什麽无我慧是解脱之道?它会断烦恼的根本,所以整个烦恼也就断了。

 

()修彼已说道,转依。

()问:若尔,能解脱生死之道云何?曰:彼前已说,现证无我之慧是解脱道,以是由修彼慧获得究竟转依之道故。

(讲记)前面已说有解脱,既然如此,解脱的方法是什麽?透过修无我慧可以达到究竟成佛或解脱。只会说无我慧是解脱道,除此之外,不会说菩提心、大悲心等是解脱道。它们若搭配无我慧会是解脱道,若没有搭配无我慧,就很难是解脱道。

 

()寅二、断诤  分二:卯一、断断已复退之诤,二、於证无我慧是我执之对治断诤。今初

(讲记)如我们很努力地修习十善等,可以修出一些善心,但是如果又思惟负面,善心又会退失,烦恼又会增盛。因此,外道认为:贪等是可以灭除的,但是以後还是会再生起。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凭什麽说无我慧是解脱道?(他人认为:)若说它与我执是相冲突的,贪(对境的喜欢)、瞋(对境的讨厌),也是相冲突的,二者也会是互相对治。这样说来,就很难有真正的对治。

 

()虽转依,如道过复起。

()问:若一次转依,如从有漏生道,如是过失应复起。

(讲记)外道:你说修空正见一直修上去可以断除烦恼。即使有一次你能获得解脱,但是就像以前没有道,後来道生起一样,烦恼虽一段时间没有,可是因缘成熟,它还是会复起。如此空正见这个道就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非尔,无能故。识是取境法,如有而取彼。彼所有体性,亦是此能生。

()曰:断德究竟之士夫,过不复生,以无生过失之功能故。此之原因,谓心性光明,诸垢是客尘故。如缘色根识,是如色所有而缘,以如境色所有而缘是彼识之法或自性故。色引生缘色识则是色之自性,以如自所有体性,亦是缘自体性,缘色识之能生故。

(讲记)自宗:「非尔,无能故」:不会如此,因为烦恼再也没有办法生起。注疏:断德究竟之士夫成佛者,过失不会再产生,因为没有任何因素使其再产生。接下来是理由。

    「识是取境法,如有而取彼」:识是了解境的法,事实是怎样,它就如实取,如同镜子一样。镜子与镜子前面的人,前面的人长怎样,镜子就照实取,镜子就是这样的体性。「彼所有体性,亦是此能生」:镜子所取到的内容是镜子前面那个人所提供的。即以正常的情况来说,认知取境,境产生认知。

    注疏:如缘色的根识眼识,眼识缘色时,境上有什麽,它就缘什麽,境上有什麽就缘什麽这个就是彼识的自性。识方面是如此。在色方面:色会引生缘色之识,它是所缘缘,所以色法会引生缘色法之识这个就是色的自性。色法是缘色法眼识的能生。

 

()非此性[90]。从此,由余缘歧误。遮止观待缘。不坚如蛇觉。

()执蕴常之觉,非有境之自性,以从此境本性,由余缘故,使成歧误,若遮止彼,须待缘故。然彼错觉非於心中不可分离,以不坚固,是由乱因所染污故。如於绳上误起蛇觉。

(讲记)既然境可以如实提供给俱境,俱境可以如实照境,为什麽会有颠倒识产生?注疏:「执蕴常之觉,非有境之自性」:执常的认知并非是俱境的本性。这边的回答方式没有否认有执常的心,心虽然会执常,但是那并不是它的本性。如说一个调皮的小孩本性不坏,并不是说小孩不坏,小孩坏,但是本性不坏。与此相同。「以从此境本性,由余缘故,使成歧误,若遮止彼,须待缘故」:无法如实照到的原因是余缘造成的。若遮止余缘,需待缘。「然彼错觉非於心中不可分离,以不坚固,是由乱因所染污故。如於绳上误起蛇觉」:把绳子看成蛇的认知是错误的吗?是错误的。这种认知本性上错了吗?没有错。心错了,但是心性没有错。说本性无错即是可以纠正的意思,是因为绳子盘的很像蛇、漆黑等种种障碍造成了这个错误,而不是心本性的问题。

    「非此性」:执常之识非是有境之自性。「从此,由余缘歧误」:因为是从其他的因素使其产生错误。「遮止观待缘。不坚如蛇觉」:这些情况是否可以遮止呢?可以。因为它是透过缘产生的,所以可以透过缘来解决。因为是可以解决的,所以它是不坚的,如把绳子看为蛇的这种认知。

 

()心自性光明,诸垢是客尘,故先无能者,成性後无能。

()通达诸蕴无常之觉,则是心性光明,以是通达境实相之觉故。诸垢是客尘,从错乱因生故。若心相续已成通达无我慧之体性,以後诸垢再无损害之功能,以先闻思观察时,尚於通达无我慧是诸无损害功能者故。

(讲记)接下来是心性光明这个部份。「心自性光明,诸垢是客尘」:光明意思是跟事实一样。心性光明不是说心在发光,是说心的本性没有掺杂无明这个黑暗,所以是光明的。客尘好象是灰尘,弹一下就没有了,而弹不掉的部份是光明。这就好象前面举1+1=21+1=8的例子一样。

    客尘的解释很符合字面上的意思弹一下就没有了。它的反面是非客尘,是本质。这样用语就会是「心性是本质,烦恼是客尘」。但是这边讲心性的时候,用了「光明」一词,字面上,光明的意思是没有染上黑暗,也就是没有染上无明,但是这里头也有非客尘的意思坚固、弹不掉。光明、客尘各有字义上的解释,也可以互相搭配使用。

    通常说心性是光明的,烦恼不是光明的。但烦恼的本质是不是光明的?是。问:内心有没有客尘?有。内心是不是光明的?不是。即我们现在的心不是光明的,但是心性是光明的。这二个有差别。

    「故先无能者,成性後无能」:一点明功德都没有时,烦恼都没有能力阻挡明的产生,更何况明产生、烦恼断绝之後,烦恼就更难再复生了。

    注疏:了解诸蕴无常之觉心则是心性光明,因为是通达境真正的实相的觉。像贪瞋等是客尘,因为是从错乱因产生的。若已通达无我,从那以後,诸垢再也没有损害的功能。因为闻思无我时,诸垢就已无法损害无我慧,更何况是现证之後。

 

()有能,於能生,损害坚实事,亦不能久住,如湿地上火。

()又不还者,心中虽有引生过失之功能,然非有久住之功能,以是能生损害我执之对治为坚实之事故。如湿地上燃火。

(讲记)「不还」:三果。见道、修道行者心相续中会不会产生我执?我执还是会现前。不还者心中虽然还是会产生过失,但即使我执现前,也不会久住,因为它的对治无我慧非常坚强。如同在湿地上燃火,很快便熄灭。「有能」:还有引生过失的功能。

 

()无害,真实义,於自性。颠倒,尽力,不能遮,觉持彼品故。

()究竟转依之士夫,颠倒虽极力阻挠,然已断者终不复退,以无生死违害,已现证真实义,彼已入心自性故,以汝之觉坚持彼通达无我慧之品故。

(讲记)刚才是在说不还者,此说阿罗汉。已经解脱者,即使颠倒再极力阻挠,但是已断了就不会再复来。因为一方面他不惧怕生死,而且已经现证真实义,无我见、通达无常之觉等已经入心了。「以汝之觉坚持彼通达无我慧之品故」:讲的是整个心都会支援它。如刚开始不知道1+1=2,会认为有1+1=5等,有时候错,有时候对,心跳来跳去;懂了1+1=2後,已经很肯定它了,就不会再产生与它相违的想法。

    「无害」:轮回不能害。「真实义」已经懂了真实义。「於自性。颠倒,尽力,不能遮,觉持彼品故」:即使是尽力地想颠倒都不能让它再颠到。如懂1+1=2後,想错都很难,因为整个想法都在支持它、肯定它。

 

    这个段落与下面的段落,都在说道谛四相中的出。灭谛四相中的离与出是一样的。离指的是永远的离。他人说:过失可以没有,但是过一阵子就会回复。讲的就是没办法离。自宗说:有办法离,如懂1+1=2一样,懂了,过失就不再回复。「我执一因性,……」是说,他人认为:你说过失不会复生,哪有这种一了白了的方法?自宗就说无我见可以离。此段是断除他人说无法离的说法。他人复问:凭什麽说无我见可以离?後段是断除他人说没有离的方面的说法。

 

()卯二、於证无我慧是我执之对治断诤

()我执一因性,是因果事故,贪瞋虽互异,然非能违害。

()问:通达无我慧是我执对治,不应道理。若唯以行相相违便是对治者,贪瞋亦互成对治故。曰:贪瞋虽行相各异,然非能害,以同从一我执因而生故。及是互为因果之事故。

(讲记)外道:说通达无我慧是我执的对治,没有道理。如果是因为行相相违而说无我慧是我执的对治,这样贪瞋也是相互的对治贪是瞋的对治、瞋是贪的对治,但贪瞋并不是相互的对治,因此,也没有理由说无我慧是我执的对治。对此,自宗说:贪、瞋,一者是悦意相,一者是不悦意相,彼此行相虽异,但是它们无法伤害对方。因为第一、二者从同一因素我执产生;第二、且贪瞋互为因果,瞋会生贪,贪会生瞋。所以贪瞋彼此非能危害对方。贪瞋互为因果倒不是说整体上瞋是贪的因素、贪是瞋的因素,但贪会生瞋,瞋也会生贪,因为就是有贪才会生瞋,对某一物非常讨厌说明对某一物非常贪着。「我执一因性」:贪瞋是从同一因素我执产生的。「是因果事故」:贪瞋是互相的因素。

 

()慈等愚无违,非极治罚过,众过彼为本,彼是迦耶见。

()问:唯通达无我慧是对治,不应道理,慈等亦是对治故。曰:缘有情之慈等,非极治罚过失者,以与愚痴无明行相无相违故。一切过失无明为根本,彼复是萨迦耶见故。

(讲记)外道:说通达无我慧才是唯一的对治没有道理,慈、悲等也是烦恼的对治。自宗:缘有情的慈悲等可以说是对治,可是不是最终断除过失的对治,因为它与无明的行相并不是直接相违。(「慈等愚无违,非极治罚过」)

    《广论》刚开始时说要修无常,修无常可以解脱等,讲中士道时说到要修苦,一再修苦可以断烦恼等,反之,则无法成办。有很多这样的话。此处则说:除了空正见之外,其他如慈、悲、菩提心等都无法断除烦恼,没有办法与烦恼抗衡。如前所说,很多因素是成熟的因素,如修无常、修苦等这类法类可以让我们的相续成熟。当相续成熟到一定程度时,空正见的力量才会更强。最终,要越过资粮道中品以上,都要靠空正见。我的意思是,这边说修慈等没办法断烦恼,但是《广论》等多处又说这些法类是断烦恼的好方法,二者字面上虽有冲突,但是意思上并没有冲突,只是表达方式的差异而已。

    「众过彼为本,彼是迦耶见」:一切过失的根本是无明我执。什麽是无明我执?也就是萨迦耶见。不能讲无明是萨迦耶见,表面上虽然如此说,但是无明的范围比较大,萨迦耶见的范围比较窄,萨迦耶见属於无明的一部份代表。或许可以这样说:无明指的就是像萨迦耶见这样的。

 

()见明逆品故,心所所缘故,说邪缘无明,故余不应理。

()问:若萨迦耶见为无明,不应道理,以萨迦耶见是邪分别,无明是心续不明显故。曰:无明非唯不明了,及唯明所余法,以是明智之相违逆品故。及是心所,取所缘故。无明与萨迦耶见说为余体不应理,经说「邪缘之萨迦耶见即无明」故。

(讲记)针对无明与萨迦耶见的关系是什麽,有很多讨论。随教派认为无明就是看不清楚,萨迦耶见是执我的一个见,看不清楚与执着某个物件是不同的,所以二者是别别分离。而以自宗来说,明指的是空正见,不是明指的就是不是空正见。也就是二个说法的差别是:看不清楚的不明与不是明的差别。问:不是明到底在指什麽?什麽是不是空正见?像这张桌子也不是空正见(不是明),你、我也不是空正见(不是明),所以不是明的就有很多了。无明指的是不是这一类的不是明?也不是。那麽自宗的无明到底在指什麽?明的正相违。明取的是没有我,它的反面取的是有我。因此,解释不是明就有三种说法:一、不清楚,二、像桌子这类的不是明,三、明的反面(「不明了」、「明所余法」、「明智之相违逆品」)

    (第一种解释僧成大师的解释)他人:说萨迦耶见是无明,不应道理,因为无明是不明,萨迦耶见是邪的执着。自宗:无明并不是单单指不了解,也不是在说明以外的法,无明指的是明的相违逆品。萨迦耶见取我为所缘,是心所法。(即不单单是不明白,而是执着某一物)。因此说无明与萨迦耶见不同体是不对的。经典也说:邪执的萨迦耶见就是无明。

    「见明逆品故,心所所缘故,说邪缘无明,故余不应理」:(第二种解释克主杰尊者的解释:) 它是无明,理由是与无我慧这个明在执持境(所入境)上相违,从而成为明的相违品。(接着先解释「说邪缘无明,故余不应理」) 除此之外的其他解释是不对的,没有明、非明等,与明单单只是相违,并非无明之意。因为无明是一种心所法,只要是心所法,一定是对所缘的明了。

    「心所所缘故」以克主杰尊者的解释来说就很有意义。即无明是心所,所以无明就是明了的明(心的定义是明了)[91],因此无明就不可以是明了以外的、不是明了的、与明了相冲突的,而是一个缘所缘境的明了。既是明了又说它是无明时,就要再指出无明在指什麽,就在无我慧上说,因此无明一定要以无我慧的不顺品来解释。

 

()相违此当说,空见违彼故,与彼性诸过,相违善成立。

()问:经如何说?曰:月灯经云:「云何为无无知?谓於诸如实法不加增益。」问:若尔,云何与无明相违?曰:相违此当说。通达空性之见,与彼无明自性及彼所生一切过失,皆属相违。极善成立。以与无明行相正相违故。

(讲记)「无无知」:即无无明,讲的是空正见。空正见与无明行相正相违。空正见会对治无明,对治了无明也就对治了无明所生的贪瞋等一切过患,所以空正见与无明所生的一切也相违。「相违此当说」:如何相违,下面会说。「空见违彼故」:空正见与无明是正相违。「与彼性诸过」:与无明自性及它所产生的诸过也会是相违。

 

()众生法性故,非尽,如色等。非尔,不成故。若连对治品,现见可遮故。

()问:众过失众生应不能尽,以是众生之法性故。如瓶之色等。曰:众过以是众生法性之理由,说不能尽,应非如是,於彼法性不成立故。若与对治品相连系,现见可遮止故。

(讲记)外道:就像瓶子的颜色离不开瓶子,贪瞋痴等是众生的法性,所以无法断尽。自宗:理由不成立,这些过失不是众生的法性。为何不是?因为二者可以分开。如水与湿无法分开,因为湿是水的法性。对烦恼若修对治品,可以亲眼看到它可以被遮止,烦恼会一直减少。也就是说,二者可以分开。总之,烦恼若是法性,是无法分开的,因为可以分开,所以就不是法性。

 

()已灭诸过失,非如坚还生。彼体使无系,如灰不定故。

()若谓过失虽一次灭,仍当复生。曰:究竟转依之心,诸过已灭,非如金之坚性仍能复生。已成通达无我慧之体性,便不系属故,及对治虽退,所断不定复生故。如火虽熄,然灰不复成薪。

(讲记)外道:过失虽可以灭一次,但是以後仍会再复生。「究竟转依之心」:达到究竟的心,指佛陀的心。又,熔金冷却之後,金又恢复坚硬;而木头经过燃烧成灰,它再也无法复原。此说烦恼的情况是如後者的情况。自宗:已灭诸过失之後,像过失已经全灭的佛陀,过失就不会再复生。过失不像熔金冷却之後会再恢复坚硬,而像薪烧成灰不能复还。「已成通达无我慧之体性,便不系属故,及对治虽退,所断不定复生故」:即前说,明很难,但是明了之後,就不再退返。

 

()寅三、明我执是三有根本

()若彼见有我,当常着於我。由着,爱於乐。由爱,障众过,见德而遍爱。

    我所彼成取,故贪着於我,尔时当流转。

()今当成立「空见违彼故」之因,谓乃至几时贪着於我,则彼补特伽罗流转生死。若谁见有补特伽罗我,则彼常时爱着於我。由着我故,当爱我乐。由爱,障蔽过失,见为功德,周遍爱着。执乐为我所,为成办彼乐而追取故。

(讲记)这个部份在解释前说「相违此当说」。前颂文说了「空见违彼故」,「空见违彼故」是什麽?只要有我执,就会恒常执着我,由於恒常执着我,就会产生爱。由於爱乐(或爱贪)之故,很多过失会被它遮住,没什麽功德却会看到功德,会偏爱。贪会掩盖过失,如贪着谁,就很难看到他的过失,或者他也许没有什麽功德,可是会把它看成功德。有了我之後,为了让我舒服一点,就会去取我所。只要贪我,就会流转轮回。

    注疏「周遍爱着」、「为成办彼乐而追取故」讲的就是爱、取,所以在说执着我,就会有爱,爱会发展成取。在以前的典籍,很多会说比较贪的时候称为爱,发展成再贪的时候称为取;但三大寺教科书,以较严格的方式定义下来,爱、取只有将往生时才有。

 

()有我则知他,我他分执瞋,由此等相系,起一切过失。

()又彼我执,是过失之根本。以有我执,则知有他。由执我他之分,发生贪瞋。由与此贪瞋相连系,当生一切过失故。

(讲记)有了我执後,当然会知道有他(或执着他),由执我他之分,就会贪自、瞋他。由此与贪瞋相连系,生一切过失。

 

    空正见正对治我执,因为一切过失都是我执产生的,所以只有空正见才能断除一切过失,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道可以灭除这些过失。为什麽呢?因为,第一、它是烦恼根本的相违品,第二、它符合事实。当空正见发展至极致时,烦恼也就不会再生。从这边也可以完美的了解道谛。道谛必须具备这些,否则就不称为道谛。虽然以地道的说法,见道以上的道所摄受之,如持戒等,都称为道谛;但是严格说来,只有空正见才具备这个能力,其余的,若与空正见搭配的话,是有这个能力,否则是不行的。也因此,某些典籍会说菩提心、大悲心等不是灭除过失的方式。总之,最终能断除烦恼,使烦恼不再复生的是空正见。为了解释这个概念,就讲了上述的内容。

    下面的内容说尼犍子派、胜论派、数论派、自在派所说的解脱道都是不对的。不对的原因也是一样,因为没有空正见的内涵在其中。不然很多外道修行者也有很好的行为,举止、修持看过去比佛教徒还优秀,但是他们所行的并不是解脱之道。这些全部都归结到空正见上,所以空正见是很重要的。

 

()丑二、破他派之解脱道  分四:寅一、破胜论之解脱道,二、破数论之解脱道,三、破自在派之解脱道,四、破尼犍子派之解脱道。初又分二:卯一、出过,二、破救。今初

(讲记)外道认为有我,有怎样一个我呢?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是整体上来说,认为有我。有我的话就不会断我,有轮回的我,解脱时也要有个解脱者我。他们没有无我的概念,如此,他们要拿什麽来解脱呢?外道也会说解脱,方法也有很多,如灌顶、烧供,……等,重点是他们所说的这些方法都不会触碰无我。如此段落,外道就认为要除我贪与我所的贪,用的方式就是一直观它的过,但是我与我所是没办法断。也就是,他们承认我与我所,可是要断贪,那该如何断呢?当贪生起时,就一直想它的坏处,这样就断了贪。自宗说这样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我爱则决定,不离我所爱。无过则我爱,离因亦非有。

()胜论派说:虽爱着我,若於我所离爱即当解脱。破曰:欲求解脱之士夫,应於我所不能离爱,以是决定爱着我故。又彼士夫应亦非有离我爱之因,以贪着我无过失过故。(胜论派说我是实句摄,是实有物,故着我非是过失。若着我所而起贪爱,则受生死。故说断我所爱为解脱道。)

(讲记)「我爱则决定,不离我所爱」:胜论派:虽然爱着我,但只要对我所离爱就可以解脱了。自宗:你没有办法离开爱我所的爱,因为你保留了爱我的爱。只要爱我,就决定没办法远离爱我所的爱。

    「无过则我爱,离因亦非有」:外道认为我爱是无过的,要断除的不过是我所爱。我爱是无过的话,就变成没有任何因素可以离开我爱。

    即外道说:我爱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断除我所爱就可以解脱。自宗说你这个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没办法断除我爱。只要有我爱,就会产生我所爱。我爱也是没办法断除的,因为你说我爱是没有过失的,是可以保留的,因此也就无法铲除我爱。

 

()卯二、破救  分三:辰一、修有过非解脱道,二、修是苦非解脱道,三、执功德非系缚。今初

「修有过非解脱道」:修有过失非解脱道。《释量论》这边的口吻表面上看过去与《广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所说的非常不一样,甚至是冲突的。学习《广论》时,每一科,《广论》都强调要修它的功德,如修暇满的功德;说不修的过失,如不修暇满的过失、不修依师的过失、不修无常的过失,观它的过失就能断除这些。或中士道时会说很多要厌恶轮回、观八苦、六苦才能得到解脱等,为什麽《广论》要说这些?因为要知苦、或讨厌轮回。讨厌轮回要做什麽?要出离。也就是,讨厌轮回就能出离吗?以《广论》来说,可以。但是此处说不可以,在此处,外道讲的就是讨厌轮回,「不是讨厌轮回就能够断贪,因为不是喜欢轮回就能生贪」此处的口吻就是这个样子。我的意思是表面上,《释量论》的口吻与《广论》是相冲突的,但背後的意思是一样的。讨厌轮回只是一个方法,透过这些才能够学到空性,才能够用空性来断除轮回。《广论》强调的是前面的部分加行的部分,《释量论》强调的则是究竟的部份。

 

()若谓贪有过,修此有何益?若谓能断彼,未破除此境,非能断彼贪。

断德失相连,贪及瞋恚等,由不见彼境,非由外道理。

()外若谓「我」虽无过,然应修「贪我」有过。问曰:修彼有何益?外若谓能断彼「我贪」。破曰:若未破除此「我贪」所着之境,应不能断除彼「我贪」,以断除与德失相连之贪瞋(贪与功德相连,瞋与过失相连,即见德生贪,见过生瞋也),是由於境上不见有彼功德过失(即见境上无彼德失),而断彼贪瞋。非如外物拔刺之理而断故。

(讲记)「若谓贪有过,修此有何益」:外道说「我」是没有过失的,要修贪有过失。也就是外道没有无我的观念,「我」是成立的,是有的,可是贪我就不对了,所以要修无贪。自宗问:修这个有什麽帮助?外道:只要修这个就可以断我贪。

    「若谓能断彼,未破除此境,非能断彼贪」:自宗破除时说,只要没有破除境我,就没有办法破我贪。如1+1=31+1=8的概念要如何断除?事实上,1+1≠31+1≠8,只有厘清1+1≠31+1≠8,才能断除1+1=31+1=8的概念。如果你的身上被什麽东西刺入,只要把它拔除即可,但是内心的情况不是如此,有1+1=31+1=8的想法,就必须了解1+1≠31+1≠8才行。所以境方面很重要,境方面断除了,俱境才会断除,境方面不断除的话,俱境方面没有办法断除。断除境的方法就类似了解1+1≠8等。佛经里面也说到,佛陀并不是像拔刺这样拔除众生的苦,也没有办法用水洗众生的罪,是以讲法来厘清事实。原因就是要让众生了解、厘清,才能离苦,与这边的说法是一样的。

    总之,只要执着我,就一定是有贪的。换句话说,什麽叫做贪?我们平时的贪心、贪念等是最粗的贪。而只要有了我执执实有的我,贪就依附着它产生。像佛菩萨也有喜欢的,特别是菩萨,那麽喜欢菩提,但是菩提心并不是贪,而是非常好的心;阿罗汉也有喜欢的东西,但是那与贪也没有关系。然而把一切执为实有的、实实在在的,只要你有一点喜欢它,就是贪;你有一点排斥它,就是瞋;没有喜欢或排斥,是单纯的愚痴。所以我们喜欢什麽有问题、讨厌什麽有问题,不讨厌什麽也有问题;但阿罗汉等喜欢什麽、讨厌什麽就没有问题。

此处讲的就是这个。外道:我是成立的,无过失的,应该修我贪之过。自宗:修这个有什麽帮助?外道:修我贪之过可以断除我贪。自宗:若未破除我贪之境我,就没有办法断除我贪。境上没有我的话,它的功德,它的过失也就不会有。要用这个来断除贪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断除贪瞋。「断德失相连,贪及瞋恚等,由不见彼境,非由外道理」:好、不好都是和贪、瞋相连系。有了我执就避免不了贪瞋,要断除贪瞋的唯一方式就是境上没有我,而不是像拔刺一样。

 

()贪非由德贪,是见义功德。其因无所缺,何能遮其果?

()又彼我贪,非由见彼之过失而断,以非仅由见彼之功德而生彼贪,是由见我义之功德而生彼贪故。(由见我之功德而生我贪,非由见我贪之功德而生我贪。故修我贪有过并不能对治我贪也。)其欲求解脱之人,如何能遮我贪果法?必不能遮,以彼之因(我)无所缺故(既有我为因,则必生我贪为果也)。

(讲记)「贪非由德贪,是见义功德」:生起贪并不是因为单单看到功德而生起贪,是看到我,即有我执,而生起贪。如前所说,《广论》到止观篇为止,都要思惟依师的功德、不依止的过患,修暇满的功德,不修暇满的过患等。整体上来说,不能否认这些内容,但是说到最根本的对治,这些都无法从根去除烦恼等。看到某物很好看、很棒(很有功德),自然会生贪,看到某物有种种过失,自然不会生贪,但是这只能暂时压伏,说到根本断除贪是没有办法的。总之,根本因素不是因为看到它的功德而产生贪,所以也无法只是观它的过失就能断除。

    「其因无所缺,何能遮其果」:它的因素完全具备,因具备之後,如何能遮果呢?注疏:修解脱的人如何能断除我贪呢?一定没有办法的,因为它的因素我执没有缺漏,所以也就没办法断它的果我贪。

 

()见贪有何过?若谓苦所依,虽尔非离贪,见我所如我。

()试问见我贪有何过失?若谓是苦之所依故,破曰:我贪虽是苦之所依,然非於汝离贪,以见汝是我所故。譬如我虽是苦乐之所依,然不离贪。

(讲记)自宗:应无法见到我贪有何过失,因为解脱的我是希求之境故。外道:我贪是有过失的,因为它会引来轮回之苦。自宗:我贪为有法,虽然它是轮回苦的因素,即使看到有就样的过失,还是无法离贪,因为我贪是我所之故。有我所就不能断它,就像我虽然是苦乐之所依,但是因为执我,所以无法离对它的贪,也就是认为有我是对的,就无法断除。

 

()若谓无我所,我非苦因者。

    彼亦与此同。如是俱无过,故俱非离贪。

()若谓我无过失,以无我所之单独我,非苦因故。破曰:彼我所,如彼我亦应无过,以无我之单独我所,亦非苦因故。若许尔者,则应於我与我所俱不离贪,以彼二俱无过故。

(讲记)外道不承认无我,认为最终还是有个我存在,要在有我的概念下断除贪等。外道:没有我所的话,我不会单独变成苦的因,所以我是没有过失的。自宗:你说我无过失,这样我所也与我一样无过失,离开我,单单我所也不会是苦的根源。如此,我与我所都变成无过失,对我、我所都不用离贪了。

 

()辰二、修有苦非解脱道  分二:巳一、叙计,二、破执。今初

()若如蛇伤肢,修苦而断者。

()若谓如被毒蛇所伤肢节,由於我所修苦,则当断除。

(讲记)外道:如被毒蛇咬伤手指等,知道会带来严重後果,会死掉等,所以截断肢节。本来是我所,但是看到过失之後,就把它断除掉,变成不是我所。

 

()巳二、破执  分二:午一、破喻,二、破义。今初

()要摧我所觉,舍此非能遮。

()被毒蛇所伤肢节,非仅修苦便能遮止,要摧毁我所之觉,割舍此肢,乃能断除故。

(讲记)自宗说的是,仅仅是修苦没办法断除它的,要摧毁我所的想法才能断除。外道的做法是,如手接在躯干上是我所,把手砍掉就变不是我所。手要怎麽样变成不是我所?外道的做法是观苦。如知道被蛇咬会带来死亡,所以立即砍断肢节。因此是观它的过失在前,断我所在後。这个想法与自宗不同,自宗认为透过我执产生我所执,透过我所执产生贪瞋等,对自宗来说,要先观非我所,才能断除它,即认为它会带来苦并不是断除的因素,是要让它变成非我所(摧毁我所的想法),才能断除它。

    这边讲修轮回的过失就可以断除轮回。怎麽修?就是认为它是苦,这样就能断除,这是他人说的。自宗说,如果不修无我,再怎麽觉得它是有过失的,也永远无法断除苦。

 

()午二、破义  分四:未一、以有自觉破,二、以有我执破,三、以余理破,四、以我无过破。今初

(讲记)「自觉」:我所执。

 

()由执着根等,为受用所依,自觉何能遮?如何能离贪?

    於离身发等,虽起厌离心,於余生贪着,是众所现见。

    彼由和合系,产生自所觉,系如前住故,虽见苦不舍。

    虽无和合等,而有饶益性。

()对於根等,执着为自所有之觉,由何能遮?必不能遮,以执根等为受用之所依性故(由眼等根受用色等境,故根是受用境之所依)。若许尔者,则於汝如何能离贪?定不应理。虽於脱离身之发等起厌离心,然於余者(未离身的)则生贪着,是一切众人所现见成立故。又诸根等,纵见为苦,应不能断执为我所之心,以於彼我由和合等关系,而产生自所有之觉,其关系如前安住故。又不须於我有和合之关系,为生我所执之因,如衣食等,虽於我无和合等,然由见彼有饶益性而起执为我所之心故。

(讲记)「由执着根等,为受用所依,自觉何能遮,如何能离贪」:如我的眼镜,是我的眼识受用的所依,因为我带着它可看很多东西,这也是一种受用。类似於此,执着眼根等为受用的所依,我受用者的受用工具,这样我执怎麽能遮止呢?不遮掉我执,如何能离开贪呢?

    「於离身发等,虽起厌离心,於余生贪着,是众所现见」:像头上的头发会被珍惜,但是把头发剪下,头发离开了身体,它就变成垃圾了。对离开身体的头发起厌离心,对没有离开身体的头发产生贪着,这是大家亲眼目睹的事。

    「彼由和合系,产生自所觉,系如前住故,虽见苦不舍」:如同头发与身相连,产生是我的想法,就很珍惜,一旦剪下丢在地上,就觉得不是我的,而是垃圾,因为和我有这样一个我所的连系,即使是苦,也会见苦不舍。

    「虽无和合等,而有饶益性」:我所的连系并不一定要如头发和我有和合关系,如这支笔,虽然没有和我和合,但是对我有帮助,所以还是生起执为我所的心。所以跟我有连系的、对我有帮助的都可以变成我所。

 

()生苦故如指,不起自所心。彼非一向苦,多如有毒食。

    由贪殊胜乐,於相违离贪,由爱殊胜乐,暂舍少分乐。

    无思由贪我,随得食而趣。如未获妇女,见於畜行欲。

()若谓不起自所有之心,以生苦故,如被毒蛇所伤之指。破曰:彼非一向生苦,有时亦生乐故。若谓彼不生自所有之心,以多生苦故,如杂毒饮食。破曰:诸异生类由於贪着殊胜快乐,於彼相违下劣之乐暂能离贪,然仅由此不能成立离贪。如由爱着殊妙饮食之乐,而暂舍弃少分余乐,然在不得殊妙饮食之时,则无所思择,由贪我故,随得何饮食而趣食故。喻如未获妇女,则见於畜生而行欲行。

(讲记)「生苦故如指,不起自所心」:外道:只要对生苦的五根观苦,就能像切掉手指一样,不会生起我所的心。「彼非一向苦」:自宗:眼根等不会只是生苦,有时亦生乐。

    「多如有毒食」:外道:苦与乐都会有,但是多数是苦,少生乐,所以不会有我所的心。如有毒的食物,本身虽有甜等美味,但其中有毒,所以仍会把它丢掉。「由贪殊胜乐,……」:自宗:碰到好的时候,由於贪那个好的乐,对比较不好的就会离贪。如碰到好吃的食物,就会选择好吃的吃,对比较不好吃的食物就会离贪,即贪着好的,暂时会舍弃不好的,但是如果遇到没食物吃的情况,因为贪我,不加思索的,能找到什麽就会贪着什麽而吃,例如没有妇女时,对於畜牲行欲的都有。总之,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就只会是转移贪着的物件,这种情况并不能称为断除贪。

 

()所欲为我者,云何欲彼灭?

    领受及名言,德所依息灭。如何是所着?所着性不尔。

()所欲为我之士夫,彼得解脱时,其作领受忆念等所依之我,如何欲令其坏灭?不应道理。以领受及取舍名言与功德等之所依息灭,如何许为所着之我?不应理故。外道所计之自性我,非是受念所依息灭者故。

(讲记)前面外道说观苦可以得到解脱,这边自宗就问:你(外道)所谓的解脱者是怎样的情况?外道不能说解脱时没有我,这样会和他宗义相冲突。外道会说常一自在的我是领受者,它会取什麽、舍什麽。这种我是不会坏灭的,解脱时当然也不会坏灭。「领受及名言,德所依息灭」:灭掉领受、名言、好处的所依,会息灭这样的所依吗?也就是,断除我所就是没有我所,没有我所就变成没有领受等所依的一个我,难道是这样吗?你们所讲的那个所着的我并不是这样的。这边是在说只要不断我所执,就无法断除贪瞋等,但是所断除的我所执,那个我并不是外道所描述的我。

 

()未二、以有我执破

()一切相执我,则坚固我贪。彼即是安住,我所执种位。

    虽勤,依德转,障我所离贪,亦障彼过失。

()彼欲得解脱之人,应是安住於我所执之种子位,有我执故。以一切相执我者,则能巩固我贪故。又彼人虽於我所勤修为苦,然於我所仍作离贪障碍,亦能障蔽我所之过失,以依我所之德分转故。

(讲记)你们所说想得解脱之人,他应该还有我所执的种子,因为有我执故。(「彼即是安住,我所执种位」)。「一切相执我,则坚固我贪」:「一切相」:无论如何,只要有我执,就会坚固我贪。有了我贪,会坚固我所执。所以只要有我执,就一定有我所执的种子。

    「虽勤,依德转,障我所离贪,亦障彼过失」:如此,即便那个人虽然勤修我所是苦,但是要对它产生厌恶心、不贪的心还是很难,会一再地出现障碍。不生起贪就要看到它的过失、缺点,对於看到它的缺点也会产生障碍,会一直加强我所的功德。

 

()若於我离贪,则无离贪者,如彼亦许我,修苦则无义。

()若谓得解脱时,则於我亦离贪。破曰:是则应无离贪之我,以於我离贪无所知故。又彼为得解脱故而修苦应全无义,以得解脱时,如彼我所,我亦舍故。

(讲记)刚才外道是说对我所离贪就能得到解脱,但是自宗说对我有贪的话,对我所无法离贪。

    外道又说:得解脱时,对我也会离贪。在自宗来说,外道讲的我与常一自在我义同,也就是外道所执的我为自性有,自性有的我若存在,就会一开始永远存在或是永远不存在。因此,解脱时除非没有这样的我,若还有我是无法离贪的,因为无法离常一自在我执故。所以自宗用二种方式回答:一、「若於我离贪,则无离贪者」:得解脱时,应该没有离贪的我可执,因为已弃舍对我的执着。也就是离贪时,若有离贪者(解脱时还有我),就一定会有对(常一自在)我的执着,事实上有我就一定会有我所,这样是无法离贪的。二、「如彼亦许我,修苦则无义」:就像阿罗汉无余依涅盘时我完全不存在,亦许得解脱时我也不存在,照这样说来,为了坚固实有的我而求解脱,所受的很多苦行,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解脱时我就不存在了,你又何必为一个不存在的无物而修行呢?

 

()未三、以余理破

()虽修彼等苦,仅识为苦性,彼先已现见,虽尔无离贪。

()虽然如是修我所为苦,亦应无离贪。虽修彼等我所为苦,亦仅了知为苦性,彼先已现量成立,而非离贪故。

(讲记)自宗:修我所为苦,即使修出了,又能如何?有很多苦,我们都亲眼目睹,即使知道它是苦,但也没有离贪啊。如有时我们会头痛、肚子痛,那是清楚的不得了,但现见那个苦,又不会离开那个苦,还是要吃药等。「虽修彼等苦,仅识为苦性,彼先已现见,虽尔无离贪」:虽然你去修苦,修得好的话就会认识它是苦,但是那又怎麽样?我们已经现见过很多苦,也没有离贪。

    这些可以拿来思惟中、下士道,因为《广论》多处提到要修苦,如果弄错了的话,就跟外道一样了。

 

()若由见彼过,刹那遮彼心,然彼非离贪,如欲於余妇。

    有取舍差别,从一所生贪,随彼生起时,即一切贪种。

()若谓其因不成,由见彼境之过失,即见离贪故。破曰:设彼士夫由见彼境之过失,刹那顷遮止其贪心,然非於彼境离贪。以於所取与所舍之差别有贪着故。以从一境所起之贪心,随由异门生起之时,即是一切贪心之种子之故。譬如有欲之人,虽於一妇女见其过失,然由贪着余妇,则仍起贪心。

(讲记)外道:这个理由不对,只要看到它的过失就会断贪。自宗:看到它的过失,暂时会遮止住贪,但这不能说对它离了贪。只要有了这个取、那个舍的差别(只要有贪),如我对某一个境产生的贪心,它生起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切贪的种子了。譬如有欲望的人,他可能喜欢某个女生,但当他看到她的很多过失时,他会抛弃她,转向另一个女生。

    讲种子时,说某个种子留在内心中,好象是保存在某处似的,有一天,那个种子会萌发;这边不是如此,见到妇人所生起的贪心,其实是贪另一个妇人、贪桌子、贪房子等一切贪心的种子。所以好象不能有任何一个贪,只要有一个贪,接着就会全部都出来。

 

()未四、以我无过破

()无过有境贪,能成亦无过,众生亦唯尔,今于何离贪?

()於我贪着与诸根等,应皆无过失,如其次第,以是无过我之有境与彼乐之能立故(贪是缘我之有境,根是彼乐之能立)。若计尔者,今复于何事离贪?应无离处,以我与我贪及我所三事,皆无过失。所谓众生,亦唯是彼三事故。

(讲记)「我」在自宗来说是要破的,但在外道来说是正确的,所以是无过。因此贪着我(其是有境)也是没有过失的,还有能立的眼根等也会变成无过,也就是於我、我贪、眼根等我所,这些都会变成没有过失。就像我们不会说对解脱的希求心是贪着,因为它是无过的,如果我无过的话,对它的贪着等也会变成无过。

    如果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离贪。众生、众生所贪的物件、及这个贪这些都没有过失,既然没有过失,还离什麽贪?就没办法断贪。

 

()於彼彼有过,彼於我亦同。彼过不离贪,更于何离贪?

()若谓於彼我所起彼贪是有过失,是苦所依故。破曰:若尔,则我亦应有过,以是苦所依,我亦相同故。若许尔者,则彼士夫当于何事离贪?应无所离,虽见彼我之过失,犹於彼我不离贪故。

(讲记)对此外道说:对我起贪没有过失,可是对我所起贪的话,就会有过失。即我贪没有问题,我所贪才有问题,我所贪是苦的所依。自宗:就像你所说缘我所起贪有过失一样,缘我的贪也会有过失,因为是苦的所依。反过来说,对我贪没办法破除,对我所贪也没办法断除,众生就无法解脱。

 

()辰三、执功德非系缚

()由见德起着,见过失则灭。如是根非尔,愚等亦见故。

    具过亦有故。虽具足功德,於他则无故。及於过去等,我所亦无故。

    是故我所觉,因非由见德,故见非功德,亦非能断彼。

()外曰:於我所之贪着,由见过失即能断除,由见功德而生起故。破曰:其於根等之贪着,从见功德而起贪着,由见过失而坏灭,如是汝非由见根等之功德而生,以不了知根等德失之凡愚等,亦见有贪故。於有过根等亦有贪故。於他人之根等纵有功德,亦无贪故。於过去等之我所不生贪故。又於我所之贪觉,非由见我所之非德而能断,非以见功德为汝之因故。

(讲记)「由见德起着,见过失则灭」:对我所的贪着,只要看到我所的过失就能断除,因为是由看到我所的功德而生贪着。外道认为看到某物或某人好的地方就会生起贪着,所以要没有贪,就要看到过失,不需要修无我或其他。

    「如是根非尔,愚等亦见故」:如一个人很喜欢骑机车,因为骑机车可以很方便的到他处去,但是某日出了车祸,见到很大的过失,就会讨厌骑车。即对某物看到它的优点就喜欢,看到它的过失就不喜欢,是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不能全盘这麽想。像我们对自己的眼珠都很保护,小孩子也会很保护自己的眼珠,但他根本不了解它的功德。所以有些外物是如外道所说的一样,可是眼根等就不是如此,没看到它的功德也会贪着。

    「具过亦有故」:不仅如此,如有些人的眼睛是斜视的,或有高度近视等,他不会因为眼睛有问题而不喜欢它,反而会更加保护它。即自己的眼根等即使有很多过失,还是会贪着它。

    「 虽具足功德,於他则无故」:有些东西即使再有功德,如某个人的头发很漂亮,但是因为是别人的,所以也不会对它产生贪着。

     「及於过去等,我所亦无故」:除此之外,即使是自己的,如自己的头发,当长在头上时就会非常保护它,可是剪下後,就不会如此。也就是对自己过去的头发(过去等之我所)再也没有贪着。

    「是故我所觉,因非由见德,故见非功德,亦非能断彼」:所以对我所的贪着并不是因为看到功德而产生的。也因如此,看到它的过失也就没办法断。

 

()又增不实德,由贪亦见彼,成彼因无害,如何能害彼?

()又于我所修为苦,如何能害我所贪?定不能害,以已成立生汝之因无违害故。以于我增益不实功德之贪着,亦见於彼我所而起贪故。

(讲记)外道认为贪是看到功德而产生的。就像他们所说的,有一部分贪的确是由见到功德而生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如此,如自己的眼睛有缺点,自己仍然会很爱惜,会起我所的贪。外道说观过可以灭贪,如果能真实的观过的话,或许可以有正确的厌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有我执等这些错乱时,其实会把不是功德的看成是功德,把不是过失的看成是过失,会有错乱,所以再怎麽观过也不是真正的观过。因此,也就无法真正离贪。「又增不实德,由贪亦见彼」:本来没有那个功德,增益那个德,本来没有那个过,增益那个过。「成彼因无害,如何能害彼」:你观的过根本不是真的过,所以也就没办法断它。注疏:把我所看成苦或有过失,断不了对我所的贪,因为产生贪的因素在你来说是正确无误的。

 

()寅二、破数论之解脱道  分四:卯一、破了知各异即得解脱,二、破唯厌离便能解脱,三、明彼等是生死,四、教令断除萨迦耶见。今初

(数论是计二元者,一谓神我,二谓自性。神我被自性所变之二十三谛所迷,则流转生死。由修禅定引发天眼,见神我与自性各异,自性所变息灭,神我得以独立,说名解脱。)[92]

(讲记)数论派会说一切所知包含在二十五个法中。二十五个法中,神我、自性是胜义谛,其他二十三个是由自性生出来的。我们迷惑的时候,神我迷惑地看到自性,自性变化出二十三个来迷惑神我。有一天,透过上师的言教,看清神我其实与自性没有关系,此时,知道被看破了的自性就会害羞的隐没,那时就只剩下神我,其他的都烟消云散,这就是解脱。所以就变成那个我要独立出来,就可以得解脱。

    「破了知各异即得解脱」:「各异」:我与我所相异。

 

()求余上根故[93],有生灭觉故,此众生了知,我异於根等,

    故非见一贪,其贪着我者,是于缘内支,本性而贪者。

()数论派说:虽唯修苦非解脱道,然将自性与士夫(神我)执为一体,则流转生死,由了知各异即得解脱。破曰:士夫应非由见根等之自性与神我浑为一性而生贪着,以此凡人亦了知我异於根等故。以上根等求利他故,执我常住,而有了达根等生灭之觉故。若尔,何为贪着我所之因?曰:彼我贪即我所贪之因,由依於汝,则於所缘内支,自性贪着故。

(讲记)印度宗派对「我」有很多诤论。佛教讲无我;前面胜论派说我是无过的,没有我是不行的。佛教说:执着我,所以才轮回。此处数论派说:我是有的,但是说到为什麽会轮回?就说众生是因为分不清楚我与我所是分离的,把我与我所混在一起,所以才轮回。如果遇到上师,由上师的言教把我与我所分开,单独看到我时,就能解脱。这边的重点是,数论派认为我异於根等,眼根等是我的受用,我是异於它们的。注疏:数论派说单单修苦没有办法解脱,因为将神我与自性执为一体(我和我所执为一体),就会流转生死,要超脱生死,则要了知我与我所各异,就能得到解脱。

    「求余上根故」:如凡夫会说「我的眼睛」、「我的耳朵」等,凡夫知道眼睛是我的,这就说明凡夫把我与我所分开,可是凡夫并没有解脱,所以你的说法不对。「求余上根故」是希求其他上等的眼根等故的意思。如我有一枝手机,可是看到更好的手机时,又想追求那个。又如,现代人不满意自己的五官,会去整容等,想换个更好的。众生都会把追求者与追求物分开,会一直追求更好的。

    「有生灭觉故」:我昨天是这个样子,明天也是这个样子,可是我昨天的享受、我明天的需要都跟今天的不一样。也就是我所是有生灭的,而自己是没有生灭的常法。

    「此众生了知,我异於根等」:由此可以了知众生其实是了解我异於根等。

    自宗说,即使是凡夫也都会把我与我所分开,理由有二:「求余上根故」、「有生灭觉故」。因此并不是将二者混为一体而生贪(「故非见一贪」)。那麽产生贪的因素是什麽呢?就说到「其贪着我者,是于缘内支,本性而贪者」:产生贪的因素是我执。缘内支(「内支」:如五根等)从而产生我执,透过我执就会生贪。

 

()卯二、破唯厌离便能解脱  分三:辰一、正破,二、指示离贪,三、释违教难。今初

()若由如是苦[94],厌离是瞋彼,非离贪。尔时,有贪求余故。

()若谓由苦生厌离心便得离贪。破曰:若如是由苦生厌离者,是瞋相应,非是离贪。以彼厌心生时,亦有贪着故。以于尔时寻求余安乐位故。

(讲记)外道:由於受苦而生厌离心,生了厌离心之後就能够离贪。

    「若由如是苦,厌离是瞋彼,非离贪」:我们很苦时,会生厌离;很舒适时,看到很多很好的东西,又会起贪。其实那种厌离并不是真正的厌离,而是瞋。中士道中一再要我们修出离心、厌离心,我们生活中也会有心灰意冷,感到厌离的时候,但要分清楚二者是不同的,中士道所说的才是真正的厌离。通常我们感受的那些厌离是与瞋相应的,或说与瞋搅和在一起的,所以因为苦而产生的厌离并不是真正的厌离。既然是与瞋搅和在一起,就不可能离贪。为什麽呢?因为会贪求其他的(「尔时,有贪求余故」)。如一个病人非常讨厌躺在病床上,那其实是起了瞋,那时候他有强烈的欲望想到户外等,贪求其他的。所以为什麽他没有离贪,因为他贪求其他的。注疏:自宗:由苦产生的这个厌离其实是与瞋相应的,而非离贪。因为彼厌离心生起时,有贪着。因为会寻求其他的安乐。

 

()瞋苦为因故,彼唯尔时住,彼灭则自己,仍依於自性。

()若谓相续生瞋则能离贪。破曰:怀瞋之士夫,非由生瞋便成离贪,以彼瞋心唯於有苦时而安住,若瞋心息灭,则仍依于自己本性之贪故。初因成立,以瞋恚是以苦为因故。

(讲记)「若谓相续生瞋则能离贪」:「相续」:一直继续。对外道来说,就是厌离就能离贪。

    自宗:瞋是以苦为因而产生的,所以在苦的时候,就有你说的那个厌离,当苦消失了,这种瞋也就不见了,那个贪又会回来。也就是一方面如前所说:那个不是厌离,是瞋;又说那个瞋,其实是依赖於苦,有苦的时候就有瞋,苦消失了,瞋也就没有了。如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有厌离,但是一旦病好了,那种厌离也就消失了。

    外道讲的都是针对苦苦,而非行苦。我们要用修八苦、六苦来接近行苦,这样才是无过的作法。如果单单在苦苦方面下功夫,是没用的,只是折磨自己。

 

()辰二、指示离贪

()取舍俱断故,於刀割香涂,观一切平等,说名为离贪。

()外问:若厌离不是离贪,何为离贪?曰:阿罗汉说名离贪,以於刀割香涂,一切平等观故。以於所取与所舍俱断贪着故。

(讲记)「指示离贪」:解释什麽是离贪。

    「取舍俱断故」:取舍是不会断的,是断取舍的执着。阿罗汉断除了贪求的取、贪求的舍。对阿罗汉来说,若有人用刀割他的左臂,另一个人则在他的右臂上涂香油,他都没有取舍的执着,观二者是平等的,这个才称为离贪。

 

()辰三、释违教难

()经说修苦者,意依於行苦。我彼从缘生,是无我见依。

    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故说无常苦,由苦故无我。

()外曰:若修苦非解脱道,经说修苦则成相违。答曰:此不相违,意依周遍行苦,说修苦故。又我所说之彼苦,亦非依于常我,是从缘生故。其修行苦非解脱道,仅是无我见之所依故。空性见乃是解脱道,由修空见能解脱故。经说由通达有为无常,故而通达有漏皆苦,由通达苦故而通达无我。其理由即由空见而能解脱,其余所修即为生彼故。

(讲记)外道:你们的佛陀不也说要修苦吗?自宗:我们讲的苦并非苦苦,虽然也修苦苦,但是真正要修的是行苦。而且我们所说的苦也不是依于常我,是因缘所生的苦。修苦并非最终的解脱道,是产生无我见的前行。空正见才是唯一的解脱道,由修空正见才能得解脱故。佛经说透过通达有为无常而通达有漏皆苦,透过修行苦而产生无我见。只有空正见才能得到解脱,其余的,如无常、苦等,都是为了空正见而修的。通常也说:空正见是解脱道,其他的是成熟道。

    「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这句话是说法者常常引用的话,与《入行论》「一切诸支分,悉为般若说」是相同的意思。所以说无常、苦等都是为了空正见。透过无常而达到修行苦,透过修行苦而达无我见,这个次序也是确定的。

 

()卯三、明彼等是生死

()非离贪,有爱,依止诸发趣,非解脱惑业,彼名生死者。

    不许我所性,则无彼受者,造作受用相,彼我亦应无。

()如是计为离贪而有我执之补特伽罗,名为生死者,以未解脱烦恼与业故。以非离贪及有爱心,是依止一切取舍之发趣故。若谓解脱生死者,则应无彼我所之受者,以不许我所性故。若许尔者,则尔时亦应无彼我。以彼我是以造作业与受用果为相故。

(讲记)「非离贪,有爱,依止诸发趣,非解脱惑业,彼名生死者」:你们(外道)认为的离贪、有我执的补特伽罗,应称为轮回者,因为没有脱离业与烦恼之故。为什麽没有脱离业与烦恼?因为没有离贪、有爱贪着轮回的心,有了贪(有爱),就会产生一切取舍的追求。

    「不许我所性,则无彼受者,造作受用相,彼我亦应无」:外道认为解脱者没有受用这个我所。自宗:这样讲的话,解脱时,也不会有受用者我。因为我没有造作业、没有受用果这些相辅相成,我也就没办法安立。

 

()卯四、教令断除萨迦耶见

()故欲解脱者,当根除无始,同类因种生,诸萨迦耶见。

()故欲得解脱者,当根本拔除从无始同类因种子所生之萨迦耶见,以萨迦耶见是生死之根本故。

(讲记)这个部份是结论。所以想解脱的人,当根除无始以来由同类因素而产生的诸萨迦耶见我见。总之,这些都不是办法,所以想解脱的人一定要修空性,一定要断萨迦耶见。

 

    这边的重点就是,外道不谈无我见,摒除无我见而修其他的。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有的人修苦行,就会得到众人的称赞。如果有一个人坐在山洞里,长时间不动,可能会轰动全台湾吧!同样的情况,在中国、西藏、印度等都会如此。可是这样只是折磨自己而已。如果禅坐可以与无我见搭配,那会是很好的修行,不是的话,都会变成无意义。我们会受苦,苦是恶果,乐是善果,同样的,用这样的方式来折磨自己,其实这也是恶果。受恶果是没有办法除什麽恶的。这边类似在讲这些。

 

()寅三、破自在派之解脱道,分三:卯一、破能立,二、说违害,三、明解脱道。今初

(讲记)此处是针对大自在天派说。《四宗》里并没有提到大自在天派,但是成量品的前段,说到前生来世时有提到。即外道说世间的一切都是大自在天所造,当时他们说了三个理由住、行、能作义。重点是大自在天创造了一切,创造者是大自在天,大自在天想怎样就可以怎样,所以最後要解脱也是要求大自在天,大自在天说你可以不要轮回,你也就可以解脱。所以祈求大自在天灌顶,就可以解决你的轮回。此外,他们也会说到双修,也是透过大自在的一些仪轨,如此就能解脱;也会说修宝瓶,类似修气脉明点。总而言之,世界的创造者是大自在天,所以解脱时,也要透过它的一些做法,从而解决轮回。现在要破除的就是这个方面。

    「说违害」:他们所说的有什麽不对的地方。「明解脱道」:明自宗的解脱道。即如何才能解脱。

 

()教说如是事,诸未见因者,说教能解脱,不能使欢喜。

    咒种等仪轨,非使人不生。涂油火烧等,我亦应解脱。

    先重後轻故,非能消灭罪,使此重性无,无体罪非重。

()自在派说:上述彼等虽皆非解脱道,唯自在之言教是解脱道,以用自在言教中所说之咒,而咒种子则不生芽故。破曰:诸求解脱者非唯以自在言教宣说便生欢喜,以自在言教对所说义是不欺诳,未见如是事之因由故。使咒过之种子不发芽之仪轨,非能使人不生後有。若果如是,则涂油及火烧等(即照自在教中所说「沐浴涂油与烧护摩等仪轨」),亦应能使我解脱故。若谓护摩能令解脱,以烧护摩後,将罪人称之,先重後轻故。破曰:仅由此事,非能消灭罪。由烧护摩使此身无重性,罪非可称之重故,罪无体故。

(讲记)「教说如是事」:大自在天讲的教法。「诸未见因者」:「诸」指的是透过大自在天的灌顶、仪轨等。「教说如是事,诸未见因者,说教能解脱,不能使欢喜」:大自在天的教法里面说,透过它的那些仪轨等可以解脱,但未见其因,所以这个说法没办法让我们信服。解释时,「诸」指的是灌顶、修宝瓶等,这个是克主杰尊者的解释,僧成大师解释时,「诸」指的是诸求解脱者。注疏:其他派讲的那些不是解脱道,自在派讲的这些才是解脱道。为什麽呢?因为用大自在天仪轨的那些咒,在种子上面念咒,这样种子种下去也不会发芽。自宗:你(外道)说大自在天讲的这些言教是解脱道,可以让我们解脱,但是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它是对的或是不对的,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它是不欺诳的,所以没有办法让我们信服。

    「咒种等仪轨,非使人不生」:外道认为咒持在种子上,种子就不会发芽,同样的,如果持在人上,就不会轮回。自宗说:让种子不发芽的咒,并不能使人不生後有,二者是不一样的。种子用火烤,用水煮,就可以让它不再发芽,涂油、火烧等就能让人解脱吗?不能的。因为物质的特性不一样,持这个咒可以让种子不生芽,但这不能说明它可以让人不生轮回。「涂油火烧等,我亦应解脱」:如果让种子坏灭的咒能使人不生轮回的话,护摩等也可以让我们解脱。

    「先重後轻故,非能消灭罪,使此重性无,无体罪非重」:外道认为用它的一些方法,如火烤等,这样一个人会变轻,如先前是九十公斤,後来变成八十九公斤等,这说明罪已经减轻了。自宗说:体重会减轻没错,但是体重减轻并不代表能够灭罪。罪不是可以秤的东西,罪是没有色体的。

 

()卯二、说违害  分三:辰一、灌顶不能害三有因,二、破救,三、断诤。今初

()邪智及彼生,爱思增上力,生趣下贱处。故断彼不趣。

    唯从彼生故,即彼等能生。彼思即业故,能生因无失。

(讲记)「邪智及彼生」:此处邪智指常乐我净中的乐与净。我们的身体由种种不净物组成,是肮脏的,但是我们通常会把身体看成是洁净的。邪智指的是对自己的贪着,以对自己身体的贪着为主。透过这种邪智就产生贪,或邪智所产生的贪能让我们生到轮回。「爱思增上力」:「爱」指的是贪,「思」指的是业。「邪智及彼生,爱思增上力,生趣下贱处」:这边是在讲,让我们轮回的因素不是其他的,是邪智及它产生的爱思贪与业。邪智透过贪及与贪相应的业增上力,会一直往下掉,生到下贱处。完全无贪的话,就不生;一点点贪的话,会生到无色界;再多一点贪的话,会生到色界;贪很重时就生到三途(下贱处)。「故断彼不趣」:断了贪的话,与它相应的那些业也就断了,就不会生三有了。

    「唯从彼生故,即彼等能生」:只要具备邪智与爱思,单单这样就会生到轮回。有这些因素就会生,没有这些因素就不会生,是唯从那些生的,而不是大自在天或其他因素生的。那些是能生轮回的因素。

    「彼思即业故,能生因无失」:外道问:你们不是说都是由业生的,邪智与爱思并没有涉及业?自宗:爱思中的思说的就是业,所以能生因是无缺的,单单这样就够了。

    也就是说,此处的邪智是把不净当成净的这种邪智。透过这个就会产生贪爱,与贪爱相应的思心所就是业。这三个因素产生之後,就已经圆满生轮回的因素,只要这些就能够生轮回。换句话说,你不想生轮回就必须要断除这些,除此之外的方法都是无用的。

 

()邪智及彼所爱相应思,若以对治力断除彼思,则不趣向生死。以由彼思增上之力,趣下贱处而生故。凡人生生死者,即由彼邪爱相应诸思能引,以唯从彼思而生故。外问:业岂非因耶?曰:离邪爱相应诸思外,不须余业为三有因,自己即引後有之业故。具足灌顶之士夫,应生三有,以有彼因未失坏故。

(讲记)邪智及邪智所生的爱,及与爱相应的思(也可以说这个思是由前二者所生的),若由对治力断除这种业,就不会生到轮回,原因是由业的增上力趣入到三途下贱处。凡人生到轮回者,只要有了这个思,就已经圆满了。只要单独有这个思,就可以生到下贱处。外道说:难道业不是因素吗?自宗:除了这个思之外,不需余业为三有的因素,因为这个思就是业,它就是引生後有的业。所以受过你们大自在天灌顶的人,应该还是会生到三有,原因是灌顶并没有让这个思业有任何的改变。

    前面的解释是有邪智,接着由邪智引来贪,接着由贪引来业,只要这些就够了。注疏的说法是只要有那个业就够了,但业是由前面二者来的。换句话说,只要有爱取有的有就够了,其他, 不需要。可是这并不是说前面的无明、行、识等不需要,少了前面,後面也不会出现。因此,因为讲话的方式不同,可以说只要有爱取有的有,就一定会生轮回,没有就绝对不会生轮回;也可以说要有无明、行、识,爱、取、有才会生轮回,这样说也是对的。

 

()辰二、破救

()趣与达所依,彼从不见生,不见灭,无趣。故是行,非思。

    随有无转故。能生作根者,见觉有功能,非是由余力。

    彼等既有彼,云何而不趣?

()外曰:彼应不趣三有,作趣者与了达境之所依者谓诸根,彼从不可见之业生,由不可见之业力而灭故。以是我之行为业,非是思也。破曰:能作根之生起,现见是觉思之功能,应非由余而生,以随思之有无转故(谓内有思惟,乃有所作,若无思惟则亦无作)。彼等具足灌顶之士夫,云何而不趣三有?定应趣彼,以有彼邪爱相应之思为因故。

(讲记)「趣与达所依」:「趣」指走来走去等。「达」:了解境。「所依」:根等。可以走来走去、了解境等的因素是什麽?是根等。「趣与达所依,彼从不见生,不见灭,无趣」:(外道)得灌顶的人应该不会再堕入三有轮回。原因是让我们走来走去、能了解境等是依於诸根,诸根是从不可见的业产生,也由不可见的业坏灭。总之,大自在天创造了不可见的业,不可见的业再产生诸根,诸根再产生眼识等。

    「故是行,非思」:走来走去的这些行为是业,不是思。在佛教来说思心所才是业。外道的话,动作才是业。在印度、西藏,业和中文「行动」一样,所以在印度,业指的是行动,我是行者,我到哪里等叫做行动。但是佛教为了提倡内心的重要性,所以行动全部都是心。心里有个思,身体就动起来了。也就是,业的字义是行动,但从实义上讲的话,业属於思心所。

    「随有无转故。能生作根者,见觉有功能,非是由余力」:眼根等作用、现见等这些是思的功能,非由其他而生。我们想怎样的心所叫做思,因为起心动念才有身语等动作。有思这些动作就会有,没有思这些动作就不会有。

    「彼等既有彼,云何而不趣」:受过灌顶的人,怎麽会不生三有呢?一定还是会轮回,因为还有邪智、贪等。总之,外道认为所有的动作,如走动、张口、闭眼等,都是来自於业,业灭了,这些动作也会灭除。自宗说一切动作都来自於思,思中有杂染的,与邪智、贪相应的思,这是让我们堕轮回的思。有它之後,就一定会堕入三有。因此,接受灌顶对不堕轮回是否有帮助,要看那是否能对治贪瞋等。受了灌顶还是有贪等的话,说明他还是会生三有。[95]

 

()辰三、断诤

()若彼等无能,灌顶等无间,彼等由思力,取、转与散乱,及灭皆应无。

()外曰:彼等士夫应不生三有,以彼思等之功能由灌顶力所破坏故。破曰:若尔,则彼等受灌顶等无间,其由思增上取境,於别境转,於余境散乱,及彼坏灭,皆应非有。以思之功能被灌顶破坏故。

(讲记)外道:得过灌顶的人应不会生到三有,因为思的功能已经被灌顶力破坏。自宗:如果灌顶能够破坏思业的话,得灌顶当下,就可以破坏思,如此,受灌顶的这个人当下就没有行走、闭眼等动作。思没有了,由思而有的动作也都没有了。

 

()若谓於彼时,无觉故不生。诸垢觉相续,彼等能若无,活亦应无能。

    对治与自品,增则减增故。罪流有自种,灌顶不能遮。

()若谓彼不生三有,以彼死时则无觉故。破曰:若尔,则彼生活时亦应无生觉之功能,以诸垢染令觉相续之功能,被灌顶力使无有故。又有自种子之诸罪流,仅受灌顶不能遮止,要对治通达无我慧增长,过乃损减。若自品增长,则愈增长故。

(讲记)「若谓於彼时,无觉故不生」:外道又说不生三有的原因是得到灌顶的人死後就没有觉了。即不是在当下,要等到死亡时,诸垢觉,如贪等,才不会继续下去。「诸垢觉相续,彼等能若无,活亦应无能」:自宗说:诸垢觉延续下去的功能没有的话,在灌顶的当下,即活着的时候,也应该没有能力才对。

    「对治与自品,增则减增故。罪流有自种,灌顶不能遮」:像贪等都是从自己的种子,或自己同类的种子产生的,单单用灌顶并不能遮止这些。贪是有空正见这种对治的话,它会减损,如果像瞋等烦恼品多的话,它就会增长。所以它的增长、减损与灌顶没有关系,所以仅仅受灌顶并不能遮止。

 

()常,无观待故,次第生相违,作不作同性,造作成相违,因果亦应一。

    彼等若异彼,作受者失坏。功能亦不成[96]

()若谓唯思为因,不应道理,以常住我亦是因故。破曰:其常住我,次第生果则成相违,不待缘故。是常住故。又能作果亦成相违,以作果与不作果,体性相同故。(以常我为因,先既不作果,後又作果,则成相违,以我性相同故。)又因与果亦应成一体,以常我为因故。若谓彼等因果与彼常我物体各异者,则计我是作业者与受果者,便当失坏,以与因果物体异故。又常住我饶益果之功能应不成立,以汝灭时果不灭故。

(讲记)外道说由业产生一切是不对的,有恒常的大自在天这个因素才有世间,还要有常我才对。自宗说:常法渐次生果是不对的,常法无法配合因缘。(「常,无观待故,次第生相违。」)常法也无法生果,生果的常与不生果的常完全一样。又因果会变成一才对,因为常不能生无常,无常都是有次序的。(「作不作同性,造作成相违,因果亦应一。」)

    「彼等若异彼,作受者失坏」:如果你说因果是异体的话,造业与受果就会失坏,因为因果体性上不相同。「功能亦不成」:常我饶益果的功能也不成立,没有因果的情况。

 

()他忆受等过,都无所妨难,全无念者故。是从受生念。

()外难:若无常住我,应有他人所受,余人回忆之过失。答曰:以破常住我为因由,他人所受余人回忆,及他人作业余人受报等过失,皆不妨害,以全无常住我为忆念者故。外问:若尔,念从何生?曰:念亦有因,是从领受生故。

(讲记)外道:没有常我的话,难道我是无常吗?我是无常的话,这样我今天做了什麽事,而由另外的人回忆?(自宗:)今天的我不是明天的我,但是今天的我与明天的我同样都是某人,因为是同一相续的人。因此,就不会有造业者与受业者是不同的。细分上,造业者与受果者是不同的,可是总的来说是一样的。如说世尊在某处苦行,在某处成佛,从苦修到涅盘都称为世尊,所以都是世尊,但是苦修时的世尊不是成佛时的世尊。因此,我们没有过失。外道:念是从何而生?自宗:是从感受生。有没有回忆是看相续的那个人有没有领受过,单单是这样,并不需要牵涉到恒常的人的想法。

 

    外道认为要得大自在天的灌顶才能解脱。自宗说轮回的因素是思业,灌顶对思业能做什麽呢?起不了作用,一点关系都没有。既然如此,凭什麽说它能阻止轮回?

    我们平常也会修观世音法门、文殊法门,就是供起个神像在拜,这样的概念是有大自在天派的想法。事实上,我们去翻读这些仪轨,应该要与《广论》相同,就是要从发菩提心、大悲心等修上去。当然观修本尊是有的,但是是要让自己变成本尊。详细看仪轨的话,其实讲的都是三士道的内容,只不过用一个本尊的名义让我们修这些,问题是我们使用那些名义,却不太了解佛法的内容,这样学佛学到变成大自在天派。

 

()卯三、明解脱道

(讲记)这段讲到自宗的解脱道。以道来说,此处的主题是悲心与空正见,果是成佛。虽然也有很多其他的讨论,但真正要说的是悲心,悲心这个主题涵盖了菩提心、六度。另一个主题是空正见,讲到空正见时就提到很多外道的解脱道,总结起来就是要懂空性,不懂空性的话,用其他的方式都是没办法的。因此,驳斥许多外道所说的解脱道後,就讲自宗的解脱道。

 

()于四谛增益,坚、乐、我、我所,此等十六相,非真而爱着。

    於彼相违义,真性相了达,善修之正见,能破爱随行。

()若尔,何为解脱道耶?曰:有於四谛性颠倒执着,其於彼相违义十六真实行相随顺通达,极善修习之正见,是解脱道。以彼能破贪爱及随行故。以于四谛,增益坚固、安乐,及我、我所等十六种非真实行相周遍爱着,是三有之根本故。

(讲记)修四谛十六行相就能断除贪爱,从而解脱;反之,如果心中有四谛十六行相的反面、常乐我净,就会产生贪,有了贪一切轮回都会有。

    外道问:你们所说的解脱道是什麽呢?「于四谛增益,坚、乐、我、我所,此等十六相,非真而爱着」:「真」:真谛。「非真」:非真谛,与事实不符合的,因此会产生爱着。四谛本来没有坚、乐、我、我所,可是颠倒执着,增益十六相。四谛十六相是与事实符合的,增益十六相与事实不符合,产生了爱着。「於彼相违义,真性相了达」:「真性相」:真理的十六行相。对四谛颠倒执着的反面,修与真理相符的四谛十六行相是解脱道,它能断除贪,破除贪之後,那些随行也就自然破除了。

 

()寅四、破尼犍子派之解脱道  分四:卯一、破由有业身故流转,二、破能断业身之对治,三、破由断果故业永尽,四、以自许相违破。今初

(讲记)有业、身体、烦恼,通常说业与烦恼导致我们轮回,在业与烦恼上面加上一个身体。自宗认为业是没办法破的,只要有烦恼,业就会再生,没有烦恼的话,业就不会有,所以自宗在这三者中,破的是烦恼。外道认为业也是三有的因素,身体也是三有的因素,他们不谈烦恼这个部份,说破业、破身体就不会流转。以下就要破除这个说法。

 

()业身虽安住,三因缺一故,其生则非有,如无种无芽。

()尼犍子派说:纵然断爱,若有业身,仍当流转。破曰:诸阿罗汉业与身虽仍安住,然不生於三有,以缺爱一因故。以生三有,须三因故。如无种子则不生芽。

(讲记)业与身体虽然都存在,但是三个因素中,缺了烦恼这个因素的话,就不会生到轮回,如同没有种子就不会有芽一样。像阿罗汉,有业也有身,但是不会生到三有,因为缺了三因当中贪这个部份。生到三有必须要有三因之故。

 

()卯二、破能断业身之对治

()非断业及身,无能对治故。无能故。有爱,仍能生起故。

    为尽二虽勤,尽业劳无义。

()外曰:断除业身,亦应解脱,以生三有须三因故。曰:非业与身能单独断,以无断彼之对治故。无断彼之功能故。以若有爱,则业与身仍能生故。若谓业与爱二法,理应努力各别令尽。破曰:为单独尽业,勤劳无义,以未断爱不能断业故。

(讲记)「非断业及身,无能对治故。无能故。有爱,仍能生起故」:外道:断除业、身应该能解脱,因为生三有必须要有三因之故。自宗:没办法单独断业与身,因为没有能对治它们的,没有这种能力。如果有烦恼()的话,就能生起业与身体,如果没有烦恼就不会生起。

    「为尽二虽勤,尽业劳无义」:外道:就像要个别对治烦恼一样,也要对付业与身体。自宗:为了单独断业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未断爱就不能断业。此处与《广论》的说法相同:有烦恼,即使没有业也会新生业;没有烦恼,即使有业也没有能滋润它的,所以不会发芽。

 

()卯三、破由断果故业永尽

()见种种果故,比知业功能,有多种差异。

    故一苦恼事,不能使都尽。

    有行使彼生,果报有减少,非一切异类,所应受果报。

()外曰:前云「无能对治故」,此因不成。以由苦行消尽宿业,不更作新业,能解脱故。破曰:以某种苦行,仅能使彼所生果有所减少,非能使一切异类业都尽,以一切苦行烦恼事,不能尽一切业故。以比知诸业功能各异故,以见有可意不可意种种果故。

(讲记)外道提倡用苦行来尽业,从而解脱。

    「见种种果故,比知业功能,有多种差异」:世上万物种类非常多,一个人身上也会发生非常多的事情。因为业有各式各样,有很多种业,所以世间才会有种种的果。因此,看到那麽多的果,就知道因素业有那麽多种差异。










相關文章: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一﹞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二﹞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七﹞

上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回目錄 下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绿度母之普陀拉净土』Tara Potalaka 绿ターラー菩萨- Yahoo!奇摩部落格
2008-9年新世代生命修练计划
◎法不孤起、依因待缘.佛教「生命伦理学」研究.中观思想讲录.析《中论》.入中论讲记 月称论师造论
天马旗
2008年-高雄旧译显密法林10~11月法讯

赞助网站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