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獅面空行母薈供點燈祈福-迦椿林 寧瑪巴白玉貝諾法王五大中心超薦法會 目前較高級的騙局!再忙也要看!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6 00:07:00
學習次第 : 进阶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诸根一一损,意觉非有损,此变则现见,彼等亦转变。

    故觉住所依,有依於觉性,是诸根之因,故是根从觉。

(讲记)「诸根」:根识。眼识、耳识等诸根识一一受损害,不会对意识有完全负面的影响;反之,意识改变了,眼识、耳识等也会受损。像眼识这种觉心是依於意识,所以意识是诸根之因素。结论是眼识等是从意识产生的。

    前面强调心与身要分开,如果不分开,身可以产生心的话,就会有种种过失。对此外道说:觉是依於身的,你们(佛教)自己也是这麽说的,如外面的瓶子是眼识的所缘缘,眼根是眼识的增上缘。外面的瓶子与眼根都是色法,靠这二个色法产生眼识心法。因为有瓶子产生眼识,眼识接着会变成意识,「看到瓶子」这个心不就是从瓶子生起的吗?所以意识是来自於瓶。因此,你们不应该说觉不依於身。自宗的回答是:眼识的产生是需要所缘缘、增上缘这二个色法,但是这只能说是助缘,眼识最主要的因素是来自於意识。并不是单纯有了眼根、所缘缘就有了眼识,仍然需要等无间缘,这三个配合才能产生眼识。某些意识是产生於眼识,但是整体上,眼识是产生於意识的,而不是意识产生於眼识。因为眼识损害了,意识并不会消失,反之,意识出了差错,也就没有眼识。所以是眼识依於意识、意识不依於眼识。

    这边偈颂要分二个内容说:今生与来世。「诸根一一损,意觉非有损,此变则现见,彼等亦转变」是从今生的角度说。我们的眼睛等受损时,内心并不会受伤害。举例来说,有的人眼瞎了,内心会不舒服,这可能是因为自己很爱惜眼睛的关系,知道眼瞎了,所以心里很难过;而不是在没有觉察下,眼瞎了对心有什麽影响。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身体有残缺的人,内心比正常人还要乐观,而身体正常的人却想要自杀,所以根识不会损害意识。反之,若意识出问题,眼耳鼻舌身识都会有问题,譬如内心很高兴,精神也来了,看东西也看得更清楚;当内心状况不佳,很伤心时,也就不会耳清目明。因此,只要意识受损,诸根也会受损。因此以今生的角度来说,是根识依於意识。

    「故觉住所依,有依於觉性,是诸根之因,故是根从觉」是从下一辈子来说眼根、眼识等是来自於意识。讲十二因缘时会说「爱取有」,眼识、耳识等是来自於爱取有,因为是来自於爱取有,所以是来自於意识。即过去世如果我们造了一个变成人的因素,业成熟时我们就会有人的意识产生,它的特色就会长出人的根识。所以以前的觉心产生今生意识,再从意识产生今生的根识。

    因此,无论是从今生、来世的情况,都是根识依於意识,不是意识依於根识。在偈颂中看不出外道的问题,但是因为有外道的质疑,所以才有这些回答。

 

()又若计身为意觉之殊胜所依者,为有根身,抑无根身?无根身,下文当破。若有根身者,有根身应非意觉之殊胜所依,以一一根受损害时,非意觉直接有损害故。然此意觉都是身之所依,以汝转变时,现见彼身等亦有转变故。

(讲记)若说身为意的殊胜所依,此身是具根?或不具根?无根身下面会破,这边讲的是有根身。若说需有一有根身作为意识的因缘,它是因缘但不可能成为殊胜的因,因为眼根、耳根受损害时,意识不会直接受到损害。可是意识是身的殊胜所依,因为意转变的时候,身等也有转变。

    五根不是意识的特殊转变因,但意识是五根的特殊转变因。什麽是特殊转变因?如:烛光的大小与烛火有一定比例关系,烛光的变化完全取决於烛火的变化,烛火有完全控制烛光的权力,所以烛火是烛光的特殊转变因,烛光不是烛火的特殊转变因。[33]同理,眼根损害不见得对意识有什麽损害,而意识损害会对眼根有损害,就如烛火与烛光的关系,即身不是意识的特殊转变因,意识是身的特殊转变因。[34]为什麽这麽说?其实根损害也会导致意识损害,意识损害会导致根损害,二者都会有影响,可是要加「特殊转变」,也就是,通常的转变二者皆有,可是特殊的就没有。这边虽然只提「根损,意觉非有损,意变,则根亦转变」,但是损害与不损害讲的都是特殊转变(特殊的损害)

    这边也更清楚的说明同类与不同类的关系。前面已经解决了同类与不同类的问题,此处说明它们之间的影响关系,如此更可以确定心要待自类而产生。[35]

 

()是诸根从意觉生,以後觉安住之所依是前觉,有依前觉之业,是诸根之因故。

(讲记)诸根从第六意识产生,觉是从前觉生,产生根识的业依附於前觉。前觉是一第六意识,它有慧心所等许多心所,其中有思心所业,即有依赖於前觉的业。此处是说根,但应该是根识,若是根的话,就不能从近取因谈。意是根的俱生助缘,但无法变成近取因。

 

()有如彼能引,後亦当如彼。

()临终时之根等,後亦当与如彼同类後根等相结续,以有如彼之能引业故。

(讲记)前面的部份是成立前生,这二个偈颂是成立来世。「能引」:十二因缘中有能引,能引出後世的眼根、眼识等。我们这一生是前生的能引引出的,我们的来世也是如此。将往生时会有能引,此能引就会引出来世的五根、五识等。这个是明有来世。

 

()由彼识益故,说意依於身。

()问:若身非意觉之殊胜所依,则与经说「身与心互相随逐」应成相违。曰:此不相违。由彼身识能饶益意觉之原因,经说意依身故。

(讲记)外道反驳说:佛经中明明说「意依於身」,你们的说法与自己导师的话有冲突?(「互相随逐」:一个跟着一个,即因为一个因素让另外一个产生,因为心的产生而让身体产生,因为身体的产生又让下面的心产生。)自宗回答:并不冲突,身能够饶益心,所以佛陀说身体是心的因。这边要再度强调一点,前面说「最初受生时,呼吸、根、觉等,非不待自类,唯从於身生,太过故」,其中「唯」字非常重要,自宗不接受的是「唯依於身」,而不是不接受「依於身」,自宗并不否认身体也会帮助心。

    总之,佛经确实讲到身体是内心的因素,也就是身是心的因,心是身的果。为什麽讲到这个?因为身体能饶益心,所以佛说身是心的因。「饶益」是因的定义,什麽是因?能够饶益的就是因,受饶益者是果。因此,对於自宗这边的回答(佛经为什麽讲它是因?因为它就是因。)也许会感到很奇怪?因有近取因与俱生助缘二种,互相变成互相的俱生助缘这是可以接受,所以说身体确实可以饶益心。可是讨论的是种子式的殊胜因素,因此这个回答方式虽然没有明白讲出身体是心的俱生助缘,但讲的就是这样的话。

 

()若无根非觉,彼亦非彼无。如是互为因,故互是有因。

()若谓根是意觉之所依,以无根时意觉不生故。反难曰:意觉应是身之所依,以无意觉彼身亦不生故。若许尔者。观待相续,亦应是身心互为因,身是心所依,心亦是身所依故。若许尔者,观待相续,身心应互为有因,以互为因故。

(讲记)我们若要破别人的观点,就要引用他相信的经典来破,或是以理破除,也就是教证与理证。上段是外道想引经典来破除,即教证。此段是以理证:若无身体(眼根、耳根等)就不会有心,所以身体是心的因素。自宗就反问:同样的,没有心也不有身产生,心也应该是身的因素。外道承认心是身体的因素的话,那就是「观待相续」。「观待相续」的意思是第一刹那的心会是第二刹那身体的因素,第二刹那的身体会是第三刹那的心的因素,如此一直观待下去。因与果不能同时,一定要有次序,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刹那同时有心与身体,第二刹那时也同样有身与心,第二刹那的心,它的近取因是第一刹那的心,但是第一刹那的身体会变成它的俱生助缘;第二刹那的身体,它的近取因是第一刹那的身体,可是第一刹那的心会变成它的俱生助缘,以此类推下去,所以身是心所依,心也是身所依。「故互是有因」:「有因」或「具因」是果,(「具果」是因)。第一刹那的身与第一刹那的心,没有办法变成因果,但第一刹那会变成第二刹那的或近取或俱生助缘,如此一直下去,互相都可以说它的前一刹那的心或身是它的因素。

 

()从无次第者,非生有次第,非别亦无待。

()又若依身者,为依常身,抑依无常身?常且非理,应非从身次第生意觉,以身是常非次第故。若谓身虽是常,然观待诸缘能次第生意觉。曰:彼身亦不能待缘次第生意觉,以身是常,缘不能使有差别故。

(讲记)总之,身依心,心依身,若不谈殊胜因素互相都会是因素。现在谈所依。如果是依於身的话,那所依的身是常或无常?是常的话,就不对。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意识变化很多,马上高兴、马上生气……,内心的变化很多,是很有次第的。果方面的次第必须是因方面的次第而产生。常法若有次第,常法就会变成无常法,常法若无次第,它的果-内心也应该没有次第才对,可是内心有次第。「从无次第者,非生有次第」:「无次第」指常法,无次第的常法无法生有次第的觉心。

    这边与以前「破大自在」一节所说的一样,既是恒常的,就不会有变动,如此果也不会有变动。外道会说:常与缘搭配,缘是有次第的。即身体这个常虽然无次第,但是可以与缘搭配,缘是有次第的,因为缘有次第,也就可以产生有次第的心。对此,自宗说:恒常的身也不能配合缘产生心,因为它是常。无次第的常是不能与有次第的缘搭配的,缘无法使常有所改变。常法自己不仅不能产生有次第的心,也无法观待因缘使恒常的身体产生特别的情况(「非别亦无待」)

 

()从身次生觉。彼亦显次第。

    其前前刹那,是一一刹那,先无者之因,是故一切时,可见其为因。

()若谓观待前意觉,从身渐次生後意觉,曰:若尔,彼身亦显有次第。以从渐次生觉故。若许尔者,应一切时可见前念身心为後念身心之因,以身心前前刹那,是先无身心一一刹那之因故。

(讲记)外道:也不是单单从身体生,而是观待前面的意觉(也就是意觉生意觉),但也不否认身体也会生意觉。亦即意识是从意识生的,也是从身体生的,二者都有。自宗回答:如此说明身体是有次第的。如此,前前刹那身心是後後刹那身心之因。所以无论何时,前前身心会成为後後身心之因素。

 

()以上成立初生之心有前因,临终之心有後因,故证有前後生。

 

()寅二、破无之能立  分三:卯一、标、二、释,三、结。今初

(讲记)自宗说有前生来世,前面已说有前生来世的理由,当然自宗也要了解外道认为没有前生来世的理由,并对其说法加以破除,如此才是圆满建立有前生来世。「标」是略说,「释」是广说,然後是结论。

 

()後心与余心,结续有何违?彼罗汉後心,由何许无续?

    岂随此宗派,量不成义耶?若谓离彼因,此中何不说?

(讲记)佛教中,某些派别说「究竟一乘」,某些派别说「究竟三乘」。「究竟一乘」、「究竟三乘」的意思是什麽呢?整体上,佛教都说有前生来世,前生是无始的,那後世是不是也是无终的?即我们的心相续是无始有终,还是无始无终?唯识宗的一部分、中观宗、密乘会说心续无终,最後会成佛,成佛後,心就是一直延续。但是有部、经部及唯识的一部分(特别是此处的法称论师),会说无始有终,成为阿罗汉後,无爱取有了,因为无爱取有,心相续就不再延续下去。通常会说「灰身灭智」身会坏灭,识也就断了,就像火熄灭一样,所以阿罗汉是最终。[36]问他们:佛会不会灰身灭智?他们会说不会。那麽佛在哪里?就很难说了,佛是不可思议。总之,这几个部派不讲净土,中观宗及唯识宗的另一派会说净土,阿罗汉超脱三界是到净土,到了净土会再修行,慢慢地就会成佛,所以众生最後一定会成佛。而像法称论师认为,心相续是无始的,但是如果证得阿罗汉果,死亡时,心续就没了;独觉也是一样;佛的情况则是不可思议。所以心续是有终的。

    佛教有究竟一乘与究竟三乘二种说法,法称论师是站在究竟三乘的立场[37]—阿罗汉的心相续是不会延续下去,他会灰身灭智。[38]外道说没有前後生的时候,也是以理证及教证来说明没有前後生。首先是教证,就举阿罗汉为例,说:众生没有来世,如同阿罗汉。也就是外道认为自宗的说法有冲突:你们(佛教)说心识会延续下去,又说阿罗汉的心识不会延续下去,这是冲突的。对此自宗就说:这个(阿罗汉)是佛教的宗义,难道你要承认佛教的宗义?难道你要当佛教徒吗?自宗的这个回答倒不是正理,因为只要自己承认的话,敌方就可以举例,所以不见得要外道自己承认。总之,引教证时,必须要引别人相信的教,不一定是自己相信的,如讨论的物件是基督徒,引教证时可以引圣经上的话反驳他们,但是不能引佛陀讲的话。外道举阿罗汉为例,自宗回答:难道你承认佛教的宗义?外道当然是不会承认。阿罗汉的最後心为何不会延续下去?自宗说因为没有爱取,可是外道说:阿罗汉会灰身灭智,因为灭了智,说明识依赖於身。这是外道错误之处。否则,如果外道说:如同阿罗汉不会延续下去一样,众生也不会有来世。用佛教自己的例子来破除,这样其实并没有错误。

    颂文没有写出,但是是有前提的。前提:外道说:凡夫的心相续不会接续下去,因为是死心故,如同你们(佛教)的阿罗汉的最後心。(自宗说)「後心与余心,结续有何违」:心产生心,往生时的心与下面的心相接续,又有什麽冲突呢?也就是最後的心与会接续下去,不会有冲突。(自宗问)「彼罗汉後心,由何许无续」:你为什麽说阿罗汉的心不会接续下去?外道就说因为是佛教说的。(自宗说)「岂随此宗派,量不成义耶」:你不可以说佛教讲了这个宗义,就说没有後心,因为你不承认佛教。你难道要当佛教徒吗?是不可以的,因为对你来说,佛教的宗义不是量可以成立的。(自宗说)「若谓离彼因,此中何不说」:如果你认为没有身体(「彼因」)就没有心,这样的话,根本就不需要在阿罗汉上面讲,直接说没有来世的心,因为没有来世的身体,因为心是从身体而来,这样更直接。所以对平常人的心为何不会接续下去,外道说了二个理由,一是因为是死心,二是因为气息已离开身体。理由只能二选一,前者已经破除,後者就不用绕到阿罗汉上说。

 

()外曰:平常人之死心,不与後心相结续,是死心故,如阿罗汉之死心。曰:最後死心,非是成立平常人死心,不与後心相结续之正因,以汝与余心相结续,无任何相违故。试问:彼阿罗汉死心,亦由何因不与後心相结续?若谓佛教中如是说故者,曰:佛教宗义,汝岂随行耶?不应随行,以是量不成义故。若谓阿罗汉死心,不与後心相结续,以彼因气息已离身故。即彼因息离身,于此成立平常人死心不与後心相续之因中,何为不说?理应宣说。以汝与死心随一,是成立彼宗之正因,而死心非成立彼宗之正因故。

(讲记)外道:平常人之死心,不与後心相结续,是死心故。(自宗)「以是死心故」不是正确的理由。为什麽呢?死心与接下来的心相接续,即死心与接续下去不会相冲突。自宗就问外道:你是以什麽理由说阿罗汉的心不会接续下去?外道说:佛教宗义是这麽说的。自宗说:你难道要跟随佛教的宗义?(外道不应该跟随佛教宗义之意。)因为对你而言,佛教的宗义是不成量的。外道先前是说心相续不会接续下去,是死心故;现在说心相续不会接续下去,因为气息已离身,这是外道针对阿罗汉而说。自宗说:你为何不说:平常人之死心不会跟後心相接续,因为气息已离身?你应该这麽说才对。因为是死心故、气息已离身故,此二者你要选一个。这二个是成立彼宗的正因,而死心不是彼之正因。

 

()卯二、释 分三:辰一、破是增上缘,二、破是亲因缘,三、断诤。今初

(讲记)自宗说有前生来世,这个理路是从心一定要产生於心,无法从身体产生而来;外道说无前生来世,心是有始有终的,是从何开始的?从身体,离开了身体,心就终止了。既然心是从身体中产生的话,身体扮演心的什麽角色?通常讲因素时会说:近取因、俱生助缘、增上缘等[39](其中等无间缘是自宗说的,即心无间产生心。)心一定要有近取因、俱生助缘。在自宗来说,近取因是心。外道则认为心的近取因是身体,或者身体虽不是近取因,但是增上因素,身体是心的增上缘,就如同眼根与眼识的关系,有眼根才有眼识,眼识有很大的层面依赖於眼根。其他的俱生助缘只是滋润一下,是小小因素,无法用来否认有前生来世。所以要否认有前生来世的方式是用近取因,如果近取因真的是身体的话,那真的就没有前生来世了。另外就是强大的俱生助缘增上缘,如同眼根对眼识的影响,这也是一种方式。也就是因近取因,缘增上缘,是最能导致果方面产生强大的变化。以下就从这二点来剖析。

 

    先说俱生助缘的部份。身体与心的关系是如眼根与眼识的关系吗?是具根的身体产生意觉,或无根的身体产生意觉?(我们的身体有些是有根的,如眼、耳、皮肤等,也有完全没有根的,如发、指甲。所以身体分有根的身体与无根的身体。)如果是具根的身体产生意觉,那是从单一根产生意觉或是五根和合才产生意觉?所以有三种说法,将这三种说法都破除的话,就将身体是心的俱生助缘这个部份破除。

 

()如彼觉取故,意非从有根。生识能异故,亦非从一切。无心故非余。

()若谓身是意觉之殊胜所依者,为是增上缘,抑是亲因缘耶?若是增上缘者,意识分别非从有根身为增上缘而生,以若是者,应如彼根觉明显取境,有此过故(分别意识缘色等境,不如根识明了)。亦非由一切根和合发生意识,以诸根发生根识之功能各异故。亦非余发爪等为增上缘发生意识,是无心故。

(讲记)自宗问:如果是身体产生心的话,身体是扮演什麽角色?外道说:是增上缘的角色。自宗再问:是有根身是增上缘,还是无根身是增上缘?有根身的话,是单一根是增上缘,或是五根具足才是增上缘?(注疏中「殊胜所依」讲的是举足轻重的因素,不是小小的因素。)

    一根的话,就是「如彼觉取故,意非从有根」:意识不是从有根的身体产生,为什麽?因为意识如果是从身体产生的话,就要如同眼识(「彼觉」)看到色法很清楚一样,很清楚地看到外境才对,但是并没有。透过某个增上缘(色法)产生眼识、耳识等,它在取境时是离分别识的状态,而意识是分别识的状态,二者差别很大。若如外道所说身体(色法)是心(意识)的增上缘的话,就不会有这些差别了。[40]

    「生识能异故,亦非从一切」:就像眼根产生眼识,耳根产生耳识等,根产生识的功能各各不同,所以意识也不能从具备一切根的身体产生。或者这样说:若要具备一切根才能产生识,那缺了眼根者,就产生不了意识。

    「无心故非余」:无根的身体也无法产生心,因为无根的身体无识。无根的身体无法产生心,为什麽?没有心的近取因故。无根身是俱生助缘的角色。俱生助缘是帮助近取因的,但是没有近取因根本无从帮起。

    「无心故非余」在以上二点也适用,即身体是心的俱生助缘,那麽心的近取因是什麽?可以讨论这一点。

 

()一因故共住,如根如色味。

()问:若尔,身心共住应成相违?曰:身心可以共住,从一聚因生故,譬如五根,如色与味。

(讲记)外道认为身体产生心,所以身心搭配在一起,像自宗所说,身心是二个系统,那彼此是分道扬镳的。外道问:若身体不是心的俱生助缘,为何身心是一直搭配着的?自宗回答:身心会共住,因为是从爱取有产生的。(「一因」即爱取有)。「如根」:通常每个人都有五根,不会有人有一根,有人有八根等,所以五根是一起的。眼根、耳根等虽然各各不同,但是可以聚集在一个人身上,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情况。「如色味」:如糖有甜味,甜味与糖是分不开的,糖吃完了,味道也就没有了,即一者是味,一者是色,但是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与此相同,身心在类型上虽然不一样,但是可以共住。也就是因为有爱取有,爱取有把我们的身心绑在一起,在它的功能未结束之前,身心二者是不会分开的。

 

()由义门转变。

(讲记)外道又重新说:身体应是意觉的因素,身体的变化会导致意觉的变化。若如外道所说的话,身体不好,内心应感到苦,身体好,内心就会高兴。对此,自宗说:人长的好看、身体好就会让人高兴吗?不一定。我们会高兴、难过是因为他人夸奖「你长得很美」等,这就说明是自己的思惟使自己高兴,不是因为长胖了一点、瘦了一公斤而使自己感到高兴或难过。又如,有些人修饿鬼的苦,肚子很饿,但是思惟「我当了多世的饿鬼,那时比现在更痛苦,希望今日饥饿的苦可以消除来世堕入饿鬼道的业」。因为这样思惟,所以虽然肚子很饿,但是内心很高兴。也有人到了达兰萨拉,肚子很饿,又思惟吃不到台湾菜、住的又不好等,肚子本来就很饿,自己又找很多理由,加重内心的不愉悦。对一个会修心的人来说,会将逆缘转道用,可以很高兴,像密勒日巴一样,只要有食物可吃,他就很高兴了;但是对我们来说,即使有食物可吃,还是有众多的埋怨。这些都说明内心的不舒服都是自己的分别带来的。[41]

    「由义门转变」:身体打了麻醉针,针是打在身体上,不是心上,但是人会昏迷,或喝了酒会理智不清。说身体是身体,心是心,虽然搭配在一起,但是是二个系统,那为什麽喝酒、打麻醉针等,心会转变?答:是由义(所缘的内容)而转变。就像听到不幸的消息,当心取到这样的境时,感到紧张,这是因为了解内容的缘故,不是身体对意识有殊胜影响。酒、麻醉、毒等会影响身体,但不是影响心的殊胜因素,殊胜的因素是心了解的内容境。身体的情况会影响心,心也会影响身体,但是这些都是小的干扰,不是殊胜因。

    克主杰尊者在解释这个偈颂时说:(外道说)若说身体不是意识的增上缘的话,那麽又为什麽会有毒等伤害身体,导致精神错乱?答:这个并不是身体做为增上缘而使精神错乱,而是因为所缘的关系。[42]总之,是毒等伤害身体,因为身体的情况导致内心的改变是有的,但是身体并不是心的殊胜因素。

 

()常随彼转故,由有能饶益,彼因故第七,及说言生故。

()问:若尔,如何是使果随遮之殊胜所依因耶?曰:如灯是灯光之殊胜因,要先有灯方有灯光,灯对灯光作直接饶益故。要常随彼灯有无转故。经说「此有故彼有」,说第七转依声。又说「此生故彼生」,说第五转从声。即为令了知,若是彼果之殊胜遮因,须是彼果前无间所生,能直接饶益者故。(这三句颂文,即释经义。「由有」即「由此因有故」,对彼果「能饶益」,即是彼果之因。用第七转声表为所依,是增上缘。经又言「此生故」,说的第五转从声,表能生之亲因缘。用何转声,是梵文文法,在汉文中难以表明。)[43]此说明殊胜所依因,要常随转,如灯光依灯。身与意识不具此种关系,故非真能依所依。

(讲记)前说身会影响心,但不是心的殊胜因,所以外道就问:何谓殊胜因(殊胜所依)?这边就谈到,如灯与灯光,即因素的些微改变,会导致果的变化。有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果的变化,但不是大幅度的改变。要是「有它则有,无它就没有」这样的决定性因素。这大概可以归类到增上缘及亲因缘二类。增上缘的部份,如没有眼根就不会有眼识,因为眼根是眼识的增上缘;同样,没有六识的增上缘,六识都不会有。

    「常随彼转故,由有能饶益,彼因故第七,及说言生故」:常随「因素的有而有,没有就没有」的变化,要有这样强烈的饶益作用。也因如此,佛陀说了「此有故彼有」这个第七文法的用词,与「此生故彼生」第五文法的用词。[44]

    注疏:「如何是使果随遮之殊胜所依因耶」:白话说就是何谓殊胜因?「使果随遮」:「随」是随着,有它就导致那个果,「遮」是它的不存在导致果的不存在。自宗回答:如灯是灯光的殊胜因,理由就说了:「有灯方有灯光」、「灯对灯光作直接饶益」、「要常随彼灯有无转」。身与心不具备这样的关系,所以身非心的殊胜所依。

 

()有时于心续,亦容能饶益,如瓶等火等,唯尔非必遮。

()彼身有时于心相续,亦容作饶益。然唯尔许,非是身灭心必随遮之殊胜因,以无色界仍有心故。譬如火等对於瓶等暂时饶益。非必随遮之因。

(讲记)身体当然也会对内心做饶益,但这只是偶尔而已,身体与心并不像灯与灯光的关系,并不是身没了,心就没了,有身体马上就会有心,像无色界有心,但是并没有身体。用泥巴制作瓶子,也要用火烧才能变成陶器瓶。在烧制的时候,火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瓶子形成之後,也就不需要火了,所以火的饶益也只暂时的饶益,这一类也不是殊胜因素。

 

()辰二、破是亲因缘 分二:巳一、观身为亲因缘之理而破,二、观身体性而破。初又分二:午一、是亲因之违害,二、非亲因之能立。初又分二:未一、观前後破,二、观同时破。初又分三:申一、出过,二、破救,三、明亲因相。今初

(讲记)前已破除增上缘,以下破亲因缘。破除时分二:一、身体为何是内心的亲因,外道会说理由,自宗即针对此理由破除;二是针对身体的本性来破除。第一点中说到身体是内心的亲因缘会有很多矛盾,如果身体不是心的亲因缘的话,就说得过去。对身体是内心的亲因缘会有矛盾又分观前後来破与观同时来破。

    佛教不太会谈同时因果,因果都是前後的,因在前、果在後,只有唯识宗的某些地方会有同时因果的说法,如三根木棍要架立起来,其中一根不倒下是另二者的关系,所以认为是相互的因果,是同时的,但是以他宗来说,仍然是有前後的。总之,有前後因果的说法,也有同时因果的说法,後者较类似外道的说法。

    「观前後破」就是要破除「因果有前後关系,身体是内心的因素」这个说法。「观同时破」就是,外道认为身体与内心的关系是同时,但又是因果,外道以此说身体是内心的因素,要破除这个部份。

    先破除前後的这个部份,又分三:第一,自宗出招破除外道的说法(「出过」)。之後,外道会出招回救,自宗又针对此破除(「破救」)。「明亲因相」就是交待亲因缘。

 

()于身安住时,心应无遮灭。

()若谓身是心之亲因者,已死之身,心应无遮灭,以亲因之身仍安住故。

(讲记)(自宗)只要身体安住,难道心就不会灭吗?若说是,难道死亡的身体也可以重新获得心,因为身体仍安住。

    如果身体是心的亲因缘的话,只要身体存在,主要的因素就有了,其他协助的因素虽然不一定会有,但是也不一定没有,所以偶尔会有,这样一来,只要身体好好的,心就会永远存在。如此,有些保存很好的屍体也可以有心产生,有这个可能性。也就是,身体是亲因缘,主要的因素已经存在了,少的是一些缘,所以遇缘的话,身体就可以拥有心,是如此的话,某些屍体是好的,也可以重新长出心来。

 

()申二、破救  分二:酉一、破顺缘不备救,二、破违缘破坏救。今初

(讲记)外道说身是心的因素,从顺缘及逆缘方面会说几个理由。顺缘方面是说:身体是心的亲因,但因要碰到缘,才会生出心来。往生者的身体是碰不到助缘的,因为助缘是呼吸。往生者不会碰到呼吸,即遇不上助缘,所以不会复生。下面一段说的是逆缘的部份:即往生之後就有逆缘,所以不会复生,如木头烧成炭,不能再返回成原先的木头一样。对此自宗是从例子不对去破除。如黄金遇热会融化成液态,之後又可以变回固态,所以物质的变化有二类,一种是变化後无法再回复,一种是变化後可以再回复。死亡是因为生病的缘故,这种情况是如黄金之例,原因是病是可以医治的。像木头烧了一点点都无法恢复,而大小病是可以医治的,说明那是可以回复的情况。外道说:有不可医治的病,所以病也有如木头变成炭的例子。自宗说:无药可救是因为有医生但是没有遇到,或有药但是无法取得,例如某病要用千年人蔘医治,但是找不到千年人蔘,所以世人就说这是无药可医的病,但是本质来说,病是可以医治的。因此,病与木头之例不搭配,与黄金之例才搭配。总之,外道虽然从顺缘、逆缘来说,但还是无法解决「身体是心的因素的话,人死为何不能复生」这个问题。

 

()由彼有乃有,彼自在转故,彼呼吸,非彼。

若无勤功力,由何风呼吸?由彼等盛衰,应得为盛衰。彼等过亦同。

()若谓虽有亲因之身,然无息缘,故无心不遮之过者。曰:是从彼意觉,生出入息,非彼息是意觉之殊胜所依,由有意觉之力,彼出入息乃有,及由彼意自在之力,息乃强弱转故。彼风息之呼吸,若无意之勤加功力,由何而起?不能起故。又应由彼息等之盛衰,而意得为盛衰,以计彼息是意之亲因故。又彼息等亦应於已死身有不遮灭之过失相同,以亲因身仍安住故。

(讲记)「由彼有乃有」:有心识才会有呼吸。「彼自在转故」:呼吸是由意产生的,「自在转」是自主的创造、自主的产生之意。「彼呼吸非彼」:由意(「彼」)产生呼吸,而不是由呼吸产生意(「彼」)。即外道说:死亡的身体没有心识是因为缺少了唯一的缘呼吸。身体与呼吸搭配的情况下会产生心。自宗说:不是如此,是由心产生呼吸,不是呼吸产生心。

    注疏:外道说:有死亡的身体(「亲因之身」),但是没有呼吸这个缘,所以就没有无心的过失。自宗破除时说:是从意觉产生呼吸,而不是呼吸产生了意。理由是:有了意觉才有出入息,是意的强弱导致呼吸的强弱。

    「若无勤功力,由何风呼吸」:(自宗)是由意转动才有呼吸,若非如此,呼吸是从何而来?「由彼等盛衰,应得为盛衰」:呼吸的盛衰完全依靠意的盛衰。「彼等过亦同」:呼吸是俱生助缘之说的过失如同前面一样有「若身体是心的亲因,死亡的身体会产生心」的这种过失。我们说呼吸来自於心,这点对外道来说很难回答,外道若说呼吸不是来自於心,那麽,呼吸来自於哪里?只能说身体,因为除了身心之外,没有其他的了。如果呼吸是来自於身体,身体是完整的放在那边,因素都具备了,为何就不会产生心?有了亲因身体安住,就会有心。

    注疏:呼吸若不是由意推动,呼吸是从何产生的?(呼吸)是不可能产生的。是意的强弱导致呼吸的强弱,若非如此,依你(外道)所说,应是呼吸的强弱导致意的强弱,因为呼吸是意的亲因。(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只要亲因身仍存在,就犯了「于身安住时,心应无遮灭」的过失。

 

()心因则不同。余安住能引,亦许是因故。

()若谓汝自亦犯「於已死身,心应不遮灭」之过,以前心是後心之亲因故。曰:若许前心为後心亲因者,则无同犯於已死身心不遮灭之过失,以许余能引业亦是身心共住之因故。

(讲记)「心因则不同。余安住能引,亦许是因故」:若说心的殊胜因素是心的话,就不同。能引因让身心结合在一起,这种因素的能力消失後身心就分离,即死去。

    注疏:外道说:你说心是心的因素,也有死者会再复活等过失。自宗回答:说心是心的因素不会有此过失。心是心的亲因,但是身体与心共住还有其他的因素能引因(「爱取有」),能引因会让身心配合在一起,能引因的能力消失,身心就会分开。

 

()酉二、破逆缘破坏救

()若如株杌等,过违,身非因。由死过退时,则应能复活。

()若谓如咒加持之株杌等,则非火因,如是已死之身亦非心之因,以由风胆等过患违逆心安住故。曰:死时之身,心应能复活,亲因之身仍安住,而过患已退故。

(讲记)「株杌」:小木头。(外道)就像被下咒的株杌无法燃烧[45],人死之後的身体是无法再复活的,死亡的身体不是内心的因素。也就是,通常木头是可以被燃烧的,是火的因素,但是被咒过木头就无法燃烧,不是火的因素;与此相同,身体是心的亲因,但是死亡的身体,无法再产生心。(「过违身非因」:病死的身体就不是亲因。)自宗说:如咒的力量退失,木头仍可以燃烧,有些人因病死亡,死亡之後的身体就没病了,应该可以再复活。如有的人因癌症死亡,有癌细胞这个逆缘在身上,所以不会产生心。但是自宗是说:没死之前是有癌细胞在身上,但是死的时候,癌细胞也死了,病也就没了,人应该复活才对。或是把癌细胞切除,切除之後,就没有逆缘了,人应该活过来才对。

    注疏:外道:如咒过的株杌无法被点燃,它不是火的因素。身是心的因素,但是已死之身就不是心的因素,风、胆等因素使它不能产生心[46]。自宗:让身体产生心的逆缘是风、胆等,但是往生者的身体并没有风胆等这些病,此时的身体,心应可以复活。

 

()若如火虽灭,薪变不复还,彼亦不退转。不然,有医故。

    有令生变化,有不复生者,有可还转故,如火於薪金。

    初虽小不退,所作可还者,彼当能复生,如金坚硬性。

()若谓如火虽灭,然由火造成薪之转变则不退还。如是病患虽退,而病之转变亦不退转。曰:由病所作变化,非不可遮,医病加行有作用故。所有变化非都不可转,有能变化,使所生变化不能复生,有能变化,所生变化能还转故。如火于薪及金。初种变化虽小亦不可退,从自因生为不可退故,如薪化灰。其可退变化则能复生,从自因生为可退事故,如金坚性。

(讲记)外道:就像火烧木头成炭,不能再变回木头一样,死亡的身体被病改变,也不会退转。自宗:与木头的例子不同,因为病可以医治。就说到有二种情况:像木头变成炭这种情况是无法恢复的,也有可以恢复的情况,如火烧黄金,黄金会变成液体,但是火移除了,是可以恢复为固体的。病的情况是如金碰到火以後可以恢复的情况,与木头的例子不同,因为很多病是可以医好的。外道说:有些小病是可以医好,但是致命的病就不会。自宗说:这是不分大病、小病的,小病可以医的话,说明大病也可以医。这是物质的特性:木头碰到火,即使只烧了一点点,仍不可回复;所作可以回复的,是如把整个金都融化掉,仍可以回复像以前一样坚硬。

    注疏:外道:就如火不在了,但是因为火造成木头转变成炭无法退还成为木头,虽然往生的身体已没有病了,但是病产生在身体上的转变无法退还。自宗:病所产生的转变不是不可以退还,是可以退还的;如果不可还的话,那麽医病也没有必要了,因为医病有作用说明病所带来的转变是可以退还的。变化有很多种,不一定不可转,有变化後不可复原的,也有变化後可以复原的,如薪碰到火是不可复原的,金碰到火是可以复原的。退不退还是看物质的情况,如果是木材碰到火,就算是一点点也无法回复,如果是金跟火就有办法退还。而病是可以退还的。

 

()说非少可医,能治难得故,或寿已尽故,若仅是病患,则无不可医。

()问:若病之变化可退,与经说「不可治病」应成相违?曰:此不相违。意说非少功力所能医治,以能治之医药皆难得故。或病者之寿已尽故。若不待顺缘不具,仅由病患为死因者,则无不可治之病,以无余逆缘而顺缘具备,则定能医故。

(讲记)外道:照你这麽说,所有的病都可以医治了,难道你要否认有无药可救的病?自宗回答:当医生、医药难得时,或是寿量已尽,说那个病是无药可救,而病的本性并非如此。从病自己的体性来说,没有不可医治的。

    注疏:病的变化如果可以退还的话,如此与经典说「无药可救的病」相违?自宗答:并不冲突。佛陀说「无药可救的病」的意思并不是没办法医治,是医药缺乏,或病者寿尽。不可治的意思是有些因缘不具备所以不可治,否则的话,并没有不可治的病,顺缘都具备的话,病都能医治。

 

()死毒等遮故,彼咬亦可截,由离变坏因,彼何不复活?

()又毒死之身,心何不复活?理应复活。以亲因之身仍住,逆缘致死之毒等,可用咒等遮故。或被毒蛇咬伤,亦可截去伤处,令离病患变坏之因故。

(讲记)(自宗)如有人中毒会死亡,死了以後,咒师刚好赶到,念咒仍可以将毒去除[47],所以身体可以除去毒,除了之後,应可以复活,为什麽不可以?肢体被毒蛇咬後,将肢体切除,死亡的病因去除了,为什麽不能活过来?应该可以。总之,若身是心的亲因的话,活着时可以去医病,人死了以後,也可以医那个病,使身再产生心。

 

()申三、明亲因相

()亲因无变异,则诸有因者,不能使变异,如泥无变者,则瓶等无异。

    若事无变异,彼事有变异,此彼因非理,如牛青牛等。心与身亦尔。

彼从俱有因,生果则共住,如火与熔铜。

()如亲因无所变异,则亦不能使有亲因之果有所变异,如泥团无变异,则瓶等亦不变异。若此事无所变异,而彼事有变异者,则此事应非彼事之亲因。如黄牛与青牛等。如是身应非心之亲因,以身未变时,心有变故。问:若尔,身心共住相违?曰:果心可与身共住,以由身之亲因作俱有因而生故。如火与熔铜。

(讲记)「亲因无变异,则诸有因者,不能使变异,如泥无变者,则瓶等无异」就是在说近取因的定义。什麽是近取因?如制作陶瓶,泥巴的任何变化都会让瓶子产生变化,泥巴没有改变,瓶那边就没有改变,这样的情况称近取因。此处是这样描述的,但在其他的典籍是这样的定义: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是近取因。主要产生质流的这个部份,是如泥巴可以变成瓶子,瓶子是从泥巴而有,是泥巴的续流,不是这的部份的其他因素,就称为俱生助缘。这个定义与此处所说的不同,所以需要整合说法。《释量论》的很多说法多为他处所采用,但是这个近取因的定义较少在其他典籍出现。通常使用近取因的定义,会按「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这个说法去说。

    身体若是内心的近取因的话,就要如调整灯芯时,会影响火光的明暗等;或钢料形成的杯子是纯钢的杯子,如果掺杂了其他原料,杯子的亮度等就会改变,身体的任何变化会导致内心的变化。当科学家或外道说:身体的导致内心的变化。自宗就会问:如调整灯芯,灯光也会改变,身心的关系是不是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的话,凭什麽说心是由身体产生的,身体的任何变化会导致内心的变化?这点是很重要的,我们一直说身与心是二个系统,但是要肯定这一点也是蛮困难的。像外道说的,开刀会造成心智不清,其实也有他的道理,我们如果要站在自宗的立场说清楚,就要以像灯与灯光的关系一样去说。因此,身体的变化导致内心的变化要分二个程度来说。如制造钢杯,大体上,人工、水电等都帮得上忙,但是光有人工、水电等,没有钢料,仍不可能形成钢杯。类似於此,身体出了问题,心会受影响,如同缺乏人工、水电也不会有钢杯。粗糙的心很依赖神经、细胞等,就像伤害了神经就看不到等等的情况也是有的。但细微的心,如躺在床上,身体不动,心却可以天南地北地想,这就说明心与身是分开的。若心产生於身体的话,就要身体动时,心才会去想,身体不动时,想法也就静下来。

    「亲因无变异,则诸有因者,不能使变异,如泥无变者,则瓶等无异」:亲因没有变化的话,果(「有因」是果)也不能有变化,如泥巴没变的话,瓶也没有变异。也就是泥巴的任何变动导致瓶的变动。如果你们捏制过泥塑像,就会知道泥巴不一样的话,因为质地改变,塑像也会不一样。像这样的情况称为近取因、近取果,反之就不是。

    「若事无变异,彼事有变异,此彼因非理,如牛青牛等。心与身亦尔」:这是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没有变化的话,那个却有变动,即因方面没有变化,而果在变化,或因方面变化,果却没有变化,这个情况就不能说是它的近取因。[48]如同黄牛在跑,青牛在睡,二者互不相关,不能说谁是谁的因。心与身也是一样,身体不是心的亲因,因为身没有变化时,心有变化。[49]

    「彼从俱有因,生果则共住,如火与熔铜」:自宗把身心别别分离,外道就问:身是身,心是心的话,二者为何共住?自宗的例子是,如火与熔铜(炙热之物)虽不同,但是火与熔铜是在一起的。这个是说身体会帮助心,心也会帮助身体。前一刹那的心是後一刹那心的近取因,前一刹那的心是後一刹那身的俱生助缘,前一刹那的身是後一刹那身的近取因,前一刹那的身是後一刹那心的俱生助缘。因为有这个关系,二者夹在一起,就像火与熔铜。

 

()未二、观同时破  分三:申一、破同时所依之理,二、由此亦破余理,三、结义。今初

    身体是不是心的因素?如果是的话,就没有前生来世。身与心在佛教来说是分开的,身是身,心是心,虽然二者也会合作,但是心不是由身体产生的。现代人受到科学影响,科学说有神经、细胞才能抓取资讯等,这边要否定的就是这方面,强调内心与神经、细胞等没有强大的关系。

    科学或外道认为内心与身体有关系,而且不仅有关系,就是身体产生了心。讨论时就分前後因果、同时因果来说。佛教会说增上缘、近取因等。增上缘是如眼根对眼识来说是增上缘。近取因是如钢杯是钢做成的,钢对钢杯是近取因。说前後因果时,细节方面就不说了,像人工、水电也是钢杯的因素,但是不讲。与此相同,身体会帮助心这并没有错,但是这边讲的是身体并非如同钢是形成钢杯般这样的因素,身体也不是像眼根是眼识的增上缘这样的因素,二者都不是。

    以下就说到同时因果的部份。外道是用这种方式说同时因果的:如同钢杯中注入水,水与钢杯都是同时存在的,水没有外漏是因为钢杯的缘故,似乎要说钢杯是因素,杯中之水是果,二者是同时因果。除此之外,也有说火与火光是同时的,且火是火光的因;也有从身体的功德与身体是一起的,如皮肤白与皮肤是一起的。总之,有三种方式来说同时。

 

    前後因果才是正说,同时因果比较没有人主张,所以也较少典籍去破除这种说法。但是我自己认为讨论同时因果这部份很重要。为什麽这麽说?佛教会说无常,何谓无常?刹那生灭。有部会说生、住、灭,但是这种说法违反了刹那性这个原则。经部以上说刹那性是指每分、每秒都在改变,没有住。即生灭、生灭,中间没有住。有为法是很多因素所造成的,讲它的定义时说:坏灭即有为法的定义。讲无常的定义时会说刹那生灭。无常法、有为法、物、坏灭、生、因、果等同,所以生相当於坏灭。经部以上的概念是如此,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懂不了无常。《广论》中说三根本九因相三决定,那是在讲粗的无常,如人的死亡、房屋的倒塌等。四谛十六行相中的无常是指细的无常。如果不了解坏灭、刹那性,根本无法了解细的无常。如牛奶变成乳酪,牛奶的坏灭与乳酪的生是同时。也就是,一直在变化,在变化的某个阶段就取某个名字。变化出另一个内容即生了,变化出另一个内容相当於前一个坏灭了。此如同转风轮般,一直转不停,没有一刻停止,如果停下来,就会变成恒常法,即使只是短暂的停止也会变成恒常法。从这个角度去看,讨论同时因果这部份就会很重要,因为如果因与果是同时的话,有为法就会变成恒常。

    千千万万的因素在变化,果也有各式各样的变化,一刻都没有停下。如果我们有这种概念:这个瓶子放在这里,再拿槌子触击它,它就碎了,像这样的话,就有停下来的一刻,即概念中有生、住、破碎。从粗分的范围来说,是有它出生,之後有坏灭它的因素,有这样的情况。但是细的范围中,是没有这样的情况,没有其他坏灭它的因素,如果有的话,就变成某个因生了它,在碰到它的违缘之前,它不会坏灭,如此,它就会住,就会形成生、住、灭,这样一来就毁坏了无常的定义是刹那性。那是怎麽样的情况呢?生它的因素就是坏灭它的因素。因为有为法非有自性住,有生代表有灭,有灭代表有生,所以生就是灭,灭就是生,不需要由後来的因素来坏灭它。这点很重要,要从此处思惟无常,不然就是没有正确思惟。

 

()有无无依故。非尔,有住因,是依。此无依。

    离住无余故。是余即彼因,彼于事何为?

()外曰:彼身是意觉之同时所依。曰:彼身非意觉同时余义之所依,以意觉有事、无事,皆无余义之所依故。若谓其因不成,以於已有事有能住因,即余义所依者。曰:此意觉已成之後无别安住之所依,以离意觉安住者外,无余能住者故。意觉之住与意觉是一物故。外曰:此因不成,是由余物使安住者。曰:彼身对於已成事之意觉,有何安住之作为?全无作用。身是意觉之余物安住之因故。[50]

(讲记)「有无无依故」:自宗说无论是同体也好、异体也好,不需要有同时因。[51]「非尔有住因,是依」:外道说需要,生了之後仍要安住,没有安住的因素如何安住?这个安住的因素就是同时因。「是依」即同时的所依。「此无依」:自宗说身体不是内心的同时所依。接下来分二种情况说理由既没有与它同体的因让它安住,也没有异体的因。「离住无余故」是在说同体这部份,「是余即彼因,彼于事何为」是在说异体这部份。

    「离住无余故」:「住」是内心。假设心与让它安住的因是同体的话,如此产生二者的因素与坏灭二者的因素也是一起的,它又怎麽会是心的因素呢?不会的。「无余」说的是二者是一起的,不是别别的。因为是同一体,所以二者生、灭都是另外的因素造成的,二者不会相互变成因果。即因为是同体,所以没有能安住与所安住的关系,是有别的因素导致二者一起生、一起灭。

    「是余即彼因,彼于事何为」:不同体的话,即同时有二个不同体的东西,因为是同时,二个之间没有办法相互做什麽,所导致的结果都是後面的,不会有同时的帮助。如身与心是同时,是第一刹那的身体会帮助第二刹那的心,而不会帮助同时的心,所以没有同时帮助的情况。「彼于事何为」:同时能做什麽呢?没办法帮助之意,只能帮助下一刹那。

    所以因为同体也没有办法成为因果,异体也没有办法成为因果。

    注疏:外道认为身体是心的同时所依。自宗说:身体不是心的同时所依,因为同体也好、异体也好都不会有余义之所依。外道说因不成,同体有安住的因。自宗说:意识已经有了,不需要再有住因,即生了以後,不需要安住因,因为意与意的安住是同体,所以没有办法说谁能安住谁。外道针对不同体的情况说因不成,是由余物让它安住。即身与心是别体,会让心安住。自宗说:意觉已经产生了,还能做什麽?全无作用。「身是意觉之余物安住之因故」:即如前说,身与心是同时,别别的,没有办法同时互相帮助,有帮助也是帮助下一刹那那边。

 

()应成无所坏。

()若有余物能使意觉安住者,意觉应成为无所坏灭,以汝已成後,第二刹那仍能住故。

(讲记)有为法的定义是坏灭,若依外道的说法有安住因,就会变成不坏灭。不坏灭就会变成常法。也就是说,第一刹那是生,接下来有安住因让它安住,这样的话,就没有一直在变化,即使是一刹那的安住也是停留了,如此就为变成常法。所以没有安住之因,生了就会灭,生也就是灭。如果有因素让它安住,会变成不坏法,也就是常法。

    注疏:外道说身体一定是意的因素,是让意安住的因素。自宗说:意已生,若有余物让它安住,意将会成为常法,因为第二刹那有住。

 

()若计由坏因,彼亦同上过。

()若计意觉由能坏因使坏灭者,曰:意觉亦非由坏因使坏,以彼由坏因使坏,亦同犯上说诸过失故。

(讲记)外道又说:不会变成常法。意觉有坏灭的因让它坏灭,所以不会变成常法。自宗说:没有坏灭因让意坏灭。说有坏灭因的这种过失与前面的过失相同。即若生了之後有安住因使它安住的话,安住之因与它是同体还是异体?是同, 体也帮不了它,是异体也帮不了它。与此相同,坏灭因也是生了之後才有坏灭因,坏灭因与它是同体吗?是同体也没办法坏它。若是异体,也没办法坏它。

 

()住因复何为?若谓遇坏因,之间彼使住。

    坏是事法性,有此无害故,住因何所为?

()又彼住因复何所作为?应全不能住,以由坏因使坏灭故。若谓住因之身亦有作用,乃至意觉未遇坏因时,能使住者。曰:若尔,住因何所作为?应成无用。坏灭是有事之法性,有此法性无违害故。

(讲记)难道事物的坏灭一定要有坏因才能坏灭吗?若是如此,就不需要住因了。反正坏因来了住因也无法使之安住,坏因不来的话,它也不会坏,住因也就不需要了,还要住因做什麽?对此,外道说:不是如此,若没有住因的话,在坏因未来之前,它就会坏灭。若没有住因,它一生就会灭。为什麽能保持到坏因出现它才会坏,就是住因的功能。自宗:如此,若没有坏因与住因,无常法的本质是不是就是坏灭法?物质本身就是一直坏灭的情况,是这样吗?这就是它的法性(「坏是事法性」),你也认同吗?坏灭是事物的法性,这是正理,没有矛盾点的。如此还要住因做什麽?住因根本无法使之安住,因为法性如此。

    我们的习气会觉得有坏因让事物坏灭,并不会觉得生就是灭,灭就是生。对我们来说有生有灭,这个在粗分的范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细分上来说,已经有了常住不灭的习气。对此要好好思惟「同时有坏因」、「同时有安住因」等类似於此的想法都是不对的,这些都会破坏刹那生灭的想法。

 

()若谓如水等。所依,此亦同。

    诸事刹那坏,是彼事相续,如是生因故,是为彼所依。不尔则非理。

    障碍流失故,是水等所依。

()若谓如瓶是水等之所依,如是身亦是心之所依。曰:瓶应非瓶内水之同时所依。如是所计,此中亦同犯上文「有无无依故」时所说之过故。问:若尔,云何世间共说瓶为其中水之所依耶?曰:说瓶是其中水所依者,以瓶中水事刹那坏灭,其瓶中水後念相续,如前念水事所在处所相同,瓶是彼处所之生因,即彼水後念相续之助缘,故说为瓶水之所依。若非如是饶益,说有余义所依,不应道理。于无常事容有余义所依,若於常事,则不应理。瓶是其中水等之所依,以能碍其流失故。

(讲记)外道说:像瓶是水的所依一样,身也是心的所依。自宗:瓶与瓶中水是同时,同时的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但瓶中之水形是固定的,即瓶形如何,将水注入,水之形亦随之改变,第二刹那之水为什麽可以保持形状呢?是因为第一刹那瓶子的关系。所以第一刹那的水与它同时的瓶子是没有关系的,第二刹那的水可以保持它的形,是因为第一刹那瓶子的关系,以此类推下去。亦即它们是有前後关系,这是细微的情况,以此之故,世人就说瓶是瓶中之水的所依。注疏:世人为什麽说瓶子是瓶中水的所依?这麽说是因为瓶中水是刹那坏灭,第二刹那的水可以保持在第一刹那水完全相同的处所(),第一刹那的瓶子是它的俱生助缘。是这样的帮助,如果不是这样,说有另外的、同时的帮助是不对的。又後後刹那水不会流失,也是前前刹那瓶的缘故。

    因此,无常法都可以说所依,但是那只能是前後的能依所依,不能说同时的能依所依。如外道所说的总、德、业等常法,这些是不需要讲所依的。

 

()无行者德、总、业等何用依?

()外道所计之德、总、业等,何用余义之所依?以前後刹那无行动故。是常法故。

(讲记)如佛教说常法、无常法,无常法又有种种分类等,外道也会有分类。其中有外道会说的总、德、业等,会说它的本性是常法,相是无常法等。这些我们没办法谈,除非去找寻相关的资料,才能有些讨论。无常法是可以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像外道说的总、德、业等是常法,如此连因果都谈不上。所以不仅是没有同时因果,连前後因果都没有,是以这种方式进行讨论。

 

()申二、由此亦破余理

()由此於和合,及有和合因,种类等住性,无依故皆遣。

()由此所说「有无无依故」破使已成法安住同时所依之道理,对於外计「德於实和合,实是有和合之因,种类住别法,等字摄大种所造、住於大种,心住於大种,法性住於有法等」,亦皆遣除。已说无同时余义所依故。

(讲记)前已破除同时所依。此处颂文中「和合」、「和合因」、「种类」这三个是外道说的,仔细的内容我们无法了解,把这三个当成名词来看,是外道对法的归类。前面破了同时因,用同样的道理,这三类的解释也可以破除。

 

()申三、结义

()若事由余坏,彼住因何为?彼无余而坏,诸住因无能。

()彼身住因,于意觉何所作为?应全无用,以若计由余坏因使意觉坏故。若谓因不成,无余坏因彼法自坏者,是则诸安住因亦应无能,彼法自坏故。

(讲记)此颂是前面解释的结论。如果某物要有另外的因使之坏灭,也就是生了但是未碰到坏因就不会坏,如此就不用住因了。如果它碰到坏因一定会坏灭,住因又有什麽用?它仍是会坏,所以不需要有住因。

    要了解无常与坏灭法,就必须破除有安住因这个部份。有安住因,就不会是无常,不是刹那生灭,就会导致第一刹那生、第二刹那安住,之後才灭。同样,坏灭法也就不是绝对的坏灭,因为有安住因。所以我们一直在破除安住因。物质本身就是一直坏灭,那麽安住因没有用啊!它仍无法使之安住。没办法使之安住,还算什麽安住因?如果安住因能使之安住,那会如何?该法会成为常法。

 

()有依皆具住,有生皆有依,故一切有事,有时应不坏。

()又一切有事,应有时不坏,以有生故。已许遍相,以计「有依皆具住,有生皆有依」故。

(讲记)我们会说瓶子与瓶子的空性,瓶子是无常法,瓶子的空性是常法,而且瓶子与瓶子的空性是同体相异。在我们来说这并没有冲突。外道也会说类似的话。通常会把大自在当作神,他会走来走去等等,但是在外道自己的宗义来说,这是世俗的大自在,是有相的,真正的大自在是诸法实相。即物是无常,大自在是常,类似於此,但是他们有自己的分类。

    「有依皆具住」:「有依」是要依赖因素的,即无常法。「住」:类似大自在,是常、是胜义的,即诸法实性。「有生皆有依」:有生的最终依赖点即是常我。「故一切有事,有时应不坏」:若是如此,以瓶为有法,有时应无坏,以最终有依于常我故。或是瓶为有法,应不会坏,以有依於具住故(即依于常我故)

    当我们说瓶子是无常法,瓶子的空性是常法,若外道说:瓶为有法,应不会坏灭,以其最终本质谛实空是常法故,我们要如何回答?也就是瓶子与瓶子的空性是同一体,同一体的一面是常法,一面是无常法,外道就说:这一面也不应该是无常法,因为另一面是常法。对此,我们的回答会是不遍。可是此处自宗在破除外道时是用同样的方式:你(外道)说瓶的最终本质是常我,如此瓶应不坏,因为其最终本质是常。

 

()若是自坏性,彼余何能住?若非自坏性,何用余能住?

()又彼意觉,应无余能住,若自坏是本性故。若谓因不成者,则彼意觉何用余能住?全无所用。以汝非自坏为体性故。即自能住,何用住因?

(讲记)有为法都是坏灭性,住因不能使它安住;若不是坏灭性,又何必要安住因。注疏:意觉没有安住因能使它安住下来,因为坏灭是它的本性。若坏灭不是它的本性,那就不需要安住因了,因为它自己不会坏,不会坏的话,还要安住因干嘛?

    前说有几种同时安住的方式,以上如瓶与瓶中水之例是其中之一。外道认为身与心的关系是如瓶与瓶中水,瓶是瓶中水安住的同时因,这个部份破完了。

 

()午二、非亲因之能立  分三:未一、正说,二、破身心一体,三、明生死因。今初

()身无所增灭,由觉用差别,慧等能增灭。灯光等诸依,则非有此事。

()慧及贪等,彼身非是汝之亲因,以不待彼身之增灭,由意觉之作用差别,慧等便能增灭故。此因决定,此随觉增灭之理,其灯光等诸依物为因者,则非有此事故。

(讲记)身体没有增减,但是由觉的差别,即昨天、今天想到一些什麽,这些差别导致今天慧的差别。也就是身体没有差异,纯粹是内心的差别导致。这就好象晚上有计画明天要质问某人,第二天遇到那个人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出;又如有读过书的人与没读过书的人有差别,要没读过书的人写一篇文章是很困难的,这些种种差别都是想法上的增加,以後就自然地说出或写出。总之是说身体没有差别,因为有觉的差别,导致慧的差别,如同有人学法文,有人学佛法,一人在法文上的慧会增长,另一人在佛法上的慧会增长。

    身体不是慧、贪等的亲因,因为即使没有身体的增减,单单是意觉的差别,慧、贪等就能增减。这个理由是确定的,前前的慧、贪等导致後後慧、贪等增减。依於如灯等色法的近取因是不会有的。(注疏中的「物」是指色法。)

    灯与灯光的关系是灯的丝毫调动都会导致灯光的变化,外道认为身与心的关系如灯与灯光一样。自宗认为身体的增减不会导致想法的增减,想法的增减都是因为前觉的差别所导致的,如果要像灯与灯光一样,就要是灯的丝毫调动都会导致灯光的变化这样的关系。

 

()由彼此能胜,非不益於心。

()若谓由餐精华使身健壮,现见亦能增长慧故,其本因不成者。曰:虽由餐精华使身健壮,由彼此慧亦能增胜。然彼身非慧之亲因,非身於根心无所饶益而慧能生故。

(讲记)「餐精华」是个名词,就是有吃一粒米、几个石头即可的方法。我们的食物会障碍思惟,修这个方法,身体会被清理乾净,头脑也就很清晰。外道的意思是:所以身体会导致内心的增长。

    外道:由餐精华可以使身体健壮,而且可以看见能使人智慧增长,因此你(自宗)说得不对。对此,自宗回答:餐精华使身体好,身体好,意也能增长,这个情况是有的,但是强调的是近取因,它并不是近取因,并不是身於根等无任何饶益而能产生意。

 

()有时贪欲等,以壮等增长,是从苦乐生。彼从调适等,内义近而生。

    由此说合等,使退失念等。由内义差别,生觉使变故。

    如有续差别,由闻猛虎性,及见流血等,便发昏迷等。

    故定由何性,作用,随转心,彼无则不生,故是依於心。

()若谓现见由身壮而生贪,由衰弱而生瞋,故本因不成者。曰:有时由身盛衰等增长意识眷属之贪瞋等,然彼身非贪等之亲因,以是从根识眷属之苦乐而生故。又彼根识眷属之苦乐,亦非以彼身为亲因,彼复是从诸界调适不调适等身内触义相近而生故。由上所说此理,亦说由合杂病等令退失念等,亦非以身为亲因,是由内触义接近之差别所生根觉,使生彼变异故。譬如有人由心续怯弱等差别,但闻说猛虎性之声,及见流血等事,便使心意发生昏迷等。又後念心是依前念心,以若无彼为亲因,则此不生故。非依身为亲因,以决定由前心任何性惯习作用而随转故。

(讲记)身体好会生贪,身体不好会生瞋,所以外道认为他们说的是对的。自宗说:有时候身体强弱会导致贪瞋等,但是身体不是贪瞋等的亲因,是苦乐产生贪瞋等。而根识眷属的苦乐等也不是直接从身体产生的,是从内心调适等内心的差别而生。由上面所说的,有些合杂病等会让我们失念,这个也不是以身体为亲因,也是因为内心的差别导致根觉改变而导致的。如有人听到虎吼声、见他人流血就昏过去了,这是自己胆子小的缘故,虎声与他人流血并没有对他的身体产生伤害。後念是依於前念,没有前念不会生後念,心都是随着心而转。

 

()未二、破身心一体

()如依止於心,听闻等诸行,于心时明显,如是无异故,身应显功德。

()若谓虽已成立後念心依前念心,然於身为亲因都无妨害,以身心是一体故。曰:如依止於前心听闻等诸行功德,能于心中有时明显,如是依身,彼等功德亦应明显。身心无异故。然实不尔。故身非亲因。

(讲记)刚才是破外道认为身体与心的关系是如灯与灯光,自宗说不似灯与灯光,身体有益於心,但是是间接的。此处外道说身体与内心是同体,如桌子与桌子的方形是同体,桌子是本质,它的方形是它的一个特色一样,身体是本质,心是它的功德,所以身体与心的关系就变成如某一物与它的功德。

    我们用心听闻,就会增长知见,之後有时会猛然地很清楚所听闻的内容。如果身心是一体的话,就看得出在想什麽(「身亦显功德」)。譬如我在想什麽,你看不出来,若身与心是同体的话,你如同看到我的身体一样,也应该看到我的心在想什麽,就像桌子与桌子的方形,看到桌子很难不看到桌子的方形,看到桌子的方形很难不看到桌子。

    外道说:後念的心都依於前念,但是这并没有破除我的说法,因为身心是同体。答:若身体与心同体的话,有时我们的心中有某些想法,当产生这些想法时,身体也可以把它显现出来。但是并不是如此。所以身体并不是心的亲因。

    以此类推,若身与心同体,我们的身体来自于父母,刚出生时,身体可以说是直接来自于父母,但是想法上完全没有父母的想法。这也是相关的讨论。

 

()未三、明生死因

()由具足我爱,非他有情引,欲得乐舍苦,受生鄙劣处。

    於苦颠倒觉,爱缚为生因,若谁无彼因,彼即不复生。

()问:若身非心之亲因,何为生死因耶?曰:诸凡夫辈由具足我爱,非被他有情引诱,自心欲得安乐,欲舍痛苦,故受生鄙劣处。以显倒执苦为乐之觉,及以爱缚,是凡夫受生生死之因故。若谁无彼邪爱之因,彼即不复生死故。

(讲记)外道有很多派别,有的是属於增益的,有的是属於减损的,顺世派是属於减损的一派,其他的外道多是增益的,如增益有梵我等。顺世派不承认前生来世,不承认解脱、涅盘等。这边是要说有前生来世,这是针对顺世派而说的。在驳斥他们时就说如果身是心的因素的话会如何,总之是从增上缘、近取因这方面来说。这一段是说近取因的部份:若身是心的近取因,身心是前後因果不行,是同时因果也不行。之後说到何谓近取因,近取因是要如灯与灯光这样明显的关系,即心与心有这样明显的关系,身与心并没有这样明显的关系。当然,身会帮助心,心也会帮助身,但是如此并不能够说它们是近取因、近取果。

    若心不是从身体而生,那麽轮回的因是什麽?(自宗说)因为有我爱(「我爱」即贪)使我们生在轮回,并非他有情,如大自在、造物主,逼我们至三有。凡夫都有离苦得乐的欲求,所以才会生到鄙劣处,如地狱等可怜之地。(外道)既然大家都想离苦得乐,却生在鄙劣处,这不合逻辑?答:生在轮回的人都将苦视为乐,颠倒看待,之後就贪着它,如此就成为生轮回之因素。若谁没有贪(即阿罗汉没有贪),就不再生轮回。

 

()若不见去来,根不明不见。如因目不明,不见轻微烟。

    虽有身细故,或有无质碍,如水,如金汞,不见故非无。

()若谓无有余生往来,以不见故。曰:汝顺世派不见中有,不能成立为无,以汝观中有之眼目不明故。譬如因目不明不见轻微之烟。若谓中有之身应有质碍,是有身故。曰:中有之身虽是有身,或有,是无质碍,以是微细净妙之有身故。譬如水於新陶器,如水银于金。又顺世派以汝不见中有故,非定为无,汝虽不见彼,亦容有故。

(讲记)外道:既然有前生来到今生者,即有中阴身,为何不可见?也就是外道说:人死时,看不到他至别处,母亲怀胎时,也看不到有人进入。自宗说:是你根不明,不见得就没有中阴,即看不到不是没有的理由,就如近视看不到轻微的烟。外道:有中阴身的话,就算看不到也可以碰触到,因为有身体。自宗:中有是有身体,但是身体很微细,而且对有些是无质碍。[52]如同将水注入新捏塑好但尚未烧制成的陶器,水会漏出来,或将水银放入金中就看不到。所以你看不到,不见得它不存在。

 

()巳二、观身本性而破  分二:午一、观一身为亲因而破,二、观多身为亲因而破。初又分三:未一、正破,二、断诤,三、破依实之余法。今初

(讲记)以近取因为基础,说身是心的近取因,第一科是由身如何变成内心的因素,对此来破除,此处是观身体本性来破除,是总体的身体是内心的因素?还是别体的身体是内心的因素?即探讨身体的内容。

    如前所说,虽然破的是顺世派,因为只有他们说没有前生来世,但是顺世派并没有多少理论主张,反而是数论派、胜论派有非常多的理论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现象等。因此就变成虽然我们针对的是顺世派来破除,但是顺世派根本没有说这些理论,胜论派可能没有说「没有前生来世」,但是他们有很多理论来解释身与心的关系,我们就把他们的说法挪到顺世派这边来破除,即顺世派说没有前生来世,他的理由会是……,再接着破除。所以这个只能说是讲给佛教徒听的,而不是在破除某一外道,因为顺世派本身根本不承认这些理论,而讲这些理论的胜论派,他们是承认有前生来世,所以也不必破除。有关胜论派的主张,大概的内容在《入中论善显密意疏》中提到,仔细的内容就不清楚了。

    要先略知外道的想法,才能了解下面的内容在说些什麽。以瓶与瓶的微尘,它们的关系是什麽?以自宗来说,瓶或许是钢的、或许是塑胶的,总之是许多微尘聚集而成。微尘聚成瓶,但是瓶不是瓶的微尘,瓶的微尘也不是瓶,自宗说二者是同体相异。以胜论派来说,瓶与瓶的微尘完全是别别不同的,因为外道认为若瓶与瓶的微尘是同体的话,看到瓶就应该看到瓶的微尘,但是我们看不到瓶的微尘,因为是同一体,同样一个内容,所以看不到就说明瓶与瓶的微尘是不一样的。像这类的想法有很多,例如每个人心目中都有瓶子的概念,瓶子的概念其实不会变的。昨天看到那个瓶子、今天看到这个瓶子,二个形状是不一样的,但是心目中的瓶子不会改变,看到的瓶子都可以对应上。所以瓶子不变,瓶子的内容可以一直改变。因为外道有这样的想法,所以瓶子与瓶的内容瓶的微尘是别别不同的。在这种想法下,再分析心目中的瓶子。它可以对应到任何的瓶子,大的、小的、钢的、塑胶的等,而那个瓶子是不改变的,既然它不会改变,它就是常法。也就是瓶的内容可以磨、可以打碎,但是讲到的那个瓶子是无法被处理的。总之,以外道的观点来说,瓶子是如如不动的,瓶的微尘才有大小、圆扁、才可以移动。

    其次,瓶子是无分的。可以一直剖析的就是有方分,外道认为如瓶、山等都是无方分的,而内容是有方分的。所以外道所说的瓶子是常、是无方分的,与内容不一样的常。又,瓶子是有支的。瓶子有瓶口、瓶腹等,瓶口、瓶腹等是瓶的支分,所以瓶子是具有支分的。讲了四点,我称之为「无分他义有支」,也就是瓶子与它的内容是别别不同的,即「他义」;瓶是有支分的,且是与支分内容不同的内容,即「有支」;再加上「无分」。记住这个名词,就比较容易记起外道的说法。

    这边的重点是「无分」这点,以外道认为瓶是无分的,只有瓶的微尘可以分。是恒常的、无分的,这些都是一样的。如果身体是无分的话,只要身体的某一部位动,全身都要动,但事实上不是如此,如我们现在可以只眨眼、举起右手,全身不必动。手动时,全身并没有动,说明是有分了。还有以外道的观点来看,若覆盖住身体某一个部位,其他也必须被覆盖才对,但是事实上并没有,我们可以覆盖住一部份,显露出一部分。还有身体某处被染色时,全身都必须被染,但是事实不是如此,我们可以染发、涂抹口红等,身体某一部分被染色,其他部分可以保留不染。

    这些讨论是怎麽来的呢?相续有心相续、河水的相续,年月日也是种相续的名称,也有团体很都多人聚在一起称团体,你不是团体,我也不是团体,但是我们是团体,类似於此。这是对「聚」、「续」安立方式的不同,佛教会运用名言安立,运用了安立,才会有相续、聚;若不说名言安立,相续、聚都要变成实体,就变成某一微尘上真的要有东西才能说是团体等。外道不会安立相续等,因为不会安立,所以就说出前面的那些说法。即因为不得已,全部都要用实的来说,不会安立虚的,就变成瓶子是实的,瓶的微尘也是实的,而不是某一个上面安立某一个。二个都是实的,实不会依实,所以就必须要有所分离,而且很明显地,看到瓶子并不会看到瓶的微尘,所以它们是区分的,以此之故,就有外道前面的那些说法。因此,外道的错误是在於他们不会安立。

 

()手等摇动时,一切应动故,相违之业用,於一不可故。余则应成异。

    一覆一切覆,或不覆应见。一染变应变,或不变应知。故一聚非有。

()若谓身是心之亲因者,为是粗身无分一耶?抑是众多支分?若是无分一者,士夫手等摇动时,应一切支分皆动,以粗身是无分一故。此因决定。以动不动相违之业用,於无分一身不可共处故。若余者谓非一动一切动,则士夫之身应成异分,以一分动时余分不动故。又如士夫覆一面时,应一切支皆覆。或余支不覆,面部亦应不覆可见。以粗身是无分一故。又如士夫若一面部颜色染变,应一切支分皆被染变。或余支分不变,面部亦应不变,可知本色。以粗身是无分一故。士夫之身,非有无分唯一之聚,以具动与不动、覆与不覆、变与不变等多种相违法故。

(讲记)「若谓身是心之亲因者,……」:自宗说:如果身是心的亲因,是一身还是多身呢?此涉及科判。此处虽说「无分一」但是要将前面所说「无分他义有支」的背景带入。「若是无分一者,……」:如你所说是无分一的话,身体某个部份动时,如手摇动时,每个部位应该都要动才对,因为粗身是无分一。这个理由是确定的,因为动与不动是相冲突的动作(动就是业用),若是无分一的话,不可以有的部位动,有的部位不动,於无分的一身,动与不动无法共处。反之,有的部位动,有的部位不用不动,如此就变成有分了。同样的,一个部位被覆盖,一切都应该被覆盖,或一个部位没被覆盖,一切都应该不被覆盖才对,因为是无分一。同样的,一个部位被染,一切都应该被染,或一个部位没被染,一切都应该不被染才对,因为是无分一。身体不可以是无分,因为有动与不动、覆与不覆、染与不染的矛盾。

 

()未二、断诤

()若多则如前,无别故微故,应不能了知。

无差别不成,有别是根境,故非是微尘。

由此亦遣除,谓无能障等。

()若谓瓶色应是众多尘性,以是外义,非粗无分故。若许尔者,即彼瓶色,应如前一一微尘非根识所能了知,以与一一微尘无差别故,及是极微尘故。曰:彼瓶诸色,与一一微尘全无差别,应不成立,以是能生根识有差别之尘故。又瓶诸色,应非微尘,是能引根识定解之境故。由此上述道理,亦能遣除外谓瓶色应无能障等难。

(讲记)外道说:瓶子是无分的。如果你(自宗)说不是无分,不是无分就会成为一方面它是外义(外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与微尘的体性相同(即二者同体,但是是有分的)。如果你承许的话,就如前说一一微尘不是根识的境,瓶也应不是根识的境,因为二者无差别故,及其细微故。自宗说:二者虽是同体,但二者并非没有差别,因为能不能产生根识有差别。又瓶不是微尘,因为它是根识的境,而微尘不是。(就是说瓶与微尘是有差别的,因为瓶能生起根识,而微尘不行,也因如此,瓶不是微尘。)外道可能会问:瓶子难道没有阻碍吗,因为微尘是没有阻碍的,而且二者同体?自宗:微尘没有阻碍,但瓶是有阻碍的,二者有差别。

 

()水银与金杂,热石如何见?根等别无能,如何而了知?由具,此过同。

    若谓金与汞,由具能见者,所依无可见。

    由何能了知,味色等具违?若许由假立,是则觉应异。如何名长鬘?

()又水银与金等合杂,或热石等,根识如何可见?应不能见,以无无分一体之有支物故。三缘和合,如何了知能生根识?应不了知,以与根等别别无能时无差别故。诸因皆已许。若谓由和合而生具(或译成就),由具而生根识者,曰:应不能生具,此生具中过亦相同故。若谓金与水银,由有具故,根识能见者,曰:根识由何能了知微尘之具?应不能知,以所依微尘无可见故。如奶茶饮料,具色味等应成相违,以是功德故。不应许尔,以与世说此饮品色好味美之言说相违故。若谓味色立声许由假立而转者,曰:奶茶与乳二者有无实味,应於觉现其各异,以奶茶与乳二者,有无实味各异故(此是说:乳味是实,奶茶味是假)。或解:若谓彼饮料之色味是假立者,则应缘彼饮料中不共之色味等,生起能见各别无杂之异觉,而不起缘共同和杂色味之觉。以说是于不共之支分色味,假立色好味美之和合色味故。又如百花穿成之长鬘,如何可名长鬘?应不名长鬘,以离此花鬘外,无余义之长鬘故。(以上皆就敌者计要有「有支」,方许「支分」,计离「支分」外,别有「有支」而破。)

(讲记)在外道来说瓶与瓶之微尘是「无分他义有支」,即瓶是无分的,与其微尘是别别的,瓶是有支的。此处涉及外道另一个说法:不同种类的内容、成色,没办法产生另一个内容,如同甲颜色可以与乙颜色搭配,但是就不能与丙颜色搭配。即甲物与乙物搭配下可以产生丁物,但为什麽甲物与丙物搭配就不能产生另一个内容呢?外道就会说是因为种类不同。因为外道的宗义中,种类不同的微尘就不能产生另一个内容,要产生另一个内容,必须是种类相同的。

    对此自宗就问「水银与金杂,热石如何见?根等别无能,如何而了知」,即水银与金杂在一起,水银与金是不同种类,但是有另一种内容出来?不同种类不能产生另一个内容,热与石种类不同,为何会有热石产生?所以不可能产生热石。(注疏「以无无分一体之有支物故」:即不同种类不能产生另一个内容。)又,根境识和合而产生眼识,但是根的种类与境的种类不同,根的种类、境的种类与识的种类也不同,三个如何能产生眼识。没有什麽办法产生眼识才对。有眼识就要说根境识和合,但是根境识没有办法产生眼识,因为三者是不同的内容。(注疏「以与根等别别无能时无差别故」:根境识别别时不能产生根识,和合时也与此没有差别,不能产生根识。)

    外道回答「由具」,自宗说「此过同」。胜论师说不同种类的内容没办法和合产生另一个内容,可是某些东西还是会有另外的内容产生,自宗就问为什麽可以。外道回答:并不是二者和合产生第三者,而是二者碰触时会产生「具」,由「具」产生。如热与石碰在一起不能产生,但是有热石,热石是如何产生的?热与石相近时,会产生「具」,「具」会产生热石。所以不同种类的微尘加上不同种类的微尘,不会产生另外的内容,仍可以成立。自宗说:过同。热与石是碰在一起才生「具」,「具」又是哪里产生的?

    「若谓金与汞,由具能见者,所依无可见」:此是自宗以另一种方式破。自宗说:没有办法看到金和水银和在一起。外道说:可以看到,因为金和水银在一起时,会产生「具」,「具」会让我们看到。自宗说:没有办法看到金和水银合在一起,因为没办法看到它们的所依,即看不到微尘,应看不到金汞,看不到所依,能依也看不到。

    如牛奶有牛奶的味道,茶有茶的味道,加起来有奶茶的味道,但是对外道来说,加起来是不能产生奶茶的味道,因为奶的味道、茶的味道是有功德的。功德不可以产生功德,这是外道的宗义。如瓶子有功德,但功德不可以有第二个功德。为什麽外道坚持奶味、茶味加起来不可以有奶茶味,因为如此一来就会是功德生功德,所以不应该有奶茶味。「由何能了知,味色等具违」:即茶味与奶味配在一起,喝时应该尝到茶味、奶味,没办法尝到奶茶味。外道说:可以品尝到奶茶味,可以假立奶茶味。自宗说「若许由假立,是则觉应异」:喝奶茶时,可能会有奶的觉受、茶的觉受,不会有奶茶的觉受才对,因为奶茶的觉受其实是假立的,即要麽是透过奶产生觉受,要麽是透过茶产生觉受,因为无法和合。外道之假名安立与自宗不同,是指名称不同,但是内容相同。「奶茶味」这句话,不是奶味,就是茶味,而不是和合。(注疏「应缘彼饮料中不共之色味等……」:即生起奶好喝的觉受,而不生起奶茶之觉受,就是因为假立在不共之色味上,而不是安立在共同的色味上。)「如何名长鬘」:百花串联成的,不应称为长鬘,因为离了花之外,没有「长」、「鬘」。

 

()未三、破依实之余法 分二:申一、以不可得破,二、断诤。今初

(讲记)破依实而有的其他法。第一、用没有办法缘而破,第二、断除诤论。

 

()异具彼自体,及诸言说外,具数、业等体,於觉无所现。

()异於具足数量瓶之自体及说瓶之声,别无所谓具数与业等自体,以彼於不错乱觉不显现故。

(讲记)讲的时候会说一只瓶子、一串念珠等,我们心中也会有一只瓶子的感觉,但是瓶子上并没有「一只」。分别识前面有一只瓶子的感觉,但是眼识是看不到「一只瓶子」的。如同拿照相机照一只瓶子,可以照出瓶子,但是其上并不会标示出「一」、「二」等。眼识是直接的,无分别的。我们当然看到时会觉得是一只瓶子,但是那是夹杂着分别识,判断出一只。以眼识离分别识来说,是那边有什麽就照进来,没有其他的。

    「异具彼自体,及诸言说外」:如具备数位、具备什麽的瓶子。「具数、业等体」:如我们会一只瓶子、二只瓶子,瓶子如何如何。「於觉无所现」:如眼识是看不到的。注疏「具足数量瓶之自体」:具足数量瓶子自己,讲的是瓶子。「及说瓶之声」:指的是瓶子。除了瓶子外,没有什麽数、业等,不错乱的识,如眼识,看不到这些。

 

()申二、断诤 分二:酉一、无声与分别不异转之过失,二、无不可作第六声之过失。今初

()声智是缘於,随异事而行,分别假立义,喻如功德等。

()若谓具数之瓶体及说瓶之声,应离瓶之数等别有异体,以於觉前与彼数现为异故。曰:其量度瓶与数等之声与分别智,其所见境非有实事,彼是以随异事行之分别所假立义为所缘故。此即是说:声与智虽见瓶与瓶之数各异,然彼非见实事,只缘分别假立义为境,故不能证明瓶与瓶之数有异体也。喻如功德青等,虽无第二功德可依,然现见有一青等名言。

(讲记)如一只瓶子,上说除了瓶子之外,「一」、「二」或功能是分别安立的,没有实体。外道说:有实体的一、二等,如果瓶上没有实体的一、二,那麽说「一只瓶子」就会变成是乱说。对此自宗就说了「声智是缘於,随异事而行,分别假立义」,「声」是声音,「智」是分别识,如眼虽不见「一只瓶子」但可以说出一只瓶子,分别识的话,有一只瓶子的分别识,这是源於异事而假名安立的。这段颂文提及返体,如非非瓶为例,照相机拍不出非非瓶,非非瓶是分别识的造作。照相机也照不出「瓶子是短的」、「瓶子不是高的」等,是因为以前看过高的瓶子,所以分别识可以有「瓶子是短的」,但是瓶上并没有标出短的、长的等,所以是透过别体的较量而说出长的、短的等。声音、分别识是根据一些别的情况,来安立的。

    「喻如功德等」:「功德」是如青色的花,一朵漂亮的花等,这些漂亮、一等即是。注疏「虽无第二功德可依,然现见有一青等名言」:此是针对外道而说,外道认为功德不依功德,即瓶上有功德,但瓶上的功德就没有功德。如青色的花,青色已经是花的功德了,因此,一朵青色的花,其「一」就无法在青色之上,因为功德不依功德。

 

()已灭及未生,若许此是假,由何因许彼?彼于一切事,何不许彼因?

    若谓非皆假,异差别为主。由何?若无异,异则应无义。

    非因有余义,白等具数等,其声非异门。

()又如瓶已灭及未生等,虽无异体之功德,然现见有一二等名言。若谓过去已灭及未来未生等,许此中数等是假名者。曰:由何因缘许於过去等、数等之声是为假名?试问:何不许彼於一切事数等之声是假名转之因缘耶?若谓非一切事皆是假名,以有异体为能别法者,主要是实名故。曰:试问彼是实名由何决定?若谓若无异体则异声无义,声成异门故。曰:所诠虽无异体,然声不须成异门(异门即同一事之异名)。

(讲记)「已灭」:过去。过去、未来完全是假的,但也有这些名称,如过去人、未来人等,这些又是什麽情况?外道说,这些都是假名。自宗说:你有什麽理由说「过去」这些名称是假名?其实这些理由就足够来说一切名称都是假名,有什麽不可以?

    外道说,不可以,也要有实名。名不见得都是假名,有真正、实在的在那边,安立於它的就是实名。没有内容的,如过去、未来,安立它的名称是假名,有实体的,如瓶子、桌子,可以取「瓶子」、「桌子」这个名称,「瓶子」、「桌子」这是真名。一个实体内容上,若取三、五个不同的名称,就会变成异名,而不会变成假名。所谓异名,即名称不同,但是讲的都是一样的。总结说来,即外道认为「一只瓶子」的「一」,一定要有实体内容,若无实体内容的话,名称就不会是异名,因为真名是安立在实体内容上。「一只瓶子」与「瓶子」不是异名,这就说明「一只瓶子」是有实体内容的。自宗说:白、一等虽然没有实体内容,但也不是异名。并不需要有别别内容,可以具备白、一等,但是一等并不是异名。

 

()若彼亦余义,德实应无别。虽非有余义,由遮分为异。如业非实声。

()虽非因是余义而说异声,然如白等、具彼数等之声,非异门故(白等色是德,数等亦是德,应不能同於一实)。若谓彼白等复有余义德者,则德与实应无差别。虽无异实,而异声转亦不相违,虽非有实义,然由遮而分为异声转故,如说业非实之声。

(讲记)若说白、数等也是余义的话,德、实完全没有分别了。此涉及外道所说德、实等。如一只瓶子之例,外道会以有没有实体,一定要有实体才可以取这个名称,用这样的方式来说。自宗不是如此,是由返体而说不同。瓶子是实体,但是瓶一是排除而安立的。注疏:虽然没有不同的实体,但可以有名称,这并不相违。为什麽?没有不同的实体,但是透过遮门可以取别的名称,如说「业不是实」。

    此处涉及很多外道的说法,外道真正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就不仔细讨论,简单地把文字消过去。

 

()酉二、无不可作第六声之过失

()由诸说事声,具足彼数等,如异而说者,是简别余法。

  唯欲知彼许,余皆无所引,有说指之具,如异法而说。

  虽只说一义,为引一切故,而言指具足,许是说有法。

    作如是言说。舍色等能别,遮非共果因,而作瓶声转。

  故非言瓶声,作一所依声。此是言种类,与言聚差别。

  彼总作为支,言瓶之色等,显彼能差别。此于余应说。

()外曰:瓶与数应是异体,以第六声说为异故。曰:诸说有事法之声,如与具彼数相异而说者,为显彼数简别瓶之余法故。有时言「指之具」,似说指与具是相异之法,是唯欲令知「指之具」彼许事,不引指上之余一切别法故。有时言「指具足」之声,共许是说有法,虽只说指之一别法,然由能引指上一切别法,而令了知「指具足」故。彼二种声虽同说一义,然作说「法」与说「有法」之各异言说,是由舍不舍余别法之门而了知一义故。外曰:若瓶与色无异体者,应成同依(同依即二名同说一事),只可言「瓶色」,不可言「瓶之色」者。曰:言「瓶」之声,非显离「支分」外有余「有支」,以遮非瓶八微共果能盛水之因,於彼八微聚说瓶之声,是彼实名故。言「瓶之色」之声,非诠瓶与瓶之色是同一所依之声,以言瓶之声,舍其瓶之色香等能生缘自识之不共功能差别为所诠事故。以是言瓶之声,观待瓶之色等,则是诠聚之声;观待金瓶等,则是诠类之声。言瓶之声不诠色等八微,而诠金瓶等别法。此即言种类与言聚之差别。问:若瓶与色无异体者,则言瓶之色应全无义。曰:以彼瓶总聚作为彼瓶之支分,言「瓶之色」者,是显彼瓶能生眼识之功能差别故。由此于余亦应宣说。如何说者?如云「栴檀之香」之声,是为显栴檀之香,有别于柏木之香故。

(讲记)梵文、藏文有第六啭声,相当於中文「的」、「之」,是文法的一种,如瓶的口,中间的「的」。如「二只瓶子」,「二」是在说瓶的数,没有在说其他,所以「二」是瓶之数。瓶之数似乎与瓶是别别分离,有二个东西的样子,外道认为就是实实在在的二个东西,所以语言方面才会有瓶之数这样的用语,所以这种第六啭声就符合事实,它是依事实而存在的。自宗认为「瓶」、「瓶之数」并不是因为瓶、数是截然不同的二个内容,才会有第六啭声(或「格」)。瓶之数是为了简别这个不是桌子、椅子的数目,是从目的上去说。「二只瓶子」,「二」不是在说桌子、椅子,是在说瓶子,是从这上面说的。

    如「有手」这个名称讲的就是手,但又提到「()有」,所以似乎是有二种东西的感觉。「我有手」当然说的是我与手的关系,我与手是不一样的。单说「有手」其实说的是手,「有」、「手」都是同个内容,但是讲的时候带有「格」,所以「有」与「手」似乎变成不同的内容。自宗的意思是同样的东西,但是在表达时,仍可以用「格」来隔开,隔开并不是说有二个内容,只是有目的的。

    注疏中「有事法」即有法。「瓶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中,瓶是有法,所作性是法。法与有法是在说特色与具特色者,有法是具特色者,法是特色。

    外道说:如果用你的方式来说不需要实体,说第六啭声就不合理了。(自宗)「由诸说事声,具足彼数等,如异而说者,是简别余法」:说瓶子(「事」指某一物)的这个声音(或语言),会配合「二」这种数字,如说「二只瓶子」,「二」、「瓶」是为了简别余法而说出「二」,并不是因为有二个内容而说出「二」。数不是在指桌子、椅子的数,是在指瓶之数,是为了排除桌子、椅子的数而说的。即外道说瓶与瓶之数别别的,因为在第六啭声时,二者是异的。自宗说是因为有目的才说瓶之数,不是它有二个不同的内容。

    「唯欲知彼许,余皆无所引」:只是想知道有法,如只想了解瓶,不想知道法,如瓶高、瓶的颜色等,因为不想知道,所以讲的时候,也不需要讲。「有说指之具,如异法而说」:只是想让人知道「指之具」而已,不是想引生出指上的一切别法,如指甲等,不是想表达这些。

     「虽只说一义,……」:以下涉及诠总声与诠聚声。诠总声不会排除它的别体,诠聚()声会排除它的支分。如瓶之声是诠总声。拿个瓶子,问这个是不是瓶?会说是。拿个陶瓷的瓶子,问这个是不是瓶?会说是。所以诠总声不会排斥它的别体。瓶之声亦是诠集声。集的意思是聚集,瓶是微尘聚集起来的,但瓶上的微尘就不是瓶子,所以它是排除聚合它的支分微尘。

    「虽只说一义,为引一切故,而言指具足,许是说有法」:「具有指」虽然只说到手指,但是「具有指」不否认有指甲等,即是把拥有的说出来,并没有排除其他。「具有指」讲的内容只是一个,但是语言上好象有二个不同的内容法与有法。用总声诠时,看过去似有二种,但是内容上不会有二种。「作如是言说」:目的是为了法与有法的差异,内容上没有别别的内容。(外道认为内容别别不同,所以语言才会区分。)

    「舍色等能别,遮非共果因,而作瓶声转」:讲「瓶」这句话,舍了瓶之色、声等法,没有说这些,它只是遮非瓶,而诠释了瓶。了解瓶的分别识是遮非瓶而了解瓶,它是这样果的因素。「故非言瓶声,作一所依声」:这句话并没有诠瓶与瓶的色法的关联,如瓶之色,并没有将瓶与色法拉成同体关系。「一所依声」指的是关系(关系有因果关系与同体关系),即并没有诠成同体关系。注疏中「以遮非瓶八微共果能盛水之因……」:通常会说鼓腹平底具盛水功能是瓶的定义。只是否认定义的反面,而诠释定义。所以瓶之声诠释的是具有鼓腹平底具盛水功能这种作用的东西。「此是言种类,与言聚差别」:总声会诠别体,而聚声不会诠别体,即总声与聚声的差别。因为是聚声,所以不会诠瓶之微尘,因为是总声,所以会诠金瓶等别法。

    注疏:外道说:瓶与数是异体,因为第六声说它们是异体。自宗:说一切有事之声,例如说:「二只甁子」。具有「二」的数,好象与瓶相异而说,这是有目的才说的,是为显彼数来简别瓶以外的有法,不是有二个内容而说二只,是为了排除是桌子、椅子等有法的数而说的。也就是作如是言说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法与有法的差异[53],说甁之声,舍了说甁色、瓶高等支分,以遮非瓶而诠释瓶,亦即了解瓶的分别识是遮非瓶而了解瓶,所以不是说瓶之声有做「瓶」与「瓶色」,即「有法」与「法」为同体的诠释。瓶之声诠释了鼓腹平底具盛水功能等这种作用的东西,这是诠聚声(会诠别体)与诠总声(不会诠别体)的差别。外道:若甁与色非异体则说「甁之色」应全无义。自宗:以甁总聚(有法)作为甁的支分,说「甁之色」是显出甁与甁以外的有法(如桌子椅子等)功能的差别。那应如何说?如说「栴檀之香」是为显栴檀之香不同于柏木之香。

 

()午二、观多身为亲因破  分二:未一、诸支聚为因非理,二、一一支为因非理。今初

(讲记)外道说,心是从身体产生的。那是从一身产生的?还是多身产生的?前者前文已经破除,以下说後者。

 

()无余是因者,离一支亦非。

()若众多支是意觉之因者,为无余一切支是因?抑一一支是因?若如初者,则随离一支,意觉亦应不生,要须无余一切为因故。

(讲记)多身是心的因素。多身指的是什麽?是一个细胞就可以生识吗?还是一切的细胞搭配起来才可以产生一个识,如果是的话,一个细胞死了,识就不生了吗?也就是说,多身生识,是说多身要加起来才会生识?还是各生各的,很多身生很多识?若全部加起来才能生识的话,就变成没有一个支节不是因(「无余是因者」),只要缺了一个支节,因素就不具备了,识就不产生了(「离一支亦非」)

 

()未二、一一支是因非理  分三:申一、出过,二、破救,三、解同。今初

()各是功能性,应顿生众多。

()若如第二,一一支皆是因者,应众多意觉同时顿生,以一一支皆是能生性故。

(讲记)如我们可强烈感觉到意识,想东时,没办法想西,想西时,没办法想东,意识没办法同时想那麽多。若每个细胞(支节)都可以单独产生意识的话,应同时可以生出很多意识才对。

 

()申二、破救

()多性相同故,呼吸非能定。

    一亦应显多,彼因常住故。

    若非众多因,非渐,无别故。

()若谓彼息能显意觉唯一一生,故无过者。曰:诸出入息非能决定唯显一一意觉,多性相同故。若谓此因不成,是常一性者,曰:诸出入息,亦应同时顿显众多意觉,以彼因常相近故。若谓非同时多意觉因者,曰:诸出入息,亦应非渐次生多意觉,既不顿生,前後无差别故。

(讲记)对此,外道回救:虽然每个细胞都能产生意识,但是那是因,仍需要呼吸这个缘,要因缘二者一起配合才会产生意识,所以不会顿生那麽多的意识。自宗说「多性相同故,呼吸非能定」:「非能定」是指,你说要呼吸这个缘,才导致心识一一生出,这个情况是呼吸无法决定的(即呼吸无法造就),原因是「多性相同」。所谓「多性相同」是说呼吸也不是那麽单纯,呼吸也是许多微尘组成的。身体由很多微尘组成,可以分很多支分,与此相同,呼吸也是很多支分组成的,所以它是多性的。也因如此,不能说:呼吸只有一个,即缘只有一个,所以心只有一个。缘不只一个呼吸不只一个,所以呼吸不能做只生一个识的决定。

    外道说因不成,因为呼吸是常一的,而不是很多。即外道说身体与呼吸不同,身体是很多成分组成,但呼吸不是,是常一的。自宗说:如果呼吸是常一的话,应导致很多意识一起生才对(「一亦应显多」),因为因素是恒常在那边(「彼因常住故」)。因缘要具备时,有时候会具备,有时候不会具备,所以有时会生果,有时不会。即若是无常的话,会有偶尔有、偶尔无,暂时有、暂时无的情况。若是常的话,恒常的因因素方面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果方面也是一样,出生的话,全部都会出生,不出生的话,就永远不会出生。所以你说呼吸是常一的,并无法解决顿生多识的过失。

    「若非众多因,非渐,无别故」:外道说:呼吸虽是常因,但不会同时变成很多意识的因素,只会是一个意识的因素。自宗:呼吸也不会渐次生意觉。不是一起生的话,渐次也不会产生,因它是常法,前後没有差别。总之,常法就是恒常不变,所以果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渐次。

 

()即於一息顷,亦缘多义故,非由彼决定。

    若一觉知多,彼即成顿知,无所相违故。渐亦应不知,无有差别故。

()又彼诸息应非决定唯生一一意觉,於一息顷亦缘众多义故。若谓此因不定,以一觉能知多义故。曰:是则彼意觉应顿知多义,以如是知无相违故。又彼意觉,应亦不能渐知多义,以既不能顿知,前後无差别故。

(讲记)「即於一息顷,亦缘多义故,非由彼决定」:(自宗)又,呼吸应无法决定生一一意识,因为我们在呼吸之间会想很多事。如果呼吸是生一一意识的因素,应该是呼气时产生一个意识,吸气时产生一个意识,可是在呼吸之间,我们就可以想很多事,所以呼吸无法决定生一一意识。

    外道:一呼吸只会带动一个识,但是一个识可以知道很多东西。即虽然一个呼吸间想了很多事,但只有一个意识在想,不是很多意识在想。外道的概念简单说即「一觉能知多义」,自宗破除时说:「彼即成顿知,无所相违故」。

    我们在讲眼识时会说了解瓶子的眼识、了解桌子的眼识,这二个是不同的眼识。如看到桌子,再看到桌上的瓶子,又看到右边的白板,是渐次了解,了解桌子的眼识、了解瓶子的眼识、了解白板的眼识都不同,这是自宗的看法。但是外道认为是同一个眼识了解很多东西,所以在外道来说,了解桌子的眼识就是了解白板的眼识。所以我们这样问他:了解桌子的眼识了不了解白板?在外道来说,他要说了解。问:既然了解,是看到还是看不到?外道只有二条路:看到也了解,与虽然看不到,但是要说它了解,即间接了解。如果要了解白板就必须看到,会如何?眼识其实没有看到白板,所以了解白板的眼识与了解桌子的眼识必须划开,是二个识,不能说这二个是一个眼识。如果说二者是一个眼识,难道看桌子的当下能看到白板吗?看不到的。看不到还能说了解吗?外道可能会说可以。如果没有看到却了解的话,会如何?就可以说看桌子的眼识可以了解一切,因为又不必看到,既然能了解白板的话,为什麽不能了解其他的呢?都可以。即看桌子的当下没看到白板(虽然了解但是没看到),如此一来,看桌子的眼识也能了解一切法。

    「彼即成顿知,无所相违故」:难道我的意觉能够了解一切所知吗?我说我了解一切所知并没有什麽冲突,因为又不用看到。这边的文字太简略了,不易理解。其意思是说:如果没看到白板却能够说了解的话,那我可以说我的意觉可以懂一切所知,这没有什麽冲突。「渐亦应不知,无有差别故」:反过来,如果不知道白板的话,以後也不能知道(也不能渐渐知道),因为前後没有差别,是同一识。

 

()若计非自类,时息多刹那,是如是心因。

    无具次第因,彼如何具次?前自类为因,最初应不生,如是因非有。










相關文章: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一﹞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二﹞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七﹞

上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回目錄 下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藏歌手为法王祈福
家庭照顾者关怀总会
大圆满前行-往生法-索达吉堪布译 日期2008/10/02 20.47
法光佛研所佛学课程简介
略举历代高僧们禁止多杰雄天的例子

赞助网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華文佛教網絡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