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GL賈傑康楚仁波切給予施身法灌頂 新春『 宗喀巴大師』平安圓滿祝福 2011與大師有約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12/16 00:15:17
學習次第 : 进阶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四﹞

法称论师造

僧成大师释

法尊法师译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若计从身所生,非从自类前念生,有时次第之息多刹那前後生起,是如是次第生起一一心之亲因(即计前後诸息,次第各生一心),故众多意觉不同时顿生。曰:彼等诸息如何能前後次第生?不应道理,以无能次第生之因故。以从常住身为生因故。若谓此因不成,是从前念自同类因生者。曰:若尔,胎中最初息应不得生,以于尔时彼因如是同类前念非有故。若言不成,则无前生应成相违。

(讲记)此处同样是针对不会顿生想很多事情的心识的讨论。前面自宗问:呼吸有很多,应该要产生很多心识才对。对此,外道说:呼吸是常一的。自宗说:常一的话,要麽是不生,要麽是生很多,所以呼吸是常一的说法就被破除了。

    「若计非自类,时息多刹那,是如是心因」:外道又说:心识不是从自类产生的,而是很多刹那的呼吸堆积起来产生心,所以不会一下子生出很多识。

    「无具次第因,彼如何具次」:自宗:这些呼吸应该没有次第,因为没有让它有次第的因素。因为身体是常法。即外道说很多刹那的呼吸堆积起来会产生心识,自宗问:这些呼吸的刹那来自於哪里?呼吸不可能有刹那,因呼吸产生於身体,而身体是恒常法,所以呼吸就没有渐次了。没有让呼吸渐次生的因素。

    「前自类为因」:外道说:因(常法是因)不成,呼吸是有次第的,它是从自类为因产生的。[54]即呼吸也要待自类而产生。「最初应不生,如是因非有」:若呼吸产生於呼吸,追溯回去,刚入母胎时的呼吸,即最初的呼吸是从何而来?如果承许最初的呼吸来自於呼吸,就可推论出有前生。你不承认有前世,如此就产生不了呼吸(「最初应不生」),因为能生它的自类呼吸是没有的(「如是因非有」)

 

()生息异境故,有亦定成多,故觉应顿生。

    虽多,一时者,是一心之因。息动微弱等,缺一应不生。

    倘随有是因,识亦应有别。若此从彼异,不异,非彼果。

()又初生无间之出入息,纵有同类前念,亦应决定是多分,以遍众多别异境故。若许尔者,众多意觉应顿时生,以彼亲因身是常住,助缘从众多息之功能未退失故。若谓其因不定,息虽众多,同一时者亦是一心之因,非多心因。曰:若尔,息动微弱等时,如缺一强烈息转,意觉亦应不生,要彼一切完聚方是意觉之因故。倘谓此因不成,随有强弱何息,皆是意觉之因。曰:是则由息之力,意识亦应有明不明之差别,以随有强弱何息,即是意觉之亲因故。此因决定,若此果法从彼增减异因,而不随异者,此即非彼之亲果故。

(讲记)「生息异境故,有亦定成多,故觉应顿生」:(自宗)又,最初的呼吸纵然是从同类而生,也无法决定生一一心。呼吸在很多地方,如气在肺中,在腹中等。若承许呼吸在很多地方都有的话,亲因身常住,但呼吸此助缘在很多地方都有,如此仍有顿生多心识的过失。

    「虽多,一时者,是一心之因」:外道:呼吸虽多,但是同一时间只会是某一个心识的因素,不是很多心识的因素。对此自宗说「息动微弱等,缺一应不生」:呼吸很微弱,没有强烈的呼吸,这时不应生意觉才对,因为你说要一切都完具才是生意觉的因。也就是说,虽然身体中,如左肺、右肺等有很多呼吸,所以应该生很多意识才对。对此,外道说:不会如此,这些要聚集起来才能生一个意识。自宗说:这样的话,缺了一个就不生了吗?缺了强烈的呼吸就不生了吗?

    「倘随有是因,识亦应有别」:外道说:虽然缺了强烈的呼吸,但是仍有意识。强弱呼吸都是意觉之因。自宗:如果呼吸是意识的亲因,呼吸的强弱应产生心识的强弱才对。「若此从彼异,不异,非彼果」(注疏「此因决定,若此果法从彼增减异因,而不随异者,此即非彼之亲果故」):他异会导致自异,他异自不异的话,就不是亲因。这是说到亲因、亲果。亲因和亲果要像灯与灯光一样,灯火调大,灯光就变大,灯火调小,灯光就变小。既然你(外道)说呼吸是意识的亲因,呼吸的强弱不同应导致果意识的不同,如果不是这样,无法说明它是亲因。

 

()申三、解同

()识功能定故,一唯是一因。由贪着余义,识则无功能,不缘他义故。

()若谓多觉顿生之过,汝亦同犯。曰:此不相同。前一觉唯是後一觉之因,前一一识生後一一识之功能决定故。如识由贪着余色义,则无缘他声义之功能,而不缘声故。

(讲记)自宗说心是从呼吸生的话有种种过失。外道说:你还不是一样。(自宗)如看地板时会想到它很亮、有人擦过它,不会没来由地想到阳明山的花很美等。每一个心识是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三者配合而产生下一个识,不会没来由地有很多识。自宗说:心产生於心,不会有很多识同时产生的过失,因识功能决定故(「识功能定故,一唯是一因」)。怎麽样是「识功能定」?就说到「由贪着余义,识则无功能,不缘他义故」:某识贪着色法时,就没有缘声的功能,因为不缘声义。

 

()若谓先从身,顿生起诸觉,後由自类定。其身之功能,何故而遮止?

()若谓先从身顿生起诸觉,後由自同类生觉决定,故非多觉顿生。曰:身之功能後时何故遮止?应不遮止,是常住故。

(讲记)外道说:意识是先从身体产生的,身体生出意识之後,再由识生识。自宗说:刚开始身体有生识的功能,後来为什麽没有了呢?应该有才对,因为是常法故。

 

()辰三、断诤

()身灭非依故,心应单独住。若心续住因,不为彼因转,而作其支分。

()若谓死时身遮灭,心应单独安住,以心不间断,而身非心之所依故。曰:若从欲界当生无色界之士夫,死後心暂单独安住,以彼心相续安住之因临死之心,不为彼後身因获得随转故而为助缘之支分故。若从欲界当生欲界之士夫,死後心非单独住,以彼临死之心,是後身之俱有缘故。

(讲记)「身灭非依故,心应单独住」:自宗认为身与心是绑在一起,但身是身、心是心,身不会产生心,二者可以分开。如此外道就问:往生时,身体被丢下,心若从自类而生,一直下去的话,心会单独住吗?(或者说,往生时,身体没了,身非心的依靠点,心就应该单独住。)

    自宗用「若」来回答,若往生无色界会如何、若往生色界会如何、若往生欲界会如何。若生到无色界,是单独的,因再也无其他身体,若生到欲界、色界会有中阴身,所以不会是单独的。(生到无色界是没有中阴身的。)刚投生时,呼吸、意识是待自类而生(即从前生而来)。以前说过,我们的身体有粗身与细身,所谓的死亡是粗的身体坏灭,细的身体会到来世。中阴身有眼根、耳根、……,中阴身也有呼吸,他的眼根、耳根及呼吸等是来自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所以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是中阴的眼根、耳根、呼吸等的因素。而生到无色界时,没有眼根、耳根等。所以今生的眼根、耳根、呼吸等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心就不会单独住,不继续下去的话(生到无色界),心就会单独住。

    中阴时,眼根会变成意识的助缘,意识会变成下面的眼根的助缘。如前所说,身是身的亲因,心是心的亲因,可是身体是後面心的助缘,心是後面身的助缘。此处(注疏)即是如此,所以临死的心与临死的身,会变成中阴时心与身的亲因与助缘。[55]

 

()即此世五处,是生余身因。

()问:若尔,何为後身之亲因?曰:即此生之最後五处,是生余身之亲因,以是於後身体性,主要能饶益者故。

(讲记)若如此,往生到无色界,再从无色界生到欲界,那个欲界的五根等是从何而来?从欲界生到无色界,欲界的五根等会变成习气,再从无色界生到欲界时,习气就会变成五根等,所以今生的五根等,会变成下下辈子五根的因。[56]

    (注疏)上面说心会变成身体的助缘,如此身的亲因是什麽?临死时的五根等会帮助余身的身体,是它的亲因。这边感觉不出「从欲界生到无色界、再生到欲界者,其五根的因素是什麽?」但是深入点讨论是可以的。若有人问「从欲界生到无色界、再生到欲界者,其五根的因素是什麽?」就可以以「即此世五处,是生余身因」来回答。

 

()为破彼支事,及因,不可得,说非能决定。

()顺世派为破临死之身心,为彼後世身心之支分事及因性,以後世身心之俱有缘及亲因不可得故为因。论说彼非能决定,以立彼宗之遍相错乱故。

(讲记)顺世派不承认临死的身心是接下来身心的因,原因是看不到(「以後世身心之俱有缘及亲因不可得故为因」),即顺世派说:没有来世。现在的身心不是变成来世身心的因素,因为看不到。自宗说不遍。也因如此,他们的说法非能决定。

 

()根等是有余。

()又根等亦非成立彼临死之根不结续後根之正因,以是成立彼宗之有余因故。

(讲记)临死之根为有法,不会接续下去,以是根故。也是不遍(「以是成立彼宗之有余因故」)

    「有余因」:世尊小时候也有拜师学艺,当他成道後,他的老师反而来听法。後来他的老师往生了,世尊在法座上问「老师怎麽没来听法?」外道就说:你说世尊是遍知,但是他连老师死了都不知道。(自宗的回答是:世尊想念老师才这麽说,并不是他真的不知道老师已死。)外道说:佛陀为有法,不是遍知,以说如是之语故(如是之语即「老师怎麽没来听法」)。讲如是之语不见得他就不知道,当然也不见得知道,所以讲这种话不见得不是遍知,也不见得是遍知,二边都不一定。这就是「有余」这样不遍的情况。

 

()前根於自类,现见诸功能,见转故余余,诸生亦成立。

若彼从身生,犯如前过失。若从心,余身,亦应从此生。

()又亦能成立从前念根引生後念余余诸根,以现见前念根後转变成後念根故。如现在前念根现见有饶益自类之功能故。若谓其因不成,是从身生彼诸根者。曰:诸根应犯如前顿生之过失,以其亲因之身是常,相近有故。若谓根从心生,则其後余身亦应从此心生也。

(讲记)「前根於自类,……」:这是自宗在说。根可以继续下去,为何可以继续下去?现在可以看到。就好象今天近视五百度,明天近视也会是五百度或五百零一度等,有一定关系。如果没有关系的话,今天近视五百度,明天可以近视一度。现见第一刹那的眼根可以饶益(产生)第二刹那的眼根,也因如此,临死时的眼根也可以饶益中阴时的眼根。(「见转故余余,诸生亦成立」:如第一刹那的眼根可以饶益第二刹那的眼根的情况,余生也能成立。)

    「若彼从身生,……」:如果心从身体生,就犯了前面所说的过失。反之,心若产生於心,一直下去的话,那麽余生的心也应该从今生的心产生。这是结论。前文,第一步,自宗说悲心要修好几劫,外道就说不可能,因为没有前生来世。那时说了一个论式,说呼吸、根、识等都是从自类而生[57]。接下来就一直讨论心的部份,这边就是要收尾了,所以就把根、呼吸提出来说,作结尾。

 

()卯三、结

()非由离因故,诸最後心等,皆无相结续,故彼立有余。

()外说:一切最後心皆无後心结续,由离亲因之身故。此说非理。以身非心之亲因故。如是临终心之能立,非成立凡夫彼临终心无後心相结续之正因,许是成立彼宗之有余因故。

(讲记)外道说:临死时的心、根等没有相续,因为没有因素故。因为身体是它的唯一因素,而身体已经坏灭。即外道说「诸最後心等,皆无相结续,以由离因故。」自宗加一个「非」字,说「诸最後心等,皆无相结续,非由离因故。」所以他们(外道)的说法是有余的论式(「故彼立有余」)

    (注疏)外道说:一切最後心皆无後心结续,由离亲因之身故。此说非理,因为身体不是心的亲因。外道的能立是临终之心(外道说:心不会接续下去,因为是临终之心故),这样的能立不是正因。

    这些内容都是绕着前面那个因明论式而说出的。为了成立那个论式,要用很多方式去建立,所以才大幅度地讲很多,而在此处做结论。[58]

 

 

癸二、释修亦无无边增长难

 

()癸二、释修亦无无边增长难 分二:子一、难,二、释。今初

(讲记)从此处开始是另一个段落。如同《广论》所说,修悲要具备悦意感与离苦的心。离苦的心要透过下士道、中士道来产生,悦意感则由七因果的部份产生,从而修出悲心。前面外道说不能修悲心,因为不能多生修习,因为没有前生来世。此处外道说,即使能多生修悲,但是无法使悲心增长。到目前为止,所讲到的都是有前生来世这部份。建立有前生来世之後,接下来要说修悲心可以一再地增长(即究竟增长)这个部份。

    如果没有前生来世的概念,就没有修行可言。对於这点我们要思考清楚。噶当派的一切教法,或以西藏教法的态度来说,修行至少要为下一辈子着想。如果没有前生来世的概念,作任何事都不会变成修行,即不会变成下士道。下士道也会分成因和果二组。因的方面,皈依是前提,真正要行持的是业果这个部份。行十善或造十恶,它们的果当然就是人天或三途。因此这部份要好好考虑。

    总之,以《广论》的情况来说,先是要依师。不依师的话,你所读的经典不会变成教诫、教授。听经闻法却不依师,会类似於陪读;依师的话,所闻的内容虽然一样,但对你而言,会变成教授、教言。变成教授之後,如果没有为了来生、只为了今生着想,就不会变成修行,因此修行者至少要不贪着今生,修行的内容也是以不贪着今生的做法才会变成修行。如果没有为来世努力,对轮回的厌恶感也不可能产生,行苦是比三恶趣等苦更加微细。有了下士道的不执着今生及中士道的不执着轮回这些前提,才会不执着自己,真正生起有修菩提心的必要与修行。也就是,最前面是依师,接下来若无前生来世的概念就不会有修行,也难有善守业果和皈依三宝的内容,所以皈依、业果都要在有前生来世的概念下进行。

    我们虽然有前生来世的概念,也有皈依等,知道要修出离心、菩提心的内容,但佛法的内涵,如佛的智慧、菩萨的智慧,似乎离我们很远。我们会兴高采烈地谈佛菩萨的功德,但一想到自己能不能达到那种境界时,便会觉得哪有可能?或我们有很多习气,要根本改变那些习气是很困难的。以下就是要对治的这个想法。也就是,有前生来世,可以修悲,而且不只可以修悲,还可以让它无止境的增长,变成佛菩萨的功德(瑜伽现量)。我们现在的心要发展成那麽殊胜的心,是很难想得通的一件事,所以以下最主要在成立瑜伽现量。[59]那麽,有些人不了解法义,但绝对相信有前生来世,也因为相信有前生来世、相信三宝,对能够成就瑜伽现量的情况也是坚信不移,也认为自己好好念经、拜佛,集资净罪,一定能达成这些内容。对於这些毫不怀疑的人,因为学习的目标已经达成了,这些人还要不要学呢?我们现在身为佛教徒,承认有前生来世,也因为学习过一点经论内容,了解众生都能修成瑜伽现量。但是生生世世以来,我们当外道的次数已经数不清,对这类的法也有过许多譭谤,因此即使是相信,也要一再地在这方面努力学习。

 

()由修虽增胜,如跳与水暖,非能越自性。

()难曰:悲心虽由修习可以增胜,然不能超越以前自性,无边增长,如跳跃及水暖。

(讲记)外道说:一直修悲心虽然可增长,但就像跳远或水温一样,它有一个标准,没办法超越自性。也就是,跳得再远,没有人能够跳几公里,或如水温达到一百度後就会蒸发掉,无法超过它的标准而无边地增长。下面是断除这个问难。

 

()子二、释  分二:丑一、喻义不同,二、断诤。今初

(讲记)「喻义不同」指譬喻和内容不同。水、跳远与悲心的本质不同,不能做这方面的譬喻。

 

()若所作复须,观待勤功力,或所依不坚,殊胜不增长,非如是自性。

益彼诸功能,于诸後殊胜,无办功能故。依非常住故。虽增非性故。

(讲记)首先要了解「观待勤功力」、「所依不坚」这二个内容。「观待勤功力」:如跳远,每跳一次就要助跑一次再起跳,以前的跑步是没有办法帮助这次的跳远,所以跳远是观待勤功力。也有很多是不待勤功力的,如小时候所学的数学,虽然几年都没有用到,但是要用时,马上用得起来。不像跳远,是每跳一次就要跑一次,有很多事是前面努力过,即使隔几年、几日未用到,以後还是用得起来。悲心、贪心等不同於跳远,是如同学会123,以後要用,也可以用得上。「所依不坚固」:如水加热,水温会一直攀升,当温度达一百度後,水就会蒸发掉。所依是水,能依是温度,温度可以一直攀升,但是攀升只能到一定程度,所依的水会蒸发掉,所以所依的水是不坚固的。悲心、贪心等不同,可以越来越猛烈,但是它猛烈时,心不会消失。所以外道所举的这二个例子不符合。

    「若所作复须,观待勤功力」:如每跳一次都必须助跑一次。「或所依不坚」:如水温升高时,水本身会消失。「其殊胜不增长」:这样就不会无边无际地增长上去。「非如是自性」:但是悲心并不是这样的情况。

    「益彼诸功能,于诸後殊胜,无办功能故」:如跳远,两年前助跑,对该次的跳跃有帮助,但对今日这次的跳跃,没有帮助(「无办功能」)。「依非常住故」:如水加温到一定程度会蒸发,不会常住。「虽增非性故」:跳远与水温二者虽然可以增长,即水温可以升高,也可以跳远一点,但二者并不能无边无量地增长。

 

()悲心非如是不无边增长之自性。若彼修习所作复须观待勤勇功力,或所依不坚牢性,则其殊胜不能增长。然悲等之所依坚固,是由修习自然转胜之功德故。跳跃虽亦增胜,然非如是无边增长之自性,以无饶益汝前殊胜之诸功能,而能成办饶益後殊胜之功能故。又水暖性虽亦增胜,然非如是无边增长之自性,以其所依非常安住而干竭故。

(讲记)如跳远、水温是不会无边增长的自性,但悲心不是如此。若像跳远一样,每跳一次需要助跑一次(要观待功力),或像水一样,会蒸发掉,所依不坚固,这样的话,就不会增长。但是悲心的所依是坚固的,悲心越强,心并不会消失。若想很多理由修习,悲心会越来越强,如同前说,昨天的修悲,会帮助今天的修悲,所以它会一直增长上去。(注疏「是由修习自然转胜之功德故」:自然转动即不需要再一次努力。)跳远的话,一直训练是可以跳得比较远一点,但是它不会无边地增长上去,前次的助跑,并不能帮助後面的跳跃。同样的,水温可以升高,但是无法超过一百度,不能无边增长,因为超过一百度,水就慢慢干竭掉。

 

()若时所修作,不复待勤力,余力转增胜。

心中悲湣等,修生,自然转。如火等於薪,水银与金等。

故从彼等生,是性生功德。故能使功力,後後转增胜。

是从前同类,种子增长者,悲等诸觉心,修习于何住?

(讲记)「若时所修作,不复待勤力,余力转增胜」:若所修的内容不是如跳远要助跑才能起跳,昨天、前天或去年的努力可以帮得上忙的话,其实就可以无边增长上去。

    「心中悲湣等,修生,自然转,如火等於薪,水银与金等」:心中的悲湣、空正见等是透过修而产生,这个修指的是昨天、前天、去年的修可以帮助现在,所以悲心等的增长会自然地攀升上去,像火碰到柴薪,点燃火之後,自然地就会把薪殆尽。(当然最後薪尽了,火也会消失,但是那并不是火的过失,若薪不尽的话,火可以一直存在。)黄金碰到水银,水银自然地溶掉金。「故从彼等生,是性生功德。故能使功力,後後转增胜」:所以悲心、慈心、或火碰到薪,是完全可以增长上去的自性。一把小小的火可以把很大的柴薪烧尽,这是它们的本性;跳远、水温无法一直增长上去,这是无法增长上去的本质,二者不同。

    「是从前同类,种子增长者,悲等诸觉心,修习于何住」:悲心、贪心等这一类,昨天、去年等的修持都会帮助它、推动它,所以它会无边无尽地增长上去,怎麽会停止呢?

 

()又跳跃等亦应无边增长,若时修习所作不复待功力,其余功力辗转殊胜故。已许此因。此颂又可作自宗解,谓悲湣等应能无边增长,若时修习所作,不复待功力,其余功力辗转殊胜故。又由彼等修习所生彼悲湣等,其後後修习功力辗转增胜,是心性中所生功德故。以是心中由修习生,复是自然而转故。喻如火等於薪等自然而转,又如水银与金等和合熔化,不待第二熔化故。悲等诸觉心若已修习,于何量住?应不住增长。何以故?以是从前同类种子增长者之心中功德故。

(讲记)「若时所修作,不复待勤力,余力转增胜」有二个解释,有破他宗的解释「又跳跃等亦应无边增长,若时修习所作不复待功力,其余功力辗转殊胜故」,及自宗的解释「谓悲湣等应能无边增长,若时修习所作,不复待功力,其余功力辗转殊胜故」。前者,如果外道认为水温与跳远也是具有所依坚固、不复再努力二个条件,那麽,水温与跳远也应该无边增长才对。後者,纯粹是自宗的表达:悲心等可以无边增长上去,因为它不需要观待功力,每一次前面的修行,都可以帮助後面的修行,如昨天、前天的修行可以帮助今天的修行。

    悲湣等可以一再地增长上去,原因是心性中所生的功德。悲心等经过修行,就可以自然地增长上去,如火碰到柴薪,点燃火之後,自然地就会把薪殆尽,黄金碰到水银,水银自然地溶掉金。这边说,悲心可以辗转增长上去,理由是心的功德,只要是心的功德就有这种作用。悲心等不会停留在某个标准,它怎麽会停留呢?因为它是内心的功德。

    讲瑜伽现量或讲悲心时,说悲心可以任运而起,或悲心可以无边增长,为什麽呢?因为一、不需观待勤功力,二、所依坚固,三、心的功德(内心的特性),有这三个内容。可以有论式:大悲心为有法,可以无边增长上去,以不需观待勤功力、所依坚固之心的功德故。[60]

    来源与所产生的内容是二回事,或来源不坚固,就会中断增长。心的话,来源就是心,其他的刀子、木棍也无法截断它,它透过自力就可以一直增长上去,如思惟产生智慧。要一再思考心的功德这方面,法王在开示时也常常提到心的功德,如说「悲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心(心的功德),所以可以……」。这边消文本身并没有什麽困难点,但是平常要多考虑心的特性与外在的境之不同处,因为心的特性,才有解脱、成佛、大悲心产生等。我们平常参加法会,如去听修心八偈的开示,在法会的当下,听得很高兴,以为自己做到的样子;可是法会之後,又生起懊悔,认为自己很没用啦、为什麽做不到到等等,有这样的情况。这些都是没有把心可以进步、进步到什麽程度称为什麽等考虑进去。

 

()丑二、断诤

()跳则非如是,从跳生於跳,彼因「力、勤勇」,功能决定故,跳是决定性。

()外曰:若悲湣等由修习力无边增长者,跳跃亦应能无边跳。曰:跳跃非如悲等,唯从前念同类生於後念无边跳跃,以跳跃量是决定性故。跳跃之因是体力与勤勇等功能,量决定故。

(讲记)「跳则非如是,从跳生於跳」:悲心可以生悲心,一直延续下去;跳不是如此,跳是从跑而生的,不是跳生跳。「彼因力、勤勇,功能决定故,跳是决定性」:跳的因素有力、勤勇等,这些决定跳的远度,所以跳是有一定的远度的,即功能都是有限度的。当然一直练习,後面的跳是可以跳得远一些,但是这不代表它可以无边地增长上去。

    注疏:外道说:你说悲心可以无边增长,那跳跃也可以无边增长。自宗说:跳跃不像悲心,单单从自己同类的因素产生,跳跃的限度是决定的,为什麽跳跃的限度是决定的?因为它的因素是体力、勤勇等功能,而体力、勤勇功能的量是确定的。

 

()初跳非如後,彼身违逆故。功渐除违逆,安住自力性。

()问:若尔,则从最初应如後时能跳。曰:彼练习跳跃之人,非从最初便能如後时所跳,以有痰湿等病,与身轻利相违逆故。又习跳者,纵以功用渐除违逆,然亦不能无边跳跃,以安住自因体力决定量故。

(讲记)(外道)如此,跳根本无法进步了,还练习做什麽?可是明明可以看到练习还是可以进步。自宗说:刚开始的跳与後面的跳不同,可以有进步。刚开始跳远时,可能筋骨还没伸展开,即身体有违缘,当筋骨伸展开,消除了违缘,本来能够跳多少就显现出来了,就能跳那麽远。

    注疏:如果跳是有限定的,则刚开始能跳多远,後面应该也一样。自宗说:并非最初的跳能像後面那个样子,刚开始时,会有病等违缘,後来违缘慢慢去除了,就可以进步。但是也不能无边增长,因为全部都要靠体力或跑的功能等决定。

 

()悲从自种生,若自种为因,无逆品损害,心成彼体性。

()问:一切有情应皆有大悲心,以悲心从前念同类生,时无始故。曰:悲心以自种子为因者,若无逆品损害,则于心中自然而转成彼体性。以是从自种子所生之心功德故。若悲心後,发生瞋恚等逆品违害其种子,则不能相续增长,故非一切有情皆能成就大悲心也。

(讲记)如前说,心的性质不同於水温、跳远,悲心的所依坚固,不待重复。问:无始以来众生都有悲湣心,至少众生都当过母亲,在当母亲时,对自己的子女都有很强的悲湣心。照你的说法,悲心可以一直增长,那麽众生的悲心现在应该都有很大的增长才对。可是现在看到的却不是如此?针对这个问题,自宗的回答:「悲从自种生,若自种为因,无逆品损害,心成彼体性」,即如果没有逆缘的话,是可以无边增长,但是有逆缘存在。「无逆品损害」:如瞋恨会坏百劫的善等。若无逆品损害,就如所说的,悲心会无边增长,但是有逆品损害,所以虽然从无始到现在都有悲心,可是没有增长。重点是无逆品损害,无逆品损害的话,心就能成为彼体性。

    「心成彼体性」:我们通常说修无常,修无常就是一直想刹那刹那在生灭,如山河大地等情、器世界一直在刹那刹那生灭,这就是修无常。修悲心就是一直思惟众生有多少的苦难,希望他们离开这些苦。这些都是从境上去讲。修无常,无常-刹那刹那生灭的情况是境,修悲心从境上来说,就是一直思惟众生受苦的情况,希望众生远离这些苦。若从俱境上去讲,什麽叫修悲心?就是让自己的心变成慈悲的体性。原来并不慈悲,後来越来越慈悲,後来自己的心变成慈悲的心,类似一块钢料後来变成钢杯,它本来并不是钢杯。修无常、修悲心,二者从某方面来说都可以从境上去说,可是修悲心可以从俱境去说。而且看其名词,修无常是从它的境方面去讲,修悲心其实是从心方面去讲,而没有从境方面去讲。所以讲修悲心时,可以讲与修无常是同一种修法,也就是从境方面去讲,也可以从心自己改变或心自己变成悲湣体性的情况去讲。这边主要是从心自己变成悲湣体性这方面去讲。

    我们无始以来到今日没有进步,反而退步的原因是因为逆缘,是贪瞋痴等逆品所致,若无逆缘,单纯以心自己的本性来说,心自己是可以变成悲湣体性的。(注疏:众生都应该要有大悲心才对,因为悲心是从自己的同类而生,且是无始以来就有。自宗说:悲心是从自己种子产生的,如果没有逆缘的话,自然会加强到占据整个心。)[61]

 

()如是前前修,心法悲湣性,及离贪觉等,是余显根本。

    由修彼悲性,如离贪、贪、厌。

()诸佛世尊由修习力成悲体性。谓由前前修习之心法,悲湣、离贪之觉等为同类余心显现之根本故,喻如阿罗汉离贪之觉,有贪者之贪欲,瑜伽师之厌离等心,皆自然而生起。

(讲记)「如是前前修,心法悲湣性」:前面、前面的修行能过让心变成悲湣的体性。

    「及离贪觉等,是余显根本」:「显」也可以翻译成「明」。心、意、识、知觉是同义。知觉的定义是了别。心是明了,像桌、椅等就不是明了。如眼识看得见形、色,它自己是明了。它也依赖於意识,意识也是明了。所以它自己是明了,它也产於明了,也就是它的根本是明了。既然它的根本是明了,它就可以一直修下去。「余」:内心中有悲、慈、贪、瞋等,针对悲来说,其他都是余的。这些明了(「显」)是悲心的根本,也就是悲心是以这种心为根本,当然不只是悲心,离贪、贪等也是以「显」为根本。所以可以一再地修,变成悲心的体性,或慈心的体性等。

    「由修彼悲性,如离贪、贪、厌」:「离贪」指的是无贪,阿罗汉离贪,无论如何他都不会生贪。「厌」,类似出离心,在入道时就会有任运而起的出离心,想都不用想、任运、不用造作地产生。「贪」指贪心。一直串习贪瞋的话,它也可以增长到任运而起。所以无论是离贪、贪、厌,都可以变成任运的情况,与这些例子相同,修悲心也是一样的。

    总之,前一段说悲心可以无边增长,从「悲从自种生」以下就谈到,如果悲心可以无边增长的话,我们无始来一直到现在为什麽没有很好的发展?是因为被逆缘挡住了,否则从它自己的体性上来说是可以的。

 

(略结上义,谓分别意识为有因无因?无因如後文破。若有因,其因为常为无常?常不应理。常有遍常与不遍常。遍常不应理,如破自在为因,包括计时、方位因等。破不遍常法为因,如上述:非从无次第生有次第等所说。若计从无常因生者,则观意识自体为常无常?若计常者,如下文破常我时广说。若自性无常从无常因生者,则观身心为一体为异体?一体不应理,如是身亦应生功德等文广说。若异体者,为从物生为从心生?若从物生者,身仅为意识之俱有缘,是已极成,非是所破。若计身为意识之殊胜因者,为作亲因缘,为作殊胜增上缘?初不应理,观为前後,为同时因?初不应理,身住心亦应住等广说。同时因不应理,身无盛衰等文广说。若计为殊胜增上缘者,应如眼根饶益眼识之理而破。又观作殊胜所依之身,为有根身?为一切根之和合?为是无分一体之粗身?为是众多细分?前二不应理,彼如觉缘故等文广说。计无分粗身不应理,手等摇动时等文广说。计众多微尘身为意识殊胜所依,不应道理,无余是因者等文广说。若计意识从前念心生者,为从自心前念生,抑从他身如父母之前念心生?若从他身前念心为因者,为作自意识之亲因缘,为作殊胜俱有缘?是则父母聪明多闻等,子女亦应如是。或父母愚暗无知,子女亦应尔。在讲亲因使果随转时广说。若从自心前念生者,则善成立自宗有前後世。总主量曰:初生无间之意识,必有前念心意为先,是心法故。如现见从现前贪生瞋恚等。凡夫临终意识必有後心结续,是有贪心故,如现见从贪心生瞋恚等。)

(讲记)此段为法尊法师自己的说明。

 

 

巳一、顺成立量

庚一、因圆满

辛二、加行圆满

 

()辛二、加行圆满  分三:壬一、略标,二、广释,三、结义。今初

(讲记)礼赞文「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中,「成量」是这本书最终内容。佛陀不像外道的神-本来就是神,而是由凡夫一直修,最後圆满成佛,这就是成量。如何变成量?就用「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来说明。「欲利生」即意乐圆满。「大师」指的是了解空性,即了解四谛十六行相,加行的部份。以上说的是「欲利生」,接下来说「大师」。之後再说「善逝」与「救护者」。

  我认为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前面没听闻过,从此处往下听闻也是很好的事。为什麽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我们一再说四圣谛很重要。四圣谛在佛法来说,是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却很少有典籍详细讲。虽然佛典中多处提及四圣谛,但是内容很多是在讲这个是苦、那个是苦,讲了好几页,接下来又说这个是集、那个是集,又讲了好几页,就这样过去了;後代也有很多论着谈到四圣谛,但是就是大纲式地大略写一下苦、集、灭、道,就结束了。《广论》的话,是淋漓尽致地讲了苦谛,可是灭谛、道谛就没有讲到。我自己认为,在讲四圣谛方面,没有比下文讲得更好的地方了。

  当然,自己还是要多思惟内容。听过去好象都听得懂,但若不多加思惟,就会认为内容并不多,其实不是如此。举例来说,法王弘法时,常常剖析前生来世,他真的是把前面那段内容用得淋漓尽致。他与很多科学家对话,用的也都是这套理路。这些都是自己思惟出来的,并不是有本什麽书里面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得很清楚。就算有书讲得很清楚,若自己没有消化内容的话,也是没有用的。

 

()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

(讲记)「方便生彼因」:方便是因素,生是果。方便这个因素所生,即果,它的因,即方便。这边就是绕了一下,因素所生的果,产生这个果的因素。「不现彼难说」:「不现」即不了解,「难宣」即没办法解释。二句是说,什麽因素能够产生什麽果,不了解这个果产生的因素的话,就没办法解释;了解的话,就可以解释。

  很多大德弘法时,常常会引用「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这个偈颂。我们通常会说为利有情要成就佛果。也就是,要利益有情,但是自己现在还没办法利益有情,何时才能利益有情?有能力圆满利他的人只有佛。(僧宝则至少可以有正当的利益。)我们通常会说众生的想法及他适合什麽等,也就是所化机的本性和想法,只有佛才如实的了解。汉系会说有情众生有自己的根器,藏系说众生有自己的戒、胜解、思想。也就是,一定要成佛,不成佛的话没办法了解众生的戒、胜解、思想。不如实地了解这些情况,就没办法对症下药,所以前提必须要了解这些。对症下药的话,药才会有药效。如《释量论》说「具悲摧苦故,勤修诸方便。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即用「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来解释(或证明)不成佛没法利生这件事。「方便生彼因」是说佛陀运用的方便、智慧等。

  此外,从比较大的范围去看,「方便生彼因」就变成像道、佛果这些。对众生说法要讲道,你不知道什麽是道、不知道什麽道可以产生三乘之果等因素的话,就没有办法讲。所以此处的方便包括六度、四摄,要了解六度、四摄,了解六度、四摄可以产生佛果。佛果这个果是从六度、四摄这个因产生的,这些要了解,不了解就无法跟他人讲。这又是一种解释。因此,讲法者会这样引用:我们一定要成佛,不成佛无法利生,为什麽?就念这个偈颂,就变成前面的解释。也可以以《释量论》编排的方式来说,即要了解六度、四摄,了解佛果是由六度四摄来的,不了解就无法自己修,也无法向他人讲。

  我们讲过大悲心,什麽是大悲心?修悲和有大悲心不一样,前面的内容是说修悲心。怜悯心人人皆有,蚂蚁也有,怜悯心一直培养就可以变成大悲心。这在中文很难区分,中文都是「悲」,但是大悲和我们的悲不一样,所以前面的内容一直强调修我们具备的那种悲,这样就可以变成大悲心。刚开始可能产生悦意方面的悲;接着是很希望人家离苦的大悲心;接着会产生我来承担,由增上意乐带动的大悲,这样大概就可以产生菩提心。产生菩提心之後,能感同身受地有众生非常可怜,而且有由我来承担的感觉,问题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具悲摧苦故」:已产生了增上意乐的悲,所以自己要去帮众生解救这个苦。「勤修诸方便」:但一看自己什麽方便都没有、什麽方便都不会,因此就要修这些方便。为什麽要修这些方便?因为对方便以及它所生的果,生这个果的因素,自己不了解的话,怎麽教他人?也就是,产生增上意乐之悲时,就希望除苦,但自己没有方法。我们会讲菩提心有行心和愿心,这是指愿心的阶段。此时他才知道要有方便,没有学懂这些方便的话,怎麽教他人方便。

 

()具足悲心之加行道菩萨,应精勤修习息灭众苦之诸方便行,以是欲摧灭他苦之异生故。此因决定,以方便所生-灭谛,及彼因-道谛,是不现见事故。若自对彼不现见者,则难为他宣说故。

(讲记)大乘加行道菩萨[62],应该要修习让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为什麽?因为他有这方面的希求。他满心希望人家离苦,既然有这个希望就应该去修这个方法才对。

  「以方便所生-灭谛,及彼因-道谛」[63]:方便指的是道谛这类,所生指的是灭谛这类。方便是正面的方法。翻译「以方便所生之苦、灭二谛及彼因之集、道二谛」将苦谛、集谛放入,虽然不了解四谛无法讲给他人听也没错,但是讨论的是方法及方法所产生的妙果,就不要放入苦谛、集谛。加入了就变成集谛也是方便,但是集谛不是方便,苦谛也不是方便之果。因此改为「以方便所生-灭谛,及彼因-道谛」。不现见此的话,就无法对他人宣说;无法对他人宣说,他人就听不到;听不到的话,就无法解脱。为什麽只说灭谛、道谛,不是该说四谛吗?即以灭谛、道谛代表四谛。这边是在解释「方便生彼因」,讲的是方便及方便之果的关系,所以我不愿意把集谛解释成方便,把苦谛解释成方便之果,因为方便是好方法之意。藏文本中是按我所说的,并没有像法尊法师一样,把苦谛、集谛放入。

前者是僧成大师的解释,克主杰尊者的解释说到:缘一切众生的苦、希望他们都离苦,具有这样悲悯心的行者,他们认为自己不脱离苦,无法度脱他人,以此之故,自己必须要成就一切智(即佛果)。所以他们会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想成佛,发起如是之发心。为了成办它,首先会寻求(学习)自己能达到寂静的方法。为什麽首先在自己身上实行?因为他是有悲悯心的想救脱一切众生这样一位补特伽罗。为什麽要救度一切众生,自己必须要先懂,就说到「方便生彼因,不现彼难说」,即方便、及方便所生的一切,一切有情的情况是各式各样,这些不了解的话,无法宣说。

 

()壬二、广释

()以教理观察,由苦性差别,当了别苦因,彼无常等性。

    如是因安住,不见果遮故。

(讲记)要有方便,即了悟四圣谛,该怎麽办?就说到「以教理观察」。第一步由闻,主要是依师,依靠别人的帮忙,即第一步主要依他人的言说教导而得到闻所成慧。第二步,主要靠自己思惟透彻。所以「教理」,教指闻,理指思,以教来观察,以理来观察。总之,要了解方便,不了解方便没办法利生,要了解方便的方法是什麽?就谈到要闻、要思,第一步是闻,第二步是思。

    闻什麽东西?就谈到「由苦性差别」。「由苦性差别」指苦、集、灭、道,无常、苦、空等。「当了别苦因,彼无常等性」:苦有没有因素?如五蕴是苦谛,它有没有因素?如果我们的五蕴身是没有因素的话,那就要放弃断除轮回。因为若没有因素,对五蕴就无可奈何。它是有因的,则又可以观察这个因素是常法,还是无常法?如果产生五蕴身的因素是恒常的话,那也没辄,只能够放弃。若因素是无常法,就看这个因可不可以断除,如果有对治就可以断除。总之,既然有了悲心、很想他人离苦,那有没有无离苦的方法?当然有!有就要去修这个方法。修这个方法用什麽次第去修?就谈到以闻思来修。修什麽?就说到无常、苦、空、无我等。

    「如是因安住,不见果遮故」:若因是恒常、不变的,果也就不会改变。因此,苦谛的因素集谛,是不是恒常不变的,这点很重要,若是恒常不变的,就没办法断除,则解脱是无望的。换句话说,苦也是无常性的,有些方法可以控制它等,就可以说根可以断除,苦可以断除。

 

()若尔,通达四谛之方便云何?曰:又彼加行道菩萨有通达四谛之方便,谓以教理观察四谛理故。又彼菩萨以苦性之差别暂时生故为因,了别苦因及彼因无常等自性。以如是因若安住,则不见其果能遮止故。

(讲记)通达四圣谛的方便是什麽?答:加行道菩萨有通达四谛的方便,即以教、理观察四谛。[64]先用教,再用理。加行道时已经有了修,不仅有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也拥有了修所成慧。

    菩萨可以了解苦谛是有因的。为什麽它是有因的?因为它是暂时性,有生、有老、有暂时性等,这些说明它有因素;如果没有因素或因素是常法的话,就不会是暂时有、暂时没有。如「五蕴为有法,是无常性,以是暂时生故」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暂时生故为因,了别苦因及彼因无常等自性」:暂时性的因素可以建立苦是有因的,而且其因是无常。「以如是因若安住,则不见其果能遮止故」:如果因不是暂时性,而是如如不动,果就不会是暂时的。

 

()为摧彼因故,当观彼逆品。了达因性故,亦解彼逆品。

    由我我所执,有为为行境,贪爱是其因。

    彼之能害者,见无我,相违。

(讲记)「为摧彼因故,当观彼逆品」:知道苦是有因的,也知道因是无常的,为了摧毁苦因,就看它有没有逆品?如这个病若是让你发热,就要找一个能清凉的等。又如火和冰是绝对冲突,黑暗和光明冲突,与此相同,找亲因的逆品。

    「了达因性故,亦解彼逆品」:最难了解的是病,如果了解病,药也就可以配得出来。当掌握了苦的因素,它的反面也就很容易了解了。若贪是苦因,它的反面即是无贪,若我执是苦因,它的反面即是无我见。至於逆品能不能获得(证得),则是另一个问题。

    「由我我所执,有为为行境,贪爱是其因」:什麽才是真正的病根?贪爱。贪爱才是我们苦的因,贪爱来自於什麽?它来自於我执跟我所执。「有为为行境」:以有为法为行境的贪爱是我们的苦因。它的来源是我执跟我所执。

    我执、我所执、瞋恨等确实都是苦因,但《释量论》中只说贪是苦因,而贪是指爱取有中爱取的贪。轮回或苦的真正亲因是贪,我执、瞋等是疏因。我们常常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或希求生到阿弥陀净土,其实是要真正喜欢阿弥陀净土才有办法去,喜欢它并不是贪,是类似贪。会堕到地狱是业力的关系,当往生者觉得很冷、希望有一点温暖,前方刚好有一点暖和的感觉,就扑过去,也就直接掉到地狱;或觉得很热、希望凉快些,那边好象很凉快,一扑过去,也就掉到地狱,这都是贪爱引起的。总之,六道轮回的亲因是贪,贪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因素是我执。既然了解轮回的因素是贪,而且了解贪的因素是我执、我所执,那一定可以了解它的反面,药一定可以找到,无我见一定可以找得到,所以下面谈到「彼之能害者,见无我,相违」。

    「彼之能害者,见无我,相违」:可以断它的就是现见无我。现见无我或了解无我和我执、我所执是相冲突的。

 

()又彼菩萨当观彼集谛之对治逆品,为欲摧毁彼苦谛之因故。又彼菩萨亦能定解彼集谛之逆品,以了达集之因性故。问:若尔,苦谛之因及彼之违害为何?曰:由我我所执所作成之有为法为所行境之贪爱,是苦谛之因,以是彼之根本故。现见无我之慧,是彼我执之能违害者,以与彼我执由於行相正相违门而能破除故。

(讲记)又菩萨为了铲除集谛会观察集谛的反面。菩萨了解集谛,而且也能够了解其逆品道谛。什麽才是苦谛之因及它的逆品?由我执和我所执产生的有为法为行境的贪爱,是苦谛的因素,这是轮回的根本。无我慧和我执二者是正相违。悲心和贪等也是相违,但都不是正相违,所以无法真正的断除。[65]

 

()众相多方便,经长时修习,於其德失相,当能极明显。

心亦明显故,因习气永断。

()问:若尔,由於修习现见之理云何?曰:伟大能仁,永断苦因之习气,以心於取舍最极明了到究竟故。对於功德过失亦极明了,以无量行相众多方便,三无数劫长时修习,乃能如是故。

(讲记)「众相多方便」:众多次了解空性的智慧,及悲心、布施、持戒、忍辱等多方便。「德」:佛的功德,道谛、灭谛方面,「失」:苦谛、集谛等过失方面。众多次无我见及悲心、布施等许多方便,经三大阿僧只劫长时间的修习,对德与失之相可以极明显。即要修慈悲、智慧,经长时间的修习慈悲和智慧,就会对取舍非常了解。

    「心亦明显故,因习气永断」:烦恼的因素种子以及它的习气可以永断,为什麽可以永断?因为心对取舍已经非常明显了(「心亦明显故」)

    以上所说的是:要用什麽次第?首先用闻,再用思,後来修。用闻思修这个次第来修。修什麽?修苦的差别性。找到因後,就能找到因的逆品。因是贪,可是它的根本是我执,因此找它的相违品就要找了解空性的智慧。了解之後就可以了吗?还不行,还要经过多次的修习及配合悲心等方面,经过长时间的修习就会对取舍、得失得到非常清楚的认知,得到清楚的认知後就可以完全断除习气和种子。为什麽如此?因为心对取舍非常清楚。

 

()能仁为利他,胜出麟喻等。

()又伟大能仁,胜出麟喻等,以利他行到究竟故。

(讲记)此讲能仁的差别。为什麽能仁胜出麟喻?他长时间修习,所以心很清楚。因为心很清楚,所以没有习气。因为心清楚,且身语无习气,所以在利他方面胜过独觉等。[66]

 

()壬三、结义

 

()义故修方便,许彼是大师。成就先起故,说此二为因。

(讲记)「义故修方便」: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修方便空正见。此处将空正见称为大师,大师事实上是在讲佛陀,这边是把大师的名称冠给空正见这个加行,也就是把果的名称给因。平常也有很多这种用法,例如:「太阳照进来了」,事实上阳光不是太阳,阳光是太阳的果,此语是把因的名称许给果了。这个因素空正见不是大师,但是把果的名称许给因,为什麽要这样做呢?这指出像外道的许多苦行或其他很多方法不是因素,即佛果并不是无因产生的,也不是不顺因产生的,唯一的一个因素就是空正见,是为了强调这一点。

    「成就先起故,说此二为因」:前说因素方面有意乐、加行二方面,果方面有善逝、救护者。二个果中有没有先後的次序?二个果里头,第一个果善逝先起,救护者为後。经过欲利生和大师,会让你达到第一个成就-善逝这个果,欲利生和大师是他们的因素。

 

()其能修无我慧之方便,许彼是此处所说之大师,以是彼究竟大师之因义故。究竟大师是能为他人宣说无我慧者,能成此大师之因,即能修习无我慧者,因立果名,故称大师。此上意乐加行二种圆满,说为果圆满之因,以较成就二利之果,先生起故。

(讲记)这边所说的大师是在说无我慧。为什麽说无我慧是大师呢?因为它是产生佛(究竟大师)的因素。佛能为他人宣说无我,佛为什麽是能为他人宣说无我的大师?就是因为他有无我慧。由此可知无我慧是因,大师是果,将果之名挪到因来用,所以虽然是无我慧,但是称为大师。

    意乐圆满及加行圆满都是果圆满的因素,为什麽?因为产生二利圆满之前,必须要先修出它们。即要成就佛果前,必须要先生起悲心意乐圆满,及空正见加行圆满。

    大悲心的部分,因为牵扯到前生来世,所以讲得篇幅很多。加行圆满部份这部分,我觉得很重要。这里有整个道次第:先以教、理观察看苦有没有因,因能不能断?就追踪到贪。由贪的因素追踪到我执。我执要有无我见对治。这达到极点时,不仅是种子,就连习气都能够完全断除。加行很重要,因为它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所以我们就把佛这个名称借给它用,它就是成佛的因素。此处传达了空正见才是唯一的成佛的因素,就变成菩提心、大悲心都不算,这个态度要认识一下,因为我在讲《广论》时提过很多次到底是菩提心重要,还是空正见重要?很多典籍中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广论》对菩提心的重要讲得很多,空正见方面比较忽略。我自己认为刚开始时,意乐方面很重要,但它只是一个意乐,如我有想当总统的想法,可是当总统要具备很多学当总统的学问,与此相同,大家都可以有想成佛的想法,但要学成佛的方法才是困难的部份。方法就是空正见。从这方面讲,成佛的唯一因素是空正见,而不是菩提心,菩提心只是想法。虽说「能立由修悲」,但真正的能立是空正见。颂文说「许彼为大师」的目的是这个,为什麽称它为大师,而不称意乐为大师?就是重视空正见。

 

 

巳一、顺成立量

庚二、果圆满

辛一、善逝

 

()庚二、果圆满,分二:辛一、善逝,二、救护。初又分二:壬一、正说,二、断诤。今初

(讲记)意乐和加行都圆满了,接下来是果。果有善逝和救护者二种情况。

    善逝如何解释?般若波罗蜜多即度彼岸,通常会说度彼岸或善逝。按照事实-缘起性空这条道走到那边,三世诸佛都是走这条道而到究竟。自己走到究竟处时,再把自己学到的方法讲出来,就变成救护。善逝是圆满的到达,以自续派而言,「度彼岸」是圆满的度到了彼岸。善逝的意思是圆满地到了彼岸。

接下来讲救护。佛的事业非常广大,但若以轻重缓急归纳起来的话,就会有十二项很重要,即佛陀的十二相成道,内容有显神通、转*……等,其中又以转*轮为第一重要,显神通等也是为了要众生乖乖听话、听祂讲法。也就是,利生的重点是讲法,讲四圣谛,为了这个条件才有其他的十一相,这个很重要。其他还有无边无量的事业,这边救护主要讲的是四圣谛。

 

()因断具三德,是为善逝性。

()世尊是得具足三德之善逝性者,无余永断众苦因故。

(讲记)善逝分断德与证德二方面来说。

    以前说过,众生都有如来藏-心的空性。桌子、椅子都是实有空[67],我们的心和外在方面如桌子等都是空,但是心的空性才是如来藏,桌子等这些因为无法成佛,所以不是如来藏。这种如来藏到了见道以上会断除一些过失,这叫做灭谛。一直发展上去,到烦恼障完全断除就会变成涅盘;连习气都断除时,即变成无住处涅盘-佛的涅盘。也就是它是空性,是灭谛,也是涅盘,但佛陀的涅盘不能说是如来藏,因为已变成如来了。这个说法不适合经部的讲法,但没关系。无住处涅盘是灭谛,在四圣谛中是灭谛的角色,是最究竟、最好的灭谛。因此可以把灭谛分成好几个层次,解脱道时就会得到灭谛(得解脱道和得灭谛同时),灭谛的本质上是空性、是常法,这边用语说它具备三个德。

    另外一个是具三相的证德-道谛,也就是证悟、懂空性的心。刚开始不懂空性,一直学经教後就懂了空性,它可能还不是道,因为道前懂空性就不是道;若修到资粮道以上,那个懂空性的心就会变成道。它是道,是懂空性的分别识;到了见道,现证空性,就会变成道谛。它是道,也是道谛,是我们的皈依处。

    灭谛、道谛都是法宝,一直发展上去,到了佛果时就可以说是善逝,即我们所说的遍智、法身、智慧法身……等,有很多名称。这边是顺着偈颂讲,是以断德为主角来讲,後面逆着偈颂解释时,就讲证德方面。

    总之,心跟心的空,类似我们的心和我们心的自性空[68],一个是心,一个叫如来藏,一个是无常法,一个是常法,它们是同体而不同的内容。与此相同,成就佛果时,懂空性的智或佛陀的一切智就是道谛,另外一个就是它的自性空,也就是灭谛(无住处涅盘的名称比较好)。

    刚才讲了无住处涅盘或具三德的断德的发展程式,再讲什麽叫做三德?包括蚂蚁在内的众生,都在为了自己的离苦得乐而打拼,外道更进一步,不仅追求今生的快乐,也在追求来生的快乐,可以说目光更加长远,但是他们追求的道是不是善道?不是。第一、要走善道才能到达佛果。所谓善、不善,指的是要懂空性。如同前说,要走大师之道,也就是空性的道,其他的全部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所以不走空性这条道的话,其实就没走上善的道,当然结果也不会是善断,也就是没有善的道,当然得不到善的果。第二、用这个道,但不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练,只是一阵子、一阵子的修练,就好象现在知道为了身体健康应该去运动,但是一直没去运动,这样还是没有办法有健康的身体。像声闻在见道、修道时,虽然懂空性,但是还是会再来轮回,如得七还果,还要反复七次(或说十四次)来轮回,因为他们的训练还没有到家。也就是方法上是对的,但是训练还没到家,所以还要轮回,佛陀则完全不用再来,是不退转的断。不退转的断是为了区别像七还果这样的情况。因此,第一个是方法错误,第二个是方法对,但是训练还没有到家,还要再来。第三,阿罗汉虽不再轮回,但他还有习气,身语意都有习气。无余的断是没有任何的烦恼种子,甚至连习气一点都没有,只有佛陀才是无余的断。

    三德,从善方面谈、从退不退转谈、从无余有余谈。从善方面说,是区别外道没有用正确的方法。第二、不复重来,是区别声闻独觉阿罗汉以下。第三无余的,是针对阿罗汉来说,阿罗汉虽已完全断除烦恼,已断轮回,但仍留有习气。所以说到三个:善断、不退转的断、无余的断。注疏:世尊是已得到具足三德的善逝,也就是无住处涅盘。善逝的本质是什麽?是具三德的,也就是断除三种不一样过失的情况。

 

()非苦所依故。是善,见无我,或从彼加行。

()世尊是得具足三德之善逝性者,无余永断众苦因故。问:三德云何?曰:一、是善断,谓已得永断,非苦所依故。善因为先,谓从现见无我,或从已见修习加行而得故。

(讲记)第一说到善断。了解无我,透过修无我的加行就会变成善断,这样就不会是苦的所依。苦的所依好象是挖东墙补西墙,或像感冒吃西药,感冒好了又伤到了什麽地方,像这样就不是「非苦所依」,它会产生出另外的苦。

    注疏:已经得到了不是苦所依的一个断德。外道的断是苦所依,世尊得到的断德是非苦所依的断德。如何办到的?有善因为先。因为懂无我,修无我慧是治本的,因此是善因,透过一个善的方式去处理,所以就不会是苦的所依。

 

()生及过普起,说为复退转。断我见种故,是不退转性。彼谛异体性。

()二、不复退还生死,谓是永断我见种子故。若还生生死,及普起众患,说为复退转故。问:通达无我慧,如何违害我执?曰:通达无我慧,能害我执,以与彼我执行相各异而体性相违,无倒通达谛理故。

(讲记)「生及过普起」:还要生到轮回及还有轮回的过失。「说为复退转」:退转指重复掉入轮回。生到轮回後就会有轮回的过失,还要遭受轮回的这些过患。「断我见种故,是不退转性」:佛陀断除了我见的种子,所以祂不退转。是善断,不退转的断。为什麽能够善断?为什麽能够不退转的断?原因是空正见和我执是完全相冲突的(「彼谛异体性」)。如大悲心与我执相冲突,但不是完全的冲突,空正见与我执则是完全相冲突,所以就能达到善断、不退转的断。

    像七还果会退转生死,世尊是不退转生死,因为永断我见的种子的缘故。如果还会生到生死轮回,有轮回的众多过失,就叫复退转。这边是不会生到轮回,也不会有轮回的众多过患产生,所以是不复退转。通达无我慧是能断我执的。无我慧与我执是正反的死对头,就跟冷热、水火一样,但水没办法永断火,因为没办法讲跟事实符不符合。空正见和我执,一方面如冷热、水火般是死对头(「以与彼我执行相各异而体性相违」),另一方面,空正见是符合事实的(「无倒通达谛理故」),而我执是不符合事实的,所以空正见可以对治我执。

 

()身语心粗重,无烦恼无病,余说道不明。修故无余断。

()三、声闻独觉阿罗汉,犹余身语心之粗重,虽无烦恼,无逼恼心意之病,然于宣说解脱道,心不明了故。诸佛世尊无余永断一切过失,以修习对治到究竟故。

(讲记)一个有善断、不退转断的阿罗汉还是有身语意的粗重。他虽然没有了烦恼,没有了轮回生老病死等,但还是有身语心的粗重。身粗重类似听到音乐时,虽然没有贪了,但还是会随音乐摆动身体。或他虽然没有瞋恨心,因为习惯,看到人家笨手笨脚还是会说「笨蛋」之类的粗重语。心粗重类似目健连不知道母亲死後至何趣。阿罗汉虽没有轮回和它的过患,还是有这些粗重。「身语心粗重,无烦恼无病,余说道不明」:心粗重的原因是他没有完全究竟的清楚,对道还有不明。佛陀没有这些,是无余断。

    注疏:声闻、独觉阿罗汉已经善断及不退转的断了,但他们还有身语意的粗重,虽然没有烦恼,没有因烦恼所带来的过患,可是要讲解脱道的话,心还是没有达到最清楚。佛世尊因为对道达到了最清楚的境界,所以永断了这些身语意粗重的过失。

 

()壬二、断诤

()有说语等故,过失非永尽。此遮相犹豫,故是错乱因。

()顺世派等有说:能仁诸过非尽,以发语故,具足根等故。曰:此发语等,非成立彼宗之正因,是遍相错乱因。以於彼逆遍生犹豫故。

(讲记)世尊在出家之前有老师,後来世尊证悟、弘法,祂的老师也变成祂的弟子,去听他说法。之後祂的老师死了,世尊坐在法座上问「老师怎麽没来?」外道就认为,人已经死了,世尊还在寻找,说明祂有过失。我们则认为这是世尊在思念老师的话,不是祂不知道。也就是即使是知道,也可以发这样的语言。「世尊为有法,不是遍知,以讲话故」这个不是正因(正确的理由)。这边说世尊为有法,祂没有永断过失,因为祂讲话故,这种论式是犹豫,即不遍的意思,是个错乱的理由。

    注疏:顺世派说:能仁并不是断尽了诸过失的。为什麽?因为祂讲话,而且具足眼根、耳根等。自宗:祂会讲话,祂有眼根等,并不是能够成立祂没有断尽过失的正确理由。这是一个遍相错乱的理由。也就是说,讲话者不一定断尽了过失,也不一定没有断尽,两边都没有办法断定。

 

()常故、无便故、或便无知故,为何遍计说,诸过失无尽?

    有因故,由修,因对治尽故,由了知因性,知彼亦成立。

()复次,为何遍计诸过失无尽?为因过失是常住故?或虽无常,而无能断之方便故?或彼方便无能知故而说诸过不能尽耶?彼等一切皆不应理。以过失有因,故非常住;由修因之对治即可断尽故有方便;由了知因之自性,即亦成立知彼方便故。

(讲记)过失为什麽不能断尽?因为讲话故。刚刚是从因素方面说:你这个理由不对,慿什麽说讲话者就不是断尽过失?现在是从所立方面说。过失为什麽不能断尽?难道它是常吗?(「常故」)不是,它是无常。若是无常,没有方法断它吗?(「无便故」)或有方法,但这方法是没办法了解的吗?(「或便无知故」)有方法了解,可是谁也不会有这个希求?即使有希求谁也没办法实践?量论里头没有这样的排列,此处多加二个:没有希求者,没有实践者。为什麽这样说?这会牵扯到意乐圆满和加行圆满。像苦谛是有因的还是无因的?是常还是无常?若是无常,能不能断?接着知道有方便,懂空性是方便。有这个方便是为了自利还是为了利他?接着是有没有人懂?有人懂了,之後会怎样?可能会变成阿罗汉。所以苦不是恒常的,它是可以断。它是无常的,它有方法断,以无我见来断。能不能了解无我?可以。虽然知道了无我见,可是修者都为了自己去断我执,让自己超脱三有,但这边讲的是救度一切众生的情况,谁有那个心?假设有这个心,那要花多大的力气,也就是方便,因此注解中加了这两项。

    注疏:你为什麽遍计说诸过失不能断?难道它是常吗?或虽然是无常,但是没有能断它的方便?或虽然有这个方便,可是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方便?这些都不对,苦是有因的,也有方便由修因的对治。因为可以了解它的因的自性时,也可以了解它的反面的方便的情形。这里还是要加一点,众人都不想要苦,当知道有方法可以解决苦,也就是修无我见而超脱轮回时,应该是有人认真地去修它而达到阿罗汉果。问题是很难有为一切有情发心,更难的是为此而修空正见长达三大阿僧只劫。这些偈颂里没有讲出来,但这是这里最大的一个主题:欲利生跟大师。

    以上说完善逝的部份,接下来是救护者。

 

 

巳一、顺成立量

庚二、果圆满

辛二、救护

 

()辛二、救护

()救护者宣说,亲自所见道。无果,不妄语。

    具足悲心故,凡一切所作,为利他行故。

(讲记)佛陀是救护者,为什麽?因为宣说了四圣谛。四圣谛的内容是祂亲自所见、亲身体验的道。「无果」指对自己没什麽好处,所以不说妄语。而且对众生具足悲心。表面上讲的是这样的情况。

    这很类似《广论》中说到值得皈依物件的条件,即1.自已脱离一切苦,2.具善巧方便,通达脱离一切苦的方法3.具大悲,对一切有情都有悲湣心4.普利一切有恩、无恩。自己远离一切的怖畏,也了解别人脱离一切苦的方法,这些是从能力方面讲。他有这个能力,但有能力不见得会帮助别人,有很多人是有能力,但是不会帮与自己无关的人或非亲非故的人,所以还要有悲湣,所以就讲了後二个条件。可是「具大悲」与「普利一切有恩无恩」这二项似乎是一样,既然对一切众生都有大悲心,好象就不需要说不论对他好或坏都一视同仁、说对自己好也好、坏也好,都一视同仁,似乎不需要再说大悲心?在讲《广论》时,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此处似乎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为什麽呢?「救护者宣说」这是在讲果-救护者。为什麽祂是救护者?就从祂宣说四圣谛-亲自所见的道去讲,这是在讲能力,即祂自己已经究竟的证悟了一切道,也能够把自己所亲见的、究竟的道讲给别人听。「无果,不妄语」、「具足悲心故」这二个比较类似《广论》所讲的。即有能力,但非亲非故的,为什麽要讲给别人听?因为具有悲湣心,才会让祂无条件地去弘扬四圣谛(解脱道)。这是从他方面去讲。「无果、不妄语」则是从自己方面去讲,虽然具备了大悲心,如果自己还有希求的话,还是会因为自利的关系而有所区别,如某人有自利心,他就会因为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助益、或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冲突而对谁好一点,或对谁不好一点。佛陀自利已达到圆满,祂不需要再去追求任何一个果,亦即无果,所以在自利作祟下产生妄语的情况,佛陀就不会有。「无果,不妄语」:自己已经达到了究竟,祂没有任何果可以希求,所以就不用说妄语。也就是,一个是自利方面,一个是利他方面,自利达到究竟,所以不需要再为自己做些什麽,可是没有悲心的话,就可以像阿罗汉入定一样,但是因为有悲心,就不会如此。因此,有二种不同状况,这个可能可以解释《广论》中「对一切众生都有悲湣心」、「普利一切有恩无恩」二个条件。

 

()诸佛世尊是救护者,以宣说自所见道到究竟故。又佛世尊不说妄语,以现见宣说妄语无所求果故。

(讲记)世尊是救护者,理由是宣说自己亲见的道而且到达究竟。注疏的解释并没有分自利和利他二方面来谈。

    克主杰尊者的解释则说:佛陀为有法,祂是希求解脱者的救护者。为什麽呢?自己见道已达究竟,而且把自己所见之道,不为任何名利、无颠倒的讲说之故。为什麽说祂对自己所见道已经达究竟?这就牵涉到上面所说的内容,即因为已经具备三德的断德故。礼赞文「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从善逝讲到了救护者,救护者是从善逝来的。这说明什麽?我们讲善逝时谈到祂的心智达到了究竟,所以就断除了一切声闻、独觉不能断除的,连一点污垢都没有,因此就能够得到救护者。有这样的排列。逆成立时:祂宣说了四圣谛,以此之故祂是救护者。为什麽祂能救护?因为祂对自见之道已经达到了究竟。讲成办的理由时谈到自己能够无颠倒的了解道,这说明了能力方面。虽然有救护别人的能力,可是自己还有贪着的话,会为了成办自己的某一些希望而讲颠倒的道(「妄语」这边是讲颠倒的道),或是对别人没有悲湣心而不讲道。佛陀是不会讲妄语的,因为对自己的果没有希求的缘故,因为对自己的贪着完全断除的缘故。接下来谈到,不会对别人没有悲湣心而不讲道,为什麽呢?因为具备悲湣而为别人努力修道,一切学道时都是如此。接下来是结论,因此佛陀有能力救护,不仅有能力救护,而且就如祂是救护者般的也会无颠倒的救护一切众生,也因如此,祂是士夫量,这就是最终成立的。

 

()以故是定量。

()又佛世尊是定量士夫,以具足悲心故,凡一切所修道皆为利他而加行故。

(讲记)「以故是定量」:为什麽是定量?就谈到以具足悲心故。为什麽说祂具足悲心?因为凡一切的所作,修行三大阿僧只劫等,都是为利他而行持。表面上的文字是这样,但可以跟《广论》的说法结合。

    以僧成大师的解释,「凡一切所作,为利他行故,以故是定量」这三句是一整套。但是以克主杰的注释「凡一切所作为利他行故」要加在「具足悲心故」这个段落中,「以故是定量」则是单独的内容。能成立与所成立,「世尊是士夫量」是所成立的,能成立是四项:用什麽意乐,行持什麽加行,达三大阿僧只劫,所以就有了断、证二德,从而宣说四圣谛,所以祂是士夫量,以上讲的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边是结论。

    以克主杰的解释,此是「由此而成就量」的段落,这个段落下就只有「以故是定量」这句话,解释它时就谈到:薄伽梵为有法,是观待希求解脱者而讲的士夫量。为什麽呢?从圆满的意乐和加行而达成了自利、利他圆满的果,从而能够度脱及度脱其他有情之苦之故(即既有能力度脱他人的苦,也正在做度他的事业)。能成立与所成立,「世尊是士夫量」是所成立,能成立有四项:用什麽意乐,行持什麽加行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就有了断、证二德,从而宣说四圣谛,所以祂是士夫量。这是整个文章的结论。

    以上是顺成立量。

 

 

巳二、逆成立量

庚一、广说

辛一、果圆满

壬一、救护

 

()巳二、逆成立量  分二:庚一、广说,二结义。初又分二:辛一、果圆满,二、因圆满。初又分二:壬一、救护,二、善逝。初又分二:癸一、由说四谛显为救护,二、抉择所说四谛。今初

(讲记)顺成立与逆成立有何不同?差别有「能了知的因」与「能生的因」。当自宗说量是了知一切法,外道就质疑:没有人知道他了解什麽?能证明吗?於是自宗就交代能知的因,从前面讲到此处。对此,外道又质疑:即使有能了知的因,也没有产生它的因素能生的因素。如佛能无误地讲四谛,如何证明?这又是从哪里生起的?以下就开始说能生的因素。所以有二个目的,顺成立与逆成立目的不同。这些都是在回答前偈颂「量知不现义,无彼能立故,殷重修非有,有作如是说」。

    因为是逆成立量,所以先讲果圆满再讲因圆满。讲果圆满时,谈到救护和善逝二个内容。「由说四谛显为救护」即能够讲四谛,能够讲说四谛就涉及四谛的内容,所以接着「抉择所说四谛」。

    顺着礼赞文「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讲下来,善逝在前,救护者在後。善逝讲的是具备圆满的断德,就是从断德方面讲,从而变成了救护者。逆着礼赞文讲时,从证德方面讲善逝。二者差别在:顺成立是自利圆满之後利他,即修悲心,有了强大的悲湣心之後,修加行从而达到自利身,自利之後再去利他;逆成立时讲了四谛,为什麽能讲四谛?要讲祂懂多少这方面。纯粹利他行是从那里来的?要有遍智才有办法,从这个角度去讲。所以前面是自利利他的程式,後者则是这种利他心从那里来的?最符合的因素是证德。这个证德是从那里来的?由加行到意乐,这样推下去的,所以善逝的内容会有点不一样。

    此外,自宗开始时说要修无量劫的悲心,他人说没有前生来世,怎麽修下去?自宗就说有前生来世的理由。之後,讲四圣谛的苦谛时,又说轮回无始。前面说有前生,所以也有来世,重点是要说悲心可以一再地增长;後面讲苦谛时则是讲轮回无始。所以虽然都在讨论前生来世,但二者的角度并不同。

 

()复次救护者,宣说四圣谛。

()上来由顺次门成立世尊是定量士夫。复次当由逆次门成立。谓佛世尊是救护者,以宣说四圣谛到究竟故。

(讲记)从这边开始逆着礼赞文来建立世尊是士夫量。世尊是救护者,因为宣说四圣谛。

    我们可以这样想:猪、狗、牛等天天跑来跑去,都很希望离苦得乐,但是猪狗牛等都依自己的希求而行,即使获得它所希求的,能不能获得快乐(救护)?不行。我们人类也是一样,有很多想法、希求,也坚信获得时就会得到快乐、得到保障、得到救护。但是这些希求和猪牛等的希求差不了多少,在佛菩萨看来都是一样的。我们为了各自的快乐,有各自的目标,我们这种得乐和佛菩萨所宣说的得乐并不相同。佛菩萨要宣说四圣谛才能使众生得到快乐(或救护),四圣谛中,苦谛和集谛是帮倒忙,只有灭谛和道谛才会帮我们的忙。透过学习四圣谛、修四圣谛,当得到道谛和灭谛时,就真正得到了救护。因此,最低限度的救护是永不堕三恶趣,更好一点是脱离轮回,最好的是成佛,完全没有烦恼障、所知障的危害就是得到最终的快乐。所以救护我们的是谁?会说佛菩萨会救我们,可是佛菩萨能够做什麽?其实除了宣说四圣谛外,没有其他办法。真正救我们的是道谛和灭谛。并不是道谛和灭谛会跑来救我们,而是当自己有了道谛和灭谛时,就不会堕到三恶趣、轮回。

    轮回的苦非常多,我们解决了一个苦又会产生另一个的苦,解决这个苦又有那个苦,永远无法满足,如一个人拼命想当国王,当上了国王,难题又接踵而至。这些苦的解决方法,不过是挖东墙补西墙,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真正的办法、真正的救护就是道谛和灭谛。对这方面要有很好的认识,由这个方向来学习、努力。如果你相信道谛和灭谛,就可以说是对佛法非常有信心的三宝弟子,因为你已经真正地相信了佛法;如果你对道谛、灭谛一点认识都没有,即使口说佛陀很棒,在内行人看来,一点相信佛法的基础都没有,不能算是相信佛法。说「佛陀画得好漂亮」、「佛有三十二相,如果我有三十二相多好」,这种喜欢佛和喜欢一个明星没什麽差别。当然因果是不可思议,对佛有好感引生的果报是很难说的,除此之外,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所以要好好想一下这方面。只要你真的对道谛和灭谛有一些肯定就会很好。对道谛、灭谛有信心,对它皈依,当有「除了它之外,没有任何的方法能真正解决问题,其他的方法不过是挖东墙补西墙罢了」,有这种想法才是真正的皈依,否则只是口头上皈依佛、皈依法,皈依的内容则是另外的内容,那根本就不是佛法的皈依方式。我们学《广论》或《释量论》,对认识道谛、灭谛这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不然很难做到真正的皈依。

    灭谛-灭除苦和苦因,解脱-从苦和苦因当中解脱出来,涅盘-寂静了、熄灭了苦和苦因。字面上,灭谛、解脱、涅盘这一类字眼所表达的几乎是一样。当然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看,实义上,它们有层次上的差别。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修道来灭除烦恼,从而达到灭谛、涅盘或解脱,了解它们的过程中一定要穿插苦谛、集谛来理解,如讲灭谛时一定要讲苦谛和集谛,因为灭谛就是在灭除这些,讲涅盘、解脱或讲道谛时也是一样。什麽是道谛?就是一些方法。什麽方法?让我们断苦谛、集谛,得涅盘、解脱的方法。那个方法是内在的方法,还是外在的方法?那是内在的方法,是一种心理状态……,总之,就是要将四谛穿插来理解。

 

 

子一、苦谛

 

()癸二、抉择所说四谛  分四:子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初又分四:丑一、明苦,二、成立彼无始,三、破计有始,四、解说谛相。今初

(讲记)佛为什麽是救护者?因为祂讲了四圣谛,这个才真的能够救护,也不是佛讲了四圣谛就能救护你,你自己要证得道谛和灭谛才能救护自己,这是整体的概念。下面就剖析什麽是四圣谛,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依次讲下来。

    谈到苦谛时,先明苦,再讲轮回无始,即建立无始,第三、破有始,第四解说谛相。

 

()苦流转诸蕴。

()由宣说四谛是救护者。何为四谛?曰:苦、集、灭、道,是为四谛。苦谛云何?曰:谓五取蕴,是名苦谛,从无始来流转生死故。

(讲记)什麽是苦谛?说到「苦流转诸蕴」,这是先讲例子,再讲它为什麽是苦谛。就好象说「这个就是桌子」,为什麽?就讲出它的定义。

    「五取蕴[69],是名苦谛,从无始来流转生死故」:什麽是苦谛?什麽是轮回?苦谛跟轮回一样吗?不由自主地由业与烦恼支配,使有情的心相续不断受取有漏蕴的某一次,即轮回。轮回只是苦谛的一个例子,苦谛包含山川大地等,但也不是所有的山川大地都是,如极乐世界的山川大地就不在苦谛当中。阿里山是苦谛,但它不是轮回。为什麽是苦谛?因为它是业跟烦恼所带来的。凡不自主地由业与烦恼带来的,都会是苦谛。[70]

    我们的身体也是业跟烦恼带来的,它是苦谛,而且是轮回。轮回指的是什麽?谁在转?我的手、我的头、我的身体如果是轮回的话,是我的身体在流转吗?轮回就是一直在流转,从欲界转到色界,再转到无色界,再转到欲界,像轮子一样,不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转动,是在这些范畴当中流转,也可以说从猪,到狗,到牛,到人,……,这样绕圈子。问题是蕴体没有转,我的身体在死亡时就被烧掉,它只会当一个人的身体,也不可能再当天人的身体、鱼的身体或马的身体,所以它没有流转,可是流转的名称又要加附在它上面才可以说它是轮回。即无始以来一直流转三有当中的某一成分,那个就叫做轮回。我的身体是这个情况,一直流转的其中一份,从色界流转到欲界,从欲界再流转到无色界,从界方面讲,有这些地区;从身体来讲,有人、马、天人、阿修罗,就这样转来转去,所以我的身体是轮回,一直流转的一份之故。举例来说,我早餐常常要吃面包,今天早上吃的面包就变成一直以来吃很多次面包当中的其中一次,类似这种情况。

    轮回是要在轮转当中去解释它。什麽叫轮回?转来转去的样子。但什麽是轮回?三有是轮回吗?可是三有并没有轮转。心在转、补特伽罗在转、烦恼也在转,这些是轮回吗?它们是在轮回,不是轮回。业与烦恼跟车子的汽油差不多,它会转动车轮,它是转者、推动者,它自己也跟心续一样绕着三界跑,从这方面来讲也是在转。一方面在转,一方面在推动,通常比较会从推动这方面去讲它。我在三界轮回,在六道轮回,但我不是轮回。我明明在轮回为什麽就不是轮回?说我是轮回会有什麽弊端?轮回是要断除的,修空正见就会断除。修空正见不会把我消灭掉,所以我不是轮回。

    凡夫一直在三界,在六道中转来转去,所以他在流转,他在轮回,是流转者;心也是在轮转,但不会说是轮回;业和烦恼也是在轮回,但它主要是推动者,所以这些都在流转,可是都不是轮回。轮回是什麽?某一个凡夫的某一个身体。问题是它没有在流转。所以流转的不是轮回,没有在流转的偏偏是轮回,会有这样的情况。虽然字义与实义并不会有绝对关系,但总该在某些地方要有一点符合,既然说凡夫的某一个蕴体是轮回,但它又没有轮转,那麽这是怎麽讲的呢?就举早餐为例,譬如早餐吃面包,问:「你早餐吃这个?」你可以举起手上的面包说:「我一直吃这个!」你真的一直在吃这个吗?你一直在吃面包,但你并没有一直在吃你手上的那个面包,那个今天吃了就没有了。虽然这个早餐只是今天吃,今天吃了就没有了,可是说「我一直在吃这个面包」并没有什麽矛盾,他人不会说:「你怎麽会一直在吃?五分钟内你就吃完了,明天就不会再吃了!」不会这样狡辩。所以手上拿着今天早上的一块面包,说「我一直吃这个」,可不可以?可以。手上那个只有吃一餐,可是讲话时可以说「我一直吃这个」,这是讲得通的。同样的,我们的蕴体其实就是一次,今生才用得到,可是一直在轮回的就是「这个」,虽然没有轮回,连一次都没有,可是轮回的名称可以取给它,这与「我一直在吃这个」一模一样,虽然没有一直吃,只是吃一次,可是「一直在吃」的语言可以用在它上面。

   所以轮回是苦谛,但苦谛不见得都是轮回,像三有中的桌子、椅子等是苦谛,但不是轮回。

    「苦流转诸蕴」:这句话表面上讲诸蕴(五取蕴)是苦的、是流转的。可是我们要说它并没有流转,讲它是轮回,它在流转的意义要如前面一般解释。如何流转?下文就有很多剖析,步骤是这样:第一讲流转,第二讲苦,第三讲如何断除它们。

 

()丑二、成立彼无始  分二:寅一、出因,二、成立相。今初

(讲记)首先讲的是苦谛。因为我们都是不认识苦谛的人,所以要认识苦谛。如同前说,一头猪也有它喜欢的、讨厌的,但它喜欢的只是它自己认为快乐的而已,以佛看来,就不是快乐的。也就是说要说一个你根本不认为是苦的东西。有两个层次:先举出一个例子及讲它为什麽是,所以就讲到「苦流转诸蕴」。诸蕴指的是五蕴体,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就是这边讲的诸蕴。它是流转的,也就是它是轮回。五取蕴是轮回,它也是苦,是在讲它为什麽是苦。所以诸蕴是例子,讲到它的行相时,才讲到苦和流转这二个内容。因此,有苦及流转这二个内容。

    什麽叫做流转?从欲界到色界、无色界一直轮转,无始以来一直轮转。什麽叫做无始以来?那有什麽无始?就牵扯到下面的内容。五取蕴主要是由爱取有的爱取带来的,而爱取又来自上一辈子,上一辈子又由上上一辈子的爱取有产生。但外道不认为如此,外道认为贪(爱取)不是来自於上一辈子的贪,贪不是来自於贪,而是产生於身体等。因此,自宗就透过剖析来讲「轮回无始」这个问题。

    下文解释了「贪是从那里来的」,最主要是要说轮回无始。接着又介绍无常、苦、空、无我,这是为了解释苦。本来业和烦恼在三界一直流转已经很苦了,这已经顺带交代了苦,但是经论中的说法不同,经论说到「以无常、苦、空、无我所标示的染污品叫做苦谛」,为了解释这个,才会讲到无常、苦、空、无我。讲了轮回、也交代苦,接着会产生「能不能断除」的问题?如果不能断除苦,那麽苦就苦了,没什麽办法;但若能断除苦,就要往这方面努力。所以就讨论能不能断除苦。此时就会涉及苦的来源。虽然苦的直接因素是烦恼,但最终因素是我执,所以讨论我执能不能断。若能断我执,苦就可以断,若无法断除我执,苦就不能断。所以要记得有三个内容:轮回的部份、苦的部份、可以断轮回和苦(即为什麽可以断我执)的部份。如此会有整体的概念。

    以下说轮回无始这部份。「出因」:讲一个正理。如:声是无常,以是所作性故。这个就是出因,讲出正理。为什麽是所作性?因为……,这部份就叫成立相。

 

()由修习现见,贪等明显故。

()顺世派云:前因不成,无前後生故。曰:初生无间之贪等,应有前念同类为先导,以现见由於修习能明显故。

(讲记)顺世派认为没有前生来世。自宗说有前生来世,因为初生当下的贪,它猛不猛烈都是由前面贪的强弱形成它的强弱,这就说明有前生来世。「修习」:不是指修行,是串习之意。「现见」:亲眼看到。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如一直串习贪某一物,一直串习它的美好,贪就越来越猛烈,这就说明前面的贪对後面的贪的影响。

 

()寅二、成立相  分二:卯一、破无因生,二、破邪因生。今初

(讲记)贪来自於贪或其习气,且其习气也来自於贪。初生婴儿的贪也来自於贪,如此就有前生,有前生就会有前前生,这样往前推到无始,这是正确的指出贪的因素。可是外道不这麽认为,有部份人主张无因而生,即贪是莫名其妙生的,不是由什麽特别的因素生的。有主张贪从细胞等生,或某一个神认为你要有贪,你就有了,这些是邪因(不对的因素)

 

()非是随欲性,无因生违故。

()初生之贪等,非无因缘随欲而生,以暂时生故。此因决定,若无因者生相违故。

(讲记)「随欲而生」指随着我们的想法没来由的生。初生的贪等不是没有来由的生,是有因缘而生。无因而生是很矛盾的事情。

    「暂时生」:即偶尔有,偶尔没有。偶尔有是在某些情况下才会有之意。一切无常法都是在某一些因缘条件下才会偶尔有,不具备因缘条件时就偶尔没有;如果是无因而生(没来由的生),就不会有这些情况。像这栋房子一百年前是没有的,二百年後也可能没有,是在某一些条件下,在某一时间点才会有。无因生与暂时生是相冲突的。

 

()卯二、破邪因生  分二:辰一、破三病为因,二、破四大种为因。初又分二:巳一、标,二、释。今初

(讲记)轮回的根本是无明我执,但其亲因(直接产生蕴体的因素)是贪。下文要解释贪是由贪产生,要解释这点就要破除贪是由病或由四大种(地水火风)产生的说法。

 

()由有错乱故,非风等之法。

若谓性杂故,无过。则彼法,余法何不见?

()若谓贪等三毒非从前念同类所生,是从三病如次而生。谓从痰生贪,从胆生瞋,从风生痴。曰:贪等三毒,非风等之亲果法,以於风等有错乱故。现见患痰病者,瞋增上故。若谓痰中有胆性杂故,无错乱过者。曰:於痰病者,彼胆病法除彼瞋外,为何不见有肉黄等余法?理亦应见,以彼有亲因胆病故。

(讲记)外道:贪不是从贪生的,而是从三病依次产生的。从痰生贪、胆生瞋、从风生痴。[71]自宗:贪等三毒不是从风、胆、痰产生的,有错乱。你说由痰生贪,可是痰很严重的人也生瞋。或风很严重的人,照你的讲法应该生痴才对,可是风病严重的人也会生贪。这些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有错乱。外道又说:基本上分痰胆风,贪是从痰生的,可是痰里头又有胆、风,性质混杂。所以痰很严重的人也会生瞋,是因为痰里头有胆,它们的性质是混杂的,因此不会有你(自宗)所说错乱的过失。自宗:如果痰里头确实有胆,那些人为什麽只生瞋,而没有皮肤黄等胆病的症状产生?应该产生才对。

 

()一切贪应同,故非一切法。如色等无过。

若非由特殊,诸业增上者,彼诤亦相同。

()又贪等三毒应非一切病之亲果法,以若是者,则三病等分之一切人,应有贪心大小相同之过故。若谓如大种因虽相同,然色体等有大小不同者,故无过失。曰:于彼色体亦应无大小差别之诤相同,以於彼色,若非特殊诸业为增上缘,其大种因皆相同故。

(讲记)自宗:若如你所说痰胆风能生贪瞋痴的话,痰胆风平衡时,有情的贪也应相同、瞋也应相同、痴也应相同;但事实上,这三者平衡时,不见得贪瞋等都相同,所以贪瞋等不是它们的果。(「一切法」是一切果。)通常会说四大平衡,人就健康,四大不调才导致人生病。在西藏的医学中,每个人都有痰胆风,但是只要它们平衡就健康,不平衡时才生病。这边是说,三者平衡的人,贪心大小也应该相同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不能说贪等是三者之果。

    外道:就像四大产生你我的身体、肤色、高矮胖瘦虽有不同,但它们的因素是相同的。与此相同,贪等虽然来源都是痰胆风,但贪心大小可以不同。(「如色等无过」。)

    自宗认为身形大小等的因素,除了四大之外,还有业这个因素。如果不是这样,四大完全相同的二个人,应没有肤色高矮胖瘦不同的情况。(「若非由特殊,诸业增上者」。)所以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彼诤亦相同」)

 

()若计贪等是,一切法性者,无能、无自性,果由何不同?

()又若计贪等三毒皆可从一切病生,是一切病自性之法者。曰:是则三毒果法由何因由而不相同?理应相同,都无差别,以无差别功能,及无不同自性故。以从一切病皆生三毒故,当知贪等非三病之亲果。

(讲记)若说贪等都是从痰胆风生,是一切病自然产生的果法,那麽,三毒的不同是由什麽产生的?因素方面完全一样,果为何有这些差别?不应该。前面说过,某一因素强烈,它的果也强烈,果的强烈代表因素强烈,但三毒与三病之间看不出这样的情况,所以三毒不是三病的亲果。

 

()巳二、释

()诸患虽有别,而无差别故。不成者,非尔,一切变,变故。亦非一切生。

    若因增长时,果不可衰减,犹如烦热等。

    贪等之转变,是从苦乐生。

()贪等三毒亦非从一切病亲生,以诸病患有增减之差别时,而三毒等不会有增减之差别故。若谓因不成,以由胆病逼身,生瞋恚故。曰:仅由尔许,非因不成,由一切病变化加重,皆能变化生瞋恚故。根本因决定,以因增长时,果不可衰减故。喻如从胆病增长,则增长烦热等。又贪等转变,非唯从病生,是从苦乐所生故。

(讲记)颂文「亦非一切生」应置於最前面(放在後面是因为文法写作的关系),即贪等三毒亦非从一切病直接产生。「亦非一切生,诸患难有别,而无差别故」:贪等非从一切诸患所生,因为因改变时,果不会有差别之故。因方面有差别,而果方面没有差别的话,就不能说有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是因方面的任何差别都会影响果的差别,或是果的一切差别都来自因的差别。三病(「诸患」)虽有差别,而三毒没有差别,这二个就不能形成因果关系。

    对於自宗所说,外道说:因不成。如胆病会让身体不舒服,从而生瞋恚。自宗:如果只是这样,没办法说因不成,不仅是胆病会让身体不舒服而生瞋,一切病都会如此。

    「若因增长时,果不可衰减,犹如烦热等」:因增长时,果不可以衰减,因增长时,果也要增长,就举了胆病产生的时,也会烦躁。「根本因决定」:前面是因明论式「贪等非从一切诸患所生,因为因改变时,果不会有差别之故」,这个因明论式是对的,因为因增长,果就应增长,因的变化要导致果的变化。

    「贪等之转变,是从苦乐生」:且贪等不见得都是从病产生的,因为苦、乐也会导致贪等的产生。

 

()不等分生苦,若不生贪者,当说由何生?

    从等分增液,从彼生贪者,不等见有贪,余等分亦非。

    余尽,滴血亦。一女液无定,於一不猛贪。

    若色等亦支。非,皆不定故。无定,应不生。不执德,应生。

    执德亦是支。应一切皆成,执为功德者,因无差别故。

()试问:若从三病不等分所生痛苦,不生贪者,当说由何生贪?若谓由三病等分增长精液,从彼生贪者。曰:彼不应理,现见三病不等分者亦有贪故。余瑜伽师虽三病等分亦非有贪故。又余士夫,精液虽尽,由於滴血亦见生贪故。又如贪着一妇女之士夫,于彼一妇女应不成猛利贪者,以于彼一妇女增长精液无决定故。若谓亦须好色等为生贪之支分者。曰:妇女之妙色,非是贪欲之亲因,以於一切具妙色者,不决定生贪故。於不决定有妙色者应不生贪,有此过故。又于妙色不执功德亦应生贪,有斯过故。(以上三句说妙色非生贪之亲因。(一)於有者不决定生,(二)不计为好则不生贪,(三)於无者亦有生者。)若谓於妙色执为功德,亦是贪之支分者,曰:妇女妙色正现前时,一切士夫皆应成为於彼妙色执功德者,以有彼因无差别故。

(讲记)自宗:若说三病生三毒,但是因为三病不等分的原因产生了苦,产生了苦,就变成生不起贪,反而会生瞋,如此由何生贪呢?外道:三病等分时会生精液,由彼生贪。外道想说的是:三病的确可以生贪瞋痴。但是有时三病不平衡时,会造成身体上的病痛。有病痛时,当然就不会生贪,反而会生瞋。也就是基本上,三病生三毒,但是碰到逆缘不平衡,导致身体不舒服,因而生瞋,也就阻碍了生贪。那要怎麽样才会生贪呢?就说到三病等分(「等分」为平衡之意),身体健康,会增长精液,由彼生贪。

    「不等见有贪,余等分亦非」:自宗说:三病不平衡的人不见得没有贪;三病平衡的人不见得就会生贪,如修不净观的瑜伽师虽然三病平衡,但是没有贪。因此,不见得三病平衡就会生贪,三病不平衡就不会生贪。

    「余尽,滴血亦」:除此之外,贪心很强的士夫,精液完全没有了,但是贪仍是不减。「一女液无定,於一不猛贪」:如某人喜欢某一妇女,就不应该对此妇女生猛利贪着,因为没有对此喜欢之妇女增长精液生贪。外道:境方面还要妙色才是生贪的因素。(「若色等亦支」)自宗:妇女的妙色也不决定生贪。有些人喜欢的是妙色,但是有些人生贪的物件不见得是妙色,所以不一定。(「非,皆不定故」)「无定,应不生」:即使妇女很漂亮,但对某人来说不是如此,这样也不会生贪,如此妙色也不是生贪的因素。若说妙色是生贪的因,妇女很漂亮,即使是很讨厌她的人看来(「不执德」),也应该生贪才对,但是并非如此。










相關文章: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一﹞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二﹞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三﹞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五﹞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六﹞
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七﹞

上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回目錄 下一篇(释量论 成量品 略讲 ﹝)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法不孤起、依因待缘.佛教「生命伦理学」研究.中观思想讲录.析《中论》.入中论讲记 月称论师造论
护持小喇嘛教育,需要发心与护持!
中时部落格 / 都是雨天惹的祸?!——《好一个吵架天》的情绪链
欢迎莅临~台湾省妇幼协会
冈波巴贫者医院

赞助网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台灣農特產品整合行銷推廣協會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佛教世界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