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法廿十一財神之因緣 名人養生-楊秋興:盼大家注重健康 徵募寺院彩繪及繞寺150座轉經輪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阿含经》禅定─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2/31 03:00:0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09/12/31 02:08:53   编辑部 报导   

《阿含经》之禅定─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  指导教授:蔡耀明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究《阿含经》的禅定,并以佛陀在其成道过程所历经的禅定,作为探讨《阿含经》禅定的入手重点,由此展开佛陀在《阿含经》所呈现的禅定教学的内容与内蕴理路。由佛陀教授的整个禅定网络中,依循佛陀成道所历经的禅定为入手重点而切入《阿含经》禅定的研究,其直接收纳的和旁触的相关禅定课题,虽非全然纳括《阿含经》的禅定,但也算是掌握了《阿含经》禅定的重要部分与精髓。

冀望能藉由本研究探勘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成道的过程与各项禅修议题的探讨,消极的不仅能有助於厘清吾人对禅定修学的内容和禅定的障碍(魔扰)的认识,积极的能作为修行上的借镜与提供对修学禅定可资依循的准则,同时也可让吾人了解佛陀教授的解脱之法其内在开展的理路,而成助於更深一层地了解与学习佛陀教学的实质内涵。


本论文所探讨的主题,虽假以佛陀成道的禅定为脉络来贯穿,但在实质内容的陈述,则是以切中禅定的认识与修学而建构,因此在每一章节所讨论的主题与得出的结论,相信对禅定的修学都具有参考价值,碍於摘要的篇幅,仅能陋简述之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在於交代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目的,以及研究的范围、研究进路与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本论文是以宗本《阿含经》的态度进行研究;在研究进路上,主要采取佛教义理修行的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研究进路;至於研究方法,则特别就研究主题所根据的原典出处,尽可能通盘照顾其内在网络与内涵,再发而为学理的建构。


第二章:〈悉达多修习的禅定与苦行〉。本章是着眼於悉达多曾经修学的禅定与苦行的探讨。其中,悉达多少时树下观耕所得的初禅与其成道,乃至启发中道的观念,皆有着高度正相关的影响。而过去的苦行对佛陀的启示,则说明了正见的确立是让修行得以符合依戒生定,依定发慧的正法原则。


第三章:〈界定正定的三侧面──正定的指导原则、一心的内涵与七觉支的操作〉。本章的目的是为了厘清「何谓正定」。「正定」是指称开显智慧与趣向究竟解脱的禅定。本章分有三条不同的脉络,藉以耙梳出较清楚的正定样貌,以及做为正定的判准:其一,以修行的指导原则来界定正定,分有
四圣谛、法次法向、八正道;其二,说明一心具有的内涵与功能;其三,以实践正定的七觉支为主题从修学禅定的操作层面来确定建构正定的活动机转。


第四章:〈色界四禅与禅定次第进昇的讲究要领〉。本章是针对色界四禅的内在结构作介绍与说明;另外,也说明要锻链稳健的禅定需抱持百折不挠的心态与在禅定次第进昇时需讲究的要领。


第五章:〈禅修操作的范例──「安那般那念」研究〉。本章是藉由佛世时为佛弟子们所普学的「安那般那念」为例,作为承接前两章:操作正定的细节说明与以色界四禅为基础所展开的禅定修学;并以此禅法担任本论文导向漏尽解脱的正定之修学范例。文中并推测「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是佛陀经过两个月的闭关研发,而将出入息念的修法建构成细腻有序的方法次第,使之向解脱。


第六章:〈禅定的基础工夫与定慧的交融〉。前一章是就佛陀解脱道的禅定,以「安那般那念」为例做较深度的讨论,本章则偏重在禅定的广度作发挥,并且环绕在以深浅不同比重的禅定探讨迈向解脱的禅定课题。依据《阿含经》记载佛陀成道的进路的两种类型,探讨定慧在辅助解脱上相互配合的活动机转。这两类型为:第一类是就佛陀成道的禅定,据经典可归纳为两种行道:其一,是依循四禅而开发出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以明慧亲证四圣谛法,这是《阿含经》记载佛陀解脱行道出现最多者;其二,也是依循四禅的进路,并继而进入四无色界定的次第进昇,最终达灭尽定而慧观得解脱,即是走九次第定行道。第二类则是为人熟知的观十二缘起法而成就,虽然在经典记载佛陀由悟十二缘起法而成就的经文,没有明显提到当时的禅定状态,但是必定也具某程度的禅定之能力,才得以由一心开显智慧得漏尽解脱。


第七章:〈魔扰之深意与禅定之障碍〉。本章是在讨论与说明何谓魔扰与禅定的障碍。最後,以定慧等持的解脱正定为利刃,析解未成正觉的悉达多所向学的两位无色界老师的禅定,其禅定之所以不能导向解脱的原因。 


第八章:〈结论〉本章是就上述讨论成果所做的总结工作。详细的结论在各章节的小结中已说明,这里所呈现的结论依两种不同的线索呈现出本论文曾经触及的重要论题,其一是以佛陀成道所经历的禅定为线索来串连本研究探讨的相关禅定课题,其二是概述各章具有贡献之处。 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0/硕士/研究生:罗耀明  指导教授:蔡耀明   
蔡耀明   





延伸研读

认识阿含经 「阿含」一词是梵语Agama 的音译,也有译为阿笈摩、阿伽摩、阿含暮等。义译有「来」(coming near)、「归」(approaching)、「传」(A traditional doctrine or precept)、「集」(Collection of such doctrines)之意,引申为「传来之教训」。在僧肇的〈长阿含序〉中,将「阿含」译为「法归」。在《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教」或「无比法」,意谓「法之最上者也」。

  「阿含」乃佛陀在世时,佛弟子将佛陀的圣教,以口耳传承於弟子之间,称为「阿含」。现存的《阿含经》,是在佛寂灭後,经过两次结集所编辑完成,故可说是传承而来的圣教集。《阿含经》基本上采用言行录的体裁,性质略同於中国的论语,记叙佛陀和其弟子们修行与弘法活动;佛陀解答教内、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种种问题;当时婆罗门等外道学说及佛陀对他们的批驳。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五蕴、六处、六界、八正道、四念处、四证净等,皆在《阿含经》中有详细说明。

  《阿含经》被近代佛学者公认为最接近原始佛学的圣典,有南传与北传之分。北传的汉译《阿含经》是在纪元二世纪左右,由梵语(Sanskrit)翻译而来,共分为四部,即《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及《增壹阿含经》。南传则称为「尼柯耶(Nikaya)」(有时也称作「阿含」),以巴利语(Pali)记载,分为五部,就是《相应部》(Samyutta-nikaya)、《中部》(Majjhima-nikaya)、《长部》(Digha-nikaya)、《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和《小部》(Khuddaka-nikaya)等「巴利五部」,其前四部与北传的「四部阿含」相当。

  《阿含经》的辑成,以佛灭次年夏天,王舍城结集的《杂阿含经》最早,《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壹阿含经》则是在佛灭百年,毘舍离第二次结集,陆续次第结集而成。
 

阿含经 - 维基百科

 

 

梵文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小乘佛教基本经典,有南传与北传之分。北传的汉译《阿含经》是在纪元二世纪左右,由梵语翻译而来,分为四部。南传则称为「尼柯耶(Nikaya)」,以巴利语记载,分为五部。

梵语Agama是由彼而此,「来」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译阿含为「趣」与「归」,是「展转传来」,有传授传承的意思,如《瑜伽师地论》卷85 :「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 。」僧肇《长阿含经》序说:「秦言法归。……譬彼巨海,百川所归,故以法归为名。」《善见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义名阿含。如修多罗说:佛告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见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纯是众生聚集处也。」

《长阿含经》序认为,阿含经乃「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苑」。《翻译名义集》把「阿含」译为「无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CBETA T01 No. 1 《长阿含经 

阿含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总称,但不知此四部经若...十一法等诸法数,故称为增一。

七觉支-菩提道上七色桥 

安那般那念释义 - 观今宜鉴古 无古不成今  

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身行」之探究




一、研究方法的相关论文与专书(依出刊年代排序)
1.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83年。
2.吴汝钧,〈日本的佛学研究的新发展〉,《谛观》第72期,1993年1月。
3.林镇国,〈多音与介入:北美佛学论述〉,《空性与现代性:从京都学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诠释学》,页159~180,台北:立绪,1999年。
4.萧振邦,〈为「专业的佛教研究」进一解〉,《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七/八期合刊,页81~87,2000年9月。(本文是对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一文作进一步的诠解)
5.蔡耀明,〈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页3~15,南投:正观,2001年2月。
6.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学绪论〉,《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页17~40,南投:正观,2001年2月。
7.〈佛教研究相关硕博士论文摘要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页21~72,2001年3月。
8.萧振邦,〈「佛陀研究与方法论」的再反思〉,《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9.郭朝顺,〈教哲学的方法论〉,《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0.王惠雯,〈佛教研究的系统诠释方法─以宗喀巴思想为例〉,《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1.薛淑丽,〈在通往佛教研究长廊里提起一盏灯〉,《现代佛教学会通讯》第十一期,页242~249,2001年9月。(本文是对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学绪论〉一文之评介。)
12.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1963~2000),嘉义:香光书香出版社,2001年5月。
二、经藏、律藏、论藏资料
(一)《大正新修大藏经》之汉译典籍(按《大正新修大藏经》卷次排序)
1.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大正藏》卷一,修订本一版,新文丰,台北市,1983年。(以下皆以新文丰出版之《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出处)
2.白法祖译,《佛泥洹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3.人名失译,《般泥洹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4.施护等译,《尼拘陀梵志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5.施护等译,《大集法门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6.闍那崛多等译,《起世经》十卷,《大正藏》卷一。
7.法贤译,《信佛功德经》,《大正藏》卷一。
8.法贤译,《人仙经》,《大正藏》卷一。
9.施护等译,《白衣金幢二婆罗门缘起经》三卷,《大正藏》卷一。
10.竺昙无兰译,《寂志果经》,《大正藏》卷一。
11.达摩笈多等译,《起世因本经》十卷,《大正藏》卷一。
12.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六十卷,《大正藏》卷一。
13.施护译,《佛说园生树经》,《大正藏》卷一。
14.竺法护译,《离睡经》,《大正藏》卷一。
15.安世高译,《是法非法经》,《大正藏》卷一。
16.天息灾译,《分别善恶报应经》二卷,《大正藏》卷一。
17.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五十卷,《大正藏》卷二。
18.人名失译,《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大正藏》卷二。
19.瞿昙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大正藏》卷二。
20.竺昙无兰译,《玉耶经》,《大正藏》卷二。
21.竺大力、康孟详共译,《修行本起经》二卷,《大正藏》卷三。
22.竺法护译,《普曜经》八卷,《大正藏》卷三。
23.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十二卷,《大正藏》卷三。
24.求那跋陀罗译,《过去现在因果经》四卷,《大正藏》卷三。
25.闍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六十卷,《大正藏》卷三。
26.昙无忏译,《佛所行赞》五卷,《大正藏》卷四。
27.释宝云译,《佛本行经》七卷,《大正藏》卷四。
28.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正藏》卷十五。
29.佛陀跋陀罗、法显共译,《摩诃僧只律》卷四,《大正藏》卷二十二。
30.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四分律》,《大正藏》卷二十二。
31.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卷二,《大正藏》卷二十三。
32.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大正藏》卷二十四。
33.竺佛念译,《鼻奈耶》卷一,《大正藏》卷二十四。
34.玄奘译,《大毘婆沙论》卷二十,《大正藏》卷二十七。
35.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毘昙心论》卷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6.昙摩耶舍、昙摩崛多共译《舍利弗阿毘昙论》卷二十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7.玄奘译,《顺正理论》卷六十,《大正藏》卷二十八。
38.世亲造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大正藏》卷二十九
39.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大正藏》卷三十。
40.优婆底沙造 僧伽婆罗译,《解脱道论》卷七,《大正藏》卷三十二。
41.诃梨跋摩造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大正藏》卷三十二。
(二)其它新编之《阿含经》
1.释印顺编,《杂阿含经论会编》,新竹县:正闻,1994年。
2.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8月。(共十七册)
3.杨郁文编着,《阿含要略》,台北:东初,1997年。
(三)南传之经藏、律藏、论藏
1.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律藏》,《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一,高雄:元亨寺妙林。(以下《汉译南传大藏经》皆是由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翻译,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出版)
2.《长部》卷一~卷三,《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六~八。
3.《中部》卷一~卷四,《汉译南传大藏经》卷九~十二。
4.《相应部》卷一~卷六,《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十三~十八。
5.《增支部》卷一~卷七,《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十九~二十五。
6.《小部》之《无碍解道》,《汉译南传大藏经》卷四十三。
7.觉音着 叶均译,《清净道论》卷上、中,台南:收藏家艺术有限公司,1991年。
8.阿耨楼陀着 叶钧译,《摄阿毗达摩议论》,大千出版社,1997年。
(四)原文经典、翻译经典
1. T.W. Rhys Davids, & J. E. Carpenter, ed. , Digh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2. V. Trenckner, ed. , Majjhim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3. M. Leon Feer., ed. , Sajyutt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V.
4. E. Hardy, ed. , Avguttara-Nikaya, London: PTS, Vol. I~V.
5.C. A. F. Rhys Davids, D.Litt., M.A., The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a, Lodon: PTS , 1975.
6.Pe Maung Tin, tr., The Path of Purity, Lodon: PTS , 1975.
7.Georg Feuerstein, tr., The Yoga-Sutra of Patabjali─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Inner Traditions International, 1989.
8.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tr.,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9.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jyutt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Vol. I~II, 2000.
三、英文专书与期刊论文(依出刊先後排序)
1.Bhikkhu Banamoli, The Life of the Buddha─as it appears in the Pali Canon the oldest authentic record, Sri Lank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78, pp.10
2.Rahula, Walpol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haynas according to Theravada, Sarvastivada and Mahayana,” Zen and the Taming of Bull: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Buddhist Thought, edited by W. Rahula. London: Gordon Fraser, pp. 101-110, 1978.
3.Edward J. Thomas, The Life of Buddha─as Legend and History,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ial Publishers Pvt. Ltd, 1992.
4.Cousind, L. S., “Vitakka/vitarka and Vicara: Stages of Samadhi in Buddhism and Yoga,” Indo-Iranian Journal 35: pp. 137~157, 1992.
5.Wiston L. King, Therava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2.
6.R.M.L.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 study of the Bodhi-Pakkhiya Dhamma, Brill's Indological Library, volume 7, Leiden, New York, and Köln: E. J. Brill, 1992.
7.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 (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8, 1995. 07..
8.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I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9, 1996. 07..
9. Biswadeb Mukherjee, “ Gotama Becomes the Buddha──Reconstruction of the Nikaaya Account of the Path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07..
10.Biswadeb Mukherjee, “ On the Earliest Path to the Tathagatahood: A Study in Nikaya Traditions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3.2 , pp.97~155, 2000. 03..
四、一般书籍相关着作(依出刊先後排序)
1.杜继文、任继愈着,《佛教史》,台北:晓园出版社,1995年。
2.释圣严译 野上俊静等着,《中国佛教史概说》,台湾商务,民国1995年。
3.杨惠南着,《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图书,1995年。
4.杨惠南着,《佛教思想发展史》,台北:东大图书,1997年。
5.郑振煌译 佛使比丘着,《观呼吸》,台北市:慧炬,1997年。
6.护法法师、陈水渊着,《清净道论导读---涅盘的北二高》,台南市:和裕,1997年。
7.大卿弘法师演讲集,《禅修手册》,台北:圣弟子法脉,2000年。
 五、硕博士论文(依时间先後排序)
1.陈平坤,《论慧能会通般若与佛性的顿教禅法》,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2.赵叔华,《《阿含经》的慈悲思想》,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3.黄雪梅,《慧解脱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4.杨素英着,《《阿含经》中有关佛陀教学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5.柳庚女可着,《以《阿含经》的缘起法探讨佛教的认识及其认识对象》,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6.陈水渊,《南传上座部《摄阿毗达摩义论》的哲学思想研究》,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
7.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8.侯文地,《长阿含经》中佛陀教育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9.杨琇惠,《阿含经业论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10.吕凯文,《初期佛教「缘起」概念析论》,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2年。
六、期刊论文(依出刊先後排序)
1.竹内良英,〈原始佛教呼吸法の独自性─anapanasati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7卷第1号,昭和63年12月。
2.水田惠纯,〈寻求と伺察に关する论争〉,《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9卷第2号,1981年,页178~181。
3.松田慎也,〈初期佛教における呼吸法の展开〉,《佛教学》No.15,1983年,页49∼67。
4.释惠敏,〈戒律与禅定〉,《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页31~5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3。
5.释惠敏,〈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页257~290,1995年。
6.释惠敏,《美国「禅定与教育」博士论文之解析》,《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页417~453,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5年7月。
7.林崇安,〈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页125~146,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
8.林昭益,〈试析数息法中的「六妙门」〉,《法光学坛》第一期,页24~35,1997年。
9.释自倓,〈观息法初探─以北传阿含和南传四部尼柯耶为主〉, 香光尼众佛学院,1998年。
10.释见恺,〈佛教禅修观息法:安那般那念书目管窥〉,佛教图书馆馆讯,第13期,页41~49,1998年。
11.释善音,〈法随法行(dharmanudharmapratipatti)词义之探讨〉,南投:《正观》第七期,页63~85,1998年12月。
12.林崇安,〈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页49~7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年。
13.罗耀明,〈出入息念的生活实践─呼吸的解脱法(上)(下)〉,〈法光〉月刊,1999年九~十月。
14.蔡耀明,〈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台大佛研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年,
15.周含柔,〈四无量心初探〉,南投:《正观》第十六期,页93~127,2001年3月。
16.周含柔,〈安那般那念──十六胜行「身行」之探讨〉,《中华佛学研究》第五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3月。
17.林崇安,〈内观禅修的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53~67,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年。
18.陈玉女,〈试析台港地区二十世纪後半期之佛教研究动向〉,《佛教图书馆管讯》第二十七期,2001年九月。
19.蔡耀明,〈《阿含经》的禅修在解脱道的多重功能〉,发表於「现代佛教学会」在2001年九月一日举办的「佛教经论讲座」课程的讲义。
20.林崇安,〈释尊的禅修过程〉,第四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佛教与二十一世纪」发表,2002年1月。
21.杨郁文,〈生活中的七觉支〉,第四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佛教与二十一世纪」,2002年1月。
七、工具书(依出刊先後排序)
1.高楠顺次郎等着、「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编译委员会译,《世界佛学名着译丛24》之《南传大藏经题解》,华宇出版社,佛历二五二八年十月。
2.水野弘元着,《巴利语辞典》,春秋社1981年。
3.荻原云来编纂《汉译对照梵和大辞典》,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8年。
4.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9月。
5.云井昭善着,《パ-リ语佛教辞典》,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97年。
6. Stephan Schuhmacher and Gert Woerner , ed. , The Shambhala Dictionary of Budddhism and Zen , U.S.A.:1991.





相關文章:
《阿含经》无我思想
《阿含经》的成佛之道

上一篇(《大品般若经》菩萨十地思) 回目錄 下一篇(《六祖坛经》─自性觉醒)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吉祥天母
2008年萨迦法王台湾福慧之旅
略谈「色举与温萨」及「供上师法的历史」
果硕普利协会- Yahoo!奇摩部落格
法光佛研所佛学课程简介

赞助网站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