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理盲濫情與專業傲慢 中華大覺道次第佛學會十二月份 法會 最佳防癌城市 雜誌調查:北市宜蘭奪冠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菩萨戒品释(7)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5 09:15:31
學習次第 : 进阶

 

菩萨戒品释(第7讲)

教授:甘丹赤巴法王日宗仁波切

中译:如性法师

79837 下午 台北

我等无上之怙主,三界法王宗大师,曾经在《功德之本颂》有提到,如我沦落生死固如是,一切如母众生亦如之,见已解脱诸趣担负荷,发起菩提胜心求加持。在轮回流转的众生,透由业力以及烦恼的束缚,在生死轮回大海中流转,并且承受许多的痛苦,而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们,就如同是我们,也是在轮回的大海中流转,并且被三苦所逼迫。虽然声闻,或者是独觉的阿罗汉,他们已求得一己的解脱,但是由於他们没有办法断除所知障的缘故,也没有办法达到最究竟圆满的目标,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内心应该如此来作思惟:在修学佛道的过程里,我所作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我自己一个人,我希望一切的有情众生都能够早日的脱离轮回,以及寂静二边的痛苦,并且得到最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就是因此,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缘故,而希望能够在内心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之前还未生起的,希望能够早日生起;过去已生起的,也希望它能够不断的增上。这一点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去如实发愿的;不仅是发愿,在发愿之後,也要更进一步的去修学菩提心的教授。

在之前有提到,应该透由如实的观修,让未生起的菩提心能早日的生起,让已生起的菩提心能够不断的增长。但是仅有生起殊胜的菩提心,这还是不足够的;更进一步的,要行广大的菩萨行,在广大的菩萨行当中包含了布施等六度。但是只有发起愿心,对一位菩萨而言,这也是不够的;要更进一步的,透由受持了菩萨戒,而让内心生起行心。既然要受持菩萨戒,就必须要持守菩萨戒的戒条,在菩萨戒当中,之前为各位介绍了根本堕以及恶作前半段的内涵。恶作最主要介绍的是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襌定、智慧,也就是与六度的相违品,有相关连性的恶行,是包含在恶作当中。之前在提到根本堕的时候,透由《菩萨地论》以及《虚空藏经》的内涵,我们可以知道,在经典以及论着里面,都有提到菩萨戒的根本堕这个部分。而在《菩萨地论》里面,更进一步的有提到四十六恶作,之前我们所介绍的,是介绍了前面的十条恶作,今天介绍的是第十一条恶作,所以请看到第157页,颂曰:悲愍无不善。

对於这个部分,在之前有提到,在菩萨戒当中,对於菩萨在行菩萨行的过程里面,有提到了「开许」,也就是在特别的情况,对於特别的众生,菩萨是可以行杀生等行为的。但是这个前提是在菩萨本身,必须具备有大悲以及一定的心力。而这样的心念,是包含了他为了利益其他的有情众生,能够弃舍自己,这当中的「弃舍」就包括了,纵使只是为了一个众生的有情利益,他自己要堕入恶趣受苦,他都甘愿。所以在这种自他相换的情况下,这位菩萨是以利他为出发点,以爱护他人的这种心力,希望能够透由杀等行为而利益到对方。所以之前在论文里面有提到,能够获得开许的这位菩萨,纵使他不是登地的菩萨,但是对於行利众事业而言,他必须要具备有一定的慈心以及悲心,他的心力是要比一般的菩萨还要来得强大的。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对於「身」以及「语」的部分,是有作特殊而且善巧的开许。

对於这一点,可以看到第158页的倒数第三行。《集学论》意谓未得大地,勤修六度行者,非许余人。在《集学论》有特别的强调,这里所开许的对象,是指没有获得初地功德的菩萨,并且勤修六度,「非许余人」并不是一般普通的人都可以接受这样的开许。为什麽在《集学论》的正文中,要特别的强调未得大地,也就是未获得初地功德的菩萨可以接受开许呢?实际上登地的菩萨,也是可以接受开许的,因为就连没有得地的菩萨都能够接受开许,更何况是已经登地,具有登地功德的菩萨们。为什麽在《集学论》的这个部分要特别的强调「未得大地」?为什麽要特别的强调,在这个地方所谓「接受开许」的菩萨他本身,是未获初地功德的菩萨呢?其实是有它的原因在的。因为如果一位菩萨他获得了初地的功德之後,他就不需要再承受轮回的痛苦,这时候由於他获得初地的功德,他会断除一切生老病死种种的痛苦,所以对於他本身而言,他是没有任何的必须去承担痛苦的这种负担;所以纵使他投生进入了地狱道,这也不过是一种菩萨的示现罢了。但是对於未获得初地功德的菩萨们而言,他们并不是如此,他们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小心,造作了恶业而堕入恶趣受苦。而这一点在之前我们有提到,如果菩萨他获得了初地以上的功德,会断除一切的痛苦,而这些菩萨众们就连在布施自己的身体给其他的有情众生的时候,就如同是在砍树枝般,他内心是不会有任何的苦受的。所以在某一些的论典有特别的提到,圣者的菩萨们,也就是登地的菩萨们,由於他们的身体不需要承受任何痛苦的缘故,所以他们的内心也不会有所谓的辛苦,也就是他们的内心不会有这种痛苦的感觉发生。但是这一点,对於还没有登地的菩萨而言,由於他还没有登地,所以他有可能会造作恶业,所以有可能会堕入恶趣受苦。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纵使为了利益其他的有情众生,而自己堕入了恶趣,他也宁可为了利益他人而牺牲自己,这个是在悲心的基础之上,而展现出来的一种功德。所以这个是还没有登地的菩萨,所必须要学习的部分,他要透由行广大的菩萨行,而提升自己内心对於众生的苦所生的悲心。

对於这个部分我们要格外的小心,因为有很多修学大乘法的行者,会认为自己在接受了菩萨戒之後,好像就已经成为了菩萨;既然在菩萨戒当中有种种的开许,所以自己在此同时,虽然没有悲心,也没有菩提心的基础,甚至所作的行为,都不是以利他为出发点的情况下,会认为既然有开许,那我就去放逸,做一些我想要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心态是很错误的。

如果受持菩萨戒的这位菩萨,他自己本身还拥有沙弥戒,或者是比丘戒等别解脱戒,对於四个根本堕而言,四条的根本堕而言,是没有任何开许的空间的。而可以开许的部分只有遮罪,有关遮罪的部分,才是有开许的空间。不管是杀、盗、淫、妄有关四条根本堕的部分,对於沙弥或者是比丘而言,这个部分是没有开许的。如果以盗业而言,如果盗的出发点是完全基於利他的情况下作为考量,在造盗的行为时,根本堕的业,它是不圆满的。而至於其他的杀、淫、妄的部分,如果要行的话,对於一位沙弥或者是比丘,由於他拥有比丘戒,或者是沙弥戒的缘故,所以在还没有行之前,他必须要先舍戒,才能够行这样的行为。

对於这一点,尤其是宗大师所创的格鲁派的教派特别严谨,之前我们所提到开许的部分。因为我们都知道,佛教最主要的根本关键就是在於「持戒」,如果出家的法师们,能够持守清净的戒律,佛法的住世是有希望的。相反的,如果出家的法师们,没有办法持守清净的律仪,是没有办法将佛法弘扬开来的。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的缘故,宗大师特别在这方面,有严谨的制定出许多的规范。而告诉了这些弟子们,虽然菩萨戒当中有许多可以开许的顺缘,但是由於身为出家众,他拥有珍贵的沙弥戒以及比丘戒的缘故,所以这些部分是没有开许的空间的。所以宗大师当时也是有想到这些部分,因此以非常严格的方式来教诫弟子,有关这一方面的内涵,而这个部分是相当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铭记在心。

以宗大师他本身而言,他那一生如果在示寂之前,也就是临终前,他依靠着明妃的话,由於他密法的修证,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在临终前依靠着明妃,他是有办法获得当生成佛的果位。虽然宗大师,他的本质跟佛是无二无别的,但是以一般的有情众生的角度看来,他还是属於有情的一部分。所以这个时候,由於他密教的证量,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标准,只要他在临终前,依靠着明妃,他是有办法在当生成就的。这一点就如同是马尔巴尊者,或者是嫣撒巴这位大师,他们都是透由明妃,在一生当中成就了圆满的佛果;而宗大师当时心相续当中的证量,与这些成就者是没有任何的差别,所以当时只要依靠着明妃,他是有办法一生成佛。但是由於他考虑到,他所创的格鲁派的教义是非常严谨的缘故,所以为了让後人也能够好好以最清净的方式来持守别解脱戒,所以他并没有使用这种方式,在一生中成就圆满的佛果。而是更进一步的,等他示寂之後,他在中阴身藉由「死亡光明」的力量,成就了圆满的佛果位。

对於以上所提到的这个部分,在座的各位都要特别的小心,也就是因此,宗大师在这个地方,也一再的以严格的方式来教诫我们,并且透由许多论文的内涵,告诉我们开许的部分,是要非常谨慎小心来行使的。既然要开许,什麽样的情况是能够开许的?对於什麽样的「境」能够开许?在开许的当下,菩萨们又必须要具备有什麽样的动机?它本身需要具备有什麽样的条件呢?请翻到第160页。第160页首先是提到了「开杀生」,也就是对於杀的行为,在什麽样的情况是可以接受开许的?首先杀的境界,也就是杀的对象,境者,谓劫贼等,爲少财故,欲害衆多声闻、独觉、菩萨,作无间业。这是行杀的对象,这里行杀的对象,最主要是提到了强盗,或者是小偷。「为少财故」为了贪爱少分的钱财,「欲害衆多声闻、独觉、菩萨」,也就是为了要贪少分的钱财,所以想要去杀害众多的声闻、独觉、菩萨等圣众,「作无间业」并且在这当下,他可能会造作无间的恶业。意乐者,以杀的菩萨而言,他本身必须要具备什麽样的动机呢?见是事已,当菩萨了解了这件事之後,发心思惟,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彼有情无间业成,堕那落迦。这个时候由於菩萨他知道了这件事情,他内心就会想到,我宁可杀死对方而自己堕入恶趣,「那落迦」指的是地狱,我宁可杀死对方而堕入地狱受苦,「终不令彼有情无间业成」也不希望对方因为杀害了罗汉和圣者,而造作了无间罪,并且堕入地狱受苦,他当下必须要有这样的意乐。

接下来,爲当来故起怜愍心,为了对方的来生着想,而心生悲愍,能换自他。於正杀时,自心或善或无记心,在正杀的当下,菩萨他本身,他的内心至少要能够呈现出善,或者是无记的状态,当知全无烦恼间杂。在杀的当下,要明了自心没有任何烦恼的现起,这个是有关杀的部分。接下来,开不与取。境分三:初者,谓诸王臣上品暴恶,於诸有情无有悲愍,专行逼恼,这个地方,第一种境界,对於极度残暴,或者是凶恶的国王以及大臣们,由於他们对於一般的平民百姓,没有任何的悲愍心,并且逼迫、打压、损恼这些民众,若令久住其位,多生非福。如果让他在位太久,其实对於他,或者对於在下的这些人民们,都不是一件好事。意乐者,谓怜愍心或利益心,也就是怜愍这些国王以及大臣,或者是为了要利益在下的无辜百姓们,废夺王位。废除国王以及大臣的官位,并且夺取王位以及政权,这是第一种境。第二者,谓劫盗贼夺他财物,着僧伽物,若塔庙物,取多物已执爲己有,纵情受用。这个部分是提到了强盗,或者是小偷,由於他们偷僧众的物品,或者是偷庙方的供养,并且占为己有,放纵尽情的挥霍以及享用。这时候的意乐,意乐者,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为了不让这些盗贼使用这些财物,因为长时间下来,反而是对他有害,而没有任何的帮助,因而提到了「当受长夜无义无利」。「无义」指的是有害的,「无利」是指对他没有任何的帮助。由是夺已,还复僧伽及窣堵波。把这些财物夺取过来之後,要将它归还给出家的僧众,或者是还给庙方。第三者,谓见执事人或守园人,取僧伽物,或塔庙物,纵情受用,非理耗失。第三种情况,见到有执事人员,或者是管家,或者是园丁等,他们偷取了僧众的物品,或者是庙方的物品,并且自己放纵的享用,无故的浪费,「非理耗失」指的是无故的浪费。意乐者,如上所说废其所主。他的意乐就如同之前所谈到的,要废掉他的识务。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

接下来看到,开欲邪行。这当中的境是提到了,境者,谓见有母邑现无系属,继心菩萨求非梵行。假使菩萨不随所欲,当致命终。这个地方是指,对於行不净行的对象,是什麽样的情况下呢?「谓见有母邑现无系属」,这当中的「母邑」指的是女子的意思。「现无系属」指的是未婚,没有丈夫的女子,「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而这位女子,由於被慾望给折磨、逼迫的缘故,这个部分在原文似乎少翻了一句,因为在《菩萨地》的戒品的正文里面,第一行中下方有提到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婬欲法。这一段,在正文并没有提到,但是在藏文版的原文里面有提到这一句话。「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而这位女子,她一心想要跟这位菩萨行不净行,「假使菩萨不随所欲」如果这位菩萨不随顺这位女子,「当致命终」对方可能会轻生而结束生命。这是所谓的对境,也就是对象。意乐,在最後倒数二行当中,意乐者,谓勿令此心生嫌恨,多生非福。最主要的意乐,是为了要让对方不要生起这种瞋恨心,而造下许多的恶业,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悲愍心行非梵行,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接下来看到第四个部分开妄语。妄语的境界是提到了,境者,谓多有情具足命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这个时候的对境,是这位众生他面临了生命的危险,他有可能会被割手,会被砍手、割鼻,甚至把眼珠挖出来等等,也就是这位众生他面临了生命的危险。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知道有人正去追杀他,别人问我们说:这个人是不是有面前经过,或者是这位众生是不是有从前面走过去等等,这时候纵使我们有看到,也不应该诚实的回答对方。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打妄语,告诉对方说:这个人,或者是这个有情,并没有从面前走过等等,而让他产生误解,这是打妄语的对境。

接下来看到第五个部分,开离间语。这当中的境指的是,境者,谓见有情爲恶朋友之所摄受。如果我们见到有一些有情众生,他被恶朋友,或者是恶知识所控制。为了让他远离这位恶知识、恶朋友的影响,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讲离间语,就是挑拨离间,让他们早日的分开,这样的话,这位有情才不会受这位恶朋友的影响,而日渐的堕落。

    接下来第六,开粗恶语。这当中的粗恶语,指的是如果有一些有情,他做了不如理法的事情,当下这位菩萨他必须要具备有什麽样的意乐呢?意乐者,谓由出粗恶语方便,能令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如果当下可以透由讲粗恶的语言,这种善巧的方便,能够让他远离不善,而让他处於善的状态,这时候是可以讲粗恶语的。所以比方平常在三大寺,纠察师们,他们都可以透由严厉的辞句,来规劝行为不检点的法师们,这个是被允许的。

第七,开绮语。所谓的开绮语,它是指如果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一些众生他必须要藉由讲绮语,才能够来调伏他,这时候讲绮语是被允许的,他并不会有所谓违犯菩萨戒的这种现象。对於身、语的这七个部分而言,在菩萨戒当中都是有所开许;但是对於意业的这三恶业而言,在菩萨戒里面是没有任何开许的空间。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部分,在科判当中提到了,重於违自分三:一失坏净命,二失坏轨则,三味着三有。首先我们看到,颂曰:忍受诸邪命。这个部分是提到了受用邪命,是会触犯菩萨戒的。在还没有提到邪命之前,我们看到第168页的第三行,五邪命相,如《宝鬘论》云:五种的邪命,就如同在《宝鬘论》中有提到,「诡诈爲利敬,密护诸根门。第一种邪命是提到了「诡诈」,所谓的诡诈它指的是什麽意思?它是为了要获取利养恭敬,所以外表很刻意假装出他有功德,或者是有修行,这个是属於诡诈的部分。第二、虚谈爲利敬,现前说软语。第二个部分是提到了「虚谈」,所谓虚谈的内涵,是指为了要讨好他人的缘故,而恭维奉承,在他人的面前故意讲好话给别人听。第三个部分,巧求爲利敬,称赞他财物。第三种邪命称之为是「巧求」,什麽样的状态是巧求的状态呢?为了想要得到别人的财物,而赞美他人的东西,刻意的说:你的东西很漂亮、很美,它很不错等等,最主要终究的目标是为了从他人之处,获取这些财物,这称之为是巧求。第四、研逼爲利敬,现前毁咨他。第四种的邪命称之为「研逼」,研逼的状态是什麽样的情况呢?为了从他人那获取利养恭敬,所以故意在他人的面前诽谤批评某人,告诉他人说:某某人其实他是很吝啬的,如果你把这些东西给他,他只会自己保管而不会布施给其他的有情。所以为了从他人那儿,获取利养或者是恭敬,所以故意在他人的前面诽谤其他的有情,这个是属於研逼。第五个部分,以利求利者,称赞先所得。」第五种邪命称之为以利求利,这是什麽样的状况呢?为了想要获取厚利,先给予他人小利,从而图谋取得厚利;为了要取得大的,所以先给别人小的,看是不是能够从他的那个地方换取更大的财物。这五种的状态都称之为邪命,如果透由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物品,其实都是很糟糕的物品,所以在这当中一开始就提到,谓随生起诡诈等事五种邪命,无有羞耻,忍受不舍,你在获取,或者是享用这些邪命的物品时,内心不感到有羞耻,「忍受不舍」你的内心不仅没有羞耻心,而且你接受,「不舍」不予对治弃舍,是染违犯。无非染犯。若爲除彼,生起欲乐,烦恼炽盛则无违犯,如随欲心转时所说。

接下来看到下一个部分,颂曰:掉举轻躁等。谓由贪分摄不寂静爲相之掉举动心,令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轻躁腾跃,令他欢笑,是染违犯。首先提到的是「掉举」,所谓的掉举,「谓由贪心摄」它是被贪心所涵摄的,「不寂静为相」并且它使得内心没有办法安住,这样的状况称之为是掉举。「令不寂静,不乐寂静」,当掉举的这种情况在内心生起时,使得内心无法平静,「高声嬉戏,諠譁纷聒,轻躁腾跃」,由於内心处在一种掉举的状态,所以外表的言行举止各方面都显得轻浮随便,「令他欢笑,是染违犯」,如果一位受持菩萨戒的菩萨,他平时的作风是这样的作风,「是染违犯」他已经违犯了俱烦恼的恶作。若由忘念起如上事,非染违犯。如果他自己本身的动机,是因为不小心忘记,而造作了以上的行为,称之为是犯下了不俱烦恼的恶作罪。

接下来看到第170页,颂曰:思一向流转。这当中所谓的「一向流转」,指的就是在轮回中流转的意思。谓见多经说诸菩萨爱乐生死,非乐涅盘,由误解彼经故,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在很多的经文以及论典当中,都有提到「菩萨爱乐生死,非乐涅盘」,在字面上都有提到这些字眼。但是有许多的人,会误解经文的意思,「起如是见,立如是论」,在内心会生起以下的邪见,并且告诉别人这种错误的论点。那是什麽样的情况呢?菩萨不应忻乐涅盘,应生厌背,他内心会觉得,所谓的「菩萨爱乐生死,非乐涅盘」的意思,是指菩萨对於涅盘,不应该要生起希求,也不应该生起欢喜心,「应生厌背」。於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深心厌离,对於烦恼,或者是随行的烦恼,在内心也不需要生起任何的恐惧,并且也不需要思惟烦恼所带来的过患,而对於烦恼生起厌离。为什麽这些人会如此的去思惟呢?他认为,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因为他认为,所谓的菩萨他最主要的任务,是以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在轮回当中不停的流转,以这样的方式利益众生,而求得无上的菩提。如果有人在受持了菩萨戒之後,内心起了这种见解,并且以这种方式为别人介绍,是染违犯。

在之前经典里面有提到「诸菩萨爱乐生死,非乐涅盘」,由於许多的人,对於经文字面上的意思产生了误解的缘故,所以会有以下这种错误的见解发生。但是这段经文它最主要的意思,「菩萨爱乐生死」这一句话背後的涵义是什麽?因为菩萨所行的利众事业,是在轮回的状态当中利益一切的有情,也就是他的内心是在不被业以及烦恼所束缚的情况下,透由内心的愿力以及大悲,他为了要利益更多的有情众生,所以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轮回当中,作投生的动作,所以所谓的「爱乐生死」它最主要的意趣,是这样的意涵。「非乐涅盘」虽然菩萨他也会为了要获得无住的涅盘,也就是成佛的果位,而生起强烈的菩提心,甚至积聚广大的福德、智慧资粮,但是他所求的涅盘并不是为了一己的苦乐问题而去寻求的,所以这当中「非乐涅盘」指的是,如果是为了自己本身的苦乐问题,而想要获得解脱,这种方式并不是菩萨乐於见到的,所以「非乐涅盘」。也就是因此,在正文中就有提到,170页的倒数第三行,起如是见何故成犯?为什麽之前生起了这种见解,会犯菩萨戒当中的恶作呢?如诸声闻忻乐涅盘,厌患烦恼,如是菩萨应当过彼百千俱胝。就如同声闻对於涅盘能够生起欢喜,生起希求,并且透由思惟烦恼所带来的过患,心生厌离,「如是菩萨应当过彼」如果是一位大乘的菩萨,他对於涅盘所生起的希求心,以及透由思惟烦恼的过患所生起的厌离心,应该比前者更超过百千俱胝倍。为什麽呢?以诸声闻唯爲一身解脱生死,尚应如是勤修正行,因为就连声闻,他为了要解决自己本身的苦乐问题,而想要获得解脱的缘故,「尚应如是勤修正行」都应该要如此努力精进的修学的话,何况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解脱生死,勤修正行。菩萨他最主要要行的是利众事业,既然要行利众事业,声闻为了自己本身都应该要如此精进修学,更何况是为了一切有情众生的这位菩萨,是故菩萨应当勤修无杂染心,所以菩萨在修学大乘法行利众事业的当下,应当修学无杂染心,也就是让内心处在没有烦恼的状态。以自未能解脱烦恼,则定不能解脱他故。因为自己本身心续的烦恼没有办法调伏,「则定不能解脱他故」,那你怎麽调伏他人心续当中的烦恼呢?

接下来看到下一段,自他俱违分二:一不护自称,二不作利他猛利加行。首先看到第一个科判,颂曰:不避护恶称。谓能引生恶声恶称恶誉之事,令自言不威肃,不堪信重。其事於己若实,不护不雪,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护雪,非染违犯。这当中提到了,如果有人批评我们说,我们的行为不检点,作事相当的吝啬,持戒不清净,行为非常恶劣时,如果就如同对方所批评一般,你具有这一些过失,应该要马上的去改善;如果没有这些过失,但是对方很刻意、恶意的要伤害你,应该要想办法去澄清。所以在正文就有提到,「谓能引生恶声恶称恶誉之事」如果他人的批评,就是如果某一种的行为会引发他人的批评,而使得你自己的恶名,会远播的话,「令自言不威肃,不堪信重」并且在这之後,你所说的话,并不会有任何的人采信,「其事於己若实」如果他人所批评的这些言论,是你自己本身所拥有的过失,「不护不雪」不护在下二行有提到,不避护者,谓过将生而不预防。就是在过失还没有生起前,不进一步的,以对治去预防它。不清雪者,谓过已生而不断除。或者是过失已经产生了,但是没有想办法去断除它,如果这件事情是与事实相符,但是你又不进一步的去作改善,「是染违犯」这个时候是违反了菩萨戒。「若事不实」如果事情的真象并不是如此,「而不护雪」这当中的「护雪」更进一步的意思,是提到了澄清,如果你不想办法去澄清它、化解它的话,「非染违犯」其实他也会违反菩萨戒,但是他是不俱烦恼的恶作罪。为什麽我们要更进一步去澄清呢?因为对於菩萨而言,他要行广大的利众事业,如果这些恶言没有办法去澄清,没有办法去避免的话,对於他要行广大的利众事业而言,是会有阻碍的。

这个地方有特别的提到「令自言不威肃,不堪信重」。意思就是指,由於透由他人,不管是与事实相符的批评,或者是与事实不相符的恶意言论,会使得我们说话没有人采信。比方说,我们说一句话,别人会认为「这都只是不过是他说说罢了!」或者是「他就像其他人说的,他是容易说谎的一个人,所以他所说的话,不应该去采信!」对於一位菩萨,如果他在行广大的利众事业时,他所说的话,没有办法让其他的有情众生采信,其实对於他在行利众事业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违缘。

接下来,不作利他猛利加行。颂曰:虽有惑不治。这个部分是提到了,当我们见到对方有重大的过失时,透由柔和的手段,没有办法调伏他人,没有办法改善他人继续造恶的这种行为,这时候我们要更进一步的透由严厉的手段,不管是透由指责,或者是处罚的方式,看是否能够改善他人的种种恶行。如果你知道透由严厉的手段是有办法调伏他人,让他人从恶的状态变成是善的状态,但是你为了不让他生起烦恼的缘故,而不以这样的方式去做,其实也会违反了菩萨戒的戒条。对於这一点,不管是一般的世间的团体,或者是僧团,每一个团体都有它的规矩在。如果有人违越了规矩,不遵守规矩的话,看是要用什麽样的方式,一开始以柔和的方式来劝告他;如果以柔和的方式劝告,对方还不接受的话,看是要用指责,还是处罚的方式。这一些特点,在佛陀在世的时候,在僧团都有执行过,所以一般的团体,也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待人处世。

以上已为各位简单的介绍,与持戒的相违品有关的恶作罪,总共有九条的恶作罪。与布施的相违品有关的恶作罪,有七条的恶作罪。接下来看到第174页,在174页的科判当中,违犯忍辱分三:一不住忍因,二不断瞋心相续,三不住对治。首先我们看到第一个部分「不住忍因」,颂曰:他骂报骂等。舍离四沙门法,是染违犯。首先提到的是「四沙门法」,四沙门法的内容是什麽呢?第一他骂不还骂,第二他怒不还怒,第三他打不还打,第四寻过不还报。如果远离了四沙门法,是染违犯,他也会触犯菩萨戒。而这当中,其中骂者,谓发瞋詈之言。所谓的他骂不还骂,指的是这当中的「骂」,「其中骂者」在《根本颂》当中有提到,他骂报骂等。如果他人以严厉的字眼,或者是难听的字眼辱骂我们,我们也以相同的方式去回报他、辱骂他人,这个时候就已经违反了第一条「他骂不还骂」的内涵。所以「其中骂者,谓发瞋詈之言」。「等」字中摄,而在《根本颂》当中有提到「等」的这个字,在「等」的这个字当中,它最主要涵的是,他瞋报瞋者,谓以令他愤恚意乐,发非爱语。如果他人对我们动怒,这时候如果我们也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并且为了使他人的内心再一次的生起瞋恚心,而以难听的字眼辱骂对方,这时候就是违反了第二条的「他怒不还怒」。他打报打者,谓以令他生苦意乐,而行捶打。比方说,他人透由某一种的行为而打我们,而我们也为了使他人感到痛苦而捶打他人,这也是违反了「他打不还打」的这一条。第四条,他弄报弄者,谓互举过犯。其实这一条是很重要的,有时候会因为别人举发我们的过失,而内心感到不满;更进一步的,也会挑对方的毛病,找对方的麻烦,所以这一点是应该要格外注意的。

接下来,不断瞋心相续分二:一自不断除,二他不断除。颂曰:轻舍诸恚者。若自於他有所侵犯,或自未爲彼疑侵犯,於此二随一。若由嫉妒增上嫌恨之心,或憍慢所制羞耻卑下,不如理谢,是染违犯。首先第一个部分「若自於他有所侵犯」,比方我们讲了某一句话,而侵犯到了对方,让对方心生不喜,或者是心生瞋怒,「或自未为彼疑侵犯」或者我们并没有说这句话,但是对方怀疑我们说,而他的内心感到不满的话,「於此二随一」在这当下,我们应该以谦卑的态度,如果有说,应该向对方道歉;如果没有说,应该向对方澄清。如果由於内心生起嫉妒,或者是嫌恨,或者是憍慢的状态,而不愿意以谦卑的态度向对方道歉,反而忽略、轻视对方,在正文中就提到了「或憍慢所制羞耻卑下」,不愿意以谦卑的态度,「不如理谢」向对方来道歉,反而忽略、轻视对方,「是染违犯」这样的行为也是违反菩萨戒的。

接下来看到第176页,第二个科判,他不断除。颂曰:弃舍他谏谢。在正文当中,因何斗诤他爲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染违犯。若无瞋恚,唯由禀性不能堪忍,不欲受谢而不受谢,非染违犯。「因何斗诤他为侵犯」自他二方,不管是因为什麽样的缘故,而他人不小心侵犯到我们,「彼还如法平等悔谢」但是之後,由於他方知错,而且他以如理的方式来到我们的面前,跟我们道歉,「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但是我们的内心,由於之前的瞋恚,或者是之前不满的情绪,「怀嫌恨心」内心怀着想要伤害别人的情绪,「欲损恼彼,不受其谢」在此同时,如果不接受对方的道歉,「是染违犯」也是违反了菩萨戒。「若无瞋恚」如果在此同时,我们的内心并没有瞋恨对方的心态,「唯由禀性不能堪忍」只是一时还无法平息心中的不满,而不接受他人的道歉,「不欲受谢而不受谢,非染违犯」虽然也是触犯了菩萨戒,但是这个部分是属於不俱烦恼的恶作罪;之前「染违犯」的部分,是俱烦恼的恶作罪。这个地方,就有提到如果因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而让对方生起了瞋怒之心,或者是不满的情绪,我们应该到别人的面前,好好的跟别人道歉,所以在这之前,有提到「轻舍诸恚者」的部分。接下来「弃舍他谏谢」最主要的内涵是,如果对方侵犯了我们,而使我们感到不满,但是对方来到我们面前道歉,我们应该也要接受对方的道歉才对。

接下来看到第三个科判,不住对治。颂曰:随逐忿心转。这一条戒最主要是提到了,若於他所才发忿心,如果对於他人生起瞋恨之心,相续执持,也就是我们在内心生起了不满的情绪,不见过患,在生起之後也不会更进一步的,去看待瞋恨所带来的过患,不修对治,并且在此的同时不修任何的对治,生已不舍,在生起之後,也不会觉得生起这种心态,对於自他二方有什麽样的伤害,是染违犯。如果在生起瞋恨之後,内心有这样的状态,也表示你触犯了菩萨戒。所以在这个地方,是提到了「随逐忿心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个地方。










相關文章:
菩萨戒
菩萨戒品释(1)
菩萨戒品释(2)律仪二十颂
菩萨戒品释(3)
菩萨戒品释(4)十八条他胜罪
菩萨戒品释(6)
菩萨戒品释(8)
菩萨戒品释(9)
菩萨戒品释(10)
菩萨戒律仪论(下)
菩萨戒律仪论(上)

上一篇(菩萨戒品释(6) ) 回目錄 下一篇(菩萨戒品释(8))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给侯刚本加油 大咪(蔡碧航) - 六月の行吟- udn部落格
纽约庄严寺
火供的开示
药师本愿功德〈尊贵创古仁波切〉
中华佛教直贡噶举协会--八八救灾专案

赞助网站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