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密煙供之殊勝功德利益 《佛子行三十七頌》甘丹東頂索巴康參 藏傳佛教在台灣學術研討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30 18:19:2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30 18:14:33   编辑部 报导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研究

忏悔本是各个宗教相当重要的自省课题,也各有各的忏悔方式。佛教忏悔方式随其所传导教化的地域,产生种种相异的仪轨;但大抵皆是依据佛经,然後揉合当地原有的思维方式、信仰仪式,衍化为适应当地习俗的仪轨组织。中国佛教忏悔仪轨导源於印度佛教的「布萨」制度,传至中国,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及道教文化的影响,发展为独具一格的忏悔仪式。因此,中国佛教忏悔仪轨既有印度佛教的精神,也有中国传统思想与民俗的脉络。


在中国,佛教忏悔仪轨称为「忏法」、「忏仪」或「行法」,随各代创制者而有种种异称;但无论名称如何改易,「忏悔」本质上是佛教徒自我修行的重要方法,通过诵经、持咒、念佛、拜佛等等方法,忏悔以往所犯无边罪业,并发愿往後积极修行,恒不退转的决心,在修这些礼拜、念诵的种种行持即是忏法。


中国通行的忏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摘自佛经所述,忏悔罪过的仪轨;一类是五悔法门,修习止观的行法。前者始自梁武帝《慈悲道场忏法》(即《梁皇忏》),後来各派都依所宗经典撰写种种忏悔行法,唐朝尤为盛行;後者为天台智顗大师首创,智者大师参照以往五悔法门以及各种礼赞文、忏悔文,形成独创一格的忏法,也成为後世天台学者创制忏法的准则。


天台忏法盛行於世,其中规模最大者,莫过於俗称「水陆法会」的忏悔仪轨。今台、港、大陆等华人地区盛行的「水陆法会」其仪轨主要根据宋朝大石志磐所撰、明朝云栖祩宏所修的《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简称《水陆仪轨》)。志磐虽为天台广智尚贤和尚传人,但於此忏法的创制,因前有所承,所以不专主天台忏法,尚包纳《梁皇忏》等旧有忏法。换言之,《水陆仪轨》综合上述两种忏法的仪轨、精神。透过《水陆仪轨》的研究可以了解佛教如何本土化以广为流传,以及义学佛教与民俗佛教如何整合、再创,而成为符合大众需求的忏悔仪轨、普度法门。本论文凡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第二节叙述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范围。第三节简述与本论文相关的近代着作。


第二章:《水陆仪轨》的历史变革与内容。第一节先释题,然後就《水陆仪轨》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缘起」传说作考据。第二节考述《水陆仪轨》的历史变革,了解其「草创期」至「成熟期」至「流布期」的关键人物、历史发展的概况;进一步探讨其在今日应具何种样貌,才能保有古风,又具新意。第三节就其内外坛之设施、意义进行分析。


第三章:《水陆仪轨》的显教思想。本章重点在於发觉仪文所蕴含的内在精神。第一节先就志磐本家,了解天台思想在《水陆仪轨》的铺陈。第二节阐释莲池最後将此忏导入弥陀净土的时代意义及其精神。第三节则论及禅、律两家与《水陆仪轨》的历史关连。


第四章:《水陆仪轨》的密教意涵。本章重点在於理清仪式的来源及其内涵。第一节探究中土密教与忏悔的关系。第二节追溯此忏所启请诸佛菩萨神只及启请的用意。第三节根据此忏所使用之咒语、仪式、坛场设置等验明其与密教的关连。第四节则对《水陆仪轨》密教仪轨之运用进行检讨。


第五章:《水陆仪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涉。中国传统思想以儒道为两大家,因此第一节透过仪文、仪式明白《水陆仪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第二节从宋代水陆会所引起佛道之争,观察道教文化在此忏的渗透。第三节综上两节分析掌握《水陆仪轨》是佛教汉化的产物,看佛教汉化的意义。


第六章:结论。第一节综合前述几章研究分析《水陆仪轨》特色。第二节探究《水陆仪轨》仪式的本质及其时代意义。

国立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91/硕士/研究生:洪锦淳   指导教授:林文彬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2
一、 研究动机……………………………………………………………………2
二、 研究目的……………………………………………………………………3
三、 研究成果……………………………………………………………………3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4
一、 研究范围……………………………………………………………………4
二、 研究方法……………………………………………………………………5
第三节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7
第二章 《水陆仪轨》的历史变革与内容
第一节 缘起及释题…………………………………………………………………11
一、 释题………………………………………………………………………..11
二、 缘起的传说………………………………………………………………..14
三、 缘起考异…………………………………………………………………..15
四、 小结………………………………………………………………………..21
第二节 历史沿革……………………………………………………………………22
一、 草创期……………………………………………………………………..23
二、 发展期……………………………………………………………………..34
三、 流布期……………………………………………………………………..42
四、 小结………………………………………………………………………..44
第三节 《水陆仪轨》的内容设施…………………………………………………45
一、 组织大要…………………………………………………………………..46
二、 外坛设施及其意义………………………………………………………..48
三、 内坛设施及其意义………………………………………………………..56
第三章 《水陆仪轨》的显教思想
第一节 天台思想在《水陆仪轨》的演绎……………………………………………67
一、 界说………………………………………………………………………..67
二、 教理演述…………………………………………………………………..68
三、 台家忏悔仪轨的特色……………………………………………………..83
四、 小结………………………………………………………………………..88
第二节 净土思想在《水陆仪轨》的铺陈
一、 净土界说…………………………………………………………………..88
二、 净土宗与《水陆仪轨》的历史渊源………………………………………89
三、 净土思想在《水陆仪轨》的彰显…………………………………………97
四、 净土法门与忏法的同质性………………………………………………104
第三节 《水陆仪轨》与禅、律两家………………………………………………105
一、 禅宗与《水陆仪轨》………………………………………………………106
二、 戒律在《水陆仪轨》中的意义……………………………………………110
第四章 《水陆仪轨》的密教意涵
第一节 中土密教与忏悔法门
一、 密教释义…………………………………………………………………121
二、 中土密教简史……………………………………………………………122
三、 中土密教忏仪的建立……………………………………………………124
第二节 《水陆仪轨》中的密教神只
一、 诸佛………………………………………………………………………129
二、 菩萨………………………………………………………………………133
三、 明王………………………………………………………………………134
四、 诸天………………………………………………………………………138
第三节 《水陆仪轨》中的密教仪式
一、 《水陆仪轨》的陀罗尼
二、 《水陆仪轨》密教仪式之运用

三、 《水陆仪轨》坛场密教化
第四节 《水陆仪轨》密仪运用之检讨……………………………………………155
第五章 《水陆仪轨》对儒道两家的涵融………………………………………………158
第一节 《水陆仪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158
一、 孝道的发扬………………………………………………………………158
二、 祭祀的继承..………………………………………………………….….161
三、 博施济众的深广化………………………………………………………165
第二节 《水陆仪轨》对道教文化的融摄………………………………………..169
一、 《水陆仪轨》与佛道之争……………………………………………….169
二、 《水陆仪轨》的道教神只谱系…………………………………………172
三、 《水陆仪轨》的道教科仪……………………………………………….177
第三节 从《水陆仪轨》看佛教汉化的意义………………………………………186
第六章 结论……………………………………………………………………………..189
第一节 《水陆仪轨》的特色………………………………………………………189
一、 继承天台忏法……………………………………………………………189
二、 重视戒法…………………………………………………………………190
三、 以西方净土为依归………………………………………………………191
四、 集忏法之大成……………………………………………………………192
第二节 《水陆仪轨》的精神………………………………………………………193
徵引书目…………………………………………………………………………………...198
附件………………………………………………………………………………………...209
附图………………………………………………………………………………………...213




徵引书目
壹:用书说明
《大》=《大正新修大藏经》﹝日﹞高楠顺次郎(1866─1945)等编。(东京:大藏经刊行会,1924─35。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10)
T=CBETA电子佛典《大正新修大藏经》光碟版第二版(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0)no.表示在T中经典的序号。(T13, no. 418)即《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三册编号418号
《中华藏》=《中华大藏经》(台北:修订中华大藏经会印行,1968)
《续》=《新修卍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3再版)
《水陆画》=《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山西省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03)
《道藏》=《正统道藏》(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10初版)
《十三经》:(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清.阮元用文选楼藏本校勘,清.嘉庆二十年重刊宋本1955初版)
《二十五史》:(杨家骆主编,台北:鼎文书局,1975-1981)
贰:书目
一、经论
後汉.月氏支娄迦谶《般舟三昧经》(T13, no. 418)
後汉.失译人《佛说摩尼罗亶经》(T21, no. 1393)
东魏.昙鸾《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T40, no. 1819)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T14, no. 453)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T21, no. 1331)
东晋.竺昙无兰译《寂志果经》(T01, no.22)
东晋.竺难提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T20, no. 1043)
东晋.郗超《奉法要》《弘明集》(T52, no.2102)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T02, no. 125)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T02, no. 125)
东晋.慧远《无量寿经义疏》(T37, no. 1745)
晋.失译人名《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T21, no. 1332)
刘宋.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T09, no. 277)
刘宋.昙摩蜜多译《观虚空藏菩萨经》(T13, no. 409)
刘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T12, no. 365)
刘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T20, no. 1161)
刘宋.陆修静〈受持八戒斋文〉(《道藏》第37册)
刘宋.陶弘景〈洞玄灵宝五感文〉(《道藏》第55册)
刘宋.陶弘景《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道藏》第5册)
萧齐.跋陀罗译《善见律毘婆沙》(T24, no. 1462)
梁.大法师《慈悲道场忏法》(T45, no. 1909)
梁.失译人《陀罗尼杂集》(T21, no. 1336)
梁.僧伽陀罗译《孔雀王咒经》(T19, no. 984)
元魏.昙曜译《大吉义神咒经》(T21, no. 1335)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大集经》(T13, no. 397)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T12, no. 374)
北凉.昙无谶译《金光明经》(T16, no. 663)
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T30, no. 1581)
北凉录.失译人名《大方广十轮经》(T13, no. 410)
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T24, no. 1485b)
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T26, no. 1521)
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T25, no. 1509)
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T30, no. 1564)
姚秦.鸠摩罗什译《孔雀王咒经》(T19, no. 988)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T12, no. 366)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T09, no. 262)
姚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T24, no. 1484)
隋.吉藏撰《法华义疏》(T34, no. 1721)
隋.智顗《方等三昧行法》(T46, no. 1940)
隋.智顗《法华三昧忏仪》(T46 no. 1941)
隋.智顗说,法慎记,灌顶再治《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T46, no. 1916)
隋.智顗说,灌顶记《妙法莲华经玄义》(T33, no. 1716)
隋.智顗说,灌顶记《法华三昧忏仪》(T46, no. 1941)
隋.智顗说,灌顶记《金光明经文句》(T39, no. 1785)
隋.智顗说,灌顶记《菩萨戒义疏》(T40, no. 1811)
隋.智顗说,灌顶记《摩诃止观》(T46, no. 1911)
隋.智顗说,灌顶记《观音玄义》(T34, no. 1726)
隋.智顗说《阿弥陀经义记》(T37, no. 1755)
隋.智顗说《净土十疑论》(T47, no. 1961)
隋.智顗说《观无量寿佛经疏》(T37, no. 1750)
隋.灌顶《天台八教大意》(T46, no. 1930)
隋.灌顶《国清百录》(T46, no. 1934)
隋.灌顶撰,唐.湛然再治《大般涅盘经疏》(T38, no. 1767)
唐.一行记《大毘卢遮那成佛经疏》(T39, no. 1796)
唐.不可思议撰《大毘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T39, no. 1797)
唐.不空《焰罗王供行法次第》(T21, no.1290)
唐.不空译《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T18, no. 860)
唐.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T20, no. 1177,)
唐.不空译《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T21, no. 1313)
唐.不空译《佛说摩利支天经》(T21, no. 1255)
唐.不空译《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T19, no. 963)
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T32, no. 1665)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T18, no. 878)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T20, no1171)
唐.不空译《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T21, no. 1214)
唐.不空译《蕤呬耶经》(T18, no.897)
唐.不空译《总释陀罗尼义赞》(T18, no. 902)
唐.司马承祯《天隐子》(《道藏》第36册)
唐.玄奘《菩萨戒羯磨文》(T24, no. 1499)
唐.玄奘译《佛地经论》(T26, no. 1530)
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T30, no. 1579)
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T19, no. 969)
唐.杜预注《十三经注疏.左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清.阮元用文选楼藏本校勘,清.嘉庆二十年重刊宋本)
唐.杜预注《十三经注疏.周礼》
唐.杜预注《十三经注疏.礼记》
唐.宗密《圆觉经修证仪》《续》128)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T40, no. 1813)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T18, no. 866)
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T18, no. 901)
唐.阿质达霰译《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T21, no. 1227)
唐.阿谟伽撰《焰罗王供行法次第》(T21, no. 1290)
唐.般若译《诸佛境界摄真实经》(T18, no. 868)
唐.湛然《止观义例》(T46, no. 1913)
唐.湛然《止观辅行传弘决》(T46, no. 1912)
唐.湛然《法华三昧忏仪》(T46, no. 1941)
唐.湛然《金刚錍》(T46, no. 1932)
唐.善无谓《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T19, no. 973)
唐.善导《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T47, no. 1979)
唐.善导《观无量寿佛经疏》(T37, no. 1753)
唐.善导集《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T47, no. 1959)
唐.菩提仙、净智金刚译《大圣妙吉祥菩萨秘密八字陀罗尼修行曼荼罗次第仪轨法》 (T20, no. 1184)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T19, no. 951)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T20, no. 1092)
唐.菩提流志译《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T19, no. 952)
唐.菩提流志译《六字神咒经》(T20, no. 1180)
唐.菩提流志译《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T19, no. 1006)
唐.义净译《佛说大孔雀咒王经》(T19, no. 985)
唐.义净译《佛说无常经》(T17, no. 801)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T10, no. 293)
唐.实叉难陀译《地藏菩萨本愿经》(T13, no.412)
唐.实叉难陀译《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T21, no. 1314)
唐.输迦婆罗译《苏悉地羯罗经》(T18, no. 893)
唐.输婆迦罗译《地藏菩萨仪轨》(T20, no. 1158)
失译人名《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T19, no. 946)
失译人名《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T21, no. 1230)
五代.谛观《天台四教仪》(T46, no. 1931)
宋.元照《观无量寿佛经义疏》(T37, no. 1754)
宋.天息灾译《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T21, no. 1257)
宋.守诠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续》120)
宋.志磐撰,明.莲池重订《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续》129册)
宋.法贤译《佛说妙吉祥最胜根本大教经》(T21, no. 1217)
宋.知礼《金光明最胜忏仪》(T46, no. 1946)
宋.知礼《金光明经文句记》(T39, no. 1786)
宋.知礼《观音玄义记》(T34, no. 1727)
宋.慈贤译《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T20, no. 1192)
宋.遵式《金光明忏法补助仪》(T46, no. 1945)
宋.遵式《炽盛光道场念诵仪》(T46, no. 1951)
宋.吕元素《道门定制》(《道藏》第53册)
宋.宁全真《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52册)
元.沙罗巴译《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T19, no. 925)
明.中端正参等编《楚石梵琦禅师语录》(《续》124)
明.正除等编《愚庵智及禅师语录》(《续》124)
明.祩宏《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续》129)
明.祩宏《瑜伽集要施食仪轨》(《续》104)
明.祩宏《弥陀疏钞》(《续》33)
明.智旭《宝王三昧念佛直指》(T47, no. 1974)
明.智旭《灵峰宗论》,台中:青莲出版社,1994.04.08
明.传灯《弥陀圆中钞》,高雄:和裕出版社,1996.05初版
清.工布查布译《造像量度经》(《续》87)
清.工布查布译《造像量度经解》 (T21, no. 1419)
清.弘赞集《供诸天科仪》(《续》129)
清.咫观《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续》129)
清.仪润《水陆仪轨会本》,台北:宏愿出版社,1995.05出版
《女青鬼律》(《道藏》第30册)
《太平经》(《道藏》第41册)
《道法会元》(《道藏》第48册)
《道教义枢》(《道藏》第41册)
《云笈七签》(《道藏》第37册)
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06一版
知性《地藏经演孝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3.01
持松《密教通关》,台北:武陵出版社,1988.08
劳政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09
会性《大藏会阅》,台北:天华出版社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
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12,11版
圣严《菩萨戒指要》,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02
圣严着,关世谦译《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11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08
二、史传
西汉.司马迁《史记》,(杨家骆主编,台北:鼎文书局,1975-1981)
东汉.班固《汉书》
晋.陈寿《三国志》
南朝宋.范晔《後汉书》
梁.沈约《宋书》
梁.萧子显《南齐书》
隋.灌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 (T50, no. 2050)
唐.李延寿《南史》
唐.房玄龄《晋书》
唐.姚思廉《梁书》
唐.智昇《开元释教录》(T55, no. 2154)
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T55, no. 2157)
唐.道世《法苑珠林》(T53, no. 2122)
唐.道宣《续高僧传》(T50, no.2060)
唐.靖迈《古今译经图纪》(T55, no. 2151)
钱唐.智圆《维摩经略疏垂裕记》(T38, no. 1779)
宋.元照《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T40, no. 1805)
宋.宋祈、欧阳修等着《新唐书》
宋.志磐《佛祖统纪》(T49, no. 2035)
宋.宗监《释门正统》(《续》130)
宋.延寿《宗镜录》(T48, no. 2016)
宋.道诚《释氏要览》(T54, no. 2127)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宋.赞宁《大宋僧史略》(T54, no. 2126)
宋.赞宁《宋高僧传》(T50, no. 2061)
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T49, no. 2036)
元.脱脱等撰《宋史》
元.普度《庐山莲宗宝监》(T47, no. 1973)
元.觉岸《释氏稽古略》(T49, no. 2037)
明.幻轮《释监稽古略续集》(T49, no. 2038)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07一版五刷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08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02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06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01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铎出版社,1988.09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高雄: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04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台北:国家出版社,2001.04出版
褚伯思《中国佛学史论》,台北: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01
潘桂明、吴忠伟《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12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台北:汉声出版社,1972.12台景印一版
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05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1
﹝日﹞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台北:武陵出版社,1993.11,初版
﹝日﹞中村元等着,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05
﹝日﹞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讲堂,1974
﹝日﹞鎌田茂雄,关世谦译《中国佛教史》,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09
﹝日﹞鎌田茂雄,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4.01初版
三、文集
梁.僧佑《出三藏记集》(T55, no. 2145)
梁.僧佑《弘明集》(T52, no. 2102)
隋(?).信行《翻梵语》(T54, no. 2130)
唐.法藏《华严经问答》(T45, no. 1873)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T52, no.2104)
唐.道宣《广弘明集》(T52, no. 2103)
唐.道镜.善道共集《念佛镜》(T47, no. 1966)
唐.善导集《往生礼赞偈》(T47, no. 1979)
《全唐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12
《列子》,(《诸子集成》,《唐四部备要》),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54
宋.希麟集《续一切经音义》(T54, no. 2129)
宋.宗晓《施食通览》(《续》101)
宋.宗晓《乐邦文类》(T47, no. 1969)
宋.遵式《金园集》(《续》101)
宋.苏轼〈水陆法像赞并序〉(《续》101)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台北:商务书局1968,采文渊阁《四库全书》)
明.袁弘道《西方合论》(T47, no. 1976)
明.祩宏《竹窗随笔》(《中华藏》第二辑129)
明.祩宏《自知录》(《中华藏》第二辑128)
明.祩宏《云栖共住规约》(《中华藏》第二辑129)
明.祩宏《缁门崇行录》(《中华藏》第二辑128)
明.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10,一版三刷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一版
清.仪润《百丈清规证义记》(《续》111)
中国道教协会编《道教神仙画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04,一版二刷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06
冉云华〈中国佛教对孝道的受容及後果〉,傅伟勳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出版社,1990.10)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06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0,一版二刷
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09,初版
周叔迦《法苑谈丛》,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06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1
康学伟《先秦孝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10
张清泉《北宋契嵩的儒释融会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07一版
张运华《中国传统佛教仪轨》,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张泽洪《道教斋醮符咒仪式》,成都:巴蜀书社,1999.04一版一刷
虚云述,李缵铮记,岑学吕主编《虚云和尚法汇》台北:佛教出版社,1974.09
业露华《中国佛教伦理思想》,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06
杨文惠《等不等观杂录》,台北:河洛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73.12台景印一版
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8一版
刘仲宇《道教法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01一版
慧广《忏悔的理论与方法》,高雄:解脱道出版社,1996.06四版
萧登福《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10
蓝吉富〈讽诵在大乘佛教中的意义〉,收在《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印顺导师九秩华诞祝寿文集》释恒清主编,台北:东大出版社,1995.04
﹝日﹞牧田谛亮,方广錩译〈水陆法会小考〉《佛教与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1
﹝法﹞孟德斯鸠,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台北:台湾商务书局,1977
﹝意﹞马里奥.布萨格里着〈中亚绘画〉许建英、何汉民译,收在《中亚佛教艺术》,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07
依.凡.亚布洛柯夫着,王孝云、王学富译《宗教社会学》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
四、期刊论文
永禄〈略说经忏〉,《法音》,1997,12期,p32—33
吴海勇、李振荣〈略论佛教忏悔在中土的传播与影响〉,《法音》,1998,12期,p34—35
吴艺苑《《慈悲水忏》与中国佛教忏悔思想》,台北: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06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色〉,《北京大学学报》,1996,第4期,p55—60
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收在《道教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1.02,p241—256
徐自强〈《梁皇忏》初探〉,《中华佛学研究》第二期,1998,p176—206
陈荣富〈论「江东佛教风格」的形成〉,《浙江学刊》,1997,第5期(总第106期),p91—94
傅伟勳〈大小兼受戒、单受菩萨戒与无戒之戒──中日佛教戒律观的评较考察〉《中华佛学学报》第六期,1993.07,p73—101
刘昌佳〈从《聊斋》看民间的佛教信仰〉,《中国文化月刊》,259期,2001.10,p70—88
欧阳镇〈试述梁武帝力促佛教僧制的中国化〉,《江西社会科学》,1996,11期,p63—65
萧丽芬(即释大睿)《天台忏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06庄明兴《中国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06






上一篇(明清金刚经灵验记之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供养施食集资法要教授
《智成春36班→增上314班》 - Yahoo!奇摩部落格
格巴多杰仁波切部落格
儿童阅读计划-一粒麦子基金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概要

赞助网站
不解巖寺
供養佛說解脫經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