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續法林12月弘法課程表 高雄市舊譯顯密法林佛學會11月份法訊 仁波切出境通知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3)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26:42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26:02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3)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724上午

3

昨天我们在《四百论》的时候,有谈到了整个修法的次第,这句的偈颂文《四百论》里面有说到了,「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後遮一切见,如此为智者。」我想针对这个偈颂文作些解释。佛陀在讲四圣谛的时候,先讲到了实际的状况,就是以四谛的性质而去作解说的。就讲到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讲到最基本上实际上的状况如何。之後说到四谛的作用,在讲四谛作用的时候,佛是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他曾经有说到这不同四谛的作用。

也就是说,一切我们想要的这个快乐,和我们不想要的痛苦,都是由因果而产生的。既然快乐有快乐之因,痛苦有痛苦之因的话,那我们要如何取舍呢?是要透过知苦、断集的方式来取舍的,这是属於痛苦的部份,快乐的部份就是属於证灭、修道了。

首先先讲到知苦,为什麽我们要知苦呢?因为我们对痛苦的认知越深刻的话,我们对於痛苦的因缘,自然就想要去舍弃他,就想要去消灭他、断除他。可是痛苦的因缘,并非是靠自然的去断除,而是以精进力,刻意、蓄意的去断除。所以对於痛苦的认知越深,那痛苦的因缘我们就会想要,更强烈的想要去消灭他,因此而说了知苦、断集。也就是说我们对痛苦了解越深的话,那断掉痛苦因缘的希求心则会越强,所以先说知苦、後说断集的。

昨天我们有说到了,在《四百论》的修持的次第而言,先说到了增上生,再说决定胜。以增上生为目标的内涵下,他有没有办法来配合四圣谛的内涵来诠释呢?这也是有的。那也就是说,增上生也就是後世的这种天人之身,增上生的唯一阻缘,最主要的逆缘是什麽呢?就是非福业,也就是所谓的恶业。所以这个是获得增上生的最大阻缘的一个因,所以我们以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它是属於集谛。由此而产生的苦谛是什麽呢?就是让我们堕落到後世的这个三恶道,这是属於以增上生为目标的修行者而言,必须要去认识的苦谛。

在此的苦谛,就并非是人道或是增上生的痛苦,不是!而是三恶道的这种痛苦了。我们之前不是说到了苦谛吗?苦谛可以分三者:苦苦、坏苦以及行苦。苦苦就是所谓的这种强烈的痛苦感受,但是这种痛苦的感受,并不是在增上生上,所拥有的痛苦的感受,最主要是说到三恶道的这种痛苦的感受。这种三恶道的痛苦,最主要是从那里来的呢?是从非福业而来的,所以三恶道的苦谛,非福业的集谛。这是靠什麽样的方法来消灭呢?是靠十善道,靠断十恶业的这种的断除,这种的道谛,来获证远离三恶道的灭谛的。所以在此的道谛就是十善道,在此的灭谛就是远离三恶趣的增上生的这个灭谛。

在此的集谛烦恼,并不是很单纯的贪瞋痴,而是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和一般的贪瞋痴这是不同的。如同之前所说的,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是,并非自己的东西想要去占有的贪,这才是十恶业里面的贪。但是一般贪瞋痴里面的贪,范围就更广了,十恶业里面的贪,必须要是缘非自己以外的东西,想要夺取为己有的这种贪心。

十恶业里面的瞋心,就是想要伤害别人的瞋心,而并非只是一种生气或只是一种瞋怒而已。十恶业里面的痴心,并不是三毒里面的痴心这麽的单纯,而是毁坏因果的一种邪见,这是十恶业里面的痴心。

这种十恶业的贪瞋痴,就是以增上生为主的这个修行者,所要去断除的烦恼集谛。由这个烦恼的集谛,会造成身语恶业的种种的七种恶业,就像身的恶业有三,语的恶业有四,这是属於业的集谛。由此会产生三恶道的痛苦,三恶道的苦谛。所以在此并没有讲到,非常广大的烦恼的行相。最主要是针对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所作断除,於是让自己生生世世获得增上生的安乐。这是以增上生为目标的情况下,配合着四圣谛来说的取舍之道,所以它的灭谛就是远离三恶道的灭谛,它的道谛就是十善道的道谛。

但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第二句话,「中应遣除我」。所以先遮遣非福,就是说增上生为目标,但是「中应遣除我」是以解脱为目标。在解释「中应遣除我」的时候,我们再跳回刚刚,我们不是说苦谛可以分三种,第一个是苦苦,第二个是坏苦,第三个行苦。坏苦是什麽呢?坏苦就是讲到世间安乐的感受。世间人认为这种荣华富贵的享受,也就是一切有漏的安乐,一切有漏的快乐,其实都是一种痛苦的性质。这是在更高一层次的修行者,必须要去思惟的内涵,那也就是第二句话「中应遣除我」。

不只是世间有漏快乐的感受是痛苦以外,最主要的是第三种的痛苦性质,第三种的苦谛,思惟苦谛,其实它最主要的内涵,就是思惟行苦了。所以不只是单纯的这种三恶趣的苦苦而已,而是一切的,只要被业和烦恼所形成的话,这一切都是痛苦,这一切都是苦性。这个苦谛的范围就非常的广大了,所以不只是三恶趣以外,就连三善趣都也包含在里面,甚至於增上生的这种痛苦都包含在里面,所以在此的苦谛的范围,是包括了一切六界的有情众生。在此的集谛是什麽呢?不只是非福业以外,连投生轮回的这种引业的福业,以及不动业,都是属於在此的业集谛。在此的烦恼集谛,不只是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以外,而是一般三毒的烦恼贪瞋痴。

在此又可以五种的见烦恼等,所以说到非常广大的烦恼行相。这个就是在此为了获得解脱,以解脱为目标而言的人,他必须要去断除的烦恼集谛。这个烦恼的集谛是可以断除的,於是而去获证这种的灭谛。其方法是什麽呢?因为一切烦恼的根本,是来自於真实执着,也就是所谓的无明我执。这个无明我执,唯有透过了解空性的智慧,才能够去断除,而且是现证空性的智慧才有办法的。所以现证空性的智慧,就是在此的道谛。所以就是第二句,「中应遣除我」。

以遮止非福业的这种所谓的苦谛和集谛之後,我们下一步要去作什麽呢?进一步的去断除一切烦恼,和烦恼所留下来的这种苦谛,这是靠什麽样的方法来断除呢?是靠现证空性的力量去断除的。所以「中应遣除我」的苦集灭道四谛的内涵,就如同之前所说的,苦谛就是行苦,在此的集谛,就是一切的烦恼和烦恼所产生的业,在此的灭谛就是断除烦恼的灭谛,在此的道谛就是现证空性的道谛。

当然在这句话的解释,有另外一种解说的方法,但是我平常是以这种的方式来解说,就能够配合大小乘整个圆满的内涵来应用,或来解说,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会比较圆满。

後面说了最後一句话「後遮一切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不只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已,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必须要成就无上菩提。为了能够获得一切遍智,所以我们必须要断除所知障。所以必须要透过菩提心的广大资粮来成办空正见,才有办法对治所知障的。所以说到了後遮一切见。以这种方式来解说,我觉得这是比较圆满。

「如此为智者」平常在解释的时候,尤其在解释第二句的时候,也就是「中应遣除我」的时候,有另外一种解释的方法。说是:中应遣除粗分的我,再来断除最深奥的这种我的见解,虽然有这种的讲法,也就是中应遣除我,是指粗分的我执,後遮一切见的这个见,是讲到深微的我执。可是我在此不用这种的方法来解释,我是以另外一种方法解释,我想应该是没有问题。如果今天提婆菩萨在场的话,他应该不会对我有所指责,我想他也会同意的。

一般如果我们患了疾病,这个疾病如果是可以被治疗的话,当然我们会想尽办法去治疗它,因为它是可以被治疗的一种疾病。如果这种病是没有办法被治疗的话,那我们会觉得无可奈何,以其这样还不如不要去想。因为你让自己不要去想这种的病况,说不定在心灵上会比较舒服一点。否则的话,不只身体会有这种疾病的痛苦以外,可能会因为反覆的去想这个病的问题,所以会让你的心灵多加了一分痛苦,苦上加上。所以这也是为什麽当我们,如果患得了不可治疗的疾病的时候,那医生也会劝我们说,我们要随着病人的意愿,让他随心所欲,让他作什麽就作什麽,让吃什麽就吃什麽,因为是无可救药了,没有办法去治疗了。

所以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不想要的痛苦,是没有办法解除的话,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话,那了解痛苦是没有什麽意义的。那还不如跟畜生道一样,不要去想痛苦,吃饱睡、睡饱吃,这样最舒服了、最快乐了,因为痛苦是不能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麽佛陀,没有只讲二圣谛,而是讲到四圣谛。他没有讲到苦谛和集谛而已,他讲到苦谛和集谛是可以被解脱的,因为有了灭谛和道谛。所以今天我们不想要的痛苦,不是说杞人忧天,无法解决、无法断除,而是可以被断除的,因为有了灭谛和道谛。所以这样的话,认知痛苦就很有意义了。这也是为什麽佛陀说的,要证灭修道,因为痛苦是可以被解脱的,痛苦是可以解除的。为什麽呢?因为痛苦的因,是可以被消灭的,这样的话我们认知痛苦,就非常非常的有意义了,所以我们要获得解脱。

要了解到整个四圣谛的内涵之前,我们必须要对解脱的内涵上要有所概念,这样才有办法更深刻的去了解到四圣谛的内涵。否则的话,你会觉得说,学佛机乎没有方向,迷失了目标,会有这种的感觉。所以当我们成为了佛教徒,接受归依仪轨的时候,我们说到了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月称菩萨也说到了,佛法僧这三宝,是希求解脱者之归依处,这句话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归依有分很多种,也就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想要去依赖。这种的依赖心,其实就是一种所谓的归依,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投靠、依赖。所以像今天下很大的雨,如果你被淋得很湿,你祈求三宝,你归依三宝让雨停下来的话,这个不是我们要求的一个归依,那还不如拿一个雨伞就好了。与其念归依三宝,还不如拿一个雨伞,这样更有效,因为它可以帮你挡雨。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我肚子好饿哦!所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是没有用处的,因为这不是我们归依的用途,也不是佛陀,或者三宝救护我们的方法,这时候直接吃饭是最有效的。所以一般的归依有分很多种,祈求救护的这种内涵有很多种,可是佛教徒所要去了解的归依的内涵,就如同月称菩萨所说的,是希求解脱者之归依处,我们要按照这句话的内容,来作解释。

当然这个解脱有很多种解释的方式,外道者他们有说到他们的解脱,可是在此的解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是来自於内心的烦恼。如果要从内心上彻底的拿掉,彻底的断除一切烦恼和烦恼种子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现证空性的智慧。以这种方式而获得的解脱,如果要去希求的话,归依的对象只有三个,那就是佛法僧,那确实是如此。因为在这世界上,虽然很多的宗教信仰,每一个宗教信仰都会讲他归依之理,或归依之途径,归依的内容。可是真正讲到无我见解的,以无我见来获得解脱的,就只有佛法而已。真正自由宣说无我的这个导师,也是佛陀而已。因此若要获得这种解脱的话,我们要归依的对象就只有三宝而已。

在三宝里面最主要就是法宝,所以我们叫正归依法宝。为什麽呢?因为法宝的内涵是什麽呢?法宝有两者,一个叫做灭的功德,一个叫做道的功德,也就是灭谛和道谛,这两个就是法宝。为什麽呢?因为所谓的法,梵文的意思就是被救护的意思。我们什麽时候才会真正的被救护?就是当我们的内心生起了灭功德,当我们的内心生起了道功德的时候,我们才有办法直接的去消灭烦恼、摧毁烦恼,这时候才有办法以自己的力量,让自己获得救护。这也是为什麽我们说法宝是正归依,因为真正能够让我们获得救护的,就是唯有透过自己的内心里面生起了灭功德和道功德的当下,才有办法让自己获得救护的,所以说到法宝是正归依。这个我们必须要去认知。以自己的经验来为我们无碍的、自在的、自由宣说的导师,就是佛宝,如同像医生一样。法宝好像我们服用的药物,因此我们要去归依。

僧宝为什麽要去归依呢?在此的僧宝最主要讲到了有学道时候的圣者,这个是我们修行上的模范,或者是修行的一个归依也可以这麽说。为什麽呢?就像如果我们去参加一个赛跑的一个比赛,或者马拉松比赛的话,如果大家都跑得很远,自己剩下最後一个人,自己一个人好像在那边跑的话,会觉得没有心力再继续跑下去了。所以当我们再去走上修行之道,我们只看到佛的这种长远目标的话,会觉得提不起心力。因为你会觉得你跟佛之间距离差得太远,因为你觉得四周没有人。可是僧宝,是讲到现证空性的这个圣者。可是之前有加行道,加行道之前有资粮道,资粮道之前就是未入道的像我们凡夫来讲,就是未入道的凡夫。所以我们看整个道次第,会觉得说未入道的凡夫,和已入道的资粮道中间好像只有差一步而已。资粮道和加行道中间好像只有差一步,所以我们未入道的凡夫,跟加行道的距离好像只有两三步的感觉,会觉得很接近。加行道再跨过去就是见道,见道就是僧宝,就是所谓的圣者。所以我们会觉得距离很接近,会有希望的感觉,不会像是佛一样的,好像很遥远的天国或天边的感觉,不会有这种的挫折感。会让我们内心产生无比的信心和自信,会觉得说我也可以作到,所以而去说到了归依僧宝。

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生起,对三宝的归依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对正归依法宝的内容要有所领悟才有办法。这种的领悟就必须要从四圣谛里面,灭谛和道谛的内涵上来认知才有办法的。灭谛和道谛的内容去认知之後,我们再回归之前的苦谛和集谛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更深入的去体悟它,或是领悟它的一个内涵,那才会真正的体悟到知苦是多麽的重要。所以整个佛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教义,如果你对一个教义认知越深的话,它自然能帮助你对其他领域上的认知。所以你对教理认识的时候,必须要整体的来了解,而且它之间都具有一个互相密切的关系。否则我们去了解教理的时候,没有这个整体的架构,只是单纯的了解某部份的教义的话,那变成我们思考的模式并不完整,这样很容易走入歧途,或者走火入魔。

我有一个认识的格西拉,有次我们见面的时候,那格西拉就跟我说,他非常、非常的气愤,或者非常的失望,或者非常沮丧难过。於是我就问他,为什麽你要这麽样的不高兴或者是难过呢?於是他说,因为我一直在想无常,我一直在想死无常。其实想死无常本身并没有问题,其实一般思惟死无常是没有问题的,思惟死无常是正确的,可是思惟的模式错误了。因为在思惟死无常的时候,没有用全面性的思惟方式,来去想死无常的内涵。他只是想自己会死、会死而已,他并没有想,因为自己会死而要去策励自己,或者让自己更积极的修学善法,他并没有想到这方面的内涵,所以代表他的思惟模式并不完整。

所以我们在修学襌定,三摩地的时候,不是一直往内心收摄。在经典里面有说到,修学三摩地的时候,应该让自己身心欢喜,要去思惟这方面的内涵,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一直往内心收摄,很有可能会造成内心的闷、闷的一种感觉,很闷气的一种感觉,或者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不快乐的一种感觉。当然我们如果是认真想要修行的话,我们就要去注意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认真想要去修行的话,那也就无所谓了。

总言之,我们要去学习教理的时候,要以一种非常全面性的、很完整性的,来认知整个教理,这样的话我们去思惟整个痛苦、认知痛苦,才有意义的。否则像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不认为自己有精神病,所以当医生跟他说,你是精神病患者,他会非常的生气,我那有病?其实他已经有病了。自己如果不知道自己有病的话,就不可能从精神病的医生去获得治疗般。同样的,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痛苦的话,自己人在痛苦可能还不知道,烦恼的痛苦,烦恼的病。如同像精神病患者,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了精神病的话,自然就不会想要去接受精神病的治疗般。所以同样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内心被烦恼给控制,具有烦恼之病的话,那我们就不会想要去投靠三宝,来解决我们内心烦恼的这种疾病,因此知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知道痛苦,知道烦恼所带来的这种不自在,知道烦恼所带来的种种苦恼的困扰的话,我们才会想要针对烦恼,去寻求烦恼之因,痛苦之因,才会想要去断集。

如果这个集可以被断的话,我们自然就会想要去证灭。证灭的意思,就是从烦恼的这个因,或者苦因当中获得解脱。我们才会想要去证得解脱,这个解脱叫证灭。为了能够证灭,我们想要去修道的。所以这个四圣谛,以及四圣谛的作用如何去取舍的这个内涵,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要好好的去学习。

其实提婆菩萨所着作的这个《四百论》的内涵,是依据龙树菩萨所作的解说,他只是作一些补充而已。但是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面,首先也是讲到如何获得增上生之理,之後再讲到如何获得决定胜之理。增上生就是人天生,决定胜就是说解脱,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位。就说到这个前後的次第之後,龙树菩萨又说到一个偈颂文。偈颂文的内涵就是说,大悲心、菩提心以及空正见这三者,是一切大乘修行者最主要的一个根本,於是就说到了整个非常详细的大乘修行。

如果我们要再更深入的去了解的话,我们就要配合《中论》的第26品,当中有这样一句偈颂文,也就是说,透过无明而去如何流转十二支缘起,如何流转生死的这个道理,就非常的详细了。如果我们要更仔细的去了解到无明的内涵,我们可以配合《中论》的第十八品,要去了解到我执到底是怎麽样的行相,那自然才会真正的了解到,原来被我执给控制的话,由我执而去形成的话,就没有真正的自在、真正的安乐,我们才有办法整体的去了解到整个佛法的内义。要不然我们没有这个基本的架构,我们再去看这些教理的时候,好像会觉得这是分开的,这是分散的,没有办法凝聚在一起,会有这种的危险,所以因此我觉得我必须要去强调这一部份的内涵。

    大约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在那个时候,有许多的西藏人,如同我在之前说的,他们在修舖道路,在咕噜的那个地方,有大约上千的西藏人。有一个美国的女士,她就来看我,非常、非常善良的一位女士,具有非常慈悲的善心。她在咕噜的那个地方,她来看我,她知道那边有一些藏人,她说这些人真的非常善良,非常的友善,无论遭遇再大的困难,但是他们还仍然保持一颗温暖和善良的心。可是她说,那些人居於然没有宗教信仰,真的是非常的不幸。那我就不知道怎麽回她了,那时候。因为她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女士,所以我没有办法直接的回覆她说,其实没有!但是在这个同时,也不可能说他们没有宗教信仰啊!也不能说您刚刚说的是对的!所以在佛法的教义里,当然这下面也会说,所以所谓佛教的修行,其实是日常生活的修行,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寺院。当然这边也是有寺院,如果有的话也是好,因为他本身没有伤害,但是并不是重要的。

像密勒日巴,他使用他的这一生,尽形寿的在深山闭关修行,没有寺院,没有佛像,但是他是非常杰出的修行者之一,也就是最棒的修行者之一。其实真正佛法的修行,是我们心去体会的,用我们的脑去思惟,用我们的智慧去了解的。当然我不知道她为什麽说,那些的藏人并没有宗教信仰。她说:这些非常善良的西藏人,居然好遗憾的没有宗教信仰,我不知道为什麽她这样说。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些比丘从拉丁美洲那里过来,他们是非常好的基督教的修行者。他跟我讲了他的宗教信仰是基督教,我们的宗教信仰是非常实用的,但是你们的宗教信仰是不可实用的,所以是有点遗憾。所以有时候,我们去认知佛教的时候,或认知教理的时候,应该完整的去认知,不是说挑片面的,或选取单面的一些教理和内涵,这样你就没有办法完全的了解。所以我时常在强调说,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学习教理,这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是要全面性的去了解教理。

所谓的增上生,我们并不是说,是未来的意思而已。其实在这一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增上生,所以在这一生也是能够获得安乐的。像之前我在公开演讲的时候有说到,我们的快乐和痛苦的层次可以分两者,一者是跟生理有关的快乐和痛苦的层次,以佛学的专有名词来讲的话,就是由五根而产生痛苦和快乐的觉受,那就是以生理的的方式,生理的层次。

另一者是以心理的层次,以佛学的专有名词来讲,就是意识所产生的痛苦和快乐的层次。所以快乐和痛苦的层次有分两者,由生理而产生的这种痛苦和快乐的层次,其实就是佛教里面所谓的苦苦,其实这是畜生道也都知道的,这是我们不想要的。所以这方面的痛苦和痛苦的认知,这是我们不需要刻意去强调的。

可是我们现在要了解的痛苦是什麽呢?有很多的痛苦,不光是生理所造成的,而是心理所造成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去了解。所以心理方面的层次,所带来的痛苦和快乐的内涵,我们必须要去了解。为什麽?因为我们要的快乐,不光是生理的快乐而已,心灵上我们也要快乐,我们要过一个有意义的快乐人生。这样我们必须要去认知心灵上所产生的痛苦,以及这个痛苦之因。所以知苦和断集就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如何了解到心理的痛苦,是从那里产生呢?是因为内心没有调伏,内心被烦恼所控制而产生的,去认知集谛。心里可以被调伏的这个灭谛,我们要去了解,所以要去证灭。其方法是什麽呢?就是让自己获得更调伏的心,更安宁的心,更寂静的心,其方法就是道谛。所以我们要去证灭,还有去修道,这样我们人生才有办法活得更有意义。

所以我们有时候想修行者,好像出了家,或者所谓的佛法的一种修行,好像就要舍弃今生。所谓舍弃今生的意思是说,不要把今世看得比後世还要来得重要,於是只贪恋於今生,不顾後世的意思。我们不应该有这种的想法,过份的贪着今世,有时会忽略後世的安乐,这样的话就没有办法真正圆满安乐的意思,这叫做舍弃今生。而并不是叫我们不要活得有意义,不是这回事的。

所谓舍弃今生的意思,是舍弃今生的贪恋。但是仍然要活得有意义,要活得快乐,并不是叫我们不活得快乐。这也是为什麽在佛经里面,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四圆满,也就是说我们要具有权利的今世,我们要具有享受的今世,我们要具有名誉的今世,为了什麽呢?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我们要有更有意义的今世。所以有时候我们觉得说,修行好像是个很遥远的将来,我们现在好像在继续痛苦当中,只懂得抱怨,不懂得如何去调适。那修行好像只是一种祈祷,或祈求将来的快乐,这是一种完完全全错误的一种想法。

我们要知道说,今世要如何获得更加的快乐呢?所以首先先知苦,很多的痛苦是由心理上的一种思惟的不妥当而产生的。什麽叫心理思惟上不妥当而产生呢?就像我们如果去记恨,或者有一个复仇之心的话,由这种的集谛,由这种的苦因,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第一个,当你想要有复仇之心,当你有这种瞋心的话,你当下就没有办法快乐了。由这种的动机,你就会造成许多伤害别人的行为,因此叫做所谓暴力的行为。这样不只是後世,就连今生来讲,你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所以我们在前半生,如果作了太多损恼别人行为的话,无论是杀生、偷盗,甚至於强暴邪淫,或者是撒谎、妄语等等的这种恶行,如果造太多的话,我们在後半辈子,是没有办法真正快乐的,内心无法安宁。甚至於可能因此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去作牢,这样的话我们怎麽会快乐?所以不只是为了後世的增上生,就连今生来讲的话,我们也应该远离这些十恶业的造作,这样今生才有办法活得更有意义,才有办法更快乐。

我们为了获得这种快乐,有意义的人生,如同像证灭般,所以我们要行持的道谛是什麽呢?就要多多修学忍辱,为了能够对治瞋心。我们要多多修持慈悲,为了减少瞋心,为了减少对他人的损害,所以我们要去修学这种的道谛。因此以这种方式来修学佛法的,所以所谓的修行绝对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当然我们的目标非常的遥远,是为了要获得成佛,可是这种的实践,修行的一个实践,是从现在开始就可以作起的。而不是说现在一直在痛苦当中,只懂得抱怨,好像修行的时间是在将来,或者遥远的一个未来,这样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我们要整个了解到一个教法的内涵,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去了解到整个教理的话,这个时候再配合一个最殊胜的法门,最好的、最深奥的法门,就是完全为他人而着想的这颗菩提心。如果我们能够好好修行的话,真的如同《四百论》里面所说的,纵使没有获得涅盘,又有什麽差别呢?如果当我们具有这颗伟大的菩提心,完全为他人而着想的心的话,纵使是在轮回,但是跟涅盘又有什麽两样呢?确实是如此。

怎麽说呢?如同《宝鬘论》里面所说的,「地水火风等,草药及野树,自身极短暂,当令人受用。」当我们具有菩提心的这种思惟的时候,我们想把自己完全奉献给一切有情众生,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要像爱己般的去爱护一切有情众生,当我们发起这种心力的话,真的就像《修心七义》所说的,「五浊恶世时,违缘转道用」没有任何的逆缘能够伤害我们的。因为当我们提起了无比的心力,想要去承担一切众生痛苦的时候,自己的痛苦又算是什麽!自己的痛苦太渺小了!所以如同《入行论》所说的,「故应除疲倦,欲驾决心车,从乐趋圣乐,智者宁离怯。」确实是如此,当我们具有这种,想要去承当一切众生的痛苦,不去着想自己,只想一切有情众生的话,那自己是无比快乐的。为什麽呢?因为没有任何的痛苦,没有任何的挫折能够打倒我们,这样我们的人生,真的是能够活得非常的有意义。

甚至连在呼吸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说,当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吸取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自己。当我们在呼气的时候,把自己所有的善业和快乐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连呼吸都能够累积善业的话,那有比这种更有意义的人生,更有帮助或更有利益的人生呢!所以如同噶当派的这些上师们说,「乐故转资粮,愿力遍虚空」当我们快乐的时候,愿自己的快乐和利益,一切的资粮布遍给一切虚空众生。「衰复成众苦,愿沽大苦海」,当自己痛苦的时候,承当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就连痛苦的时候,都能够累积资粮。

如果能够具有这颗菩提心,完全为他人着想的这颗心的话,那我们又有什麽好去畏惧的呢?因为自己的生死已经置之度外,也就是说生也是为了他人,死也是为了他人。快乐的时候,因为他人,所以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和资粮布施给他人。自己痛苦的时候,想要让自己承当一切众生的痛苦。所以快乐的时候累积资粮,痛苦的时候又累积资粮,能够把痛苦转为成就资粮之因,这如同《修心七义》里面所说的「五浊恶世时,违缘转道用」。

无论在生死快乐和痛苦的时候,甚至於连呼吸的时候,都有办法累积这些无比资粮的话,那跟已经获得解脱,已经获得涅盘的果位,又有什麽两样呢?纵使是在轮回的时候。所以如果当我们能够发起这颗,非常殊胜、无比善良的这颗菩提心的话,那我们才有办法真正的体会到,佛陀给予我们教授的一些甘露,这种的甘味。这样我们从思惟,或者冥想菩提心的当下起,我们已经获得一个究竟快乐的人生,已经开始了。所以由修行所带来的快乐的感觉,不是将来而是现在,我们就可以作到。

接下来看《四百论》的讲义,23句。

23.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智者定应作,谁待於治罚。

我们依由自己的劣慧,而去畏怖分离这种在家的生活,所以不去出家,不去远离这种在家无有意义的行为。这样的话,我们应该知道说,我们将来如同我们畏怖远离在家的行为般,为什麽我们不能畏怖、或者畏惧这种烦恼的治罚呢?因为由在家的琐事,我们将会带来许多无意义的,或者浪费时间的生活,那为什麽我们不去畏惧呢?像畏惧远离这种在家琐事般的,为什麽我们不去畏惧,让自己浪费这种宝贵的人生呢?

24.汝思作此已,後当往林间,若作已後弃,作彼有何德。

「汝思作此已,後当往林间」透过这种思惟,我们应当到寂静的地方,森林深山往林间。「若作已後弃,作彼有何德」,如果你没有办法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好好的去修行,远离这种世间杂事、琐事的话,那你会获得什麽样的功德呢?难道你会与众不同吗?也不会!

25.若谁有此念,思我定当死,彼已舍贪故,予死更何畏。

    在此就是说,我们要透过这种死无常,来策励自己好好的去精进善法。如果我们能够,远离这种世间的荣华富贵的世间八法,已经舍弃这种贪欲的话,对死是不需要去畏惧的。什麽叫对死不需要去畏惧呢?其实所谓的死,是身和心分离的一个状态,我们叫做死。我们的心其实他的层次,有很多不同的粗细的层次,就像我们现在以根识的状态来讲的话,他是非常粗分的层次,那就是我们所谓醒来时候的状态。作梦的时候的状态的心的这个层次,又比醒来的时候还来得更细微了。没有作梦,熟睡时候的心,又更加的细微了,比作梦时候的意识,还要来得更加的细微。所以我们心粗细不同的层次有很多种。还有一种是昏倒的时候的心,那又是更加的细微。

总言之到最後,我们人死亡的时候,也就是粗分的气流完全的停止运转。那个时候,我们体内的四大,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风,风融入於空。当风融入於空的时候,几乎意识己经到非常、非常细微的状态下了。这时候我们的呼吸会停止,随着呼吸的停止,所以我们的心脏跟着停止。心脏停止之後,血流没有办法运输到脑,所以脑会死亡。如果以医学的讲法而言,这个时候叫做宣判死亡的时候。

可是有些人被宣判死亡,但是身体却仍然像活着的时候一样的健康,不会腐坏,确实有这种实例。以最近来讲的话,在哲蚌三大寺,印度南部非常热的地方,有位哲蚌之前的住持,他大约九十多岁的高龄,他的名字叫颠巴滇津。以他个人身体状况来讲,他在生前身体并非是很健康,可是医生宣布他死亡之後,居然身体能够像活着时候一样保持五天,而且没有任何嗅味,没有腐朽的状态,保持五天。而且他身体一直在缩小当中,这种是有的。

那有像同样的状况,在西藏里面,又有人能够继续的安死,两个礼拜或三个礼拜的。而且在西藏「鸟荣」的地方,有位叫「阿确」的一位喇嘛,他的身体不只缩小以外,而且是死後身体完全不见了,大约在五六年前发生的事情,而且是最近。

所以我们可以从现实的实例上,可以看到一些很奇怪的状态,无法解释的状态。其实是因为什麽?当然我们很多的心,很多的意识,跟体内的四大是很有密切的关系。就像说眼识是依赖着眼根而有,所以很多意识,跟脑部、或脑的神经、或脑的细胞是很有关系的。可是当意识到很细微、很细微的状态的时候,它就已经脱离了脑细胞或者是脑部,它是属於一种独立的状态。依由这种独立的意识,仍然存在身体的缘故,而产生这些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我们无法解说的这个现象。所以透过这个最细微的心,当然这个我们称为俱生原始之光明。这个俱生原始之光明,它是不会间断的,它是永恒的存在。光明以及俱生原始之气流,这两者是一种互益的作用。这个俱生原始之光明,和俱生原始之气流,随着业的力量,遇到了一个新的粗分的身体的话,於是细微的光明,会随着粗分的气流的运转,而现起了粗分的意识,这时候又连合到粗分的身躯,这个时候叫做所谓的生。

其实所谓的生老病死,生和死只是一种意识的一种变化而已,在很细微、很细微,脱离身体的时候这叫做死。从这个很细微的意识,随着粗分气流的运转,再现起的时候,这时候叫做生,其实是同一个续流。就像我们以经上来讲,我们会有醒来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可以分作梦的时候,或者是没有作梦、熟睡的时候,其实所谓的生死就是如此而已。

为什麽意识的续流会一直存在呢?其实我们每一天,我们可以由自己的经验去体会到意识,也就是所谓心的一个存在。也就是了解事物的能力,我们称为唯明唯知之体性。这个唯明唯知的体性,它每一刹那在改变,这是由因缘的缘故,这是由因力的缘故。就像外在的这些物质来讲,它会随着因缘一直在改变的,这每一刹那在改变的性质,是因为由因力,随因而转,所以它每一刹那都在改变。

在这个众多的改变当中,成为果的一个性质的因,我们称为叫做近取因。没有办法成为果的,这种性质的因,我们称为俱生缘。就像什麽呢?以花来讲的话,花的种子,将来会变成花朵,所以花的种子是花的近取因。可是在这个花盆里面的,像土、阳光、水份等,这是形成花的俱生缘。因为土不会变成花,所以纵使是因缘聚合而有的花,但是这个因缘本身大致上可以分两点,一个叫做近取因,那就是变成花朵性质的因,这个叫主因。另外一者就是一种缘,俱生缘。

同样的,如同外在的物质的这种因缘观待般,同样的内在的意识,像我们讲眼识来讲的话,形成眼识有三个重要的因缘。主因是一个,但是重要的缘有三者。那三者呢?第一个叫做所缘缘,也就是说如果是以看到花朵的这个眼识来讲的话,没有花朵就没有花朵的眼识,所以所缘缘、花,都必须要有。增上缘也就是眼根,也必须要有。眼根虽然在经典里面有说到,在我们眼珠子里面,有一个非常、非常细微的明彻体,这个叫做眼根,但是绝对是跟脑部有关的。如同像大论典里面所说的,是不是眼根的性质就是如此,就个有待观察。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一点,这个跟脑部,或脑的神经也好,或脑细胞也好,这个眼根是跟脑有关的。

透过眼根会去呈现花的长相,会去影射花的模样,这是眼根的作用。所以纵使有花,没有眼根的话,也是看不到花的。有了眼根,没有花的话,是生不出看到花朵的眼识的。但是有了花,也有了眼根,一定会有看到花的眼识吗?不一定的。为什麽呢?当我们的心,眼睛虽然睁开了,花朵在前面,可是我们心一直想其他的事情,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深思其他的一些内涵的话,纵使花朵摆在自己眼睛,而且眼睛睁开的,但是我们看不到花。这是因为什麽?因为意识一直去缘其他的东西,因为意识缘取的力量,并非是花朵,而是其他的内涵,所以少了最後一个缘,这个叫等无间缘。等无间缘其实就是有了眼根,有了花朵,但是会形成看到花朵眼识的最主要因缘是什麽呢?那就是之前的另外一个意识,所以必须要有这个等无间缘。

具有这三种的因缘聚合之後,才有办法真正产生看到花朵的眼识。所以透过这个逻辑,透过这个实际的状况,我们可以知道说,要形成眼识的最主要因缘,必须要有它之前的意识才有办法,否则的话是没有办法产生一个了解事物的能力。所以意识没有办法形成色体,色体也没有办法形成意识,那意识必须要有之前的意识才有办法产生。

那我们人的这一生,一定有第一个意识。这个第一个意识,如果之前,没有任何因缘产生,那就变成无因而生,这样的话会与逻辑有所违背,不符合逻辑。人的这一生的第一个意识,之前一定有一个因缘,一定要有一个近取因,这个近取因一定就是之前的意识,这个就是前世了。我们是以这种的理由,来认为前後今生是存在的,这是以一个逻辑的角度而言。

以现实的一个例子来讲,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就像在印度南部的一些西藏人,大约有十多人,他们非常明确的可以想起前世所发生的。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有遇到两个印度女孩,她们都能够非常明显的想起,或者回忆起,前世所遭遇的、所发生的。那是因为有前世,她才能够想起,如果之前没有发生过,她怎麽能够想起,没有办法。

其实无论是意识也好,或者是外在的物质体也好,这一切的因缘都没有一个开始。怎麽说呢?就像我们现在身体来讲的话,我们这样去追溯下去,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身体的因缘,最主要是来自於父母的精血。可是父母的精血因缘,再去追溯下去的话,到十亿年前,就是海里面一种非常、非常细微的生物体。在这种非常细微的生物体,再去追溯下去,之前就是非常、非常的一种元素。现在的山河大地,无论是石头,或者是岩石等,这一种最主要的一个前因,和我们现在具有生命体的一个身体的前因来讲,好像在那个当下是一样的。後来慢慢演变成一个是具有生命的,一个是具有没有生命的。但是一开始,它的起源点的这个元素来讲的话是一样的。

可是这个起源的这个元素,再去追溯它的前因的话,还是有的。就像我们说到了五十亿年前,这个太阳形成了。太阳形成的时候一定有那时候的物质体,一定有它的一个元素成份在,而去演变成今天的,无论有生命,或者无生命的物质。所以我们可见今天的这个身体,他的前因如此的追溯下去的话,可以到五十亿年前太阳生起的时候,太阳形成的时候。如果再去追溯下去的话,在一百五十亿年前,宇宙发生了大爆炸。所以在大爆炸,而去慢慢演变成今天的身体,我们可以从这个逻辑可以去推理。

但是这个现在身体的前因,难道在大爆炸之前是没有的吗?错了!在大爆炸之前也是有的。因为所谓的大爆炸,一定是很多的能源聚合起来,才有办法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大爆炸。这可见在大爆炸之前,又有所谓的能量存在,才有办法形成这种的大爆炸。

所以今天我们身体的前因,这样追溯下去的话,几乎是没有开始的。《四百论》这里面说到,一切的物质,一切的色法,它没有第一个前因,同样的意识也是如此。所以我们有时候,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会一直认为说,一定要有一个前因,第一个因。其实不一定!为什麽需要呢?不一定需要。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它的前因,这样去追溯下去的话,都找不到那个第一个因。那为什麽意识需要第一个因?这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说透过因缘,而产生这些种种的变化。因为随着因缘,有些物质会变成具有生命,有些物质会变成完全没有生命,这是为什麽?有些的因缘会转成快乐之因,有些因缘会产生痛苦之因,这个是跟业果有关的。当然依赖着因而有,或者因缘互相依赖的这一部份,是属於法性,这个跟业果没有关。这不是佛的加持力,也不是由众生的共业所产生,这是一个很单纯的法性,因为一切都是依赖因缘而有,这是法性的部份。可是在这种法性的因果循环当中,又一个所谓的业果存在。

就像什麽呢?就像这个房子,必须要依赖着因缘而有,这是属於法性的部份。可是因为我住在这里面,所以我去设计这个房子,让这个房子更加的好看,或者这个房子的美观,这个跟业果就有关系了,因为你去设计它。可是这个房子必须要依赖着因缘而有,这不是你的设计所产生的,它本来就是这样子,它必须依赖着法性而有。

就像我们前面这朵花来讲的话,这个非常非常的复杂了。有很多的因果内涵是法性的,有些是透过业果的。怎麽说呢?就像我相信在形成前面这朵花的时候,有一些的因素是跟我们众生的缘有关,无论是人类也好,或者是在采花蜜的这些蜜蜂,或者这些动物,跟这些共同的业有关,有这部分的因素存在。还有另外一部份的因素,就像有些花需要少水,有些花需要多水,就像沙漠里面的花,它自然有一个集聚水份的力量,这个跟业应该就没有关系,这是花朵本身的一种法性。花朵本身具有它自己的作用,自己的能力。就像向日葵来讲的话,太阳在的地方,它的花朵就朝向太阳的地方,这是属於一种法性,这个跟业果可能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也是为什麽在大论典里面说到四种证量:法性证因、法性因、依赖因、作用因等。所谓的法性证因或者法性因,就是说到了,意识本身它具有一个了解事物的能力,这就是法性。由它而产生依赖的因,是什麽呢?就是意识会带来跟它相似同一个的近取果,它有一个影响後者的能力,会产生另外一个後者的意识,就是属於一个依赖的作用,依赖因。

作用因就是说像慈悲心,它能够带来内心的和平,瞋心会造成内心的不平,这是属於它的一个作用因。所以有很多、众多的因缘的一个因素当中,有一些是属於法性的,有一些是跟业果有关的,这个我们可能要去了解。否则会认为都是业力所造的,这样又是错误的。有些是属於法性的,有些是属於跟业有关的。其实业果、业果,其实是因果的一部份。什麽叫因果的一部份呢?就是说某一些的因,它是跟人或者跟生命体的动机有关的情况下而去造作,这一部份的因果,把它称为业果。就像有漏业和无漏业,有漏业是由烦恼所生,无漏业是由菩提心或者空正见、坚定的襌定等,这些种种的因缘而产生无漏业的。

为什麽我要这样讲呢?也就是刚刚不是说到的「於死有何畏」的这个死字,而说到这些的道理。所谓的死,如果是一个完全的结束,什麽都没有的话,那我们不需要担心什麽,因为死了之後就一了百了,什麽都没有。可是死不是这样的单纯,它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所以其实死,就是当我们意识的层次,存在一种粗分的层次当中,这个叫做生存,这个叫做生。慢慢变得越来越细微,越来越细微,远离了、脱离了粗分的气流,到最细微的状态的时候,这时候叫做死。之後就随着因缘,随着业的力量,再去遇到一个新的身体,随着心的粗分的气流的运转,再次的呈现成粗分的意识,这个时候也叫做生。所以生生死死,其实是在同一个意识续流当中,只是粗细层次的转变而已。所以如果懂得这个道理,於死又有何惧呢?

就像我们这一生,我们会有醒来的时候,会有作梦的时候,甚至没有作梦熟睡的时候。我们意识会有这些不同的转变。但是在这个实际当中,我们已经变化很多,可是因为意识的续流是同一个,所以我们不会觉得畏惧。如果我们对於今世的这种醒来、作梦,或者是熟睡的三种不同层次的意识,不感到畏惧的话,那以长远的眼光去看我们生死的轮转的时候,其实也是如此。在同一个意识续流当中,而去产生不同粗细的变化,而说了生而说了死的。

因为同一个意识的续流带到後世去,所以我们今世的所作所为,跟後世的安乐和痛苦就非常有关了。所以就不应该只贪恋今世的世间八法,而拼命去造恶业,这样我们就要去畏惧後世了。因为今世的恶业,会带来将来的痛苦,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去畏惧了。如果你对今世有足够的把握,因为你行善法,你有足够的把握,让你的後世安乐的话,那对死亡就不需要去畏惧了。

这也是为什麽西藏人,尤其噶当派的上师,曾经有说到了「修行者圣者欢喜」在死的时候圣欢喜,「中无畏」不畏惧,「劣不悔」劣者不会後悔的。噶当派上师就说,当修行者死亡的时候,圣欢喜,中无畏,劣不悔。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1)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2-2))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4-1))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中华民国敏卓林达玛师利佛学会
诺那祖师亲授莲师赞偈-七金刚句祈请颂
贝玛林巴伏藏
诸佛菩萨诸尊精要总集解脱护身咒轮
金刚亥母的圣地--奇美嘉措寺

赞助网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台北教育網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