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白玉中心.9月份法訊 卻殿仁波切2011年7/8--灌頂及開示 阿閦比佛超渡火供暨長壽佛祈福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观四百论(6-1)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格鲁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2 09:35:14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6/02 09:34:26   编辑部 报导

中观四百论(第6-1讲)达赖喇嘛尊者传授

2007725 下午

6-1)第五品明菩萨行品

        现在讲到第五品「明菩萨行品」,第五品最主要是说到了菩萨行的这个部份。如同《宝鬘论》里面有说到,如果要追求无上菩提果位的话,有三大因我们必须要去具足。以方便品来讲的话就是「菩提心」,以及成办菩提心最主要的因缘「大悲心」,这两者是属於方便品的部份,这两者都需要有智慧辅助的情况下,才有办法生起,或者让他增长。所以最殊胜的智慧品,就是「空正见」。这三者是希求菩提心的这个修行者,或者行者,是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就是这三者。

菩提心是具有二希求之发心,菩提心整个定义就是说,以希求他利之发心为因,与希求菩提之发心相应的心王,我们称为叫做菩提心的。我们又把它取名为叫做发心、发心。为什麽呢?因为一般如果只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而去努力精进的话,因为他的目标有限,而且他的对象有限。所谓「有限」的意思,就是为了自己而已,所要追求的目标,并非是圆满一切功德,成就一切的灭证功德。所以他的目标有限,他的对象有限,所以所发起的这个心还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把他称为大乘的发心。

可是如果为了一切有情众生,而发起这颗菩提心的话,他所缘是一切有情众生,为了是什麽呢?希望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获得一切的功德,一切的灭证功德,所以他的目标是无限的。他的所缘和对象是无限的,这种心力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也把他取名为所谓的发心,或者是发大心。为了要发起这颗无上菩提心之前,我们必须要去成办什麽呢?希求他利之发心。因为菩提心的定义,就是以希求他利之发心为因,与希求菩提之发心相应的心王,所以首先要成办这个因,那就是希求他利之发心。

希求他利之发心,为了能够成办的缘故,所以首先必须要去珍惜一切有情众生,也就是爱护一切有情众生,像爱己,甚至於比爱己般的,还要爱护一切有情。因为当我们有这种大慈心,就是真正的爱心,缘一切有情众生,没有分别的,没有爱恨亲疏的,能够像爱己,或者比爱己,还要来爱护一切众生的话。所以当我们看到众生遭遇痛苦的时候,我们不会只是觉得说,希望他人远离痛苦而已,而是会负起责任感,会拥有这种责任感,这个我们叫做增上意乐。那具有这种的增上意乐,我们才有办法真正生起大悲心的。所以首先要爱护一切有情众生,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当然悲心有很多种,在此的大悲心是具有理由的大悲心,他不是自然俱生所拥有的。当然他的种子是我们一般所拥有的慈悲,或者是怜愍心,可是我们俱生所拥有的这个慈悲心、或善心,他有时候会随着烦恼成为有限的,或者是偏党,或者是堕党的一种慈悲或者是爱心。什麽叫偏党、堕党呢?就是说他要去区别对象,也就是别人对你好,你才对他有慈悲,或者对他有爱,或者对他产生怜愍。如果别人对你不好,你对他就没有办法产生爱和慈悲、怜愍的。所以这种的慈悲或者爱心,是属於偏党的,他很重视别人对你的行为,你才会对他作出同样的这种正面的互动。如果别人对你的行为稍有不妥,或者是不好的话,我们从此就没有办法对他产生一个正面的互动,所以这种是凡庸的一种悲愍心或者是爱心、慈心。

可是真正的大慈心、大悲心,不是重视别人对於我们作了些什麽,而是透过足够的理由。什麽是足够的理由呢?就像好比一切有情众生,都跟我一样想要离苦得乐,因此以这种平等舍,平视一切众生。之後再去思惟,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为了对治爱我执,唯一的方式就是爱他人,以这种的方式来平等的爱护一切有情众生,透过这种训练而生起的悲心或慈心,是无偏党的,是无限的,因为他能够缘一切有情众生。由这种的方式来成办希求他利之发心。

因为这种的发心,必须要足够的智慧和理由,如果这时候配合着空正见的话。透过空正见,我们可以深深的了解到,原来一切烦恼的根本是一种颠倒执,这是可以断除的,所以烦恼障是可以断除的。烦恼障既然可以断除,那烦恼障所留下来的习气---所知障,也是可以被断的。於是透过这样一个道理,让我们去相信大菩提的存在。所以不只希望众生能够获得大菩提以外,自己也会能够希求无上菩提,以这两种的方式,来成办希求他利之发心,以及希求菩提之发心。因此而说了这三法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

也就是所缘一切有情众生,必须成就无上菩提,让自己立志,让自己承诺,为了能够利益一切有情众生。如同之前所说的,如同像地水火风,被一切众生所享受般,或者享用般,受用般,愿我奉献一切有情众生,我愿意成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奴隶,听一切有情众生的使唤,只要为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事情,我都愿意去承担。当我们发起这颗非常坚定的意愿,或者是承诺的时候,确实如同像《入行论》所说的,乃至虚空未尽之前,乃至众生未尽之前,我愿意住在娑婆的这个世间,或者是烦恼的世间,来净除一切众生的痛苦。

当具有这种无比心力的时候,为利一切有情众生而去行六度的这种苦行。而且这种的苦行,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一劫再一劫,一劫再一劫。透过这种三大阿僧只劫的资粮所获得的果实,我们确实无法是想像,他是多麽的圆满。因为他每一时、每一刻,都是在为一切有情众生所着想的。所以在第五品的第一句话,说到了:

1.诸佛所动作,都非无因缘,乃至出入息,亦为利有情。

确实是如此,纵使是连呼气和吸气的这种小小动作,确实都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去着想的,那时候的动机。因此我们透过因果的理论,我们可以相信说,一切的果都是由他的同类因而产生的。既然发起了菩提心,以这种强大的善心,而且不是瞬间的、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时间的,不是一世、二世,而是一劫再一劫,一劫再一劫,乃至虚空未尽之前,都是为众生而这样的努力,无怨无悔的,甚至於欢喜随喜的为众生而去行这些种种善行的话。

如同像之前所说的,这种佛果位,我们在解释佛智的时候,说到了净悟二智吗!「净」字也就是从内心上,去除或净化一切的污垢。「悟」字也就是从心上去增长一切的功德,一切的智慧,这叫做悟字,最主要是从意识上而去说的。有了菩提心的这种强大的资粮,再加上空正见无比的智慧,这两者长时间,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训练,那一种的污染没有办法从内心上去洗涤?那一种的智慧没有办法从内心上去增长?是绝对有办法的。

所以当我们原来凡夫的这颗心,透过菩提心的串习,透过空正见的串习,慢慢去转变他,去软化他,或者是去调伏他,使我们的心慢慢、慢慢的去获得改变。无论是以净的角度也好,或是以悟的角度而言,当他彻底的净悟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正觉果位获得的时候。我们之前不是谈到死亡的过程,我们说到死亡过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非常细微的气流,他和俱生原始之光明是互相依赖的作用。

俱生原始光明的一个所依,有一个俱生原始之气流,他两者是同性的。所以这个俱生原始之光明,当他净治了一切的污染,证悟一切功德的时候,这个光明他会转为了自性法身的一个俱生身。那光明上了解诸法彻底的觉悟,彻底的通达诸法的这部份,我们称为叫做智慧法身。因此成办了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这种俱生原始之光明,他的所依,俱生原始之气流,他将会转为利益他人的这种色身,所以我们叫做他利色身。以细微的他利色身来讲,就是转为了报身,如果是以粗相来讲的话,就是转为了化身,因此而成办了佛陀的四身。所以由自利法身,而去演变或分支为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由他利色身去分化为报身以及化身两者。所以总共就是有佛陀的四身。

2.犹如死主声,世间皆生畏,如是遍智声,死主亦生畏。

在成就一切遍智的时候,所谓「一切遍智」就是了解一切诸法,了解一切诸法的一切遍智的果位,要生起之前,我们必须要从四魔当中去获得胜利,才有办法一切遍智。四魔可以分烦恼障的四魔,以及所知障的四魔等,有分他的粗细两种不同的四魔。四种魔里面有一个死魔,所以要从死魔当中获得胜利的缘故,所以要此说到了「死主亦生畏」。

3.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

「佛知作不作,应说不应说」佛陀知道何者该作,何者不该作,对何者应该说如此,对何者不应该说如此。因此「以是何因说,遍智非遍智」因此如果我们说遍智,不是一切遍智的话,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没有因缘的。佛要了解的众多事情里面,最重要就是两者了,当然佛会了解到一切万法的存在,以及万法的一切改变他都会了解,可是最主要是两者。第一个了解众生不同的根器,这很重要。第二个针对个别的有缘众生,讲什麽样的法,才有办法给予他带来最好、最有效的帮助,如何让他能够真正去作取舍,这两者是一切遍智,主要了解的内涵。这样才有办法,真正的帮助到与他有缘的众生。

4.除心则行等,不见有福等,是故诸业中,唯意为主要。

在所有的身语意三者里面,其实比较重要的,或者认真的这种身业也好,语业也好,都是跟动机有关。所以意恶则恶,意善则善。当然有少许的身业和语业是跟动机无关的,就像好比眨眼睛、或打喷嚏之类的身业和语业来讲的话,这是属於自然的生理反应,是一般比较严肃的、比较认真的身业和语业,都是跟动机有关,所以动机善则善,动机恶则恶,所以「唯意为主要」。

5.菩萨由意乐,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也就是说,以一个小乘者来讲的话,为了自己个人的别解脱,所以非常严谨的遵守十善道,所以只要是十恶业的话,都是完全的遮挡,完全的去禁止的。可是菩萨们,因为发起了菩提心的缘故,被菩提心所转的缘故,最後一句话就是「以意自在故」,被菩提心所转的缘故。在此的自在是被菩提心所转,依由菩提心而获得意的自在,完全被菩提心给控制了。所以纵使菩萨们撒谎,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撒谎。纵使菩萨造了杀业,也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杀业。所以菩萨们去造作小乘者不敢触碰十恶业的时候,也是属於善行的。其原因是什麽呢?因为被菩提心所转的缘故,所以在此说到了,「若善若不善,一切成妙善」。

6.菩萨初发心,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类,转轮王福德。

    菩萨们刚开始发起菩提心的时候,所谓发起菩提心,就是说自然任运成就的菩提心。什麽叫做自然任运成就的菩提心呢?当我们遇到贪心的因缘,遇到贪心的境的时候,自然任运发起贪心般,不需要思虑,马上产生贪心般。同样的菩萨们,遇到生起菩提心的因缘,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不需要蓄意、刻意,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虑,自然发起菩提心的时候,这个叫做自然任运成就的菩提心。当第一次成办这种自然任运发心的时候,叫做初发心。这种的功德胜过大地上一切众生所累积的功德。

7.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调伏使发心,说福胜於彼。

7句就是举例说,如果有人建个宝塔,高到非想非非想天。但是与其这种的功德,还不及菩萨们发起菩提心的功德。所以在此说到了,「若有建宝塔,高与世间等,调伏使发心,说福胜於彼。」这也是为什麽龙树菩萨在《宝鬘论》里面的时候,说到四种无量。为什麽要说四无量呢?因为他的所缘无量,所求无量等,有说到这四种的无量。

为什麽说的原因,是因为在《宝鬘论》里面有说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行好的时候,有说到每一个相好的功德,都必须要无量的因缘,无量的资粮来累积才有办法形成的。於是就有提出了问题,既然每一个相好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的这种相好庄严,每一相好都要有这麽多的因缘去成办的话,那我们不可能成办啊!於是龙树菩萨就说了,透过四无量的资粮来成办。四无量资粮最主要是讲到了菩提心,因为菩提心的所缘无量,所求无量等,透过这种的方式来成办,就能够快速成就了。

8.师长欲利他,应承事弟子,因彼不知利,故名为弟子。

     具有菩提心的这些菩萨们,为了能够去利益别人,所以会把自己奉献给所有的弟子,会把自己奉献给一切有情众生,当作他们的仆人或者是奴隶等。为什麽把一切众生称名为弟子的原因,因为「因彼不知利」因为这些人他们不知道爱他心的功德,无法去辨别爱我执的过患,或爱他心的一个功德,因为不知道这种的利害关系,是名为弟子的。可是菩萨们是不会放弃他们的。於是有一个问题,虽然他们真的是什麽样的恶行都作,这种这麽坏的人,难道还要去救他吗?於是第9句的时候就说到了:

9.如鬼执虽瞋,医者不生恼,能仁观烦恼,惑系非众生。

最後面这句话,应该是「惑系非众生」不是「非惑系众生」,如果翻成「惑系非众生」可能会比较好一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什麽呢?也就是说到了,当菩萨们遇到了这种行为非常恶劣的众生的时候,菩萨们会想说,他们是被自己的烦恼给控制了。所以「能仁观烦恼,惑系」被烦恼,被这种疑惑给绑住,并不是众生本身而去行持恶劣行为,而是他被烦恼控制,被惑系缚的当下,而去作出这种无自主的恶行才对。所以要讨厌,或者要排斥,要厌恶的话,应该要去厌恶众生内心的烦恼,众生内心的疑惑才对,而不是厌恶众生。所以「能仁观烦恼」因为被烦恼给惑系缚着了,并非是众生他本人。

10.随彼何所喜,先应观彼法,倘若已失坏,都非正法器。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对某个人说法之前,我们必须要去认知他喜爱的,或者他适合的,或他的根器是如何等,而去宣说跟他根器相应的这个法才是。否则的话,很容易去失坏他的这种善根,和对於法的善缘。因为他不是这种条件的一个法器,没有具足这样的资粮,因此菩萨们去说法的时候,都要非常的善巧,去了解众生当下的因缘是如何,而为他调教,这是很重要的。

11.如母予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悯恶者。

菩萨们不会舍弃这种恶劣行为的众生的,而且会特别的去怜悯这个有情众生,就像是母亲从众多的孩子里面,会特别的去关怀具有病情,或者是恶病缠身的这个孩子一般。所以在第11句的时候说到了,「如母予病儿,特别觉痛爱,如是诸菩萨,特意悯恶者」。菩萨有时候会化为弟子的样子,有时候会化为师长的样子,以种种的方便,来帮助有情,来鼓励他,或者是呵责他,或者是教授他。所以:

12.或作彼弟子,或作彼师长,以种种方便,令有情通达。

如同非常通达医学的这个医生,他很难遇到这种不治的病症。同样的具有善巧力通达的这个菩萨,没有办法度化的众生是很少的。所以第13句的时候说到了:

13.如善巧良医,少有不治症;获巧力菩萨,非所化甚少。

在菩萨众里面,如果有某位菩萨,本来是可以阻挡某一个人的恶行为。但是因为没有去阻挡的缘故,使这个人堕落於恶趣的话,是会被其他的菩萨给呵斥的。因此菩萨们会非常的谨慎,在与有情也好,或者与众生互动的时候,当察觉到某一位有情,因为有恶行为,这样危险会堕落於恶趣的话,那菩萨们会极力的去阻止他,否则会被指责,会被其他的菩萨所呵斥。所以在第14句的时候,说到:

14.若菩萨境中,有由未策励,堕落於恶趣,是智者所呵。

15.若於他苦迫,不欲赞悲悯,如何於无怙,能哀悯行施。

菩萨们,当某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菩萨们会去悲愍的去解决,或者是使这个人从痛苦当中获得了脱离的。「如何於无怙,能哀悯行施」也就是说,菩萨们对於这种没有依怙的,或者是没有怙主的这些众生,能够以哀悯心,就是以悲哀的心来去行施的。

16.若有为利他,久住於世间,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瞋。

「若有为利他,久住於世间」那就是菩萨的行为了。如同《入行论》所说的「乃至有虚空,以及众生住」。这种的圣者「间住尚有损」间住的意思就是所谓的,如果我们不去理会他,不去理会这个菩萨,都会有损失我们的善德,更何况是对这个圣者而产生瞋恚心呢?更会损失我们的很多善行。

所以在此就说到後二句,「间住尚有损,况真心起瞋」这是针对菩萨而说的。以一个凡夫对菩萨来讲的话,如果我们不去理会菩萨,明知道他是这种的伟人,这种的圣者,我们不去理会他,都有损我们的善行的话。更何况是真心的、从内心深处发起瞋恚心,对於这位圣者呢?那更是会损害我们的善行的。接下来说到第17句:

17.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於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菩萨们应该具有神通力来救护有情众生,在众多的弟众的善行里面,最难的就是对於不同阶级的众生,示现不同的这种化身。当众生处於地狱的时候,菩萨也跟众生同样的处於地狱来救护众生,当然这个众生必须要是有缘的众生。所以在此说到了「若一切生中,常具足五通,於劣现劣身,此乃最难行。」

18.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如来说彼量,尚非遍智境。

18句的时候最主要就说到了,菩萨以种种的方便,以长时间的距离累积了这些资粮,但是他所证悟的这种证量,还是没有办法像一切遍智一样,来去了解诸法的。「方便诸时中,久远所集福,如来说彼量」彼量就是菩萨们所得到的证量,「尚非遍智境」。

19.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是故予菩萨,施声恒优美。

19句的时候就是说到了,菩萨们的声音,不只是诠释了这种所谓的布施,财物上的布施。因为布施可以分三者,财物的财施,无畏施以及法施,有分三者。财施就是所谓的财物,一般受用的这种布施。无畏施就是给予别人戒,或者是阻扰别人去损害别人的恶行,或者是救护别人的生命等,这是属於无畏施。法施就是给予他正确的指导,教法的一个内涵。所以菩萨的声音,就像布施般,是非常的优美的。

所以在此第19句的时候说到了,「施声能显示,死法及余有,是故予菩萨,施声恒优美。」在三种布施里面,财施当然是属於六度里面布施的部份。戒就是尸罗,还有忍辱是属於无畏施的部份。静虑和智慧是属於法施的部份。於是刚刚那个译者就问说,精进是属於那一个布施呢?於是法王就回答说:三种布施都具有精进。精进属於三种的布施。

20.若谓令行施,当感大果报,有所取所舍,如商贾应呵。

    如果所谓的布施,是为了得到某一种的果报而去布施的话,那跟作生意是没有什麽两样的,这是应该被呵斥的。因为有所谓的所取和所舍,有一种交换的感觉。

 

21.若昔所作恶,有亦成非有,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21句最主要的内涵也就是说,菩萨们他们虽然在以前凡夫道的时候,有累积了很多的恶业,可是如同经典上说到了,现证空性之後,他因为没有强烈的烦恼,再去滋润以前的引业,所以纵使有了引业,但是是像不可能被滋润的种子般,是不可能发芽的。所以具有这种善业者,具有这种大势力者,什麽样的善事不能成办呢?就第21句的内涵了。在此说到了「若昔所作恶」就是针对菩萨圣者而说了,「有亦成非有」有亦就是之前所作的这些恶业,依由他现证空性的力量,强烈的烦恼被压伏、断灭的缘故,所以之前的这些恶业没有力量,所以叫「成非有」,「彼具善业者,无有不能办。」

22.大势心意者,此间亦无损,故彼视三有,涅盘无差别。

这个就是时常念诵的这句话。具有这种大势力的这种心意者,菩萨就非常珍贵的菩提心,以及具有非常智慧的这个空正见,只要具有这两个保护的话,在这个世间生也是为了别人,死也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众生。那无论有没有获得解脱,又有什麽样的差别呢?「此间亦无损」就是说纵使在轮回的时候,也不会减损任何的福报,反而会因由我们的心,完全被菩提心和空正见所控制的缘故,就连呼吸的时候,都在累积善业,累积功德的话,那跟涅盘又有什麽两样呢?有什麽差别呢?所以对菩萨个人的感受来讲,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如果是站在利众的角度来讲就有差别了。因为毕竟成佛他具有一切遍智的智慧能力,所以他救众生的时候,能够更善巧、更透彻或更圆满。但是对菩萨个人的感受而言,确实是如此,「故彼视三有,涅盘无差别」。

23.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23句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说到了,如果有谁能够於一切时,随着这种菩提心而转,所以叫做「从心自在生」就是随着菩提心而转,为他人而着想的话。因由这种的因缘,怎麽不会被世间人所尊重呢?怎麽会不可能成为一切世间主呢?所以在此说到「若谁一切时,从心自在生,何因彼不成,一切世间主。」

24.世间亦现见,从胜出最胜,故不思议力,应知亦定有。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菩提心这麽困难,这麽珍贵,这麽殊胜的菩提心,但是很困难,我们没有办法去成办,会有这种沮丧,或者丧失心力的一种感觉。所以在此就说,不应该灰心。因为以世间,我们现在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一个现实的状况来讲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从胜出最胜」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物质的,不可思议的进展当中,所以同样的内心也是如此。只要我们好好的去串习他,久习他的话,应该可以获得这种的成就。

平常我也这样说,我想在此再跟大家说一次。以我个人学佛的经历来讲,我在三十岁的时候,那时候对於灭谛产生了极大的信心,去思惟空性的缘故,所以觉得灭谛应该是存在的,解脱是绝对应该有的。那时候我很单纯的想法就是说,如果我获得解脱的话,我要好好的睡一场大觉,我曾经有这种的想法。那时候觉得菩提心很好、很殊胜,可是跟我之间的距离太遥远了,所以只是一种随喜的角度,但是内心并没有什麽感觉、感受。

但是慢慢的,大约在四十岁、五十岁,这中间我坚持了对《入行论》的一种学习,也反覆的阅读《宝鬘论》,以及其他这些修行的论典,於是内心慢慢获得了改变。当我听到菩提心的时候,不是单纯的一种随喜而已,而会觉得说菩提心跟我的自心的距离,慢慢在拉近当中,越来越接近。当然我不是说我已经生起菩提心和空正见,请不要误会。而是说原本跟菩提心没有这麽近距离,但是现在透过了改变,透过了长久的学习,慢慢的觉得自心和菩提心和空正见之间的距离,真的有在拉近。

所以我相信说,只要我们愿意努力去精进,绝对百分之一百,我们的内心是能够获得改变的。所以你们现在乍看之下,或者听到这些都是唯名识安立而有,从他本身不会呈现他自己的性质,你们可能没有办法去接受。或者是说,要甚过爱己去爱别人,爱别人要甚於爱己,你们可能想说这个怎麽可能作得到。其实如同《入行论》里面所说的「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透过长久的学习,长久的串习,不成为自然,或者没有办法去容易行、容易去成办的话,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叫做「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确实是如此,一切都是透过串习的力量去改变他的。只要我们愿意努力的精进的去改变内心,恒常的去作,内心决定获得改变的。所以你们不需要去失望,或者丧失这种的心力。

如同《心经》里面最後的梵文咒语有说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揭谛」就是前进的意思,所以「揭谛、揭谛」,就是前进、前进的意思,「波罗揭谛」是前进到彼岸的意思,「波罗僧揭谛」是前进到正彼岸的意思,「菩提萨婆诃」是成就大菩提的意思。所以我们现在虽然是还未入道的凡夫,可是只要我们透过长时间,恒久的串习,我们可以前进到资粮道,这是绝对可以作到的,可以入道,所以到资粮道,所以第一个前进。

再次的串习,不只是未入道的凡夫,让我们入道以外,不只是获得资粮道,再透过串习,我们绝对可以到加行道,所以就是第二个前进,所以叫前进、前进。透过资粮道让我们生起加行道。

前进到彼岸就是见道的意思,透过串习让我们获得见道。再让我们前进到修道,所以叫做前进到正彼岸,最後才有办法成就大菩提。所以有时候我会开玩笑的说着,我们如果在念诵《心经》的时候,尤其是後面这一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不是针对内心的改善而去想,而是想说一个人生的一种阶段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怎麽说呢?我们人生的阶段大致上可以分:婴儿、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真的如同噶当派上师所说的,「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人生转几载。」确实是如此,在婴儿和幼年的时候,他不知道怎麽修学,叫做没修没修二十载,所以二十岁就这样过了。少年和青年的时候,觉得佛法不错,但是又没有修,所以叫要修要修二十载,但是还是没有修,於是二十年又这样过了。

当中年和老年的时候,想修但是已经没有能力修了,所以叫做未修未修二十载。最後所获得是什麽呢?空白人生转几载,所以就是菩提萨婆诃,成就大菩提,原来就是死亡的意思,而不是真正成就菩提。所以我们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我们的前进、前进,只是说空白的度过这个人生而已,最後成就大菩提波罗僧揭谛的时候,居然是什麽都没有,空白的离去。我们不要这样子作,只要我们尽力努力,我们绝对可以从内心上获得改善,只是我们愿不愿去恒常的去作而已。所以第25句:

25.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这种非常珍贵的教法,是智者去修学的,并非是凡愚的这种愚夫可以去修学的。因为愚夫听到菩提心这种珍贵教法的时候,会产生恐惧的。为什麽呢?因为劣根者,他是对於这种稀有珍贵的教法会产生恐惧,那随着烦恼所转的缘故。这以上就是结束了第五品「明菩萨行品」。

其实在《四百论》里面的这一品第五品,我觉得对我们直接的帮助利益是最大的。因为在十六品的《四百论》里面,只有这一品说到了菩提心的内涵,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讲的话,帮助是最大的。

因为像其他的解释来讲,因为在《中论》里面,他只有破斥自宗的一些见解,很少破除外道的这种主张。可是在其余的解释里面,最主要就是讲到外道的主张是什麽,如何去破斥的这种道理。所以好像我们在读其他的内涵的时候,好像会觉得一直在辩论,一直在诤论,会有这种的感觉。但是看这一品的时候,不会感觉好像是一种诤论,而是针对我们自心的提昇上而说的,所以我觉得这一品很重要。因为还有十分钟,所以再继续念第六品。你们不会累吧!










相關文章:
中观四百论(1)
中观四百论(2-1)
中观四百论(2-2)
中观四百论(3)
中观四百论(4-1)
中观四百论(4-2)
中观四百论(5)
中观四百论(6-2)
中观四百论(7-1)
中观四百论(7-2)
中观四百论(8-1)
中观四百论(8-2)
中观四百论(8-3)
中观四百论广释 总论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一品 明破常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二品 明破乐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三品 明破净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四品 明破我执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五品 明菩萨行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着欲财方便品
中观四百论广释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上一篇(中观四百论(5))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观四百论(6-2))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格鲁派的学位制度
不丹圣地「斯龙甘帕」修建
欢迎成为『年度光明灯』会员
殊胜观音?地藏菩萨 -- 慈悲?愿满
活佛转世到西方 _宇色仁波切

赞助网站
在線文史資料綜匯--中國古代文學-- 北京大學中文論壇﹝ 簡﹞
利他無我
尊貴夏巴曲傑仁波切 / 資料來源 : 喇嘛網
佛教藝術
台南市竹巴噶舉(如來講堂)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