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法會通啟 白玉深坑 揚唐佛爺 普巴金剛除障法會 拉祝仁波切-阿彌陀佛超渡火供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一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3/23 08:02:16
學習次第 : 初阶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一

     煮云法师 着

(编者注:煮云法师此书着於五十年代,书中所说普陀山的庙宇名胜,时势变迁,恐已非原址原貌,望读者详之。)

    星云法师序

  记得还是在去年(民国四十一年)的冬天,煮云法师应菩提树主编朱斐居士的稿约,他告诉我拟写关於普陀山的文章,我当时认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我就劝他不要浪费笔墨。
  我所以这麽说,因为我的想法是:第一、写普陀山的文章,里面少不了人物、山水、风景,而在我的意思,我们中国人现在受了西洋的风气和影响,终日沉迷在物欲的洪流中翻滚,对於山水风景能陶冶人优美而善良的性情的这句话根本就不相信,你写出文章来,他当然也就无心欣赏。第二、写普陀山的文章,当然是少不了发扬观世音菩萨的圣迹与灵感,这样又恐被人讥为不是外国的「天方夜谭」,也是中国的「聊斋志异」。为了这两点原因,我不得不向我的这位老友下一个「不要浪费笔墨」的忠告。
  然而,煮云法师并未接受我的意见,他凡事只要问心无愧,往往是很固执的不接受别人的劝谏,我懂得他的性情,我看他执笔写的时候,也就没有再说什麽。
  菩提树第三期上他的文章刊出来了,我看了看题目「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可是,说来是很对不起煮法师,内容说的什麽,我并不曾去看。
  第四期、第五期的菩提树,那随着冬去春来的一月一月的出版,我云游在各地,很多人都向我提起煮法师写的文章,他们都说写得有趣、生动、活泼,无论是什麽人,只要他稍识几个字都能看得懂。你如是说,他也如是说,说的人多了,我心想,我不能不另眼来看「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了。
  有一天,我把已出版的几期菩提树拿出来翻阅煮法师的大作,这一看把我的趣味也看出来了。
  本来,煮云法师和我早在十几年前就成为最好的同参道友了。我在内地主编怒涛月刊和霞光旬刊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刊物的常期撰述之一,他的文章,我当然读了不少。来台後,我负责了一个时期「人生」杂志的编务,关於写稿,当然我是不会放过他,後来,心悟法师主持人生的编务,常谈到佛教里虽然有最高的文化和真理,但毕竟写文章发扬的人太少,我就介绍他多向煮云法师索稿。
  煮法师在各地弘法的演讲稿,就大批的问世了。我和诸位读者们一样,我也觉得他的文章谈笑自如,风趣横生,村言俗语,信手拈来。极不易懂得的佛理,他能很巧妙很通俗的表达出来给读者明白易晓,仅仅这一点,也就够人称道的了。
  虽然如此,我当初无论如何想不到「普陀山传奇异闻录」能得这麽多的广大读者的热爱,写到这里,我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个个都沉迷於物欲的洪流中,他们实在都爱着我国的大好名山;我更知道,把观世音菩萨的显圣与灵感看作是天方夜谭中的海上遇奇,或是聊斋志异里的孤鬼出现,毕竟为数是很少的。——因此我很高兴写下我的歉意!
  现在,我很幸运的,煮法师把在菩提树上已发表的以及未发表的原稿交给我,带来台北印单行本,让我有机会能从头到尾的阅读一次,真饱了不少眼福,增添了不少见闻。可是煮法师又要我替他写一篇序,这倒是给他难住了我,推之再三,没有办法,那麽,我就来写下一点我对於此书问世的观感吧!
  我们做一个中国知识份子,都知道中国有两部伟大的文学巨着,这就是被金圣叹评为才子书的「水浒传」和「西游记」。一部水浒传,把梁山一百零八名的好汉,讲得活龙活现,他们呼朋引伴,四海流亡,以及那劫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描述,不知多少人受了这本书的启示,激励了勇气,不甘再受环境的束缚。这虽然在宋史上只有「梁山有水寇宋江等三十六人,被张叔夜一夜平之」的几句话,而引伸成我国的一部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它比什麽说教的书的影响还要大;一郭西游记,记述唐僧玄奘领了孙悟空等到西天去取经,虽然这部书写得神奇怪诞,莫测高深,与正史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传相去几千万里,但玄奘法师的壮志苦行,冒险犯难,慈悲待人,牺牲为众的精神,却因这部书永远深刻的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正史的玄奘传(曾被梁启超誉为世界最伟大的传记)里,玄奘虽然应该更伟大些,但那祗是供给一些士大夫知识阶级的人阅读,与一般大众并无关系。
  我这样说,并非贬值那些被人认为金科玉律的圣典,而是说有更多的人需要大众读物!需要他们能消化的精神食粮!
  一本小书「白蛇传」,把法海禅师的道力完全表扬了出来,使人人都知道和尚是降妖魔鬼怪扶助善良的;一本七栏位的「王氏女对金刚」和「目连救母」,把诵经的功德和轻慢三宝的罪过,划分得清清楚楚;这些书的着者,可能不是出诸教徒之手?我们现在不必管他这些书是否有历史或圣典的根据,但我国民间普遍的能知道善恶因果的报应,却都不是因了他们读过三藏十二部,或听过什麽高僧大德的宣传,而是因了受这些小书的影响!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我们不可轻视这些小书,这些小书给大众的善良教育,实在胜过学校多多!
  我们中国做弘法工作的佛教徒,专爱谈玄说妙,引经据典。讲佛法的时候,好像不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显不出自己的学问;写文章的时候,不论「唯识所变,唯心所现」,就显不出自己的才能。这样一来,真正能向广大群众介绍佛教的,倒反而给那些着小书的作者有意与无意的做去了!
  我们有心推动佛法大众化的工作者,甯不惭愧?
  煮云法师见到了这一点,所以由他的口头讲的或文字写的佛法,都是尽力的求其通俗,尽力的走向广大的群众。
  「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把一般应机的佛教介绍给大众,确是很可珍贵的资料!
  我更应该要指出的,「普陀山传奇异闻录」这本书,决不可拿前面所说的「白蛇传」、「王氏女对金刚」、「目连救母」等小书来相比的。因为那些小书大概都是由一些明清时代落第的文人信手写出来的,有真正事实根据的成份很少,而现在这本「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书名虽然是「传奇异闻」,而却都是有事实可信的,有事蹟可考的,这点我们是不能不特别注意的!
  这是很遗憾很可奇怪的事,就是现时的人心,一提到菩萨的灵感,总有几分怀疑;一说到菩萨的现身,总认为是神话。不信佛教的人如此,信仰佛教的人也有些犯了这个毛病。最不可宽恕的,就是对佛教已信仰并有相当研究的人,他的口头上以及他的笔下,也不肯提及佛菩萨灵感道交的有形或无形的现身说法,他们也是怕被人讥为神话,高真是极大的错误!
  我们翻阅藏经的时候,在藏经中可以读到「贤愚因缘经」、「百喻经」、「经律异相」、「六度集经」等,那上面不都是记载的一些最奇奇怪怪的事吗?假若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神话的话,我真不懂,我们对宗教的信心和对宗教理想境界的仰望应该依什麽来建立?
  说起神话来,世间上那一件事不是神话?怀特兄弟没有发明飞穖的时候,假若有人说有几千斤重的东西,能在空中飞行,这不是要被人认为是神话吗?佛兰克林没有发明电话的时候,假若说相隔数千万里的亲朋能够相对谈话,这不是被人要指乌神话吗?毕竟,所谓神话者,就是我们自己没有知道和没有见到的事,但不能就说他没有啊!
  氢原子弹在大西洋上试验,这大家都没有见到的事,但大家都相信美国是有氢原子弹;观世音菩萨在普陀山现身显圣(其实整个宇宙中都有菩萨的现身),这是很多人共见共闻的事,但没有亲自见闻的人就说它是神话,这不是很不懂事吗?
  本来,观世音菩萨救人救世的因缘和方便,是有经文可作明证的,佛教里有一部伟大的经典叫做「大乘妙法莲华经」,其中第二十五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是完全说的观世音菩萨。可惜,这一卷普门品,祗是流传盛行在已经走进佛门的佛教徒中,一些广大的群众却不能从普门品中来认识大慈大悲的观世音。
  虽然,大众没法认识普门品中的观世音,但他们却又人人都知道观世音,说起这个原因是很多的,别的我们不谈,我们所要指出的就是我国民间流传盛行看一本「观音得道」,他们从「观音得道」的这本小书中,人人都能道得出一点关於观世音菩萨的故事,虽说那些都不是十分正确的。
  「观音得道」,一名「大香山」,是说妙庄王有三位公主,大公主爱文才招了一个文驸马;二公主爱武才,招了一个武驸马;三公主爱修行学佛,慈悲爱物,舍己为人,後来在大香山成了正果。这本警世的小书,虽然与经文中的观世音相去太远,但这本书後来编成话剧、电影,被这感化的顽愚,其数之多,谁又能否认它益世的价值?
  关於观世音菩萨,在佛典里不单是法华经中的普门品里说到,在般若经、真言仪轨、悲华经、观音授记经,还有净土宗的经典,密宗的经典,都共同的崇奉尊敬观世音菩萨,但为什麽一般人都只知道观音菩萨的名字是叫妙善公主,而不知道观音菩萨还有名字叫做「净圣」、「大悲施无畏」、「正法明如来」、「金刚菩萨」呢?这就是说:「观音得道」是大众的读物,佛经是学者们研究的古书,大众的知识是从大众的读物里而来。今日佛教的流传弘扬,是多麽需要创作正知正见的大众读物啊!
  「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的发行问世,的确可以说是弥补了这个不足!
  这一个时代,宝在是混乱到极点,群魔乱舞,邪说风行,人心没有皈依,精神没有寄托,苦海茫茫,人生的归宿在那里?天灾人祸,如何才能解脱?这是蕴藏在每个人心头的问题,有什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信仰观世音菩萨!把自己的一切,皈投依靠给观世音菩萨,明自观世音菩萨是大慈悲、大智慧、大勇猛的示现,即使我们有什麽痛苦、灾难、烦恼当前,只要我们一心不二,虔诚的信仰、称念、礼拜,我们若有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智慧、勇猛,观音菩萨一定能解救我们。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个世情浇薄的社会,实在要观世音菩萨的精神才能挽救。我们中国的社会,从古以来,除了在都市上有现在所谓维持治安的员警人员以外,其他村镇,几百里内可能没有一个员警官兵,社会的秩序和安宁,都是靠几个寺院庵堂,几尊佛菩萨的圣像,几句善恶因果的佛理来维持,人与人之间,再有什麽不平,诉讼的事情发生,线香一把,佛菩萨像前一跪,也就可以化得烟消云散了。这里我的意思是说单靠政治、法律、和军警,是不够维持社会伦理道德和安宁的,要使每个人都有宗教的信仰,都明白善恶因果报应,都把自己皈依佛和菩萨,这才是安定社会的最大要素。
  所以,在这些情形之下,每个人都有信仰观世音菩萨的必要!
  很远的事实不谈,即如现时在台湾住着的陆总司令孙立人将军的夫人张晶英女士等,都曾亲口敍述过他们被观世音菩萨施救过的事实,这些,难道还不够叫我们来坚定信仰!
  是的,我国人民多数是信仰观世音菩萨的,我们从「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两句话可以看得出来,不过,究竟懂得信仰观世音菩萨意义和观世音菩萨显圣事蹟的人并不多。读了「普陀山傅奇异闻录」,我想,我们会更进一步的认识观世音菩萨了。
  这一本「普陀山传奇异闻录」,不单是介绍菩萨的威德灵感,而且更好像把我们带去普陀山亲自游览了一次。普陀山是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属於浙江省定海县,古称南海,(因此,现在此书标名为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在扬子江钱塘湾之外,大约经线东六度又二十七分,纬线北三十度又十分,距离丹山本岛东六十里,蜿蜒绵亘,纵十二里,横六里半,周围曲拆,百里有余。东控日本,北接登来,南恒闽粤,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的屏障,海港的重地。我们何幸生为中国人,若不知道我国这样大好的名山,也枉在人间走一遭了。现在读了此书。去过的人,可以再增一点了解;没有去过的人,更可以饱饱眼福了。
  我受煮云法师之托,上来罗罗苏苏了很多,实在糟了不少篇幅,读者们也许是厌烦了,因为大家目的是在看书,书中说的让读者们自己去领受比较更好,我到此就收住吧!

    民国四十二年中秋节星云序在宜兰

    一、开场白

  在未写本书以前,首先声明一句,笔者不是普陀山的什麽嫡派子孙(即在山上剃发的出家人),同时也没有拜法授记(山上有法派,即前山法派,後山法派之别,听说法派的法子,还大於子孙派,要拜一个长老为法和尚此为普陀家风),我不过在普陀山挂了几年清单而已(即普通朝山住客,无职无权)。後来因为曾在前寺客堂当了知客僧(任外交,应付游客),所以对普陀山的情形,比较没有去过的人,稍为知道一点罢了。
  二年前笔者参拜本省名胜佛教圣地狮头山,在狮岩洞元光寺曾为该寺住众谈过普陀山传奇的故事,并承慧峰法师事後笔记出来,预备在觉生上发表,不幸慧法师後来发生一点小障碍,把所有文稿之类,全部遗失了,慧法师对此事至今还引以为憾。这次菩提树杂志创办人朱斐居士来信对我说:「本刊徵求四大名山风景片及胜迹纪文,关於普陀山的一切,当然法师是很熟悉的,祈专为介绍普陀胜迹和菩萨显圣的奇迹,着一长文,逐期在本刊发表」。居士要我与大家结结法缘,介绍普陀山名胜古迹,以及菩萨在山显化的奇异故事之类的事。在道理上我是佛教徒,为佛教为名山尤其为大悲救世的观音菩萨,这是义不容辞和应做的工作。不过因为我赤手来台,关於普陀山的参考书籍,一本也没有,无法动笔。凭一点传闻记忆,谈一点神异故事,未免有失名山尊严。而且在来台的大德中,也有不少是普陀山出家的法师,例如印顺法师和庆规大德等。尤以庆规大德,住山数十年,关於普陀山的一切的一切,当然耳熟能详,比笔者要知道百千万倍,如果我写得不三不四的,岂不把他们牙齿笑掉下来吗?这倒不是笔者故作杞人忧天,而恐事後被人家骂山门(即说坏话)说:「难道真的看不起我大唐无人吗?你在普陀山能住了几年,也来大谈我们名山胜地,真岂有此理」!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习惯,做事无人,事後说现成风凉话的人,不知有多少在那里等着。
  这一段开场白,是笔者敬向先进大德们打招呼。我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祗能供读者们茶余饭後,消愁解闷,不是什麽穷经考古的论作,而是写的「瓜棚豆架雨如丝,姑妄言之妄听之」。有不对的地方,还请上座大德们原谅。内容我也不曾分门别类,和什麽层次先後。我是想到一点记一点,晓得一点写一点,多采故事体材,少作高谈阔论,而来说明从普陀山开山以来,各种传闻记载奇迹故事,以及菩萨显化的感应,各种神异的事实,逐期在菩提树月刊上发表,目的是介绍没有到过内地的佛教同道们,以及到过普陀而没有听闻周的读者们,使大家明了四大名山之一的佛教圣地南海普陀山。

    二、普陀山名称与佛典考证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圣地,是四位菩萨摩诃萨(即菩萨之中的大菩萨)的广化群生的大本营。这四大名山就是山西的五台山,是大智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的峨嵋山,是大行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的九华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的道场;浙江南海普陀山,是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这四大名山与四位大菩萨之中,能够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那就是南海普陀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的观世音菩萨了。俗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尤其在此战云密布,天灾人祸,「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的今天,除开了一向以「慈眼视众生」的寻声救苦圆满无碍的「观音妙智力」以外,那里还有什麽人的力量能救世间苦恼罪恶的众生呢?现在我所要谈的也就是这普陀山和观世音菩萨。
  普陀山是印度话的简称,俱足称是普陀洛迦山、补怛罗迦、布怛落伽等,中国话叫做小白华山。普陀洛迦原为一山之名,因为中国人习性好略,或称普陀或单呼洛迦,久之遂成为两个山了,考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原因,在佛教经典上也有明文,当时印度就有几个补怛洛伽等之说,我们在华严经第六十八卷读到如下一段经文:「瑟鞞胝居士告善财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时善财童子(中略)渐次游行,至於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石上(今金刚石俗称说法台,石与陀石同在山之西面),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中略)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中略)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声,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而为说法,或为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就。(中略)愿令一切众生,若念於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这就是有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二十八参,参观世音菩萨于此山中,所闻法要,大抵如是。再说观世音菩萨乃过去正法明如来,早成正觉,因与我们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以他老人家才倒驾慈航寻声救苦,三十二应,普门示现,无非是要令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三、不肯去观音与慧谔开山

  话说五代後梁明贞二年的时候,因中国佛教在唐时传去日本,当时有很多为了求法留学日本的出家人,都是到中国来访道寻师,其中有慧谔和尚,远渡重洋,航海来到我们中华大国,一方面寻师访道,一方面参礼各处的佛教圣地。有一天来到山西五台山,朝拜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遍游五台胜地,参观名胜。看见一尊观音大士的圣像,清净庄严,心羡不已,本想向该寺当家师傅商讨请回日本供养,恐怕人家不允所求,所以他最後的办法,只有不与而取。他以为这是出於善心,能使日本人民睹圣像而生敬信,「皈依者福增无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这种做法决不会是犯佛戒中的「不与而取的盗戒」吧?所以他打定了主意,就偷偷的把这尊圣像拿走了。
  慧谔和尚既然获得这尊无上至宝的圣像,当然不敢再在五台山逗留下去,马上束装就道,买舟东渡,预备回归本国去了。当这条船开到现在浙江定海县所属的舟山群岛,有一名叫新罗礁的地方,忽然海洋中现出无数的铁莲华(今称莲华洋),挡舟不能前进,如是者三日三夜,这只船始终无法开出,只有远远在普陀山四周打转。如果向东开,即有铁莲花从海中涌现出来,阻道不前。慧谔和尚此时已经吓得惊惶万状,心中忐忑不定,俗语说:「为人不做亏心事,空中打雷我不惊」,他这时自己开始静坐思过了。他扪心自问,生平无大过,从来没有做过甚麽不可告人的坏事,为甚麽今天在海洋遭阻,进退不能呢?佛教徒遇着无法解决的困难事,唯一的法宝,就是跪向佛前,求哀忏悔。当他跪到菩萨像前,忽然想起这尊菩萨是不与而取偷来的,这时他恍然大悟,引咎自惭,很快的跪下去祷告着说:「大士!弟子因见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我想将菩萨圣像请回日本供奉,假使我国众生此时无缘见您,当从所向,弟子即就该处,建立精舍,供奉圣像」,祷罢舟行,竟至潮音洞边,安然停下。
  那时普陀山还是一片荒岛,野无人烟,虽然在汉时就有汉光武皇帝的好友严子陵先生的岳丈梅子真先生,隐居在这个山上,修真养性(即今梅福庵,内有梅福仙人炼丹井,普陀山又名梅岑山,即指此也)。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海中有此山,一直到五代梁明贞年间,仍然还是一座荒山孤岛,只有几个捉鱼为业的渔翁,在山上搭几间茅草蓬子,住在海边山凹里。当时慧谔祖师靠舟上山,寻了大半天,好容易才在靠潮音洞不远的山旁边,找到一间渔人茅舍,该舍主人就是打鱼为业的张渔翁,经过慧谔和尚说明来意,他大为感动,同时也欢喜得了不得,菩萨连日本一个国家都不愿意去,而要住在我们这个孤岛荒山之中,这一座荒山真是与菩萨有大因缘了。我们住在这里附近的人民,也真是有很大的福德和善根哩,所以才能得到观世音菩萨显化此山。他思想至此即很慷慨的向慧谔和尚说:「师父!你们贵国的人,既无缘见佛,那末你就与菩萨一并住在我们山中,我把住的房子和地方让出来,你可以筑庵供奉菩萨,我过海去,叫各地民众,大家来山拜佛供养你,你不要再回日本去了。」慧谔禅师因此不再回日本而就在山上筑庵安住,呼名曰「不肯去观音院」。他就成了普陀山第一代的开山祖师了。这就是我国普陀山开山之来由。

    四、唐文宗嗜蛤菩萨无言说法

  唐朝文宗皇帝嗜好吃蛤蜊,下旨要东南沿海的渔民,频年入贡蛤蜊,一班贪官污吏们乘此机会,鱼肉乡民,捐献诈取,害得他们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忽然一日,皇帝的御馔获一巨蛤,刀劈不开,甚为奇怪,御馔把这只巨蛤,送到皇帝面前,奏明其意,万岁接过以手指弹扣了一下,说也奇怪,那个巨蛤,自动张开,其中有一尊观世音菩萨梵相在内,文宗皇帝看见了惊异不已,急令宫监,以金饰檀香盒,贮起来供奉。即召当时德高道隆的惟政禅师入朝请问,禅师对曰:「物无虚应,乃启陛下信心,以节用爱人耳。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帝曰:「朕见菩萨矣,未闻说法!」师曰:「陛下信否?」帝曰:「焉敢不信?」师曰:「如此陛下闻其说法竟」!文宗大悦感悟,誓戒永不食蛤蜊。因诏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像敬奉,这是菩萨显化,各地崇奉,盖亦普陀山香火之所由来也。
  笔者没有看到蛤蜊中现观音像,可是亲眼看到在蛤蜊中的罗汉像,此像现存半片在磐石庵珍藏,非有特殊重要香客慕名请看,普通人是不容易见到的,据说已经有五百余年了,那是一个红漆盒子装在里边,半个蛤蜊内天然长成的二九十八尊罗汉像,真是一件无价的宝物,菩萨显化不可思议的神异奇迹,不是可以用科学所能说明的。

    五、短姑朝圣大士亲送饭来

  相传有一位老翁和姑嫂们虔持数年的愿心,远道航海来山进香,舟抵普陀的时候,翁嫂们预备正要舍舟登岸,上山进香的当儿,忽然小姑天癸适临,因为身体不清净,所以不能跟随父亲和嫂嫂一同上山拜佛,请她嫂嫂在菩萨面前,代为进香以了心愿,其嫂短而笑之,小姑便觉惭恨,自己无福亲见菩萨,只得独坐舟中,静待父嫂上山进香回来。那知正值海水涨潮,潮水不断上涨,把刚才上岸的一条路皆被淹没。道路断绝,无法上岸,而腹中又饥不得食。忽然看见一个老妪,手持饭箪而来,屡搬小石投水中,搴裳濡足登舟说:「特为姑娘送饭来」!说罢置饭箪而去,小姑甚为奇怪,以为是父亲使令此老婆婆送饭来吃的,直至下午天晚,父嫂在山上各处礼佛而归,那时已经潮退路现,他们实在忘记了预备小姑的午饭,迄至回船见面的时候,方才想起来小姑还没有吃午饭,因此忙问:「姑娘受饥挨饿了吗?」小姑说:「午後已经有一个老太婆,送饭来给我吃过了。我以为她是你们遣来送饭的,难道不是你们叫她送来的饭麽?」他们公媳两个很惊奇的说:「并没有叫人送饭呀!」小姑娘即将老太婆送来未吃完的饭,拿出来给他们看,表示所言不谬,嫂嫂这时已经悟知一定是观世音菩萨显圣,变现一个老婆婆送饭来,以济这个虔诚远道来山进香拜佛的少女,因身体不净,惭恨自己无缘得睹佛面为辱,所以菩萨现身变化给她看,以增其信念,她与她的公公赶快反殿祷谢,仰瞻莲座,见大士之衣裾犹湿,因此後来就称靠船上岸的那个地方名曰「短姑道头」。就是嫂嫂短笑小姑于此,菩萨显圣送饭的感应,说明小姑诚心的故事,後人名其地以志纪念也。那个地方也就是现在香船来山靠岸停船的码头,菩萨显圣的那个大殿,就是现在的慈云庵,紧靠在码头旁边上岸,不几步就到,笔者曾在该庵大殿後面,见有後人塑供纪念的短姑像,也不断有人来向她进香礼拜。
  短姑道头上有一座「道头牌坊」,是民国八年无锡陈锡周居士捐资建造,钢骨水泥,工程坚固,形势雄壮,较之本省竹南佛教名胜狮山紫阳门,高下悬殊,真是不可以道里计了。上面匾额有不少名人题字,例如滇南王人文题曰「南海圣境」,东海徐世昌题曰「同登彼岸」,河南冯国璋题曰「宝筏迷津」,黄陂黎元洪题曰「金绳觉路」,江朝宗题曰「回头是岸」,又有大兴冯恕联云:「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四明王禹襄联云:「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简照南联云:「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渡那海去欲登彼岸,须早回头」。像这类文字并茂的题词;真美不胜举。

    六、普济寺的松紧神运殿

  前寺是普陀山的全山祖庭,五代梁时,初建此寺,名曰「不肯去观音院」。宋神宗皇帝敕建命名「宝陀寺」。到了清朝年间,也不知几番更名,近才名之曰「普济禅寺」。因为全山以普济、法雨二寺,分疆管辖。前山所辖的名之曰前寺,後山管辖的名之曰後寺,前山有前山所属的小庵房头若干,皆归前寺客堂管辖;後山也有後山房头若干庵院,也由後寺客堂处理。因为过去山上没有乡公所和警察局,前後寺的客堂说他是行政法庭也无不可。不论僧俗院庵的住众等,如果发生了什麽纠纷争论的事,私下无法解决的话,前寺所属的到前寺客堂,後寺所属的到後寺客堂,前後寺的知客僧摇身一变,又成为一个大法官,站堂呼班的无不俱全,因此之故所以住在山上的僧俗人等,皆以前寺後寺名之,不称普济、法雨也。
  前寺为全山的祖庭,所以寺房之多,住众之广,范围之大,可称为全山之冠,前寺最值得称道而神异不可思议的是圆通宝殿。因为普陀山是观音大士的道场,大士修证的是耳根圆通,有时候有人说他是圆通大士,所以全山的大殿差不多都是以圆通宝殿为名的居多。因为这个前寺大殿素有神异着称,因此好事者名之曰「神运殿」,世俗人又叫它为「松紧殿」,顾名思议,再听传闻就是说这个大殿,好像小说上的乾坤袋子一样,能大能小能松能紧,无论你有多少人,它都能大肚包容得进去,从来也没有听到说有人满之患,殿小僧多之感。笔者起初以为这是传闻不实的神话,也不以为然。後来积善庵当家肇祥师,亲自告诉我这是事实,曾经有六千和尚在殿上念经绕佛,不见拥挤。他说:「在民国二十五年,有某香客来山进香,打千僧大斋供众,广结法缘。那时可算是普陀山的黄金时代,全山香客与僧众有三万人之多。各府州县的行脚僧都云水到普陀山过大香会期,大有集全国僧伽之大成的气概。那时我在前寺库房任副寺(有银钱副寺外交副寺不等),因为打斋供众,要有一斋一衬(衬即钱),吃过午饭要大家念佛走出斋堂(念的是消灾延寿药师佛),至大殿前绕佛进大殿。这时有库房副寺站在大殿门前,发给斋衬。当时因库房零碎钱不敷,改发筹子,事後再拿筹子向库房换取钞票,这时并将大殿各处边门关闭,派有专人,作把门将军,不使有投机取巧者,偷天换日,一人可以穿门而过,再来前门领衬,一人只许一份,不许冒领双份的,从我亲手发给筹子,进来一人发一根筹子,如此发出有六千多根筹子。这是我亲手所经过的事,亲眼所见的事,一点不假,而不是传闻不实的神话故事,你能够不相信有此奇迹吗?」
  笔者上面也曾说过,佛菩萨的神异奇迹,不是我们凡夫俗子可以心思言议得到的,如果拿维摩经中的维摩居士的丈室来说,一个方丈之大的小卧房,能容数万人天,问疾听法,一个大殿能容六千人又有什麽希奇呢!上面说了一大篇,读者一定要问:「究竟这大殿有多大呢?」对不起,笔者只有一枝笔,请听我慢慢道来。那个大殿子有九九八十一间大,高出文昌阁(即莲池庵)四层洋楼,在国内并不算怎样大,可是在今日的台湾,笔者走遍了全岛,也没有看见有这样大的大雄宝殿。全台湾以笔者看起来,要以大冈山新超峰寺的大殿为最大,可是与普陀山前寺的大殿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媲美了。以现在用科学方法计算,就是八十一间大的地方,也容量不下六千人之多,何况殿中有三尊大佛,两壁供有很大的三十二应身的观音像,再除去香灯殿主的寮房,以及供桌渔磬蒲团的地位,最多能容两千人就足矣。然而事实有六千僧人在大殿上绕佛跪拜,一点也不感觉到人多,所以大家才说它是一个松紧的神运大殿啊!

    七、千僧斋罗汉应供

  山中自古就有如此的传说:「凡是有斋主檀越来山,供众千僧大斋,必定有一位罗汉降临应供的」。不过罗汉来应供,大多是现比丘相,混杂在大众僧人之中,凡眼不能识得罢了。民国十七年春天,有一位大心居士是江西彭大融先生,来山进香,他知道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更知道在三宝门中要广种福田。所以他诚恳的发出无上菩提道心,打一堂千僧大斋,广结众僧缘。真是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居然亲遇罗汉,授他一尊古铜佛像,事後遍寻不见,所以他为感佛恩,撰一长文联语,悬於大圆通殿以志感念。今将联语及跋文抄录於後:「航海朝普陀,遍值斋供千僧,蒙老比丘,施我古铜圣像,想是应真阿罗汉;梯山礼大士,喜游驰两名刹,趋梵音洞,看他妙相分形,露出趺坐紫金身。民国戊辰仲春月,奉皖省迎江寺竺老师尊之约,来斯进香,兼酬斋僧之愿,饭僧後念佛到大圆通殿,大融在门首,迎接诸僧,忽一老比丘交我古铜圣像一尊,仰目视人,不见踪影,想系阿罗汉现身示法也。特撰联语悬於殿首,以志纪念,且供诸来客,发信愿心,一诚有感云。江西吉安县皈依三宝弟子彭大融虔诚敬撰」。
  写到这里,有人提议,要笔者将千僧斋的仪式说一说,使没有到过内地的台省佛门中四众弟子,多增一点见闻。可惜我的言钝笔拙,也只有稍为说几句以应某大德的心愿。谈到设斋供僧的由来,是始于佛世时目莲尊者,为欲救拔他的母亲脱离饿鬼饥渴火烧之苦,於七月十五日设斋供养诸大菩萨贤圣像,因此功德,回向其母脱苦生天。後来各方的檀信居士们为了要超度先亡,或者植福延生,就到名山古刹的大丛林里,打斋供养清净福田僧。不过斋供的名称也有各种不同,在本省有什麽「红斋」和「香斋」的分别,在内地也有什麽腐斋(即豆腐斋)、平斋、上堂斋、千僧斋等种种不同,不过在普通腐斋、平斋和如意斋,没有什麽重要,如果打到上堂大斋的话,就得要请本寺和尚(住持)上堂说法。在普陀山大香会期间(从正月初一二月十九日)差不多每天都有几堂上堂大斋。这是极普通的事。上堂斋的仪式简单的如这次大仙寺传戒期中所见的差不多。现在所要谈的是千僧斋。
  一个大香会期中,都有几次千僧斋的。打千僧斋,小庵是不举行的,就是三大丛林之一的佛顶山也还不方便,唯有前後寺才能举行,因为前後寺的地方大,执事全,如果有一千个和尚来应供(有时多至六千人),必定要有煮饭的千僧大锅,不然粥少僧多很是麻烦。打千僧斋通告的牌子。在三天之前,就要挂在前寺大门外,招示全山僧众,届时来寺应供。千僧斋的仪式相当隆重,和尚上堂说法和斋主请法的那一幕,如皇帝上朝一样的隆重庄严。请僧说法的这种敬师尊道的礼节,见之莫不叹为稀有。先由客堂纠察师傅集合大众师至法堂,知客僧引导打斋的,施主随至说法堂站立,由维那师鸣磬说:「钟鼓齐鸣往方丈迎请和尚」!到了丈室斋主执香由知客师引至和尚前礼毕,和尚登座,斋主上香顶礼後,由知客师拈香礼拜,长跪合掌,代表斋主白词,迎请和尚。大意是:「仰白和尚!大慈忍听,今有某省某县某某信士,来山进香,为植福延生事,敬设千僧大斋一堂,供养两序诸师,恭请和尚,上堂说法,普利人天。惟愿和尚慈悲默然允许,下情无任,恳祷之至」!维那师呼「末後先行」,丈室里大钟大鼓一齐敲,这时全班执事随行,最前边有两面长幡大旗导路,跟着两序大众,和尚前面有两只提炉,有传炉的侍者,和尚身边有四个侍者,一人执说法的柱杖,一人执拂麈,一人捧钵,一人捧具,和尚身穿黄海青(大袍),披大红祖衣,挂大念佛珠,严肃威仪,步至法堂,维那师鸣磬一下,停止钟鼓,和尚礼佛升座,大众唱香赞毕,这时有烧香师拈香展大具顶礼三拜,上去接侍者手中柱杖,四个侍者一齐下来,展具拜三拜,维那师呼:「梵音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和尚接过柱杖震地一下,开始说法,斋主跪听。说法毕,维那师又呼:「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呼毕,和尚下坐,斋主谢法,维那师说:「钟鼓齐鸣,送和尚回丈室」。然後佛前上供,和尚过斋堂应供,斋主拜斋,饭毕结斋後念佛,由和尚领班,斋主随和尚後,千僧齐集,在大殿前丹墀里绕佛。这时前後寺的知众师、知客师、纠察师,全部出马,各执各人应执的警策僧值的香板,四边站定;又有好些巡照师各人手执藤条,往来巡查照看,看大众师有无举动轻乖,交头接耳,有犯威仪。知众知客纠察师等,如大队长一样的指挥部下,巡照师执藤条维持秩序如员警一样的负责,看样子真是如临大敌,莫不为之心惊胆惧,千余人整整齐齐的在那里一心不乱的念佛。绕佛毕,和尚进大殿向外站立,斋主跪在和尚前面合掌迎接众师进来。大殿门口有人结缘散衬,简单仪式如此。这虽不是正题,可是也不无有一点小补。老参上座们,固然不屑看这些家常便饭的话,可是一班初发心的菩萨,还是未见未闻,见此也可以作一参考。

    八、七千斤大钟系草绳

  提起这口希奇古怪的大钟来,在笔者未去普陀之前,就常常听人说:「普陀山有一口大钟,七千余斤重,是用一根稻草绳子吊挂在钟楼上」,那时我也是与一般少见多怪的人一样的固执,认为这完全是骗人的无稽之谈,胡说八道的神话,及至我到了普陀山进香时,有人提议到前寺看草绳大钟,这时又引起我多年来不信的疑事,不过不久就可以有事实可见,存着狐疑不信的态度,随着众人同往。那个钟楼位於神运殿的东南角,可惜该楼楼梯只能容许一人上下,所以在香会期间去看大钟的人,每天前後相继,拥挤不开。上面有一位跛脚的香灯师,在上面招待客人,为人客烧香点烛,有时并为游人解释大钟奇迹的故事,我们看他活像真的指手划脚的告诉我们说:「这口大钟有七千余斤重,是清朝嘉庆十三年铸的,你看,这麽大的一口钟,是用一根草绳吊挂的,至今已近有三百年的历史了,你们诸位看奇怪不奇怪?」当时有一位军官,也和我一样的怀疑不信,并亲自用手在绳索上抽下几根草来看,果然真是草绳,这时事实胜於雄辩,不容我们不肯信了。钟身的庞大,要比唐朝张继诗中所说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口大钟要大得多了。洪钟所发出来的声音,虽不能说是:「上彻天堂,下通地府」,可是较之其他寺庙里千儿八百斤重的钟声,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们大家都去拉动槌(槌是大木段子用麻绳扣挂的)叩钟三下,有的人还给那位跛脚香灯师的香钱。虽然那个古老残旧的钟楼,已被那口大钟吊得东斜摇摇欲坠的样子,好像吃不消似的,可是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游山赏景的骚人墨客们,冲锋陷阵的将士们,远足旅行的学生们,还有研究科学哲学的学者们,都要来看看这口众人所称的「草绳大钟」,只有见而生疑,又无法解决此一疑案,恐怕这也不是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吧?

    九、来意不诚退回原处

  到了大香会期间,前寺香客进香献烛之多,真是可以开设一个香烛店,虽然佛前烛台不少,可是大批香客涌进来的时候,还是无法应付,这枝烛刚插上去,那枝烛又送的来,只有把未点完的烛拿下来,换上新来的烛,如此不断的掉换下来的剩烛,每天都有好几百斤之多。尤其是杭州的香客,和上海的香客,佛前供烛,都是一百斤一对,或五十斤一对的送进来,如果香船一到都有好几抬是大蜡烛。放得下的人,看见香灯师把他的贡烛熄了,到也无所谓,知道这是不得已的事,同时还有一句俗语,所谓「心到佛知」,「钱进山门,福归施主」,只要出了钱,发了心,我的香烛交与殿主师,随他烧香不烧香,点烛不点烛,总之我的心愿已了。有一种不知进香意义的人,他的心就放不下了。看见人家把他拿来的香烛没有烧完点光,他就有点不开心。
  现在说一段香客进香菩萨显圣的故事:
  有一个远道而来朝山的香客,因为他很有钱,所以买来的贡烛相当大,差不多有五六十斤一对烛,他到前寺进香时,正是进香的人最多的时候,香灯师忙着为香客点蜡烛,真是忙得不亦乐乎,这位香客把他一对大蜡烛,请香灯师点起来,刚插上烛台不久,又有其他的香客将烛送来叫点,所以把这位香客的一对大蜡烛熄下来,没有点,再点其他香客的烛,因此这位施主就大大不满意寺中的和尚,说和尚贪心,有意把他一对大烛不肯点,存下来卖钱。一怒之下就带了随来的小儿子回去,那知这个爱子,不幸在半途得病死了,这位先生也就无可奈何的买了一口棺材,把他的爱子装了带回家中埋葬。那知一到家中,看见这个已死的小孩子出来接他,这一来可把他楞住了!明明这个孩子同我去进香,在半途死去的,为什麽又活在人世仍然未死呢?这真可说是千古的奇闻,因此大着胆子问道:「你不是随我去普陀山进香的吗?为什麽现在又在家里呢?」儿子答他说:「从那天随爸爸回来,一走出山门外,就不知爸爸到那里去了,我寻了好久,还是找不到你,因此遇见一个老人承他把我送回来,我回来已经有几天了」。他的爸爸这一来如堕进五里雾中,摸不到头脑,明明这孩子已经死了,是我亲手把他放进棺中,不知他从什麽时候活转来,还在我前面到家,我到有点不相信哩,恐怕这小孩是变成小鬼来作祟我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带回来的棺材开下来看,那时便见分晓了。当面叫人把棺材开下来一看那知棺材里已经不是放的孩子的死屍,竟变成一对大蜡烛,这好像变戏法一样的有趣,在那对蜡烛上还现出八个大字:「来意不诚,退回原处」!这一来可把这位先生弄得既惭且愧,跪下来就拜祷不止。原来这是观音大士显圣,从此以後,每年都买很大的蜡烛到普陀山进香,再也不和香灯师们争论要点蜡烛不点蜡烛了。

    十、紫竹林原来还是紫竹石

  「白莲台上弥陀佛,紫竹林中观世音」这两句话,我想凡是一个中国人,皆是耳熟能详的道得出,尤其在紫竹林中坐着的,一手执净瓶,一手执杨枝的观音大士圣像,龙女站在身旁,鹦鹉口衔佛珠,善财童子在下边参拜,这一幅精美的圣像图,不知有多少的人见过而心羡神往啊!老实说笔者在小孩子的时代,就听了很多人的传说,朝南海到紫竹林中参拜活观世音菩萨,当我未去南海时,也以为真的像图像上的一样,有一个活的女菩萨,坐在茂林修竹的紫竹林中,有善财龙女,随侍在旁,常与来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说些成佛作祖的神奇妙法。迄至我三十六年正月,跟随几个同参道友,结伴朝南海,因为後山法雨寺,开期传戒,我们就挂单住在後寺云水堂。那时在船上还没有上岸的时候,老远就看见上文所写的「道头牌坊」,从人海扰攘的上海,来到这海天佛国,真是心中有说不出的愉快和清凉,因此不管三七二十一,背起「朝山进香」的黄布香袋,跟着多年常来的老香客,往各寺院中烧香拜佛了愿心。我们翻山越岭,前山忙到後山,寺院跑到庵堂,老有一个疑念没有打破,那就是没有看见紫竹林中的活观音,又不敢在同参面前提起来问,恐怕他们要笑我是个「土包子」。好在来日方长,这个疑问只有秘而不宣。第二天有人提议去紫竹林进香,徵求那几位愿意同去的,我是第一个举起手来附议,因为有几个去过的不愿再去了,我是一心一意的要到紫竹林中朝拜活观音,恭闻法要。那知跑到紫竹林,仍然还是看见一班善信们拜佛求签,并没有看见有什麽活观音菩萨,在那里说法给人听;善财龙女也是一无所见;更感觉奇怪的,连紫竹林的那些茂林修竹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这一来使我大失所望,以为这里决不是紫竹林,询问同来的人,他们说这就是紫竹林。再没有其他第二个紫竹林。因此我这个疑案,不能再不设法解决了。我决意找本庙的大师傅问明一个究竟。我拉了一位该院的知客僧,坐下来和他谈天,请问他紫竹林的由来,为什麽看不见紫竹林中的观世音?他用手一指说:「那不就是紫竹林吗!」我依着他的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那台上摆了一块大石头,我说:「那是一块顽石,那可算作紫竹林呢?」他说:「你再去仔细看看,那石头上面不是有紫竹吗!」我问他这是甚麽意思,请他详细说明,他说这里有一段很有趣味的故事说明紫竹林名为紫竹石的来由。

    十一、向蛇王借山菩萨显神通

  故事是这样的:相传普陀山,山上有一个蛇王,率领它的子孙,盘据在这个山上,大有「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势,甚麽人也不敢来侵犯它的地盘。有一次观世音菩萨变化一个老比丘,来向蛇王借山开道场,可以广度娑婆世界的迷眛众生,蛇王为了要保持自己的权益起见,执定不肯。它说:「这是我子孙万代帝王之业的根据地,怎麽可以随便借给你和尚开道场,度众生呢?」菩萨见蛇王蛮不讲理,也就不客气的说道:「你有甚麽能为可以大胆的拒绝我不借呢?」蛇王见菩萨问它有何本领占据不借,它说:「我能现出原形来,围绕此山三匝。」菩萨笑而不信的说:「你真能现原形绕三转的话,我就不向你借山;如果没有本领,不能绕山三匝,那时又怎麽说呢?」蛇王慨然的说:「这是我平常绕惯了的,那里有不能的道理?假使我围不到时,我一定把山借给你开道场!」菩萨说:「一言为定,不可失信」。蛇王挺起胸脯来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罢摇身一变,现出原形来是一条千年怪蟒,又粗又长,慢慢的开始围山,菩萨这时也运用神通妙法,把这座山慢慢的放大。蛇王围围围,菩萨的山也放放放,结果一匝还没有到,蛇头和蛇尾都连接不到,菩萨见蛇王无能为力了,对它笑着说道:「现在你不能围绕三匝,还有甚麽话说?山该借与我开道场了!」蛇王无可奈何的说:「今天不知倒了甚麽运,每次我都能围三匝,今天怎麽一转都围不上?借是可以借给你,不过你也显一点神通给我看看,才使我甘心认输!」菩萨说:「那很容易,我手一指,这个地下的一块石头上马上能够现出紫竹来!」说罢用手一指,忽然那块白石上就现出无数的紫竹来,据说就是那块紫竹石。後来有许多朝山进香的男女们,都携带小紫竹石子,带回去做纪念品,这就是普陀山紫竹林的来由和出典。

    十二、千步沙海潮音声吼如雷

  当笔者初到普陀山的时候,睡在後寺上客堂里,当夜深人静的当儿,听到千步沙那里的海潮音,声若雷轰,震耳欲聋,像万马奔腾似的,比欧阳修秋声赋中所说的声音还要大上百千万倍。我最初以为是开足马力的特快车响声,继而思之,不对,这里是海洋中心,那里有甚麽火车呢?简直闹得我大半夜睡不着觉。第二天问他们老住山的人,才知道是「海潮的声音」。这种雄壮宏大的海潮音声,我还是出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法华经普门品的偈语说:「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到今天我才证实不谬。
  传说这个海潮的音声之所以异常响亮,也有着一个小故事,就是蛇王虽然无条件把山借给菩萨开道场,但他要菩萨说出一个归还的日期来,到时候可以物归故主。菩萨对蛇王说:「那一天全山听不到我的弟子敲木鱼的声音;或者千步沙前的海潮音声不响了,那时我就把山让还给你」。普陀山现在发展到三大丛林,八十余家院庵,一百六十多个茅蓬,所以每天木鱼音声是不会断的,尤其海潮的音声是永久不会断绝的!最奇观的海潮拜浪,不管你起甚麽东南西北风,千步沙的海潮是始终不会随风转浪的,仍然是一波一波的扑向这一边来。有人说:「这是潮拜浪」,无情的潮水也知道朝拜观世音菩萨。如果遇见大风激荡,那千步沙的波浪,若雷轰云涌,眩目震耳,来若飞瀑,止若曳练,倏然万变,不可名状,笔者往往遇着大风激浪的时候,一个人蹓奔到海边,站在千步沙石上欣赏这俗人难得一见的大海之奇观,那一种身心荡然的境界,不是笔墨所能形容其万一的。

    十三、前寺山门永不开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前寺还有一件很值一谈的事情,在这里应该追补一下,因为这件事也很少有人提起来讨论,所以容易遗忘了。那就是前寺的山门和其他的山门不一样,其他寺院的大门都是开着的,独有前寺的山门是永久的关闭着。陶渊明所说的「门虽设而常关」,这不啻为普济寺的大门写照。笔者初到普陀山,遍游全山,七八十个大小寺院,没有一家的山门不是开着,唯有前寺的山门老不开。笔者为了此事,也曾问很多本山的子孙(就是在山上出家的和尚),皆是「语焉而不详」。究竟是怎麽一回事?为甚麽前寺山门永不开?查问的结果都是似是而非,问不出一个水落石出来,有一个老人对我说:「这个山门要当今天子,皇帝万岁,御驾亲临本寺,方才可以开山门迎接圣驾,平时甚麽人来也不许开的」。这位冬烘先生简直困在鼓里做梦,还在想有真龙天子出世,真是可笑又可怜。我说:「现在是民主时代,那里有皇帝出世呢?如果百千万年,没有皇帝万岁来,这个山门也是百千万年紧闭不开吗?再问一句为甚麽一定要皇帝来才开呢?」那位老修行,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云亦云,最後还是问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後来一直到笔者进前寺客堂任知客,常常陪游客们谈天,游客们无非是不知本山的历史,以及本寺各种不了解地方,有所疑问,往往游客们的问题就转到前寺山门上去了,「请问大师傅,为甚麽此地的山门不开呢?」偏偏我不知道这个来历,而他们偏偏要提出这个问题来问我,真是要命!我又不好用那个老修行告诉我的要等皇帝来才开的话,拿来答覆游客,因此没有办法答出一个所以然来,那只好老着脸皮,装着听不见,来一个「顾左右而言他」。不过这不是根本解决的问题,如何要把这一疑案打破,方好应付其他的游客们盘问。普陀山志我也翻过两次;也是找不出根据来,那只好借重神话传说:中国的各大名山,皆有他不可磨灭的神话历史,同时也是一个很有趣味的神话故事,笔者现在把从各方所探访查问得来的各种说法,以及於前寺山门有关的故事,综合起来写在下边,以供读者参考。

    十四、观音大士游天台

  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高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远看天台山国清寺是一个风景幽美的地方,有很多的头陀和尚在那里来往不息,一定是我们一家人:「好吧,我就去天台山上走一遭」!想罢一个飞步,跨过观音跳(按观音跳在紫竹那一边,现有观音菩萨足迹,印于石上,传说观音菩萨是由此跳过海去的),来到天台山国清寺山门外,只见山明水秀,老树成荫;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真是「别有天地在人间」。国清寺里的五百个阿罗汉,他们每天三三两两的站在山门外,东张西望,希望有甚麽善男信女的大心檀越,来山进香,可以广结善缘,随手布施金钱。他们一眼看见观世音菩萨,衣履整齐,威仪庄严,以为这一个有钱的大护法,一定有很多的金钱与我们结缘,因此他们都拿起看家的法宝来了,把衣服兜起来一齐说道:「阿弥陀佛,结结缘」!观世音菩萨以慧眼看出他们皆是活罗汉,应化人间,逢场作戏。一个个的活像真的,把观音围着化缘,他们也不知道彼此皆是一家人,更不知道是南海普陀山的大菩萨,简直被他们围得没有办法,菩萨只有笑而不言。最後还是国清寺的方丈大和尚,道德高尚,另具慧眼,他看这位不速之客,一定是那一座名山的大菩萨,下降人间游方度化的,因此赶紧上前,推开众人,打起招呼,合掌问讯:「请问大德,是从那座名山而来?」观音大士也就答礼道:「我是南海普陀山慈航普渡的观世音,今天特来贵山一赏名山胜境」。那一班傻罗汉,一听说是观世音更加高兴起来;「难得大菩萨光临敝山,使我们增光不少,一定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多盘桓几天,让我们这些小罗汉们供养供养大菩萨,我们大家做罗汉菜,请你吃我们的罗汉斋。」这就是俗人所说的:「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十五、菩萨造桥罗汉建塔

  观世音菩萨来到天台山,东游西玩,不知不觉的已经玩了好几天,每天都有不少的罗汉请他吃罗汉斋,同时又看罗汉们不是刀耕火种,就是静坐参禅,不觉从心中生起一种敬慕心来,心想我在这里整天的受他们供养,实在有点过意不去,一心要想对这名山,有所报效,也好留一点「圣迹」才不负此行。有一天对他们罗汉说:「贵山虽有宽畅的大殿,但缺一座高大的宝塔,这是美中不足,不够庄严。我建议你们,能再建造一座宝塔,那就更壮观了」!其中有一位罗汉插嘴说道:「本山没有宝塔,并不大紧要,最感头痛的是我们千丈岩缺少一座交通桥,实在太不方便,人家来来去去的,总要绕一个大圈子,在我看起来,不如先造桥,然後造塔」。观音菩萨,为欲成就这一件好事,便带着试探的口吻对他们说:「造塔是供养佛的,众生见了礼拜旋绕,有莫大的功德,桥虽重要,可是塔也不能少,现在我们可以分头工作,你们五百位罗汉,共同造塔,我一个人来替你们造一座桥,好不好?」五百罗汉,一听此话兴奋极了,齐声说道:「好呀!好呀,承蒙大菩萨不弃,发心帮助我们,这是再好没有了」。菩萨又说:「我们不妨来一竞赛,限定一夜之中,要把宝塔和大桥造成功,看谁的工作先完成?」罗汉们都是有大神通的人,这一点小事算得了什麽。一致的答道:「好!好!说做就做,今天夜里我们就干吧!」
  他们两方面,各人心中皆有各自的打算,观音菩萨心想,要建筑一座高大的宝塔,一夜的时间看他们到那里运这些砖木材料来?我想他们是不容易竣工的,我只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一座大桥就能造成功。罗汉们意谓:难道我们五百位大阿罗汉,输给一个观世音菩萨,俗说:「双手难比四拳,你看,千丈岩的地方,有这样高,这样阔,而想造一大桥,一夜的工程,不怕你有什麽通天的本领,也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双方皆存了轻估对方的心理,都以为自己有办法,了不起。
  当更深夜静的时候,国清寺里送出清脆悦耳的钟声,大家也很熟习的知道这是大众的号令(佛家的内行话叫做开大禁,就是招呼大众睡觉的号令)。罗汉们等到大家都睡了觉,他们开始工作,他们这时大显神通,搬砖运石,搬的搬,砌的砌,忙的不亦乐乎的,观世音菩萨为了好奇心驱使,躲在山凹里偷看他们如何建造宝塔,黑暗中只见人头攒动,来来往往的忙个不休,他们真是神通广大,很快的时间,就把一座宝塔起得很高,真不愧是得了六神通的阿罗汉,不能怎样的轻视他们无能。这时观音菩萨忽然想起,自己是和人家比赛的,怎麽老看着人家造塔,自己造桥的工作还没有动工,天已经差不多四更左右,如果再不动手的话,岂不是要打败仗吗?他赶快的一个飞身,跨上高山,显起大菩萨的神通妙法来,两脚踏住「千丈岩」的两岸,双手拉着两边山头,往中间一合,说也奇怪,山上的石头见了他好像和好的面粉一样的柔软,两个山头,合成一起,就成为历史上千古有名的天台山上的「石梁桥」。观世音菩萨,把桥造好了,外边的天还没有亮,再去看看罗汉们的宝塔,还没有竣工,菩萨忽然故意的和这班罗汉们,开一次玩笑,躲在山凹里学起雄鸡的声音,喔喔的啼个不停,罗汉们正忙得起劲的当儿,只有一个宝塔顶没有盖上去,忽然听到金鸡报晓的声音,以为是金鸡三唱五更明,不管工作完成不完成,时间一到就要住手,因此宝塔的顶没有盖上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五百罗汉一夜建成的「通天塔」。同时也有人说:「罗汉的功德没有菩萨圆满,所以宝塔不能完工」。
  第二天,天台山附近城市里的居民,屋上的烟囱都不翼而飞了,大家小屋早上起来烧早饭,因为没有了烟囱,熏了满屋的烟气,弄得大家莫明其妙,没有办法,只好在墙上开一洞出烟,起初以为一家如此,那知全城皆然,每家的屋上烟囱的砖头都没有,不知被什麽人取去了,经过报告地方政府调查的结果,原来天台山国清寺忽然多了一座很高大的「通天塔」。大家听了都涌了去看,宝塔的砖头很不整齐,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黑黑白白,煞是奇观。这时大家才知道全城的砖头皆到了这里来造了宝塔,同时也都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显的神通,他们不但不怨恨,反而更加敬佩罗汉们的法力无边,因此习惯成了自然,一直到今天,天台山附近城市的居民屋上都没有烟囱,这也是成为各个地方的风俗,同时我们也多知道一点地方常识。这就是天台山地方没烟囱的来由。五百罗汉因为所造的宝塔,一夜未能竣工,成为千古遗憾!後来查明还是观世音菩萨暗中与他们开的玩笑,使他们工作不能完成,功亏一篑,这个玩笑开得真大,真是岂有此理?罗汉们心想你为什麽到我们天台山来欺人,使我们五百人都被你愚弄,倒了架子,要我们当场现丑,今後我们有何面目见人?他们越想越恼,大家因此开了一次紧急会议,目的是「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欺人太甚,我们这次吃他亏,倒了架子,我们应该如何报复他一下」?其中有一位罗汉站起来建议说:「他能到我们天台山和我们取笑,教我们倒了架子,我们也可以一齐到他普陀山去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方出我们心头之恨」。大家一起答道:「对!对!我们说去就去,乘着普陀山二月里是大香会期,二月十九又是观音诞,我们就在这时候去正好,乘来山进香的客人特别多,我们可以混进去,使他们人不知鬼不觉,我们可以看时行事。」说罢,纷纷的各显神通,腾云驾雾的直奔普陀山而去。

    十六、五百罗汉大闹普陀山

  话说五百位大阿罗汉,离开了天台山,一齐来到南海普陀山住下,他们都是变化挂单的穷和尚,衣服不整,破烂不堪,穷相毕露,甚至还有变五体不全的瞎眼哑口的丑和尚,更有什麽十不全的疯颠僧,奇奇怪怪的无所不有。他们的目的是来破坏观世音菩萨齐整、庄严、清净美观的道场,倒他的架子,所以他们格外的装出那穷样子,坏形相来,看见香客就把破海青兜起来向香客要钱──化小缘。到处皆听见他们的化缘声:「阿弥陀佛结结缘」。香客见他们可怜的样子,也还随缘乐助,拿出银子来分给他们,因此一直到现在,普陀山化小缘就成了风气习惯。大香会期间,各地都有很多的出家人,赶到普陀山来过香会期,化小缘。笔者在山上挂单时,有时也逢场作戏,跟着大众後边凑热闹,兜起衣服来向施主们化小缘,横竖不要我去叫唤,我是站在人丛中随缘的,看见香客走来,我们一字儿排起来,随着大家把衣服兜起,施主从我面前经过就随手拿出东西结缘,我们可以随手而得到很多东西,有的施针线毛巾线袜,铜钱钞票,种种不一。这种境界因为当时是罗汉在普陀山化小缘的,因此後人就也学起罗汉来化小缘,称这境界名之曰罗汉境界,懂得佛法的施主们并且很恭敬这一班化小缘的乞士,恐怕这些人当中总有罗汉隐藏在里边,所以对他们不敢随便轻慢,这就是普陀山和尚化缘的来由。
  有钱的大斋主,来山进香,打千僧斋供养十方云集来山的僧宝,五百罗汉来过堂应供,在未过堂吃饭以前,他们罗汉私下开了一个会议。今天我们去过堂,我们大家把罗汉肚子放下来大吃一顿,总要叫他斋堂的饭不够吃,也教观音菩萨失失面子,倒倒架子。我们也算报复他一下。因此他们五百个饿虎星下凡似的穷罗汉,念过供养咒後,就狼吞虎咽的、大吃而特吃起来,三碗不够,五碗不饱,七碗八碗仍然不肯休,这一批生力军打起冲锋来,不要三五分钟,把斋堂的饭吃得一乾二净,结果五百人吃了五千人的饭还是不肯甘休,弄得大众不得下台,他们还是在斋堂闹着要饭吃,同时还说出好多不堪入耳的话来:「什麽四海闻名的普陀山,连我们这几个和尚来吃饭都不够吃,还称什麽大菩萨道场呢?不把饭给我们吃饱,我们不走!」他们七言八语的闹成一堆,最後还是纠察师傅说好说歹请他们暂时出去,「今天已经临时煮了好几大锅的饭拿来,还是不够你们吃,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明天打斋一定给你们吃饱。」「好!明天饭再不够我们吃,我们就老实不客气的把你们的千僧大锅打掉」。说罢恨恨而去,观世音菩萨没有想到他们这一班捣蛋鬼来,以为是那里来的挂单的和尚。现在才知道是天台山的五百罗汉为欲报复前恨有意闹普陀山而来。他们来开玩笑,失了普陀的面子,闹得全寺不安,大家均在纷纷议论:「这些和尚不知那里来的,他们真是罗汉肚子,这样吃得多,如果这样吃下去,我们普陀山还要被他们吃穷呢!明天打斋,他们又要来吃,不知需要几十石米给他们吃?不够还要闹,饭头师现在辞职,不敢烧饭,怎麽办」?这时忽然有一个和尚来说:「我愿当饭头,不怕他们有多少罗汉大肚皮来吃,我都教他们吃不了」。第二天果然这班饿虎似的穷罗汉,又在斋堂里打起冲锋来(军人抢着吃饭曰打冲锋此语借用),可是他不知道菩萨已有了准备,这里的饭菜源源而来,无有缺少,吃得他们「大腹便便」的不能再吃了,可是饭桶里的饭,仍然未曾见少,纠察师这时胆子也大起来,提高嗓子大声说道:「请大家发心吃饭,开了一个饭店,决不怕大肚子,你们昨天没有吃饱的人,今天尽量的吃,不怕你有多大的肚皮,我们的饭菜,你们是没有本领吃得完的」!五百罗汉这时也知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明知罗汉是斗不过菩萨的,因此他们也就一声不响的走了。他们走过以後菩萨吩咐把山门关起来,不许他们再来胡闹,罗汉看见菩萨把山门关起来不准他们进来就说:「好!我看你山门关到什麽时候,你那一天山门开下来,我们就来要饭吃」!这就是前寺大门永久不开的来由,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浓厚神话趣味的故事。後来大家才知道这一位饭头师,是菩萨现身的,所以才能对付五百位罗汉,最後才能把罗汉送走,恐怕今後再有什麽罗汉们来开玩笑,因此就把菩萨烧的这一锅饭,罗汉们吃不了的陈饭,留下来渗进第二次新饭中,不论临时添多少人,都够吃的,从无粥少僧多之虑,如此新新相陈,一直到千百年後的现在,还是如此。这就是前寺参陈饭的出发点。

    十七、书记师两谒圣天子

  普陀既为名山胜地,又是菩萨应化、高僧辈出的古道场,当然是天下崇风、四海闻名。因此历代有不少的当今皇帝,御驾亲临。有的是游幸名山,欣赏海上风光,有的是专程前来,朝山拜佛,为太后娘娘还了心愿的。普陀自从开山到现在,也不知有多少当今皇帝,王公大臣,来山进香,朝拜观世音菩萨。
  在过去皇帝出门,不是像现在总统出巡这样随便,因此万岁驾临普陀山时,也不是像现在总统游普陀这样方便了。过去皇帝到那一个地方,或那一个佛寺,圣驾亲临,那真是不得了的了不得,全山清洁运动不要说,就是预备铺张接驾的排场,也不知要煞费多少人的苦心,深恐有欢迎不诚,招待不恭之罪嫌。
  有一次也不知是那一位皇帝万岁(忘记名字),御驾亲临到普陀山,在好多天前,地方官就派人通知普陀山普济寺的方丈大和尚,要他把全山整理清洁,合寺扫洒张灯结彩,欢迎圣驾。寺内大和尚接到通知以後,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万岁皇帝,亲自来山进香,使民众增信心,为名山增光彩;惧的是自己没有学问,深山里的和尚,不但没有见过皇帝,就是地方的县府也很少见过,如果对皇帝的礼貌稍有不周,就有冒犯圣驾之罪名,为了此事,大伤了脑筋。
  在万岁皇帝未来之前,普济寺方丈室开了一次高阶层会议,一方面筹画万岁来山布置欢迎的场面,另一方面就是大和尚不敢出面接驾。可是一国之主的皇帝来了,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怎末可以不出来接驾呢?可是这位大和尚,是一位老修行,平时在寺内,对住众们讲开示,讲得很好,然而一见到大庭广众与大人物接谈时,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和尚虽然是方外之人,可是一国之君来了,不能不以礼相见呀!见面时一定要有问必答。要晓得在专制时代的君主面前讲话,如果有一言之差,重则名山变色,轻则有慢君之罪,事关全山僧众的安全,一定要推选一位能言善辩、识胆过人的和尚来,代替方丈和尚见驾。开会的结果,大家公推客堂里书记师代表方丈和尚接驾。这位书记师是中年出家,想当初也是政坛上一位风云人物,不但见多识广,而且博学多才。不但威仪严肃,而且貌相庄严,因此这位书记师有两度见驾,面论佛理之荣。

    十八、假方丈见驾真天子赐衣

  当皇帝的龙船从沈家门开进普陀时,书记师已率领了全山首领执事,早候待在道头的地方,恭迎圣驾上岸,随驾而来的文武大臣,都与这位假方丈行过合十的礼节,沿途道旁,香花结彩,欢迎圣驾莅临的场面,相当伟大,鞭炮之声,不绝於耳。皇帝看这位方丈和尚,威仪整齐,道貌岸然,相与言谈,佛典掌故,应答如流,真所谓「有问必答,言必中肯」万岁皇帝不禁龙心大悦,认为这样的和尚,才不负名山的方丈,随传圣旨,御赐大和尚紫衣袈裟,并乐助斋粮若干担,全寺打斋供众结缘,万岁爷拜佛还愿毕,摆驾回京。
  皇帝走过以後。躲在寺内的真方丈和尚,这才敢出头露面,同时也才放下心中的一块石头,他恐怕书记师有了差错,露出马脚来,那就罪过不小了,现在看书记师不但不辱使命,并且还得到皇上称许,御赐紫衣袈裟,真是无上的光荣!
  书记师送驾走後,回来亲自将皇帝御赐的紫衣袈裟,双手捧进方丈室,献给大和尚,和尚一见书记师进来,很客气的让坐说:「今天如果不是你帮我的忙,我真没办法应付这一场面。你不但为我解了围,也替名山争光不少,这是皇帝御赐给你的宝物,你收下来留作纪念。」书记师说:「和尚,我在常住吃饭,替常住效力,是应该的,请和尚千万不要客气,紫衣袈裟,是皇上赐给方丈大和尚的,我非方丈,故不敢领受,还是和尚收起来,方为合理,将来可以永镇名山,以作纪念。」

    十九、书记师二次接圣驾

  过了一个时期,这位皇帝,不知为什麽,又再驾临南海,拜佛进香,当然还是请这位书记出来代表方丈,前往道头接驾,照理紫衣袈裟,是皇帝亲赠的,皇帝来的时候,要把紫衣袈裟穿起来接驾,以表恭敬,不然就是看不起万岁,犯轻慢的罪名,可是这位书记师,他不是真方丈大和尚,当然不敢穿紫袈裟。因此马脚露出,险遭欺君之罪。
  皇帝来到前寺坐下,看见这位假方丈没有穿他赐的紫衣袈裟接驾,因此便问他为什麽不穿我赐的紫袈裟来接我呢?书记师这时不能再不说真话了,「请我主仁王赐罪,我不是本寺的方丈和尚,万岁的紫衣袈裟,是赐给方丈和尚的,我不是方丈,所以我不敢穿」。万岁一听,大为惊奇的说:「你不是方丈,你是何人?你的方丈,为什麽不来见我?」书记师说:「请万岁不要责怪,本寺方丈,是一位老修行,他一身苦修,只有领众焚修,从来没有下山与官场人往来。同时他讲话的口音,恐皇上听不清楚,所以怕冒犯了万岁,因此教我代表来接驾,还求皇上赦罪。」皇上说:「你既不是本寺方丈,你是何人?」「启奏万岁,我是本寺客堂里的书记师。」万岁不但不生气,反而很喜欢的说:「你是一位书记师,有如此丰富的学识,周到的礼节,不是方丈,不穿我御赐的衣物,并把御赐送归方丈,不仗势越权。你不但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外交僧,而且也是一位忠厚正道的好和尚,我破例额外再赐你书记师一套紫衣袈裟,等我下次来山,你穿我的紫衣袈裟,来接我。」
  其他丛林里请职事,先请书记,而後升堂主,书记师的职位,等同军营的准尉官一样的是一个起码官。挂了书记号然後再堂主後堂的升上去,可是普陀山前寺与众不同,请职事先请堂主,由堂主升书记,同时全寺只有一个书记位,没有两个书记。不是其他丛林,有数十个甚至一百多个挂书记号的执事。前寺书记师是要经过皇帝敕封的,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一段故事。书记师两次见驾,亲得御赐紫衣袈裟之来因,笔者在普陀山前寺任知客师时,亲闻同寮知客师对我作如上所述,所以各家有各家不同家风者,一定有他的来因。

    二十、梵音洞中看来生

  当笔者初到普陀第二天,就有一个老修行邀我去看来生,我问他到什麽地方看什麽来生?他说:「在那里有一个石洞,有很多人都到洞中去看来生,如果你前世是个猪或是一只狗,那洞中就现出你前生来是猪是狗,」我以为他同我开心,我说:「你为什麽要骂人呢」?他一本正经的说:「不是开心,我说的全是老实话,如果你前生是人,他洞中就现出人来」。我说:「这明明是看前生,你怎麽说是看来生呢?」他说:「也可以看来生的,只要你祝告一下,愿意要看自己的来生,那洞就现出你来生的形相来,或者生天道,或者变牛马猪羊,就看你现在为人如何而定报应」。我问他离此地有多远的路,他说要跑一两个钟点,我说:「我不去看,我不相信这些鬼话」。因此就不曾随他们去看什麽来生和後生,後来住久了,才知道就是梵音洞。提起梵音洞来话就多了,大家都知道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是「千处祈求千处应」的菩萨,所以法华经上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说只要我们真心诚意的祈求菩萨,菩萨定能有感则通,随愿而成,显现色身圣像给我们看。所以凡是来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们,都是想一睹大士应现的圣像为快,因此大士为欲坚固来山进香的善信们对佛教增加信念,同时更可以化导顽愚,改恶向善,所以梵音洞中,化现圣像随人所见不同,有很多的善根深厚的居士大德们,都能看到各种圣像。据说过去山志记载菩萨是在潮音洞现身的,不知在什麽时候改为梵音洞了。近代来山的香客可说没有一个不往梵音洞看菩萨现身,至於能否一一见到,那是另一问题。
  这不是提倡神话,历代有不少的缁素大德,文官武将们,亲自所见菩萨在山涧洞中,或放大光明,或现诸神变的奇异瑞应,那是不胜枚举的事实。我们在普陀山时常见到菩萨在山上显圣的记载,後面会慢慢的说到。

    二十一、九龙殿明太祖登位

  普陀山三大丛林之一的法雨禅寺,又名後寺,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其规模之巨集敞,建筑之新颖,房舍之整齐,树林之郁茂,比较前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大殿不及前寺伟大和神异,後寺大殿只有四十九间大,(前寺八十一间大),俗称九龙殿,就是在大殿正中顶上雕刻了九条金龙,蟠绕在上面,雕刻精致,神形毕露。据说这个九龙殿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曾经在此地登过位的(他曾在皇觉寺出家为僧),故有九条金龙,悬绕宝殿之上,这就是九龙殿的掌故。

    二十二、无用的万斤大锅

  法雨寺还有几件事物值得向读者介绍的,例如大寮里万斤大锅,能煮二十四石米的饭,可以想见当时住众之多,香火之盛了。那个万斤重的千僧大锅,现在已常年不用,因为锅大僧少,英雄已无用武之时了,只有供游客们参观,善男信女们去拜拜。同时还有掏出钱丢到锅子里去,其用意何在,笔者也不详细知道。还有紫衣龙袍圣诏旨敕等,谓为镇山之宝。前後寺皆有历代帝王御笔字和刻的御碑等纪念物。後寺尤其还有一对乾隆皇帝御赐的龙蜡烛。一直到现在还保存不坏,经太阳曝晒也是不会溶化,可以说这也是一件无价之宝,以供游客们参观欣赏。

    二十三、五部龙藏镇普陀

  佛家最贵重,最需要的,就是三藏十二部的经典,因为佛教异於他教,佛教是学问的宗教,拥有九千余卷的大藏经,以供教徒们研究。
  即使是社会上,不管他是那一界,不论他是信教不信教,可是每个人都晓得佛教的经典众多,教义崇高,其他的宗教不能望其项背的。
  佛教的经典,不但专是佛教徒所重,同时亦为政府重视,佛经素有东方文化宝库之称,因为它藏经是道地的一部万有文库。其中包括了宇宙万有一切学说在内,而且更超出一切学说之上,因有如上的重要,所以当初佛教的全部大藏经典,皆是由国库支付印成的,那种制版装裱的精致美丽,并不是现在洋装和精装所可望其项背的。
  由国家出版的藏经,称为龙藏。如果那一个大寺院能请到一部皇上的「御赐龙藏」,那真是无上的光荣,所以国内有名的大寺皆请得一部龙藏,作为镇山之宝。普陀山既称四大名山之一的圣地,藏经当然是不能缺少的了。普陀山共有「御赐龙藏」五部之多。前寺两部,一部南藏,一部北藏。後寺也有两部。佛顶山一部。这五部藏经,就是普陀山的镇山之宝。除此而外,另外小院庵里还有日本的续藏,大正藏;双泉庵有一部频伽藏,悦岩庵有碛砂藏等。因为经典是出家人的精神粮食,大凡一个学问广博,道德崇高的僧人,他的人格的修养,智慧的启发,皆是由读诵大藏,如法修行,体证而来的。在普陀山阅读藏经,而为大德高僧者,可以说是代不乏人。远者不说,就以近代佛门中几位权威人物来说,如谛闲印光太虚诸大德皆是潜心大藏,而入般若三昧,成为一代的大师。谛闲阅藏,而中兴天台,大宏法华;印光在法雨寺三十年不下山,一部藏经,三翻详阅,後为净土宗的十三代的大祖师;太虚大师在山闭关三年,阅六百卷般若经,大开圆解,体悟文字三昧,辩才无碍,结果名震寰球,学贯中西,发扬东方文化,为新佛教的运动领袖,成为近代佛教界最伟大的一代大师。
  又如印顺法师,(现在台湾),他就是在佛顶山阅藏楼,深入经藏,才有今天的「智慧如海」的超人慧解。

    二十四、日僧与海盗欲劫大藏经

  清朝顺治初年,海寇阮俊与日本僧人,曾合谋,硬将明朝万历四十九年,皇上所赐的大藏经载往日本,当时普陀山僧照中,率领数百僧人,到舟山求见,哀告不已,请求将藏经留下来,阮寇怒曰:「汝欲得经,当向龙宫水府中去求见」!遂装运东洋。舟行至海面,忽有大鱼挡舟,不得动者数日,这时不怕你是什麽江洋大盗,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丝毫没有能力和菩萨斗法的,只有大败认输,投降悔过。硬行是行不动的,最後还是此路不通的向後转,仍然把船开回来,不到半天的时间,舟达码头。山上的和尚,得到这个消息,真是喜出望外,欢呼若狂,迎接法宝回山,仍旧安放于藏经楼。

    二十五、珠宝观音也是不肯去

  後寺最後最高处有一座珠宝观音殿的设备,精致庄严,巧妙美观,可为全山之冠,同时也是全寺的重要一角。所以特别装饰得清洁整齐,小佛龛中的大士像,高约五六寸,有一颗最大的奇珍珠宝嵌在胸部,珠光耀目,上下头脚是金子塑成的,我们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从前人的供施之丰了,同时佛前供桌所陈设的物品以及左右墙壁上挂的山水字画,皆是最上品的奇珍异品。关於珠宝观音,还有一段故事,这里顺便提一下。据说珠宝观音最初是在前寺供奉的。不知清朝那一年,有一个日本人来山进香,游遍全山,大小寺院,各家所供的大小佛像都看过,最後看中了这尊珠宝观音圣像,既珍贵,又精美,真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宝物,这位日本人和慧谔禅师一样,既酷爱佛像,又贪其至宝,由羡慕而贪恋,贪恋不舍而起盗心。所以他在无人注意的时候,就轻轻的把这一尊珠宝观音像偷藏起来,随即就下船东渡日本而去。谁知船开去不远的地方,就发生障碍,无论如何也不能使船开出海面,离不了普陀山,结果远远的在普陀山四周围兜圈子。一连几天皆是如此。这时那位盗珠宝观音像的日本人,也因此寒心起来了。不消说这一定是观世音菩萨不愿意东去日本,有意向这位贼骨头开开心,横竖你逃不出我的掌握,看你到底如何?不得到我的同意,你虽想偷走,而你的船是开不走的。结果这位日本人也知道自己不对,不应该偷盗名山的宝物,尤其是名贵的佛像,他良心发现跪在船头上,望空祝祷说:「菩萨!弟子现在知道罪过,不应该偷盗名山珍贵圣像,带回日本供养,因此触怒大士,使我的船开不出境,不过我现在仍想把圣像送往前寺,恐怕前寺主人对我难堪,很无颜面再去,恳求菩萨慈悲,让我把圣像转送後寺供养好吗?如果菩萨哀怜见允的话,我的船就可以直接开到後寺山门外海边。」说罢望空拜了几拜,下令开船,说也奇怪,这只船好像有人主使似的,自动的便向後寺的方向而行,很快的就到了目的地停下来,所以日本人就把这尊珠宝观音像,很恭敬的送到後寺,造殿供奉起来,从此这尊珠宝观音,又成了不肯去的观音了。

    二十六、张学士等目睹圣像

  元成宗大德五年,有集贤学士张逢山者,诣潮音洞,见观音大士相,仿佛在洞壁间。次至善财洞,童子倏现于顶,止瑞云中,复睹大士宝冠璎珞,手执杨枝,护法诸神翼卫于前,张率众作礼,祥光满洞,良久乃隐。
  明洪武二年春,漕使孔信夫,权盐于昌国,王国英,薛国奇,佐其同行,夏四月道经普陀洛迦山,礼大士於潮音洞,慈相涌现,金光灿然,珠宝璎珞之庄严,天香霞气之芬郁,大众仰观,莫不叹异。

    二十七、老人睹圣像献身终余年

  清朝有一僧人行义,由长安荐福寺,来朝南海普陀山,真是跋涉万里,备受艰辛,他偕同云水僧七人,雨中炷香潮音洞,虔诚恳祷,愿睹大士慈容。久之忽见洞中现五色光,光中有大士立像,旁有白鹦鹉像,庄严妙好,其他僧人也能看见,但种种不一,良久方隐。
  又有一个君汉儒,是直隶州人,曾经患大病症,弥留多月,有一天梦三梵僧,以手摩其腹,立愈,遂发愿朝拜四大名山。一日朝至普陀山,拜谒大士毕,出洞欲归,见一老人,因与相谈,老人说:「我看你先生很远的路跑来的,是不是要想看看大士现身呢?」张曰:「我四千里路到此,若得一睹大士圣像,死无憾矣。请问老丈有什麽方法才能使我看到大士慈容呢?」老人曰:「只要虔诚至祷,当有所睹」。因此张与同辈十余人,跪祷之,忽见洞口有金光,老人曰:「大士出矣」。众人注目谛观,毕见大士,自石壁中出,唯见侧面。又祷曰:「既蒙大士现身,一睹正面顶礼,以便归去摹塑尊像供养。」大士即又背洞面海,去人尺尺,绀发鬈鬟,高颧隆准,衣绿色,半身在云气中可见,大家欢喜稽首,一举头顷,入石壁中去矣。老人曰:「始余亦以得遇大士现身,故舍身於此,供洒扫之役,在此日久,屡见圣容」。关於在各种书中记载,在普陀山看见圣像的人之多,真是繁不胜记了。

    二十八、睹牛形宰牛人回心向善

  菩萨现相也不是随便而现的,有的是国王大臣,因为他们看见菩萨显圣给他看,他们能够保护佛法;或者是大富长者,他们相信佛法以後,就肯发心布施财力来宏扬佛法;或者是大恶人,因为他看见圣像或不好的形相,他能改恶向善,回心转意的做一个善良国民;或者是大修行的人,那是他的感应道交,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普普通通没有佛缘或没有善根的平常的人,还是看不见的多,看得见的少。不过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在当时那一刹那间,至少你的心是乾净的,这一念清净心,就种下一点善根。所以笔者以为还是去看看,有益无害。如果不信,现在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证明一下。
  上海有一个初信佛教的人,因为他过去是个无恶不作的人,平日宰牛为业,虽然皈依了佛教,仍然恶习难除,因为他是闻印光大师之名,而皈依印老的。有一次到普陀山进香,听人说到梵音洞去看前世,所以他也跟随人一道去看,旁人看到的都是各种不同的佛菩萨,唯有他一人看到的与众不同,他看见一只黄牛在洞中很痛苦的样子,悚然不安,他心中想很奇怪,难道我前世是一只牛来投身的吗?他回到寺中把所见的告诉印光大师说:「师傅!我今天到梵音洞中看前生的,不知什麽缘故,我看见一只很大的黄牛睡在洞中,师傅!难道我前世是一只黄牛吗?」印光大师听过以後,停了一下,轻声的说道:「这倒不是你前世,而是你的来生,恐怕你死後要做这只牛。你杀过牛没有?如果你杀过牛的,那是因果难逃。」那位居士一听说他死後变牛,即吓得魂不附体的冷汗直流。自然而然的两只脚跪了下来,请求师傅救他。大师说:「这还是你有善根,所以菩萨才现你看,你老实告诉我,你杀害多少生命,我可以在佛前替你求哀忏悔,同时你还要请僧超渡你的冤家债主,发愿从此以後,痛改前非,再不杀害生命,并且年年买物放生,以赎前愆。你能依我的话改过自新,发露忏悔,从此努力为善,才能保持你的人身,不然的话,就是观世音菩萨也无法救你」。那位宰牛的居士,深恐死後变牛被人家宰杀,所以印光大师对他说的话,无不一一应承,从此这位先生不但不存坏心做坏事,而且成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凡有利益人群的事,他是无不热烈帮忙的。我们从这个例子看起来,就知道菩萨放光现相皆有很大的道理的。

    二十九、章嘉活佛睹相放光明

  民国以来,有不少的达官名流,善信护法们,亲睹圣像,上至国家元首(如国父中先生),下至贩夫走卒,只要与佛有因,与佛有缘,虔诚恳祷,菩萨皆能随愿应现。抗日胜利後,民国三十六年农历闰二月十一日,就是现任总统府资政、中国佛教会理事长章嘉大师,到普陀山,先往前後寺庙参拜观音菩萨後,再到梵音洞,当时有前後寺的知客均陪同前往,及其同来随员一共十九人,大师向洞礼拜後,洞口忽然放光一道,就在光中现出观音大士金身色相来,同来大众均能看见,另有本山员警所长陈世初先生,随护在侧,也是一同亲见大士现身,莫不欢喜,叹为稀有。那时笔者也在普陀山住,不过没有陪同前往,惜我无缘睹此瑞相。在三十八年我和一位补给区蒋司令等也看见过一次,是一尊坐像,白面红身,还是蒋司令看见的。至於有没有看见菩萨从光中化现种种色相,那恕「弟子根行浅薄不曾见」,不敢打妄语,自欺欺人。

    三十、王富翁见观音改邪归正

  记得一位居士告诉我,广东有一个王富翁,他是银行界钜子,本身是信仰基督教的,他太太有一个妹妹是信仰佛教,所以她常常劝她姐姐和姨侄女同到普陀山进香,并说梵音洞是如何的灵异,很多的人看见菩萨现身,她们为好奇心所使,横竖有的是钱,因此也随她的妹妹到普陀山来玩玩,她们到梵音洞,真的看见菩萨现身在洞中放光,他的小姐是一个大学生,看见这种不可思议的圣像,也就生起信心来了。同她的母亲回到家中从此供起观音菩萨的像,朝夕礼拜不息。这位富翁很奇怪,最初劝她们母子信耶稣,她们不信,现在忽然相信佛教,查问之下,原来是在普陀山看见观世音菩萨显圣的。那富翁不相信,认为没有此事,他太太对他说:「你不相信可以亲自到普陀山梵音洞看一下,你就相信我的话不错」。他说:「那里真有此事,我相信基督教很多年也没有看见过上帝,你们不信佛的人怎麽可以看到佛?如果我去亲眼看见,我就不信耶稣,改信佛教」。他的太太极力撮合他到普陀山来看一下,果然,他到梵音洞也是一样的看见菩萨放光现相,给他看见种种的菩萨像,所以他回来後特别欢喜,由信耶稣而改变信仰佛教。同时以全力来拥护佛法,并且还劝化了好多银行界的朋友来皈依佛教。

    三十一、傅星垣见观音独资重建观音庙

  广州市光孝寺街,有一间很小的观音庙,街坊邻里之中,有一个中医生叫做傅星垣,他平时对於金钱,未免吝啬一点,这也是人之常情,殊无足怪,但他忽然肯拿出八千元来,修理观音庙,这其中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原因。
  傅星垣起初不过是一个先天龙华之徒,但其女傅二姑,自从皈依宝静法师之後,天天去听讲经,自然深通佛理,竟能把他父亲说服了正信三宝,有一次他父女和子侄们,要到宁波观宗寺,拜访宝静法师,顺道便游历普陀,於梵音洞前,亲眼看见观音菩萨,生相之庄严,妙绝人寰,放光现瑞,不可逼视。他们父女们,一见之下,纳头便拜,从此傅星垣,便真正发心了,竟拿出八千多元,修理光孝寺街的观音庙,并请法师说法,庄严道场,欢迎四处的信众,念佛礼忏,他的全家和亲属,全体参加,傅星垣本人没有一晚不到场的,法会之胜,可说是得未曾有,这分明是观世音菩萨现相以後,所得到的成果。

    三十二、三女诚心拜梵音各人所见皆不同

  莫正熹居士说:我也曾参加过观音楼念佛会有一年之久,认识了不少的佛教徒,其中有一个妇人,是广东高州籍的,其本身是姓莫,与我同宗,也可以说是我的姊姊了,她亲口对我说过:在两年之前,因为环境甚为困难,丈夫失业,儿女要读书,借下人家的钱,无法偿还,她天天到观音庙来,求菩萨大慈大悲,保佑她中一次奖券,果然她中了八千多元。於是把旧债还清,儿女的学费也有了着落,正感谢菩萨的深恩,便到处逢人说项。一天正遇着傅二姑,说及普陀山观音现相之事,又想去朝普陀山,无奈中奖所得的钱,除使用以外,所剩无几,她又天天去禀求观音菩萨,那知又中了第二次的奖券,於是马上搭船由广州到上海去,在上海又找着两个亲人,一同到普陀山。她们三人,跪在梵音洞前,称念观音圣号,念过约有六小时之久,若不是信心坚固,便是如入宝山,空手而回。她们虽是女流,但发愿若不见观音,誓不回头一步。大约在下午四时左右,果然梵音洞里,帐幕拉开,像戏台一般,显出个高大庄严的观世音菩萨,放大光明。但说来又有些奇怪,她左边的女人,只见着一位太太,有一个婢女,拿着张椅子给台上的太太坐,又端上一杯清茶。而莫姓右边的女人,看见一个神牌位,随後又见到一只小狗,跑来跑去。
  她们又听说,佛塔有舍利,会放光的,於是从晚上八时,一路念佛,念到四更时候,忽见塔顶,露出一点星光,越来越大,照见塔的全身,又照到地面上,那时满山的佛徒,都由梦中惊醒,一齐念佛,竟至佛光照遍全山,随後逐渐收缩,只剩得塔顶一点星光,天就亮了。她们一日一夜,辛苦疲劳,总算得到了报酬。第二天,她们要去游山玩水,所不能忘怀者,就是观音现相的地点,她们要去看过明白,於是攀上梵音洞的石头,实地考查,以穷究竟,但见观音现身的地方,绝不希奇,只有大石一块,石上有三处裂缝,长着小树和青草,绿油油的随风波动。她们觉得菩萨的威神,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明明是块大石,怎麽又会现示容华绝代的观音菩萨来呢?

    三十三、姊妹双双归佛化

  莫老又继续说出一段故事: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和皇仁书院,是同样出名的学院,有一个姓庞的女子,在该女书院读书毕业的。
  她闻普陀山有观音现相之事,就从香港跑到上海,她有个妹妹,小姐,正在上海启明学校读书。启明乃是基督教会学校,妹妹小姐,在校多年,薰陶浸润,对於那一种教,未免倾心信仰,满拟于一周後,正式洗礼。如今姊姊从远道而来,目的在於要见活观音,不禁嗤然一笑,以为姊姊真是梦里做人,迷信消极,与普通愚蠢的老婆婆,同一见地。但他们都是知识份子,当然你有你的舌剑,我有我的唇枪,於是姊妹之间,竟抬起杠子来,做父母的不能为左右袒,但是做姊姊的一定要妹妹陪她一同去游普陀山,而做妹妹的一定要姊姊不要去拜偶像,双方争辩,未定输赢,竟然互相立下了约法三章,庞妹妹说:「假如我陪你去朝普陀,真得见到观世音,我马上就跟你信佛,假如大家都见不到的话,你要与我一同洗礼」。庞姊姊答应了。双方还订下了好些条件,这才买舟前往,双双丽影,跪在梵音洞前,口中不断念念有词。果然,帐幕开了,现出一位光华灿烂,艳绝人天,德相庄严,千花现瑞的观世音菩萨。菩萨神通广大,大抵早就晓得她们二人是赌赛而来的,是正邪分界之时,所以从前现相,多数都是一位观音,未免清淡寂寞了一点,今回庞家姊妹到来,竟现出一二十个罗汉相来,好像走马灯一样,合掌绕佛。这个镜头,比平剧的天女散花还要精彩多哩!至於说到罗汉,读者也许见过吧!有人家书房里的壁间,不是也有挂着纸画吗?罗汉有高的有矮的,有肥的有瘦的,有俊美少年,也有突兀怪相,还有单眼的,歪嘴的,跛足的,千奇百怪,不可名状,庞氏姊妹,越看越出神了,叹为观止了,自然而然的五体投地,真是心悦诚服,钦崇极了。於是姊妹二人,皆大欢喜而去。小姐到家以後,一五一十,禀告她的双亲,拿着她从前认为天经地义的厚皮书,化作千万分,付之一炬,从此奠定她超凡入圣,度己度人的基碍了。
  男婚女嫁,本来是人之常情,何况尼山圣哲,早就认为天经地义,然而小姐,夜夜思惟,很精确的考虑,与其投降为管家奴,曷若清净自居,做大菩萨?从此跟着姊姊,研习教典,皈依于海仁法师座下,成为升堂入室的弟子了。
  海仁法师,德高望重,学问精深,曾於民国二十二年,到过广州西关弘法,宣讲首楞严经数月,每日下午三时,还要他的女弟子复讲,佛门教做讲小座。那时,本人适在公评报做事,俗语都有说过,「满瓶不动半瓶摇」懂得一点佛法,半通不通的人,特别喜欢卖膏药的,因此公评报的馆长,秘书,编辑和采访员,都受了我的影响,我请他们试往复讲法会一行,听听女子说法,他们好奇心胜,果然西装革履,橐橐而来,法筵开处,庞家姊妹,舌灿莲花,狮吼坛场,中西合奏,天乐齐鸣,公评报的人,从来以为自己有生花之笔,倚马之才,如今听到庞氏姊妹,言言金玉,字字珠玑,认为得未曾有,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回去以後,曾向我问道:「老莫!你会说得那末好吗?」我答道:「我不过是东剽西窃,还未嗜到法海之一滴,怎敢拿来比她,若要比她真是千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不及一分了。」
  话又说回来,庞家姊妹之所以能够折服知识份子者,其动机还是在於观世音菩萨,若不是观世音菩萨现身,又怎能有那麽大的成就呢?然而上头所说的话虽然是千真万确,但观世音菩萨,怎样有那麽不可思议的辩才呢?凡是信佛的人,对於观世音菩萨,是怎样成道,应有寻根问底的必要,若只是天天去拜观音,求观音,不如想个办法,要自己去做成一个观音,儒书亦有说过:「舜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又说:「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佛教的道理,根本就与儒家同一样的主张,那末,假如我要亲自做成一个观音,又须要什麽手续呢?那就欲知其详,且待下回分解了。
  (以上三个小题,是莫正熹老居士,在人生刊上发表过的,因为三题皆与普陀梵音洞有关,再版之便,一并加入,作者不敢掠人之美,特此附识)。

    三十四、虔诚问去就洞中现台湾

  有位军人,何焕文者,江苏武进人,卅八年冬跟随部队,来到普陀山,他因为从小在家中就知道有南海普陀山,是一个名山佛地,现在无意中能够到达普陀圣境,因此他许下一个誓愿,在普陀山上一天,要吃素一天,一日不下山,一日不开荤,经过很多同事劝阻和破坏,他都是坚持到底,保持他的初愿。他说:「有一天我与很多人,一同去朝梵音洞,闻当地人说能够虔诚恳祷,焚香礼拜,就能在洞中看到圣异的境界。」因此我们到了梵音洞中,大家都以好奇心情来看到底有无什麽境界出现。这时,我一心一意的只想也能够到达台湾,不料正在默祷时,洞中忽然现出「台湾」两个字来,并且很大很明,未几又出现一尊无量寿佛的圣像,足足有三分钟之久,然後才隐隐幻灭。我这时的心境有说不出的愉快和清凉!过後我问他们同去的人,有没有看到这种境界,他们都说一无所见。
  从这个奇迹发现之後,不到十天,我们就真的来到台湾了。这时我才知道,佛法无边,同时更体验到「诚则灵」,「有感则通」的那两句至理名言。上面的这段事实是何居士来莲社与我谈起他所见的经过,并嘱笔者代其为文表彰菩萨圣德,以志不忘。

    三十五、业障消除菩萨光中现瑞相

  经云:「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我们往往看不到菩萨现身,那是我们业障深重,不要怪人,「各有前因莫羡人」,这是不错的。我有一个同学密显法师,他和我一样的是一个业障鬼子,他到梵音洞看过几次,都没有看见,他在前山住茅蓬为了要亲见大士圣像,每天要往返二十几里路,第一次去看不见,第二次再来,跪上一两点钟,仍然是看见乱石堆子,什麽也看不到。第三天再来,跪拜恳祷,痛责自己的业深障重,无缘见佛,可是仍然看不见一个所以然来。第四天再来,他对我说:「我每天来一次,不达目的誓不休,如此的跑了二十多天,结果得到最後胜利,亲见光中显佛,如愿而还。」这位法师如果没有至诚心和恒常心,不能每天跑几十里路的傻劲,那里能目睹圣像呢?我们从这一点来看,如果我们没是福德因缘,去过一次看不到,决不可因此灰心,也不能认为这是迷信神话,更不能加以侮辱和譭谤,我们要痛悔前愆恶业,业障消除,我们方能和其他的人一样,很容易的看到圣像。假使我们不求自责,反加辱駡,那是罪过不小,果报身受,不要怨天尤人。

 

 










相關文章: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二

上一篇(观世音菩萨传 二) 回目錄 下一篇(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 二)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宁玛白玉菩提昌盛寺
五路财神
为什麽要闭关?
助印准提丛书—观世音菩萨六字真言
南投大圆满龙钦宁体绿度母药师莲师财神龙王护法.文殊真实化身 龙钦巴尊者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佛教导航-佛教123-佛教
佛教導航網 .... 佛學智慧網 • 解脫之路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