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利生2010頂果欽哲法王百歲紀念會 故宮翠玉白菜3寶物 可望聯展大團圓 金剛顱鬘力火燄利仞忿怒蓮師灌頂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五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3/21 00:29:53
學習次第 : 初阶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五
 
  隋 智顗 说
  宋四明沙门 知礼 述
二拔其下,明能与拔法。
 
﹝智者疏﹞拔其此苦,而起大悲;欲与其此乐,故起大慈。
 
﹝知礼记﹞即以三谛,如幻慈悲,拔与十界,如幻苦乐。
 
二《净名》下,引证真实。
 
﹝智者疏﹞《净名》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
 
﹝知礼记﹞说三谛空,慈即真实。
 
三若缘下,结成圆普可解。
 
﹝智者疏﹞若缘一法界法,起慈者,可不名普。今缘十法界法,岂非普耶?是名法缘慈普也。
 
三无缘慈者。(编者注:原文此处疑有错乱,按文意而调正之。)
 
﹝智者疏﹞三无缘慈者,若缘十法界,性相等差别假名,此假则非假。十法界如幻如化,空则非空。非假故不缘十法界性相,非空故不缘十法界之真,既遮此二边,无住无着,名为中道,亦无中可缘,毕竟清净。
 
﹝知礼记﹞三无缘慈者,中观之别名也。中则绝待,有缘非中。问:「慈悲须对,众生苦乐,若其无缘,何能与拔?」答:「大乘所说,同体慈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圆名字位学,即心佛慈度,即心众生,众生既同体苦乐,元性具故,无能缘所缘,亦无可拔。可与如此慈悲,尽未来际,拔一切苦,与究竟乐圆谈。不独无缘,若此生法亦然。何者生缘假名?三谛俱假,法缘空寂;三谛俱空,无缘即中;三谛绝待,三慈皆照。圆融三谛,岂可二慈,非同体邪?但随宜乐,故立三门。宜取门者,故说生缘;宜舍门者,故说法缘;宜不取不舍门者,故说无缘。」
 
释此为二,初约三观示慈悲二,初明修相二,初约双遮明观法。
 
﹝知礼记﹞若缘六界假名,此假定假,即有所缘。既缘十界,假不定假,故缘即不缘。若缘六界如幻,此空定空,即有所缘。既缘十界,空不定空,缘即无缘,故云不缘。十界性相不缘,十界之真,即边是中,故遮二边。既是即边,复何中道?中边绝迹,不可思议,强谓无缘。
 
二如是下,约双照辩慈悲三,初法。
 
﹝智者疏﹞如是观时,虽不缘於空假,任运双照二边,起无缘慈悲,拔二死之苦,与中道之乐。
 
﹝知礼记﹞心无所寄,自在双照。无拔遍拔,拔一切苦,不与遍与,与究竟乐。
 
二如磁下,喻。
 
﹝智者疏﹞如磁石吸铁,无有教者,自然相应。
 
﹝知礼记﹞不教,喻无缘相应,喻与拔。
 
三无缘下,合。
 
﹝智者疏﹞无缘慈悲,吸三谛机,更无差忒,不须作念,故言无缘慈悲也。
 
二行者下,明入位二,初约位辩有证。
 
﹝智者疏﹞行者始于凡地,修此慈悲,即得入于五品弟子。观行无缘慈悲,进入十信位。相似无缘慈悲,入於十住,方是分证。无缘慈悲,乃至等觉,邻极慈悲熏众生。
 
﹝知礼记﹞应知理性,具三慈悲,全性起修,成三观智。虽则六位无缘不殊,必在证悟,方彰与拔。
 
二不动下,引喻显无缘。
 
﹝智者疏﹞不动如明镜无念,如磁石任运吸铁,故名无缘慈悲。明镜如慈体,现像即与乐。磁石如悲,能吸铁即拔苦。
 
二三谛下,约三谛明普门。
 
﹝智者疏﹞三谛具足名之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也。
 
﹝知礼记﹞三谛名普即是能通,复云通至中道者,约证为所通也。又即一而三为能通,即三而一为所通。所通绝待,强名中道耳。
 
二誓愿普二,初释名。
 
﹝智者疏﹞二弘誓普者,弘名为广,誓名为制,愿名要求。是故制御其心,广求胜法,故名弘誓也。
 
二弘誓下,明义二,初通明誓相三,初明四誓功用。二初通明誓成慈悲。
 
﹝智者疏﹞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
 
﹝知礼记﹞苦集二谛,苦因果也,道灭二谛,乐因果也。
 
二若见下,别明誓之与拔四,初愿度苦果。
 
﹝智者疏﹞若见苦谛逼迫,楚毒辛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令度也。
 
二若见下,愿解集因。
 
﹝智者疏﹞若见集谛,颠倒流转,迷惑系缚,生死浩然,而无涯畔,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令解也。
 
三清净下,愿安净道。
 
﹝智者疏﹞清净之道,众生不识。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立於此道,故言未安令安。
 
四灭烦下,愿得涅盘。
 
﹝智者疏﹞灭烦恼处,名为涅盘。子果缚断,获二涅盘。约此起誓,故云未得涅盘,令得涅盘。
 
二生死下,明四誓铨次二,初通示因果前後。
 
﹝智者疏﹞生死因难识,苦果易知,故先果後因。涅盘理妙,须方便善,故先因後果。
 
﹝知礼记﹞拔苦二,愿约知难易,易必居前与乐二,愿先修後证而为次也。
 
二《大经》下,别证由道获灭。
 
﹝智者疏﹞《大经》云:「不解钻摇,浆犹难得,况复生酥醍醐。」
 
﹝知礼记﹞钻摇喻道品,浆喻有漏善酪等。四味喻四教,灭道品不调,失方便善,况四灭果,不云酪及熟酥者文略。
 
三明四誓总要二,初明四谛依一心。
 
﹝智者疏﹞如此四意,但一往耳,只迷心起业,业即感果。欲识果源,知果因集。制心息业,则生死轮坏,烦恼调伏,名之为道。修行不懈,苦忍明发,子果俱断,证尽无生,名之为灭。虽有四别,终是一念,更非异法。
 
﹝知礼记﹞世出世间,二种因果。事类非一,原其总要,不出自心,何者集是四心?苦是三受,道是定慧,灭是证智,岂非四谛,皆是一心耶?
 
二以四谛例四弘。
 
﹝智者疏﹞四谛既尔,弘誓亦然。
 
二次明下,明普不普二,初大师约偏圆拣二,初偏誓不普三,初凡夫。
 
﹝智者疏﹞次明普不普者。若凡夫,即厌下攀上,约此立誓,是不名普。
 
﹝知礼记﹞厌下等者,即六行观也。谓厌下苦粗障,攀上胜妙出,故四无量。约此与拔,虚伪浅狭,何普之有?
 
二二乘者。
 
﹝智者疏﹞二乘见三界火宅,畏此修道,此乃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
 
﹝知礼记﹞须兼两教也,不言菩萨者,与拔分齐,只在界内,故斥二乘见彼不普。
 
三别教。
 
﹝智者疏﹞若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
 
﹝知礼记﹞以次第故,初心不普。
 
二若圆下,圆誓能普三,初一念圆照明普意。
 
﹝智者疏﹞若圆教菩萨,于一心中,照一切苦集灭道。
 
﹝知礼记﹞十界苦集,四教道灭,即於一念,圆顿而观。
 
二偏知下,四谛遍知明普相四,初集普三,初知凡夫集。
 
﹝智者疏﹞遍知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
 
﹝知礼记﹞摄大乘师,称有为缘集,体是见爱也。
 
二二乘下,知二乘集三,初示集名。
 
﹝智者疏﹞二乘着空,即无作之集。
 
﹝知礼记﹞摄大乘师,称无为缘集,体是无明也。
 
二《净名》证。
 
﹝智者疏﹞故《净名》云:「法名无染,若染於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习未尽,华则着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
 
﹝知礼记﹞不染生死,而染涅盘。结习者,结使之余习也。以小教中,未说声闻别惑正使,且寄通惑余习言之。
 
三《大经》证。
 
﹝智者疏﹞《大经》云:「汝诸比丘,於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
 
﹝知礼记﹞二乘道品,以大望之,是邪非正。
 
三乃至下,知圆集。
 
﹝智者疏﹞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是名遍知集。
 
﹝知礼记﹞住前似爱,住上真爱,亦是等者,即无为缘集,通至等觉也。若摄大乘师,立四种缘集。前二集上,更加自体,及以法界。今家正意,但立二种,以自体法界不殊,无为悉是障中无明故也。若约无为,分出二种,是亦无失。即以第十地为自体,等觉为法界,广如《净名疏记》。
 
二遍知苦下,苦普。
 
﹝智者疏﹞遍知苦者,以有集故,即能招苦报,有作之集,招分段苦,无作之集,招变易苦,即知苦谛也。
 
﹝知礼记﹞以因对果知之不谬。
 
三遍知对下道普二,初遍知偏道不普。
 
﹝智者疏﹞遍知对治苦集之道灭,从五戒十善,不动不出,二乘四谛,十二因缘,通至有余,无余涅盘。通教亦尔,别教历别,通至常住,不能於一道,有无量道,不名普道。
 
﹝知礼记﹞人天例立,道灭之名。道不动惑,灭不出界,有名无义。三教道灭,虽能动出,普义不成。
 
二圆教下,知圆教中道普。
 
﹝智者疏﹞圆教中道,即是实相。《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名为圆因,称为普道。」
 
﹝知礼记﹞三千皆中,即名实相。不动而运,方曰大乘。以此为因,故称普道。
 
四故所下,灭普。
 
﹝智者疏﹞故所得涅盘,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譬如劫火,无复遗烬,故名普灭。
 
﹝知礼记﹞三千实相,究竟显处,名为圆灭。劫火譬中智,遗烬喻无明。
 
三所观下,依谛遍周起普誓。
 
﹝智者疏﹞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称弘誓普也。
 
二私用下,章安用修性判。
 
﹝智者疏﹞私用,观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恶,而起弘誓。论普不普,自是一节大义。与四谛语异,故逭用之,亦应善也。
 
﹝知礼记﹞菩萨起誓,欲断十界,众生之恶;欲生十界,众生之善。观此善恶,若但修成,不知性具者,此誓不普,何以故?修必次第,或少或多,那得普邪?观此善恶,是性具者,此誓乃普,何以故?性既圆融,事必遍摄。如别教人,不知性九,故十唯十。圆知性九,故十即百。岂唯界界遍摄,亦复性相互收,故得一如,而收十界。以如收界,以界收如,一一无边,重重莫尽。此之界如,不出善恶,誓断此恶,何恶不断?誓生此善,何善不生?故知观性,誓愿方普。章安私简,以师之义,成师之说。令前偏圆,显然可见。故云语异,不言义别,逭者迭也。以性十界,与圆四谛,迭相显殃也。
 
三修行普。
 
﹝智者疏﹞三明修行普,先明次第修行,次明不次第修行,具在《大本》行妙中。
 
﹝知礼记﹞指行妙者,彼约《大经》五行,明次不次。且次第五行者:一圣行,谓戒定慧,二梵行,谓慈悲喜舍,此二皆是地前,修因行也。三天行,谓初地已上,证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由理成行,故名天行。四婴儿行,谓示同三乘,七方便人,所修之行也。五病行,谓示为九道之身,现有三障之相。此二皆是从果起应,之行也。不次第五行者,即《大经》云复有一行,名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盘,大乘是圆因,涅盘是圆果。今文虽示次第,意在不次。以如来行是修行普。
 
四断惑普二,初明二,观断不普。
 
﹝智者疏﹞四明断惑普者,若从假入空,止断四住惑,华犹着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但离虚妄,非一切解脱。若从空入假,止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
 
﹝知礼记﹞藏通三乘,及别住行,皆二观摄,十向圆修,属後中观。
 
二若空下,明中观断方普。
 
﹝智者疏﹞若空假不二,正观中道,根本既倾,枝条自去,如覆大地,草木悉碎,故名断惑普也。
 
﹝知礼记﹞圆人初心,体於见思即是中道。正破无明,名拔根本。根本既动,枝叶先摧。观障即德,名翻大地。既观中道,二观自成,三观圆修,无惑不破,故得名普。
 
五入法门普二,初明偏小不普。
 
﹝智者疏﹞五入法门普者,二乘若入一法门,不能入二,何况众多?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我唯知此一法门,余不能知者,此亦非普。
 
﹝知礼记﹞修不称性,证乃阶差。我唯知等者,《华严》善财,寻善知识,历百一十城,所见知识,皆云我唯知此一法门。新经至第五十见弥勒,第五十三见文殊普贤,则不复云唯知一法,故知即是前渐後顿。
 
二若入下,约圆顿明普三,初法。
 
﹝智者疏﹞若入王三昧,一切悉入其中。
 
﹝知礼记﹞《大经》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显於我性。三昧者,此云调直定,而言王者,《妙玄》云:「空假调直,不得为王,所以二乘入空,菩萨出假,不名法王。中道调直,故得称王。」
 
二喻。
 
﹝智者疏﹞譬如王来必有营从,营从复有营从。
 
三合。
 
﹝智者疏﹞王三昧亦如是,入此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所谓三谛三昧,三谛三昧,复有无量法门,而为眷属,亦皆悉入王三昧中,故名入法门普。
 
﹝知礼记﹞三谛之下,理定之外,各有种种,助道禅定,名为眷属。
 
六神通普。
 
﹝智者疏﹞六神通普者,若大罗汉,天眼见大千,支佛见百佛土,菩萨见恒沙佛土。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何以故?缘境既狭,发通亦小。
 
﹝知礼记﹞神通有六,谓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漏尽,皆名神通者。《璎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彻照无碍,故名神通。」今文略举天眼,以例余五。初明天眼二,初偏教非普。大罗汉见大千者,准《大论》第五云:「大罗汉少用心见二千界,大用心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亦尔,今言见百佛土者。大部《文句》亦云:「支佛见百佛世界,不以风轮为碍,亦无已他界隔,前同罗汉。」人属三藏,此必在通,菩萨见河沙佛土者,正唯别教,义兼于通,应知此等。天眼见土,皆约同居,净秽言之,以有余土,体质是一故。
 
二今圆下,圆教是普。
 
﹝智者疏﹞今圆教菩萨,缘十法界境,发通遍见十法界,而无限极三乘尚不知其名,何况见其境界?
 
﹝知礼记﹞缘十法界等者,圆真天眼,具足五眼。见六道即肉天二眼,见二乘即慧眼,见菩萨即法眼,见佛界即佛眼。若尔与佛眼何别?答:「《净名》疏云:『见十法界粗细之色,名真天眼,见三谛无二,名为佛眼。』」
 
二眼见下,例余五。
 
﹝智者疏﹞眼见既尔,余例可知。神通妙中当广说。
 
﹝知礼记﹞神通妙中,明二乘依背舍胜处,一切处,修十四变化,发得神通。六度菩萨因禅得五,坐道场时得六。通教菩萨,因禅得五,依体法慧得六。别教地前,依禅得五,登地发六。圆教不因事禅而发,乃是中道之真,自有神通,任运而发。又云:「三轮不思议化。」
 
七方便普二,初简通取别。
 
﹝智者疏﹞七方便普者,进行方便,是道前方便;起用方便,是道後方便;今正明道後方便也。
 
﹝知礼记﹞毗昙三道,方便道伏,无碍道断,解脱道证。今以无碍,而为道中,进行伏惑,名前方便。於解脱位,观机授法,皆後方便。
 
二若二下,明普不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若二乘及小菩萨,所行方便,入一法门。若欲化他,齐其所得,起用化物,道前道後,俱非是普。
 
﹝知礼记﹞小菩萨者,藏通二教也。不云别者,以今正明道後方便,别证同圆,故不言也。
 
二圆教名普。
 
﹝智者疏﹞圆教菩萨,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入中道已,双照二谛,二谛神变,遍十法界。而於法身,无所损减,道前道後,皆名为普。
 
﹝知礼记﹞二谛为方便者,圆人虽乃三谛顿观,中须是实。二谛为权,故二名方便。应知三谛是性三因,而缘了属修,故三互融,离纵横过,不同别教。三皆在性互不相收,是故真则三谛俱破,俗则三谛俱立。既破既立,方便义成。收得一切方便者,此之破立,何所不收?若人若天,若小若大,所有智慧为俱破摄,人等福善为俱立收,以此破立,资发中三不破不立。故一念圆观,具性具修。含权含实,思议不绝。莫造其门,入中道已。双照等者,道前自行。既以二谛,资发於中。道後利他,亦复如是。照真则以真身益物,照俗则以应身赴机。故神变二字,有通有别。通则二身皆有神变,别则真运神灵。拔三障苦,应能变现,与三德乐,皆以三千,而为神变。故云遍十法界,双照用增,双遮体显。于其法身,何损之有?圆人始末,方便既然,故皆名普。
 
八说法普二,初小教不普。
 
﹝智者疏﹞八说法普者,二乘小菩萨说法,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大经》云:「拘絺罗于声闻中,四无碍辩,为最第一,非谓菩萨也。」
 
﹝知礼记﹞此亦指前二教,以今说法,是别圆分证位中,化他之用也。
 
二圆教名普。
 
﹝智者疏﹞今圆教人,一音演法,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界,如修罗琴,随人意出声,故名说法。普说法妙中广说。
 
﹝知礼记﹞一音者,即八十好中。一音能报众声,殊方异类,莫不获益。《起信》云:「圆音一演,异类等解。」
 
九供养普二,初标列。
 
﹝智者疏﹞九供养诸佛普者,就此为二,一事二理。
 
二华严下随释二,初释事供。
 
﹝智者疏﹞《华严》云:「不为供养一佛,一国土,微尘佛乃至为供养。不可说,不可说佛。能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合掌,赞诸法王,以身命财,一切供具,周至十方,譬如云雨,供养诸佛也。」
 
﹝知礼记﹞分证三千事之本也,十方六尘理之用也。上献佛者,表因趣果。
 
二理解下,释理供二,初正释。
 
﹝智者疏﹞理解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为觉。觉即是佛义,万行功德,熏修此智。此智名一切修,功德资供,此智即是供养一切智。
 
﹝知礼记﹞万行熏智,名为供佛。智具三故,名为一切,此智即是。十方三世诸佛正体,复名一切。
 
二《净名》下,引证。
 
﹝智者疏﹞《净名》云:「以一食施一切。」故云供养诸佛普。
 
﹝知礼记﹞食即三谛,能发三智。理佛事佛,咸资咸供。
 
十成就普二,初举普不普喻二,初举萤等。
 
﹝智者疏﹞十成就众生普者,譬萤火灯烛星月,为益盖微。
 
二举日光。
 
﹝智者疏﹞日光照世,一切草木丛林,遍令生长,华果成就。
 
﹝知礼记﹞卉木丛林,总举三草二木,华果成就,略喻十番利益。
 
二外道下,明普不普法二,初明凡小通别。
 
﹝智者疏﹞外道如萤火,二乘如灯烛,通教如星,别教如月,成就义约。
 
二今圆下,明圆圣慈慧三,初正明。
 
﹝智者疏﹞今圆教圣人,慈慧饶润,冥显两益,而无限量。
 
二《华严》下,引证。
 
﹝智者疏﹞《华严》云:「菩萨不为一众生,一国土,一方众生,发菩提心。乃为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国土众生发心,成立利益,一时等润。」
 
﹝知礼记﹞因乃称性发心,果则随机遍益。
 
三譬如下,重喻。
 
﹝智者疏﹞譬如大雨,一切四方俱下,故名成就众生普。
 
﹝知礼记﹞此则今经,一地一雨,众生谓异,圣意无偏。
 
二普门下,明普门义无量二,初明《净名》,三号难受。
 
﹝智者疏﹞普门之义,何量何边,岂可穷尽?如《净名》之俦,不能受持。
 
﹝知礼记﹞彼经云:「诸佛之法,悉皆同等,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名为多陀阿伽度,名为佛驮。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净名》之俦者,彼经俦类,诸大乘经,所称三号,悉应难受。
 
二今此下,明今题三义同彼。
 
﹝智者疏﹞今此观世音普门,即对三号。观即是觉,觉名为佛;世音是境,境即是如来;普门即正遍知。此之三义,不可穷尽。若见其意,则自在说也。
 
﹝知礼记﹞今之观字,同彼第三佛驮之号。堪云觉者,故世音同彼第二。多陀阿伽度之号,此云如来。以今世音,即如如境,故普门同彼第一。三藐三佛陀之号,此云正遍知,一实相开十门,故此之三义若广说者,劫寿莫受。
 
三章安就品证十义。
 
﹝智者疏﹞私就普门品,搜十普之义:证成此者,若如观音,湣诸四众,受其《璎珞》者,诸是不一之名,湣是悲伤之义,此即慈悲普。有慈悲任运,有弘誓普义也。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即是净佛国土,岂非修行普?自既无缚,能解他缚,自既无毒,令他离毒。一时称名,皆得解脱,皆是遍悉之言,岂非断惑普?普门示现,即是入法门普。方便之力,即是方便普。神通力者,即神通普。而为说法,即说法普。多所饶益,即成就众生普。分作二分,奉二如来,即供养诸佛普。如是义意,悉在经文,故引以为证也。
 
大章第二释体二,初略示今品体二,初示今体。
 
﹝智者疏﹞第二释体者,以灵智合法身为体。
 
﹝知礼记﹞灵智者,始觉也。法身者,本觉也。同是一觉,何所论合?但为本迷,觉成不觉。圆名字位,寻名觉本。功非伏断,合义未成。五品顿伏,得名观合。六根似合,分真证合。今观世音,邻极之合。全本为始,实非二体。以有不觉,故约伏断。而论於合,本觉轨持,生始觉解,故名为法。自然集聚三千妙德,故名为身。始觉元明,故名为灵。今能断证,故名为智。本始不二,是所诠体。
 
二若余下,异他经二,初以三二,对辩。
 
﹝智者疏﹞若余经明三身者,则单以法身为体,此品但有二身义,故用理智,合为体也。
 
﹝知礼记﹞余经明三身者,《金光明经》立化身应身法身,又云:「如来游於,无量甚深法性,如来是应,能游是报,法性是法。」此经迹门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五佛即应,能究是报,实相是法。」本门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等。如来即应,如实知见是报,非如非异是法。」《净名》有解脱,名不思议是法,住是解脱是报,能以须弥,入芥子中是应。《大品》三般若,亦是三身。此等众经,皆可三身。对体宗用,此品但有二身义者,名观世音,即真身义。普门示现,即应身义。真是内证之智,应是外化之身。若比诸经,即当宗用,虽无体文,而有体义。以智不孤立,必合法身。岂有盖无函,有光无鉴?是则诸经三身,故可别以,法身为体,此品二身,即须法报,合而为体。
 
二只此下,明理智不二二,初约出缠明不二。
 
﹝智者疏﹞只此智即实相理,何以故?若无灵智实相,隐名如来藏。
 
﹝知礼记﹞前云灵智合法身者,非二物合。只此灵智体是法身,以本觉不觉,是故在缠,名如来藏。本觉自觉,是故出缠,名大法身。今既出缠,验智即理。
 
二今知下,约一物喻不二。
 
﹝智者疏﹞今知权实相,与理不二,如左右之名尔。
 
﹝知礼记﹞性德本具权实之相。七方便人,非性德智,是故不知,同体权实。今之灵智既知权实,验理智不二。理智二名只名一体,其犹一物,人若在右,物则成左;人若在左,物则成右;左右名异,物未始殊。故二智与理,名异体一。
 
二若明下,广指《大本》释。
 
﹝智者疏﹞若明实相体义,广出《大本玄义》。
 
三明宗四,初正明今品宗二,初略指。
 
﹝智者疏﹞第三明宗者,以感应为宗。
 
﹝知礼记﹞体章既明智合法身,斯是出缠之体也。此体广有自在之应,此应对於冥显两机。收一品文罄无不尽,故以感应为此品宗。
 
二十界下,示相二,初示机应相。
 
﹝智者疏﹞十界之机扣,寂照之知致,有前後感应之益。
 
﹝知礼记﹞上出缠之体,是寂照之知。十机若扣,即寂之照。遂蒙真智,冥拔众苦。十机若扣,即照之寂。乃蒙应像,显与诸乐。寂照不二,只是一知。与拔虽殊,岂须动念?致有前後者,即二问答,说有前後,非益时也。
 
二益文下,示宗要义。
 
﹝智者疏﹞益文虽广,直将感应往收,如牵纲目动,所以用感应为宗。
 
﹝知礼记﹞七难三毒,二求得脱,三十三身,十九说法得度,此之文义,喻如网目。若牵感应之纲,目无不动,斯为宗要,谁谓不然?
 
二余经下,与他经辩异二,初示他用因果。
 
﹝智者疏﹞余经或用因果为宗。
 
﹝知礼记﹞《本部》明一乘因果,《净名》明佛国因果,《观经》明心观,《金光明》指果德,虽单复不同,而不出因果。斯是众经,明宗之相。
 
二今品下,就此明去取二,初去因果通义。
 
﹝智者疏﹞今品不尔者,因果语通。从凡乃至上地,各有因果。能感所感,既皆有因果。但经文意,似不至此。
 
﹝知礼记﹞言不尔者,明今品宗,不用因果也。何者?若以义推,谁无因果?从凡至圣,能感所感,此义通漫,非的今宗。但经意不至,此者,出不用因果之意,盖由经文不谈,观音自行修证故也。以如来答,得名之由,但云即时,观其音声,尚不明观音声观法,岂有观成入位之相?若《佛顶首楞严经》云:「昔观世音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乃至同慈力故,能现应身,同悲仰故,能施无畏。」又《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昔千光王静住如来,为我说此,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以金色手,摩我顶上,作如是言:『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益。』我於是时,始住初地。一闻此咒,故超第八地,乃至身生千手千眼等。」若今大部,迹本二门,广明如来,修因证果。及诸经中,明佛因果,文皆可见。此品不然,故云文意,似不至此也。
 
二机家下,取感应扶文。
 
﹝智者疏﹞机家虽有因果,但以感为名。圣虽无因果,但以应为名,则扶文义便也。
 
﹝知礼记﹞以前答中,冥应显机,具诠三业,称名常念,及礼拜等,文有因也。免七种难,离三毒根,文有果也。至後答中,显应冥机,是故不说。三业现因,而感诸身说,皆云得度,盖随浅深,悉能到岸,此有果文也。此因果文,以感往收,有何所漏?圣虽无下文,虽不示观音修证,而具谈冥显,济物无穷,以应往收,更无所失。问:「前释名章,通论十双。慈悲福慧属因,真应智断在果。至别释中,解人则圆观,初终释法则十普,始末至今明宗。何故乃云,圣无因果?」答:「通别释名,明观世音,及以普门。既是等觉,无上人法。道理须明,发心立行。从因至果,乃取一代教中,所诠修证法相,解释人法。此乃义推,合有因果也。今明宗要,理须扶文,岂可却取,他经因果邪?须知今言,圣无因果,乃是文无,不妨释名,义求自有。是故今云,文不至此。应知今宗,不取因果,特用感应。略有三意:一者,经既不谈,所证之理,故让灵智,合法身为体,既冥理属体,故摄物为宗。二者,经不谈圣自修证相,若用因果,则不扶文。三者,一品始终,唯诠冥显两应,对冥显二机,若用感应,宗要善成。」
 
三感应下,指《大本》。
 
﹝智者疏﹞感应义有六:一列名,二释相,三释同异,四明相对,五明普不普,六辩观心。具在《大本》。
 
四问若下,杂料拣显相,共十一番。问答分五,初四番约机拣四,初善恶俱感明微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若言机者,是微善之将生。恶微将生,亦是机不?」
 
﹝知礼记﹞若言等者,即《大本》释名中云:「机是微义。」故《易》云:「机者动之微吉之先。」现众生有将生之善,此善微微将动,而得为机。今以善例恶,亦有将生微动之义,可得为机否?
 
二答。
 
﹝智者疏﹞答:「然。」
 
﹝知礼记﹞然者,许亦是机,圣心圆照,善恶不遗。善微将生,念欲与乐,恶微将生,念欲拔苦。
 
二性善冥伏,明生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机为是善,为不善?若已是善,何须感圣?若未是善,那得言善之将生?」
 
﹝知礼记﹞不知性善,有可生义,故兴此问。
 
二答。
 
﹝智者疏﹞答:「性善冥伏,如莲华在泥,圣人若应,如日照则出。」
 
﹝知礼记﹞冥伏未现,故须圣应,是善性故得将生。
 
三善恶慈悲相关义二,初问。
 
﹝智者疏﹞又问:「若言机是关者,为善关,不善关?若已是善,何须关圣而成善?若非是善,复何得关圣而成非善?凡圣条然,何曾相关?」
 
﹝知礼记﹞若善已成,不须关圣,若关圣应,微善成着恶关,圣应亦微恶成着邪?
 
二答。
 
﹝智者疏﹞答:「善关於大慈,恶关於大悲,故言相关。」
 
﹝知礼记﹞圣岂成就众生之恶,但以善性法尔,关慈应则善成得乐,恶关悲应,恶灭离苦同体,故关非条然也。
 
四感应相称释宜义二,初问。
 
﹝智者疏﹞问:「若言宜释机者,此乃是应家观机,用与之言,那释感义?」
 
﹝知礼记﹞圣智鉴机,宜用何法?那将释感,云机宜邪?
 
二答。
 
﹝智者疏﹞答:「圆盖圆底,互得相宜。」
 
﹝知礼记﹞宜必相宜,何局于应。底盖之喻,不在一边。
 
二一番约应简二,初约二身无应问。
 
﹝智者疏﹞问:「为用法身应,为用应身应?应身无常,此则无应,法身若应,此则非法身?」
 
二约二身俱应答。
 
﹝智者疏﹞答:「法既言身,何不言应?应身既称应,何意不应?故俱应。」
 
﹝知礼记﹞法身集聚,无量法门,能应众生,种种观智。应身集聚,无量神变,能应众生,种种见闻。
 
三三番相对简三,初明感应非一异二,初问。
 
﹝智者疏﹞又问:「感应,为一为异?若一感即是应,凡便是圣,若异则不相关?」
 
二答。
 
﹝智者疏﹞答:「不一不异,而论感应。」
 
﹝知礼记﹞不一故感应不异,故相关。
 
二明感应非虚实二,初问。
 
﹝智者疏﹞问:「感应为虚为实?若是实者,凡夫是实,实则何可化?若言是虚,虚何所化?」
 
二答。
 
﹝智者疏﹞答:「云云。」
 
﹝知礼记﹞云云者,义应例上。既非一异,亦非虚实,然双非虚实,及非一异,须得其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理本无差,差约事用,三千理同故不异,迷悟事异故不一。悟故佛法为应,迷故心生是感,理本一故非实,事暂异故非虚。故不二门云,幻机幻感,幻应幻赴,故地住前,异相仍存,真位分分,同佛体用,至於究竟,感应既亡,复何论於,一异虚实。
 
三以他下,明感应难思议二,初叙他问答二,初疑,凡圣隔异非感应。
 
﹝智者疏﹞以他问:「圣人是所感,凡夫是能感;圣人是能应,凡夫是所应;所感非是感,所应非是应,云何言感应道交?」
 
﹝知礼记﹞克论感应,其体各别,虽互立能所,而凡圣定分,所感是圣必非能感,所应是凡定非能应,感应分隔,何名道交?
 
二答能所存没,故道交。二初互论能所。
 
﹝智者疏﹞答:「所感实无感,从感名所感,言圣人是所感。所应实无应,从应名所应,言凡夫是所应。还是感所为应,能应能为感,所亦是应所为感,能感能为应,所既无感应之实,亦无感应之异。」
 
﹝知礼记﹞先立所感所应不实,何者所感非凡故不实,所应非圣故不实。次立能应能感不实,何者良以还将所感为能应。所感既不实,故能应不实。又将所应为能感,所应既不实,故能感不实。二既不实,二亦非异。
 
二不异下,各论存没。
 
﹝智者疏﹞不异而异者,圣没所感目为能应,凡没所应自为能感,故言感应道交。
 
﹝知礼记﹞既无实无异,何名感应道交?故以互存互没,而立不异而异。以由所感,而为能应。所应为能感,故感应不异。而今圣边没於所感,目为能应。凡边没于所应,目为能感。故成而异,就於而异,故有感应。就其不异,故得道交。斯是古师,情解感应,及道交义。
 
二私难下,章安破立二,初难他义不成二,初难立义不成二,初明存没不成。
 
﹝智者疏﹞私难:此语若实,无感应之异,今圣没能感,凡没能应,何不圣没能应?凡没能感,若如此则无凡圣之殊,若不如此感应便异,何言不异?
 
﹝知礼记﹞虽以能所,互论存没,究其体状,只于圣边没其凡惑,复于凡边没于圣应。以其圣没能应,不得凡没能感,不得若尔,感应永殊,那言不异?
 
二又感下。
 
﹝智者疏﹞又感能,无感能之实,而名感能者,何不名应能?若应所无实,何不名感所?若尔则无凡圣感应,若不尔则是异,云何不异?
 
﹝知礼记﹞明不异不成,大意同前。
 
二又难下,以四性结过。
 
﹝智者疏﹞又难:若以感能,为应所感,所为应能,此是自生义。若能应只是所应,能感只是所感,还是自生义。若应能生应所,感能生感所,能感生所,感所感生,能感能应生所,应所应所能应,皆是从他生。岂非他性义,若共生则二过,若离二,堕无因过。
 
﹝知礼记﹞感能应所自属於机感,所应能自属於应故,是自性。次之二句,虽涉感应,义不相由,还属自性。次有四句,皆从彼生,故属他性。第三不独由自,不独由他,须二合生,乃属共性,若离自他,属无因性。
 
二问若下,明今能妙契二,初离四句无感应以问。
 
﹝智者疏﹞问:「若尔则无感应?」
 
二答圣下,用四悉立因缘而答。
 
﹝智者疏﹞答:「圣人以平等无住法,不住感,以四悉檀随机应尔。」
 
﹝知礼记﹞大圣圆证,三千理事同在一心,故心平等。一一皆了,即空假中,故心无住。圣既用此平等无住,为能应法,故不住着。所应机感,但随十界。乐欲便宜,破恶入理,四机扣之,即以世界,为人,对治,第一义。四种之法,任运而应。此之感应,岂可以其,自他共离,而思议邪?又复众生,於自生感应,有四益者。亦可说言,自感自应,若於三种,有四益者。亦可说言,由感生应,由应生感,共能生感,共能生应,离二有感,离二有应。皆可得说,既无四执,随机说四。故诸经论,谈於感应,不出此四也。
 
四问妄执下一,番约机简二,初疑妄执之善非机。
 
﹝智者疏﹞问:「妄执之善能感不?」
 
二答妄执是恶能感。
 
﹝智者疏﹞答:「妄执是恶亦得感。」
 
五问妄执下,二番相对拣二,初示妙应随情所为二,初问。
 
﹝智者疏﹞问:「妄执既非一,应亦为二。」
 
二答。
 
﹝智者疏﹞答:「应本无二,为缘何所不作。」
 
二问凡下示至圣拔邪归正二,初问。
 
﹝智者疏﹞问:「凡名凡僻,善则招乐,恶则感苦,圣名为正。正则非善非恶,非苦非乐,善恶之僻,何能感非善非恶之正耶?」
 
二答。
 
﹝智者疏﹞答:「正圣慈悲,拔其善恶之僻,令入非善非恶之正,故有感应。」
 
四慈悲利物用二,初标。
 
﹝智者疏﹞第四慈悲利物为用者。
 
﹝知礼记﹞问:「感应慈悲为同为异?若其同者,那得分对宗用二章;若其异者,请陈其义。」答:「法相开合,制立多途。今文既以般若法身,合之为体,乃於解脱,分出宗用。虽是一德,而有二能。感应则通语关宜,慈悲则别明与拔。若论感应,不说慈悲,则似仁王降世,而无治理之功。今明感应,则收经义尽,故立为宗。」次示慈悲,则利物义足,故立为用。开一为二,其意略尔。
 
二二智下,释二,初正论冥显二,初略辩二,初对二智辩用二,初问。
 
﹝智者疏﹞「二智不当用耶?」
 
﹝知礼记﹞妙经之用,断权疑,生实信,正当二智,那指慈悲。
 
二答。
 
﹝智者疏﹞答:「二智语通,今别附文,以盛明隐显之益,故以此当用尔。」
 
﹝知礼记﹞二智之用,通互一部。具智慈悲,今品别用。
 
二他释下,就二身明益二,初叙他局解。
 
﹝智者疏﹞他释法身冥益为常,应身暂出还没为无常。
 
﹝知礼记﹞二今明下,明今正义二,初法二,初明二身皆常间。
 
二初明二,身皆常。
 
﹝智者疏﹞今明法身常寂而恒照,此理宜然,应身处处利益,未常休废,亦是常义。
 
﹝知礼记﹞法以寂照为常,应以不休为常。
 
二若言下,明二身皆间。
 
﹝智者疏﹞若言有应不应,以为无常者,法身亦有益无益。
 
二故知下,明二益无二别。
 
﹝智者疏﹞故知俱是常无常,俱有冥显,如日月共照,一亏一盈,如来恒以常无常二法,熏修众生,故言二鸟双游,而呼为常无常尔。
 
二譬如下,喻。
 
﹝智者疏﹞譬如种植,或假外日风雨,内有土气暖润,而万物得增,冥显两益,亦复如是。
 
二此中下,指广。
 
﹝智者疏﹞此中应用王三昧十番,破二十五有,以辩慈悲益物之用,具在《大本》玄中。
 
﹝知礼记﹞《大本》明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显真常我性,通有四意:一出诸有过患;二明本法功德;三结行成三昧;四慈悲破有。观音自行,已破诸有惑业过患,功德三昧,皆已成就。正以慈悲,令他破有。故知今用,即第四意也。
 
二问观下,兼辩本迹三,初明本迹难知二,初问。
 
﹝智者疏﹞问:「观音利物,广大如此,为已成佛,犹是菩萨?」
 
二答。
 
﹝智者疏﹞答:「本地难知,而经有两说。
 
二如观下,明因果异说二,初引二经犹在因。
 
﹝智者疏﹞「如《观音授记经》,明观音势至,得如幻三昧,周旋往返,十方化物。昔于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国王名威德。化生二子,左名宝意,即是观音。右名宝尚,即是势至。往问佛,何供养胜?佛言当发菩提心。从如来初发菩提心,次阿弥陀佛後,当成正觉。观音名普光功德山王,势至名善住功德宝王。又《如来藏经》亦云:『观音文殊,皆未成佛。』
 
二若观下,引一经已成果。
 
﹝智者疏﹞「若《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
 
三二文下,用悉檀和会二,初问。
 
﹝智者疏﹞「二文相乖,此言云何?」
 
二乃是下释。
 
﹝智者疏﹞乃是四悉檀化物,不可求其实也。
 
﹝知礼记﹞或说已成或说未成,盖顺机缘,令获利益,勿求其实。
 
第五明教相二,初定文相二,初泛明部党。
 
﹝智者疏﹞第五明教相者,夫观音经部党甚多,或《请观世音》,《观音受记》,《观音三昧》,《观音忏悔》,《大悲雄猛观世音》,等不同。
 
二今所下,的示所传二,初示妙经一品。
 
﹝智者疏﹞今所传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华》之一品。
 
二而别下,明别行之由。
 
﹝智者疏﹞而别传者,乃是昙摩罗谶法师,亦号伊波勒菩萨,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师。师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诵念,患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
 
二此品下,明教相二,初同本经醍醐相二,初明品意。
 
﹝智者疏﹞此品是《法华》流通分,既通于开权显实之教,令冥显两益,被於将来,以十法界身,圆应一切,使得解脱。
 
﹝知礼记﹞通于开权显实者,且举迹门,亦应更云,开迹显本,此乃以方便品。迄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俱为正宗。以十九行偈後俱为流通,本迹二门也。
 
二圆人下,明教味。
 
﹝智者疏﹞圆人秉於圆法疏通,此圆教,故即是流通,圆教相也。五味为论,即是流通,醍醐味也。
 
﹝知礼记﹞圆法即本迹二门,所诠之法也。圆教即本迹二门,能诠之教也。
 
二问文下,核今品施开义三,初核成施权相二,初约方便乖圆问。
 
﹝智者疏﹞问:「文云:『方便之力,种种不同。』说亦应异,何得是圆教相?」
 
二答就下,约为实施权答二,初约实人施权答。
 
﹝智者疏﹞答:「就能说之人,为圆弘圆教,遍逗法界之机,机虽不同,不可令能秉法人,随机而偏例。如佛於一乘,分别说三,岂可令佛,便是声闻缘觉耶?
 
﹝知礼记﹞圆圣偏说,为引渐机,岂佛说小,令佛是小,就能说人,判属圆教。
 
二又付下,约权能通实答。
 
﹝智者疏﹞「又付属云:『若人深信解者,为说此经。若不信者,于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既奉佛旨,圆逗万机,种种不同,只是流通圆教。」
 
﹝知礼记﹞深信解者,即嘱累云:「信如来智慧者,若不信者,即七方便人。」
 
二又问下,核成开权相二,初约机,同鹿苑难。
 
﹝智者疏﹞又问:「能说人,圆於教,亦圆行人机异,此人禀何教耶?若禀偏教,与鹿苑人同。若禀圆教,机亦应一。」
 
﹝知礼记﹞说人虽圆,禀人通小,且如鹿苑,佛岂不圆?只就禀人,判属三藏,今岂不然?
 
二约部开权迹答。
 
﹝智者疏﹞答:「昔鹿苑佛未发本显迹,不会三归一,人法未圆,所禀方便不得称圆。今经已开显权实,虽是种种身,本迹不思议一,虽说种种法,为开圆道,於义无咎。」
 
﹝知礼记﹞阿含小部未开权迹,遂令教味随机属小。今经开显即权是实,即迹是本。虽说小法为通圆经,岂同鹿苑邪?
 
三问上下,核成妙用相二,初约舍用相乖问。
 
﹝智者疏﹞问:「上文云:正直舍方便,此中那言以方便?」
 
二约体用难思答。
 
﹝智者疏﹞答:「上正显实,故言其舍。此《中论》用,故言示现,体用不思议一也。」
 
﹝知礼记﹞正宗废权立实故言舍,流通为实施权故须用显。实体後而论权用,斯是今经,秘妙方便。

 










相關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 不空罥索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十一面神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经
观世音菩萨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观世音菩萨 悲华经 大施品第三
观世音菩萨 救苦经 (失译)
观世音菩萨 高王观世音经
观世音菩萨 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 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观世音菩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导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的赞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讲话
观世音菩萨本迹因缘
观世音菩萨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经笺注
观世音菩萨传 一
观世音菩萨传 二
观世音持验纪(清 周克复)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二
观世音菩萨 普劝全球 念 观世音圣号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普陀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他处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显现光明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愈疾病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拯救堕落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驱除邪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神变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溺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脱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免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佑岁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赐福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长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得子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应化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说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赐子女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护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感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惩恶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开智慧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证果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至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深信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发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得验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接引往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往生瑞应
观世音六字大明咒

上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 回目錄 下一篇(普门品讲记)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阿弥陀佛经典结集-校刊活动
慧松观音画佛画家
大威德金刚火供
在灵感中翻译佛法,在业力下努力微笑- Yahoo!奇摩部落格
略举历代高僧们禁止多杰雄天的例子

赞助网站
台灣會議中心
香光資訊網/圖書館服務/佛教入門網站/西藏佛教
指引型資源。
南亞技術學院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
慈濟大學圖書館網路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