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波羅曾仁波切觀音超度煙供祈福法會 【寧瑪巴南卡穹宗祖寺】佛陀初轉法輪日供燈 驚嘆美麗 日全蝕過程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三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1/03/20 20:09:25
學習次第 : 初阶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三
 
  隋 智顗 说
  宋四明沙门 知礼 述
二若大下,大乘。
 
﹝智者疏﹞若大乘四句者,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无明,此慧还属福德摄,不破无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
 
﹝知礼记﹞约别地前,论於四句,初以行行,对於慧行,而为福慧,不破无明,故俱名福,即此二福,能破取相,复受智名,故此福智,当两即句。又地前福智,无明全在,故皆名福。地上福智,分破无明,故皆名智。此之福智,当两非句,故两四句,非今福智。
 
二方等下,例二部。
 
﹝智者疏﹞方等般若,带小明大。若带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
 
二今此下,明圆教开合俱是二,初释二,初二而不二三,初明相即。
 
﹝智者疏﹞今此普门,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
 
﹝知礼记﹞一心三止为福,一心三观为慧,始从理性,终乎极果,定慧不二,是今两即也。
 
二故大下,明互具。
 
﹝智者疏﹞故《大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那得无定,得首楞严定,何曾无慧?」论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
 
﹝知礼记﹞般若既是尊妙人见,验慧具福。尊妙,即是上定故也。论即《大论》,彼翻首楞严为健相也。三昧既能破彼强敌,验福具慧,强敌即是无明故也。
 
三《大经》下,明异名。
 
﹝智者疏﹞《大经》云:「佛性者,有五种名:亦名般若、亦名师子吼、亦名首楞严、亦名金刚、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禅不慧,非慧不禅,禅慧不二。」
 
﹝知礼记﹞五名之中,般若、师子吼是慧,楞严、金刚是定,佛性是通名也。既是异名,弥彰体一,是故此五,皆双具之称,复以无妨禅慧,以结不二。
 
二不二下,不二而二。
 
﹝智者疏﹞不二而二,分门别说,作定慧二解。故《释论》解般若明十八空,解禅定明百八三昧。
 
﹝知礼记﹞法虽不二,不妨分门,各作名数而为解释。
 
二此是下,结。
 
﹝智者疏﹞此是二说二,即不二。
 
﹝知礼记﹞论虽分门,别相而说,须知禅慧,毕竟不二。
 
四简真应二,初正简真应二,初立句。
 
﹝智者疏﹞料简真应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应,应而非真,真而非应,亦真亦应。
 
二若非下,简示二,初简前三,句非。
 
﹝智者疏﹞若非真非应,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此亦可解。应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同他施化,通论亦得是应,而不得名真。真而非应者,二乘人入真断结,灰身灭智,不能起应,此亦是通论其真尔。
 
﹝知礼记﹞且简凡小,实兼通别。通教灰断,同藏二乘。地前作意,非不谋应。圆六根净,虽全性发。别惑在故,未名真应。
 
二亦真下,示後一句是。
 
﹝智者疏﹞亦真亦应者,此则别显中道为真,即真而论用为应,真应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应尔。
 
﹝知礼记﹞即真而应,世之常谈,自舍今宗,莫穷其妙。都为他师,不知性恶,致令起应,不得无谋,徒说无缘之慈,不究无缘之旨。
 
二今依下,兼定常间三,初一往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互举,一往言其真应。前番问答,明真身常益;後番问答,明应身间益。
 
﹝知礼记﹞以经二段,别对常间。
 
二常间下,二往互具二,初立。
 
﹝智者疏﹞常间不得相离,二鸟俱游,二往为论,真身亦恒亦不恒,应身亦间亦不间。
 
﹝知礼记﹞二鸟者,《大经》第八鸟喻品云:「善男子!鸟有二种,一名迦邻提,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舍离。」此品答前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旧解或云娑罗一双,邻提一双,或云娑罗一只,邻提一只,或云娑罗翻为鸳鸯。章安云:「然汉不善梵音,只增诤竞。意在况喻,取其雌雄共游止息,以喻生死涅盘中俱有常、无常,在下在高,双飞双息。」即事而理,即理而事,广如彼疏。今喻二身,常间两益,不得相离者,乃是观音分证,涅盘中常,无常二用也。
 
二若小下,释二初小。
 
﹝智者疏﹞若小乘明义,例如善吉,石窟观空,见佛法身,莲华尼则不见。此岂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义?丈六之应亦有见不见,此岂非应身,有间有不间义?
 
﹝知礼记﹞真理天然,是佛法体。善吉观见,常无间然。于莲华尼,似如有间。故于二圣,明常、无常,斯乃真身自有二益。丈六之相,於有缘者常得睹之;若其无缘,同处不见。岂非应身,亦有二益?
 
二大乘下,大。
 
﹝智者疏﹞大乘法身亦尔,於理为恒益,於情为不恒益。应身亦尔,此缘灭彼缘兴无有断绝,是不间义。同质异见,是其间义。
 
﹝知礼记﹞佛法界身,未尝不益,於情执者,而成间灭,真具二也。佛应化身,随机生熟,出没无间,应身常益也。见不见异,令应不常,又成间益也。故知二身,各具二益。
 
三而今下,顺文别对。
 
﹝智者疏﹞而今分别,一往前问答,属恒益;後问答,属不但(编者注:按大正藏《观音玄义》,「但」字应作「恒」字。)益也。
 
﹝知礼记﹞前文即称即感,别对真身常益之义。後文现相生灭,别对应身间益之义。
 
五简药珠二,初依义互具。
 
﹝智者疏﹞料简药珠二身者,药有差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宝之用。故经云:「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宝,亦能治病。大施太子,入海得珠还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珠着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义。
 
﹝知礼记﹞但就譬说,即显真应。各能与拔,斯为尽理矣。
 
二若别下,就文别对。
 
﹝智者疏﹞若别据一边,约除患以譬药,证乐以况珠尔。
 
﹝知礼记﹞前文除苦,名为药身;後文与乐,名为珠身。且顺经文,作斯别对。
 
六简冥显。
 
﹝智者疏﹞料简冥显两益,凡有三十六句。
 
﹝知礼记﹞三十六句者,冥显机应,各论四句。冥机者,过去善能感也。显机者,现在善能感也。亦冥亦显机者,过现善业共能感也。非冥非显机者,过现无善,当能生善,而能感也。冥应者,法身也。显应者,应身也。亦冥亦显应者,二身俱应也。非冥非显应者,亦法身。但以不见不闻,而知而觉为冥应。不见不闻,不知不觉,即双非应。故此二应,皆果中法身也。识此八已,相对互对,具足而言,成十六句。约机感应,约应赴机,各成十六。加根本四,即三十六。若解此意则无生不感,无时不应,除诸邪见,深荷圣恩,亦知一切众生,无一不成佛也。
 
七简权实二,初定文立难。
 
﹝智者疏﹞料简权实二智者。前问答,实智照真,而众生得脱;权智照假,而众生得度。度为度权,亦度於实;脱为脱真,亦脱於假。
 
﹝知礼记﹞真即是实,假即是权。答文备见四种相也。
 
二立句答通二,初详论互具。
 
﹝智者疏﹞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脱于权,七难消除,二求愿满是也;或因真智解脱於实,三毒皆离是也;或因权智得度於实,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权智得度于权,於怖畏急难之中,得无畏是也。或二俱度脱,或二俱不度不脱。
 
﹝知礼记﹞真智冥应脱有浅深。七难二求,免事中之苦,脱权也。离三毒根,成佛无疑,脱障实惑也。权智显应,得度不同。见身闻法,破惑显理,度实也。事中怖难,得无畏者,度权处也。机熟之者,对此二智,得权实理名俱度;离浅深障,名俱脱。机生返此,是故俱名不度不脱。
 
二据说且分。
 
﹝智者疏﹞今依文判,互出一边,前文脱权,後文度实。」
 
八简本迹二,初本迹俱与拔二,初各具二用。
 
﹝智者疏﹞料简本迹者,通论本迹,俱能拔苦与乐。故《寿量》云:「闻佛寿无量,得清净无漏无量之果报,即是从本得乐。」《请观音》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此是从迹拔苦,众生不达本源,故流转苦恼,若识本理,即於苦而得解脱也。众生若不见迹中施化,不能三业种福,则无功德之因,焉致乐果。
 
二非本下,相由贴文。
 
﹝智者疏﹞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前问答,是明迹本;後问答,是明本迹。
 
﹝知礼记﹞非脱众苦之迹,不显一真之本,故前问答,是明迹本。非证千如之本,莫垂十界之迹,故後问答,是明本迹。
 
二问本下,本迹异真应二,初问。
 
﹝智者疏﹞问:「本迹与真应云何异?」
 
二答。
 
﹝智者疏﹞答:「真应就一世横辩,如诸经所明;本迹就三世竖论,如《寿量》所说。」
 
﹝知礼记﹞诸经所说,始从地住,终至等妙。一分真明,一分应起,岂唯一世,实居当念,是名横辩,别明本迹,如《寿量》品,即今说久远为本。诸经及迹门,名已说近成为迹,既约久近,是故名就三世竖论。前明观音多就体用,而论本迹,今彰部故,约久近而明本迹。
 
九简缘了二,初约当宗问答四,初明善恶法门性德皆具二,初问。
 
﹝智者疏﹞料简缘了者。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知礼记﹞缘能资了,了显正因。正因究显,则成果佛。今明性具缘了二因,乃是性德,具于成佛之善。若造九界,亦须因缘。九界望佛,皆名为恶。此等诸恶,性本具不。
 
二答。
 
﹝智者疏﹞答:「具。」
 
﹝知礼记﹞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故摩诃止观,明性三千,妙玄文句,皆示千法彻乎修性。其文既广,其义难彰,是故此中略谈善恶明性本具,不可改易。名言既略,学者易寻,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则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谈,望止观文,不多不少。
 
二明提佛但断修中善恶二,初问。
 
﹝智者疏﹞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知礼记﹞一阐提者,此翻无欲,以於涅盘,无乐欲故。又翻信不具,以其不信善恶因果。故既无欲无信,名断善尽。佛已永离五住二死,名断恶尽,善恶既是理性本具,则不可断,是何善恶提佛断尽?
 
二答。
 
﹝智者疏﹞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知礼记﹞夫一切法,不出善恶,皆性本具,非适今有。故云法住法位,世间相常。若因修有,安得常住?《大经》云:「十二因缘,非佛修罗人天等造。」不是性具,何得非造?《起信》云:「一切法真,不可遣故。」若非性具,那得皆真?以皆本具,故得名为性善性恶,复以性具染净因缘,起作修中染净因缘,乃有所生世出世法。若具言者,本具三千为性善恶,缘起三千,为修善恶。修既善恶,乃论染净逆顺之事。阐提是染逆之极,故云断修善尽。佛是净顺之极,故云断修恶尽,若其性具三千善恶。阐提与佛,莫断纤毫。
 
三明性中善恶不断所以二,初问。
 
﹝智者疏﹞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二答二,初约理答。
 
﹝智者疏﹞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
 
﹝知礼记﹞善恶是性,性不可改,安可断邪?既不可改,但是善恶之法门也。法名可轨,轨持自体不失不坏,复能轨物,而生於解。门者能通,可出可入。诸佛向门而入,则修善满足,修恶断尽。阐提背门而出,则修恶满足,修善断尽。人有向背,门终不改。
 
二譬如下,举譬类。
 
﹝智者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邪?」
 
﹝知礼记﹞魔烧佛经,如提断修善,性善不尽,以法合也。佛烧恶谱,如断修恶,恶法门存,即是合也。焚典坑儒,双喻二人断修善恶,岂能等合也。
 
四明提佛迷达起不起异二,初问。
 
﹝智者疏﹞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知礼记﹞二人善恶,既皆断修而存於性,何故阐提後起修善?如来何故不起修恶?
 
二答二,初以了达故不起实恶。
 
﹝智者疏﹞答:「阐提既不达性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於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
 
﹝知礼记﹞提以邪痴,断于修善,既不能达性善本空,故为善染,修善得起。佛以空慧,断于修恶,了达性恶,本来清净,恶不能染,故泯修恶。
 
二以自下,以自在故能起权恶。
 
﹝智者疏﹞「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阐提为例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
 
﹝知礼记﹞佛能达恶,于恶自在,现恶摄生,不染不起,阐提若尔,则名佛矣。
 
二若依下,破他义显正二,初叙他非义二,初明他得修失性。
 
﹝智者疏﹞「若依他人,明阐提断善尽,为阿梨耶识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无记无明,善恶依持,为一切种子。阐提不断无明无记,故还生善。佛断无记无明,尽无所可,熏故恶不复还生。若欲以恶化物,但作神通,变现度众生尔。」
 
﹝知礼记﹞他即陈梁已前,相州北道,弘地论师也。又有摄大乘师,亦同地人之解。他明梨耶,是无记无明,善恶所依,能持一切善恶种子。阐提但断现行之善,後为种子熏起於善。佛断此识无恶种熏,永不起恶仍释伏难。佛断恶种,如何现恶,化诸众生?故释云但以神变现恶,化众生耳。
 
二问若下,难他作意同外。
 
﹝智者疏﹞问:「若佛地断恶尽,作神通以恶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恶。如人画诸色像,非是任运。如明镜不动,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议,理能应恶。若作意者,与外道何异?」
 
﹝知礼记﹞断恶既尽,神变现恶,全是作意,非同明鉴,无念而形。虽相州南道弘地论者,以法性为依持,然不明性具诸恶法门,现恶度生,亦未能逃作意之咎。
 
二今明下明今妙旨二,初正明由性具善恶起权实善恶二,初正示今义。
 
﹝智者疏﹞(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答:」)「今明阐提,不断性德之善,遇缘善发。佛亦不断性恶,机缘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恶事化众生。
 
﹝知礼记﹞阐提成佛,诸佛现恶,若非不断,性善性恶,则义不成。
 
二以有下,结成妙旨。
 
﹝智者疏﹞「以有性恶,故名不断,无复修恶名不常,若修性俱尽,则是断不得为不断不常。阐提亦尔,性善不断,还生善根。
 
﹝知礼记﹞断常名通,别人缘理断九,以定断九,故昧性恶,名为断见,不能忘缘,是存修恶,名为常见涅盘已前,皆名邪见,斯之谓欤。断修存性,既离断常,乃绝一切边邪之义,及种种思,斯是妙旨,庶去滞情。
 
二如来下,重明由达不达,故自在不自在。
 
﹝智者疏﹞「如来性恶不断,还能起恶,虽起於恶,而是解心无染,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亦不缚不脱,行於非道,通达佛道。阐提染而不达,与此为异也。」
 
﹝知礼记﹞现恶达恶,岂能染恶?恶际实际,缚相脱相,非道佛道,以了达故,无有挂碍。阐提不尔,故永异也。
 
十简智断二,初明二德同时二,初举一法难与拔二用。
 
﹝智者疏﹞料简智断者,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如人一体,何故从智拔苦,从断与乐?
 
﹝知礼记﹞既是一法,而立异名,必无所局,何故拔与,定属智断。
 
二然而下,约身心从二严立称。
 
﹝智者疏﹞然而慧解之心称智,无缚碍身称断,譬如人被缚,运力属智,萧然附外属断。运力属心,故名智慧庄严;附断体散属色身,名福慧庄严。
 
﹝知礼记﹞名从义立,不无亲疏,心解通融属智,身力自在属断,心则智慧庄严,身则福德庄严,此之二严,宜对拔与。
 
二今经下,示两文互举。
 
﹝智者疏﹞今经文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
 
﹝知礼记﹞智断二德,何曾相离?今且各说,互相映显,前段明智,後段明断。
 
二若深下,总结益。
 
﹝智者疏﹞若深得此十义意者,解一千从,广释观世音普门义,则不可尽也。
 
﹝知礼记﹞举此十双,以为义例,庶乎行者,遍通一切。若其然者,释今题目,无边际也。
 
第二别释二,初标列。
 
﹝智者疏﹞第二,别释名者为二,先明观世音,次明普门。
 
﹝知礼记﹞谓分文人法,各自解释也。
 
二以何下,解释二,初释观世音二,初结前生後二段。
 
﹝智者疏﹞以何因缘,名观世音?通释如前,别者则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
 
二云何下,依别委释二,初简示境智二,初标科。
 
﹝智者疏﹞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议境智,二不思议境智。思议境智又二:一约理外,二约理内,理外为四。
 
﹝知礼记﹞思议中,理外理内者,此与余文所说有异。若四教义,以藏通二谛为理外,别圆二谛为理内。盖约真谛,非是佛性,故云理外。若《净名玄义》,以衍门三教,皆为理内二谛,盖由通教真谛含中故也。今文通以外道,及四教起见之徒,皆名思议理外境智,故引《中论》以为能破。若思议理内境智者,既破四性,观理证真,正在通教。义兼三藏,若不思议境智者,正唯圆教,亦兼别教,圆该六即,别在後心。
 
二一天下释相二,初明思议二,初约理外二,初立四。
 
﹝智者疏﹞一天然境智。只问此境:为当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为当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尔,非佛天人所作,照与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
 
﹝知礼记﹞谓天然、相待、因缘、绝待,此四即是四性异名。用此名者,略有二意:一示名言,通於邪正,须以理惑,定其是非。且如然天,及以绝待,本圆极名,今在理外,故知不可以名定理。二名理外不全外,外意令内人勿于正法,生於性计,故立此名,定其见过。又四句中,皆双捡者,盖以境智俱有自生等过故也。初天然中。言由故智境,由境故智者,借彼相待,显此天然。
 
二相待者。
 
﹝智者疏﹞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义,何故尔?境自生境,既称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从智生,岂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
 
﹝知礼记﹞境待智成,智待境立也。
 
三因缘者。
 
﹝智者疏﹞次明因缘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缘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缘共生义,共生有二过,堕自他性中。
 
﹝知礼记﹞非是单自单他,而成於境。乃自他和合,方成於境。因缘即是自他故也。智亦如是,此即共性。
 
四绝待者。
 
﹝智者疏﹞次绝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说境智,此即离境离智。无因缘而辩境智者,此是无因缘绝待。从因缘尚不可得,何况无因缘。一往谓绝,理而穷之,不成绝待。
 
﹝知礼记﹞单自单他,及自他共。此待皆绝,约无三句。情谓一往,立绝待名,全非绝理。
 
[+]是下破二,初总约性执斥三,初约理外斥。
 
﹝智者疏﹞[+]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计。
 
﹝知礼记﹞上之境智,既属四性,不入三谛,故云理外。
 
二故中下,引《中论》斥。
 
﹝智者疏﹞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那得如前四种。
 
﹝知礼记﹞法离四性,那计四邪。
 
三计执下,约起过斥。
 
﹝智者疏﹞计执是实,余妄语,性实之执,见爱生着,九十八使,苦集浩然,流转不息。
 
﹝知礼记﹞理外妄想,于四计中,自执者是实,他语者皆妄。见惑既盛,爱使亦增,见爱相添,即九十八。因兹造业,受苦无穷。
 
二云何下,别示四性过二,初自生二,初举过二,初约能迷所迷二,初能迷诸惑。
 
﹝智者疏﹞云何执此,而生苦集?随执一种境智,谓以为是,随顺赞叹,心则爱着,而生欢喜,即是贪使。若人违逆责毁,心则忿怒,而生嗔恚,即是嗔使,贪恚既起,岂非痴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执,矜傲於人,岂非慢使?既执此为是,今虽无疑,後当大疑,岂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计我,岂非身见?六十二见,随堕一边,岂非边见?如此妄执,不当道理,岂非邪见?执此是实,计为涅盘,岂非见取果盗,谓此为道,依之进行,岂非戒取因盗?十使宛然,皆从所执境智上起,将此历三界四谛,则有八十八使。就思惟历三界,则有九十八使。
 
﹝知礼记﹞随执一种,即生十使,利中有钝,即背上使,历三界四谛,成八十八。虽遍三界,及以四谛,随生一见,即能具起。一处理显,顿能除灭,是名通名利,使烦恼若思惟惑。界系不同,既非迷理,不对四谛,但历三界,而成十使。足前乃成九十八使。
 
二此则下所迷诸法。
 
﹝智者疏﹞此则集谛结业,颠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绝,于其境智,不识苦集,何处有道灭?既不识四谛,则破世间出世间因果;无世出世法,故无法宝。不识出世果,无佛法,不识出世因,无僧宝。贤圣之义,一切俱失。
 
﹝知礼记﹞即四四谛,四三宝也。
 
二若作下,约能执所执二,初能执性计二,初正判属计。
 
﹝智者疏﹞若作如此执自生境智者,只是结构生死,增长结业,过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将何等为理外耶?
 
﹝知礼记﹞纵学佛法,若执境智,自天而然。若照不照,常是境智。我见不忘者,唯增生死,惑业既盛,与彼外外轮回一等也。
 
二故大下,引《大论》证。
 
﹝智者疏﹞故《大论》云:「凡夫三种语见慢名字,圣人但一种语名字。」
 
﹝知礼记﹞彼论明三种我义。云凡夫,三种我、谓见、慢、名字。学人二种,无学一种。见即利使,初果顿断,故云学人二种。慢即钝使,四果方尽,故云无学一种。但随世俗分别彼此,有名字我,言三种语者,即三种语我不同也。
 
二今凡下,所执正教。
 
﹝智者疏﹞今凡夫见慢取着,谬用佛语,介尔取着,乖理成诤,虽傍经论,引证文字,如虫蚀木,偶得成字,寻其内心实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则以境智起见,伤命早夭,故为龙树所破。
 
﹝知礼记﹞以见慢心,用经论语,如虫蚀字,不知是非,唯增见慢,即不知非。以此障理,名不知是昧。是非故服,不死药而致早夭。
 
二今不下,结非。
 
﹝智者疏﹞今不取此为境智,以释观世音。
 
二自生下,例三。
 
﹝智者疏﹞自生境智既尔,余三句亦然。
 
﹝知礼记﹞若增见慢,於百千句起过皆然。
 
二二明下,约理内二,初示相二,初明理内。
 
﹝智者疏﹞二明思议理内境智者。亦作上四门,名字虽同,观智淳熟不生执见,毕故不造新,成方便道,发生暖顶,乃至十六心,眼智明觉,豁然得悟,破诸见惑,与理相应。譬如盲人,金錍抉膜,灼然不谬。此之真观,名之为智,所照之理,名之为境,以发无漏,故称理内境智。
 
﹝知礼记﹞於上四种境智之中,随用一种,而知本为除於见慢,遂加精进。研境成智,於惑能破,名为毕故。于智不着,名不造新。乃成似解,而发真证,譬如盲人等者。《大经》如来性品云:「譬如百盲人,为治目故,造诣良医。是时良医,即以金錍抉其眼膜,以一指示之,问言:『见否?』盲人答言:『我犹未见。』复以二指三指示之,乃言少见。」彼经所譬,具示三谛,方云少见。今文但喻,抉见思之膜,示真谛之指。虽非佛性,且约见空,得称理内。
 
二虽见下,斥作意。
 
﹝智者疏﹞虽见此理,终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议境智也。
 
﹝知礼记﹞斯境智者虽灭惑证真,非唯境唯智,思议不绝,非今所论。
 
二今明下,结非。
 
﹝智者疏﹞今明观世音,亦不从此境,智因缘得名也。
 
二次明下,不思议二,初据前破性难。
 
﹝智者疏﹞次明不思议境智者。若自他共无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今诸经论所明,或从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等,若不尔者,云何辩境智耶?
 
﹝知礼记﹞四句境智若非,云何立于境智?况诸经论所明境智,不过此四。
 
二答经下,离性四悉答二,初辩相二初四悉檀相二,初明赴机四悉二,初明四相。
 
﹝智者疏﹞答:「经中所明,皆是四悉檀赴缘。假名字说,无四性执。若人乐闻自生境智,即说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时宜闻自境自智,闻必生善。或时对治说自生境智,说必破惑。有时说此,令即悟道,若无四悉檀益诸佛如来,不空说法。」
 
﹝知礼记﹞圣人境智,永袪四执。若其众生,于自然境智,有欢喜、生善、破恶、入理机者,圣乃随机,说言境智自天而然。众生若于相待境智、因缘境智、绝待境智,有四悉檀机,圣人一一随彼机缘,为作相待等三种说也,各令获益。是故经中,作此四种说境智也。
 
二虽作下,辩离情。
 
﹝智者疏﹞虽作四说,无四种执,无执故无见爱。众生闻者,如快马见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为智。此智所照,名之为境。
 
﹝知礼记﹞圣说境智天然等相,永无四执,爱见不生,故令闻者破惑入道,得真境智。三悉境智,亦复如是。
 
二如是下,明能显正法。
 
﹝智者疏﹞如是通达,则识苦集道灭,三宝四谛,宛然具足。
 
﹝知礼记﹞若知四种执着过患,名识苦集。若知四悉被机获益,名识道灭。四谛既明,三宝则立,诸佛之法无不现前。
 
二若以下,不思议相二,再明思议。
 
﹝智者疏﹞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证,成真谛理内思议境智。如前说。
 
﹝知礼记﹞于四境智,离计而修,四性既空,入空取证。虽成理内,未泯言思。
 
二若不下,正明不思议三,初约义示。
 
﹝智者疏﹞若不以果为证,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为境智,是字不在内外中间,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无所有故。虽作四句明境智,实不分别四句境智。虽作四句闻境智,实不得四句境智。虽体达四句境智,实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四句思惟图度,故名不思议境智。
 
﹝知礼记﹞问:「摩诃止观,破见思假,节节皆明性相二空。不思议境中,约法性无明,捡四性过。荆溪云:『本自二空为性德境,推捡二空为修德境。』是则思议及不思议各须性相二空之观,今文何故顿乖诸说,乃以二空,分对两处?」答:「通别二惑,同障中道,委论观法,皆须二空,今既略谈,名有存没通惑破处。虽具二空,小人得之,住涅盘相,是故且没相空之名,若破别惑,从胜而说,但存空相,而於其中,含二空义。何者?以观四种境智名字,不住四句,亦不不住四句属性。不住属相,既了四种境智之名,无说无闻,不起分别,不作思量,岂於别理,犹计性实?今分二空,破通别惑,且顺诸论教道之说。小但人空,大得二空,先人後法。良由今文,未论观法,且寄次第示妙境智也。」
 
二金光下,引经证。
 
﹝智者疏﹞《金光明》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智境。」
 
三此具下,指《大本》。
 
﹝智者疏﹞此具如《大本玄义》境智妙中广说。
 
二龙树下,引类。
 
﹝智者疏﹞龙树先破一异时方,然後释如是我闻等义。今类此先破理外境智,後明不思议四悉檀,悉檀义如《大本玄义》。
 
﹝知礼记﹞《大论》释经,皆先破计,後方示义。今明境智,亦类彼文,先破理外见慢惑心,次斥小乘思议之证,後方显示不可思议四悉境智。
 
二夫依下,正释境智二,初定前後。
 
﹝智者疏﹞夫依名字为便,应先明观智,次辩世境之音,若解义为便,前明世境,次辩观智,如先有境,可得论观,若未有境,何所可观?譬如镜鼓,後方映击。今从义便,先明世音,後论观智也。
 
二世者下,依义释二,初释境二,初释世二,初释名义二,初示世分三种二,初直列三种。
 
﹝智者疏﹞世者为三: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
 
﹝知礼记﹞《大论》释百八三昧中,至释能照一切世间三昧云:「得是三昧,故能照三种世间。」谓众生世间,住处世间,五阴世间。故一家用义,准彼论之三世。演《法华》之十如,妙谈三千,固非常情之所企及。
 
二既有下,义须至三。
 
﹝智者疏﹞既有实法,即有假人假实正成,即有依报,故名三种世间也。
 
二世是下辩三通十界二,初约依正明世间。
 
﹝智者疏﹞世是隔别,即十法界之世,亦是十种五阴、十种假名、十种依报,隔别不同,故名为世也。间是间差,三十种世间差别,不相谬乱,故名为间。
 
二各各下,约因果明法界。
 
﹝智者疏﹞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故名为界。
 
二今就下,示妙境二,初示妙义二,初明三千缘起。
 
﹝智者疏﹞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则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缘生法。六道是惑因缘法,四圣是解因缘法。《大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即得三菩提灯。」
 
﹝知礼记﹞界有相性,至究竟等,因果方备。十界皆尔则成百法,十界互具,既成百界。则使因果,成於千法。如是千法,不出解惑因缘,及以所生世出世法。小说无漏因缘,但能灭法,故令四圣,终归灰断。大说无漏因缘,则能显法,故使四圣,终归常住。故引《大经》证大乘义,须了缘起,修性皆然。皆由理具,方有事用故也。然复应知,今明千法,即是三千,以约三种,释世间故。且一界报,须论依正,正复假实。又如初相如世日者,记於此世,夭寿贤愚,实法也;僧俗仕庶,假名也;衣食田宅,依报也;岂非初相,能表三邪。初後既尔,中可例知。故千法三千,但广略尔,今文前明三种世间,今说一千因果之法,前後相显,其义圆足。
 
二是诸下,示三谛妙境。
 
﹝智者疏﹞是诸因缘法,即是三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故明十种法界,三十种世间,即是所观之境也。
 
﹝知礼记﹞以三千法,皆因缘生,是故一一,即空假中三谛互具,非纵非横。故荆溪云:「三德三谛三千,皆绝言思,是为妙境。」
 
二此境下,该三法二,初约三人分二境。
 
﹝智者疏﹞此境复为二,所谓自他。他者,谓众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由心造。」
 
﹝知礼记﹞一家明观,不出二境,四念处心对阴色而分内外。此文心对生佛,而分自他。十不二门,以心对彼依正色心,而分内外。则依报生佛,及己色阴,皆名为外。荆溪特会两处之文立外境也。应知生佛依正,及己色心皆是法界,无不具足三千三谛。故内外自他,皆是妙境。但为观境,近而复要,莫若内心。故诸经论,多明心法,遍摄一切。须知遍摄,由乎不二。故《四念处》云:「唯是一识唯是一色,万象之色,既许心具。千差之心,何妨色具?众生成佛,是依报成。国土废兴,岂是他事!」有不达者,但执唯心,不许色具而立难云:色具三千,应自成佛,何处曾见草木受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以说心具,义则易明,於色示具,相则难显。故使教文,多明心具。欲禀教者,因易解难,以心例色,乃显诸法,一一圆具,故云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况唯心之说,有实有权,唯色之言,非权唯实。是故大师为立圆宗,特宣唯色,乃是吾祖独拔之谈。固隐圆宗,唯同他说,其意何邪?唯心之义,今非不谈,以明自心,及依正色。此之三处,各具诸法。则令唯心,不与他共。何者?忽若不明万法互具,如何可立心具三千?《金光明》云:「於一切法,含受一切。」斯之密义,深可依凭,问:「大意云:『色由心造,全体是心。』何教文云,心由色造,全体是色?又《义例》说:『心具三千。』是於无情,立佛乘义,亦是心摄,何关色邪?」答:「约能造心摄法易解,故顺经论,以心摄法,而为观境,故云色由等也。大师既云:唯是一色,而分二种,谓有分别色,无分别色。意指识心为分别色,此色造心,有何数量,那云一向色不造心?既云唯是一色,那云不云全体是色,又至果时依中现正,正中现依,刹说尘说,因果理同,依正何别?理性名字,已有依正不二之相,何缘坚执一边具邪?无情佛乘,约心具说,元是一体,从易而观,勿引此文,证色不具。大师此说,令知皆具,而今据此,唯局在心,是得意邪?为失意邪?欲人生解邪?为符我见邪?
 
二问自下,引二经明各具二,初问。
 
﹝智者疏﹞问:「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知礼记﹞前以十界,而为世境。次明世境,有自有他,他即生佛,自即己心。乃引《华严》心如画师,造种种阴。种种之言,岂非生佛?故据此文,而设今问。能造之心,可具十界,所造生佛,云何各能具十界邪?以知世人不解, 三法无差之义,谓心为理,生佛是事,理能造事,心随解缘造佛,心随迷缘造生。三不相离,名无差别。此解违经,隐覆圆义,故兴此问,以生後答。
 
二答。
 
﹝智者疏﹞答:「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华严》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岂不各各具三谛境邪?
 
﹝知礼记﹞先引《净名》实相者,即诸法实相也。约今经意,十界诸法,皆实相也。观身观佛,实相既然,岂不各具十法界邪?复引《华严》三无差文以证各具,彼经如来林菩萨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经文先示心造一切,便以此心,而例於佛,示佛权造,同心实造。次复以佛,而例众生,示生实造,同佛权造。权实虽异,因果暂殊,三皆能造一切世间,故得结云三无差别。云何却谓一是能造,二为所造,何得此三无差别邪?此是今家消彼经文,若明其义更匪他知。以今经说因缘果报,即是实相。因缘是能造,果报是所造,此之造义,既在实相。是故造义,理本具足。以此理造,方有事造三法皆尔,是故得云,理事不二,本末相映。理既互融,事宁隔异。三法互具互变互摄,深有所以,圆顿之旨,终极於斯。荆溪叹云:「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无差别,前问那得自他,各具十界。今答岂不各具三谛。故知十界,若通若别,皆是三谛。
 
二释音二,初约口业正释。
 
﹝智者疏﹞「音者,即十法界口业之机也。界既不同,音亦有异。」
 
﹝知礼记﹞十法界中佛者,今既明机,须除极果,自分证还但是圆机,皆名佛界,悉可称名。
 
二问下,明三业俱机二,初问起。
 
﹝智者疏﹞问:「众生各有三业,何意但观音?」
 
二然通下,答释二,初正明俱通。
 
﹝智者疏﹞然通论,皆得常念恭敬,得离三毒,即是观世意礼拜供养。所求愿满,即是观世身。
 
﹝知礼记﹞真寂常照,岂简身意,唯赴口机。
 
二而今下,对偏显圆二,初明古偏局六初趣举。
 
﹝智者疏﹞而今但言观世音者,旧释此义为六。一趣立者,诸名不可累出,举一趣以标名。若称为观世身者,已复还问,此言何意?不名观世音,此则非问。
 
二随俗。
 
﹝智者疏﹞二随俗者,释迦所说,以音声为佛事,故言观世音,若游诸国土,随彼所宜。
 
三互举二,初正释。
 
﹝智者疏﹞三互举者,能观所观。所观即众生色心也。今从能观,故但言观。能闻所闻,能闻是圣人耳识,所闻是众生音声。今取所闻之音声,举所闻得能闻,举能观得所观,从此为名,故言观世音。
 
﹝知礼记﹞圣标於观,必照生之色心,即身意也。生标於音,必对圣之耳识,既闻音声,复观色心,则是圣应三业机也。
 
二旧问下,通难二,初他难。
 
﹝智者疏﹞旧问:「能所既尔,何不取所观之色心?能闻之耳识,以标名,称为闻色心菩萨耶?」
 
﹝知礼记﹞一等互举,何不名为闻色心耶?
 
二旧答下,古通三,初叙古通。
 
﹝智者疏﹞旧答云:「菩萨一观于色心,此是应广;众生之一音,此是机狭。若从难者,则机有两字,应但一字,便是应狭机广,故不如所难。」
 
﹝知礼记﹞举观为应,既色心两字,则彰应广举音为机,音但一字,则是机狭,机狭应广,深显圣德也。
 
二今更下,今载难。
 
﹝智者疏﹞今更作难:此语应从义理,那得逐字?菩萨以能观色心,何意不能观音声?众生何意?但以声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应,此逐字为观,则感应齐等,若为判其广狭。
 
﹝知礼记﹞若逐字者,则彰感应有可有不。若俱应俱感,则不应云,应二感一也。
 
三今不下,今为通。
 
﹝智者疏﹞今不作此,明互举凡圣感应皆通三业,而圣人与意,凡夫与声,故言观世音尔。
 
﹝知礼记﹞圣三俱应凡三俱感但约与夺互举口意。
 
四义摄。
 
﹝智者疏﹞四义摄者,如发声,必先假意气,触唇口,其音能出。口业若成,则摄得身意。若观於口业,亦摄得身意观余不尔,故言义摄。
 
﹝知礼记﹞独有言音,具於三业,故云义摄。
 
五隐显。
 
﹝智者疏﹞五隐显者,身虽礼拜,意虽存想,未知归趣何等,故名隐。若口音宣畅,事义则彰,故名显。举显没隐,故言观世音。
 
六难易二,初难急口机易。
 
﹝智者疏﹞六难易者,临危在畑。意则十念难成,身则拜跪迟钝。口唱为急,故成机,从易受名也。
 
二又第下,誓深宜急称。
 
﹝智者疏﹞又第六为有缘,观音昔为凡夫,居兹忍界,见苦发誓,今生西方,多还此土,既有誓缘,急须称名。
 
二今明下,引论圆释二,初以觉观况音声。
 
﹝智者疏﹞今明若如前六义,皆偏有所举。若依《释论》,其义即圆。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觉观是口行,受为心行,心觉观故,尚具三业,何况发音成声,而不备三业耶?
 
﹝知礼记﹞且引《释论》三业之事,无不圆具,觉观才动与息共俱,已成身行。既是语本,又成口行,意业隐细,尚能具三,身口粗显,各具可知。
 
二但举下,明观音圆感应。
 
﹝智者疏﹞但举一观,即备三应。但举一音,即备三机。而凡情谓声强智利,逐物标名,圆义往推,悉皆具足。
 
﹝知礼记﹞大圣一观,非独具於一种三业,须知具足百界三业,以全法界而为应故。众生一音,圆具亦尔,以全法界而为机故。斯由大圣,照穷正性,察其本末,难思感应,岂以人师凡见测邪!
 
第二释观智二,初标列。
 
﹝智者疏﹞第二明观者又为二,一结束世音之境,二明能观之智。
 
二结境下解释二,初结束世音之境。
 
﹝智者疏﹞结境即为六:一结十法界是因缘境,二四谛境,三三谛境,四二谛境,五一实谛境,六无谛境,此具出《大本玄义》。
 
﹝知礼记﹞欲明观智,先束境界。世间音声,品类无边,尘沙莫喻,须依圣教。结束谛境,方可明观。观不依谛,邪错何疑。十界是因缘境者,以十如是,类十二缘。义无别故。
 
二二明下,正明能观之智二,初泛明诸境观。
 
﹝智者疏﹞二明观智者,傍境明智,作五番明观,智就因缘,则四番因缘论观。四谛亦有四番论观,三谛有两番论观,二谛有七番论观,一实谛则一番论观,无谛则无观,如此等义具在《大本》。
 
﹝知礼记﹞谛缘通四教故四,三谛唯别圆故二,二谛加三接故七,一实唯圆极故一,无谛体忘,观亦不立。
 
二今约下。
 
﹝智者疏﹞今约三谛明观。若通论,十法界,皆是因缘所生法。此因缘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谛,即假是俗谛,即中是中道第一义谛。若别论,六道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论境即有二意。
 
﹝知礼记﹞今依三谛观者。境顺涅盘,新伊之文,观依《中论》,相即之说,荡情立法,示妙融心,像末观门,此为最也,初示境通别。通对顿观,别对渐观。
 
二今对下,明观渐顿二,初双列。
 
﹝智者疏﹞今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次第三观,二一心三观。
 
二次第下双释二,初历教,释二种观,二初偏圆[+]释二,初约诸部释五,初依《璎珞》明三观。
 
﹝智者疏﹞次第者,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
 
﹝知礼记﹞体於三假,四句不生,即俗见真,名从假入空观。观三假,俗入即空真,由俗入真,复名二谛,於空不证,分别一切。三假药病,应病授药,故名从空入假。前用真破俗,今用俗破真,若俗若真,破用既均,复名平等。以前二破作双遮方便,即以二用,作双照方便。次第破用,既立一心,遮照可修。故云二观为方便等,三观俱用,从胜名中,心既即中,思议忘泯,名第一义谛观。
 
二此之下,依《大品》明三智二,初正明三智相。
 
﹝智者疏﹞此之三观,即是《大品》所明三智:一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三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
 
﹝知礼记﹞内法内名者,谓理内所诠法相,及能诠名字。外法外名者,即理外所诠法相,及能诠名。空观若成,於此名相,悉能体达,无我我所故。佛言:「摩诃迦叶,婆罗门法皆知,沙门法皆知,故云内外能知能解。」然其空智,但能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不能用。诸佛道法,发起众生一切善种,假观能尔,故以道种,而名其智,於一种等者。夫中观智者,则了一切皆是中道,中则不偏,绝待为义。一法若中,则一切众生因种,一切佛之道法,无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尔,一切皆然,故云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等者,结前所说而成遮照,双遮则一相寂灭,双照则种种皆知,遮照同时,故名一切种智。
 
二通而下,对上辩通别。
 
﹝智者疏﹞通而为论,观智是其异名,别而往目,因时名观,果时名智。
 
﹝知礼记﹞《璎珞》三观,《大品》三智,通则异名,别分因果。
 
三此三下,对《大经》四智二,初略示四智相。
 
﹝智者疏﹞此三观智,即是《大经》,四种十二因缘观,下、中、上、上上。
 
﹝知礼记﹞《大经》二十五云:观因缘智,凡有四种:谓下、中、上、上上。下智观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不见佛性,不见佛性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见不了了,不了了故,住十住地。上上智观者,见则了了,得阿耨菩提。《辅行》释云:「因缘不殊,四观不等。」对别教中云,住十住地者,以次第行。从住入空,乃至十地,方入中道。次第住三,故名为住,住及不了,并约教道。
 
二涅盘下,对上判离合。
 
﹝智者疏﹞涅盘通取析法,明於四观,《大品》《璎珞》直就《摩诃衍》,但明三观三智,今若开二经合。涅盘者,应开衍法,从假入空观,生灭一切智也。若合涅盘,就二经合,下中二观,同是一切智也。
 
﹝知礼记﹞四教证修,唯三观智,空分析体,故成四也。《大经》观缘明四智者,取藏析空为下智。故《大品》三智,《璎珞》三观,简小明衍故。若以二经之三,就《大经》四者,应开析空生灭一切智。若以《大经》四,就二经三者,应合下中,同入空智。
 
四若将下,以观智对五眼。
 
﹝智者疏﹞若将三经,若开若合,对五眼者,天眼肉眼,照粗细事,皆是世智。悉为诸观境本,若三观三智,从此即入体法一切智。若四观四智,此即入析法一切智。故肉眼天眼为本,若入一切智对慧眼,道种智对法眼,一切种智对佛眼。
 
﹝知礼记﹞肉天二眼,是四智三智所观,境本不论开合,慧法佛眼,与三观智,主对已齐,若论四智,须於慧眼,而对析体,二空智也。
 
五《中论》下,以《中论》四句结。
 
﹝智者疏﹞《中论》偈「因缘所生法」一句,为观智之本。三句对三智。
 
二若将下对四教释二,初正对四教二,初正对教。
 
﹝智者疏﹞若将三观智对四教,即须开之如前。若将涅盘四观对四教,下智是生灭一切智,对三藏教也;中智是体法一切智,对通教也;上智即道种智,对别教;上上智即一切种智,对圆教。
 
二所以下,出所以。
 
﹝智者疏﹞所以应明三机,那忽对四教者何?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明教也。
 
﹝知礼记﹞观必教诠,智由观得。今明观智,须能诠教。
 
二教必下,广明四相二,初四教主二,初明教主一异。
 
﹝智者疏﹞教必有主,有主即佛也。或可一佛说四教,或可示四相,明四佛。
 
﹝知礼记﹞文有二义,明其一异,初跨节。论只一圆佛,被四种机,说四教法。次或可下,约当分论随机所见。据教所诠,四佛体用,优劣硕异。
 
二四教下,明补处偏圆。
 
﹝智者疏﹞四教既有四主,即应有四补处。即是四种菩萨,辅佛弘此四教也。
 
﹝知礼记﹞补处亦明,当分跨节,例主可知。
 
二若言下,四教法二,初明理尚无一。
 
﹝智者疏﹞若言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不可说。」一教尚不可说,云何有四?
 
二答理下,明赴缘。说四前通释题,十义之首,已明此义。证理绝言,被缘须教,初明赴缘。
 
﹝智者疏﹞答:「理论实尔,皆不可说。赴缘利物,有因缘故,亦可得说。非但生生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亦可说。以佛教门,出生死苦。」
 
二三藏下,明说四四,初三藏三,初明教相二,初明愿行二。初依谛立誓。
 
﹝智者疏﹞三藏教者,如《释论》,引迦旃延子,明菩萨义。释迦初为陶师,值昔释迦佛,发愿从是已来,始发菩萨心,即是行人所求菩提,即名为法,深厌苦集,欣求灭道,即起慈悲心,誓度一切。
 
﹝知礼记﹞初为陶师者,合云陶师之子,因遇彼佛,入城乞食,相好巍巍,乃发善心,而兴供养,遂对彼佛,发於誓言:「愿我当成佛,一如今世尊。」故今释迦,法住之时,度人多少等,皆同往佛言。即起慈悲者,发心拔苦,欲与其乐,若不谛审,非想结集,及轮回苦,又不谛审,三无为灭,及尽苦道,则不拔苦际,非与真乐。凡外不谛,二乘无誓,菩萨双非,依谛立誓。
 
二行六下,依誓起行二,初六度填愿。
 
﹝智者疏﹞行六度行,行愿相扶,拔苦与乐,所以者何?悭名为集,堕饿鬼名苦行,檀名道,悭息名灭,菩萨自伏悭贪,悲心熏物。众生称名,即能脱苦。自行檀施,慈心熏物,物应可度。即能示现,令得安乐。当知为满弘誓,而修檀行也。乃至愚痴名集,生天名苦,修慧名道,痴伏名灭。修慧度时,自破苦集。为成悲心,以熏众生,众生称名,即得解脱,自证道灭,以成慈心。以熏众生,众生有感,应机得度,故知行填于愿。
 
﹝知礼记﹞文中所明六蔽为集,六道为苦,六度为道,蔽息为灭。略举初後中四例知,此教菩萨,自伏六蔽,对破六道,令他断集,离苦故也。《菩萨戒疏》云:「檀破饿鬼,屍救地狱,忍济畜生,道拔修罗,禅静人中,慧照天众。
 
二行此下,六度满时。
 
﹝智者疏﹞行此六度,各论时节,屍毗代鸽是檀满,须摩提不妄语是屍满,歌利割截不动是忍满,大施抒海是精进满,尚闍黎坐禅是定满,劬傧大臣分地是般若满。
 
﹝知礼记﹞如屍毗王,遍割身肉,就鹰贸鸽,至尽一身,不恼不没,自誓真实,感身平复,是檀满相。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屍满相。如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慈忍不动,作誓即感,血化为乳,是羼提满相。如好施太子,求如意珠,雨宝济贫,得珠坠海,抒海取之,筋骨断坏,终不懈废,诸天问之,云生生不休,故助抒海,海水减半,龙恐海干,送珠与之,是毗离耶满相。如尚闍黎,得第四禅,出入息断,鸟谓为木,於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鸟母不来,即更入禅,鸟飞方起,是禅满相。如劬嫔大臣,分阎浮提地为七分,城邑山川,均故息诤,是般若满相。所言满者,度本治蔽,行期满愿,今蔽已离,与拔遂心,即知六度,其功克满。
 
二如此下,明时位三,初约时明行相。
 
﹝智者疏﹞如此修行,至初僧只劫,不知作佛,不作佛;第二僧只,心知作佛,口不言作佛;第三僧只,心知口言;过三僧只已,又百劫种相,百福成一相,凡用三千二百福,修成三十二大人相,现时方称菩萨摩诃萨,但伏惑不断,如无脂肥羊,取世智为般若,即此意也。
 
﹝知礼记﹞从古释迦,至罽那屍弃佛,名初僧只。准望声闻位,在五停心,及别相,总相,念处也。观力既微,故不知作佛。从罽那屍弃,至然灯佛时,名第二僧只。位当暖法,既有证法之信,必知作佛,心未分明,故不向他说。从然灯,至毗婆屍佛,名第三僧只。位在顶法,内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发言,无所畏难也。无脂肥羊者,《大论》云:「此菩萨虽有上妙五欲,不生贪着,以有无常等观故。譬如有王,有一大臣,自覆藏罪,王欲罚罪语言,若得无脂肥羊,当赦汝罪。大臣有智,系一大羊养以水谷,日日三时,以狼怖之,羊虽得养,肥而无脂。王问:『云何得尔?』答以上事。菩萨亦尔,见无常空狼,令结使脂销,而功德身肥。
 
二用此下,约观明涉位。
 
﹝智者疏﹞用此菩萨行,对声闻行位者。初僧只,可对总别念处。二僧只,可对暖法。三僧只,可对顶法。百劫种相,可对忍法。坐道场时,可对世第一。三十四心,断结成佛,即对十六心。发真乃至九解脱,无学也。尔时坐道场上,三十四心断惑,正习俱尽,名为三藏佛。所以释迦精进,弟子纯熟,以精进故,九劫前超八相成佛。此即是三藏教主,所说教门。
 
﹝知礼记﹞问:「声闻根钝,尚能速入七贤四圣。菩萨利智,何故三只犹居顶法?」答:「声闻但於,一境一门,修念处等,故易成就。菩萨遍于,一切境界,一一四门,复加六度,久远熏修,使一一行,摄诸众生,令种熟脱。故三只内,凡化几人,超凡入圣,自身此岸,度人彼岸,故经劫长,证位犹下。言三十四心,正习俱尽者,顿证罗汉,及以支佛。亦三十四心,无间而得,但不以此,顿尽正习。一言于习,有见思习,及尘沙习。菩萨修学,尘沙法门,治其劣慧。於一一门,用四谛观,伏其正使,於一一门,六度行熏,见思习。故树王下,三十四心,于尘沙法上,证四真谛,故令正使,及二习气,俱时而尽,故能二谛,皆究竟也。方异三乘弟子,独彰佛眼佛智。」
 
三此中下,约佛明补处。
 
﹝智者疏﹞此中补处位,在百劫种相,伏惑住最後身,六度行成,誓愿将满,慈悲熏于众生,拔苦与乐。
 
二若就下,结观智。
 
﹝智者疏﹞若就此辩者,但是因缘生法,世智明观,即是三藏教,观世音义也。
 
﹝知礼记﹞若於三藏明,观音人,其相如是。
 
三料简二,初简超劫二,初问。
 
﹝智者疏﹞问:「依三藏说,释迦弥勒,同时发心,一超九劫,何意二佛,俱成贤劫中佛耶?」
 
﹝知礼记﹞一超九劫者,《婆沙》云:「尔时有佛,号曰底沙。有二弟子,一名释迦,乐修利他行,所化机先熟。二名慈氏,乐修自利行,所化机在後。彼佛念曰:『回多人就一人即难,回一人就多人即易。』欲令释迦先成道故,於是舍二弟子,入至山中。时释迦菩萨,随後入山,寻求本师,不见踪迹。正行之次,忽见彼佛,在宝龛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异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经於七日,说於一偈,叹彼世尊云:『天地此界多闻室(即北方多闻天王之室也),逝宫天处十方无(逝宫即梵王宫,外道计彼为常,佛为破彼,故称逝宫),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因此精进超於九劫。在弥勒前成佛。」
 
二答。
 
﹝智者疏﹞答:「释迦值弗沙,促百劫,弥勒值诸佛,何必不促,为九十一劫耶?」
 
﹝知礼记﹞弗沙与底沙,梵语赊切耳,弥勒值佛,必有超劫,恐梵文未至。
 
二简百劫二,初问。
 
﹝智者疏﹞(编者注:据文意及体例,此处应漏缺「问:」)若尔则无百劫义?
 
二答。
 
﹝智者疏﹞答:「任此法门,则有百劫,以精进力传超。」
 
﹝知礼记﹞任此法门者,若任运行於,六度法门,则须百劫,此据常途,理数而言。若精进功倍,亦何局于时分?
 
二通教二,初明教相二,初示名教。
 
﹝智者疏﹞通教者,如《大品》明三乘之人,同以第一义谛,无言说道,断烦恼,入涅盘,共缘一理,用观断惑通也。亦名共般若教。
 
﹝知礼记﹞三乘因位,共能忘言契真谛,故同断见爱,故受通名。然有利根,通入後教,今分四相,且从钝说,前教菩萨,至果方断,三乘不通也。
 
二此事下,辩行相二,初斥三藏明行位二,初对事度显空行三,初斥事非度。
 
﹝智者疏﹞此事与三藏异,《释论》破云:「岂以不净心,修菩萨行,如毒器盛食,食则杀人。」檀有上中下,谓舍财身命也。勇士烈女,亦能舍身,何得中舍名檀?满中檀,但名施,非波罗蜜。
 
﹝知礼记﹞《大论》斥三藏菩萨云:「具足三毒,云何能集无量功德?譬如毒瓶,虽贮甘露,皆不中食。菩萨修诸纯净功德,乃得作佛。若杂三毒,云何能具清净法门?菩萨之身犹如毒器,具足烦恼名为有毒,修习佛法如贮甘露,此法教他,令他失于常住之命。檀有三品,谓命上,身中,财下也。贸鸽割身,犹是中舍,既不了空,焉到彼岸。」
 
二不见下,明空成行。
 
﹝智者疏﹞不见能所财物,三事皆空。非悭非施,此是真檀波罗蜜,乃至非愚非智,无着空慧名真般若,不取世智。论云:「若不信空,一切皆违失。」当知汝所修,皆不与理相应,若信诸法空,一切有所作,良以空故,能成一切诸法。故知若得空慧,能具一切法也。
 
﹝知礼记﹞施本治悭,悭不可得。三事既空,施相不立。能所既泯,真空现前,是真檀度,下之五度,能所皆空,是则名为,道不二相,以此空慧,荡生法执,故令众行,称理圆成。
 
三又复下,斥定三只。

 










相關文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
观世音菩萨 不空罥索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十一面神咒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经
观世音菩萨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观世音菩萨 悲华经 大施品第三
观世音菩萨 救苦经 (失译)
观世音菩萨 高王观世音经
观世音菩萨 往生净土本缘经
观世音菩萨 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 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圆通章
观世音菩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观世音菩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 华严经善财二十七参观自在菩萨章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肤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义疏记会本 三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二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四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本 五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导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今译浅解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观世音菩萨的赞仰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讲话
观世音菩萨本迹因缘
观世音菩萨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义
观世音经笺注
观世音菩萨传 一
观世音菩萨传 二
观世音持验纪(清 周克复)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选 二
观世音菩萨 普劝全球 念 观世音圣号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普陀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他处现相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 显现光明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愈疾病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拯救堕落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驱除邪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示现神变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救溺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脱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救苦 免杀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佑岁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赐福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长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与乐 得子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应化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说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赐子女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护法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感物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惩恶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开智慧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弘法 证果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至诚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深信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发愿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得验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接引往生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蹟 摄生 往生瑞应
观世音六字大明咒

上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 回目錄 下一篇(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会)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不断烦恼起於解脱- Yahoo!奇摩部落格
殊善遍成广博林- Yahoo!奇摩部落格
南卓仁波切带领高雄中心信众作四臂观音共修- 蕙蕙的部落格- Yahoo!奇摩
南印度色拉杰僧伽大学
中华民国就业服务协会

赞助网站
美國菩提學會
喇嘛-互動百科
藏傳佛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佛教藝術
法鼓佛修研習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