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蚌智慧林台中中心開光落成法會 LCGL 在印度遇到李察基爾 LCGL 台南吉祥三界護法、大圓滿三寶總攝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法之体现:以慈济志工身体经验为例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9 19:30:57
學習次第 : 进阶

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94/硕士/研究生:释德傅(王昱璇) 指导教授:卢蕙馨

 

喇嘛网 日期:2010/01/09 19:27:07   编辑部 报导

法之体现:以慈济志工身体经验为例   指导教授:卢蕙馨
 

身体(body),一般人以常识性的认知,都直觉的想到是与生俱来的生物实体,能在形象上被塑造。在慈济基金会的场域(field)广泛被运用,从慈济志业的推展,或是慈济海内外的慈济信众志工,以及慈济基金会创办人证严法师的思想体系,皆与此有关。


无论是人类学或社会学,多半将身体视作可以被形塑与建构的对象;身体的形象,如服装仪容、举手投足、言语等,可以透过建构而达到制约;不能忽略的是,身体也具有主体性(subjectivity),它可透过行动而产生的经验,使身体因感知与体会,再转化成持续行动的动力。慈济志业如何提供慈济志工作为体现佛法的场域?领导者与慈济志业、慈济志工的关连及影响是什麽?


本研究试图从慈济志工的身体经验,探讨如何透过对身体的规范、修学与实际行动,体现(embodiment)证严法师倡导的「佛法生活化」理念。首先讨论慈济基金会的创办人证严法师的思想体系,以及所受影响的佛经诠释,行经的概念如何应用,其次讨论行经场域的形成与开展,分析慈济志业建构(institution)的脉络,其客观性的形成、志业的延展与志工相关性,与行经场域的跨国界。最後讨论慈济信众志工的身体,外在的行为规范与形象的塑造、身心陶冶与养成,进如何体现佛法。

 


从现代台湾佛教发展而言,慈济志业行经的模式是否可发展成为修学的法门(dharma-paryaya),亦可供作探讨。

 





关键词:  场域 ; 身体 ; 慈济志工 ; 证严法师 ; 体现




参考书目
 
 
丁仁杰
1997 现代社会中佛教组织的制度化及其有关问题之探讨:以台湾佛教慈济功
德会的发展为例。佛光山第一届宗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
   台北:佛光出版社。
1999 社会脉络中的助人行为:台湾佛教慈济功德会个案研究。台北:联经出
版事业公司。
 
丁佩玉
2000 学习型组织之研究: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国立中央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
究所硕士论文。
 
王顺民
1991 宗教福利思想与福利服务之探究:以慈济功德会、台湾基督教长老教
会为例。东吴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4 宗教福利服务之初步考察:以「佛光山」、「法鼓山」与「慈济」为例。
思与言,32:(3):33-76
1995 当代台湾佛教变迁之考察。《中华佛学学报》8:315-342。
1997 台湾地区宗教福利服务之锐变:兼论若干个案的历史考察。国立中
正大学社会福利研究所博士论文。
1998 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中华佛学学报》11: 227-253。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2001 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台北:洪叶文化。
 
尤惠贞、翟本瑞
2005 基督新教与人间佛教的现世关怀:经典编纂的比较研究。《普门学报》1-46。
台湾:高雄。
 
丘秀芷
1995 大爱:证严法师与慈济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平川彰
 2002 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
江灿腾
1992 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
1993 台湾佛教文化的新动向。台北:东大。
1995 台湾当代佛教。台北:南天。
1997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
2003b 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探
索。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江灿腾、龚鹏程主编
1991 台湾佛教的历史与文化。台北:灵鹫山般若文教基金会国际佛学研究
中心。
 
邱淑绢等
 2005 微笑吻走了泪滴:在斯里兰卡南部小镇相遇。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李委煌
2003 穿上蓝色旗袍,展现柔和忍辱。《慈济月刊》434。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阮义忠、袁瑶瑶
 2003 看见菩萨身影(16)林美兰。台北:静思文化。
 
林宜璇
1996 人间佛教与生活实践,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清华大学社科所硕士论
文。
 
林镇国
2002 布特曼与印顺的解神话诠释学。,《含章光化---戴琏璋先生七秩哲诞论文集》103-126页。台北:里仁书局。
 
洪金莲
1999 太虚大师佛教现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施陆村
 1999 走罗回精舍建房子。《大爱在精舍慈诚造房屋》。花莲:静思精舍。
 
宣 方
2003 人间正道是沧桑:後印顺时代的台湾人间佛教。《普门学报》17。
 
 
庄淑惠 
2005 厨艺竹艺达人。《人生七十正精彩》30-42页。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2005 去爱人,人家也会来爱你。《慈济月刊》467。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徐锡满
2003a 今年我受证了。《慈济月刊》434:13-15。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2003b 改变的不只是他。《慈济月刊》434:18-20。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2003c 人物特写。《慈济月刊》434:23-24。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陈正兴
2002 慈济功德会创办人领导风格之研究。南华大学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
 
陈星桥
1997 略论人间佛教。《法音论坛》10:6。中国:中国佛教协会。
 
陈美华
2002 个人、历史与宗教:印顺法师、「人间佛教」与其思想源流。《中华佛学学报》15: 427-456。
 
陈振甫
2001 宗教慈善团体非营利组织管理特质分析:以佛教慈济功德会为例。国立中山大学研究所高阶经营硕士班论文。
 
陈麟书
1996 现代宗教世俗化趋势的革新意义。《第一届宗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佛光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张美玉
2002 老年女性参与慈济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之探讨:以花莲区慈济委员为例。
慈济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
 
 
张 珣
2003 几种道经中对女人身体之描述初探。见於李玉珍、李美玫合编《妇女与宗教:跨领域的视野》,33-68页。台北:里仁书局。
 
张维安
1995 佛教慈济功德会与资源回收:日常实践观点的社会学分析。见於林松龄、王振寰编《台湾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论文集》,183-216页。台中:东海大学社会学系。
 
许木柱
1994 文化的力量:台湾人类学研究的例证与再思索。《吴大猷院长荣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93-208。台北:中央研究院。
 
许木柱、何緼琪
2003 「慈济文化」的实践:人类学的观察。《人间佛教的发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18。花莲:慈济基金会。
 
黄秀花
1996 三十年岁月编织爱之网。《慈济月刊》354。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期刊部。
2005 提起与放下之间,李宝猜的坦然人生。《慈济月刊》468:54-61。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期刊部。
 
黄金陵
2002 文字艺术的探索。台北:蕙风堂笔墨有限公司。
 
黄俊杰:
2002 中国思想史中身体观研究的新视野。《中国文哲研究集刊》20:54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孙藩声
 1978 佛教十宗概要。《中国佛教的特质与宗派》145-214。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郭男先
2001 上证下严法师大爱思想及其教育义蕴之研究。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
论文。
 
梁湘润、黄宏介编
 1995 台湾佛教史。台北:行卯出版社。
 
冯文饶
1993 志愿福利服务组织形成及运作之探讨: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嘉义:中正
大学福利研究所硕士论文。
 
游祥洲
1996 人间佛教与慈济志业。《慈济月刊》:354。
 
慈济基金会
 2004 大爱洒人间:证严法师的慈济世界。花莲:慈济基金会。
 
慈济大学
 2004 舍身育才作渡舟。台北:慈济文化志业中心。
 
杨惠南
1994 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当
代》104:32-55。
1991 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89-122页。
2000 人间佛教的经典诠释:是援儒入佛或是回归印度。《中华佛学学报》13。
 
杨儒宾
1996a 儒家身体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
1996b 先秦儒家的身体观。《性与命》4:44。台北:中国性命双修协会。
 
刘述先
2001 全球伦理与宗教对话。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刘冠麟
2004 不再陌生家访。收录於《舍身才作渡舟》82-85页。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刘美吟、王国忠
1992 静思花语。台北:慈济文化。
 
刘雅娴等
2005 真理的痕迹:走向复苏的亚齐。台北:慈济人文志业中心。
 
潘美玲
2003 一条河、两个种族的和解。《经典杂志》56页,台北:经典杂志。
 
潘 煊
2002 看见佛陀在人间:印顺导师传。台北:天下文化。
2004 证严法师琉璃同心圆。台北:天下文化。
2005 法影一世纪:印顺导师百岁。 台北:天下文化。
 
潘 襎
 2002 身体论与绝对无:以前卫书法为中心。《佛教研究的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
 
诺贝特•伊利亚斯(Elais, N)着 王佩莉译
1998 文明的进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郑子美
2005 人间佛教理念在两岸实践中的差异与互补。《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论文》
344页。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郑志明
1997 两岸宗教交流之现况与展望。嘉义:南华管理学院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蓝吉富
1999 台湾佛教之历史发展的宏观式考察。《中华佛学学报》12:237-248
 
赖家阳
2002 慈济志业中心之制度化分析。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静思精舍
1999 大爱在静思:慈诚造房屋。花莲:静思精舍。
 
静思书斋
2000 有朋自远方来:与证严法师对话。台北:天下文化。
 
卢蕙馨
1993 佛教慈济功德会「非寺庙中心」的现代佛教特性。《寺庙与民间文化研讨
会论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会。页725-750。
1997 性别、家庭与佛教:以佛教慈济功德会为例。《性别、神格与台湾宗教论述论文集》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史哲研究所筹备处。
2000 现代佛教女性的身体语言与性别重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中央研究院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8:275-311。
2001 台湾现代佛教社群的「宗教性」。「人类学与汉人宗教研究研讨会」中央
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2003 语言与生命的相互流动:慈济善书的形成分析。「东台湾宗教与医疗研
讨会」。
2004a宗教叙事的培力 (empowerment):慈济「善书」的形成分析。《新世纪宗教研究》2-4:1-69。
2004b证严法师「人间菩萨」的生命观。《新世纪宗教研究》3-1:1-33。台北:宗博出版社。
2004c 宗教研究的「神入」。《台湾宗教研究》3-1:1-48。
 
锺秋玉
1996 慈善机构的组织融入、组织文化与慈善行为:以慈济功德会为例。国
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
2003 明师尊崇信仰与信徒的修行之路。《宗教神圣》193页。台北:五南。
 
罗正心
2000 体现的文化观点:以气功为例。《民族学研究所集刊》89:93-116。
2002 原形毕露:一个舞蹈案例的个人主体性及情感观。《情感、情绪与文化》
215-266页。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释印顺
1992a 平凡的一生。台北:正闻。
1992b 空性探源。台北:正闻。
1992c 印度之佛教。台北:正闻。
1992d 我之宗教观。台北:正闻。
1993 佛在人间。台北:正闻。
 
释圣严
1994 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中华佛学学报》7:2-1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2002 绝妙说法:法华经讲要。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释昭慧
 2003 佛教慈善事业的一个范例:慈济整治印尼红溪河之成效与意义。《法
    光学坛》7。台北:法光佛研所。
 
释德昱、释德懋
1997 传心点滴。台北:慈济文化。
 
释德檍
2002 当代台湾佛教的佛陀观及其宗教实践。玄奘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释证严
1999a 自在的心灵。台北:静思文化。
1999b 静思语(第一集)。台北:静思文化。
1999c 静思语(第二集)。台北:静思文化。
2003a 法华盛会无量义。《2002慈济年监》82-87页。台北:慈济文化。
2003b 佛门大孝地藏经。台北:静思文化。
2004 三十七道品讲义。台北:静思文化。
2005 人间菩提(夏至)。台北:静思文化。
 
Bourdieu, Pierre着 李猛、李康译
1998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The Logic of Practice)。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Richard Nice tran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kitt, I
1987 Bodies of Thought, London, Ssge.
 
Connerton, Paul
1989 How social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nnel, R.
1987 Gender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sordas, Thomas J.
1990 Embodiment as Paradigm for Anthropology. Ethos 18:5-47
1994 Interoduction: The Body as Representation and Being-in-the-World. In
Embodiment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tial Ground of Culture and Self.
Thomas Csordas,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Toward a Rhetorical Theory of Charisma,” In “ Language, Charisma, and
Creativity: the Ritual Life of a Religious Movement,” Pp.133-15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ougals , Mary
1986 How institutions think. Syracuse,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Downton, James V
1973 Rebel leadership.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Eliade, Mircea
1959 “Methodological Remarks on the Study of Religious Symbolism”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us:Essays in Method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aucault, M.
1980 Body/Poweer. In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uew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C. Gordo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London : Routledge.
 
Goffman, Erving
1959 Performance: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Huang, C. Julia (黄倩玉) R. P. Weller,
1998 “Merit and Mothering:Women and Social Welfare in Taiwanese Buddhis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379-396.
2003 “Sacer or Profane?The Compassion Relief Movement’s Transnationalism in Taiwa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2, no. 2(Autumn)
 
Leach, Edmund
 1976 “Examples of binary coding”, I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uss , Marcel
1979 Sociology and psychology : London and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Guire, Meredith B
1990 Religion and the Body: Rematerializing the Human Body. The Social
Sciences of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9(3):283-296.
 
Merleau-Ponty, M
1962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Colin Smith(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Scheper-Hughes, Nancy and Margaret M. Lock
1987 The Mindful Body: A Prolegomenon to Future Work in Medical Anthropology.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1): 6-41.
 
O’Neill, John
1985 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Otto , Rudolf
1950 The Idea of The Holy :an inquiry into the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Queen, Christopher S.
2000 ”Introduction: A New Buddhism.” In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pp.1-31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Shilling, Chris
1993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Newsbury Park, CA: Sage
 
Strathern, Andrew J.
1996 Body thoughts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urner, Bryan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2nd, London:Sage.
 
Wallis, Roy
198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charisma” In Sociology Theory, Relig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Wallis & Bruce (eds), pp.129-154.





相關文章:
法之体现:以慈济志工身体经验为例

上一篇(佛教临终助念变迁初探) 回目錄 下一篇(本性清净之学说及其在佛法)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故宫『慈悲.智慧』『宗喀巴大师』艺术创作典藏
汉藏佛学同异答问─圣严法师、丹增喇嘛 答问-lenyantw
藏密佛学会-新浪部落
宁玛白玉菩提昌盛寺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赞助网站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南亞技術學院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