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祈福法會<大般若經十萬頌> 格薩財神修法 更新-大覺道次第佛學會二月份上師薈供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为何修法和如何修法之开示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宁玛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3/25 08:44:0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3/25 08:43:13   编辑部 报导

为何修法和如何修法之开示 

普巴紮西仁波切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印度金刚座北方的高原藏域,是大悲观世音菩萨主化之地,顺应该土生民的淳朴根性,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总是像夏雨冬雪般适时降临。大圆满历代祖师,均以完美的证悟、渊博的学识、朴实的风范而受到各个教派的普遍尊崇。如大恩根本上师于《甘露妙音》中云:极密无上窍诀法,乃诸宗论之极顶。修行者若於此殊胜深奥之道理仅留於表面文字,不求甚解,对於佛教理论的通达与实证,将无所裨益。如上师教言中云:内中增益未断除,仅随词句无精华,如实乃诸佛密意。所以,在日常修法时,只有深入细致地思维抉择这些道理,多向自己问几个为什麽,反复辨析,直至获得定解。惟有如此,方能遣除理论上的疑惑,增上修法之功德。

总之,修行者必须认识两个基本前题:为何修法和如何修法。对为何修法有了深刻明确的认识後,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修行中。首先,我们平静理智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每一个生活於此世界者,其所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论是有意或是无意;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不论是充满激情还是消极低迷,究竟是为了什麽?答案只有一个:追求幸福。追求幸福的动机潜藏在我们一切行为的背後,没有人愿意只为了痛苦而去做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虽然世间的一切作为都以此为原动力,而出世间的修行者,所追求的不仅是自己,同时也是为他人的永恒安乐。为达到各自梦寐以求的理想,不同的人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

一个努力追求世间幸福之人,他必须构筑美满的家庭,寻求适意的工作,赚取丰足的钱财。这一切固然能够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是否能支撑起所谓的幸福大厦呢?当一个家庭破裂的人听到这字眼时,无疑是在尚未癒合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正是从前的幸福酝酿了现在的刻骨伤痛。当一个重危病人在生命最後一刻奄奄一息、苟延残喘时,就算将全世界的财富都堆积於他面前,所有的亲友都伸出援助的双手,这又如何能改变即将到来的悲惨结局?在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剧痛过後,人们只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构成世间幸福的所有元素,其实是如此脆弱,而人们却不加思索地认为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并执拗地追求着稍纵即逝的幸福。正如上师於教言中所说:总之有为法无义,特别浊世之财友,世法未见信赖处,犹如戏法不可信。当然,向往幸福的动机本是无可厚非的,而人们采取的手段却如此的拙劣,最终只能是深陷痛苦的泥潭,难以自拔。

一个希求出世间永恒幸福的修行者却不如此,他深知人们的所作所为均离不开自己的身、语、意三门,显然,三门中为根本,占主导地位。如果不是心在起作用,人们将不可能感受到痛苦、体验到快乐。可通过以下观察而知:如果一切痛苦仅由外境而生,那麽一个人在甲地感受的痛苦,到乙地时,就应该消失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麽,痛苦是否由内三门而产生呢?我们知道单单身体是无法产生痛苦的,否则,屍体也应当仍有痛觉;语言本身也是不会产生痛苦的,若仅仅由语言就能生起痛苦,那麽,播放答录机时,声音便成为痛苦之源了。因此,三门之中唯有心才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入行论》云:实语者佛言,一切诸畏惧,无量众苦痛,皆从心所生。可见,才是一切痛苦之源!换言之,不去调整心永远调整不了痛苦。为此,在出世间修持过程中要调整心、证到心之本体,才能得到永恒不变的幸福。心念是如此的起灭无常,外在的各种因素,比如物质的丰裕虽然也能带来一些快乐,但转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就是心念之规律。而心的本体展现於我们面前的却是一幅不同的画面:安祥、永恒、喜悦、普遍、远离一切思维造作,这才是永恒安乐的源泉。因此,出世间的修行者以禅修而证得心之本体,安住于这永恒无尽的安乐中。

既然如此,有人不禁会问:任何佛子都知道,修法的目的是为了成佛,而念诵经典、行持利生善法,不也是修法麽?净土经典中说,但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亦能成佛,何必还要禅修呢?对此,我们应该了知,释迦牟尼佛所宣讲之八万四千法门,是依众生根器不同,而安立为小乘、大乘和密乘。在修法中层次各有不同,如小乘行者欲成佛果必须依大乘和密乘才能成佛;大乘显宗行者仅依大乘法亦可成佛,但最终仍须依密乘之禅定方能成佛,因密乘究竟见解就是证悟心之本体佛,此唯有通过禅修才能最终证得。只有正确认识此问题,才能明白禅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我们日常念诵经典和经行时,尚应配合禅修。净土法门教授,但念一句佛号即能成佛,这当然无庸置疑。但是,任何经典中都未曾讲过,不通过调整自心,在未证得智慧以前便可成佛。由此可知,禅修的殊胜功德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知道心之本体才是佛,故于本体上修持一切法,才是直接契入根本而作调整,称为以根本调整根本。除此以外,仅由身、口之勤作而修法,称为支分调整根本。前者好比径直回家,迅速到达;後者则如绕路而行,经久方至。由此可见,两种调整自心的方式最终都能成佛,但是,各自所须时间的长短却差别甚大。也就是说,按照本体当中调整的方式去行持,成佛的时间就要短一些;要是用支分方式去调整根本,成佛的时间就会长得多。所以,以打坐配合其他方法修持,成就之时间就会缩短,因为此是於根本上调整。以支分的方式调整,虽需长期以因果缘起修持,但最终必能成就,只不过时间就会较长一些。此乃根本调整根本支分调整根本的区别。

我们平常以相似安住本体的方法修持禅定,虽未能完全赤裸出本体之见,但仍能具足少许真实见解,这是因为已得到具德善知识的教授,或多或少明白安住的方法,但是,如今许多修持者,不依善知识教言,於茫茫然中进入禅修,仅以为无念的安住就是真实禅定。萨迦班智达讲过:钝根者於无念中安住,易成堕入傍生道之因。又如色界、无色界之众生,於无念禅定中能安住成千上万劫,然而,这并非出世间禅定!甚至一个凡夫在最初进入睡眠时,都是处於不思不想的无念状态中,如若这就是禅定,凡夫何必修法呢?因此,初行者之修行必须依赖善知识的指导。正如上师在《甘露妙音》中所说:五浊恶世众有情,法相之教难调服,故宜寻找妙上师。

现今凭藉方便的传播媒体,获得诸多之法并不难,难在依法实修。譬如,学佛者都知道应该断绝恶法、消除烦恼。要实践此境界,必须做长时间的实修,不然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最多只能将烦恼暂时压制,然而难以断除其根。有些人说:我可以把心安住在很平静的状态中,万一生起烦恼之念,只要不管它不随行,它就会消失在我安住的境界中,这就是断除妄念、获得解脱的方法。如果这就是真实的法规,修行还有什麽意义呢?凡夫的一切妄念不都是这样生起然後消失的吗?这个生灭变化的过程无论你认识与否,其实它就是妄念作业的规律,并非解脱。

有者又说:自心了知一切妄念之起住,当时妄念自然消失,呈现一种明明了了之境界,这种清明见解即是解脱。然而,我们只要返观自心,即会了知:一切妄念,本来无常,岂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妄念?所以妄念的生起和消失,只是它本身的法则而已,并非解脱之见。上师曾云:伺察五蕴意觉空,内外之境此果法,观察有无生住灭,寻找未得真实相,此非证悟究竟法,还应依师授窍诀。因此,在此恳请各宗派之某些修行者,不要以狂妄而虚假的希望自欺欺人,只有依止具德上师,得到甚深窍诀,实际修持,才能证得真实的解脱。

我们强调在了知修法後,要以实修为主课。按照传承法规,每天应当四座,分为早晨、上午、中午、晚间。在家居士需要料理工作及家务,利用早晚及休息日修法比较现实。我特别提醒诸位:若真想办道,应养成早起修法的好习惯。俗话说:一年之际在於春,一日之际在於晨。此理不谬。尤其对於修行者而言,清晨光阴胜黄金。此时已得到休息,消除了昨天的疲劳,身心调适正堪修法。清晨万象寂静,人多未起,无他缘之干扰故正宜修法。三世诸佛成佛之正时(如释尊睹启明星而悟道然)即此光明时,具贤劫千佛之加持故最适修法。在此光明时间内修持片刻,亦胜过其他时内修持许久。若因痴眠错过,而今本传岂不可惜?若难以早起,当注意晚食宜清淡、少量,睡眠勿太迟,可适当提前休息。在开始阶段早起之後昏沉颇重,当稍活动或设法使清醒後再修法。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早起修法即成为习惯。

在未进入正行修持之前,认真观修共同外前行: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等法是极其必要的。大恩上师在《颂扬妙音》中说:轮回痛苦不萦绕,不修妙法有何利;身命无常调自续,昼夜善事即此修。现今有些修行人认为,以词句稍知正行的见解後,前行修法一概不必要了。也有一些学禅宗者,于宗门旨趣不求甚解,仅看了几则祖师公案、语录等,便大言不惭地鼓吹唯自心安住本性,无有修与无修之分别,无善无恶,一切平等,何须前行修持。如果在一个缚地凡夫面前,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话,释迦牟尼佛又何必讲解八万四千法门呢?宗门下虽高唱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而达摩祖师及後世众多禅门大德,又何必留下这麽多论典呢?因此,一个毫无修行道验的凡夫,讲解一切平等无别之见解,无疑是大错特错的!

在凡夫面前,因果法是无欺存在的。所以,尚未证悟以前,切莫诽谤因果法,否则,必将轮为佛门败类,死後必堕无间,其害无穷。永嘉禅师于《证道歌》云:若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上师于《甘露妙音》中说:此时猛厉业行报,不受任何剧痛苦,则应深信因果法,观修轮回诸过患,真实因果入自心。

在讲法时,以词句、比喻和实修三种方式讲解,对闻法者全面理解法义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汉地,有一位学禅宗的弟子来见我,他说:禅宗的见解是一切都在没有修与无修之分别的大平等中,那麽成佛之後还有什麽可做的呢?我告诉他:成佛具有自利利他的无量功德。他又问:度尽众生时又如何呢?我说:正是由於你不通达禅宗本义,才会有如此疑问,你可知众生是如何产生的吗?(此处众生不是仅指六道众生外在的形象,而是其内在自心的心念)若不知心念如何产生,就不会明白度众生的含义。禅宗法义极为深奥,但是要看对不对根器,如果将此法授予一无智慧之人,并且没有善知识开示的话,就很容易流於狂禅。因为佛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中,第一个法就是因果缘起,狂禅者声称无有因果,岂非佛门败类!昔阿底峡尊者之弟子仲敦巴在一次大法会上指着一位年幼沙弥告诉大众:当这沙弥年长後,世间将出现许多拨无因果的狂见者,那时,由此沙弥告知世人,这些都是邪魔加持,这是我仲敦巴所遗教言。若将此法传予上等根器者,则如六祖大师等,可迅速成佛。所以,修法者一定要把行道过程所证果位区分清楚,依自己的根器及修法的能力而行持,若将佛的证量安立在凡夫行道中,则必定是错误的!吾等导师莲花生大士说:所证见解广大如虚空,取舍因果细微如粉末。明白此道理,才会懂得无论修持哪种法门,观修共同外前行必不可少!

首先,应当思维暇满难得。如不思维人身难得,则必不能生起修法之心,所谓难得之人身,是指八闲暇和十圆满之珍宝人身。如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共为八无暇。地狱、饿鬼、旁生及长寿天中,即是非人四无暇,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或是在无思无想中虚度光阴,故而无有空闲修法;若不幸生於边地、具邪见、逢暗劫或为喑哑者,即是人中四无暇,也是无缘修法。依以上详细观察,则知自己已远离此八无暇。继续观察十种圆满,如颂云:得人中生根具足,业际无倒信佛法,如来出世并说法,教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湣。如今自己生而为人,诸根不缺,且生於佛法弘传之地,而自己对因果深信,不做十不善业,对佛法也具一定信心,此即为五自圆满;又思维如来已出世,并且宣讲种种法门,佛法尚住人间而未隐没,如今自己有幸得入佛陀教法中,并且已被殊胜成就的善知识摄受,如是五他圆满已经具足,如是思维庆幸自己已得十八种珍宝人身,应当努力行持正法。

在密法中,将此暇满人身分为外、内、密三相圆满而讲授。外相圆满是指已得上师摄受,此并非仅是指在上师前获得传承、摸顶、赐法名等等,而是上师把密意中的一切传承与解脱窍诀传授予你,这才为得上师圆满摄受。内相圆满是指自己六根圆具不缺。若盲或聋,则不能亲睹善知识形象,或亲聆教法;尤其是心识狂乱者,更不知取舍因果,故而无从修法。密相圆满是指自相续生起出离心及信心。所谓出离心是指因了知六道轮回之痛苦且又毫无实义,因此,希求解脱。信心是指对善知识及佛陀教授的无欺因果法产生深信,故而皈依佛门、行持善法。摄如海善法之精华,易行而不劳者,即发修持信心。因为,一切善法、功德悉皆聚集于信心之中。如《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信能增长智功德,信能必到如来地。对三宝的信心就是最殊胜的善法、最宝贵的功德,能令凡夫超越轮回、直趋涅盘。昔时老太婆把狗牙当作佛牙至诚礼敬,最终获得解脱。古今众多不懂经教的念佛人依靠对阿弥陀佛的真实信心持诵名号,命终即得往生佛国净土。凡是修法有成者,无非具信心之人。在密宗的修行中,尤其重视培养信心,大圆满更是如此,信心即是大圆满的见、修、行、果;信心圆满即为大圆满。设若精通如海之显密经典、具备移山倒海的大神通、摄受人与非人弟子多如黄河泥沙,其功德尚不及心生诚信的百分之一。是故当知,倘若证得出世间禅定,其妙力必然呈现信心、慈悲心、出离心等不共的功德。在行道中信心逐渐生长,即为正道之标志;圆满的信心也是证得果位元之特徵。总之,信心赅括万善,乃出世之根本。是故劝诸善信;修善即修信。此外、内、密三相圆满实已包含了八无暇与十圆满。除此之外,亦应以因、喻、数三种方式思维人身之难得。

首先,观察人身难得之因。守持清净之戒律是获得人身的根本(戒律包括: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及密乘三昧耶戒),大恩上师教言中说:诸佛称赞净戒律,根本教法律宝藏,如何教导遵照行,获得善趣戒为本。因此,我们应当励力持戒,如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护持净戒。此外,惟有在行道过程中圆满六度,并发愿获此人身者,方能获得如珍宝般的人身。

其次,观察人身难得之喻。佛经中曾说: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变成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上飘浮着一个带孔的木轭;海底有一只盲龟,每百年浮出海面一次。这木轭之孔与盲龟之颈相遇是极其困难的,而获得暇满人身则较此更难。寂天菩萨说:如海中盲龟,颈入轭木孔,人身更难得。佛经亦云:如针尖堆豆,一粒亦难留。在这无尽的生死长河中,我们竟能获得人身,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还有什麽理由虚度人生呢?

最後,观察人身难得之数。如经云:地狱众生犹如大地微尘;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漫天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象指甲上的微尘一样。人道众生本已稀少,对佛法产生信心而进入正道修法的,则少之又少。这样细致地观察後,回忆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大部份时间都在昏沉无意义中度过,而又有多少时刻在行持善法呢?如果一生都如此,那麽恶趣决定是大家的归宿。如果让这麽宝贵的人身成为堕入恶趣之因,那还有比这更愚痴,更让人心痛的吗?《入行论》中说:已得此闲暇,我若不修善,除此更无惑,除此更无痴。因此,唯有努力行持善法,才能不枉此生。

既然我们已得到如此宝贵人身,接踵而至的就是寿命无常。此宝贵人身是常、还是无常呢?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趋向死亡,寿命唯减无增,死魔随时有可能出现在自己眼前,谁也无法肯定何时死亡?死於何处?这是世间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事实。那时候,肉身终将成为骨灰,我们生命的价值又体现於何处呢?就在於依赖此身创造的功德善业之中。因此,心可以指挥身造种种业,常人临终时身心分离,依诸业力牵引心识再度重生。即生修持出世间功德都就能超出轮回。行善积德者可投生善道,此外只剩下堕落之途恶趣。有人说: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一个人都会死的,没有什麽稀奇的。然而,一旦死主降临於自己身上,这从未有过的痛苦,又有多少人能坦然承受呢?那时,只有双手抓胸,欲呼无力,世间一切离自己远去,岂不悲惨!如今有些修行者不精进修法,懈怠终日,就是被不可能死的妄念所蒙骗。大恩上师于《甘露妙音》中说:五浊恶世衰败时,住世久长难决定,亲戚财富自身等,须知终当别舍离,不修死缘无定时,临终必要法无成,故应观修死无常。因此,一个修行者若能天天观修寿命无常,精进心自然具足。

寿命是无常法,谁能肯定自己明年还在这世间?也许明天就是来世。一提及死亡,大家都认为不可能是自己,然而噩运就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降临了。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夜死了30多万人,而这些死去的人,又有谁会想到自己将会在当晚离开人世呢?当今世界战争不断,恐怖事件频生;飞机坠毁,火车出轨。这是历历在目的画面,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吗?现今不了解佛教者言:你是相信佛教的,我是不相信佛教的,这完全是一个愚痴的词句!信与不信,最终都要面临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事实,因临终是每一个有情众生必经之道。因此,於自由自在的有生之年,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善用此无常之躯勤修菩提道,才不辜负获得一次暇满人身。

无常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就在自己呼吸之间。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回忆自己的童年、青年时代,会觉得彷佛刹那间就到了老年的今天,而残余的生命又能维持多久?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但是也只有获得人身,才有机会修法成佛,这是千劫万劫修善法所得之果报。当我们庆幸获得超胜於如意宝一样的人身时,又可曾想到死亡之无常到来时将如何面对?世间一切良辰美景又有什麽利益呢?唯一救度自己的只有佛法,精进修法是唯一出路。上师於《颂扬妙音》中说:懈怠能让净善隐,精进无惰善男子。有人说利益众生才是应作的选择,但一个尚不能自利的人又如何去利他?一个连自己都不怜悯的人,又怎会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呢?

亚青寺大恩上师妙音龙多加参高树无上大圆满实修法幢,他老人家每次传授显密法要时,都要宣讲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这无论对於初学者还是修行多年的行者都有极大的利益。我本人一直把这两种观修当作胜义见解对待,因观修这两种法可证得胜义之见,若舍此二法则永无获证之时。帕当巴尊者说:若相续中生起此无常,初为入法因,中为精进鞭,最终证得光明法身。米拉日巴尊者也说:吾初畏死入深山,数数修习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因此,时时忆持无常,相续中不离畏死之念,自然能精进修法,今生後世必获安乐。

只要对这些道理认真思索,就会深深体会到佛法的珍贵,因为佛法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能引导众生到达永恒喜悦的解脱地。若舍弃了佛法,就只有痛苦地在轮回中永无休止地漂泊。

我们知道由於发心的善恶,致使身语意三门造作了善恶业,从而牵引众生投生於善恶道,形成六道轮回。众生漂泊於轮回中,犹如蛆虫生活於粪便里,实在毫无安乐可言。其中,三恶道的痛苦是非常剧烈的。如果我们前生与地狱、饿鬼等众生同类,其遭遇简直是不堪回首,只不过现在我们暂时忘记罢了。只有从《地藏经》等经论中,得以大概了知。我们可现量观察畜生道,它们为了生活,互相残杀、吞噬,时刻要躲避危险的天敌;有的被人类豢养,失去自由;有的进入屠宰场,面临人类残忍的宰杀。千千万万家庭里的菜刀、油锅,就是畜生道的刀剑地狱、炽燃地狱。这些旁生昔日曾经作过我们的父母亲友,现在却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实令人悲悯不已……。即使一只小小的昆虫,也在向往离苦得乐,它们不是每天在为饮食奔波吗?它们不也在追求异性的欢心吗?受到伤害时,它不也在哀号、抽搐吗?由於没有认识自心的本性,在迷惑愚痴中造下了种种恶业,当果报成熟时,披毛戴角,沦为飞禽走兽,因果的法则谁也无法抗拒啊!!!

最後,再看三善道,他们因善业、禅定等因缘而存在,本质依然不离痛苦。我们生为人类,号称万物之灵,是往昔五戒十善等因成熟所致。现在又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按说应该摆脱了痛苦,但事实并非如此!回忆一下从小到现在,你对所谓的幸福快乐有多少领受呢?它们是否刹那变化以至消失得无影无踪呢?何况生、老、病、死,人人难免;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诸苦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尤其现代社会中,人类既面临心灵的迷茫与价值观的失落,又身不由己被金钱与欲望操纵,此中的痛苦,可谓前所未有。阿修罗又称非天,多福报而少德行,未能调服自心故,常生苦恼,对上界天人的福报受用极为嫉妒,於是发动战争,争斗不休,无有宁日。天人中以欲界层次最低,但具有种种受用,人间根本无法比拟。然而声色之欲易令天人放逸自恣,不知不觉中天福享尽,临终时感受极大痛苦,直趋恶趣。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在数万大劫的禅天定中空耗光阴,仍然无法从三根本苦中解脱,恶业成熟同样会坠三恶道。

六道众生的形色及生存环境千差万别,但众生都具有能了知的心识,在这一点上可说是相同的。在没有彻底认清自心的本来面目以前,众生都束缚於轮回中,承受着各种痛苦。

学佛者对业力因果生起信心,对轮回痛苦生起定解,并不意味着悲观消极,而是励力断恶修善,精进求取解脱。现在一些人不了解佛教,以为没落失意者才学佛,或者认为接受佛法後必须放下一切、舍弃工作与家庭等,这些看法略有偏颇。自古以来,像释迦牟尼一样厌弃轮回,发心为自他利益而入深山苦修,固然是卓尔不群的大丈夫,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此。故我等导师释迦佛宣讲八万四千法门,密意如此。如一个普通人仅仅对佛法生信,就已相当了不起。在这基础上,随力修行,例如根据自身条件,受持三皈依、五戒,甚至仅仅是不杀生,也能获得无量功德,增上今生後世的安乐,究竟解脱一切轮回痛苦。

上面所讲四种共同外前行,是一切解脱法必不可缺的基础,应当认真观修。尤其是行者无论修学何种法门,都应具足前行要义,此为一切成就者所共许。










相關文章:
为何修法和如何修法?

上一篇(入座前行 上师瑜伽之导修) 回目錄 下一篇(信心圆满诸法)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金刚亥母的圣地--奇美嘉措寺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重要文献书目
格西赤烈丹津小传- - Yahoo!奇摩部落格
佛说八大菩萨经 日期2008/9/28 21.38
龙钦宁体?施身法之利益

赞助网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Phowa.com.香港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大同大學教育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