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巴傳承成就法海財神勝尊灌頂法會 甘丹東頂索巴康參-度母修法 調伏兇惡邪魔施身法大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20 09:53:27
學習次第 : 无

喇嘛网 日期:2010/01/20 12:06:24   编辑部 报导 

 

 

 
 

  皈依有两种;因位皈依及果位皈依。一般皈依,包括皈依三宝及加行法的皈依,属於因位皈依。皈依释迦牟尼佛,表示认定他是至高的导师,并相信唯有他才能引导我们走完解脱道。由於皈依圆满的导师,我们成为具格的学生;成为入门弟子之後,必须立志追随上师及其法道,如此才能在修持道上渐进而行,最後达到修持的果——证悟成佛。


  《宝性论》以果位解释皈依的意义。果位皈依指最後的结果——未来的证悟境界,修持者自轮回海解脱并达到圆满的快乐与自在。现在,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修持及达到果位皈依。
  通常我们说:我皈依佛。但是,这个佛和《宝性论》所敍述的佛稍有不同;或许应该说,《宝性论》所敍述的佛,实际上是成佛的状态或境界。
  为什麽要努力成佛?证悟境界具有两种特殊的利益;自身的圆满利益(自利圆满)及他人的圆满利益(他利圆满)。
  根据这个教本,佛的功德可细分为六种:
  ·非造作(无为)
  ·任运而显(离作意)
  ·非依外因而悟(不依他觉)
  ·具大智慧
  ·具大慈悲
  ·具大能力(具力用)
  此六项功德中,前三项称为三自利圆满。
  非造作
  非造作或非整治而成的功德,表示佛的境界不是一种聚合物或制造、组合而成的状态。聚合物或和合物通常是由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如同飞机的构造,但不论这种物体显得多麽坚固耐久,总有一天我们会说这架飞机已经不能飞了、或这架飞机坠毁了、或这架飞机报废了。飞机是由机身、引擎、电路及其他机械组合而成的,它或许极具价值,但迟早都会分解。同样的,不论其组合成分为何,一切聚合现象都是无常的;不论我们多麽努力地加以维护,它们都不可能永久存在。因此,非聚合、非造作而成的全然证悟,才是值得我们全力以赴的目标。
  佛的境界以三身表现:法身(梵文 dharmakaya)、报身(梵文sambhogakaya)及化身(梵文nirmanakaya)。为什麽佛的法身是非造作而成的、更不是一种产品?从某个角度来看,法身似乎是证悟之後才能得到的,仿佛我们现在不具有法身,因为我们现在尚未开悟;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法身指的是彰显我们原本就具有的证悟本质——成佛的潜能。就此而言,佛的法身并不是造作出来的,佛的法身是本具的、非造作的;由於证悟本质是非造作的,故佛的境界亦是不变的、恒常的。
  任运而显
  成佛的第二项功德是任运而显。当我们听说佛的境界是非造作的时候,可能会认为它不具任何功德特质。虚空的本质虽是全然空白、无聚合、不具任何善美的特质;但是,证悟却赋有无量不须作意自然显现的功德。


  非依外因而悟
  成佛的第三项功德是非依外因而悟。我们如何证知非造作且任运而显的境界?这两种功德并非透过外在因缘而被证知,否则,我们就必须依赖外在的因素才能开悟,唯有在他人或他物的成全之下才能成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只须了知自身已经具有的本质——记忆体的证悟本质——就能成佛。因此,证悟不须依赖任何自身之外的因素。
  以上是三种圆满的自利功德。然而,如果成佛只是为了利益自己,佛果就有失殊胜;佛果尚且具有由这三种自利功德所衍生的三种利他功德——此教本接着解释这三种圆满的利他功德
  具大智慧
  佛的慈悲伴随着清晰了知众生的需要及如何利益他们的智慧。例如,几年前美国对越南非常友善,诚心想帮助当地人,他们以各种方式给与越南大量的援助,但是最後还是无法帮助越南,他们的援助甚至可说是有害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善心没有圆满的智慧作为基础。我对冒犯在座的美国人表示歉意。(笑声)
  圆满的智慧确切如实地觉知众生的苦,并知道如何真正解除他们的苦,或保护他们。这种圆满的智慧是佛慈悲的基础,而佛利益众生的能力则来自於慈悲。


  具大慈悲 
  佛利益众生的能力是从哪里来的?佛利益众生的能力起源於佛对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慈悲心是自然的药方,恰如其反面的嗔恨心则是自然的毒药。例如,假使某个人很容易动怒、或心怀恨意、或居心不良,其他人将会躲避他,心想:我最好离那个人远一点。相反的,如果某个人心地善良,其他人会想:他是我的朋友,我喜欢他,相帮助他。和前者接触的一百个人将成为他的一百个敌人,和後者接触的人则将成为一百位朋友。这就是为什麽佛陀对这个世界有这麽大的影响,因为他具有大慈大悲心,希望帮助及保护遍满宇宙的一切众生。由於这种无间的大愿心,利生能力於是生起;同理,深广不可测的佛行事业,终将开展。


  此种遍在的大慈悲心是从哪里来的?它起于圆满的智慧。爱有不同的类别,某些爱事实上只是执着与贪恋,某些爱则是错误的爱。例如,基於溺爱而赠送武器给小孩或不负责任的人,虽然他们想得到这样的东西,但这种行为却只会伤害他们及他人。
  具大能力
  根本教本提到佛果具智慧、慈悲及能力——慈悲基於智慧,能力则基於慈悲。如果佛的境界不赋有圆满的能力——帮助众生的无限能力,利他功德如何能真正彰显?例如,如果一位母亲没有手臂,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的孩子被河水冲走,虽然她很爱她的孩子,但却缺乏挽救他、使他不溺毙的能力。同样的,如果缺乏帮助他人的非凡能力,佛如何能利益无数众生?
  圆满证悟者的利生能力是持久不断、涵盖一切、极为强劲有效的。虽然释迦牟尼佛大约於两千五百年前住世於地球,但现今仍有无数众生在修持他的法教并达到证悟,这证明佛的利生能力持久不断;由於佛陀的利生能力遍涵一切,故佛法数千年来一直兴盛不衰,且传播至世界各地。从个人经验来看,佛法已传遍人道,实际上,佛法的传播范围超越了我们有限的知觉。由此看来,证悟的能力确实是远弗届的。


  佛陀的法教不须借重物质力量而遍传於世,这说明了佛利生能力的强大、深远。以帝国主义为例,其散播涉及大量的财力、人力及军备。虽然武力可强迫他人接受某种观点,然而佛陀只携带一只化缘乞食的僧钵,除了僧钵之外,两手皆空;他并未使用军队或核子武器,但仍对世界有极大的影响,这便是由於佛的利生能力极其强大、深远的缘故。


  《宝性论》总共敍述八项成佛时所显现的功德,但可归纳为两种。当我们了解成佛的这两种功德——三项自利的功德及三项利他的功德——是多麽殊胜时,我们将会觉得自己必须努力实修、尽速达到全然的证悟。


  问答
  学员:仁波切说,三转法轮指出空性并非只是一种空无的状态。这是否表示修持二转法轮的法教只能达到空无的状态,或这只是初学者的误解?
  仁波切:修持二转法轮的法教并不会让我们陷入空无或无心的愚昧状态;相反的,藉由空性禅修,明性将会自然地增长。但是,三转法轮从一开始就强调的层面,因此被认为是比较迅速的法门。举个例子来说,学习ABC或认字并不能让我们立刻得到博士学位;但是,我们仍然必须由ABC开始学起。


  学员:您提到弥勒尊者是十地菩萨,为什麽不是十三呢?
  仁波切:总共有两个系统;经典及密续。虽然这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术语方面仍然有些不同。根据经典系统,菩萨的境地(梵文bhumi)可分为十个层次,即菩萨地共有十地;第十一地是完全证悟的境地。密续系统则将之分为十三地;第十一地称为遍在明光,第十二地是苏省莲华,第十三地则是全然证悟圆满证悟这个层次又称为金刚持者。我们也可以说弥勒尊者已达到十三地,这完全一样;但因为这个法教属於大乘,所以采用的是十菩萨地系统。


  学员:但是您说第十三地是完全证悟。
  仁波切:根据金刚乘,这是金刚总持或金刚持(Vajradhara)的境界,是完全开悟的状态。
  学员:如果第十三地是全然证悟,那麽,为什麽称为听起来好像仍然是法道上的一个阶段。
  仁波切:的藏文是sa),意思是层次、土地、地基或基础。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发生在土地之上,土地是一切状况发生的基础;十地就如同菩萨功德升起的基础。西方人通常认为十三是不吉祥的数字(笑声)所以,以十地为讨论基础可能比较好。
  学员:您能不能说明证悟本质了什麽?
  仁波切:当我们谈到时,通常指的是没有任何具体的实质。当我用手敲张桌子时,会有声音产生,这表示桌子具有某种具体的物;但是,证悟本质不具任何具体的实质,它是空性的。


  在实修时,我们应该观照自心,思惟心到底是什麽?它像什麽?我们的心造作了无数繁多的念头和烦恼,我们所看见的周遭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然而,当我们坐下来r探索心,问自己我的心在哪里时,却在任何地方找不到心,什麽东西都找不到——这就是为什麽说心的本质或本性是空性的。


  但是,它仅仅是空的吗?不!不是。心的本性是光明的,心是清明及觉醒的(明觉),因为它能理解、觉知及思考。在开悟的最後阶段,不可思议的功德及智慧会彰显出来。


  学员:所以,当Gmb让炯多杰(Rangjung Dorje)说心是空性的时,他是否在强调:即使是佛性的功德——例如恒常、清净……也只是我们对佛性的标签及概念,而在究竟上,佛性超越了任何我们可能引用的言语?这是让炯多杰这句话的的意义所在吗?
  仁波切:实际上,空性、明觉和所具的功德是完全相关的、是密不可分的。佛性具有清净、恒常、妙乐、无上智慧等功德,这正是因为它的本性是空性,而空性是清净的、恒常的、妙乐的、无上明智的……等。因此,当我们说佛性是空性的时,意思并不是它不具有任何特质。


  学员:在回答前一个问题时,仁波切说,我们所看见的一切大都是心的造作。这是指我们看到的,或这是我们看得到的
  仁波切:这个问题可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例如,唯心论的观点是一切事物都是心所造作的,其支持者认为一切经验或觉受都是心所造作的。以外面的佛塔为例,它最初的出现是因为某人具有我应该建造一座佛塔的主意,这是一个好的例子;不好的例子是,有人想到我应该制造一颗核子弹。所以,这样看来,几乎一切都是心造作出来的。(笑声)但是,想到我应该创造一个世界的人并不多。


  学员:但是,此时此刻,仁波切这个主体和佛塔这个客体或物件的关系是什麽?佛塔是仁波切的心所创造的物体,亦或是佛塔自己的显现?
  仁波切:心的经验或觉受和心的造作物有所不同。我们现在谈论的是造作物,而不是觉受。
  学员:我们怎麽知道我们对空性的体认不仅是知识性的了解?
  仁波切:首先,尚未达到初地菩萨次第的平凡众生,无法真正觉知空性,我们现在具有的,是经由推论、辩识等理性方式而达到的概念性了解。我们对空性有某种概念,例如,看着一只手时,凡夫立即生起的概念是这是一只手,他们不会立即觉知到空性。如果他们利用推论或辩识的方式时,他们能了解手只是被称,事实上,它是由手指、皮肤、肌肉、骨骼、血液……等诸多不同的东西组合而成的,是我们附加在这个聚合体的标签。藉由这种分析方式,我们能得到手是空性的的结论;可是在目前,这仍然只是一种概念。然而,如果我们继续不断地修持下去,会愈来愈接近实际觉知空性的境地。


  学员:在我们的讨论中,空性的特质是不可分离的——空性和妙乐、空性和慈悲、空性和明性,都是融合为一的。虽然这些特质全都具在,但我们是逐一证知每一种特质的吗?我们可能依据个人的特殊业障,在完全证知慈悲层面之前,先证知空性与明性无二吗?
  仁波切:空性的特质通常指智慧、慈悲及能力,它们是同时显现的。而这些特质的彰显程度,则视业障的净除程度而定;当业障的净除程度愈来愈高时,证悟功德或特质的彰显程度也会随着提升。证知空性时,非概念性的慈悲(无缘慈悲)将同时生起,对於尚未了解空性的众生,我们会悲湣他们的迷惑及无明。


  学员:我以为三转法轮的法教是金刚乘。
  仁波切:三转法轮的法教和金刚乘有极其密切的关联,因为最後这系列的法教强调智慧或明性层面。在金刚乘的各种修持,例如生起及圆满次第的修持,主要的重点就是智慧或明性禅修,因此,它们是相关联的。三转法轮的法教是经典与密续的共同基础。经典法教比较重视智慧或般若(梵文prajna),修持者藉由审察及分析的方式而决定事物的真实状态或真相。但是,金刚乘或密续法教强调善巧方便的法门或乌帕雅(梵文upaya),修持者被直接引见真相,然後安住于禅修。


  经典法教比较外向,往外观察、审视及辩识事物;密续法教则比较内向,直接引见空性本质及明性,然後安住在於其中。方法至为重要,因此,金刚乘非常有利及迅速。经典和密续的关联在於知见。


  学员:在金刚乘,我们被直接引见真相——空性及明性。但是,昨天仁波切说,在达到初地菩萨之前,我们无法体验空性。我觉得这似乎是一种矛盾。


  仁波切:这两者并不矛盾,只是方法不同而已。经典将法道分为五个阶段,即所谓的五道。第一道是次粮道,行者藉由闻(学习)、思(思惟)、修(禅修)而建立对真相的了解;接着,在加行道上,行者致力於分析式禅修;然後,行者达到相当於初地菩萨的见道,此时,行者直接且全然地觉知法性。


  金刚乘之道则稍有不同,行者在一开始就被直接引见并认知法性,但是,这种认知并不稳定、持久,行者尚未习于法性;然而,如果在被引见金刚乘知见之後精进不懈地修持,他很快就能达到初地菩萨的成就。於刹那间认知法性、或初次瞥见自心本性,和达到初地菩萨尚有极大的差别,因为这种还不是很清晰、也不稳定——行者尚未习于法性。
  译者:佛果并非藉由外因而悟是什麽意思?
  仁波切:这有两种不同的角度:第一种角度是凡夫的修持道,第二种则是佛果本身。前者指的是行於法道的平凡众生,他们必需有上师的支持;後者指的是佛果本身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佛果是众生本具特质的彰显,如果证悟佛果取决於其他事物,佛果就不可能是圆满的。佛果不是上师授与我们的,我们因为受教於一位具格上师的善缘而展现自己原有的证悟本质,但是,上师本身并不是达到或没有达到佛果的原因。
  这个教本是由佛果的角度做解释。简而言之,目前我们必须依靠上师;但是,达到初地菩萨之後就不需如此,我们可以依靠自己而证得佛果。
  学员:如果爱展现了,智慧是否也一定会展现?
  仁波切:爱有很多种,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有亲属之间的爱,也有圆满证悟者————对一切有情众生的爱……。它们都是,但是不一定同时具有圆满的智慧。
  学员:阿罗汉是否具有圆满的智慧?
  仁波切:小乘圣者所具有的智慧不同于完全开悟之佛的智慧,唯有完全开悟的佛具有圆满的智慧。因此,阿罗汉(梵文arhat)或一般众生所表现的爱或慈心,无法和由圆满智慧生起的慈心与悲心相比拟。


  一般凡夫具有某种程度的智慧。我们具有研讨及学习的能力,但缺少关爱所有众生的无量慈心,及帮助一切有情的大力量。学习及知识的累积,甚至会让我们产生骄慢、期瞒及敌视他人的恶习;不像佛的圆满智慧,世俗的智慧并未使慈悲生起。在证悟的境界,一切皆被觉知且完全了解,尤其是他人的情况——他们的苦及苦因,及如何让他们自痛苦中解脱。


  学员:这个教本说,我们的修持动机应该是为了利益其他众生而得到证悟,必须由慈心——证悟之因——开始。但是,仁波切刚才主张证悟本身是慈心的因。仁波切能否澄清这一点?
  仁波切:在讨论佛果的三种功德——智慧、慈悲及能力——时,此教本说,慈悲基於智慧——见到法性,能力则基於此智慧;但是,对於我们这些尚在修习的人而言,这种特殊的结构并不存在。有时候,我们在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基础上展现内证的智慧;有时候,由於如实地了解事情,我们自然对他人产生关爱。这些特质不依照一定的次序显现。
  学员:弥勒尊者将会独立达到证悟吗?


  仁波切:当弥勒尊者在未来达到全然证悟的境界时,不是因为他作了某种禅修,或得到某种法教,而是他将依靠自己的内在能力达到真正及全然的证悟——他的证悟并非取决於任何进一步的外在指导。这就是为什麽说佛果不依外因(外在因素)而悟的原因。
  学员:佛陀本身的情形呢?


  仁波切:在佛陀的一生当中,他表现得仿佛他从某些上师那儿得授指导,仿佛他在学习如何使心安住;但是,他绝对不须依赖这些上师而得到完全的证悟,这只是一种示现。根据大乘,佛陀所表现的这些行径,例如,追随两位奢摩他(梵文shamatha)的上师、修苦行……等,都只是为了教化众生的示现,是佛陀十二行谊(十二相成道)的一部分。


  学员:有些人会跑到我家告诉我说他们开悟了,或十六岁时就开悟了。(笑声)老是有这种人跑来烦我,我该怎麽办才能扼止这种现象?
  仁波切:试试用棍子打他们。先用棍子打他们,如果他们一点儿也不生气,那麽,他们可能真的开悟了。(笑声)
  学员:我听说释迦牟尼佛最初给予的佛性法教被认为过於深奥,因此被隐藏在非人的秘密传承中;几世纪之後,直到弥勒尊者将之传给苏省时,才传到人道。您认为我应该把这种说法当作是真实的,或者只是一种隐喻?


  仁波切:你可以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但是,不要以究竟的真实意义(了义)及随顺的方便意义(不了义、未了义)的角度去解释它。实际上,你不必要以任何方式去解释它。
  佛陀给予三系列的法教,即三转法轮。为了顺应不同听法者的不同根器或能力,这些法教有些许的差异;此外,这些法教并未同时传播,因为不同的见地及修持方法会造成众生太大的迷惑。所以,由於佛行事业任运而显,这些法教依自然进展程度被传与及修持。


  首先,在一段特定的时期,一切教学及修持皆着重点小乘的观点。之後,伟大的上师纷纷出现,例如,以阐释空性为主的龙树(Nagajuna),及揭显佛性法教的苏省,这两位闻名的上师在不同的时期先後出现。後来,金刚乘法教成为主要的教学重点。


  最适宜的教法是顺应受学者的需要及根器而生起的教法,因此,佛法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以适应不同的受学者,这完全都是佛行事业的展现。
  学员:以为皈依和以为皈依有何不同?


  仁波切:以为皈依和以为皈依的差别是:开始行于法道时,我们以佛陀为典范、以佛法为道、以僧伽为伴,这是以为皈依或因位皈依的意义。果位皈依指的是我们自己达到证悟、自己于未来成佛——我们现在力求且终将达到的目标。
  学员:如果您视皈依为果,您可否以法道来解释?
  译者:那指的是你自己在将来达到证悟。
  学员:您把那当作道吗?
  仁波切:因位皈依是大乘的观点,但是,还有其他的观点可供思考。当我们被引见自心本性并在禅坐中作此修持时,这在本质上和果本身完全一样;当我们还在法道上时,这是果的影射。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佛

七金刚论题 
 

  此教本的主体包括七金刚论题。金刚(梵文vajra)的意思是坚固及稳定,金刚杵能击溃所有敌对者而不伤害持用者;换言之,当修持者证知这些法教时,一切无明及误解都被摧毁无遗。
  

前三项金刚论题是三宝,指修持之果;
  ·
  ·
  ·
  後四项金刚论题又称为四不可思议之金刚
  ·佛性
  ·证悟
  ·功德
  ·事业
  佛性(如来藏)是佛果的因,由於具有这个因或种子,我们才能达到第五金刚论题——证悟。达到证悟时,特定的功德特质会显现出来;证悟的功德是第六项论题。具有这些证悟功德时,佛行事业自然会展开;证悟的事业是第七项论题。此七项金刚论题是此论注的主体。
  


  第一项金刚论题是。我们认定佛陀是导师,因为他具有两种非常殊胜的功德。在梵文中,佛的意思是证悟、圆满的智慧。在藏文中,佛是桑杰sanggyesang)的意思是已净化、已净除,表示所有瑕疵及过患——例如烦恼及业障——皆已完全被净化及铲除;gye)的意思是揭显、完全开展,表示证悟者已完全开展一切证悟的智慧及功德。
  


  第二项金刚论题是,梵文为达(尔)玛dharma)或达摩,藏文为(确)(cho),具有多种不同的意义,但主要的意思是改变或矫正某种事物。
  须要加以矫正的是什麽?是我们自无始以来就养成的不良习气及倾向。藉由佛法的修持,如此长久以来一直习以为常的不良习气将转变成正面、有益的行为。
  


  在翻译为藏文时,第三项金刚论题僧伽sangha)变成戳(克)tsok)或给(恩)顿gendun),保持原来的团体聚集之众的字义,但蕴涵着更深的意义。给(恩)顿的意思是美德的意欲为良善的目标而努力,但其实际意义比较接近潜能。我们具有达到证悟的潜能,若没有这种潜能,解脱将是不可能的。例如,沙可能粹取出黄金吗?不可能,因为沙缺乏黄金的潜能,但是,金矿粹取得出黄金,因为它具有黄金的潜能;同样的,牛乳搅得出奶油,因为它具有此种潜能。以此类推,由於具有证悟的本质,有情众生具有证悟的自然潜能,因此,我们不仅能达到证悟,而且必须这麽做。
  

佛性
  第四及第五项金刚论题——佛性及证悟——之间有直接的关联。现在,我们证悟本质被烦恼的染污所障蔽,但是,它们可被净除;一旦这些染污被净除之後,我们自然就从轮回中解脱。
  

证悟
  梵文菩提bodhi)的意思是证悟,相对的,藏文是江秋(不)jang-chub),意义类似於,但稍有不同。的意思是已净化,指一切烦恼及业障皆已净化,一切必须断除的皆已断除;秋(不)的意思是已至圆满已开展,指的是证悟的功德、智慧等。然而,证悟都是道的果。
  

功德
  第六项金刚论题敍述证悟的功德。在遵循修行道、断除应断除的、开展应开展的之後,我们达到的是什麽?——某些功德应该被彰显。如果奶油没有用途了,努力地搅动牛乳将是无意义的举动。同样的,如果我们历经艰辛的学习及修持而达到证悟,所得到的果应该具有补偿此番努力的价值。
  

佛行事业
  佛的功德会利益众生吗?仅仅为自己一人而达到证悟似乎有些不当。国王具有极大的权势,但如果他不利益臣民,那麽,他的权势并没有什麽意义。同样的,达到证悟之後,佛行事业将为了利益众生而任运自然地开展。这是第七项金刚论题——佛行事业。
  研习前三项金刚论题时,我们将会发现三宝的美德;研习後四项金刚论题时,则会发现达到此等成就的法道。

 










相關文章:
《究竟一乘宝性论》引言
《究竟一乘宝性论》?法
《究竟一乘宝性论》?僧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
《究竟一乘宝性论》·证悟
《究竟一乘宝性论》?功德
《究竟一乘宝性论》·佛行事业

上一篇(《究竟一乘宝性论》引言) 回目錄 下一篇(《究竟一乘宝性论》?法)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藏传佛教慈悲林寺学佛院- Yahoo!奇摩部落格-藏传疑问-多识仁波切开示
萨迦?哦巴 Sakya Ngorpa
香巴拉的觉悟世界 ·贝诺法王圆寂
措杰突滴
衮却格西的转世贲措仁波切的部落格- Yahoo!奇 ...

赞助网站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不解巖寺
供養佛說解脫經
台北縣藏密薩迦喜金剛協會-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寧瑪巴大乘佛學會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