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增智慧修法&藥師佛祛病除障法會 台北嘎桑仁波切天法大悲紅觀音灌頂法會 穢跡金剛灌頂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利美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18 01:11:50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18 01:06:51   编辑部 报导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蔡耀明

台湾大学哲学系

摘 要

本文以「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为标题,把焦点

放在佛学界的心身研究,一方面,打开心身课题往哲学涉猎的触角,另一

方面,针对佛学界的心身研究,发而为初步的学术回顾。藉由这一份前置

作业的铺路,将有助於往後以心身课题为专题研究更为顺利的进行。

在论述的行文,由如下的六节串连而成。第一节,「绪论」,开门

见山,带出研究主题,并且逐一交代论文初步的构想与轮廓。第二节,

扼要铺陈佛教经典基础层次的心身观,从而粗略认识研究主题在关键概

念的视角与见解。第三节,藉由与心态哲学或身体哲学形成广义的关

联,与所谓的心身问题形成狭义的关联,以及从心身之学的应用面,不

仅打开佛教哲学在心身课题的涉猎触角,而且提示一些可行的入手处。

第四节,指出心身课题在着手研究的一些必备认识,进而强调应该致力

於寻求研究上的一些出路对策。第五节,按照中文、英文、和日文出版

品的顺序,分别展开学术回顾,然後再给予综合的评论。第六节,「结

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要点,并且展望後续相关的探讨。

结论指出,佛教经典其实蕴藏心身探究在出路上极其丰富的宝藏,

但是佛学界在心身课题涉猎的触角仍然有待打开,而且哲学的专业运作

也有待加强。

关键词:心身、名色、心态哲学、身体哲学、生命哲学

- 4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一、绪论

本文以「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为标题,把焦

点放在佛学界的心身研究,一方面,打开心身课题往哲学涉猎的触角,

另一方面,针对佛学界的心身研究,发而为初步的学术回顾。藉由这一

份前置作业的铺路,将有助於往後以心身课题为专题研究更为顺利的进

行。

研究背景方面,本文主要得力於如下的四条线索。第一,心身课

题,不仅在佛教经典一向受到高度的重视,而且放眼当代学界,尤其值

得强化其哲学的处理;如何将心身课题、佛教经典、和哲学论理这三根

轮轴搭配成学术上可运转的轮子,即成为背後一直在推动的研究动机之

一。第二,在「研究方法」或「研究指导」等课程,经常遇到的情形,

有一些,几乎仅限於固守与重述宗派传统的说词,另外有一些,则不太

清楚可以如何以佛教经典为依据,设定学术课题或论题,打开哲学涉猎

的触角,以及着手学术回顾;有监於此,提供一份可资参考的例示,打

开学术钻研的格局,亦为本文在背後重大的推动条件之一。第三,着眼

於生命历程和生命体的构成要项,初步解开心身课题的哲学讨论,以此

做为持续在经营的生命哲学的一个环节。第四,做为年度专题研究计画

的部分成果。1

在论述的行文,由如下的六节串连而成。第一节,「绪论」,开门

见山,带出研究主题,并且逐一交代论文初步的构想与轮廓。第二节,

扼要铺陈佛教经典基础层次的心身观,从而粗略认识研究主题在关键概

念的视角与见解。第三节,藉由与心态哲学或身体哲学形成广义的关

* 本文初稿,在2006 7 19 日,以〈论心与身的分别为二基本上只是认知的投射:

以《大乘入楞伽经》为依据〉,发表於台湾大学哲学系、高丽大学哲学科主办的中、

韩「东西哲学中之心身关系与修养论」学术研讨会,随後将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大幅度

的扩增与多次的修改,而成现稿。笔者感谢研讨会上热烈的提问与建议;投稿过程,

匿名审查人细心的指正和宝贵的意见,对本文的完成,助益良多,一并致上诚挚的谢

意。

1 国科会九十六~九十七年度专题研究计画(96-2411-H-002-029-MY2),题目为「《大

乘入楞伽经》的心身不二的实相学说:以心身课题的检视与探究为主轴」。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5 -

联,与所谓的心身问题形成狭义的关联,以及从心身之学的应用面,不

仅打开佛教哲学在心身课题的涉猎触角,而且提示一些可行的入手处。

第四节,指出心身课题在着手研究的一些必备认识,进而强调应该致力

於寻求研究上的一些出路对策。第五节,按照中文、英文、和日文出版

品的顺序,分别展开学术回顾,然後再给予综合的评论。第六节,「结

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要点,并且展望後续相关的探讨。

二、扼要铺陈佛教经典基础层次的心身观

从现存的佛教经典来看,不论使用什麽样的语言在记载,可以说到

处充满着关联於心身的考察或学说。考其缘由,有所谓佛教经典的传

世,主要来自佛法的运转与教学;而佛法的运转,不论学理上或实修

上,所关切以及所推动的,通通不外乎生命历程的探索、认识、安顿、

或开展。至於生命历程,若以表现出来的装备为入手处,则表现成什麽

形态的生命体,及其心态和身体的组装情形,大概是优先要加以讲解与

考察的项目。一言以蔽之,佛法的运转与教学,基於关切生命历程,顺

理成章地进而关切、探索心态和身体,结果,佛教经典即洋溢着心身之

钻研与论述。这一节,拟定以如下的四个小节,扼要铺陈佛教经典基础

层次的心身观:其一,「流转於生命历程的心身组合」切换为「行进於

修炼道路的心身组合」;其二,以「名色」或「五蕴」为入手处的心身

观;其三,「心身之流转」切换为「心身之还灭」;其四,解脱道的经

典切换为菩提道的经典。

(一)「流转於生命历程的心身组合」切换为「行进於修炼

道路的心身组合」

佛法在心身的探索,最为重视从生命长远的变化之流为角度,涵括

生老病死之环节,以随顺变化之眼光,观看心态和身体的变化、组装、

关联、与作用。犹有进者,随着修炼道路开辟出解脱道和菩提道,心态

和身体不仅以经历生死轮回的三界六道的凡夫样态在新陈代谢,而且也

经历修炼道路加诸的开发、陶冶、转化、与增强。换言之,借用心态和

身体变动式的组装,透过佛法的修炼,不将生命历程做成只是在经历生

- 6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死轮回,而是开辟成趋向解脱或趋向菩提的修炼道路,则不仅使生命历

程的轨道从生死轮回改装成修炼道路,而且心身的状况,也跟着从凡夫

的样态,开发乃至增强为趋向解脱或趋向菩提的样态。

顺着如上的理路,在试图认识见诸佛教经典的心身论述的时候,宏

观上,首先有二个要点,特别值得留意:其一,「流转於生命历程的心

身组合」,无异於伴随着且平行於「生命长远的变化之流」的「心身长

远的变化之流」;其二,「行进於修炼道路的心身组合」,无异於伴随

着且平行於解脱道或菩提道的「心身之开发乃至增强的流程」。这二个

要点,也可以扼要整理为视角上的四个步骤的渐次切换:个体意念>组

合意念>历程意念>以修行转化之意念。

(二)以「名色」或「五蕴」为入手处的心身观

在佛教众多经典都可引为经证当中,以很基础的《杂阿含经》为

例,心态和身体,或者简称「名色」(nāma-rūpa/ name-and-form),或

者看成「五蕴」(pañca-skandha/ five aggregates)。将心身组合又说为

五蕴之组合,其中,称之为心态的部分,包括受蕴(感受或感觉之积

聚)、想蕴(形成概念认定之积聚)、行蕴(形成情意之积聚)、识蕴

(分别式认识之积聚);至於称之为身体的部分,则列为色蕴(表现形

貌的物质现象之积聚)的一种情形。以如此的五蕴之组合所缔造的心身

观,其视角或见解,初步可整理出如下的五个要点。

(1) 心态和身体,个别来看,都不是单一的存在物,而是复合的表

现,此之谓「蕴」,亦即众多成份积聚而成用以组装的构成要项。

(2) 在世间凡夫的情况,心态和身体,合并来看,并非绝然分隔的存

在物,而是透过交织的作用,才组装成凡夫在三界六道的生命形态,也

就是从「五蕴」的交织,才谈得上心身组合的生命形态。换言之,凡夫

的心态,假如完全抽离於身体,即不再是凡夫的心态;凡夫的身体,假

如完全抽离於心态,即不再是凡夫的身体。既然如此,人造的且抽离的

心态概念,并不直接对应到确实的心身组合的抽离区块;同样地,人造

的且抽离的身体概念,也不直接对应到确实的心身组合的抽离区块。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7 -

(3) 心态和身体,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因此可以

说,五蕴是「无常的」。假如想要将心态或身体认定为或捕捉在固定的

情形或特定的时空位置,都将徒劳而无功,并且由於和事实上的变动不

居一百八十度逆反,结果恰好沦为颠倒想。

(4) 心态和身体,都不是具有实体性的,而是在变化之流由关联的众

多条件逐步打造出来的,亦即欠缺本身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五蕴是

「空的」(?ūnya/ empty; void)。一旦观看的角度顺着纵贯的取向,称

之为心态和身体的,即呈现为伴随着且平行於生命历程的长远的变化之

流;如此一来,所谓本身的存在就是固定为这样的心态,以及所谓本身

的存在就是固定为这样的身体,也就是把心态和身体当做实体在认定的

想法,通通经不起顺着变化之流的确实观察和如理思惟之推敲。既然心

态和身体都谈不上具有任何实体性,如果一定要论断其本身的存在到底

怎样,只好说心态和身体都是「空的」。

(5) 所谓心态和身体,不应仅局限於心态和身体在谈论,而是还有必

要以生存暨认知活动为着眼,审视感官配备和感官对象的交锋如何随着

关联条件的聚散而一步又一步地推动心身之因缘变化。换言之,假如把

心态和身体当成局限於心态和身体范围内的东西,就想正确谈论到心态

和身体之间在变化历程的关系样态,则将犹如缘木求鱼。所谓心态和身

体,类似挂在外壳的总括语词。像心态和身体这样的总括语词,若用以

指称或交谈,倒还便利;但是,一味停留在心态和身体过分偏於外壳的

语词,大概要不是一上来就卡在心态和身体表面对立的僵局,就是绕来

绕去,始终绕不出个所以然。《杂阿含经》动态且宏观地指出,生命体

在进行一辈子的生存活动而拉出生老病死的流程当中,以眼、耳、鼻、

舌、身、意这六根之感官配备,接通世界之色、声、香、味、触、法这

六境之感官对象,从而形成感官活动的六条通道之门户,合称十二处。

由六条通道、十二个门户所构成的生存世界,进行认知活动时,依托持

续变迁的六根,可就持续变迁的六境,做出分别式认识的动作,从而引

发持续变迁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将六根、

六境、六识搭配在一起,总称十八界,意思是进行生存暨认知活动,就

- 8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活动据以表现的项目,如同调色盘的各个色料,按照同性质或同作用放

在同一类的方式,可区分出来的十八个类别或领域。要能够切进十二

处,尤其十八界,才得以深入看出变化之流涌现的各式各样的心态内

容、身体状况、乃至心身之关系。简言之,并不是有一个固定的心态或

身体在变化,也不是在心态和身体之间有一套固定的心身关系,而是在

十二处、十八界的活动历程所衍生的点点滴滴的内容或状况,使用外壳

语词,割裂地将其中的一些片段称为心态,另外的一些片段叫做身体;

至於心身之间,基本上,不外乎十二处、十八界在生命历程的因缘变化

的关系。

(三)「心身之流转」切换为「心身之还灭」

从以上整理的五个要点可以看出,以生命历程的无常或因缘变化之

流为导向,着眼於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不仅较有机会切入「心身长

远的变化之流」,而且在心态和身体的看法与论述,也很不同於一般世

人。寻找出看事情不同的角度,光是这样,就已具有哲学运作上的若干

份量。犹有进者,正好由於切得进因缘变化之流的心身表现,一方面,

大可不必固守在表面上的心身状况反而受制於固着的心身观,另一方

面,即此契机,也较有可能实践出「心身之开发乃至增强的流程」。就

此而论,相较於「心身之流转」,《杂阿含经》还标示急流勇退的「心

身之还灭」。

从流转切换为还灭,心身之学说与修炼,可扼要整理成如下的三个

步骤:其一,将身体乃至由关联条件所支撑和推动的构成要项,例如五

蕴,观看成基本上都是无常的、困苦的、不清净的;其二,专注於调御

心身,调整到心身皆为安适的状态;其三,心态得以解脱於散乱与杂

染,并且由於心得解脱,生命历程亦从生死轮回解脱。2

2 以上可特别参阅:《杂阿含经.第69-71, 107, 123, 265, 281, 294-295, 305, 492, 535,

568, 570, 615, 957, 1194 经》,刘宋.求那跋陀罗(Gu?abhadra)於435-443 年译,大

正藏第二册,T. 99, vol. 2, pp. 18a-19a, 33a-b, 40a-b, 68b-69b, 77a-78a, 83c-84b, 87a-c,

128b, 139a-b, 150a-c, 151a-b, 172a-b, 244a-b, 323c-324b.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9 -

《杂阿含经》之类的解脱道经典,在心身专门的探究,从心身之流

转,切换为心身之还灭,精彩的地方,一方面,以高度动态的眼光,观

看心身在纵贯取向的变化;另一方面,伴随解脱道修炼的进展,若谓心

身转而安适,乃至心得解脱,在修炼的现实上,也都不再那麽地遥不可

及。生命的历程上的心身不断地变化,此即不断地出现转为安适之契

机;只要适切地修炼,心态即可从由关联条件所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纠结

挣脱而出,包括由寄念在与寄情在一己身体所造成的纠结都可解开。那

麽,反观心身,难道还会一直存在着什麽挥之不去的问题吗?顺着如此

的理路,假如还剩余什麽问题,应该不在於心身本身,而在於人们怎麽

观看、怎麽思惟所谓的心身,以及怎麽运用、怎麽发挥心身之可变化

性。

(四)解脱道的经典切换为菩提道的经典

解脱道的经典之外,佛教还流传着菩提道众多的经典,例如,《般

若经》、《解深密经》、《说无垢称经》、《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

经》、《入楞伽经》、《密严经》、《华严经》。根据这些经典,随着

在菩提道各有偏重的发挥,例如,把重点带往穿透式的智慧、心意识长

远的相续转变、多功能的高级禅修、菩萨行的灵巧方法、如来藏

tathāgata-garbha/ the Tathāgata Within ) 视角中的所谓的阿赖耶识

ālaya-vijñāna/ store-house consciousness)、彻底转化所依之阿赖耶

识、或是随缘自在的示现身相,心身课题的开辟与挖掘,也因此多样地

拓展与深入地进行,而心身之开发乃至增强的流程,也关联地施展在实

践的道路上。简言之,所谓心态和身体,并不预先被当成既定的概念或

固定的东西;随着生命历程切换为菩提道修炼的转化与开展,心身之全

方位的转化与开展,即益趋成熟而淋漓尽致。

使心身之探讨在思惟方式、眼界、实践转化都大幅改弦更张的菩提

道经典,和解脱道的经典一样,都值得善加研究,不仅可用以处理或解

决学界在心身论述的一些难题,而且可藉以丰富或深化学界在心身论述

的内涵,以及推进学界在心身的认识或洞察。

- 10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由於这一节的重点仅止於扼要铺陈佛教经典基础层次的心身观,从

而粗略认识研究主题在关键概念的视角与见解,因此以特定经典为依据

所展开的心身专题研究,将留待往後另外撰文为之。

三、佛教哲学在心身课题涉猎触角的打开与可行的入手处

正如置身当代主流哲学的阵营做心身特定论题的处理,几乎完全不

必涉及非直接相关的学说系统;以佛教经典为依据的心身研究,似乎也

大可不必涉及其它的学说系统。然而,像这样子各行其道的极端情形,

至少基於如下的三点考量,还是可予以改变的。其一,佛法在生命实践

或本身学说系统的打造,或许极其殊胜,但是若就佛法要做出包装着当

代意涵的哲学式研究,则当代主流哲学如何就一个哲学课题设定关键概

念,以及处理特定论题的论理程序,即多少可加以参考、观摩、学习、

比较、或批判。其二,既然大家同样在探讨心身课题,尤其牵涉到基本

的看法与核心的主张,如果审慎地对比於其它的思想形态或学说系统,

应有助於更清楚看出佛法的特色或优劣。其三,置身学界,就所在学门

或所钻研的课题领域,针对热门的与前瞻的课题或论题,进行学术回顾

与学术展望,以及至少一直维持一定水准的认识,往往列为必备的素养

之一。3

如果准备从佛教的传统或狭义的佛学界伸出触角,仅就外围的样貌

而论,并且考虑所谓时代的意义,则特别值得参考其学术程序或对比其

思想形态者,大概首推当代的主流哲学。至於在心身课题的探讨与论

述,当代的主流哲学,可分成广义的、狭义的、和应用的这三类,来说

明和佛法的学术面的关联。第一类,广义的关联,可拿心态哲学(或称

3 参阅:蔡耀明,〈佛学专业所讲究的外文学术资讯关联的思考与着手的方法〉,《承

先启後:两岸佛教学术研究现况与教育发展研讨会论文专集》(台北:中华佛学研究

所,2005 10 月),页57-83; 1996-2005 年佛教哲学论文的学术回顾及其展望:

以《国际佛教研究学会期刊》和《东西哲学》为主要依据〉,《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11 期(2006 7 月),页277-292; 〈生命哲学之课题范畴与论题举隅:由形上

学、心态哲学、和知识学的取角所形成的课题范畴〉,《正观》第44 期(2008 3

月),页205-263.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11 -

为心智哲学、心意哲学、心灵哲学 philosophy of mind)或身体哲学

philosophy of body)为代表;第二类,狭义的关联,可将焦点聚集在

所谓的心身问题(mind-body problem)的处理;第三类,应用的关联,

包括心身医学、心身医学伦理学,乃至各式各样的心身专门的锻链。

(一)与心态哲学或身体哲学形成广义的关联

以佛法为根据或背景,从事心身课题的探讨与论述,而且准备和当

代的主流哲学形成广义的关联,则心态哲学或身体哲学,应该是首先值

得稍加拓展的次领域。

(1) 心态哲学方面,出版品甚多,大致可从四种资料入手。其一,哲

学概论书籍里面,介绍心态哲学的一章。其二,铺陈心态哲学,并且讨

论相关课题的专书,有些还大量处理认知科学的发现与难题;至於讨论

的课题,不胜枚举,包括日常生活的心态概念认定之形成(our ordinary

conception of the mind)、心态之界说(definition)、心态之实在性

reality 或实相) 、心态之生性( nature 或本性) 、心态之本质

essence)、心态之实体性(substantiality)、心态之内容与显相、心态

在世界的所在位置(the mind’s place in the world)、心态与头脑的主从

关系、心态与头脑的同异关系、心态与行为的同异关系、心态的运算机

制、心态的因果系统、它者心态的存在、对它者心态的觉察、动物的心

态、上帝的心态、心态与个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之认定、心态

与生死之认定。4 其三,心态哲学的专书,并且按照系列的课题,附有传

4 例如,参阅:John Hawthorne (ed.),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7; John Heil, Philosophy of Mind: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2n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Jaegwon Kim, Philosophy of Mind, 2nd edi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2006; Brian McLaughlin, Jonathan Cohen (eds.),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7; Ernest Sosa, Enrique

Villanueva (eds.), The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Stephen

Stich, Ted Warfield (eds.),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 12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统或当代相关的名着文选。5 其四,研究心态哲学的专题,发表在期刊的

论文。此外,还有心态哲学专门的工具书,便於快速查阅,形成概略认

识。6

(2) 身体哲学方面,同样有为数可观的涵盖面较广的专书或名着文

选,可供入门材料的选择。至於牵涉的课题,除了身体之界说、定位

situating the body)、物质性(materiality)、实在性、生性、品质、

本质、限度,身体和欲望、心态、或习惯之间的关系,对身体的观感之

形成,对身体的处置方式,怎麽看待虚拟身体(virtual bodies),还包括

进行知觉、意向、或行动的时候,以及形成自我、生死、或性别等概念

认定的时候,身体到底扮演了什麽样的角色。7 此外,不少专书立足於文

化研究的领域,尤其以性别构成、女性主义、8 审美观、文本、思惟、意

象、体现(embodiment)、自我、权力、宰制为着眼,讨论所谓的「塑

造身体」(modeling body)、「人体典范」、「身体观念的形塑」,连

带地,对於动辄拿实体观念的形上学去固定身体概念的一些行之有年的

5 例如,参阅:John Heil (ed.), Philosophy of Mind: A Guide and Ant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Timothy O’Connor, David Robb (eds.), Philosophy of

Mi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 2003.

6 例如,参阅:Brian McLaughli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9; Marina Rakova, Philosophy of Mind A-Z,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6.

7 例如,参阅:Paul Gilbert, Kathleen Lennon, The World, the Flesh and the Subject:

Continental Themes in Philosophy of Mind and Body, Edinburgh: EdinburghUniversity

Press, 2005; Michael Proudfoot (ed.), The Philosophy of Bod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Richard Shusterman, Body Consciousness: A philosophy of Mindfulness

and Somaesthe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8; William Springer, This

is My Body: An Existential Analysis of the Living Body,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9.

8 例如,参阅:Sarah Grogan, Body Image: Understanding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Men,

Women, and Children, London: Routledge, 1999; Deborah Orr and et al. (eds.), Belief,

Bodies, and Being: Feminist Reflections on Embodiment,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13 -

做法,在在形成巨大的冲击。9 这当中,以现象学或系谱学的方式研究心

身课题,颇有越来越受重视的趋势。现象学方法,试图描述身体现象如

何一步又一步被构筑出来而成为身体观感;系谱学方法,则试图揭露现

实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被加诸其上的论述构筑成有关身体观念的系

谱,进而显示所谓的心物二元问题,不过是个未经深究的虚假问题。10

(二)与所谓的心身问题形成狭义的关联

探讨心态和身体, 不仅没必要一开始就把心态和身体问题化

problematization),倡言所谓的心身问题,而且也没必要消极地配合

学界在所谓的心身问题的论述,而随之起舞。就此而论,本文的用词,

若在行文之主轴,则一概称为心身课题,以及有关心身专门的论题;至

於涉及对学界现况的评介,则只好暂时跟着称为心身问题。11

以心身课题为名,即可将心态和身体摆在一起考察,而非仅止於片

面地谈论心态或身体。至於心身课题所关切的或处理的,包括心身之实

在性、心身之实体性、心身之终极数目是多少、心身到底在何处、心身

到底如何形成关联、心身到底具有同一性抑或差异性、心身之间的主从

性为何。

9 例如,参阅:曾晒淑(主编),《身体变化:西方艺术中身体的概念和意象》(台

北: 南天书局,2004 年);Ian Burkitt, Bodies of Thought: Embodiment, Identity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9; Jeffrey Cohen, Gail Weiss (eds.), Thinking

the Limits of the Body,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Daniela

Vallega-Neu, The Bodily Dimension in Thinking,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10 例如,参阅:蔡铮云,〈身心问题的另类思考:西田几多郎、汤浅泰雄到梅洛庞蒂的

身体观系谱〉,《法鼓人文学报》第1 期(2004 7 月),页153-177; 龚卓军,

《身体部署:梅洛庞蒂与现象学之後》(台北:心灵工坊文化事业,2006 年);

James Hatley and et al. (eds.), Interrogating Ethics: Embodying the Good in Merleau-

Ponty,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6; Lawrence Hass, Merleau-Ponty’s

Philosophy, Bloomington: IndianaUniversity Press, 2008; Dalia Judovitz, The Culture of

the Body: Genealogies of Modernity,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1.

11 有关课题、论题、与问题,可参阅:蔡耀明,〈生命哲学之课题范畴与论题举隅:由

形上学、心态哲学、和知识学的取角所形成的课题范畴〉,《正观》第44 期(2008

3 月),页212-213.

- 14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讨论心身课题的出版品,同样汗牛充栋,大致可从四种资料入手。

其一,哲学概论或哲学前瞻的书籍里面,介绍心身问题或勾勒心身问题

的未来走向的一章;12 此外,心态哲学或身体哲学的专书,通常至少会有

一章的篇幅或收录一篇文章,专门处理心身问题。13 其二,处理心身问题

并且钻研相关论题的专书;这不仅从事哲学进路式的概念解析与语句推

演,通常还相当广泛地涉及诸如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神经学、或行为

科学的视角与发现。14 其三,处理心身问题的专书,并且按照系列的课

题,附有传统或当代相关的名着文选。15 其四,研究有关心身专门的论

题,发表在期刊的论文。16

12 例如, 参阅: Richard Creel, “Chapter 16: The Mind/Body Problem,” Thinking

Philosophically: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Reflection and Rational Dialogue,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1, pp. 237-277; Jaegwon Kim, “The Mind-Body Problem at

Century’s Turn,” The Future for Philosophy, edited by Brian Leit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129-152.

13 例如,参阅:Michael Brearley, “Psychoanalysis and the Body-Mind Problem,” The

Philosophy of Body, edited by Michael Proudfoot,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pp.

112-126; Kirk Ludwig, “The Mind-Body Problem: An Overview,” The Blackwell Guide to

Philosophy of Mind, edited by Stephen Stich and Ted Warfield,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pp. 1-46.

14 例如,参阅:Tim Crane, Sarah Patterson (eds.), History of the Mind-Body Problem,

London: Routledge, 2000; Anthony Dardis, Mental Causation: The Mind-Body Problem,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2008; Robert Kirk, Mind and Body,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3; Irving Krakow, Why the Mind-Body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Some Final Conclus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2.

15 例如,参阅:Robert Wilkinson, Minds and Bodies: An Introduction with Readings,

London: Routledge, 2000.

16 例如,参阅:Eric Marcus, “Events, Sortals,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Synthese

150/1 (May 2006): 99-129; Ausonio Marras, “On Putnam’s Critique of Metaphysical

Realism: Mind-Body Identity and Supervenience,” Synthese 126/3 (March 2001): 407-426;

Colin McGinn, “What Constitutes the Mind-Body Problem?,” Philosophical Issues 13/1:

Philosophy of Mind (2003): 148-162; Jamie Morgan, “Analytical Philosophy’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blem of Supervenience (emergence): Illustrated using the Mind-

Body Problem,” 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 3/1 (June 2004): 169-185; Wolff-Michael

Roth, “How Does the Body Get Into the Mind?,” Human Studies 25/3 (September 2002):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15 -

不论从什麽样的资料入手,首要的任务,应该致力於形成至少一套

略具规模的认知架构,藉以了解由心身问题此一标签所挟带的疑问与困

惑如何交织成复杂的纠结。至於如此的认知架构,则可藉由如下的三根

支柱搭造而成:其一,问题症结,亦即看出心身的哪些主要的问题含藏

什麽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的症结;其二,学说要点,亦即识别心身问题衍

生哪些较有份量的学说,而且整理出各个学说的主要论点;其三,评估

论证,亦即评估各个学说的核心论证的程序与优缺点。

(三)心身之学的应用面

心身之学在学术界,不仅滋生学理的探讨与论议,而且应用面或开

发面,也颇为可观。论及心身之学的应用面,可分成二大部门。

其一,心身医学、心身医学伦理学、以及以心身医学为着眼,对笛

卡尔(René Descartes)以降的心身二元主义(mind-body dualism)的检

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形而上的主客二分(metaphysical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或心身二元的说法严重欠缺牢靠的知识学基

础,而体认心身的密切关联,并且视病患为全人的整全医疗措施,通常

较能发挥医疗的全面效果。17

其二,根据气功或禅定修为所开发和了解的内气,以及因而所达致

的心气结合的能力,参考东方传统的心身学说,一方面,强烈质疑主流

333-358; Gabriel Vacariu, “Mind, Brain, and Epistemologically Different Worlds,”

Synthese 147/3 (December 2005): 515-548.

17 例如, 参阅: Hans Burkhardt, Guido Imaguire, “Mind-Body Dualism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Medical Methods,” Theoretical Medicine and Bioethics 23/2 (March

2002): 135-150; Ornella Corazza, Near-death Experiences: Exploring the Mind-Body

Conne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Grant Duncan, “Mind-Body Dualism and the

Biopsychosocial Model of Pain: What Did Descartes Really Say?,”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5/4 (August 2000): 485-513; Anne Harrington, The Cure Within: A

History of Mind-Body Medicine, New York: W.W. Norton, 2008; Bromwyn Helene,

Patricia Ford, “Mind-Body Innovations: An Integrative Care Approach,” Psychiatric

Quarterly 71/1 (March 2000): 47-58; Edwin Wallace, John Gach (eds.), History of

Psychiatry and Medical Psychology: With an Epilogue on Psychiatry and the Mind-Body

Relation, New York: Springer, 2008.

- 16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的或科学主义的心身观似乎流於粗糙与割裂之弊病;另一方面,则致力

於改善心身学说更适切的解释方式,以及增进锻链的效能。问题的症

结,似乎在於问说「心身是什麽」(what the mind-body is)之後就一直

卡在心态和身体这二个概念的区分。至於事情得以解开处理的关键,则

在於看出心身关系如何因情况与关联条件而异;从心身疾病到心身健

全,从普通人士到专业修炼人士,其心身关系的差异情形,犹如光谱的

分布,不可一概而论。18

四、探讨心身课题的一些必备认识与出路对策

学问当然不是只靠资料的堆砌,更在於认识、洞见、论议、批判、

和抉择。在打开涉猎的触角而知道资料大致有哪些主要的入手处之後,

进一步的工作,应该在於对准备开启的学问天地,形成必备的认识,以

免往後做了一些好像很专门的工作,可是对於初阶的事情,竟然欠缺起

码的、宏观的了解。这一节,即准备以如下的三个小节,在扼要点出所

谓的心身问题之学说分野与问题纠结之後,再逐次论陈心身课题的必备

认识与出路对策。

(一)所谓的心身问题之学说分野与问题纠结

想要在心身课题有个起码的、宏观的了解,固然没错,然而哲学材

料的涉猎,摔倒在问题的漩涡,或撕裂在无所适从的争论,很可能反倒

比比皆是。尤其牵扯在所谓的心身问题,情况甚至较一般来得更为严

重。学界所谓的心身问题,主要关切的论题,大略有二组。其一,心态

mind; mental states)或心路历程(mental processes)之生性(nature

或本性)是什麽?身体或身体历程(bodily processes)之生性是什麽?

其二,心态和身体如何形成关联?心态如何影响身体?身体如何影响心

态?

18 例如,参阅:Yasuo Yuasa, The Body: Toward an Eastern Mind-Body Theory, translated

by Thomas Kasulis and Shigenori Nagatomo,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7; Yasuo Yuasa, The Body, Self-Cultivation, and Ki-Energy, translated by Shigenori

Nagatomo and Monte Hull, Albany: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17 -

学界在这二组论题所牵涉的关键概念,诸如心态和身体,传统上,

大都出之以形而上的实体意念(metaphysical notion of substance);最

近几年, 有鉴於实体意念之弊病, 则倾向於诉诸生性、性质

qualities)、属性(attributes)、或特质(properties)之意念。

不论出之以什麽样的意念,学界在心身之关联此一课题,大致分裂

成二个阵营。其一,一元主义(monism),主张世界或所探讨对象之实

在性,或者由单一的基本实体(或元素、理则)所组成,或者自成一个

整全的单位。其二,二元主义(dualism),主张世界或所探讨对象之实

在性,或者由二个对反的基本实体(或元素、理则)所组成,或者成为

二个判然分隔且不相统属或不相消灭的领域。

在一元主义的阵营, 初步再分成二边。其一, 观念主义

idealism ) , 主张世界或所探讨对象唯一的实在性为心态或观念

ideas)。其二,物理主义(physicalism)或物质主义(materialism),

主张世界或所探讨对象唯一的实在性为物理事物(physical things)、物

理特质(physical properties)、或物质(matter)。这二边的见解,进一

步又衍生出若干不同的支派标签。19

在二元主义的阵营,同样地,可做成好几重的区分。为了节省篇

幅,在此仅约略举出其中的二重。第一重的区分:其一,实体二元主义

substance dualism),主张心态(或灵魂)和身体(或物质)是全然不

同的实体,并且此二实体在生性上是互不相容的。其二,功能二元主义

19 例如,观念主义的一边,分出主观观念主义(subjective idealism)、客观观念主义

objective idealism)、先验观念主义(transcendental idealism)。物理主义的一边,

则可整理成好几重的标签:一者,个例物质主义(token physicalism)或个例心态对

个例脑状态的同一关系理论(the mind-body token-token identity theory)、类别物质

主义(type physicalism)或类别心态对类别脑状态的同一关系理论(the mind-body

type-type identity theory);二者,化约式的物理主义(reductive physicalism)、非化

约式的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三者,先验的物理主义(a priori

physicalism)、後验的物理主义(a posteriori physicalism)。其中,化约式的物理主

义, 进一步又可做出不同层面的区分, 包括存有学的化约主义( ontological

reductionism)、理论上的化约主义(theoretical reductionism)、方法学的化约主义

methodological reductionism)、语言学的化约主义(linguistic reductionism)。

- 18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function dualism),容或认为心态和身体是由同样的实体所组成,但

是主张心态和身体具备不同的功能,而且心态之思惟功能(thought

functions)无法造成身体之生存功能(life functions),反之亦然。20

二重的区分: 其一, 心身相互作用主义( psycho-physical

interactionism),主张心态和身体以双向的方式因果地相互作用。其

二,心身平行主义(psycho-physical parallelism),主张心态和身体各自

行进於完全平行的轨道,而且因果的相互作用,并不发生在平行的轨道

之间,只发生在同一个轨道之内。其三,偶然场合主义(occasionalism

或机缘主义),主张心态和身体之间,并不存在因果的相互作用,而只

成为偶然相遇的场合,至於心态和身体之间若要发生因果的相互作用,

则必须依赖所谓的上帝持续在一次又一次的偶然相遇场合的干预。其

四,副现象主义(epiphenomenalism),主张心态事件单向地由脑部的物

理事件所造成,却无法逆转方向因果地影响物理事件,以至於心态只不

过是物理状态的副现象(epiphenomena)、副作用(side-effects)、或

副产品(by-products)。21

扼要介绍学界在所谓的心身问题主要关切的论题、学说分野、以及

各式各样的基本主张之後,兹举二例,藉以一窥其问题之纠结。例一:

心身问题,亦即心态和物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谜

题,叔本华(Schopenhauer)称之为「世间之纠结」(world

knot)。正值当代的初期,此一纠结在笛卡尔(Descartes

20 有关实体二元主义与功能二元主义,可参阅:John Wright, “11: Substance versus

Function Dualism in Eighteenth Century,” Psyche and Soma: Physicians and

Metaphysicians on the Mind-Body Problem from Antiquity to Enlightenment, edited by

John Wright and Paul Potter,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237-254.

21 本文虽然强调往当代的主流哲学伸出触角,进而形成心身课题在哲学探问的必备认

识,但是极力避免将诸如观念主义或物质主义等学说标签硬套在佛法上,而且目前也

挪不出篇幅进行佛法与当代主流哲学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关研究,或可参阅:Dan

Lusthaus, “Chapter 1: Buddhism and Phenomenology,”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un,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2, pp. 1-10; Saam Trivedi, “Idealism and Yogacara Buddhism,”

Asian Philosophy 15/3 (November 2005): 231-246.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19 -

的哲学被绑成颇为风行的哲学样式;直到今日,想要予以解

开的企图,未曾中断过。一部心身问题的历史,其实也就是

付出哲学的努力在解决该纠结却一直没成功过的历史。因

此,如下的情形,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对那些无论如何就是

认定心身问题为哲学虚构(a philosophical invention)的人们

来说,心身问题似乎成为一个例子,显示在哲学和科学的边

界地带从事哲学工作不过是件没必要的多余之物;对其他的

人们来说,心身问题证明了哲学结不出果实。22

例二,Irving Krakow 根据方法学的和语义学的理由,强调对意识经

验(conscious experience)若想得出让人满意的科学解释是不太可能

的;连带地,心身问题终将不可解决。其主要的论点在於,如果不预先

纳入或接受「头脑与心态之间具有相互的关联」,光是从脑神经学相关

的术语,将无法演绎出意识经验相关的语句。经由此一角度的检视,环

绕心身问题的一些较有份量的学说,要不是误导或错谬,就是前後不一

致。然而,Krakow 最後的一个结论,也只能重复指出,学界有关心身基

本论题的大多数说法,都需要大大地翻修。23

如上的二个例子,好像把情况讲得很糟糕。然而,心身问题容或有

点儿棘手,并不是说心身课题就再也碰不得了,也不意味只要把当代主

流哲学踩在脚底下,即可大言不惭地宣称另类的学说自动就高明一些。

事实上,不厌其烦地引述如上的二个例子,主要的用意在於点出,就课

题领域形成必备的认识,固然重要,而如何从培养认识的过程,学会将

碰到的缺失引为殷监,以及寻求一些出路对策,或许来得更加重要。

(二)探讨心身课题的一些必备认识

想要形成稍有格局和格调的必备认识,广大的视野和清晰的思路必

22 Martin Carrier, Jürgen Mittelstrass, Mind, Brain, Behavior: The Mind-Body Problem and

the 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5, p. 1.

23 Irving Krakow, Why the Mind-Body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Some Final

Conclus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Lanham: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2.

- 20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不可免。就此而论,如下的八点知见,或许值得参考,也值得多下工

夫。其一,探索心态和身体而聚焦在心身课题,其实不必以学界在所谓

的心身问题此一标签的纠结为限,而是还须扩及心态哲学、身体哲学、

生命哲学,以及关联於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脑神经学的视角、所见、

和所知。其二,心身课题,如同哲学其它重大的课题,一旦追根究底,

并不是轻易就可以打发掉的。「哲学并不是从天空掉下来的。随着吾人

与世界的往返折冲,哲学提问自然地且无可逃避地浮现:哲学就这样加

诸吾人身上。吾人可以背对着哲学问题,或转移给他人,却无法使哲学

问题平白无故消失掉。」24 其三,问题不在於哲学本身,而在於人们是不

是要去穷究心身课题,以及从什麽角度和方法切入心身课题;运用思辨

之知能,去穷究心身、生命、世界、实相、真理、价值等课题所形成的

学问,恰好就称为哲学。其四,试图去了解,何以日常经验或科学发

现,把所谓的心态和身体摆在一起,却不足以贴切地说明心态和身体到

底是怎麽一回事,而必须提出哲学论题、运用哲学思辨,然後心身课题

的哲学探讨,方得以成立。换言之,如此进行的了解,将聚焦在心身何

以有必要成为哲学探讨的课题,以及如何成为哲学探讨的课题。其五,

对心身课题展开的哲学探讨,有哪些重大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

可做怎样的界说、厘清、和分类?其六,对心身课题展开的哲学探讨,

有哪些重大的基本论题?这些基本论题的可探讨性与重大份量为何?其

七,对心身课题展开的哲学探讨,有哪些主要的视角、方法、论断、或

学说?其八,这些主要的论断或学说,各自具有怎样的解释力、说服

力、贡献、困境、和缺失?

透过类似如上的知见,在心身课题的讨论,不仅较可避免打迷糊

仗,而且也不至於太过狭隘或尽取糟粕的下场,例如,好像在应付考试

题目似的,只知道台面上的人物、学派的名称,及其主张要点,而对於

怎麽形成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论题,以及如何展开哲学运作的各种手

法,却几乎使不上力,或做不出来。事实上,铺陈心态哲学、身体哲

24 John Heil (ed.), Philosophy of Mind: A Guide and Anthology,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21 -

学、生命哲学,并且讨论相关课题或附有名着文选的专书,由此入手,

点燃哲学的眼光,即可阅读和思索出多多少少必备的认识。

(三)探讨心身课题的一些出路对策

形成必备的认识,是一回事;是不是有必要照单全收,全部装进脑

袋,则是很不同的另一回事。关键之一,就来到引为殷监之省思。

只要了解学界在所谓的心身问题此一标签所陷入的泥淖,远比所澄

清的或所解释的层面来得更为严重,即不至於误以为当代主流哲学在心

身课题的探讨业已妥当处理大多数重大的基本论题,或已建造出金科玉

律般的学说或理论。然而,心身课题的探讨,也不见得只能从如下二者

挑选出其中的一个:或者「接受当代主流哲学」,或者「站在当代主流

哲学的对立面」。不论是选边站,或是左冲右突,反而容易模糊掉论题

探讨的焦点,甚至挤压、排除论题探讨的空间。换言之,当代主流哲学

在心身课题的表现,当然有一些方法的形式颇值得参考或学习,但是在

视角和见解上,应该不必奉为唯一合格的产品,更加谈不上唯一的楷

模。事实上,学界一直不乏检讨的声浪,以及另求出路的努力。25

正值当代主流哲学在心身课题一直难以突破重大瓶颈之际,或许恰

好提供极佳的契机,使得如下的考量要项,通通可另寻出路之对策:

a)观看生命体、心身、乃至生命历程的角度;(b)什麽才是心身更

为切要的论题;(c)心身专门的论题,可以打开哪些向度,探究到什麽

25 例一,2006 9 月在澳洲雪梨举办的第二届「心态及其潜能国际会议」(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d & Its Potential):(http://www.mindanditspotential.com.au/),

以研究心态并且探索其潜能为重心,其要点简述为三。首先,指出概念化的、对象化

的、或仅当成物质现象的研究方式,使得心态之研究长期陷於贫乏的窘境。其次,提

出一些很根本的或尖锐的题目,例如:生命历程的何去何从是基於生物方面的机率因

素,还是另有让人更满意的解释?如果心态并没有在死亡的时候彻底停止,那将不仅

造成西方科学式的物质主义(Western scientific materialism)必须从根本翻过来重新

思考,是不是一般世人很多的想法和做法,也跟着为之丕变?第三,结合科学、心理

学、哲学、和宗教等专业人士,排除狭隘的或浅薄的想法,集思广益,一方面,讨论

心态、身体、伦理、生命相关的论题;另一方面,分享在心态潜能的探索或开发的心

得。例二,W. Teed Rockwell, Neither Brain nor Ghost: A Nondualist Alternative to the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Cambridge: MIT Press, 2007.

- 22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极限;(d)运用什麽层面的概念,将较为切要(e)所运用的概念,其

效用的限度(limitation on effectiveness)为何;(f)一旦越过所运用概

念的效用限度,应该如何处置;甚至(g)有什麽办法,可用以局部改善

或彻底扭转一般世人的心身状况。

以如上列举的做为考量的要项,佛教经典其实蕴藏心身探究的出路

极其丰富的宝藏。例如,(a)顺着纵贯取向的缘起性空,观看心态和身

体在生命历程变动式的组装与关联。(b)以生死轮回、佛教解脱道、或

佛教菩提道为衡量之眼界,切要地提出心态和身体相关的论题。(c)就

所提出的专门论题,并不局限在短暂的、表面的、狭隘的、或固定的情

境做成接受物理现状或生物现状的论断,而是力图打开生死轮回、解脱

道、或菩提道之向度,并且不预设任何的极限或边界,致力於展开和遂

行透彻的探究与解明。(d)解开心身组合之外殻,将推动生命历程的关

联条件、以及心身在修行道路的运转环节,设定为切要的基本概念。

e)纵使切要於心身探讨的概念,也不见得是无往而不利的,至於造成

概念的效用限度,则是多重的,包括概念的抽离、片面、分割、漫衍,

以及运用概念所夹杂的实体意念、分别认知、和执着心态。(f)一方

面,对於涉及的概念,既不视为实在性之符应,也不赋予实体性或分隔

性之地位,更不接受实体性或分隔性的见解,而把概念当成仅止於暂且

用以指称、表达、或交谈的工具;另一方面,一旦越过所运用概念的效

用限度,即以否定词加诸概念,例如,非我、非心态、非身体,26 宣告概

念的阶段式任务濒临满足,并且扬弃概念的运用所可能滋生的弊病。

g)至於一般世人的心身状况,既不接受原本即为如此,也不接受永远

皆为如此,而是持续追逐在三界六道因而不断的变化之流短暂的表象,

甚至可透过专门的锻链,进行心身之调御与转化;随着相当程度或彻底

转化凡夫的心身状况,根据一般世人的心身现状所形成的心身观,也自

动解散了。

26 有关非身体,可参阅:蔡耀明,〈观看做为导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以《大般若

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为主要依据的哲学探究〉,《圆光佛学学报》第13

2008 6 月),页43-46, 61-62.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23 -

在心身探究的出路类似如上的考量要项与观念点滴,以及如同丰富

宝藏的佛教经典,如果都可运用哲学探讨的手法加以经营,并且连贯成

一套的运作系统,那将不只是知识学的转向或语言学的转向之类的事

情,很可能开发的将是心身探究的崭新典范。

从涉猎触角的打开,强调就当代主流哲学培养心身课题必备的认

识,接着引为殷监之省思,另寻出路之对策,甚至预期心身探究的崭新

典范,这就把眼光拉到关联於佛教进行学术操作的佛学界。

五、佛学界在心身课题的探讨与论述

以心身课题为焦点,出之以学术回顾的意图,上一节,扼要评介当

代的主流哲学;这一节,即将评介当代的佛学界。就佛学界这一块领

域,在回顾其心身课题的探讨与论述上,以使用的语文,按照中文、英

文、和日文出版品的顺序,最後再给予概括的评语,总共分成如下的四

个小节。

(一)中文相关出版品的学术回顾

以中文刊出的心身课题专门的佛学论着,数目并不多。值得留意

的,可分成二类。第一类,以心身学说为主;第二类,则倾向於心身之

学的应用面或开发面。

A)第一类,有关心身课题的学理,中文佛学界很少专门的论着,

而且通论性质的《佛学概论》或《佛教哲学》也不太重视此一课题,甚

至多数皆未列入。曾锦坤的〈原始佛教的心身观〉,虽然以「心身观」

为名,主要在讲说诸如五蕴非我和五蕴皆空等教理,但是专门就心身课

题分析基本概念或钻研特定论题的地方,则着墨不多。27

27 曾锦坤,〈原始佛教的心身观〉,《国立编译馆馆刊》第30 卷第1-2 期(2001 12

月),页19-33. 此外,参阅:曾锦坤,〈「新唯识论」的心身观〉,《中国学术年

刊》第22 期(2001 5 月),页207-223.

- 24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B)第二类,倾向於心身之学的应用面或开发面,有二个部门,受

到较多的重视。其一,佛教禅修在心身医学的应用,包括治疗和修炼。28

其二,以惠敏法师的〈佛教之身心关系及其现代意义〉为例,从五蕴、

十二处、十八界的角度,衬显身心关系和身心解脱,再把焦点转到安宁

疗护的「觉性照顾」。29 这一类作品在强调佛法的修炼、心身能力的开

发,注重和邻近的应用学科的衔接,以及标示佛法原本即以生命历程暨

心身组合之困境或困苦的解决为要务,都值得予以相当的肯定。

(二)英文相关出版品的学术回顾

英文部分,有关佛教的身体观,有若干相当便利的入门作品;30 至於

心身课题专门的佛学论着,同样也有少数可供参考。为了便於评介,还

是分成二类,一为侧重学说面,另一为偏於应用面或开发面。

A)第一类,有关心身课题的学理,可举出四份英文佛学作品,不

见得具有所谓的代表性,但是在佛学界,至少都还带有一定的份量。

第一份为 Paul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在讨论佛教的三个学派有关「灭尽定」的学说与

争议之後,结尾的一章(pp. 107-113),论及「心身问题」,并且把焦

28 例如,参阅:尤惠贞,〈从天台智者大师的圆顿止观看病里乾坤〉,《普门学报》第

8 期(2002 3 月),页141-177; 陈兵,〈禅定的身心效应〉,《中国禅学》第1

2002 6 月),页60-68; 温宗堃,〈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普门学报》第33

期(2006 5 月),页9-49; 郑振煌〈佛法的心灵预防医学和治疗法〉,华梵大学中

国文学系「第三届生命实践研讨会论文稿」( 2004 年) :

(http://www.hfu.edu.tw/~cl/Frameset-1.htm).

29 释惠敏,〈佛教之身心关系及其现代意义〉,《法鼓人文学报》第1 期(2004 7

月),页179-219. 此外,参阅:释惠敏,〈佛教修行体系之身心观〉,《法鼓人文学

报》第2 期(2005 12 月),页57-96.

30 例如,参阅:Steven Collins, “The Body in Theravāda Buddhist Monasticism,” Religion

and the Body, edited by Sara Coakle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85-204; Paul Williams, “Some Mahāyāna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Religion

and the Body, pp. 205-230; Liz Wilson, “Perspectives on the Body,”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vol. I, edited by Robert Buswell Jr., New York: Macmillan Reference USA,

2004, pp. 63-66.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25 -

点放在二个论题:一为心身二者的重大差异为何,另一为心身二者的因

果关联如何成立。31 由於 Griffiths 认定佛教各大学派采取的立场为「非

实体主义的、以事件为基础的、互动主义的.心身二元主义」(nonsubstantivist

event-based interactionist psycho-physical dualism),针对

第一个论题,即认为佛教和西方各式各样的二元主义,采取同样的心身

二元切割的看法,彼此并没有多少的纷歧(p. 110);至於第二个论题,

Griffiths 似乎还找不到和论题对应的入手处,因此虚晃一圈,草草以无

解收场(pp. 111-113)。扼要予以评论,Griffiths 虽然还能指出佛教的非

实体主义性格,却挟带着且受限於本身先入为主的心身二元观,以至於

在心身课题,除了充斥浮面的论述,几乎缴了白卷,甚至布下一些易於

造成误导的观念。32

第二份为 Peter Harvey,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ā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或可看成近年来有关佛教心身

关系大致不错的入门文章之一,不仅重视心身的互动,而且论及由禅修

驾驭的心身分离,大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33 然而,由於文献上仅依据

佛教南传上座部(Theravāda)的典籍,并未涉及大乘佛典,加上所列举

的系列论题多数并未深入探讨,属於点到为止的概论性质,洞见也略嫌

薄弱,因此放在学界,其运用的价值,即遭受不小的限制。

第三份为 Sue Hamilton 的着作,虽然并未直接处理心身课题,然而

以世人在轮回当中的处境为关切的核心,阐明五蕴非我的学理,而且五

蕴之析论,称得上鞭辟入里。由於整本着作仅以巴利语《分部经(尼柯

耶经)》(Nikāya)为依据,即此受限於文献来源的范围;至於研究的

31 Paul Griffiths,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La

Salle: Open Court, 1986.

32 Griffiths 的该份作品虽然颇受学界的重视,而有若干书评,但是书评者却很少能指出

其佛教心身观的缺失。例如,Roger Jackson (“Review of On Being Mindless: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by Paul J. Griffiths,”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8 (October 1988): 445) 甚至还认为 Griffiths 的「心身二元主义」是很正确的解读。

33 Peter Harvey,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 Pāli Buddhism: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Asian Philosophy 3/1 (1993): 29-41.

- 26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成果,在「人的构成为何」与「人是什麽」等论题的洞见,若善加取

用,应有助於在心身课题进一步的探讨。34

第四份为 Brook Ziporyn, “Setup, Punch Lin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A Neo-Tiantai Approach,” 花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说明天台学派

的「三谛说(空性之真理、权宜设置之真理、中道之真理——由这三重

所构成的一组真理学说)」与「开权显实说(开启权宜以显发实相之学

说)」;接着,又花了不少的篇幅,说明「编织的话—收尾的话之模

式」(the setup--punch-line model);最後,才用略嫌简短的篇幅,带出

Ziporyn 所认为的天台学派对心身问题的看法。35 由於 Ziporyn 并未直接

处理心身问题,而做为说明依据的「三谛说」与「开权显实说」,又有

陷落在对其学理基础未予严格检视的危机,加上「编织的话—收尾的话

之模式」,顶多只能提供譬喻的说明,并没有直接切进所谓心身问题的

核心,甚至其使用的譬喻是否担当得起编织此一论议的重大角色,都可

能问号重重,因此整篇文章如果要说在心身问题做了多麽切要的或重大

的处理或结果,大概言之过早。

B)第二类,偏於心身之学的应用面或开发面的英文佛学作品,大

致有三个部门,可稍加注意。其一,环绕在当代上座部(Theravāda)发

展的专念禅修(mindfulness meditation):与心身医学的搭配应用的程度

相当高,强调心态品质的修炼对心身整体的健康可发挥莫大的作用,较

34 Sue Hamilton, Identity and Experience: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Human Being According to

Early Buddhism, London: Luzac Oriental, 1996; Sue Hamilton, Early Buddhism - A New

Approach: The I of the Beholder, Richmond: Curzon Press, 2000. 此外,参阅:Mathieu

Boisvert, The Five Aggregates: Understanding Theravāda Psychology and Soteriology,

Delhi: Sri Satguru Publications, 1995.

35 Brook Ziporyn, “Setup, Punch Line, and the Mind-Body Problem: A Neo-Tiantai

Approac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0/4 (October 2000): 584-613. 「编织的话—收尾

的话之模式」,主要来自讲笑话。一个笑话的结构,可分成二段。其一,编织的话,

可以讲得很严肃;其二,收尾的话,也就是底牌或画龙点睛的一句话。整串编织的话

可以让人觉得正经八百,但是一旦听懂了收尾的话,之前的编织的话也跟着变得很好

笑。Ziporyn 认为,权宜的真理之於终极的真理,犹如编织的话之於收尾的话,亦犹

如身体之於心态(p. 604)。然而,Ziporyn 对於身体和心态的关系何以可如此譬喻,

既未提供来自天台学派的文献依据,亦未进行哲学的反思。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27 -

为侧重治疗效果,却较少着墨於心身课题的哲学探讨或论述。36 其二,环

绕在流传於中土或日本的禅悟学派:有一些,着重在禅悟修炼引发心身

方面非凡的效果,并且借用脑神经学,试图解释该非凡的效果,进而调

整脑神经学在意识活动或脑部机制的若干过於平庸的看法;37 另外有一

些,则基於禅悟修炼的特异经验与独到论述,开启与後现代哲学对论的

契机,进而在语言、思惟方式、意识、身体、自我、它者、时间、死亡

等课题,犀利地看出一般世人将世界予以事物化的或刻板化的认识之浅

陋。38 其三,环绕在流传於印度或西藏的密修传统:藉由菩提心、观想、

微细意识、脉、气、明点、光明的修炼,找出若干线索,深入挖掘心身

之奥秘,逐渐累积丰硕且宝贵的实务经验,进而得以和当代的生命科

学、心态科学、脑科学等,展开跨领域的讨论和经验的交流。39

36 例如,参阅:Ruth Baer (ed.), Mindfulness-based Treatment Approaches: Clinician’s

Guide to Evidence Base and Applications, Amsterda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06;

Christopher Germer and et al. (eds.), Mindfulness and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5; Steven Hayes and et al. (eds.),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Expanding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rad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4; Steven Hick, Thomas

Bien (eds.), Mindfulness and the Therapeutic Relationship,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2008; Chris Mace, Mindfulness and Mental Health: Therapy, Theory, and Sci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8. 此外,参阅:温宗堃,〈佛教禅修与身心医学〉,《普门学报》第

33 期(2006 5 月),页9-49.

37 例如,参阅:James Austin, Zen and the Brain: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Meditation

and Consciousness, Cambridge: MIT Press, 1999.

38 例如,参阅:Carl Olson, Zen and the Art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Two Paths of

Liberation from the Representational Mode of Thinki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 Carl Olson, Indian Philosophers and Postmodern Thinkers: Dialogues

on the Margins of Culture,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2.

39 例如,参阅:Sharon Begley, Train Your Mind, Change Your Brain: How a New Science

Reveals Our Extraordinary Potential to Transform Ourselve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2007; Jeremy Hayward, Francisco Varela (eds.), Gentle Bridge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the Sciences of Mind,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1;

André Padoux, “The Body in Tantric Ritual: The Case of the Mudrās,” The Sanskrit

Tradition and Tantrism, edited by Teun Goudriaan, Leiden: E.J. Brill, 1990, pp. 66-75; B.

Alan Wallace, Contemplative Science: Where Buddhism and Neuroscience Converge, New

York: ColumbiaUniversity Press, 2007; B. Alan Wallace, Brian Hodel, Embracing Mind:

The Common Ground of 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Boston: Shambhala, 2008.

- 28 - 圆光佛学学报第十五期

(三)日文相关出版品的学术回顾

以日文刊出的心身课题专门的佛学论着,不仅数目在整个日文佛学

论着所占的比例偏低,而且哲学性格相当薄弱。在此仅以如下的三个事

例,约略显示其梗概。其一,村上真完发表一些以「身心观」为名的文

章,但是主要的工作,不外乎就所依据典籍的诸多版本,针对组合心身

的各个分支项目及其功能,着眼於给定的语词,进行专门用词翻译式的

讲谈,以及专门用词之间的分类与连结,而很少析论心身相关概念的构

成内涵,或铺陈心身学说的理路。40 其二,密修传统在脉、气、明点的修

炼,当然也有一些日文发表的研究成果,但是纵使以「身体观」为名的

文章,往往还是陷落在文献与文字学的窠臼,而有关身体概念的内涵析

论,或身体认识的开啓,反而只在表面上轻描淡写几笔带过。41 其三,

《东洋大学东洋学研究所.东洋学研究》别册,「专题:东洋思想にお

ける心身观」,2003 3 月。这一期以「心身观」为名的专刊,有一大

半,流於相当松散的讲谈;四分之一,偏於记述或描述;另外四分之

一,重点摆在文献与文字学的事务。整期二十篇文章当中,几乎找不出

40 村上真完,〈古代インドの身心观と佛教〉,《南都佛教》第51 号(1983 12

月),页25-42; 〈诸行考(Ⅰ):原始佛教の身心观〉,《国际佛教徒协会.佛教研

究》第16 号(1987 3 月),页51-94; 〈诸行考(Ⅱ):原始佛教の身心观〉,

《国际佛教徒协会.佛教研究》第17 号(1988 3 月),页47-87; 〈诸行考

(Ⅲ):原始佛教の身心观〉,《国际佛教徒协会.佛教研究》第18 号(1989 3

月),页43-70; 〈诸行考(Ⅳ):原始佛教の身心观〉,《国际佛教徒协会.佛教研

究》第19 号(1990 3 月),页67-120.

何以出现像村上真完这样绝非特例的现象, 或可根据 Minoru Kiyota (“Modern

Japanese Buddhology: Its History and Problematics,”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7/1 (1984): 24-25) 的观察,寻求理解的关键:「日本的

佛学作品,通常做成作者和所研究文本之间的对话(或许称为「独白」还来得较为适

切),而不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一般而论,日本的佛学作品,倾向於成为「独

白式的」,因为日本当今的佛学以侧重密集的文献研究而造就高度的专门化。」

41 例如,参阅:津田真一,〈四轮三脉の身体观〉,收录於《インド思想と佛教:中村

博士还历记念论集》,中村博士还历记念会编,(东京:春秋社,1973 年),

293-308.

心身课题在佛学界的哲学触角与学术回顾 - 29 -

一篇是在就心身概念或心身学说进行哲学论题的探究;严格来讲,多少

有负「身体观」或「心身观」的「观」之名称。

(四)综合的学术回顾:哲学处理手法之相对匮乏

分别评介中文、英文、和日文的佛学出版品在心身课题的研究情形

之後,最後就来到综合的学术回顾。一言以蔽之,佛学界在心身课题的

探讨与论述,哲学的专业运作可以说是相对较弱的一环,因此也有待更

多的关注,以及持续的改善或加强。

六、结论与展望

不论使用什麽样的学术语言,在学术光鲜的门面底下,佛学界目前

至少尚欠缺如下的三类资料。其一,以「佛学概论」,尤其以「佛教哲

学」为名的书籍,里面要有一章,或者至少一节的篇幅,介绍或铺陈佛

教的解脱道和菩提道在心身课题的看法、想法、做法、与说法。其二,

以佛法在心身课题的教学与修炼为骨干,并且设定明确的或特定的基本

论题,发而为心身专门探究的论着。其三,根据一系列相关的课题或论

题,有条理地陈述佛法的心身学说,并且附有传统或当代的名着文选。

这三类的资料,一方面,应可看成以心身课题跨进佛教哲学的一块敲门

砖;另一方面,也是佛学界里面,以从事佛教哲学或佛学义理为本务的

学圈,藉由心身课题,面对其它学门或其它学圈,可以很大方地端上台

面的一项土产。

本文结论的要点:佛教经典其实蕴藏心身探究在出路上极其丰富的

宝藏,但是佛学界在心身课题涉猎的触角仍然有待打开,而且哲学的专

业运作也有待加强。至於展望的要点:在上述三类的资料当中,以诸如

《般若经》、《入楞伽经》、或《密严经》为依据,从事专门的探究,

阐明佛法在心身课题上,不仅不卷入所谓的心身问题的旋涡,而且以心

身不二的实相学说,揭露生命世界之实相。

(收稿日期:民国98 7 2 日;结审日期:民国98 8 5 )

__

 

 

 

 











上一篇(略论文殊法门的圆顿与渐次) 回目錄 下一篇(生命与生命哲学:界说与厘)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波卡仁波切圆寂四周年纪念音乐会
普巴金刚传承
香港咏给菩提学苑H.K.Yongey Bodhi Institute - Yahoo!奇摩部落格
功德宝藏˙喜雨---大圆满见地 日期2008/9/30 08.58
2008-9年新世代生命修练计划

赞助网站
Phowa.com.香港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中央研究院身體與醫療研究
我們的仁波切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