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中心8月活動表 ◆台灣直貢噶舉總會-西藏佛教史開課 98年太歲除障‧蓮師財神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杂阿含经的生死观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09/12/26 08:20:33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09/12/26 07:35:12   编辑部 报导

杂阿含经的生死观  指导教授:蔡耀明

当代生死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让现代人从畏死到重新思考死亡,本文企图回答《杂阿含经》对於生死的知见与实践,期能提供当代生死学在面对死亡时的另一种观点与解决之道。全文共分为六章,在第一章绪论透过《杂阿含经》346经提出问题,发现世间如果没有老、病、死,佛陀不会出现於世,说佛陀的知见与正法律,如果佛陀不出现於世,将不会有佛教的产生。346经揭櫫佛陀的知见与正法律正为解决人类的生死问题,而厘清属於佛教基础典籍的《杂阿含经》所透显的生死观,将有助於以佛教观点对生死问题初步的掌握。对於生死观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对於生死现象的观点」、「关於死後的问题」、「如何面对死亡」三个主题来临近,更进一步在文献探讨的部分说明当代生死学於三个主题的症结,分别为「以生的面向观照死亡」,「阐述死後情形的分歧」,「当代接受死亡的情境」,接着,在第二至五章则企图铺陈《杂阿含经》对於这些主题的观点。


第二章「生死相续的缘起机制-关於存有的想望」,见《杂阿含经》对生死现象的角度,不同於观看生或再生面向的死亡观,经由对生的执着,降低面对死亡的恐惧与布畏。而是观照死亡现象以及持续不断产生的生死现象对於生命体而言,都是不得自在、自主的呈现。从缘起法无明、爱、取、有四支的动力结构中发现,生命现象生起的原因,乃为生命体为无明所覆及爱为缘,在这两个条件下,攀抓出其他六支,这六支因条件具足,由心的因缘而产生,以及最後的生及老死支,这两支为生命体的一期生命现象,这十二缘起支分一支一支的攀抓与流转,才造成生死相续的现象。经文说明不从事佛法修学的生命体,不停止无明与爱这两个条件,只能让生命现象不断的汇聚,生命现象不断的再生与相续乃为生命体不得自主的呈现,也就是说,以缘起法动态流转的过程说明生死相续才是佛教对生命问题的起点。


第三章「从死後差异论中道正见的生死观」探讨关於死後的问题,在《杂阿含经》中以死後世间与出世间这两条脉络下的三种状态,恶业堕地狱、为善上生天、漏尽般涅盘,指出死後可能的状态。由於见地的不同,对於死後这个问题将落於不同的理解,透过佛陀的教导而建立更完整的中道正见生死观。《杂阿含经》中的外道对於死後总落於常见、断见这两个边见,这是由於他们观看生命体的方式是以身见来取着不断变化的五受阴,当以身见看待生命体,对於死後的状况将落於生命体持续的存在亦或是死後就断灭,不再有任何的生命现象。


但就《杂阿含经》观照生命体的方式,不同於以身见取着生命体的构成要素五受阴,而是以佛陀所教导的法目五受阴与缘起法来看待生命体的静态构成与动态流转和还灭,以这些法目观照生命体,不见有恒常不变的我、人等概念,而是见其生命体当条件具足时就不断流转,持续再生於三界之中,如透过佛法修学停止让生命体汇聚於三界中的那些条件,就能停止於三界中持续的存有状态。而当外道探究圣者死後处於何种状态,《杂阿含经》说明的是,圣者建立起恰当观照生命体的方式,透过梵行具有让五受阴灭尽的能力。死後的这三个状态中,以圣者的漏尽般涅盘对「关於死後的问题」这个主题带入了另一个层面的深度,也扩大对生命体的理解方式。


第四、五章则回应第三个主题「如何面对死亡」,针对《杂阿含经》中的人物以佛法修学为主要特色,第四章「以往生人、天善趣接受死亡-十善业道迹的修学为中心」与第五章「以不受後有超越死亡-解脱道的修学为中心」则分别以世间与出世间这两个脉络下所从事的佛法修学来面对死亡,属於世间脉络下的生命体一生以十善业道迹在身、口、意三行上的实践为修学的中心,以及临终时刻攀缘自己所做的三善行,得以往生人、天善趣,完成不畏後世苦的目标。


而属於出世间脉络下的圣者实践解脱道的功课,以不受後有,停止再到三界中存在这样的目标来超越死亡,欲成办解脱道的目标须经过四个果位,解开綑绑生命体於世间的缠缚。解脱道的功课首先建立起对五受阴的恰当观照,以非我、非我所、不相在,生灭法等性质拆开生命体对身见的缠缚,即以恒常不变的我、人概念所造成的贪染。接着,在生命活动的防护上舍离贪欲,运作的功课包括以根律仪停止根境之间依於贪欲的系缚,以及将念头运作於佛陀所教授的法目上,逐渐具备以七觉支开发禅定的资粮。透过恰当观照生命体的方式与禅定力的累积,时时刻刻都能防护於贪欲的生起,成证解脱道的果位阿罗汉,当身坏命终死亡的时刻到来,识受阴不再进入名色受生,而是身心俱尽,证入无余涅盘。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简易查询        进阶查询   


最後,透过本文的结论,对於当代生死学以及死亡、生死、生命教育的范畴与内涵,应更注重对「解脱」、「涅盘」的理解,将可开启这些学科另一个层面的视野与广度。南华大学/生死学研究所/90/硕士/
研究生:黄龄莹   

指导教授:蔡耀明    台湾大学哲学系: 蔡耀明  蔡耀明.个人资讯网 

 

◎本文延伸阅读与佛法研究资料库-

全国博硕士论文资讯网  政治大学图书馆NCCU网站  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

国立成功大学数位论文全文 系统     台湾师范大学博硕士论文系统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NTU LIBRARY   国立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佛教高阶经营师与讲师培训班-国际学士院主办〈一年培训 後可衔接 国际学士院营管理硕士﹝一年取得﹞-资格大专毕*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费*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课*2009年3月开课*电话 02-27196686 

◎经营研究高阶人才培养 摇篮 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方法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概观
一、与《杂阿含经》生死观相关的文献
二、与生死观相关的文献
(一)观照生之面向的死亡观
(二)阐述死後情形的分歧
(三)当代「接受死亡」之情境
(四)小结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生死相续的缘起机制-关於存在的想望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生死现象的观照角度
一、死亡现象的观照角度-死魔
二、生死现象词语与状态的描述
(一)词语的描述
(二)状态的描述
三、生命现象的内涵
第三节 生死相续的缘起机制
一、生死相续的驱动力攀抓出「当来世有」
二、六支的性质为无常、有为、心因缘生
三、问题的起点-生死相续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从死後差异论中道正见的生死观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死後的两种脉络三种状态
第三节 对於死後不恰当的观照方式
一、对生命体死後不恰当的观照方式
(一)身见的建立
(二)关於死後的边见:常见与断见
二、对如来死後所起的不恰当观照方式
第四节 完整生死观的恰当见解
一、恰当观照生命体的方式:五受阴与缘起法
二、中道正见的生死观
三、解脱者的死後-关於解脱者所成办的能力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以往生人、天善趣接受死亡-十善业道迹的修学为中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人、天善趣为不令人畏惧的存在状态
第三节 上生下堕的原因与情形
一、上生天道
二、下堕地狱
三、十善、不善业迹呈现於身、口、意上的善、恶行
第四节 修学三善行的生命体面对临终时刻的要领
第五节 天道的过患
一、无常
二、未脱三恶道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以不受後有超越死亡-解脱道的修学为中心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目标的确立与过程
一、目标的不同面向
二、度生死河之阶位-四果
第三节 恰当观照五受阴之性质
一、非我、非我所、不相在
二、生灭法─五受阴空
三、如病、如雝、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我所
第四节 从生命活动的防护舍离贪欲
一、根律仪
二、念头的恰当运作
三、以禅定力停止识受阴入於名色 /73
第五节 阿罗汉的身坏命终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检讨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本文检讨
第三节 後续研究
参考书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录
附录一 「无常、有为、心因缘生」的经证资料
附录二 身见的形式
附录三 生天因缘
附录四 堕狱因缘


延伸阅读:【
数位佛学院】【利美知识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杂阿含经》
《大正藏》第99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五十卷,一至三七三页,於 《大正藏》第二册。
《长阿含经》
《大正藏》第1经,後秦佛陀耶舍共佛念译,二十二卷,一至一四九页,於《大正藏》第一册。
《中阿含经》
《大正藏》第26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六十卷,四二一至八○九页,於《大正藏》第一册。
《增一阿含经》
《大正藏》第125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五十一卷,五四九至八三○页,於《大正藏》第二册。
蔡耀明
<判定阿含经部派归属牵涉的难题>,原刊《法光》第111期,後於台大佛学数位图书馆全文资料上重新戡定,1998。
《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2001.2。
<迎向专业的佛教研究>,《哲学杂志》第三十二期,2000.5。
<论语与阿含经透显的因材施教>,华梵大学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
释惠敏?释果彻
《生命缘起观─梵本净明句论?第二十六品观十二支分初探》,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12。
释惠敏
《戒律与禅法》,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2。
杨郁文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印顺思想─印顺导师九秩晋五寿庆论文集,页63-104。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页1-63,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南北传「十八爱行」之法说与义说>,《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页1-23,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上)>,《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页121-167,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下)>,《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页67-107,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页 1- 3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杂阿含经题解>,《佛光大藏经.阿含藏.杂阿含经(一)》,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1999/9。
赤沼智善
《汉巴四部四阿含互照录》,世界佛学名着译丛23,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藤田宏达
<原始佛典にみる死>,《死》,佛教思想研究会编,京都:平乐寺书店,1988。
早岛镜正
<初期佛教における生死の问题>,《佛教における生死の问题》,日本佛教学会编,京都:平乐寺书店,1981。
和 哲郎
《原始佛教的实践哲学》,世界佛学名着译丛80,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4。
寻法比丘(中译)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觉学会,2000/1。
吴老择(编)
《杂阿含经之研究》,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88。
安井广度
<阿含经讲义>,《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安井伯寿
<关於阿含经成立之考察>,《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榎本文雄
<阿含经之成立>,《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觉音
《清净道论》,台南县: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0。
印顺法师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5。
《杂阿含经论会编》,台北:正闻出版社,1987。
释恒清
<论佛教的自杀观>,《哲学论评》第9期,台湾大学哲学系,1986。
释德范
<杂阿含经「魔」的探微>,宗教与心灵改革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道德院辑印,1997。
中村 元
《原始佛教其思想与生活》,嘉义:财团法人嘉义市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1995/9。
蓝吉富
《佛教史料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7。
黄俊威
《无我与轮回》,中坜:圆光出版社,1995/1。
释见顒
<原始佛教对死亡的定义-以关大眠「佛教与生命伦理学」一书为中心>,第十二届佛学论文发表会,嘉义:南华大学佛学研究中心,2001。
释开进
<初探生命之原理-命根>,第十一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台北: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8。
余安邦、薛丽仙
<关系、家与成就:亲人死亡的情蕴现象之诠释>,《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85期,1999。
陈绍韵
<杂阿含1178经为主之丧亲辅导个案初探>,第十届佛学论文联合发表会,1999/8/20-22。
释天襄
《杂阿含经.受相应之研究》,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17,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5。
Robert Kastenbaum
《死亡心理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6/9。
傅伟勳
《生命的尊严与死亡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台北:正中书局,1997。
陈锡琦
<从佛教的死亡观探讨死亡教育>,《华梵学报》第3卷第1期,1995。
陈兵
《生与死的超越:破解生死之谜》,台北:圆明出版社,1995。
张淑美
《死亡学与死亡教育-国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态度、死亡教育态度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96/3。
Kenneth Paul Kramer
《宗教的死亡艺术: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林绮云主编
《生死学》,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7。
尉迟淦
《生死学概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3。
<从道家观点论尊严死>,生命伦理学国际学术会议,1998/6/16-19。
<从傅伟勳观点谈尊严死>,哲学、生死与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1998/10/15-17。
康韵梅
《中国古代死亡观之探究》,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1994.6。
林素英
《古代生命礼仪中的生死观─以礼记为主的现代诠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8。
中国哲学会
《哲学年刊》第十期,台北:中国哲学会,1994/6。
Carl B. Becker
《超自然经验与灵魂不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6。
叶舒龙
《高唐神女与维纳斯-中西文化中的爱与美主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2。
郭于华
《死的困惑与生的执着》,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杜正胜
<生死之间是联系还是断裂?中国人的生死观>,《当代》五十八期,1991/2/1。
<形体、精气与魂魄-中国传统对「人」认识的形成>,《新史学》二卷三期,1991.9。
<从眉寿到长生-中国古代生命观念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卷,1995/6。
沈清松、傅佩荣(编者)
生死与轮回》,《哲学杂志》第八期,台北:业强出版社,2000/3。
余德慧
《诠释现象心理学》,台北:会形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3。
余德慧、李雪菱、李维伦
<临终过程与宗教施为>,《生死学通讯》第五期,2001.7。
许礼安
<临终关怀观念澄清>,《生死学通讯》第五期,2001.7。
关永中
<生命的黄昏-与库伯罗斯恳谈临终五阶段的教育意义>,《台大哲学论评》第24期,2001。
蒲慕州
<从墓葬形制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死後世界观的转变>,《历史月刊》第139期,1999/8。
黄胜雄等着
《天使的眼睛─台湾第一本基督徒医疗伦理的告白》,花莲:门诺医院,1994。
David Kessler / 陈贞吟 译
《临终者的权益》,寂天出版社,1997。
Sherwin B. Nuland
《死亡的脸》,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6。
Bronislaw Malinowsk
《巫术、科学与宗教》,协志工业丛书,1996。
杨知勇
《西南民族生死观》,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10。
沈宗宪
《宋代民间的幽冥世界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3。
萧登福
《先秦两汉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8。
李崇信
<生死问题与宗教探索-台湾民间宗教信仰生死观的省思>,第一届宗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二),1996。
陆达诚(编)
《生死学》,《辅仁宗教研究》第三期,台北:辅仁大学法学院,2001.6。
蔡瑞霖
《宗教哲学与生死学-一种对比哲学观点的尝试》,嘉义:南华管理学院,1999.4。
蔡昌雄
<临终精神现象本质的宗教哲学探讨:一个方法论层次的省思>,现代生死学理论建构论文集,2001.10。
刘宇光
<对古典语文献学在当代华人佛学研究中的角色问题与省思>,《正观》第一期,1997.6。
释天真
<杂阿含经中因病痛自杀的心理探究:以Vakkali与 Channa为例>,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九),台北:华严莲社,1999。
<从杂阿含第一○一三、一○二二、五七四 三经经群谈善终辅导(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李宗兴
<原始佛教之生命观>,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释道兴
<从佛教瞻病送终法谈临终关怀>,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黄雪梅
慧解脱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潘素卿
<佛教徒的死亡观念与生命意义之关系研究及其在谘商上的应用>,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
吴文
<约伯记死亡观与临终关顾之商榷>,台南神学院牧范学博士班博士论文,1995。
刘嘉诚
<中论解脱思想之研究>,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苏芳玉
<接受手术和化学治疗之卵巢癌妇女於治疗经验中的行为反应>,台湾大学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蔡丽云
<癌痛病患的心理困扰、疼痛因应策略及其因素之探讨>,国防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余广亮
<癌症病患疼痛治疗行为的研究>,高雄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蔡琇文
<癌症疼痛特质、不确定感与心理困扰之相关兴探讨>,台北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黄湘萍
<癌症病人的疼痛程度及疾病状态与希望程度之相关性研究>,台北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谢丽凤
<家属对止痛剂的担心与癌症病人疼痛控制的相关性>,台北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梁淑媛
<疼痛对门诊癌症病人及其家属之情绪冲击>,台北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陈佩英
<疼痛对癌症病患焦虑与忧虑之影响>,长庚大学护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陈丽华
<癌症病人无望感导因及定义性特徵之临床效度测定>,国防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孙嘉玲
<膀胱炎病患生活品质之探讨>,台北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胡绫真
<居家照顾癌症转移病患之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荷、忧郁与生活品质之探讨>,长庚大学护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王玉真
<以质性研究方法探讨影响癌症末期病患生活品质之因素及其因应策略>,慈济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林静琪
<癌症末期住院病人自述需要之探讨>,慈济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邱淑如
<癌症患孩主要照顾者对安宁疗护认识与接受意愿之探讨>,国防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沈莉真
癌末病患及家属接受安宁疗护服务之分析>,阳明大学卫生福利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许惠珍
<癌症死亡家属对现行癌末医疗需求及其安宁疗护之认知与态度的探讨─高雄市>,高雄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林明慧
<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品质稽核工具建构>,台湾大学公共卫生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张小桂
迢迢抗癌路,幽谷谁伴行─台湾癌症病友团体与基金会现况初探>,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蔡友月
<现代社会对死亡的省思─以癌症病人为个案剖析垂死历程医疗化之影响>,东海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吴庶深
<对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专业善终服务之探讨>,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1988。
林丽云
<安宁照顾的文化之舞>,清华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
黄凤英
<癌症末期病人安宁照顾之需求推估>,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钟丽珍
安宁照顾医疗化之困境探讨>,中正大学心理学所硕士论文,1998。
崔国瑜
<生死学初探─一个临终照顾领域的现象学考察>,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石世明
<临留之际的灵魂─临终照顾的心理剖面>,东华大学族群与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
黄湘惠
<宗教对癌症患者影响之研究>,政治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
叶丽娟
<癌症青少年接受化学治疗的症状困扰及其因应策略之探讨>,国防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郑美玲
<青少年癌症患者的住院经验>,高雄医学院护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
黄和美
<癌症末期病人心理反应之探讨>,国防医学院护理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
丁思惠
<癌症病逝者其配偶悲伤过程之探究>,东吴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陈珍德
<癌症病人生命意义之研究>,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
简鸿模
<生死轮回─三种着作的研讨及在「炼狱」课题上的具体比较>,辅仁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二、英文部分
Winston L. King
In the Hope of Nibbana: An Essay on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LaSalle: Open Court, 1964.
Caroline A. F. Rhys Davids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Buddhist Psychology)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 Being a translation, now made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Original Pali of the First Book in the Abhidhamma-Pitaka,entitled Dhamma-Savgani (Compendium of States or Phenomen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00 by Royal Asiatic Society, London).
Geoffrey Redmond (ed.)
The Pacific Worl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New Series 11, 12 (1995, 1996).
Charles A. Corr, Clyde M. Nabe, Donna M. Corr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2nd ed.
John Bowker
The Meanings of D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David Clark(ed.)
The Sociology of Death: Theory, Culture, Practi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Sylvia Cranston, Carey Willaims
Reincarnation: A New Horizon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Society, California: The Osophical University Press, 1993.
W. Y. evans-wentz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 or the Method of Realizing Nirvana through Knowing the Mi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Gampopa
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 the Wish —Fulfilling Gem of the Noble Teachings,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8.
James L. Watson, Evelyn S. Rawski(ed.)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Elisabeth Kybler-Ross
Death: 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 Simon & Schuster Inc.,1986.
Robert A. Neimeyer(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aylor & Francis, 1994.
Oskar von Hinyber
A Handbook of Pali literature, India: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7.
Grace G. Burford
Desire, Death and Goodness-the Conflict of Ultimate Values in Theravada Buddhis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1.
Guy Richard Welbon
The Buddhist Nirvana and its Western Interpreter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John Martin Fischer(ed.)
The Metaphysics of Death,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Geshe Wangyal(translated)
The Door of Liberation: 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Tibetan Buddhist Tradition, Joshua and Diana Cutler, 1995.
Daniel J. Meckel, Robert L. Moore(ed.)
Self and Liberation: The Jung-Buddhism Dialogue, Paulist Press, 1992.
Damien Keown
Buddhism and Bioeth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Lawrence E. Sullivan(ed.)
Death, Afterlife, and the Soul: Religion, History, and Culture Selections from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Mircea Eliade
Occultism, Witchcraft, and Cultural Fash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Birth and Rebirth: the Religious Meanings of Initiation in Human Culture,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8.
Austin H. Kutscher, Arthur C. Carr, and Lillian G. Kutscher /edited
Principles of Thanat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John D. Morgan / edited
Reading in Thanatology, New York: Baywood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Coberly, Margaret
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Hospice Care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 of Tibetan Buddhist Psychology,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7.
McGrath, Pam
Buddhist Spirituality —A Compassionate Perspective on Hospice Care, Mortality,Vol.3 Issue 3, 1997.
Anne C. Klein
“Buddhism” in How Different Religions View Death and Afterlife, The Charles Press, 2001.
Becker Carl B
Buddhist Views of Suicide Euthanasi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0/4,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Peter Harvey
“Abortion and Contraception” in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thics: Foundations, Values and Issu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Carl B. Becker
Buddhist Ethics of Death and Dying,1990佛光山国际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






上一篇(孔子的生死观研究 ) 回目錄 下一篇(初期佛教生死观之哲理试探)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这是我的部落格- Yahoo!奇摩部落格
具信四众佛友道监
施身法祖师.玛姬拉尊
「六祖法宝坛经」导读
辩经过程

赞助网站
正心寺院--網絡同修交友正心佛堂網上禮佛
藏傳佛教寧瑪白玉派札瑪寺全球資訊網
自由電子新聞網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台北生技網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