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傳的論典,無我空慧必須與定地相應,即修所成,……欲界無定可言,是否聞所成就能證無我空慧?20101024刊登

以北傳的論典,無我空慧必須與定地相應,即修所成。依目前學習論著所說,似乎不需要禪定力就能得無我空慧,然,欲界是無定可言,是否聞所成就能證無我空慧?

問:在北傳的論典裡,無我空慧是要跟定地相應,就是修所成慧。但是,老師剛才提到說,大悲心、無我空慧是配合聞所成慧。我不知道這部份,老師是用哪一方面來解釋無我空慧,如果照這樣推的話,要得到無我空慧,不需要禪定、不需要定力嗎?

所以說,定有以兩種來解釋,一者是從其定義內涵,二者是從其行相,勉強說為行相。所謂定,就是於一所緣境不散亂。當我們對於聞慧,也就是,對於所學習的空性道理思惟趣入,譬如在外面散步,思惟空性的道理確實如此沒有錯,然後你的心識緣著它,這會有一種情況,別人在叫你,你卻沒有注意到,當下這一分心識對於境的專注性,也可以說為定。我們絕對不能將定的義涵只侷限於得到定,若是如此解釋的話,就會如《菩提道次第》中所破斥,《菩提道次第廣論》53頁最後一行所說:「若相違者,則諸異生未得初禪未到定時,應全無修。以欲地中,除說已得如大地時,由彼因緣,可生修所成慧之外,餘於欲地無修所成,對法論中數數宣說故。」假若「定」一定是屬於得到定地,所謂得到定地就是修所成,那應當是歸屬於初禪,若是如此的話,那麼欲界什麼都無法修了。所以,如文所說,以欲界地中,除說已得入大地,指上二界,除非已經得到上二界,有彼因緣可以生起修所成慧之外,其他的欲界定都沒有修所成慧。因此,如果將它侷限於定地,這地方有破除。這是上下對法中數數宣說,不能將它侷限於此。

問:老師,如果以北傳來講,欲界是沒有修所成,既然沒有修所成,若是如老師這樣配置,是不是證到無我空慧不一定要修所成?只要聞所成就可以證到無我空慧?

證無我空慧,「證」有「比量證」還有「現量證」。當然,現量證一定是屬於聖者位;比量證就有分很多了,例如屬於聞思也是。何謂比量?就是依理由推理出來並且正確無誤。當然,如果依理由推理正確無誤誤,並且具備止觀雙運,那就是屬於加行位。得到止觀雙運,就是屬於加行位。加行位以下,當然是屬於資糧位,這也都是屬於比量證。提出這個問題很好,因為我們一定要將修行的次第釐清楚,如果對於修行的次第沒有釐清楚的話,除非過去世已經修到某一個程度,要不然會很容易拿果位上的來修。

問:如果照這樣的說明,就是說,雖然沒有修所成、也沒有禪定,一樣可以用比量去證到空性嗎?

對!一定要從比量證到現量證,這是一定的,絕對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現量證。以《入中論》來說,除了第七地菩薩以上,連第六地菩薩要現證空性,第一刻都要先生起比量證,第二刻才證入現量。

問:如果以北傳的論點《大毗婆沙論》來說,要真正證入到見道之前也是相似,這個相似也就是這裡說的比量,可是,是說在加行位,而不是在資糧位,而且一樣是與定地相應?

加行位一定是和定地相應,因為本身已經得到止觀雙運。所以,前面有提到,為何說資糧位可以證到空性?是以定的內涵來解釋。但是,如果只以定的行相來解釋,當然一定只侷限於此。

為何我會將它放在內涵作解釋?這可能又要作一個解釋,參考奢摩他品所說,《菩提道次第廣論》336頁倒數第六:「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如《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若謂止觀,豈非已得修所成者身中功德,今說彼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云何應理。答,如下所說真實止觀,實是已得修所成之功德,則大小乘一切功德,非盡彼一切止觀,二之果。然以善緣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及凡如揀擇--觀,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妙善慧,悉皆攝隨順為毗缽舍那品。」這地方說,如果心對一境性不散亂是屬於隨順奢摩他;如果是簡擇的話,是屬於隨順毗缽舍那。

再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833頁第四行所說,這是更一步的解釋:「《解深密經彌勒問品》所謂聲聞、菩薩、佛、世出世一切善法,悉為止觀之果。於此當問,止觀為上界所修之法,如何能包含大乘一切善法。譬如修慈悲心、菩提心等,無止觀在內,不為止觀所包,因菩提心不須修定而屬下界之法,出離心亦然,豈此亦須先修止觀耶?推之下士道--修無常、業果、怕墮三惡道--怖惡趣等,亦先須修止觀耶?」反言之,這一些也是大小乘的功德,難道也都要修止觀嗎?於是反諍辯回去。

接下來又說:「又聲聞、菩薩,均有欲心專注定--指在欲界,對某一件事情的專注。由欲心定為因,始有正定,由正定始有勝觀,斷無先得止觀始得欲心定果。如何大小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答曰:正止觀--得到止、得到觀,本屬上界所修功德。大小乘一切功德雖非彼果,然凡與止觀相順之一切功德,皆攝入在內。如修菩提心雖非正得到止觀,而思惟念佛法與念眾生,以觀擇而修,即觀之相順。觀擇之後,必得決定專注而修,即是止之相隨順。故凡善所緣心一境性以上諸三摩地,皆攝入止中。凡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揀擇慧之諸善法,皆攝入觀中。相順止非定中之隨順定,乃指凡於善法心一念之專注,即為相順止。凡於善法揀擇而生之少許慧,即為相順觀。故止當包正止,及與止相隨順之善果。觀當包勝觀,及與觀相順之善果。由此知佛說三乘功德皆為修止觀所得之果,故無過也。」所以說,前面的解釋,就是以定的內涵而來作解釋。

問:老師,我請教一下,這是藏傳的看法,在北傳的經論裡,老師有沒有看到像藏傳這樣子的說法?

你要拿你所說的來給我看一下,並且要看裡面的解釋,因為,有時除了文字的解釋之外,還要看其中所注釋的範圍,並且還要看它的理路。所以,以剛才的解釋是說,他們會用理路加以反駁,在反駁以後,你的回答理路必須很順暢又正確。雖然有時經文是這樣子寫,但所謂四依,其中「依義不依語」,有時佛陀是這樣說,可是其中的內涵必須去理解清楚,當時佛陀的所化機是什麼?佛陀說這一句話,一定有其所化機。對於其所化機,我們就用理路去推理,經由推理得知,佛陀一定是對這一類所化機而講,所以歸類於這一類。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