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思惟《菩提道次第》中士道所說「死苦」,進而定解「惑、業、苦」,引生出離心?20101016刊登

思惟死苦有五,如《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說:「思惟死苦分五。謂捨離圓滿可愛財位,捨離圓滿可愛親族,捨離圓滿可愛朋翼,捨離圓滿可愛身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乃至意未厭此諸苦,當數思惟。前四為苦之理者,謂見當離此四圓滿而發憂苦。」

第一、當死亡來時,一定要捨離圓滿可愛的財位。圓滿可愛的財位是一般人所樂於追求,人們盡其一生努力,都是為此。然而對我們來說,圓滿可愛的財位,卻是增長我愛執最為強烈,因此相對的,當死亡必須捨離時,所產生的痛苦就更是愈加強烈。我們所追求的,如果都是屬於增長我愛執,由於我愛執隨之強烈增長,當有一天,所追求擁有的消失或是必須捨離,內心的痛苦就是更加強烈。也就是說,貪愛若是一百分,失去時,痛苦就是一百分。

第二、當死亡來時,一定要捨離圓滿可愛的親族。家人與親眷,也是增長我愛執最為強烈的。當有一天死亡必須捨離時,同樣的,所產生的痛苦也是非常強烈。

第三、圓滿可愛的朋翼。最親近的朋友,可以知心交流的朋友,乃至包括僕人等等,當死亡必須捨離時,內心也是會產生痛苦。

第四、當死亡來時,一定要捨離圓滿可愛的身體。當死亡時,不論是否願意,都必須捨離身體。我們窮其一生的努力保護自己的身體,由於對身體產生極端的貪著,所以當死亡必須捨離時,也就產生極端強烈的痛苦。

第五、死時當受猛利憂苦。死亡時識體要離開,必須經過地水火風四大收攝的過程,這如同刀割一般,產生極端的痛苦。

前面四個(財位、親族、朋翼、身體)說為苦的道理,是由於死時要捨離此四種時,會極為心憂身苦。因為此四種,是增長我愛執最為強烈的,終究一生盡其所有努力,都是為了錢財、家人、朋友、身體,所以當死時必須捨離,痛苦就非常強烈了。在死亡前,一定要藉由不厭其煩的思惟死亡痛苦,以產生對種種死苦的厭患之心。

我們思惟,試著想像一下,假若當下死亡真的到來,能夠承受種種的死苦嗎?絕對沒辦法。就如受病苦時,我們也沒有太多的承受能力。所以,在思惟死亡所產生不能忍受的苦,必須緣在無法接受這個苦之上,並且一再加強,甚至思惟處於輪迴的狀態,我們絲毫無能自主,不斷的接受種種痛苦,如此一再串習思惟,直到推動內心真的希求解脫。所以,如論著上所說,必須數數思惟。

只要未斷煩惱,所造業就會感得有漏五取蘊,由於五取蘊是由業及煩惱所感得,所以我們絕對會不斷的嘗受種種痛苦。在感受痛苦的當下,我們往往無法承受、難以思惟,但是,在痛苦消失的下一刻,必須回想起當時所受的苦,不論是病苦、老苦等等。尤其以病苦來說明,比較能體會。當生病時,我們會覺得很難受,因為病苦是不悅意之境,不悅意境所產生的,一定是苦,但是,是否察覺?當我們事後思惟時,卻覺得似乎並沒有什麼、並不強烈,為何會如此?

因為以一般人的認知,都認為人會病、會死,本來就該如此,然而事實上,這樣的見解並不全然正確。你必須尋求為何會如此?該如何正確面對?這些痛苦從何而來?是從煩惱及業而來。因此,藉由思惟推動我們重視:苦的因,是業及煩惱。

並且,思惟死苦還有一種好處,可以由此引生出離心。出離什麼?出離以上所說圓滿可愛財位、親族、朋輩,乃至最喜愛的自身,逐漸對這些產生出離,若能如此,當死亡真的到來,我們才能稍略自主。面對死亡真的能自主,唯有聖者能夠,以我們凡夫異生來說,要時常思惟訓練,當真的面臨死亡時,才不會全然被死苦所控制,假若全然被死苦控制,內心不是全然起貪,就是起瞋,再加上包括這一生所造的惡業現起,將會導致墮落三惡道。因此,在還沒有死亡之前,應該多加思惟。

又說:「《廣大遊戲經》亦云:『若死若沒死沒時,永離親愛諸眾生,不還非可重會遇。如樹落葉同逝水。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

「若死」是指身心分離之死。「若沒」是指死後識體入胎之沒。引廣大遊戲經說明,若身心分離之「死」,若識體入胎之「沒」,死及沒時,永離此世親愛諸眾生,包括此世的家屬、朋友等等,此世永遠離開他們,不會再來,不再相遇。這裡的重點是說,如果平時沒有思惟面臨死亡遠離家人、眷屬的那種痛苦,一旦真的遇上死亡,所遭受的死苦將會是非常極端激烈。

死亡就如同樹葉枯落,不可能重回樹上,如同逝去的流水,不可能重返。即使是世間能自在的國王,死令王者無自在。死劫奪能自在者,令自在者成無自在。當還沒死亡時,我們都顛倒妄想能夠自在,擁有家屬、地位、財富等等,可是當真的面臨死亡,死亡心識一現起,一切都完全不自在。死後隨業力所牽,猶如水上漂流的木頭,去向何方絲毫無法自主。死是獨自而去,絕無人陪伴,對比之下,存活時很容易尋伴隨行,若是死時要尋伴隨行,通常人只會害怕,所以是獨自赴死。那麼,死時是由何而自在呢?由自己所造,所感的異熟果報而自在。以凡夫異生而言,在死時自己並無法自在,唯是業力所主宰。

這裡可以思惟,我們真的和家人很親愛嗎?死亡邀他們同往,會願意嗎?你們可以試著想想,若有一天真的要面臨死亡,意識到自己必須獨自而走,內心是不是會充滿不安、慌張、驚恐?就好像自己不知原由的被人雙眼所矇而劫走,這時你內心的意念會是如何?一定是很恐慌、不知所措。由於現在是存活時,或許可以心存一絲希望,希望有人救護,但是死亡時,就不能有如此的希望了,所以會是更加害怕、更加恐懼。

假若我們平時能落實思惟念死無常,並且串習強化念死無常心識,當死亡時,由於對念死無常、出離心稍能自在,所以能具足念死無常及出離心所攝的善業力,如此便能於死時稍略自在。相反的,假若我們平時不修習念死無常,對於此世的財位、眷屬等等非常貪著,由於貪著之心日漸強固,當死亡時,加上惡業力同時顯現,那麼,便會完全被六道輪迴乃至墮三惡道的業力所自在。

所以,由此間接的告訴我們,平常必須不厭其煩的思惟。所謂養兵千日,用於一時。修學佛法,一定要經常思惟,從學習道前基礎、下士道、中士道,甚至將來學習上士道,不論哪一段或是哪一頁,都告訴我們必須思惟。因為能控制我們的心、轉變我們的業力,一定是靠思惟力。當死亡的那一刻,也是要運用思惟力,為何這麼說呢?因為死亡時,當死亡的心識一現,我們會產生害怕恐懼,而能轉變這業力,唯有依靠平常的思惟力,假若平常不思惟,到時就只能隨業力而轉了。

又說:「死擒多百諸含靈。如海鯨吞諸眾生,猶如金翅象遇獅,同草木具遭猛火。」

「含靈」是指有情。死擒住六道輪迴的有情,六道輪迴的有情一定要面臨死亡,所以死是三界的主宰者,為何是三界的主宰者?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75頁,第七行:

又說:「《四百論》亦云:『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若安然睡,豈有暴於此。』」

三世主,意謂三界之主人即是死王,未解脫輪迴之前,絕對為死王所主宰,以此形容「死擒多百諸含靈」。

死如同海鯨吞諸眾生,「眾生」意謂小蟲、小魚。鯨魚嘴巴一張開,所有的小蟲、小魚即被吞噬。死又猶如龍遇上專門吃龍的金翅鳥一般。又有如象遇獅,即所謂羊入虎口,非死不可。又如同草木具遭猛火,意謂森林遭遇大火,動物所承受的那種恐懼與疲於奔命,最後終究被大火燒死,以此形容死亡所面臨、所產生的痛苦。

因此,要思惟,我們不僅這一世會死,只要未解脫輪迴,就一定會不斷遭遇死苦。這可以舉個譬喻來形容,假設有人每天來要債,是不是會很苦、很煩?所以會想盡辦法將債償清。同樣的,在輪迴中,我們一定會遭遇病苦、死苦等等,試想,這些八苦、六苦、三苦,來自於哪裡?都是來自於我們的業與煩惱。再試想,業和煩惱存在於哪裡?在我們的蘊體之上。所以,我們必須將教理上所說的苦,一再思惟串習,訓練到如同身上患有癌症一般迫切,非拿掉不可,對輪迴產生出離心。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