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惟所生起的義共相,如何才會正確?20101016刊登

師父開示:所學習的經論越是深入細膩,思惟也就越是正確深入,將來所修的,也才會正確。深細的學習教理,非常重要。


所謂思惟,就是識體的決擇。經過思惟會產生覺受,所謂覺受,有苦受、樂受…等等。生起覺受的「因」,有粗分的因,以及細膩的因。例如,思惟「總有一天會死」,思惟久了也會有覺受,而這覺受的粗細與否,關鍵在於所學習的教理。如果學習粗分,就只能以粗分的思惟生起覺受;如果學習細膩,就能細細的思惟而生起覺受。所以要持續的深入學習教理,如此起的覺受才會愈來愈紮實。

我講解念死無常的一些理路,都是以《宗義寶鬘》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毗婆舍那的角度,如果將來若有因緣,建議各位必須學習《宗義寶鬘》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毗缽舍那,學習之後再去思惟無常,就會比較細膩。例如思惟無常,以中觀應成派的理路思惟,即是以「唯分別假立」,因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而緣起法又分有粗、中、細。粗分是小乘部派的思惟理路。中分是唯識派以及自續派的思惟理路。細分是應成派的思惟理路。所以,以你們目前所學習的去思惟,是可以生起覺受,但這樣還不足夠,不能以此而滿足,必須再細膩深入學習。但是,以另一個角度而言,目前粗分的思惟,也有助於將來所要細膩學習的。

以我們經常所舉的例子說明,甲棟的房子、乙棟的房子,我們的眼睛是同時看甲棟與乙棟。但是,當我們要專注只看甲棟時,是要依分別心,於內心生起甲棟的義共相,內心對此義共相生起趣入專注力,因此而只看見甲棟。同樣的道理,依此來說明,你們剛開始上我的課時,有些時候未必能接受我所教授的一些概念,這是因為在當時,你們內心所現起來的義共相覺受,無法接受我所說,可能是因為你們以前並為這樣學習過,但是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之後,你們會發現,思考的模式有哪些,因而慢慢能接受這一些概念與理路。為何會接受呢﹖因為在你們的內心,依著理由所現起來的義共相,與我所說的已經能夠相符合,所以你們就能接受了。

引此而證明,你所學習的經教如果愈是細膩與深入,相對的,你所理解的事物、所思惟的,就會愈是細膩與深入。當你所理解與所思惟的愈是細膩與深入時,將來所要修的就會愈是正確。所以,以目前學習上思惟所生起的覺受,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滿足,還要一再的繼續學。

這裡要特別注意的是,一般有說「經教不用學習太多,只要一門深入就可以」,事實上,這會是修行上的致命傷。如果不多加細膩深入學習,思考力是會有問題的。一如剛才所說「唯分別心的假立」,你內心的任何一個覺受的好壞,都是所學習的文字之覺受(義共相)所現起來。以小乘來說,所謂文字,有字面上的文字,還有內心所現起來的文字,就是「不相應行」。而這一分內心的文字「不相應行」,會影響你內心抉擇的判斷力,以及內心生起的覺受。因此,如果所學的愈是粗糙,思惟力就會愈是錯誤﹗對於佛學的定義與內涵,如果學得愈是清楚與細膩,修行才會愈正確﹗

例如上課時經常說,何謂菩提心?有不少人會說「就是作善事」。試想,這會於內心現起什麼樣的影像(義共相)?是不是就是作善事、對人有禮貌等等。內心現起這樣的義共相是菩提心嗎?這外道就有了。相反的,如果我們經過經論的學習之後,在內心生起一分認知,「為了利益有情心續的涅盤,所以必須斷盡自己的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相較這分內心的義共相,和「作善事即是菩提心」是截然不同﹗如果你內心一開始生起的是「作善事即是菩提心」,那麼你就會只是一直去作善事;如果你生起的是「為了利益有情心續的涅盤,所以必須斷盡自己的煩惱障、所知障而成佛」,那麼,就會推動你於地道上如實學習與修行。廣學若是學錯,都會修錯,更何況不學呢﹖又要如何一門深入﹖因此,細膩學習是很重要﹗

你們可以試著體悟,所說的這一些和事實情況是相符合,並沒有偏離你的身心,就如同我若說「你長的很莊嚴」,在你內心的覺受就是很喜悅;但我若說「全世界沒有人,你最好看」,雖然你很有修養,但在內心的覺受就是會有那麼一點不愉悅,你或許會想「講話也不要那麼直接、委婉一下嘛!」所以說,文字不重要嗎?很重要的﹗

例如剛才所說,菩提心是為了利益有情心續的涅盤,何謂「涅槃」﹖這我們也要學懂,如果不懂,教理歸教理,跟你就沒有關係了﹗大德告誡我們:「不要當銀行的數鈔員,最終鈔票不是你的。」同樣道理,我們在學習經典「如是我聞……」,如果內心都沒有轉動,這和放音機又有多大的差別呢﹖因此,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都需要有相當的判斷抉擇力﹗而這就關係到你所學習的。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