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問:求生淨土,本來是萬人修萬人去,為何印光大師在印光大師文鈔中卻說「萬修沒有幾人去。」這道理何在?

這是必須要探討的,而且很有必要探討。因為,有不少人是以修學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主,為了避免很勤苦的修學一生卻去不了,所以我們引這些資料來探討,做進一步的解釋。

《阿彌陀經》:「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我們必須對這個「善根」或「福德」進行探討,如何的善根或福德,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呢﹖舉一個世間法的例子來說,例如你種一個種子,是希望它能長果,這根一種下去,一定要得果,這才是有用,這是「親因」。假若你種了一個種子,希望長蘋果,卻沒有長出蘋果,那就不是親因善根,不是你所希望的根。所以,那個善根就是親因,親因緣的。那麼,成佛的親因是什麼﹖是菩提心。解脫的親因、斷障的親因是什麼﹖是空性。

然而在《法華經》佛又講:乃至一句南無佛,乃至在沙裏聚沙成塔,將來都會成佛。這是沒錯,但這是未知數,因為這雖然也是善根,但它不是親因,不是親因的善根。因此,必須要對「善根」做進一步的解釋。譬如我們要修大乘法,我們就要有大乘法主要的因,這是親因,這親因是什麼﹖是菩提心。如果沒有菩提心的話,修大乘法也得不到大乘的功德。我們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法,既然是大乘法,就一定要有菩提心,要不然,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大乘法了。

這當然要引經論來說明,這個地方我們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207頁,倒數第四行中間:

「若無此心(菩提心),縱將珍寶充三千界而為佈施,亦不能入菩薩行。如是淨戒(持守大乘戒律),乃至智慧,修諸氣脈明點等(密法),皆不能入菩薩行(如果沒有菩提心)」。

同樣的道理,我們再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859頁,第四行:

「道次第有總語,大乘法為重要,大乘人尤為重要,如修法人無大乘心,不得大乘功德。今人徒知大乘法的殊勝,尤其金剛乘殊勝,所修諸法最高峰,而能修人最低下,是不可能…」。

所以印光大師說:法要由人弘。如果沒有人弘這個法,慢慢就沒有了。而且修法人若無大乘心,怎麼修大乘法,都得不到大乘功德。

接下來,我們依著《菩薩地》再進一步解釋「善根」。

《菩薩地》:「諸菩薩種性略有兩種,即自性住種性及習所成性種性。自性住種性者,謂諸菩薩任六處差別,從無始由一而一輾轉傳來,由法性所得。習所成性種性者,謂由前串習善根所得。」

「諸菩薩種性」我們後面將它說成善根。「略有兩種,即自性住種性及習所成性種性」,那什麼是自性住種性呢﹖謂諸菩薩任六處差別,在這個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處差別上,許名眾生上的空性,由無始由一而一輾轉而來,這是還沒有經過道次第因緣上的滋潤,可是它隨時聽聞,便能增長,這是由法性所得,稱為自性住種性。所以,我們本自具有無漏種子,但是還要薰習它。接著說「習所成性種性」,謂由前自性住種性串習,然後依道次第因緣滋潤,這個無漏種子,這個善根所得,稱為習所成性種性。

《瑜伽師地論》裡《聲聞地》云:「由彼種子,未能生果,未習成果,故名為細。若已習成果,爾時種性,若種若果,俱說為粗。」

由彼種子,這個種子是無漏種子,還沒有串習生果,未習道次第成果,故名為細分,這個細分又名「自性住種性」。假若這個種子已經串習,已經增長成果,爾時這個種性,若種若果,將其合為一,俱說為粗,這個粗分就是「習所成性種性」。

那麼,這兩個種性有什麼意義呢﹖我們引《寶性論》來說明。

《寶性論》云:「依二種種性,許得佛三身,由初而得佛初身,由後而得後二。」

這裡說,依二種種性,許得佛三身,由初(自性諸種性)而得佛初身(佛的法身),由後(習所成性種性)而得後二(報身和化身)。我們知道法身的親因是空性,報化二身的親因是菩提心所攝的六度萬行。因此,「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就必須種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善根,既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大乘法,那麼,要種下什麼因呢﹖一定要是菩提心!

接下來我們來解釋福德,不得以少善根福德,「福德」又怎麼解釋呢﹖我們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208頁第一行:

《入行論》說:「大力及重惡,非大菩提心,餘善何能映」。又云,「此如劫火,一剎那定能燒毀諸罪惡」。

大力及重惡,這些惡業都會讓我們墮惡趣,除了世俗菩提心,其他的善都沒有辦法剷除,不論修無常、修苦諦,這都沒有辦法剷除,也不能壓伏。此菩提心如劫末之火,劫末之火一刹那可以將山河大地燒得連微塵都沒有,同樣道理,菩提心可以將我們墮惡趣的惡業燒得不留痕跡。

為何要引用《入行論》來說明﹖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障礙我們往生﹖是不是我們的業障﹖如果將我們的業障盡除,尤其是將我們的根本重罪盡除,就是以生起菩提心最強了。我們捫心自問,事實上,在沒有學習佛法以前,我們無意間造了很多惡業,最簡單的來說,我們喜歡殺螞蟻,而且是一時頓殺多生,這以業果來說是重業,而且我們在殺蟑螂時還咬牙切齒,以瞋心造殺業,這種惡業以業果來說,都是很強的,若是不懺悔,臨終業力一現,什麼都來不及了。就如《俱舍論》所說,「重近串習」,所謂「重近」,因為是重業,所以先感果。

以上是以剷除惡業來說明,再以累積福德來說明。

《寶蘊經》:「較三千界一切有情,各建佛塔,量等須彌,於此諸塔,復經微塵沙數之劫,以一切種可供養事,承事供養,若諸菩薩不離一切智心,僅散一華,其福極多。」

比較三千界一切的有情,他們都不是菩薩,每一位都建佛塔,高如須彌山。然後又於此諸塔經微塵沙數劫,以一切種類可以承事供養的而供養,這樣所積的福是不是很多﹖但是,假若一位菩薩不離一切智心(菩提心),僅散一華,其福極多,比前者還要極多。試想,我們窮其一生不吃飯,將賺的錢都用來蓋佛寺,也蓋不到須彌山那麼高,是不是﹖微塵沙數劫都那樣承事供養,這拿來對比我們,我們這一生最多活一百歲。這是經上所說的。所以,以累積福德來說,菩提心是不是很殊勝﹖

《般若經》:「無論通達空性,即為人說一句空性,或聽人說空性,其功德遠勝於以等同大海水滴之七寶,持供十方如來諸佛。」

我們終其一生再怎麼賺也賺不了這麼多。對不對?但是,我們還有機會學習經論發菩提心、學習空性。以累積福德而言,不論從菩提心來看,或從空性來看,如何累積最為殊勝,這都是引經典而來證明。

接著,往生極樂的淨土法門有淨土三經,我們以兩部來說明。首先,在講這個道理之前,我們知道,宣揚佛法,有了義與不了義之講。我們必須「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語就是佛陀說的法,對於佛陀所說的語言,我們要理解其中涵義。還必須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在了義與不了義當中,屬於不了義的部分還可以分,分為佛陀所說的可以以語言直接來承許,例如說有為法無常,這一定可以承許。還有一種,是語言不可以直接承許的,例如在《未生怨王經》,未生怨王殺了父母親,他去見佛陀,佛陀跟他說:「父母應殺」,這是不能以字面承許的。因此,佛陀講法有四種義趣,這四種義趣,我們要瞭解,這部分我們會再從《現觀莊嚴論》中引出來探討。

首先,往生極樂淨土法門有淨土三經,我們以其中兩部先來作說明。

《阿彌陀經》:「舍利弗,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往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如上說,只要執持名號,一天兩天乃至一句,都可以往生。

《佛說無量壽經》:「其上輩者,捨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其上輩者就是上品,上品又分為上、中、下。捨家棄欲而作沙門,意指出家。

「佛告阿難,其中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持沙門,懸繒燃燈,散花、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其中輩者,有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雖不能行作沙門,意指雖然不能出家大修功德。

「佛告阿難,其下輩者,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心專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

其下輩者,包括邊地。假使不能作諸功德,意指前二所說都沒辦法做了。

我們來討論,若是以字面來說,《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這二部經不是相違背嗎﹖一說不得少善根乃至一句佛號就能往生,一又說不得少善根,必須發菩提心念佛往生。可是,佛陀講法不會相違背,所以,我們就不能依文解義。《現觀莊嚴論》對於佛陀說的經,有進一步的說明。

《現觀莊嚴論》:佛講經有了義、不了義經。不了義經又可區分為「堪能任許如實語之經」,與「不堪任許唯如實語之經」。

「堪能任許如實語之經」:例如說無常,一切有為法皆無常,或者說種如是因感得如是果。另一類「不堪任許唯如實語」,就引彌勒菩薩所著的《莊嚴經論》。

《莊嚴經論》:「1平等性2別義,再者為3別時,4彼有情意樂,應知四意趣。」

1.平等性:佛陀講經有平等性,佛陀說有些人對於有一類國土產生仰往,對其他國土就會產生排斥。佛講一切諸佛國土平等。

2.別意:例如《未生怨王經》云:「父母應逆殺,若誅王淨二,隨行及親眷,彼人得清淨」。父母應殺:父是代表愛支,母是代表十二因緣的有支。若誅王盡惡:這個國王是染汙的識體,是第三支。盡二:是清淨掉見取見與戒禁取見。隨行及眷屬:隨行是輪迴所攝有漏的眼等六處,親屬是輪迴所攝的外六處。不論是內六處外六處,種子皆是由業煩惱所生,這些都要遮除掉,對治以後彼能得清淨。所以,有這樣的意趣,不能如言直譯。

3.別時:「意指弟子當來之時當生往生淨土,而說若求願往生即得立生淨土之經」。不僅僅只有發願、只有念佛而已,別時意指,當以必須將來生起善根,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當你發願往生,去累積善根的時候,這是別時意趣。還有一種4.彼有情意樂。

因此,由《現觀莊嚴論》來說明《阿彌陀經》和《佛說無量壽經》其中的了義與不了義。《佛說無量壽經》才可以如言而取。如果我們不分辨了不了義,只說一念就可往生的話,是會有問題的。引這些經典以及《現觀莊嚴論》來比較,就會比較情楚了﹗由上面所舉的經典內涵,亦可以了解到《阿彌陀經》所說的是:一心不亂念佛,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佛說無量壽經》是說:發菩提心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由這二部經來看:如果我們能夠發菩提心,專注念佛,那當然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能夠如此的原因,是臨終時,依著菩提心的善業力很強,那時要專注的念佛往生,是沒問題的。若是由菩提心的業力所攝,即使我們不念,也一定會往生。

試想,發了菩提心而念佛,一百個人念,有沒有一個不會往生﹖不會的。經上是這樣說的。但是,假若不發菩提心念佛,一百個人念,會全部去嗎﹖那就不一定了。假若我是不一定往生的那一個,將情何以堪呢﹖這裡是由於大家一再的提問,所以如此來作個解釋。我們在瞭解之後,更應當宣揚印光大師所說的,應該萬修萬人去,以了義的去宣揚,發菩提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

也可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上冊313頁:
『因知念死,於死後一切準備已齊,等於功成圓滿。故上者死時心生歡喜,中者無苦無悔,以去則去耳,毫無所慊慊,下者亦無畏懼。昔隆多喇嘛入滅前,有云:「今晨我尚存,猶是龍鍾叟,今夕我死後,乃為光明身。」隆多預知死期,且知示寂後,生北方天王天。吾人若能如彼,或生淨土,或生兜率陀天,豈不遠勝五濁惡世乎。有對於生淨土事,謂無把握者,實則確有把握,只在出離心與大悲心,而此二心即根於念死,如依道次修行,即不願生淨土,亦必往生。』

這段的意思是說,假若有念死無常、出離心等的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昔恰卡瓦一生發願,入地獄代有情受苦,臨終見淨土現前,強拂不去。謂侍者曰,我心堅因何不能如願?侍者問之。答曰,我平昔發願往地獄代眾生受苦,今乃現淨土相,寧能敷我願乎!」

依這公案,我們可以將上面所說的作思惟:到底要如何修會比較好﹖就可以生起決定了。

法尊法師告誡我們,修行不要討便宜。但是總會有人心想:「不生菩提心總有邊地吧﹖」,這個思想就很奇怪了,甚至會說:「你修的菩提心和我修的菩提心不一樣。你的菩提心比較嚴格,我的菩提心比較鬆散。」,假若如此,是否成佛也有嚴格的佛與鬆散的佛呢﹖這都是我們要警悌的想法。生起菩提心的教授,從佛世尊所留下來的唯有二法門:其一即「七支因果」;其二即是「自他相換」,此二修行的教授,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有非常詳盡的解說,假設沒有修這二支,依我的老師之教誡,均不可能生起菩提心。

再者,印光大師和廣欽老和尚,都一直告誡我們要老實念佛,什麼是老實呢﹖這個我們也要進一步的清楚。我們剛才講《阿彌陀經》念佛往生,《佛說無量壽經》說發菩提心念佛往生。由此可見,你要往生極樂世界不僅僅是念佛,我們還要思考,是什麼障礙我往生﹖是我們的惡業,而我們的惡業是從煩惱來。因此,能否老實念佛,是指我們有沒有調伏煩惱,這才是老實,而不是只有嘴巴念佛就是老實。

有人說一邊念佛一邊煮飯,是一心不亂,是老實﹖若以佛學名相,這是「現而不悟」。例如,當我們兩個人在講話,我們也會聽到旁邊的聲音,但是你的心沒有趣入,這是「現而不悟」。以量學來說,這是「非量」,假若非量都可以往生,這就有問題了。邊炒菜邊念阿彌陀佛,這是「現而不悟」,若是專注念佛一心不亂,絕對沒有辦法炒菜,真的專注就不可能一心二用。假若一心可以二用,初地菩薩就可以一個心識緣勝義諦與世俗諦了,不就跟佛陀一樣了﹖所以,一心不亂,是你對於佛號專注在那裏,不會再起第二個念頭。而不是炒什麼青菜,加鹽巴…等等,除非我們是佛了。這是由於對「心所法」的不瞭解,而誤解意趣了。在《解深密經》說,何謂定﹖一心不亂是定,於其所緣境不亂。若不亂的話,心只能專注於一境,如何有可能緣第二個。除了佛以外,十地菩薩都不有可能的。

從頭到尾,我沒有說不要念佛,更沒有誹謗淨土法門,因為《佛說無量壽經》說,發菩提心一定去。再說,淨土法門是佛所說的殊聖法門,有何好貶低的,而不是說誰學了《菩提道次第》就貶斥淨土法門,若是如此,那麼你一定不會往生,甚至會墮落三惡道。有些人學習了《菩提道次第》或其他法門,就自認很殊勝而貶斥淨土法門,事實上,這是連《菩提道次第》的內涵、經論的內涵都沒有學習到﹗

希望這樣的回答,能解答你們的疑問,並且對你們有幫助。一定要正確的學習經論,並且生起菩提心,老實調煩惱、老實念佛,往生淨土。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