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世間語言詮釋佛法的弊病:增長遍計執。例如:比較【自他相換】與【同理心】,由於心識顯現不同,所造就不同。

(一)、
用世間語言詮釋佛法的弊病:增長遍計執。例如:比較【自他相換】與【同理心】,由於心識顯現不同,所造就不同。

(問:我們有這樣學習過,或許還能略懂師父說的,可是有不少人並不理解,若是體悟錯誤,不就很可惜了?)譬如對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一句,「夢幻泡影」在我們的心識會產生一個「那是假的」的認知,在你的心識上如果將有為法認知為假的,那你就不會重視因果了,這就是體悟錯誤。這就是,依止善知識的重要性。我們說要跳出輪迴、要從無明的睡眠中醒來…等,如果你的見解沒有改變,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所謂「五度如盲,智慧如眼」。福慧能雙修是最好,若是福慧不能兼修,那麼寧可修慧。所謂慧,總說就是見解。見解又分為,勝義諦之決擇及世俗諦之決擇。就世俗諦的決擇而言,就牽涉到生活上任何一點一滴的決擇。

(問:我們現在是在學習空正見,讓空正見影響我們的習氣嗎?)以佛法的解釋來說,習氣還不會引導我們輪迴,例如以應成派來說,習氣有,顯現為實有的習氣以及耽著為實有的習氣,引導我們輪迴的是,耽著實有的這一分。耽著為實有,又分為「俱生執」及「遍計執」。

由此所要引申探討的是,在學習佛法上,必須就佛法的字義去理解,如果你樂於以一般世間的言語詞彙去解釋佛法,那麼,你的遍計執將會越來越重,如此與解脫是相背道。這也就是剛才提醒各位,當你閱讀翻譯成中文的各種佛法書籍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越看遍計執越重,為何這麼說?所謂遍計,是依錯誤的理由而遍計。

例如對於菩提心,一般會認為就是作善事,這就是增長遍計執,因為你解釋的理由錯誤。又譬如,有人將寂天菩薩《入行論》所教授的「自他相換」錯解為「同理心」。寂天菩薩於《入行論》所教授之自他相換,對於慈悲定義,所謂慈「給予樂及樂因」,所謂悲「拔除苦及苦因」,對此自他相換,你必須經由正確的次第學習去理解,讓自己在心識上能夠深入有情的樂及樂因、苦及苦因,並且理解一切苦樂、一切存在,都是「唯名言假立」,因而能證成有情身心之上的痛苦與自己的樂相換,由於唯名言假立所以能夠自他相換。在修自他相換的理路中提到,我們會認為身體是我的、他人的身體是他的,他的苦與我的苦有什麼關係?理路中破除,你的身體是你的嗎?並不是,是父母的,是父母的精血而你的意識去執取而已,所以身體並不是你的。既然身體不是你的,你卻可以執為我而愛執自己,他人的身體也不是你的,為什麼不能愛執呢?經由理路證明是可以。如此將空正見與廣行會通而修自他相換,這在心識上所顯現產生的,比較一般所說「同理心」會是一樣嗎?所謂同理心,是見到有情受到痛苦深覺不捨,如此所見的痛苦,是屬於外相,並沒有深入緣起。因此,若說「自他相換」與「同理心」一樣,這是錯誤,因為心識上的顯現就是不同。既然心識的顯現不同,所造當然就不同。

我們之所以沒辦法修自他相換,是因為執為實有,由於執實,所以認為這是我的身體、那是他的身體,兩者毫不相關。也就是說,我這實有的身體、他那實有的身體絲毫不相關。可是,所謂我的身體是如何而有?是父精母血而意識執取為「我的」。父精母血是你的嗎?並不是,是父母親的,既然是父母他方面的而你能執取為自己的,那麼,他人的你也可以認為是自己的而愛他啊?為何不能?同樣都是他人的。為何對他的身體你卻不能這樣愛他?理路証明是可以的。有了這樣的認知以後,接下來再攝入眾生被煩惱所束縛等等理路,如此而修自他相換會跟同理心一樣嗎?你要想,同理心的心識所現是什麼?自他相換的心識所現是什麼?這兩者的心識有很大的差別。一般由於對佛法「自他相換」的涵義沒有學習理解清楚,於是認為佛法所說的慈悲就是同理心,這是錯解了。同理心所說的,並沒有談到「唯名言假立」,也沒有談到,拔除輪迴的苦及苦因、給予樂及樂因,所訴求的只是,見到他人外相上的痛苦於心不忍付諸幫助而已,這是一般人的側憫之心,相較於佛法所說的慈悲正確函義相差太遠。

(問:可是自己被打會痛,他人被打我不覺得痛?)你自己被打會痛,你認為,這個痛是實有的或是唯名假立?這個痛一定是很實有,對不對?這是執為實有的心識。由於執實有的心識,所以你認為他歸他、我歸我。一樣道理,若是實有則各別不相干,你認為臉上實有的痛,但是,臉跟手並不一樣,那麼手無需除療臉上之痛,推之,手與腳各各實有,手也無須醫療腳痛,因為實有各別不相干。若如此,則年輕時不需要為老時計謀,早上不需為下午,因為早上的我和下午的我不一樣。

(問:同理心與自他相換的覺受差別在哪裡?)就覺受而言,都是樂受,但是引生樂受的理由不同,由於引生樂受的因不同,所以完成的業力也就不同。這很重要。例如,我喝咖啡有樂受,我看到一個人很可憐幫忙他也有樂受,同樣是樂受,但是兩者所感的果卻有差別。由於生起樂受的所依不同,所以所感的果也就不同。你們要去體悟細細分析那個覺受,由於引起覺受的理由、因緣不同,所感的果就不同。

(二)、
莫用相似語解釋佛法,避免錯誤知見薰染種子。
舉例:(1)慈悲心無差別嗎? (2)我執的執取還是有差別。

為何會輪迴?因為無明。所謂無明,就是執為實有,如果要解脫輪迴,不對治執為實有是絕對不可能。因此我們知道,善知識對於我們的指導,一定是依著經教而教授,讓我們體悟到,即使這一世沒有跳出輪迴,也要在意識種下解脫輪迴的種子,我們依著這個種子不厭其煩的加以滋潤,也就是不斷的學習,讓這個種子未來世能早日發芽。

由此引申,所以在學習上一定要特別注意,對於我們原先學習的正確見解,假若你又加以其他的作解釋,這會污染見解,未來式解脫的種子要發芽就會很困難,這一點很重要。為何需要說明這一點呢?星期六有人帶來一本經由翻譯的佛法書籍,講法者是以英文講說,然後再加以翻譯成中文,或許是因為翻譯者本身的程度問題,裡面說到「慈悲是沒什麼差別的」,對此你們認為呢?慈悲有沒有差別?事實上是有的。

我能理解,市面上有不少佛法書籍,由於種種因素,難免會運用世間人的一般辭彙或相似言詞,試圖以此而詮解法義,關於這一點,我必須提醒你們,要有適當的界限,這在我們學習上也是必須如此,或許剛開始學習時,會以一些自己覺得比較容易體悟、淺顯的言詞去作理解,這是難免,但是當你慢慢學習深入,對於佛法字義上的理解與表達能力,就要更加細膩而且非常嚴謹。

如剛才所說「慈悲沒什麼差別」,事實上慈與悲是有差別,我們從學習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得知,修菩提心「七支因果」的次第安排上要先修悅意之慈,然後再修拔苦之悲。以「七支因果」的次第來說,第一支要先修知母、接著第二支修念恩、第三支修報恩,之所以要先修這三支,是要讓我們生起第四支悅意之慈,何謂悅意?就是內心非常願意、歡喜,對有情如同對自己的有恩母親一般,非常願意付出。接著才修拔苦之悲。對於慈悲的細膩差別,可以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

由此我們可以再進一步討論,比較對於母親的付出及對兒女的付出,兩者有沒有差別?也是有的。兒女若有需要,只要是對兒女有好處、或是兒女想要的,都盡全力給予,可是對於父母親的需要呢?那就不一定,或許可能會減半,是不是?如果說修這一些都沒有差別,為何修七支因果的念恩,是念母恩而不是念兒女恩?這都是可以討論的。難道你們不覺思惟母恩與思惟兒女恩有很大的差別嗎?對我們而言母親當然是有恩,懷胎十個月走路、吃飯、穿衣服都是為了保護胎兒,等等這些恩德一想起內心就會很不忍,所以對於母親的痛苦我們會很想去拔除。可是很奇怪,為什麼當兒女有需求時,我們會不假思索就給,而對於母親的需要,卻會在內心稍稍算盤一下?

這就是在我們的心識,對於「我的母親」及「我的兒女」,心識上的執取還是有差別。例如左手與右手,假設你是左撇子,因為犯了罪要被斷一支手,你會選擇斷哪一支?一定選擇功能上比較無用的那支,對不對?所以,由我執所引生的我愛執還是有差別,我們對於自己身體的愛執,還是有差別,功用好的就留下,功用差的就捨出去。同樣道理,對兒女的心識也一樣,因為兒女是你懷胎十個月所生,等同你的肉一樣,所以比較我的執取與我的父母親,就執取來說是有差別。當「我的」執取越強,相對的,要給予就很容易,因為你給予他等同給自己一般。

這就是我經常提醒各位,在修行上,必須注意心識的作用差別。假若你認為修慈、悲沒有差別,那麼你所修的將會很籠統,而對於各類的佛法書籍,如果你沒有具備很細膩的教理基礎,將會理解的很籠統。

(三)、
為何細膩學習及思惟理路,對我們的修行、修慈悲、修菩提心有幫助﹖
師父開示:若沒有細膩學習並且思惟理路,修行的生活都在「十根本煩惱」。清楚我們身心之上的「十根本煩惱」嗎?清楚生死輪迴的根本是什麼嗎?修行的主軸要掌握好。

經由正確學習我們得知,修菩提心的傳承只有兩支,一是「七支因果」,一是「自他相換」。關於七支因果要怎麼修,其中的細膩次第必須要學懂。第一支知母,第二支念恩,第三支報恩,第四支慈,第五支悲,第六支增上意樂,第七支菩提心,這一定要細膩學習。例如,為何第一支是安立「知母」,是知母恩而不是知父恩?並且試想,當我們將知母恩修起來,對於母親的恩德我們會不會又落入貪?這是很難說的,如果你有兒女會不會對兒女起貪?很容易對不對?但佛陀說,對眷屬不要起貪,那該怎麼辦?所以,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都要學習理解清楚,否則修行如何能正確。

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21頁,倒數第5行﹕「其悲生量者。《修次初篇》云:「若時猶如可意愛子,身不安樂,如是亦於一切有情,欲淨其苦,此悲行相任運而轉,性相應轉。爾時即是悲心圓滿,得大悲名。」。

所謂「愛子」是獨子的意思,這裡說對自己的愛子去修,現在請問你們,對自己的獨子是不是很容易起貪?可是,佛陀為何教授我們如此修呢?所以這是需要探討。接下來,如果沒有兒女的呢?要怎麼修?所以,修慈悲、修菩提心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容易,首先,要將其中的理路細膩確立清楚,否則會修錯,越修越貪。因此在學習上,必須細細的按次第學習,一定要先將下士道、中士道學懂了以後,再學習上士道,因為這其中牽涉很多。

就例如我剛才提到,當修知母時,不能讓自己起貪,這要怎麼修?例如,有人想到自己的母親痛哭流涕,以為自己修對了,結果卻是內心的貪著,是修錯了。但是,就總的的來說,如果想到母親從小對自己那麼好,將一生的生命精華都耗盡,結果卻要去輪迴,想到如此痛哭流涕,這又不一樣了,如此才是正確。所以,其中的理路要細膩確立清楚,否則很容易會修錯。同樣道理,你們去作善事,如果沒有正確的細膩學習經論,並且不懂將所學習的教理加以運用,只是做善事而已,如此是會越作越貪、越修越貪,而你自己卻完全沒有察覺。因此,重點在於,對於經論上教理的理路,我們都必須細細的學習,並且加以思惟運用。

就例如,要知道自己是不是起貪,首先就必須能夠了解貪的行相?而貪的行相,就牽涉到下士道「深信業果」所說的貪,以及中士道所說「貪、瞋、癡、慢、疑」及根本薩迦耶見所引生出「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等十根本煩惱,對於這一些行相都要學懂,如果連這一些都沒有學懂,要如何修行呢?難道我們可以依自己的想法去修?如果,我們的認知是正確,為何還深受輪迴苦呢?假若對於這一些都沒有學懂,我們的生活都完全在十根本煩惱之內,這十根本煩惱就如同我們的身根,遍滿我們的身根。由此來說明,學習佛法絕對不能以含糊的方式而學習。

再說,所謂貪,是對自身與事物起歡喜心內心貪著不放,例如對金錢財富,可是,我們對佛陀那麼景仰,也會起歡喜心,對有情修慈悲也會起歡喜心,那麼,對佛陀、修慈悲的這種歡喜心,和貪心有沒有麼差別呢?這是不是需要釐清楚?若沒有釐清楚,如何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否正確。再請問,以前有沒有這樣思考過?說實在話,如果沒有將教理經過細膩的探討與思辨,雖說修行要在心識上修,但要如何能成辦?經論上所說,完全都是談我們的身心,什麼是貪、什麼是瞋、什麼是愚癡?對於這些我們要能理解清楚,當理解清楚之後,才能在自己的身心之上察覺其存在,接下來才有辦法修。

再說,愚癡跟「我見」有何差別?我們說愚癡是生死的根本,然後又有「薩迦耶見」,還有「我見」,這一些有何區別?是不是需要理解清楚?還有,再加上十二因緣第一支「無明」,這其中,到底哪一個才是生死的根?這一定要透過學習確立清楚。若沒有建立清楚,修行如何走下去?也就是說,你怎麼走修行的路呢?所謂修是要將煩惱調伏,所謂解脫是要跳出輪迴的根本,那麼,根本是什麼?要跳出輪迴的根本,一定是將生死的根本一點一滴慢慢砍斷,砍盡了就解脫,那麼,請問我們自己,認識它了嗎?認識生死輪迴的根本嗎?我們在佛門裡也有不少時間了吧?對於這一些都認識了嗎?若不認識,該反問自己,在做什麼呢?以此而警惕自己,修行的主軸要掌握好。

例如,為了煮飯菜到市場去買菜,結果逛了一大圈,卻什麼都沒買就回家,這是在作什麼呢?奇怪!繞了一大圈回來,錢都花完了,卻沒有買菜?這意思是說,對於自己的目的是什麼,要掌握好。譬喻一個故事,以前有位老農夫,想到了就跟太太說要去插秧,今天一定要作這件事。結果,一騎摩托車出去,發現摩托車還沒有加油所以去加油,加油時遇到老朋友,談到前幾天所採的烏龍茶很好,所以又去朋友家泡茶,泡完茶之後,在路上遇到演布袋戲,覺得很好看所以又去看戲,最後傍晚回家,太太問他,你插秧了嗎?沒有!

你們知道這個意思嗎?在人生當中,有很多事是你忙不完的,重點要掌握好。一樣道理,你們到佛門當中也有很多事情需要忙碌,就如你們剛才所說,有時會忙碌到令人睡不著覺,但是,除了忙碌累積福德之外,你生死的根本抓住了沒有?這要注意!若不注意,我們會在修行當中將生命忙碌怠盡,當真的面對死亡時,卻不知該如何?「唉,不知道,唸個咒語好了!」忙碌了一生,結果當面臨死亡時卻只有這樣,你們覺得呢?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