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解門」與「行門」?

[1]師父開示:解門與行門是「體性一、反體異」,由於名言的表達不同,說此是解門、此是行門。學習很多經教,卻不運用於轉化煩惱、轉苦為樂,如此並非解門。念佛、打坐、拜佛等等行持,如果不在心識下功夫,也不成行門。

解門與行門是一體兩面的事,若以佛法用辭來說,是「體性一、反體異」,也就是「遮一品之異」。

為何是體性一?因為,你所學習、所理解的經教,如果沒有運用在心識上轉化錯誤的認知,如此便是解門的沒有運用於行持上。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你所學習理解的經教,如果沒有運用於轉化錯誤的識體、調煩惱,如此的解門也是錯誤。因此,站在解門而言,經由學習理解之後,能夠訓練正確見解、能夠調伏煩惱、轉化錯誤心識,若能如此,即可說,是解門也是行門。

有不少人認為,解門是學習了解,行門是打坐、拜佛等等,兩者好似沒有絲毫相關性,事實上,這樣的認為是錯誤。如果你的行門打坐、拜佛等等不是在於調伏煩惱、轉化錯誤的心識,如此的修行是有過失的。譬如,打坐不是為了將錯亂識轉變為正確的識體,這樣的打坐不僅不成解門,連行門也談不上,為什麼?因為打坐共外道,外道也打坐。如果打坐的動機不在於轉化心識,以最粗淺的來說,必須調惡心為善心,甚至以解脫輪迴生死來說,必須遮除無明轉為明,如果你打坐的意圖動機不是如此,單以外相的打坐就認為是行門,這以佛法的道理來說,並不是行門的正確涵義,因為這樣的行門,對於修心完全沒有幫助。

如果只是一直拜佛,並沒有將所學習的經教運用於轉化心識,如此不成行門。譬如禪門所說「罪從心起將心懺」,說的是,修行必須在心上下功夫,我們要剷除惡業必須從心識上下功夫,要開悟現證空性,也必須從心識上下功夫。就如紫柏大師所說:「如果不會拜佛,磕破了頭也沒有用。如果不會念佛,喊破了喉嚨也沒有用。」,含意是,修行上的種種行持,所下的功夫都是在心識上,而不是只在於外相。由此可以說明行門。

可是,行持要能用在心識上,這需要透過學習經教的理解而達到。透過學習經教而理解,如何的心識會導至墮三惡道、如何的心識是錯誤、如何的心識是趨向解脫等等,經由學習的理解之後,再進行轉化,若能如此學習理解並轉化,解門也是行門。所以,解門與行門是一體兩面的事,「體性一、反體異」,由於名言的表達不同,而說此是解門、此是行門,但本質是一樣的。

佛陀所說的法是為了讓眾生離苦得樂,因此,我們所學習理解的經教道理,必須運用於轉化煩惱、轉化錯誤的識體。如果學習很多經教,卻不運用於轉化煩惱、轉苦為樂,如此並非解門,這只能說是學習佛學知識而已。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的行持、念佛、打坐、拜佛等等不在心識下功夫,這也不成行門。你們思惟看看,這樣是不是比較合理?

(問︰一般說打坐、念佛、拜佛等等是行門,而學習經論是解門,為何師父卻說聽聞經論是行門,如何理解?) 我們學習經、學習論、學習律學,是要運用於遮止身、口造惡業,進一步將造惡之心轉為造善之心,乃至將執為實有的心識斷除,轉無明為明,也就是將輪迴的心識轉為解脫的心識,我們學習經論是要運用在這一方面,如此來說,學習經論難道不是行門嗎?如果聽聞經教不是行門,可以以一個例子而破除:智者大師看法華經的同時並沒有拜佛,結果卻入了法華三昧,難道這不是行門嗎?所以,解門與行門的重點,是在於你的心識有沒有轉化,而不是單就外相而論斷。

是沒有錯,我們理解經教之後在心識下功夫這樣還不夠,還需要藉由外相的修習打坐、拜懺、念佛等等來相輔相成,但是,主要的是轉化心識,至於打坐、念佛、拜佛等等是輔助,假若心識沒有轉化,即使你拜佛將頭瞌破了也是沒有用、喊破了喉嚨念佛也是沒有用。所以,解門與行門,在名言上的表達不同,但本質是一。例如,虛雲老和尚在過堂時摔破了碗而開悟,請問,如果你單從外相就認為是行門,那麼摔破碗是行門嗎?這是不合理的。以禪門來說,「拿碗的是誰?」,虛雲老和尚一直專注於心識下功夫,由於專注沒有留意手中的碗,摔破的那一刻證悟了,因此而說是行門,為何摔破碗是行門?因為心識所攝。單就摔破碗而言,不是行門;若會用心,摔破碗是行門。

又譬如楞嚴經所說的二十五種修,即使洗澡都能開悟,如果我們不會將所學的教理在心識上運用,僅僅從外相就認為是行門,難道洗澡是行門嗎?誰都會洗澡,不是嗎?然而每個洗澡的人都開悟嗎?並非是如此。但是,如果你能將所學的教理在心識上下功夫,那麼,洗澡也是行門。

總之,行門是將所學的教理在心識上下功夫,如果廣學經論,卻沒有運用於心識上下功夫,不要說行門,連解門也不成

[2]師父開示:
異:1.相違之異 2.相關之異 3.因果之異。
觀待內涵︰解門與行門,相關之異。
觀待次第︰解門與行門,因果之異。
「解行並重」,是以轉化心識、調煩惱為主。

(問:為何師父說,解門與行門,事實上與聞、思、修是一樣?) 我們在上學期說明過,解門行門與聞、思、修是一樣。如果單以聞思修的「修」而言,是指「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一定是達到初禪未到地定。修有總相與差別相。就總相來說,聞也是修,思也是修,修所成慧一定是修。差別相,就是別別而修。

因此,關於修,要正確廣義的理解,不能只侷限於修所成慧。總的來說,「修」是要改變我們的心識,將我們的心識,經由學習佛法而逐步改變,漸次的趨向解脫成佛。我們從聽聞佛法而開始,然後進而轉變見解,當見解轉變時,我們的內心也會隨之轉變,如此不是修嗎?經由聽聞佛法,轉變我們的見解與心識,並且透過思惟力堅固它,如此是修。並且由於聞思的關係,強化了轉化心識的能力,以致於將來能達到修所成慧。

所以,就總相來說,聞思修都是修,並非聞思不是修,修所成慧才是修,並非如此。當然,如果以聞思修的「修」個別而言,當然是指「修所成慧」,那麼,聞思不一定是修所成慧了,這樣可以理解嗎?可是就另一個角度而言,要達到修所成慧,如果沒有經由聞思,那是不可能達到。所以,在我們的認知裡,不能將「聞、思」與「修」認為是不相干之異。

何謂異?在內心的顯現不同。如《宗義寶鬘》所說:『非個別個別的法,就是「一」的定義,例如:瓶子(是一)。個別個別的法,就是「異」的定義。』

異有三種:

(一)相違之異:例如瓶子與柱子。瓶子與柱子在內心的顯現不同,而且找不到共同的事例,兩者之間也沒有因生果的關係,所以是,絕對相違之異。

(二)相關之異:例如無常與所知(存在的法),顯現無常、顯現所知,兩個所顯現的是不同,但是有共同的事例,例如杯子,杯子是無常也是所知。

(三)因果之異:例如種子與苗芽,苗芽是種子所生,所以是因果關係的異,但是,種子與苗芽兩者在內心的顯現是不同。

為何需要理解這些呢?因為,解門與行門,在內心所顯現的是不同,但是,解門與行門屬於哪一種異呢?

(一)觀待次第而言:是屬於「因果之異」。因為無「解」就無「行」。

(二)觀待內涵而言:是屬於「相關之異」。聞、思、修,經由學習所理解的教理是要運用於行持上,任何行持都是以調煩惱、轉化心識為主。

就修習內涵來說,解門與行門是屬於「相關之異」。所謂相關,即是遮掉一個另一個就沒有,例如遮掉無常,所知就沒有。同樣的,將解門遮掉行門也就沒有,因為「解」是以調煩惱、轉化心識為主,「行」也是以調煩惱、轉化心識為主,所以兩者是屬於相關。但就觀待次第而言,屬於「因果之異」,要有「行」一定要先有「解」。因此,所謂「解行並重」,是以調煩惱、轉化心識為主。

現階段有不少人,將「解、行」認知為相違之異,認為二者是完全不同,毫無相關。例如我們時常聽到:「你學那麼多了,你還要在行門下功夫啊!你學那麼多了,做給我看啊!」,我們加以思考,是如何的心識認知角度將如此的言語說出,是不是將「解、行」斷然切割,認為解、行全然不同?這要注意!

以內涵來說,打坐、念佛是要以調煩惱、斷煩惱為主。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先了解是什麼障礙我們往生?是煩惱。如果將煩惱調伏了,一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參禪也是為了證空性開悟而將煩惱斷掉。因此,就解、行的根本意趣來說,不論念佛、不論參禪等等,都是以調煩惱及斷煩惱為主。煩惱障礙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煩惱及業引我們生死輪迴,如果不以調煩惱、斷煩惱為主,就不成行門了。因此,以內涵來說,不能將解門與行門認為是「相違之異」,若是說成相違之異,則是謗法。「學那麼多,你做給我看」這是不是將解、行認為完全無關之心識所推動的言說?這我們要注意。

解、行是屬於相關之異,進一步來說是「一體迴遮為異」,也就是,遮掉一個另一個也沒有。以無常與所作來說,將無常遮掉就沒有所作,譬如,將杯子的無常遮掉也就沒有杯子,同樣的,將杯子遮掉亦沒有杯子的無常。以迴遮為異的相屬性來說,就解、行的內涵而言,共同的事例是調煩惱,因此,將「解」遮掉也就有沒有「行」,兩者是相關性,不是絕對相違之異。所謂一體,是有相關性,雖然解門與行門在內心顯現是個別的,但是,其性質是有相關、是一體,所以是「一體迴遮為異」,也可說是「相關之異」。但是,若就次第來說,有「解」才有「行」,所以,是因生果的「因果之異」。

解門與行門絕對不是相違之異,如果將解門與行們說成相違之異,會染上謗法的惡業,當你的語言代表你的心識顯現時,這就牽涉到業果,若說:「你學了那麼多,不去作有什麼用?」,當下作此言說的心態是屬於哪一種?如果是將解門、行門認為相違之異,就要懺悔業障了!如果是相屬或因果之異,就沒有染犯。所以我經常提醒各位,對於修行,要注意自己內心所顯現的是什麼?不能依著自己的感覺去解釋佛法,這很容易產生過失!

(問:可是,當我們看到有人學習了很多經教卻不會調煩惱,很容易會說,學那麼多有什麼用?) 做此言說時,在你的心識上很容易認為是,多學習沒有用,在你的心識上,會變成認為聞思沒有用,若是如此,關於聞思修,你就是將解、行歸類為相違之異,那麼就要準備拜懺了。如果說:「學習佛法是為了調煩惱,你學習那麼多若不調煩惱,意義就不大。」這樣就沒有謗法之虞。

(問:如果是說,我們排了很多課,有解門、行門?) 當你做此言說時的心態,如果是將解、行認為相違之異,這就很危險,如果不是,而是認為相關或因果之異,這就沒有染犯。我們上了很多課,是要運用於調煩惱,安排了參禪,是為了實證所學,如此是有相關連,這就沒有染犯。如果你是認為將所學的擱置一旁,只需要好好參禪,那就變成相違之異,這有過失。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討論內容只是口舌之快、耍嘴皮而已,然而事實上,為何佛陀說,眾生起心動念都在造惡業?因為在我們的學習上,從不去清楚心識作用的情狀與問題,試著想想,如果都不釐清楚這些,業力如何能清淨?要如何修行呢?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