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系列文字(7篇)─如何才能建立業果正見,正見如何能不虧損?等七篇。

[1]如何才能建立業果正見,於業果生深忍信?正見如何能不虧損?

想要建立業果正見:
要理解因果的建立。
要理解三世因果續流的建立。
要清楚自己根對境的當下,由識體推動所造下的業力。

首先,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117頁,最後一行:「若於業果,或決定相,或無欺罔,獲定解者,是為一切內佛弟子所有正見,讚為一切白法根本。」

如果不能如理取捨善業及惡業所感的果,將無法遮除墮惡趣之因,縱然我們內心害怕墮三惡道,卻是無法斷掉墮惡趣的痛苦,所以,只是內心害怕,是無用的。例如迷路走在森林裡,內心非常害怕會被老虎吃掉,雖然內心充滿恐懼,但是只會站在原地發抖不動,這是無用的。一樣道理,我們害怕、不願意墮三惡道,只是產生害怕的心理有何用呢?我們必須想辨法。那麼,我們要如何出離三惡趣的苦呢?要運用思惟。

不墮三惡道及解脫輪迴最厲害的工具,就是思惟。我們依思惟而墮三惡道,依思惟建立輪迴生死,相對的,我們也可以依思惟建立解脫,以及佛國淨土。思惟是我們最厲害的工具。不願感果墮惡趣,必須依靠因位時的智慧決擇,假若在因位能如理決擇,就不會造下墮三惡道的業因,將來就不會感墮三惡道的惡果,這需要思惟。進一步來說,如果無法透過思惟決擇而轉化心識,僅僅只是從事持咒、念佛、拜佛等等各種行持,雖然如此是善業、有福報,但是由於對業果的如理取捨沒有轉換,結果還是一樣墮落。因此,在因位的時候,我們必須依賴著深細學習諸業果的道理,如此才能對業果生深忍信。

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上冊421頁,倒數第四行:「信業果之心,非人之所固有。倘屬固有,則成無因生矣。故對業果須講明其意,加以思惟,然後信心乃能生起。以此推之,念死及皈依等之必須詳說之理,亦同。」

中國古時的漢地,就有屬於當地宗教信仰的道教,道教也講因果,但是,他們所說的因果和佛法所說的因果,道理上是不同。例如,一般人聽到因果,會將因果認知為「顯現分」。所謂「顯現分」,就例如看到瓶子,瓶子是直接顯現過來,我們直接看到。但是「瓶子的因緣合和」我們能看到嗎?並不能,因為瓶子的因緣合和是「隱蔽分」。我們將因緣合和的因果誤認為「顯現分」,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而我們卻一談到因果就認為自己是懂的,事實上,因果是「隱蔽分」,而且是「極隱蔽分」,何謂極隱蔽分?唯有佛能如實見到,聖者、菩薩都無法如實見到,所以是極隱蔽分,是勝言量,也就是說,談到因果唯有相信佛,透過理路的決擇之後,唯有相信佛。

又,如果相信業果之心是本來固有,那麼,則成無因生。為何說是無因生?因為能相信業果,必須透過思惟以及依佛陀的勝言量為標準。而思惟,一定是透過分別心以理路而思惟,既然是以理路,所依的,就是依經教思惟而產生相信業果,是如此緣起而生、依著理由而生,怎麼會是本來就知道的呢?如果你認為本來就能了解,一聽到因果就能相信,以為這樣就是相信業果,事實上不然,如此是無因生。

例如沒有學習佛法的人也會講,我對你好,你就會對我好,這就是因果,我若討厭你,你就不會歡喜我,所以我討厭你是種下惡因,你對我不好是感惡果。這種因果任誰都會講,連外道也講,佛陀所說的因果道理是如此嗎?這未免將佛陀的教法看得太低劣了,但是,我們卻很容易將佛陀所說的因果道理認為僅是如此而已。佛陀所說的因果,是含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並且這含遍三世,是以我們的分別心而成立,如此深細的緣起因果法,並非如常人所說。

所以,對業果必須講明其意加以思惟,所謂講明其意,就是要依教依理思惟,並且在你的身心運用之後,才能生起真正的信解,以此推之,對於念死、皈依,也是必須依教依理思惟,才能生起信解。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的時候,他有顯現死嗎?並沒有,但是,透過所學習的教理推理,我們得知,他將來一定會死。所以,對於念死、皈依、無常等等,都是一樣,必須以理由推理而能認知。既然是以理由而推理,那麼要請問,你是以過去學習世間教育的認知為理由,還是以佛法呢?如果你是以過去學習世間教育的認知為理由,那麼,世間的教授跟佛一樣了?這是有過失的。所以必須依教依理思惟,才能生起信解。

再以戒律的「法、體、行、相」來說,聖人制教名為法。所謂聖人制教,就是證果位的佛所制,所以是依果立因,依著果位佛陀所制定的教法,在因位依法行持,從因位修到果位不會差錯。因此,我們必須學習教理,假若沒有學習教理,試想,你會以什麼作判斷?一定是以過去所學習的輪迴見解而判斷。你的所依只有兩種而已,一種是令你輪迴的見解,一是出離輪迴的佛法見解,請問,你要學習、依止哪一種?一定是依佛,因為佛已經是圓滿者,所以我們要依教依理而學習、決擇。

如果不好好的深細修學,只是熱衷各種外相上的行持而已,那麼,表示佛陀所說的經教對你而言,等同沒有幫助,雖然我們知道佛、菩薩不會做對有情無利益的事,但在我們的心裡卻不一定真的認可,由於不經常學習、思考,日久之後便會覺得經教不重要,雖然嘴巴講重要,但內心卻不然。就例如,我們嘴巴沒有說吃飯很重要,但是吃飯真的很重要,因為沒有吃飯會死;我們嘴巴說經論很重要,但內心卻不一定認為重要。為何會如此?因為沒有體悟,沒有經常思惟。當所學習的教理,在你的內心沒有起作用時,你不會認為經教很重要。總之,以上所說,這就是我們必須深學教理的道理所在。

但是,進一步來說,就目前的實際情形而言,一般人說及業果卻都跟外道一樣,尤其從表面來看,似乎是和外道所說的業因果是一樣的,然而事實上,這其中有很大的差異性,必須理解清楚!如果我們只是很簡單的說因果、因果,這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佛法所說的三世因果是比較難理解的,過去、現在、未來,因果是如何建立?續流是如何相續?這是比較難理解,而且是必須學習清楚的。

當我們一造業力,這業力要相續到下一世,是如何的相續?若是以唯識宗來說,當造下業力時,將來感果的業種子,會熏染在第八識「阿賴耶識」。若是以中觀宗而言,這業力會熏染在第六意識,然後帶到下一世。可是,並非所有的業力在下一世就會感果,因為就感果的時間來說,有所謂現法受、順生受、順後受三種差別情形。現法受就是這一生就感果。順生受就是下一世感果。順後受就是第三世以後。那麼,未感果的業力,甚至是無量劫以後感果的業力,是如何在感果前不消失?這一點就很難建立了,一般我們都會講因果、因果,但是,因果怎麼建立?這一世所種的因下一世感果,乃至下一世不感果而到未來世,這其中要如何去建立?這是比較難理解的。因此,以唯識宗來說,業力要在未來無量劫感果,一定要熏染在阿賴耶識上,因為阿賴耶識會一直延續到未來世不間斷。以中觀宗來說,是熏染在意識,當我們死亡時,意識會到下一世。但是,若要更細膩來說,為何唯識宗、中觀宗會作如此的各自承許?其中詳細差別又是如何?原因何在?也有待諸位去學習清楚。

所以,對於什麼是因果?建立在哪裡?就時間的過去、現在、未來而言,又是如何成立?以佛學所說,時間是不相應行法,要怎麼去成立?我們必須經由學習經論理解清楚,若是不清楚,要如何對業果正見產生深忍信解呢?若能清楚,將不難理解,業因果是依著我們的身心以及分別心而成立,推之,業果的成立牽涉到心識的問題,所以,業即是造作,心的造作。因此,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心識作進一步的理解。

當我們造惡業的時候,是什麼推動著我們造惡業?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182頁,倒數第二行:『說「由受緣生愛」者,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由是因緣,觸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異熟受用,若此二圓滿,即為受用圓滿。』。

所謂觸,是指我們的根與境產生識體的作用。當根對境的時候,會產生樂受、苦受,以及兩者皆無的捨受。若是由無明所推動,於樂受會起貪愛,不樂受會起瞋。為什麼要補充說明這個?因為要明白業果正見。我們造下苦因惡業,將來必定會感苦果;造了善因將來必會感樂果;種下解脫之因,將來感得解脫之果;種下成佛之因,將來感成佛之果。這一切全然是由業力做決定,因此,我們自己必須很清楚,根對境的當下,由識體推動所造下的業力是如何?

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1060頁,第七行:「俱生煩惱亦復依俱生無明執實境,如緣悅意實有境則生貪,緣不越意實有境則生瞋。亦即由執悅意不悅意為實有之力隨於彼境,由不如理作意而生起各種貪著行相之心。其心以為彼境於己可生各種利樂。推之,由執不悅意境為實有之力隨於彼境,起種種不如理分別而生瞋恨行相之心。貪煩惱執實有亦執悅意,二者不分。瞋煩惱執實有亦執不悅意境,二者不分。」。

俱生煩惱亦復依著俱生無明執實有之境。若是緣悅意順境產生樂受,又執境為實有,則會生貪。若是緣不悅意境產生苦受,又執境為實有,則會起瞋。亦即,由先執悅意或不悅意為實有之力,隨於彼境,再由不如理作意,而生起各種貪著行相之心。這樣的執實之心,以為實有的悅意境對自己可以生起各種利樂。推之,同樣的,先由執不悅意境為實有,所以於彼境,起種種的不如理分別,進而生起瞋恨行相之心。貪煩惱,執實有亦執悅意境,兩者分不開。瞋煩惱,執實有之境亦執不悅意之境,兩者分不開。

譬如,在現實生活中對於某一人,他是你的順境、你所喜悅的人,你的內心便會認為他是全然的一切都很好,找不到一絲過失。為何會如此?這是因為,你將悅意境執為實有,由於是悅意順境而且又執為實有,所以你會非理作意,他若是有一點點好處,你就會非理作意的擴大為百分之百完美。這就是我們識體的造作,也就是我剛才所提到,「根對境產生識體的作用」這一點你要很清楚。相反的,假若這個人是你不喜歡的,只要你一看到他,根對境的當下,一定會覺得他從頭到腳沒有一點是好,所以你起瞋、起排斥。試著想想,如果以這樣執實起貪著之心,或執實有起瞋之心而處理事情,會正確嗎?不可能會正確,因此,你當下就開始造惡業了。

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1062頁,第一行:「若不計境為實有,僅於悅不悅意境遂起貪瞋,無有是事。」

如果不將境執為實有,僅於悅意、不悅意境起貪瞋,是沒有這種事的。為何要引用這一段?聖者也有順境與不順境,但是聖者不執為實有。佛陀也有不順境,例如不聽話的弟子提婆答多,可是,佛陀不執為實有。但是,我們凡夫遇到不順境,會執為實有,並且馬上起瞋。由於執為實有,所以遇到順境馬上起貪,遇到不順境馬上起瞋,然後依著貪、瞋而處理、判斷事情,當下就開始造惡業。

菩提道次第廣論182頁,倒數第二行:『是從無明和合觸緣,所生之受而能生愛,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將此和剛才所說的配合起來。何謂無明?執為實有。由於執為實有,遇順境便起貪愛,遇不順境便起瞋。若沒有無明,就不會執為實有,遇順境就不會起貪,遇不順境就不會起瞋。所以論上說:「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舉這些讓大家理解,是因為我們所討論的問題:業果正見如何能建立?如何不虧損?當下所種的善因、惡因,將來一定感果,所以,第一、要先理解因果是怎麼建立?第二、三世因果的續流是如何相續?第三、學習了這些佛法道理以後,對於識體的作用一定要去認知,若是不認知,將要如何修行?也就是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皈依是在法,那麼,法要怎麼修?這是必須清楚的。將來能不能解脫?能不能成佛?甚至最基本的,將來能不能快樂?這都建立在你的識體,在於你識體的造作,所以,如果你對於自己的識體造作不清楚,那麼絕對是隨順著無明,這是一定的,因為我們還在輪迴,還沒有現證空性。

可是,就實際情形來說,以我們凡夫的修行,看到不順境一定會起不愉快之心,看到順境一定會起貪著,那麼,我們又該如何修行?

如剛才論中所說,尸羅、軌則、淨命、正見,前面三項我們很容易會有虧損,因為我們還被無明、煩惱所縛,所以於前三會有所虧損。因此,正見很重要。當你被煩惱推動而造業時,要特別注意兩點:第一、你必須有能力克制自己不造重罪,不破根本戒,嚴重的戒律都不要犯,若犯根本戒,以大乘來說是可以懺,但是很難懺。至於小過,我們難免會犯,若是一犯戒就要趕緊懺悔。第二、除了懺悔之外,必須於事後回想、觀察,當下造惡的根對境,自己的識體作用是什麼?這一定要去觀察,並且在觀察之後立刻依著所學習的教理而修改惡業,將惡心所的推動轉為善心所。

為何必須如此?以我們凡夫的修行而言,在根對境的當下,並沒有能力以善心所,所以,你一定要在事後觀察、思惟,並且依著教理將心識轉為善心所,因為,事後的每次轉化,會一再消減再次造惡的能力,並且因此而一再加強造善的能力。你在事後之所以會思惟、會認知到自己對境的錯誤、所造是錯誤的業力,這就是你正見業力,即是正見。如果你看不到這一點,沒有正見,即使天天拜佛、天天唸佛也是沒用。就如紫柏大師所說,如果不會拜佛,磕破了頭也沒用;如果不會唸佛,喊破了喉嚨也沒用。意思是說,你拜佛、唸佛若是不會轉化心識,對於自己造惡的心識不會轉為造善的心識,那麼,你唸這個佛、唸這個法的意義是何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皈依是在法。法,是要拿來調我們的煩惱,而煩惱,是識體的造作,因此,你要調整的是你的識體,如果你的識體沒有調整,那麼,根本沒有辦法調煩惱。

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45頁,第六行:「所言修者。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什麼是修?就是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數數善所緣,就是緣你的心識,沒有間斷的去緣你的心識。當心識一起作用會有所緣境,所謂心對境是見、相二分。當心對境識體起作用時,你要保護你的心識不要造惡業,但是,就如剛才所說,在修行的開始,想要在面對境的當下保護心識能緣善所緣,這除非你的修行能力慣性很強,否則,一般很容易造業。所謂造業,不一定是指造惡業、造五無間罪,是指我們內心一起煩惱就是造業。為何會如此?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很難控制自心,都是被心所控,遇境就是貪瞋癡成慣性,由於心隨煩惱轉,所以造下罪惡業,並且可說是,將其定為「我」。

但是,學習佛法告訴我們,這不是你,這是虛假的你,由於執虛假的我為實有,所以導致輪迴生死,甚至墮三惡道受苦,所以你不要認賊作父。佛陀的教法教導我們,去觀察那個矇騙障蔽你的,就是執為實有之無明,因此,一定要斷無明。要斷無明,必須以空性才能,但是,在斷無明之前需要累積眾多福德,而累積福德,就是要將煩惱轉為菩提,所以,你一定要在事後觀察,自己當下是如何造業,並且透過所學習的教理而去思惟。

遇境當下,我們很難控制心,在事後會比較有能力,所以必須每次不厭其煩的在事後觀察、思惟,以增長自己控制心的能力,藉由長期如此修習,遇境要造惡的力量便會日漸薄弱,相對的,妨非止惡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強,這也就和戒律攸關。所以,如果你的正見業力不失,雖然尸羅、軌則、淨命會有所虧損,但只要你正見不失,還是會慢慢轉化。假若正見失壞,則都難成。

我們都認為自己有正見,由此可知未必是足夠。例如所謂威儀,是受戒得了戒體之後依體起行,那麼,受戒得了戒體之後怎麼行持?對於行持,不僅在於外相的威儀而已,還包括你的心識作用,這部分必須經由深細學習教理、運用教理,才能分析的很清楚。

如以上所說,正見才不會虧損。由於我們的煩惱還沒有滅除,所以容許前三(尸羅、軌則、淨命)守不好,但是,正見一定要有。能以正見見到自己的過失,如此才能修正,若不見自己的過失,如何修行?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過失,表示你是佛,若你不是佛,就表示你沒有正見。聖者登地菩薩都需要修改自己的習氣,假若我們凡夫修行看不到自己的錯誤,那就有很大問題了,連正見都沒有。

總之,以這三個條件來說明,如何能建立業果正見?正見如何不虧損?第一、要理解因果的建立。第二、要理解三世因果續流的建立。第三、要清楚根對境的當下,由識體推動所造下的業力。關於這些,都必須透過學習而理解清楚,才能建立業果正見。


[2]凡「起心動念即是業行造作」嗎?如何正確理解?

師父開示:
1.憶念偷盜若無樂受,唯取名。
2.緣盜起樂受。
二者是否同為業行造作?

首先必須了解:
身三(殺、盜、淫)語四(妄語、離間語、惡語、綺語)七支,假若「事、意樂、加行、究竟」等四支完成,是業亦是業道;若四支沒有完成則為業,不成業道。貪瞋癡等意三,只要心生決定,即為業道。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我們應該理解,起心動念即是業行造作,「業行造作」一定是身語意都完成。

接著我們來討論,假若說,起心動念即是業行造作,那麼請問你:

1.憶念偷盜若無樂受,唯取名。2.緣盜起樂受。兩者是否同為業行造作?

例如,在還沒有學習佛法之前曾經偷盜,現已後悔並且從不再犯,這種情形下,憶念偷盜無樂受唯取名。再者,憶念偷盜起樂受,回想過去曾經偷盜,心生歡喜。這兩者都是起心動念,是否同為業行造作?

況且,即使緣念過去偷盜起樂受,也不代表現在完成偷盜。例如以前是小偷,如今覺得偷盜不好,回想過去,只是覺得自己當初還有點小聰明,但現在並沒有再去偷,如此也不是「業行造作」,所謂「業行造作」是身語意都完成。所以,對於其各中差別相必須細膩判別,這目前先不討論。我們先以如此的討論即可。

(問:憶念偷盜無樂受,應該不是業行造作?)那麼,起心動念就不一定是錯。如果你認為,憶念偷盜無樂受不是業行造作,相對的,起心動念就不一定錯。假若起心動念都是業行造作、都是錯,那麼,我們不需要修行了,因為沒辦法修。我們都會有起心動念,以前所造的惡業在心識上也會現起來,記得自己曾經作過些什麼,如果你認為起心動念都是錯、都是業行造作,那我們都不能修、也不能想了,只能入無記而已。所以,你是如何認為「起心動念即是業行造作」?

(問:我們可以起悔心?) 這是大家都共許的,今天問題的討論角度不在此。

再說,從學習上我們得知,當煩惱熾盛無法調心時,要入無記。入無記時,可以說是業行造作嗎?

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47頁,倒數第五行:「防護為何者,謂從雜染守護其意,令住善性,或無記性。此中所住是無覆無記者,謂威儀等時,非是持心住善緣時。」。

「守護其意,令住善性」即是悔心。「此中所住是無覆無記者」,無覆無記也是起心動念,但是,能說是業行造作嗎?因此,我們不能很籠統解釋「起心動念即是業行造作」這一句話,必須進一步細膩理解與思辨。如果以很籠統的方式理解,對於意樂上的解釋會有錯誤,這我們無法認許。所以說,起行心動念,不一定即是業行造作。

進一步來說,業有「思業」、「思已業」。所謂思業,因為已經入貪瞋癡,所以是業亦是業道。由於已經入貪瞋癡,所以是業道,是業行造作。如果只是起一個意念,不能說是業道、業行造作,例如,名言量安立,怎麼會是業道?假若起一個意念唯取名就是業道,那麼連佛陀都犯了,佛陀也說自己往昔曾經造過什麼惡業、墮三惡道等等,這是名言安立,唯取名,這樣是業行造作嗎?這是不合理。假若想到往昔偷盜,內心起樂受,貪完成,這可以承許為業行造作。如果只是憶念往昔偷盜,內心起一個意念即是業道,這無法承許。

(問:可是之所以會敘述,也是因為內心的推動?) 你必須思辨,敘述;敘述起貪,兩者並不同,是否構成業道,在於是否起貪意業完成。例如我說,小時候將小鳥綁死烤來吃,那滋味有多麼棒,如此的言說即是貪業完成,是業道。如果我只是說小時候曾經做過什麼,只是敘述而已,如果這樣就是業道,那我不敢來上課了。

(問:如果是說了好幾次呢?) 只是唯取名言說,並不構成業行造作,即使述說無數次都不犯。但是,如果起樂受或隨喜,即是犯。這其中以成實宗而言,第一念不犯,第二念即犯;若以圓教宗而言,第一念即犯。所以,如果以錯解這一句話的認知而解釋戒學,那將會產生極大的過失。為何會產生極大過失?因為以凡夫地的修習,若是沒有理解正確,會認為自己做不到只能強逼自己持守,結果往往很容易更是糟糕,會心想,發心出家、守戒,結果卻都無法做到,於是放棄修行。如果能正確的理解內涵,雖然自己目前無法達到,但是清楚知道修行是可行的,就能踏實的一步步修行。

(問:可是,為在何經典上說「起心動念皆是錯」、「動念即乖」?) 對於經典上所說,我們要理解其中的正確涵義,不能只依文解義或依自己的想法作解釋,這樣會有過失。這牽涉到,當我們的心識一起作用,一定會有「所緣境」,也就是說,心起作用一定會有對境。「心」的解釋一般有兩種,一是「分別心」,一是「名言」。「名」是屬於心,「言」是屬於聲音。例如,心對境,名言說「杯子」,成立這個境。我們見到杯子,心對境而說它是杯子,如此成立杯子有沒有錯?這並沒有錯。所以,如果只就字面上作解釋,認為起心動念皆是錯,那麼,我說你是人也是錯嗎?這是不合理的!所以,「起心動念皆是錯」,錯在哪裡?這是我們要思辨的。

我們認為這是杯子,認為他是人,這並沒有錯。但是,在成立杯子時,我們的識體會同時覺得杯子很「實有」。所謂實有,就是「非因緣和合」。然而杯子的存在,是需要俱足眾多因緣和合,是「非實有」。但是我們成立杯子時,是「杯子」與「實有」同時存在!因此,起心動念皆是錯,是錯亂於這「實有」,而不是錯亂於「杯子」。也就是說,當我們心對境,境的存在是因緣和合、非實有,但是,由於我們錯誤的心識,境會顯現為實有,並且我們錯誤的心識,就如其顯現而將境執為實有。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對境也可以是經書、佛像等等,我們認為「他是佛陀」這並沒有錯;認為佛陀是「實有」,這是錯誤。如果起心動念皆是錯,我們認為佛存在也是錯嗎?若是如此,什麼時候沒有起心動念?入滅盡定、入無想定、重度睡眠、悶覺、感無想、微細死心。所以,只依著字面上或自己的想法而作解釋,是會有過失。

由於我們有正確的學習,所以能決擇其中的涵義,但是對於沒有學習正確的人,很容易會錯解涵義依文解義。例如「說理即乖」,於是誤認為,說那麼多道理沒有用,你證給我看?甚至誤以為,學習這麼多沒有用,你修給我看?斷然的將學習與修完全切割,這就是由於錯解佛法涵義所引發的觀念,並且因此無意中染上謗法。我們自己要善加思辨!

佛教認為,社會中低下階層是因為過去世的惡業今才會有種種的衰損,如此是否,是對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採取了默許的態度,合理化這種不公平之制度?

以經論上所說,之所以投生低賤的種族,其主要的原因是「高慢」。以現今的社會現象來說,會生為低下階層,是因為過去世慢心之業所感。

佛法所說的緣起性空道理,決定是存在的,所以,緣起業用上的種種差異現象,亦是會存在。就佛法認許的角度來說,種如是因感得如是果,這是絲毫不爽的,但是並不代表,因此而對其產生排斥。如果我們因為種種的差別現相,而否定佛法的緣起業用之理,如此對於佛法在我們心續的建立,將會產生極大的障難問題。所以,不論你是默許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或是合理不公平之制度,其切入的基礎點,一定都是以業果的道理,如此才會正確。相對來說,如果下一世不願感得奴才等下賤種,此世就不要起慢心,對於過去世所造必須多加懺悔。而對於已經感果的情形,以佛教弟子的立場來說,必須以悲怋心對之,並試圖給予幫助。
緣起業用的現象決定是存在的,這其中必然會有種種的差異性,種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絲毫不爽,所以,我們不能以一般社會的認知去解釋佛法,認為不公平、不合理,若是如此,將會否定佛陀所說的,並且在心相續無法建立業果正見。這就例如,有人認為不公平所以推行反對八禁法,試想,如果八禁法不公平,那麼第一個不公平的是佛陀?這是不合理。為何會認為八禁法不公平?因為以個人的認知認為。佛陀之所以制戒,是因為觀待緣起攸關教法的延續,而不是以你所認為公平與否如此粗淺的問題。

因此,之所以會投生下賤種或富貴人家,乃至於種種的受用差別,都是由往昔所造的業因果而導引,緣起業用是佛教內部所必須同意的,若是否定,即是外道。


[3]覺得被戒束縛住,如何才能〝不被戒所綁〞?

你會覺得被戒律束縛,是因為你不了解戒的涵義。由於不了解戒的涵義,才會產生被戒束縛的情形。若要了解戒的真正涵義,必須依照次第修學,如此才能生起持戒的正確意願。因為,戒的涵意是要調煩惱。

譬如,以世俗法而言,被錢束縛住你卻樂在其中,這是因為你知道沒有錢就無法過生活,雖然表相上你是辛苦賺錢,可是內心卻是很願意。相對的,對於持守戒律,若是沒有依次第學習生起正確的意願,你就會覺得被戒律綁住,內心很苦悶甚至想捨戒。可是,如果你能經由正確的次第學習,理解到自己為何需要持戒,你將會非常願意持守戒律。由於你想得到解脫成佛的究竟快樂,所以你會持戒持的很快樂,當你能體會到持戒的快樂時,那麼就不會被戒所綁了。如果你持戒持的很痛苦,那就真的是被戒綁住了,最終你將會捨戒。

以世俗人的生活而言,賺錢是很辛苦,可是只要有錢可以賺,即使半夜兩、三點都不會覺得勞累,即使身受很大的風險都願意,因為賺錢賺在心上,內心非常有樂受。一樣的道理,出家人為了持守戒律、清規,必須很早起床、打掃、學習經論、當事情作不好時被指正教誨自己還要調煩惱,世俗人可以作的很多事也不能作,但是,為了將來不墮三惡道,為了將來解脫成佛,內心卻是很願意努力持守戒律。

(問:如何知道自己有沒有被解綁住?) 只有兩種人能知道你有沒有被戒綁住。第一個是佛陀。第二個是你自己。你的內心有沒有起煩惱,別人無法認定,所以有沒有被戒綁住,只有佛陀和你自己最清楚,別人如何說都不成立,你自己最清楚。大德教導我們不要被戒綁死,是要我們思考,自己是不是被戒束縛住?假若因為持戒而起煩惱,那就是所謂被戒綁死。例如到國外,泰國的和尚是吃葷,而我們是吃素,如果我們一邊吃素一邊嫌惡他們吃葷,這就是被戒所綁。吃素的人被戒綁死。試想,他們吃葷我們有什麼可起煩惱呢?

(問:如果是戒律與清之間的問題?) 從戒的角度去理解會比較寬廣,但是兩者需要配合思考,這完全在於你的決擇慧,重點是,你有沒有掌握住調煩惱。然而如何能有決擇慧?如何能掌握住調煩惱?還是需要經由依次第學習論著。

(問:為何論著與戒律所說會有不同的情形,如何理解?) 經是偏重於定,論是偏重於慧,律是偏重於戒律。例如,是以小乘的自求解脫之心受戒,或是以大乘之心受戒,其中的開遮又有所不同,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其中的細膩判別,需要按部就班的學習。

(問:是不是持戒不要太過嚴謹?) 這樣說,是有過失的。重點是,你不要因為持戒起煩惱,不要被戒所綁。如果說戒律不要太過嚴謹、不要太過認真,如此是謗法。

(問:在現代的情形,似乎也很難將戒持的很清淨?我們要如何?) 持戒是要調煩惱的,不要因為持戒而起煩惱。由於環境的不同、所作的不同,當依止的戒律需要開遮時,會有不同的決擇與判斷,重點在於你自己對於戒律的決擇。當然,就近一點的時間而言,就現在的時代,要將戒律全然持守很清淨,說實在困難度是很高,但是,你必須知道自己為何無法將這條戒持好,動機要掌握的很正確。

例如,持過午不食之戒,以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或許要持守會很困難,但是,你必須知道,自己的動機要掌握的很正確,之所以藥食,是為了從事佛法的利益事業,所以需要維持色身,這一點的意樂動機你要掌握好。也就是說,當你在戒相上無法持守時,心識上的動機意樂要正確,但是注意,根本戒不可開許,除非你是聖者,不要說根本戒,連其次的也不要自己亂開許,至於其他比較微小的事,如果你持守不好,動機要掌握好,要知道自己為何無法持守清淨。並且對於自己無法持守清淨的,在初一、十五進行頌戒。

(問:可是,如何能掌握開遮的內涵與正確動機?)這就牽涉到你對於論著的學習是否深入,因為論著是在解釋,解釋什麼該持、什麼該捨,為何該持、為何可捨。

(問:為何要制戒,這麼綁住人而且又持不好?) 換個角度,要看持戒者是何人?戒當然是佛制的,問題是,你們必須釐清楚,戒不會綁住我們,是增長我們。戒會使你不造惡,不會導致你不造善。之所以會困擾,問題在於沒有學好,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自己的問題要自己去解套,而不是只看戒相就覺得被限制,要去理解涵義。初學者難免會不適應,所以必須盡力學習,當你經由正確的學習而逐漸理解,相對的,逐漸就能產生持守戒律的能力。

(問:可是,要不被戒所綁,很難?) 事實上,這無關難與否的問題,是不懂,由於沒有學懂、學正確,所以認為被戒綁住,如果能夠經由正確的次第學習理解,就會知道什麼該遮、什麼該開許。況且佛陀大慈悲,知道我們無法做到很清淨,開許初一、十五頌戒。不論持守的清淨與否,重點都在於調煩惱,在客觀環境中將自心掌握好。例如過午不食,嚴格來說,依弘一大師所說,在11點46分之前就必須吃飽,可是,當我們搭飛機到印度時,要怎麼辦?可以向空中小姐要求先吃嗎?這並不適當。所以心想,到印度是為了學習佛法,若是不得已沒有持好戒,將選擇以何為重,但是,必須行懺悔。

(問:意思是說,要取大捨小嗎?) 雖然我們說取大的捨小的,但是不代表小的就不重要,所以才會有初一、十五可以行頌戒懺悔,重點是,在我們的自心上,要很清楚自己為何作不到?或許當時的決定是取大捨小,但是,小的也是很重要,因為沒有作到,所以初一、十五頌戒懺悔。況且,有的人是每天行懺悔,由於整個社會環境的因素,加上本身的能力問題,確實無法做到完全清淨,所以有人每天行懺悔,雖然是如此,也可認許為將戒律持守的很好。

(問:可是,戒相沒有持好,會解脫嗎?) 我們學習佛法所重之事,一定是為了趨向解脫。若想要趨向解脫,首先就是必須認知煩惱以及調煩惱,假若你只是將戒相持守很好,而內心的煩惱卻一直顯現,如此能趨向解脫嗎?不可能的。相對的,或許某些戒相沒有持守好,可是,卻經由學習論著得知如何調煩惱、如何真正行懺悔,你想想,哪一個才是持守清淨、才是趨向解脫?所以,重點在於你的抉擇力,而決擇力關係於你的學習。

(問:一定要在佛堂懺悔嗎?) 如果有時間就到佛堂行懺悔,若沒有充裕的時間,就地懺悔。假若懶在床上卻說自己內心懺悔,如此懶惰是不行的,有心懺悔就要真的實行。例如戒律上說,受菩薩戒必須尋求一位阿闍黎受戒,若真的尋求不得可在佛堂自受,但是懶惰之人,非常願去賺錢也非常願意去花錢,對於受戒卻懶惰的不願多加尋求,就在佛堂前自受。同樣的,這是有過失。


[4]由於外相的威儀、戒相非常重要,於是有人認為,似乎放鬆休息、喝杯咖啡、泡個茶都不行,修行必須如此嗎?

師父開示:
修行上切莫「捨大取小」,不注重學習經論與心識的轉換,只於外相求。

我們的修行很容易「捨大取小」。由於知見沒有建立正確,導致於所造的福報都是輪迴所攝,對於解脫成佛一點助益都沒有,這就是在修行上捨大取小。

如果很勞累想要睡一下、或是泡壺茶,這並不是造惡業,而且也沒有犯戒。如果對於茶或咖啡,因為心識的耽著而一直想喝,這也不是造惡業。但是,對於茶或咖啡的那一分強烈耽著,你需要去觀察心識的所緣境,其存在的方式是什麼?這是屬於事後思惟觀察。但是,就當下而言,你所耽著的境,如果不會導致犯戒,你要喝杯咖啡、泡茶,這都不違犯,即使睡個覺也不違犯。

由於對修行的次第沒有釐清、建立正確,所以誤認為勞累時放鬆一下、喝杯咖啡、泡壺茶、吃個巧克力都不可以,這看起來似乎很正確,事實上不然。當我們的程度還沒達到那般,不要硬是在外相強求,修行不是由外相上強求來的。假若心識還未達到那般,只是一味的在外相上學聖者,你也不會成聖者。況且以戒律來說,喝茶、喝咖啡有犯戒嗎?如果有,是你自己制的戒喔,不是佛制的。當然,如果沒有供養,於戒律不清淨,這是一定的。

對於生活上喝咖啡、喝茶等等微細的事嚴謹,似乎看來很不錯,但是,你們是否察覺到,我們的修行往往不在重點下功夫,只偏於外相上求。走路要怎麼走,坐要如何坐,走要如風,坐要如鍾等等,甚至一開始的學習,是學習佛門禮儀而不是建立知見,只是學習這些外相的,並不妥當。這一些威儀、禮儀並沒有錯,但是,要掌握住修行的重點,至於支分的,盡力去做即可,千萬不要只做支分的而忽略了重要的。如果只注意戒相,卻不清楚修行的次第於內心如何建立、如何調心,佛陀也不是要我們如此。假設,能將重要的知見建立正確,又能配合外在的儀軌、戒相,那麼就很殊勝了。修行的重點要掌握好,必須無誤的建立知見,因為,修行上的解脫是在內心,不是在外相。

在修行的過程中,當能力還未達某一個程度時,聖者是我們仰往的對象,但是事實上,我們是沒有能力如聖者一樣,這是我們要注意的。千萬不要將聖者的程度自己拿來修,聖者可以修道成佛,我們修不了多久就很容易起退道心了,若說不退道,最終也只流於形式上的修行,心識上的功德增長微劣,卻誤以為自己很精進。佛陀在經典上也說,能力不能舉五十斤時,不要舉五十斤,這樣只會違害自己而已。

但就另一角度來說,雖然我們在外相上由於能力的問題無法圓滿,但是,有懺悔法門可以行懺悔。現在雖然無法達到,但內心必須想要做,對於做不到的,一步一步去努力,在這過程之中,或許在事相上不是很清淨,因此必須行懺悔,懺悔之後就清淨了。假若在事相上不配合自己的能力與次第,很容易因為好高騖遠而斷送修行的心,那就更糟糕了。

這裡必須再提醒你們一種情形,我們時常聽到,有人學習了幾年佛法便說:「我怎麼還會有煩惱。」,這句話的表面似乎很正確,事實上,這是增上慢。如果沒有煩惱,代表你是阿羅漢或是八地菩薩,因為必須修到阿羅漢或八地菩薩,才能斷盡煩惱。這種觀念,是不依教理似是而非的言說,乍聽之下好像很有修行,然而依經教而言,卻是增上慢、未得謂得。修行上不怕煩惱現,就怕不清楚、不會調。為什麼煩惱會現?因為還沒有斷煩惱障,在煩惱障沒有斷盡之前,煩惱一定會現。如果煩惱障未斷盡,卻又認為自己不應該有煩惱,這會有很大過失,變成有一種法,是善業也不是善了。

又如你所說,信眾參加法會時,皮包被偷竊卻說:「枉費我在拜佛。」,這一句話實在難以理解,難道佛陀是你的保全人員?之所以會有這些偏失的觀念產生,就是我剛才說「修行上捨大取小」所導致,不注重經論的學習與心識的轉化,修行只於外相求。這一生能夠得到人身是很難得,並且好不容易能學習佛法,結果卻都在做一些捨大取小的事情,更由於沒有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導致所造的福業都是輪迴所攝,這實在很可惜。


[5]何謂破戒可救,破見不可救?
師父開示:
微細上來說,知見上的以偏蓋全,雖不是破見,但是,卻非常容易因此而謗法。

有說破戒可救,破見不可救,以兩個方式來說明易於理解。第一、你的見解落入常斷二邊,或是不承認十善業,不承認有佛、菩薩,如此便是破見。第二、是一種比較微細的情形,知見上的以偏蓋全,雖然不能算是破見,但是,卻會因此很容易染犯謗法。

例如佛陀引瞎子摸象的事例,一位瞎子摸到象鼻,認為原來大象就是長的如此;一位瞎子摸到象腿,認為原來大象長的如象腿。他們只知大象的一部分,卻認為大象就是如自己所認為的。以此來說明,學習佛法不能以偏蓋全。

在此還要提醒各位一點,以研究的心態學習佛法是可以,但是不能以研究為主,也就是說,不要將學習佛法,變成學術研究性質。當然,以學術性質研究佛法,可以助益佛法的延續下去,所以,並不反對研究佛法,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以你目前的認知能力,在研究佛法上如果有不能理解的部分,不要貿然的否定。例如早期即有人認為楞言經非佛說,乃至現今,有說八禁法非佛說,或許到最後,佛說的都不對只有自己的認為才對?這有嚴重的過失。

弘一大師以四分律說,出家若只是自求個人解脫,雖非全然錯誤,但不應如此。因為佛陀涅盤時,將經律論交付僧團,僧團住世法則住世,因此,出家是為了住持如來聖教、荷擔如來家業。那麼,要如何能住持如來聖教?所以正確的見解很重要!自己的見解若是錯誤,或是沒有建立正確,要如何荷擔如來家業?


[6]有說,對以前所做的錯事不能回憶,如果回想一次如同又造了一次。可是在懺悔儀軌,經中又有發露懺悔,即對以前所做的錯事,儘量對佛、菩薩及僧、大眾表白。如何決擇?

所謂回憶,即回想以前的事,應該是屬於「想心所」。「想心所」依唯識百法明門論的解釋為:「於境取像為性,施設種種名言為業。」。至於造業,是屬於「思心所」,依唯識百法明門論的解釋為:「令心造作為性,於善品等役心為業」,即以心法有種種造作為其性用,使驅役善、惡為其業用。

故,「回憶即是又造一次業」的說法,並不符合經論所說。更何況所有的經論,包括懺悔儀軌,均說對於往昔所造的惡業都要追悔,此追悔是屬於思心所,而其力量能破壞惡業,轉為善業,此為經義。你所提問的這種說法,應該是依著心理學的思想所作的解釋,如果皈依三寶,卻還根據心理學的思想作這種言說,此種言論違背三皈依之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

菩提道次第廣論說:「若執三寶(佛、法、僧)異品,即是心未至誠皈依,乃成捨(即捨皈依)。」
天主教徒等在犯錯後,都必須跟神父告解,更何況是佛教徒?難怪佛陀說:我的教法外道沒辦法毀壞,破壞我教法者唯我弟子。善思!善思!我們要善思惟之!


[7]「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罪真的能淨嗎?根本重罪如何淨?

「罪由心起將心懺」,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心的生起一定有對境,因為法不孤起。存在的法,並不如我們所見一般。一切有為諸法的存在,是緣起無常相,但請問,我們所見的是無常嗎?並不是。我們錯誤心識所見的是常法、是實有。由於錯誤的心識執為實有、執為常,於是順境起貪,不順境起瞋,因此而造惡業。這完全是由於我們的錯誤心識。因此,關於懺悔,要從錯誤的心識去對治,以凡夫位來說,就是將罪性破壞。

「心若滅時罪亦亡」,請問,心要如何滅?關於勝義諦有「現量證」與「比量證」,現量證是屬於聖者位,凡夫位只能是「比量證」。以我們凡夫位的修行來說,拜懺是屬於世俗諦法,但是當拜懺完成之後,必須觀察能拜、所拜一切都是三輪體空,雖然這只是「比量證」,但是,就足以將墮三惡道的業因拔除了。至於要如何達到「比量」,這必須細細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面的止觀品,這裡暫不細說。

「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這句話我們都會說,問題是,我們真的見到自己造惡的心嗎?對於心,真的能理解嗎?再說,有比量觀察空性的能力嗎?若是沒辦法,這一句話對我們來說就運用不上了。

所以,鼓勵你們,珍惜這一世的暇滿人身還在,趕緊將我們所安排的課程紮實的學習,尤其是菩提道次第與宗義寶鬘。由衷提醒你們,若是學習佛法好幾年,卻不清楚心的情狀、不會修出離心、菩提心、不會修無常、空性的義共相也沒有修起來,那要注意了﹗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是佛法三個命脈,等同人活著需要呼吸一般,呼吸一沒有就死亡。為何說要注意呢?若沒有將墮三惡道的罪性懺淨,墮三惡道的苦很不好受,請問,從來不曾殺過動物的請舉手?包括螞蟻、蟑螂…等等,從未瞋心殺害過動物的請舉手?瞋心殺生只有一條路,三惡道。不少人會有過的經驗,使用殺蟲劑噴殺螞蟻、蟑螂…等等,甚至一噴就殺死好幾百隻,一時頓殺多生,這以業力來說是重罪,所以一定要努力懺悔。四大高僧「憨山、紫柏、蓮池、蕅益」,其中的紫柏大師說過,若是不會拜佛,即使將頭磕破了也沒有用,為何大師會如此說呢?是在講「心」的問題,你以什麼心拜佛?所以要注意,不要漫不經心的過每一天,早齋、中齋、晚齋還有消夜齋,臨終時業力就顯現﹗

因此,對於「罪由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要先知道自己是如何造罪?行懺悔,將心懺,心會滅嗎?「心若滅」是指什麼滅呢?這都要很清楚!以唯識見來說,是將執外境有的心滅除掉。若是以中觀見來說,是滅掉執實有的心。如果我們對於唯識見、中觀見都不學懂,如何能滅呢?所以,學習宗義寶鬘、菩提道次第廣論後面的止觀品等等,是很重要的!我們所學的教理必須運用於修行上,不是上課說說而已,要修時卻將經論上的道理擱一旁,只是兩腿一盤什麼都不要想,或只是念個咒語而已。這要注意,佛陀有這樣說嗎?

至於,根本重罪要如何才能懺淨?若是犯了根本重罪,只有生起菩提心才能懺淨,其他的中罪和輕罪不一定要生起菩提心來懺淨。那麼,如何能生起菩提
心?依佛陀所傳承下來,要修七支因果、自他相換。並且在修菩提心之前要先修出離心,這次第是井然有序、環環相扣。若能生起菩提心,可以將根本重罪懺除不墮三惡道,但是業相還是要受報。所以,紮實正確的學習是很重要!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