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系列文字──如何進一步深入理解眾生無邊誓願度,等四句偈頌。

1.需要更進一步正確深入理解這一偈頌。
2.若要正確理解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你所學習,必須依著佛陀所授記的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之論著。
3.就實際的情形來說,菩提道次第廣論能幫助我們正確深入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之論著,並且無誤的趨入佛所說的精要。

首先,我們需要更一進步的深入理解這一句偈頌,因此,我將逐一說明。

「眾生無邊誓願度」。所謂「眾生」的內含是什麼?為何是眾生?因為是被煩惱障、所知障所污染的,所以稱之為眾生。這樣的眾生是無邊際的。

對於「眾生無邊」的理解,必須是以,眾生被煩惱障、所知障所垢染的內涵角度作理解,不能只是簡單的依文解義認為眾生無邊而已。假若在你的心識,只是成立認為眾生無量無邊,如此等同還是有邊。為何眾生無邊?所謂眾生,是被煩惱障、所知障所垢染的,而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根本心識之所執,是執為實有,執為實有之識體稱為無明,雖然無明的識體執為實有,但這分實有是不存在的,所以稱之無邊。對於「眾生無邊」的理解,如果不是以執實有來成立,在心識上僅僅只是認為眾生好像無邊而已,那麼,對於「眾生無邊」的心識,是落入有邊。

因為執為實有的這一分,令眾生輪迴生死接受無邊痛苦,但是,就眾生的本質來說,是清淨無垢染,因此,我們要發願,度眾生回到最究竟的清淨本質,所以「眾生無邊誓願度」。

雖然我們要「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也不是馬上就去救度,就如同你要救護生病的父母,並不是馬上就能成辨,必須先將醫學學好才會有能力,假若沒有將醫學學好,不要說無法治癒病痛,甚至有可能害死他們。所以,為了救度眾生,我們必須「無量法門誓願學」。

總的來說,為何法門無量?因為眾生的煩惱無量,所以,我們要學習無量的法門。因此,我們必須清楚,何謂「法門」?

「法」可以就兩個方式為理解。第一、法是佛陀為了救度一切有情所宣說的法要,也就是說,眾生若是沒有痛苦,佛陀就無須說法,所以這個法,是針對眾生的痛苦所宣說。第二、這個法,如俱舍論所說:「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所以,只有教之正法與證之正法兩種。教之正法是指經律論,而經律論所詮釋的是戒定慧,因此,證之正法可說是戒定慧。

「門」,佛陀之所以宣說法,是為了引導眾生離苦得究竟之樂,所以,法門的「門」其意即此。因此,「法門」是依著經律論以教之正法及證之正法,引導眾生離開痛苦得到究竟之樂。

眾生為何會痛苦?由於造惡業。眾生為何造惡業?因為被煩惱及惑所束縛。眾生之所以痛苦,是由於煩惱所推動造下的惡業而受苦,眾生的煩惱是無量無邊,所以對治的法門也就無量無邊。法門如前所說,即是經律論,因此,所有的經律論我們都必須學習。但我們要如何才能正確深入呢?

要將所有的經律論學習,首先必須具備能夠學習的基本條件,也就是說,你必須具備能夠學習正確、能夠深入的基本條件與認知,如果你沒有具備如此的基本條件與認知就要廣學,很有可能會學習錯誤。若是自己學習錯誤,那麼,要如何度眾生呢?甚至可能將眾生引導錯誤卻不自知。所以,對於經律論無量無邊的法門,我們要如何才能學習正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一般認為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要廣學所有佛法,就總相的來說,這是沒有錯,但是就別別而言,你有條件、有能力學到正確的佛法嗎?如果以個人的認知能力就能正確廣學佛法、就能度化有情,那麼,佛陀就沒有必要授記涅盤之後,將中觀空正見由龍樹菩薩解釋,將唯識二取空所攝持之菩提心的行品,由無著菩薩及世親菩薩解釋。因此,如果我們要深入佛陀的經藏,而且能夠學習正確無誤,勢必要依著龍樹菩薩、無著菩薩及世親菩薩所造的論著。如此才能正確無誤深入法要、利益有情。但是,龍樹菩薩以及無著、世親菩薩所造的論著,就我們的能力而言,要無誤的學習正確並不容易,而且是很困難,所以,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我們將會有莫大的助益。對此,以下我將說明。

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979頁,倒數第三行︰「菩提道次從止以前皆屬廣行,唯勝觀一段為深觀。」

整個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在詮釋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之精要。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來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奢摩他之前,所詮的是廣行,亦就是菩提心所攝之六度萬行。這部分剛才有說明,佛陀授記由無著菩薩解釋,而菩提道次第是依著無著菩薩而解釋。至於毗缽舍那之勝觀,佛陀授記由龍樹菩薩解釋,而菩提道次第的內容是依著龍樹菩薩而解釋。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內容,是含攝了龍樹菩薩及無著菩薩、世親菩薩的觀點。

「佛說分權實二分,權分如無著造之現觀莊嚴論、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實分如龍樹造之中觀六論等。能攝二派要義,有決擇、有次第、有系統,在一座間即可取而修學者,唯宗喀大師此論。」

佛陀所說的法分為權教與實教二分。所謂權教,就是不能如言而取,必須作進一步的解釋。所謂實教,文字上已經詮釋到最究竟的意義,不須再作進一步解釋。權教如無著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等,這些都是唯識的見解,所以,是以二取空展顯廣大行。而實教如龍樹菩薩所造的中觀理聚六論等。而菩提道次第而攝此二派的要義,有決擇有次第有系統能在一座之間可以取而修學。

參考菩提道次第廣論第2頁第三行:「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少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此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總攝了一切佛語的扼要,遍攝了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之道軌。這二大道軌,是要往趣佛位一切種智的勝士法範,此勝士法範,是指上士道所要學習的所有道次第,而整個論著是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因為要達到上士道,必須學習中士道,要具備中士道,又必須學習下士道,所以其中有三種士夫,對於這三種士夫所要學習的法範及所有行持的次第,都是無所缺少。依著菩提道次第引導具善者趣入佛位之道理,是菩提道次第所詮說。

為何需要作以上的補充說明?「法門無量誓願學」,要學習無量的法門,如果自己本身在佛法上沒有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基本認知,如此而廣學佛法,是很容易學習錯誤。如果不依著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作為基礎,即使廣學無量經典,很可能發生學習錯誤卻不自知的情形。對於佛陀所說的法,有人學習正確、有人學習錯誤,重點在於,你有沒有依據這二大車軌的傳承而學習,而不是認為,只要是關於佛教的書籍都要看就是廣學,並非如此解釋。如果我們依據自己的能力就能深入無量法門,那麼,佛陀授記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等同無用了。

所以,藉由這樣的解釋來說明,在深入無量法門之前,你一定必須具備基礎。關於這個基礎能力,以現階段來說,若是落實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將能建立。但是,如前所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是屬於依著唯識見而解釋,後面的「毗缽舍那」勝觀,是屬於依著中觀宗應乘派的見解而解釋,所以,進一步來說,為了要能理解唯識與中觀的見解,又必須學習宗義寶鬘論著作為基礎,也就是說,對於佛陀三轉法輪所衍生出各宗派之見解,你必須具備如此的基礎。因此,如果能將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宗義寶鬘落實學習,你將會具備深入無量法門的條件。

接下來說明「煩惱無盡誓願斷」。為何煩惱會無盡呢?因為生起煩惱的根本是執為實有。由於執為實有,所以非理作意,進而生起煩惱造下惡業。雖然煩惱生起的根本是執為實有,但是,實有是不存在的,是識體妄執為實有,既然是不存在的所引生煩惱,所以煩惱無盡。因此,對於「煩惱無盡誓願斷」,你必須斷煩惱的根本,執為實有。如果沒有斷掉執實有,煩惱也不可能斷掉。

參考菩提道次第略論釋1001頁,第三行:「欲求無我見,須先知無明為生死根本。又須先認識染污無明。既認識染污無明,乃求其所以能令流轉生死之理,方能生起欲離染污無明之心,而求覓得無我之見。欲求證此無我見,必須先認識與無我慧相反之染污無明而斷除之。何以故?因其為一切煩惱之根本故。在惡法心中如貪瞋癡等,固皆應斷,然每一對治法只能斷其一分,至染污無明斷,則一切皆斷,如斫樹然,根本一斷則枝葉自萎。」。

染污無明執為實有的這一分,是煩惱的根本。雖然貪瞋癡等惡法是應該要斷的,然而,每一個對治法只能斷其一分,例如,降伏瞋心需要修慈悲觀、降伏貪心需要修不淨觀,但是修慈悲觀與不淨觀,並不能斷貪瞋的根本,因為貪瞋的根本,是染污無明。因此,如果將染污無明斷掉,則一切煩惱都斷。就如砍樹一般,如果只是砍樹葉並沒有砍樹根,枝葉還是再生。所以,染污無明執為實有的這一分,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佛道無上誓願學」。佛之所以成佛,是將煩惱障、所知障斷盡,已經究竟圓滿,沒有比此更為殊勝,所以稱為「無上」。以此配合前面來說,為了要「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我們一定要希求成佛,因為成佛才有此能力,而要成佛,一定要將煩惱障與所知障斷掉,假若沒有將此二障斷掉,是無法成佛。所以,在我們的學習上,一定要學習如何斷煩惱障、如何斷所知障,若不是如此學習,卻說自己發願要成佛,這是不實際的。這也就是,為何一定要學習龍樹菩薩、無著菩薩的論著所在,因為他們的論著所詮說,不僅只是詮釋如何發菩提心,更重要的是,詮釋如何斷煩惱、所知二障。

因此,你所學習的佛法教理,如果不是和斷煩惱、所知二障有直接相關,甚至對於如何修菩提心也不詳細清楚,那麼,你一定要依著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所造的論著多加學習。但是,就我們的能力而言,要正確無誤的學習這些論著並不容易,而且是很困難,因此,阿底峽尊者為了利益有情造道炬論,然而道炬論是以偈頌的方式作詮說,所以,宗喀巴大師又依著道炬論造菩提道次第廣論解釋。因此,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有其殊勝的重要性。因為,其中含攝了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的所有精要,若將此精要學習,將能正確無誤的進而遍攝一切佛法,這時候,才堪稱之為廣學佛法。假若對於佛法沒有具備如此的基礎,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就能廣學,如此是為「增上慢」。為何說是增上慢?因為你不依著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就能廣學一切佛法,如此便是增上慢;因為佛陀在世時的授記,對你而言,成了無用。

以上關於「眾生無邊誓願度,法門無量誓願學,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解釋與說明,對於我個人乃至於其他人,或許都曾經沒有正確深入理解,因為一般都是以總相的認為,或是以不夠深入的理解,但是,這樣並非誤入邪道。比較需要我們耽心與警覺的是,假若以總相的認知而去學習很多佛教典籍,包括不是佛陀所授記的人所寫的書籍,加上自己在學習上並沒有分辨正確與否的能力,如此便會誤入錯道了。

進一步來說,我們學習佛法是為了出離三界解脫輪迴,試問,沒有出離心能解脫嗎?沒有空正見能解脫嗎? 絕對不可能,因為,出離心與空正見是解脫的根本必須。我們誓願度盡一切有情,如果沒有正確修起菩提心,要如何成辦?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道炬論與俱舍學都說,三主要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是所有佛法經律論之根本,由此根本才衍生種種經律論。

因此,我們要廣學佛法,首先,一定要將三主要道學習正確,如此廣學才不會錯誤。若沒有先將根本三主要道正確學習,又沒有依著龍樹菩薩以及無著、世親菩薩所造的論著,那麼一定會誤入錯道。在佛門中有句話「佛法雖智不能了」,意思是,佛陀的教法若是無人講,雖然你很聰明,但就是學不懂,但是,我們還要注意,雖然需要有人講,但是如何講?一定要依著龍樹及無著菩薩,因為佛陀授記,因為我們已經皈依佛、法、僧。

當我們學習了龍樹以及無著菩薩的見解,乃至於將菩道次第廣論好好學習,我們會有能力判斷對方所說的佛法是否正確,假若對方所說的並不正確,加上無法溝通,這時自己要修慈悲心,而不是見他人過失起煩惱。以上我所說的,只不過是個人學習上的理解與看法,提供各位作個參考。


回法開示回仁波切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