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正释经义
資訊分項
相簿2
服務分項
回應(0)


轉寄 列印 迴響 總覽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2

净空法师(1998年、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第二章——正释经义
(六)标注时处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这一句经文里面跟我们说了三桩事情:说了时间,说了法会里面主讲人,又告诉我们这个法会的处所。
1、“一时”就是一时,不可以说有一个时候。“一”是什麽?一心、一真。“一心”就突破了无量的时空。无量度数的空间,一心全突破了,所有障碍都没有了。“一时”是“一心”的时候。我们念佛人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一时”。一心不乱所有时空都突破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记住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你同时都见到了,这叫“一时”。
这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叫“一时”;有一时就是说有过去、现在、未来。跟诸位讲真话:没有三世,也没有十方。我们今天讲东南西北、上下、四维,讲十方,也是随顺众生俗谛说的、方便说的,不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是没有十方、没有三世,这就是“一时”。
“一时”是一处!无量无边的虚空法界是一处!这是一真法界。“三世十方同时存在”,叫“一时”。
古德讲,“法王启运,嘉会之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大众聚集在一起听经,就是这个时候,这叫“一时”,
从感应道交上来讲,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感应道交。《楞严经》里面所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诸佛如来、菩萨、罗汉应化在这个世间,都是众生有感,他才来应。应以什麽身说法,他就现什麽身分;他现这个身分,不是他自己想现什麽身分,自自然然的;应当说什麽法门,他就说什麽法门,应机说法,这个叫“一时”。
2、“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这是处所。这个处所有三个,“摩竭提国”这是指一个地区。
“摩竭提”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叫“无毒害”。佛讲经说法的地方,所谓是“首善之区”。这个国家道德水准高,文化水准高,佛在这里讲经说法,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这个国的名字里面含着有这一层深义在其中。
“阿兰若法”,这是世尊修学讲道的一个场所。“阿兰若”是梵语,要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很安静的这个处所。环境清净,修道容易。
古时候农村里面养牛,牛叫的声音就是很大的声音;牛叫的声音听不到,表示跟这个村庄有相当一段的距离。“阿”要是从字面上翻,“阿”翻作“无”,“兰若”翻作“喧闹”,就是噪音。“阿兰若”就是没有噪音、听不到噪音的这个地方。
“法”。“法”就是佛所证得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
为什麽用“阿兰若法”呢?意思是表示三界六道杂染不清净,这个里面众生迷惑、造业、受报,就好比噪音非常非常之多,非常非常的复杂。佛今天讲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二障也尽了,都断尽了,真正得到清净自在,清净自在就叫做“阿兰若法”,这个意思多圆满。所以这一句里头有事、有理,理事不二,理事一如。
佛教学的场所就叫做“阿兰若法”。在“阿兰若法”什麽地方呢?在“菩提场”。“菩提场”是佛讲经的场所。
这个时代,新加坡确实能符合“摩竭提国”的意思。这个地区人民守法、守规矩,国家、社会安定,生活富裕,人有智慧,所以《华严经》选在这个地方讲,也不是没有道理,确确实实感应道交。

(七)【始成正觉。】
1、这是说初成佛的时候。前面说过“一时”,是初成佛时,初成正觉之时。实在讲,佛那有成与未成呢?是从示现来说的。释迦牟尼佛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八相成道里面成正觉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初成正觉,把他所证得的全盘说出来,所以本经所宣讲的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真实圆满无障碍的境界。我们凡夫听不懂,不能接受,这佛才说完之後,大龙菩萨把它收藏在龙宫里面珍藏起来了。
2、世间人不能接受!释迦牟尼佛从菩提座起来,为五比丘讲小法,讲《阿含》;从做人讲起。第一是俗善,世俗之善,这个是大家很容易接受。
从俗善再提升是戒善,佛讲这些戒法。三皈是基本的戒条,讲三皈,讲一切戒律、教诫;“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戒善。
第三讲行善,菩萨行,你的生活行为没有一样不善。佛教化众生,逐渐逐渐把我们的程度向上提升,水准慢慢提高了。
3、古来大德判世尊一代时教为五教、为四教。
a、华严家判“小、始、终、顿、圆”,判五教;
b、天台判的是“藏、通、别、圆”,判这四教。
就好比我们现在教学由浅而深,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逐渐逐渐的提升,就有这个意思在。
4、本经是根本法轮,根本的教义,教殊胜!是四教的根本,是五教的根本,是一切教学的大根大本,这在初成佛的时候示现的。
本经一共有九会,说前面的五会,一七,七天所说。第二七说後面的三会,说後面的三会就是说到第八会,二七日中说;讲十地、等觉、妙觉。第九会在後时,第九会是在只树给孤独园,这个决定不是在二七日中,二七日是在菩提场。
5、佛是一时、一处、一音说法,《华严经》九会无尽的经文同时完成,这个境界“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华严》称为“大不思议经”,没有先後次第。後来古人也想了个妙法,我们如何能“一时”就把整个《华严经》都说完、都听完了?有办法啊!整部《华严经》的经文刻在一个大钟上,一声敲了,这《华严经》全部都出来了。你听到了,全部《华严经》都听到了,一音说法,一时顿闻,全都听到了。《华严经》长,你看许多短的经,像《心经》,钟里面刻《心经》的最多,《心经》不长,它敲一次两百六十个字的经文,一声当中就传播了,都采取《华严》表法的意思。
6、“正觉”?佛法有大乘、有小乘;大乘法里面有别教,有顿教,有圆教。贤首大师判一代时教为五教,五教都成佛。天台大师判为四教,有藏佛、通佛、别佛、圆佛。
7、一切菩萨决定先於无所有处,已经永远离开贪嗔烦恼;贪、嗔、痴、慢、疑,换句话说,这六种根本烦恼,他确确实实断尽了,这才能入见道位。
8、无所有处这是慧,我们所讲的看破,看破什麽?看破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佛在《金刚般若》里面给我们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是把境界都当作真实,没看破。依旧在这个梦幻泡影、虚妄境界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着。将一真法界转变为六道轮回,错得太离谱。
9、所以见思烦恼一定要断。从那里断起呢?从贪爱断起,於一切法不生贪爱。佛教我们要生慈悲,不生贪爱。贪爱里面有妄想、分别、执着,慈悲里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
10、在小乘位,天台家讲的藏教,只要断三十四心,断有顶一地之迷惑,就能够证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是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时候就叫做成正觉,小乘成正觉。他所示现的是藏教的佛,佛门也称之为藏头佛。
11、在大乘当中如果就应化来说,佛所示现的八相成道,像释迦牟尼佛在当年出现在北印度,为我们示现的也可以说是“始成正觉”。十地修行圆满,十地菩萨修行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这个时候也叫做“始成正觉”。都是从事相上讲的。
如果从理上讲,古德所谓:“古今情亡,心无初相。”,这叫做“始”。
古今就是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凡夫总是会怀念过去,会想着将来,这个叫情见。
如果三世情见都放下了,你的心才真正平等,真正是离开了妄想、分别、执着;平等心现前了,清净心现前了,这叫“始”。
一切妄念不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理事因果,这个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叫“正”,正知正见。
见到自己觉心常住,这就称之为“觉”。始觉与本觉,本觉是本有。实在讲那里有“始”?不过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本有的般若智慧、本有的大觉这个时候现前,佛法里称之为“成”。这是“始成正觉”的意思,这从理上讲。
12、佛性,或者是法性,或者是说真心理体,在佛法里面也称作为法身,这里面没有成与不成。如果有成,有不成,两桩事。
禅宗里面所谓“向上一着”,向上一着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里面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如果你说成,成的对面是不成,成与不成是二法。
13、印宗法师向六祖请教:
你在忍和尚,五祖那边常常听法,五祖对於禅定、解脱怎麽个讲法?
六祖惠能就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
这个这麽说法,向上一着;你还在问解脱怎麽讲法?禅定怎麽讲法?你是落在第二义,不是上上法,上上法里头是不二法门。所以从向上一着来说,成与不成,念头都不能生,这是真的。这些意思都是大、小乘教义里头所说。
14、华严是无障碍的法界。“以十佛法界的身云”,十不是数字,是表圆满,用我们现在话说,尽虚空、遍法界之身。佛这个法身是以一切法为自己的身。
15、我们作梦,梦中当然有自己,也梦到有别人,梦到有山河大地,梦到有虚空,这个所有一切境界从那里来的?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自己的心是能变,梦中这整个境界是所变,能所不二;能变的是性,所变的是相,性是真的,相是虚妄的。
为什麽说相是虚妄的?相是常常在改变,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我们就叫它做真的;常常会变化的,我们就叫它做虚妄的。相叫妄相,性叫真性。
心在作梦的时候,心已经现一个相,心什麽样子?整个梦境就是心,就是自己。所谓是“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相是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的现象刹那刹那在变化。那麽这个相,虚空法界是我们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唯有佛与法身大士亲证这个境界;他真的明白,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如本性的梦境。
所以你要问他什麽是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就如同我们作梦醒来之後,豁然体悟到整个梦境就是自己,肯定是自己,一丝毫没有错误,这叫清净法身。不再以为这个身是自己了,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身,叫法身。
16、云,非有、非无。经典里面用个云,都是告诉你这个事情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有相;你不能说它有,它相是假的,幻相,不是真的,没有妨碍。大乘经教里面,“云”这个字用得很广泛,我们要懂这个道理。
17、佛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是佛的身云。是佛的身云,法界身云,
18、佛的法界身云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法界身云呢?
佛证得清净法身,我们又何尝不能证清净法身呢?
如果你从今天起豁然真的觉悟了,虚空法界原来就是自己真性的相分。你跟诸佛如来同一个见解看法。那恭喜你!你就证得清净法身,佛始成正觉,你也始成正觉了。这个不是邪知邪见,一点错误都没有,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
19、古德说:“遍因陀罗网无尽的时处,念念初初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是那麽样的自然,连痕迹都找不到,就像《普门品》里面所说“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千不是数字,也是表圆满的意思,也是表无量的意思。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为什麽能应?
因为他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那个应身有没有来去?没有!没有来去,没有始终。
《楞严经》上说得好:“当处出生,当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句句都是实话。
佛菩萨如是,我们一切众生又何尝不如是呢?
只是他们在觉,我们在迷,只有这一点不同,除这个之外,没有一样地方是不相同的。所以才说一念觉悟,众生成佛;一念迷惑,这佛变成众生,就一念差别而已。
20、境界相非常复杂,都是从众生妄想、分别、执着而生,正是佛在大乘经上所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大家都在想灾难,灾难怎麽会不来呢?如何叫灾难能够化解呢?大家都不想了,这个灾难就没有了。从理上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是真理。
如果从缘上讲,一切众生造作贪、嗔、痴、慢,造十不善业。你看这个社会普遍的都在造杀、盗、淫,都在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里面充满了贪、嗔、痴、慢,这是缘,有因有缘,果报那能不现前?
21、我们处在这个环境里面,一定要觉悟。他们在造,我们在念佛,这是佛法里面所说的共业里面有别业。我们也不要存一个侥幸的心理,佛菩萨保佑我消灾免难,不要有这个妄想,有这个念头是妄想,你还没有摆脱妄想。我们连这个念头都没有,只有一个愿望,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只有这一个很单纯的一个念头,除这个念头之外,什麽念头都没有;这个灾难自然就化解了,自然就消除了,不能夹杂一个杂念在里面。那麽我们是不是很快的就往生?也不必去想,你想就有攀缘心了;佛教我们随缘,不要去攀缘。
22、一切都交给佛菩萨,只问我们自己分内的事情。传法利生。佛法“不贵能说,贵在能传”,大家发流通正法这个大愿,这一切、这一生都由诸佛菩萨照顾,我们何必去操心呢?何必为自己去起心动念?
23、本经中具足主伴,在这个法会里面,释迦牟尼佛是主,所有大众是伴。主跟伴没有一定的,任何人都可以做主;你做主,一切诸佛菩萨也是伴。人如是,法也如是。《华严经》为主,所有一切经都是伴;任何一部经都可以做主,任何一部经都是伴,主伴圆融。这是真平等,这是真自在,
24、这一个“始”字里面就包含了无量劫;说一个处所,就包含了尽虚空、遍法界;这是《华严》里面所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成一切成。所以《出现品》里说:“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换句话说,如来成,众生就成,佛佛平等,一切成佛。《无量寿经》上讲“一切皆成佛”跟《华严经》一个意思。佛觉察到了,我们没觉悟到,佛讲的句句是真实话。是给我们说明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真相在那里?就在现前,没有离开一丝一毫。这是“始成正觉”的大意。
25、李长者说“如是我闻”。“如”:“如佛所说”;“是”呢?“是佛所说”,不是阿难说的。阿难是亲闻,不是传闻。
26、长者在他的注子里面,他注子叫《合论》,有几句话特别提醒我们说:“心境不二,方闻佛所说经。若心境有差,不可闻佛所说,亦复不能信顺领受。”这一句话境界很高。心是念头,起心动念;境是外面的境界。凡人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那有不起心动念的道理?起心动念就落二、三。
开经偈里面所说“愿解如来真实义”,确实不解如来真实义。真正要能够懂得佛经,一定要自己认真去修行,看破、放下。看破,知道万法皆空;放下,再不分别、不执着。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离妄想、分别、执着,这个时候心境就一如。妄想、分别、执着害死了我们,害惨了,不是好东西。为什麽还在境界里面起心动念?还要这样继续下去?
27、阿兰若法菩提道场,要懂得表法的意思。“菩提场”,菩提是觉悟,你觉悟的那个处所就是菩提场。大乘经上讲六度就是菩提场,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三学是菩提场,普贤菩萨十愿是菩提场。这些修学的纲领常常在心地,心地就是菩提场,你所在之处无一不是菩提场。由此可知,法界无边,菩提场也没有边际。
28、佛示现八相成道,正是“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某一种法门而得度者,他就示现某一个法门来帮助他。
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为众生作最好的榜样。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有许许多多的过失,佛菩萨示现改过自新,作一个圆圆满满的好样子。佛菩萨应现在世间,帮助众生断烦恼、证菩提,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佛菩萨如是,我们今天也能如是,这叫做学佛。

(八)“别显处严”。讲经的处所,主讲人以及听众。
1、“即染显净”。我们今天住的是娑婆秽土,本师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也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我们现在住的是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每一尊佛都有,而且四土是在一起的。我们如何能在秽土里面见到净土?通过学习《华严》,我们在秽土里面见到净土,你成功了,你真正入了《华严》境界。
2、“别显处严”,这个处所里面有四段经文∶第一个是讲大地,第二个是讲树,第三个是说宫殿,第四个是讲师子座。。
A、第一个讲“地”。地是什麽?地是表心地、法身。
B、“树”代表什麽?树代表建立,树立。儒家孔老夫子自己敍说他学习的成就、境界逐渐的向上提升,这就好像树木年年往上长高。
夫子自己说“三十而立”,三十是成立了;这个“立”是道德学问基础打好了,建立了。我们的学业、道业、事业有没有成就呢?这值得我们认真去反省。
夫子说“四十而不惑”,他境界向上提升了,不会被外面境界迷惑了,意思就是智慧开了。那我们四十岁还会不会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这都是建树,都是树表的,又高一层了,知天命。什麽叫知天命?明白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他真懂得了。
“六十而耳顺”,耳顺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六十岁他到这个境界了,一切都能够顺众生。
“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随心所欲就是我们佛法里面讲的巧,不逾矩是善。随心所欲是自在,自在又合乎规矩;得大自在,不违背规矩,那是真的自在,不是放纵,纵欲那个造业要堕落的。
你看看他这个建树,这个树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高。在佛法里面,这个树代表菩提,菩提是觉悟。孔夫子十年,一年觉悟的范围越大,越来越高。佛家讲的这些树木表这个意思。
C、“宫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
3、我们住在那里呢?《金刚经》一开端,须菩提尊者就请教:“应云何住?”这是个大问题。
“应云何住”意思:我们的心要住在那里;不是讲身,身不要紧,你这个心要安住在那里?
佛给我们说:“心要安住在大涅盘。”涅盘翻成中国的意思: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在《金刚经》上就讲的“无住生心”。“无住”,不生;“生心”,不灭;
换一个说法,要住在非空非有,空有两边都不住,这个就是涅盘境界。你这个心住在“有”,样样都执着,错了;你要住在“空”,也错了;空、有两边都不住,这个就对了。所以佛在《金刚经》上教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宫殿是表这个意思。
4、“座”,座位。除了睡觉之外,坐的时间最多。
“座”表什麽?座表法空,万法皆空;以法空为座就能够随机说法,说而无说,无说而说。
5、这个处所庄严(器世间庄严)给我们讲了这四桩事情,里头有很深的意思在里头,我们要明了:
佛就是用一切万法来说法,明白了何必要开口呢?
见到大地,你就想到心地、法身圆满;
看到是树木,你就晓得我的智慧、德行要建立,要不断的向上提升;
见到房屋,走进房屋,立刻就想到我这个心要住在非空非有;
无论坐在那个地方,看到座位就想到一切法空。这都给你说法了。所以要尘说,刹说,无间断说。
《华严》在那里?《华严》就在我们生活当中,生活里头点点滴滴都是“大方广佛华严”。这是从表法上说的。
6、表法的意思懂得了,最重要的如何把我们这个观念换过来。我们过去起心动念错误的,与事实不相应,现在把观念转过来,念念与事实真相相应,这叫真正修行。

回慈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