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禅修 分类:生活修行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9/12 NPO  编辑部 报导

谈禅修 归敬 世尊 阿罗诃 等正觉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 甚麽是禅修
    • 狭义的:禅坐以达心灵的专一与澄净
    • 广义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心灵的锻练、净化与智慧的提昇
  • 禅修错误观念的厘清 
    • 追求神通感应
    • 禅修为强身
    • 禅修是气功
    • 禅修是修气、脉、明点
    • 禅修为特异功能
    • 禅修是修行的全部
    • 禅不在坐
    • 依定一定发慧
    • 定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为何禅修 (禅修的目的)
    • 心灵的净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开展
    • 培育活在当下的觉照力
    • 成办解脱道的智慧解脱
    • 培育菩萨道利益众生的勘忍力 (依住勘能性,能成所作事 ── 成佛之道偈颂)
  • 禅修的原则 (杂阿含624)
    • 依於慈善的心念和正确的动机来禅修 (直其见)
    • 持守清净的五戒行或十善德,在身口二业表现出善良的德行 (净其戒,具足三业)
  • 禅修的功德
    • 为得现法乐
    • 为得胜知见 A. 修光明想 B. 修净想 C. 引发神通
    • 为得分别慧
    • 为得漏永尽
  • 禅修功德的流弊
    • 得现法乐 -- 耽溺於禅乐,成为不问人间疾苦的隐遁者
    • 得胜知见 -- 净观易走入偶像崇拜的鬼神信仰 神通易走入权威崇拜的神秘主义
  • 禅修的层次
    • 人天道 -- 发心:求增上生,得现法乐及後法乐
      禅修:依四禅八定或 (慈、悲、喜、舍) 四无量三昧
    • 声闻道 -- 发心:发出离心,种『顺解脱分善』,得涅盘解脱乐
      禅修:依四念处、八正道、乃至三十七道品或无量心三昧或空、无相、无所有的三解脱门(即三三昧),离我慢而得清净知见--无漏智
    • 菩萨道 -- 发心:发菩提心、大悲心,依空性见,修六度四摄,得悲智究竟乐
      禅修:勤修八断行(欲、精进、信、轻安、正念、正知、思、舍),灭五过失(懈怠、忘圣言、惛沉掉举、不作行、作行),依九住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入禅支;禅观同声闻道
  • 禅修的方法
    • 止禅 (奢摩他Samatha) -- 四十业处 (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色,一想(食厌想),一差别(四界差别))
    • 观禅或内观(毘钵舍那Vipassana) -- 四念处与七觉支
  • 禅修的途径 (杂阿含464) :  (1) 由止到观(止行者) (2) 由观到止(纯观行者) (3) 止观双运
  • 禅修的解脱目标
    • (1) 慧解脱 -- 以正念与智慧为要点,解脱烦恼障,得心自在乐
    • (2) 俱解脱 -- 以禅那为根基,解脱定障与烦恼障,得现法乐住
  • 禅修的前方便
    • 五法多所饶益 (杂阿含801)
      (1) 住於净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於微细罪能生怖畏,受持学戒
      (2) 少欲、少事、少务
      (3) 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
      (4) 初夜後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
      (5) 空闲林中,离诸愦闹
    • 具足五缘、呵五欲、弃五盖 (小止观)
      • 五缘 -- (1) 持戒清净 (2) 衣食具足 (3) 闲居静处 (4) 息诸缘务 (5) 得善知识
      • 五欲 -- 色、声、香、味、触
      • 五盖 -- 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
    • 六种前方便 (成佛之道) (1) 密护於根门 (2) 饮食知节量 (3) 勤修寤瑜伽 (4) 依正知而住 (5) 知足 (6) 心远离
  • 禅修的次第
    • 依止善知识
    • 正见具足
    • 五戒、八关斋戒
    • 活命遍净、资具依止(饮食、衣服、卧具喜足圣种)
    • 正念正知
    • 根律仪(离五欲)
    • 三妙行 (身口意三业清净;乐断乐修圣种)
    • 安那般那念 (Anapanasati;入出息念、持息念、十六胜行、十六特胜)
    • 四护卫禅 (死随念、不净观、佛随念、慈心观)
    • 四念处 (Satipatthana 身、受、心、法)
    • 七觉支 (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
    • 四禅支 (Jhana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 七清净 (戒净→心净→见净→疑盖净→道非道知见净→道迹知见 净→道迹断智净→得无余涅盘)
    • 十六观智 (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性智→道智→果智→省察智)
  • 禅观所缘的抉择
    • 胜解作意 (假想观)
    • 真实作意 (如实观)
  • 禅修的方法 调身,调息,调心
  •  禅修验证
    • 契合中道 (八正道)
    • 心灵的净化
    • 智慧的提昇
    • 慈悲心的开展
    • 活在当下的觉照力
    • 人间的关怀
  • 禅修实践精神
    • 忘己为人 -- 修无缘慈,不入深定
    • 尽其在我 -- 如实观照,不修假想
    • 任重道远 -- 发长远心,不求急证
  • 其他禅法
    • 天台止观: 圆顿止观、禅波罗蜜、小止观、六妙门
    • 禅宗:  曹洞宗 -- 默照禅;主张「只管打坐」     临济宗 -- 看话禅;主张「待悟见性」
    • 密宗:  红教 -- 大圆满     白教 -- 大手印
  • 提示
    • 安忍
    • 无所求
    • 只管观察
  • 共勉
    • 每日禅修,终生实践
    • 常行布施,培养福报
    • 持守戒律,守护诸根
    • 修慈心观,增长菩提
    • 生活简单,作息正常
    • 平和处众,慈心充满
    • 闻思佛法,增长智慧
    • 知足感恩,行八正道
    • 正念正知,活在当下
    • 参加共修,彼此砥砺
    • 平常心,不展示修行相
    • 念诵忏悔,培养宗教情操
    • 修行不碍日常作务及家庭生活
    • 尽其在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愿 一切众生 吉祥如意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主持人
美国菩提学会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