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向之初探 分类:經續解析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8/08 NPO  编辑部 报导 

回向一语贯串整个佛教发展史,皆可寻得其踪迹。尤其大乘佛教兴起之後,回向意义转深转广。然其本义及可行性为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回向」,是後期经论所一贯使用的译语,在早期的经论则不然,虽然译语各不相同,但都有回向的意义。大致上回向的类别有两种:一者是在自利上而谈回向解脱或菩提,二者是在利他上而谈回向众生。原始佛教主要偏重在解脱,回向众生方面则少,然在部派与大乘时期,回向的内容不但提昇,且渐渐地发展成:愿求菩提,大悲度众与无所得的回向。

至於回向众生,他们是否真能得到的问题。有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如龙树菩萨认为:「是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也就是说因地福德的回向,众生并不能得到,而须到菩萨之果报现前时,才能真正去利益众生;但有些经论则认为有此可能。综合探讨二说之差异後,发现回向之可行性是依能所二方是否能带起业力的互感(如共业)而定,依此来论回向能感果与否,不但符合业感缘起之学说,亦可会通二说

在早期的印度,布施已成为了民间的一个重要的风俗民情。许多宗教无不提倡人们要布施,人民也认为这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福报,来生生於天上,甚至能消除所作的罪业。[17]尤其是在婆罗门教中,透过某种宗教的仪式来行布施供养婆罗门(Brahman)或天神(Deva)是能得到很大的福德。佛教兴起後,这一种观念仍然持续不变,在佛教的经论中也是频频的出现与布施有关的故事,如释迦佛的本生故事等,不少都是与布施有所联系。因此,回向与布施也构成了严密的关系,如《中阿含经》说:一位拘娑罗国王的儿子名叫长生童子,正当其父王面临敌国威胁的时候,他劝导波罗奈城中诸贵豪族们一起布施修福,「以此施福愿拘娑罗国王长寿,令安隐得解脱」(大正1534a23~25)。又如《南传增支部》中说:毘沙门大王(Vessavana maharaja)请难陀母优婆夷,将诵经及供僧的功德回向给他,如彼言:

 

…「(难陀母:)善哉贤友!依我所诵之法门,是为送卿之礼物。」「(王:)善哉姊妹!此乃给我之礼物。明日以舍利弗、目犍连为上首之比丘僧伽,未食朝食而将来毘努建达伽村,供养其比丘僧伽已,即称为我之布施,而此乃为给我之礼物maman dakkhinam adisyyasi)。」(汉译南传,增支部经典四,第22册,p.26=Avguttara iv, p.63~67)

 

又在《杂阿含经》卷37(Angutara Ⅴ, p.269; 汉译南传,第25册,p.193)中,也提到一位名为生闻的婆罗门请教世尊说:

 瞿昙,我有亲族极所爱念,忽然命终,我为彼故信心布施,云何世尊,彼得受不?(大正2,272b12~18 

这是为已故的亲属布施,彼是否能得到利益之问题。如此以布施功德回向与亡者之事,在南传《饿鬼事》中,多处可见。例如《郁婆利品》中的《舍利弗母鬼事》

如论所说,初学的菩萨精进勤修忏悔业障;劝请诸佛住世转法轮;随喜诸佛及众生行善功德;回向菩提及众生,目的在於培养福德及智力。待其增广後,内心刚强炽盛之烦恼得以调柔,才能对佛之无量清净功德深信不疑,渐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因此,除了精进於道业,时时不断的回向,不但是解脱道上的重要助缘,回向者亦必能如愿以偿,达成目标。所以,自利方面的回向,若如实着落,必能成效。然而,利他方面的回向,则有不同的议论。

    (一)龙树的看法

一般谈到回向众生时,都是将自己修行的福德回向众生,令彼福报增长。但是,龙树菩萨认为:因中所修的福德不能与众生共而果报可与,如《大智度论》6云:  

共一切众生者,是福德不可得与一切众生,而果报可与。菩萨既得福德果报,衣服、饮食等世间乐具,以利益众生。菩萨以福德清净身、口,人所信受;为众生说法,令得十善道、四禅等,与作後世利益。末後成佛得福德果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无量光明,观者无厌;无量清净,梵音柔和,无碍解脱等诸佛法,於三事(乘)示现,度无量阿僧只众生。般涅盘後,碎身舍利,与人供养,久後皆令得道。是果报可与一切众生,以果中说因故,言福德与众共。若福德可以与人者,诸佛从初发心所集福德,尽可与人,然後更作。善法体不可与人,今直以无畏、无恼施与众生。(大正25,487c~488a) 

  站在龙树菩萨的立场上,菩萨因地中所累积之福德资粮,必须在果报现前时才能施与众生。初发心菩萨,由於福报与智慧上的不足,因此在度化工作上无法着实的利益众生。直到福智渐增,能力范围所及时,才能真正以财施、法施利益众生;成佛後更以出世之三乘法广度众生出生死海;乃至涅盘後,其舍利亦让众生起信解行证。所谓的福德,论中言「善法体」,并解释为:「善根相应诸善法,及善根所起身、心、口业,和合是法,名为福德」。(大正25,488b19~21)所言善根即不贪、不瞋、不痴,换言之,由善的身、口、意去造作六波罗蜜等善法,即名为福德。那麽,龙树所说的福德是否就是善业的别名呢?其实不然,由龙树所说的「善法体」,大可推测福德应是造作之後所产生的余力。

就像有部所说的「无表业」或大乘唯识的「种子」说,是动作产生後所遗留下来的潜在力量。虽不会即刻引发果报体,但有推动促成果报的作用,直至时机成熟便形成异熟果报。又论中说:从初发心到坐道场的修行过程,「是中菩萨自修福德和合得佛道,乃至入无余涅盘」(大正25,488b)。

意即是说:菩萨修六波罗蜜等所得的福德,是成佛乃至入无余涅盘的因素;福德只是成佛前所累积的资粮。而这种资粮,是自己的修行所得的「善法体」,在未形成果报前,只是潜藏内心的力量,那又如何能给予众生呢?因此,龙树有如此的看法:「善法体不可与人」,想必也是基於这点而说的。

  在小乘的观念中,其於业的作用关系上,也是主张自作业受的原理。虽然,缘起法是生灭无常,没有一个恒存不变的自我;但是,有情是依惑、业、苦而形成轮回的相续。从有情本身,依无明而造业受报,无不说明了自作自受的道理。同样的,所造的善业,在缘起的法则下,也是离不开自作自受的范畴。可见,以龙树的看法,其实也是忠於原始佛教之理念。因此,关於这一点,其实大小乘或南北传之间是一致的。 

   (二)众生的因缘

虽然,龙树主张福德不可与人,但实际上,从其他经论的记载,多少可以了解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尤其,在南传经之〈鬼事部〉(Petta-vatthu)里,便叙说了许多从回向中获利的可能性。在汉传的《撰集百缘经》(相当於梵文的Avadana-wataka)也有如此类似的典故,其中在〈老母善爱悭贪缘〉中,更记述回向福德能与之说,如下所言: 

(鬼):「唯愿大王慈哀怜愍,为我设供,请佛及僧,使我脱此弊恶之身。」(波斯匿)王即问言:「为汝设福,若得知不?」彼人答言:「设福必得,王自当见。」…寻即为设,请佛及僧。咒愿(回向)已竟,彼树下人,百味饮食,自然在前。(大正4214c8~16

 

有关於此,在《杂阿含经》(大正2272b)中也有提到婆罗门问佛:为已故亲人造福,彼是否受用的问题。然,这些也只是点出其可能性,而背後的原因则不很详尽。不过,在《大毘婆沙论》中,则详述了其中的道理,如其言: 

如诸聚落城邑中人,或为子孙不断绝故,或为财产增盛故,或为富名久流传故,以法非法集诸财宝牛羊等物,於己亲属尚不欲与,况施他人。彼由悭贪缠缚心故,舍人同分生鬼趣中,於自舍宅水窦厕溷不净处住。彼有亲属追恋生苦,作是念言:「彼集财产自不受用,亦不施人,今生何所?」遂集亲里,请诸沙门婆罗门等,设大施会,愿此资彼舍苦受乐。尔时饿鬼於自住处,见如是事,於自亲里生眷想,於其财物生己有想,即时欢喜;於福田所,生信敬心,於其所作起随喜心,便离重苦。由此因缘祭祀则到。问:若尔何故不名他作业他受果耶?答:不尔,彼於尔时由生敬信、随喜心故,见施功德悭贪过失,由此增长舍相应思,成顺现受业得现法果故。(大正2761a 

由此可见,若为先亡布施造福,对方是有可能获利,然彼须具备某种条件,也就是对福田起信敬心,及对其亲属所作起随喜心。但这必竟不是对方亲自去做,是否有他作业他受果的情形,而违反了因果呢?有关此一问题,论中也作了回答说:「不尔,彼於尔时,由生敬信、随喜心故,见施功德,悭贪过失,由此增长舍相应思,成顺现受业得现法果」。(大正2761a)敬信、随喜及舍,三者都是属於意业,由意业的转变而致使果报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舍心。

    除此之外,惭愧及忏悔也是决定回向是否成效的关键所在,举如《撰集百缘经》中,说优多罗母堕饿鬼後,乞求其儿,优多罗比丘说:「汝今若能为我设供,施佛及僧,为我忏悔,我得脱饿鬼身」。尔时,比丘便以怜悯之心,更为彼设斋供养佛及僧众。同时,其母也亲自来到现场发露忏悔,听闻佛法而起惭愧心。随後,即福报转增,乃至得须陀洹果。(大正4225b

  如上所说,众生是否能从回向中受益,须从其所具备的条件上考量。回向者可说是一个助缘,从行善到回向的过程之间,若众生能随喜、信敬、忏悔,甚而舍掉烦恼,那他们必能获益。反之,假如他们烦恼深厚,对福田及所行善事产生排斥性的话,那麽,回向者便自享其果。又如净影慧远法师,於其所着之《大乘义章》中说:「佛法虽无自业他人受果,亦无他业自己受报,非无彼此互相助缘,以相助故得以己善回施於彼,以回向故於未来世常能不舍,利益众生助令修善,故须回向」。(大正44637a)因此,回向众生是否成效,就看回向者是否能以善法诱引被回向者生起清净心,若能如此,回向者便能增上自己的悲心,增广自己的福德;被回向者则因自己净心现前而能除障致福。换言之,这是共业之下所形成的结果。从此角度来看,回向则不坏龙树所说业力自负的法则,且能会通回向利益他人的诸经之例证。

  总之,回向,於自利上来说,是让志向更明确与坚固。明确者,即修行目的不求人、天之有漏善法,而是向於涅盘解脱——一切智,或究竟菩提——一切种智。坚固者,时时回向即能不忘初心,乃至逆境也不退心。在利他方面,特别是大乘,非常重视教化众生的任务,所以除了追求菩提的志向,严土熟生也是必要的志向。然,回向是否能利益众生,就待众生是否也能与善法相应。若双方都能与善法相应,形成共业,那其实双方都会从中获益,互相成就。 

五、 结 论 

从以上的探讨中,回向之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

1、   回向的语义很广,从梵文parinama中所能知道的解释,即有回绕、回入、改变、转向等的意味。另外,南传经典中也有关於回向的内容,但所用的语词则是dakkhinam adisipattim adasi等。Dakkhinam,梵文是daksina,它们的原意是供养或供品,这是婆罗门教中原有的定义,但後来则演变成为福德(merrit)。Adisiadewanam 则是给与的意思,所以两者并合,即有将福德给与(他人)的意思,由此引申福德回向众生之意。佛教所说的回向主要可分为两点,一、自利方面,即回向二乘的涅盘与大乘的菩提;二、利他方面,即回向於众生或净佛国土。

2、   从各经论中,可了解回向经由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的演变过程。回向并非佛教独有,彼於当时的印度社会早已普及化。佛教将其纳入讨论范围,一方面是基於当时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将它,由世俗的观念导入佛法的知见。然,在整个佛教历史的演变中,其含义及内容也随之变化;从着重自我解脱的回向到三心(菩提愿、大悲心及无所得慧)相应的回向,由此不难发现大小乘思想所造成之影响。换言之,回向是从最基层的社会,发生在对死後生天的期望及对亡者的悼念;佛教则将其导入出世间的正见,令修行的目标朝向解脱生死轮回、悲智相应的究竟处。尤其是着重悲心的大乘佛教,回向净佛国土是菩萨的任务。此外,修行者也可以藉着回向而往生於净土。

但随所依据的经典不同,所以往生的条件也有所差异,如阿佛净土只摄大乘根性的人,而阿弥陀佛净土则容摄上、中、下三种根性的人。此是大乘佛教的方便法门。从回向於菩提才能往生阿佛净土,到只须称念名号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其中可见净土法门的越趋方便。

3、   至於回向的可行性,各家说法虽异,但都有其所见与不见。龙树菩萨是主张福德不可回向,此须待果报成熟後,才能给与众生。因为,善行所得之善业体,於缘起的定律上是不能与人的,否则即有自作他受的反常现象。可是,龙树菩萨却忽略了共业之下所产生的可能性。其实,若双方的因缘都具足的话,彼此对善法都生起共鸣,通过回向者的善行,对方也是能够得到真实利益。

 

回向之初探 


谈「回向」

为什麽要回向、如何正确回向? - 妙法莲华观世音- Yahoo!奇摩部落格    关於回向的疑惑

回向※ 印光大师开示※ - 优雅筑声的部落格- udn部落格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众生修诸功德,而仍然没有功德,就是病在不知回向。因众生与生俱来的习气,就是不论做了一切什麽善事,往往想将功德占为己有,而不愿与别人分享,以为如果回向出去,功德即非我所有,殊不知:「以一炬之火,数百人各以炬来取,此炬如故,福亦如之」,我们将火炬的光明给别人,不但火炬之亮度无减,反而更增加世间的光明,因此凡夫这种归功於己的自私观念,完全是与佛法不相应的!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於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於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麽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


回向和发愿有什麽不一样呢?

回向一定发愿,发愿跟回向当中是有相同,同中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因为回向本身就是发愿,发愿不能说是回向,为什麽呢?你发愿的时候,你这个愿还没有做到,只是发了个愿没做到,那拿什麽回向?而回向是你将这个愿已经做到了,我们所修集的功德不据为己有,换句话说,与一切众生共享,这就是回向。所以回向里面一定有愿,愿里面不一定有回向,愿要兑现了才叫回向,因此发愿回向是连带而起,道理在此地。回向文大抵以诵经之功德,转送给特定对象、事物或理想。


回向文正确作法

无论你颂念何种经文、咒语或是当义工都必须做回向,不然所有努力很可能会被平日的妄念、所造恶业抵销(这便是所谓的「火烧功德林」(行善必得善果,但若受恶行影响效果容易打折扣,如有回向则可以将损害减至最低)),回向文范例如下所述:

一心启请法身观世音菩萨作主,愿将今日所修(包括任何圣号经咒及所做......等)功德回向给......


大回向:

弟子XX愿以今日修法(行善、布施......)所得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徒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昇极乐国。 (再回向给...)

小回向:
弟子XX愿以今日所做之德回向累世以来的冤亲债主。 (再回向给...)

祈愿文:
弟子XX祈求『佛菩萨的圣号』加持成就『心中的愿望』。


例如:
XXX愿以此念佛殊胜功德
回向给本人累世冤亲债主
现居住在XX市XX区XX路......
祈求诸佛菩萨龙天护法慈悲加披
愿累世冤亲债主放下成佛
or
XXX愿以此念佛殊胜功德
回向给往生者XXX
现居住在XX市XX区XX路......
祈求诸佛菩萨龙天护法慈悲加披
愿生西方净土离苦得乐

回向文   

回向文

愿受身心痛苦的十方众生,因我的功德,而得如海似的快乐和喜悦。

愿一切众生没有恐惧或被人欺负,心不被忧闷所压。 

愿盲者见色,聋者能听。  

愿因辛劳而疲乏的身体,得休息而复原。 

愿裸者得衣,饥者得食,渴者得水和美好的饮料。  

愿穷者转富,悲伤者得欢乐。 

愿失落者得希望。  

愿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  

愿所有的药有效和合理的祈求如愿。  

愿一切病者,迅速由痛苦中解脱。  

无论世上有什麽疾病,愿它们永不再出现。  

愿惊慌的人不再恐惧,囚者得释、弱者得权威。  

 愿一切众生不受害、造恶或生病。

愿人们想到互相帮助。(辑自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

  回向文@ 台中释迦牟尼佛中心:: Xuite日志

回向文 - 喇嘛网利美园地

宗 大 师 回 向 文

生 生 由 胜 宗 喀 巴     为 作 大 乘 知 识 力

愿 於 佛 赞 善 稳 道     虽 刹 那 顷 不 暂 舍

我 之 师 长 宗 喀 巴     或 居 兜 率 或 极 乐

任 住 何 处 胜 净 土     我 等 愿 生 眷 属 首

初 务 广 大 求 多 闻     中 现 经 教 皆 教 授

後 尽 日 夜 遍 薰 修     为 宏 圣 教 遍 回 向

至 尊 师 长 寿 坚 固     洁 净 事 业 遍 十 方

善 慧 教 法 如 明 灯     常 破 三 界 众 生 闇 

 

布施与回向 

 

 

 

 

 

 

宗大师回向文by 艾玛士: Xuite影音

 



主持人
释印融.台中释迦牟尼佛中心.喇嘛网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