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菩提心论 第1-40节 注释 分类:大師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喇嘛网 日期:2009/04/05 NPO  编辑部 报导

 

1.礼敬金刚持!菩提心正性;观修菩提心,我说有可灭。
我今礼敬金刚持後,详细解释菩提心的性质;说明胜义菩提心的利益,观修胜义菩提心,我说「有」可灭,「有」是三界,观修胜义菩提心,不但可以灭有,可以出离三界,还可以灭寂,灭个人解脱,成就金刚持果位。

2.诸佛菩提心,妄念皆不碍,离我蕴识执,恒缘空性修。
诸佛说菩提心,指胜义菩提心的修持。应该远离我及蕴等执为实有的忘念障碍,常许胜义菩提心是空性的观修。「妄念」指对常一自主我的执着,或是身心以外的我;蕴是指下二部由无方分极微尘所成的蕴体,识是指二取空,无外境心是实有的主张。远离这些妄念障碍,诸佛常许这种菩提心的观修,是缘空性观修菩提心;诸佛菩提心,是诸佛说修菩提心的修行,远离我及执蕴识等有自性的妄念,这种胜义菩提心的修持,诸佛常许为空性相。
龙树菩萨着作本论,并非以我慢或名闻利养之心,或是令人赞叹,而重点是让所化有情,能了解二菩提心如何修持,所以用词并不是很精密,请所化机多多包含。在解释文中有这些话。
一切法的自性空,是指不是由境的本身而有,如果是自性存在或自相存在,那就不需依因缘而有,如是自力而有,这同我们实际生活所见到就有相违,因为实际见到无不是因缘和合而现。【中论】说:「诸法因缘生,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佛护论师的【佛护论】中也说:「如果诸法有自性,当寻找时一定可以指出它,可是事实非如是,要确认诸法本性时,只有依他缘而有」。诸佛常许为空性相。真正的自性空,必须从缘起的道理了知;既然是缘起有,就不是自性有,所以说自性空;如果是自性有,就不需依他缘而有;所以诸法无自性,无自性就是空;自性空是依缘起而说。

3.悲心所滋润,此心精进习;具大悲诸佛,常生菩提心。
观空性的智慧,是由悲心所滋润,诸佛说菩提心的真正观修,是远离一切我及识实执的障碍;观修空性的智慧,而需以大悲心滋润,悲智双运的修习,才是圆满成佛的一切因缘。这颗菩提之心,必须恒常经久精进串习,这是唯一成佛之道;因此悲性的诸佛说,常观修悲智双运的菩提心,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双运观修,就是修菩提心与空正见。
空正见就是了知空性,修学空性智慧的益处,成办佛的法身,而由修菩提心成办佛的色身;要成办佛的法身及色身,行菩萨道时必须累积福德及智慧资粮,二者必须双运才能成就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智慧法身由空正见成办,必须要远离一切所知障碍,才能成就智慧法身。空正见要对治所知障,必须有强大的福德资粮为基础,就是菩提心,才能对治细微的所知障;否则空正见观修多久,也只能对治烦恼障,不能断所知障;空正见对治所知障,要有强大的福德资粮,因此说由悲心滋润。也就是必须修福德资粮及智慧资粮,才能成办佛陀的法身及色身。
色身由悲心成办,所以说要悲智双运;此具世俗及胜义二谛,世俗相的缘起,以及胜义的缘起。世俗缘起对自他二者的痛苦及快乐,经过仔细观察之後,真正能成究竟利益的,世俗谛就是菩提心,最有力量的资粮就是菩提心,没有比菩提心更有力量,更快速的积聚资粮;在众多的胜义谛缘起幻相中,菩提心最有力量,资粮可以快速累积,这是世俗谛的缘起。胜义谛的缘起,因为缘起了解自性空,由了知自性空的智慧成办法身。菩提心及空正见是实际存在的,所以修学二者,才能在果位获得法身及色身。这名为基二谛,道二道,果二身。
因此,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後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从凡夫到佛地,必须具备二种道次第的双翅,如无翅膀或一只翅膀,不能成飞,所以应当修福德智慧二资粮,才能到达佛地。
慈悲与智慧要一并修学,不是只修菩提心,这对修学菩萨行的弟子们,是很重要的法门,尤其是对初学者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烦恼带来痛苦问题,来自两大因素。第一把自己看成太重要了,一切以我为中心,那种爱我执,带来许多不必要的疑虑与痛苦。当他人夸奖自己的优点,心中很高兴;当他人背後说些伤害自己的话,立刻恼怒失望。因比过分的兴奋与沮丧,心中起伏不平,情绪不能稳定,处事就不能很理性,随着情绪化走,就会有很多痛苦。
第二,面对着任何境,只是看到境的好坏,不起贪瞋,这是正确态度。凡夫对好的境起贪,坏境起瞋,不是单纯的缘着境,是把它看成真实的好,或真实的坏,就有了贪瞋的基础了。一旦认为百分之百好,就变成贪心;瞋心也是如此,对所缘境看成百分之百坏。就是因为内心分别有真实的概念存在,所见的就不是正确的,不是正见,是以偏见去分别事物的好坏;因由错误的概念,造成痛苦及复杂问题。
对一位初学者来说,真正要减少自己的痛苦,就要很有理性的思惟自他之间的利害。思惟自己有那末重要吗?自己能不依他人而活吗?尽量思惟爱我执的过患,爱他心的功德,观修菩提心。当我们面对境时,尽量思惟好坏是真实吗?经由空性思惟,让我们了知,所对的境是缘起如幻,由无始来执实的习气,执为自性存在,因此所见与实际存在是不符合的。当你对空性的认识越深,烦恼就会越少,因为烦恼由执实而来。因此反覆思惟菩提心和空正见内涵,对初学者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极大帮助;否则所想是为自己而活,心胸变成狭窄,一旦有人赞叹就高兴,有人损恼就失望沮丧,生活在这种起伏不定的情绪中,有很大压力,这是极痛苦的;如果心能宽广,面对一切事物,不把自己看很重要。如果不为他人而活,那末生命亳无意义。

4.外道主张我,寻找诸蕴中,由理遍分析,然我未能获。
外道认为有常一自主的我,由识寻找我的性质时,认为如果是蕴体,如色蕴形体不同,受蕴感受不同,色受想行识都是多元化,不是一,但我只有一个,蕴体很多;蕴体也不能从前生到今生,今生到後世。今生的身是今生的,後世的身是後世的,不会随我到後世去,可是我不会变,我永远是独立,我是不断延续下去,身体在时我不变,身体会变,少年中年老年不同。经过这些理由,确定我是身心以外的性质,我并非身心,与身心不同性质,所以我是常一自主的。我是在身心的大房屋内,也并不是说毫不相干;因为外道认为有我,当见到某物体,会说我看到,好像我在根识後面一样,指使眼睛看,指使耳朵听闻等。既然在身心内,到底在那里?因此在诸蕴中寻找,遍找不可得到我,但是我是有的,离身心而有,不是身心的任何部分。

5.蕴有但非常,此亦非我性,常与无常违,能依所依无。
蕴体是有,蕴体也不断改变,是属於无常法,蕴体就不是我。在蕴体的房屋中,我仔细寻找,无论从常性或者无常性,或者能依性所依性,均无所获,所以我不是蕴体。

6.我若是非有,作者何能名?有法说名有,趋入世间行。
如果我不存在,那也不对,我的异名很多,有个因果的造作者,以及痛苦与快乐的感受者等,就必须有个我;因为有了我的作用,才能有因缘的造作,促成因缘的作者,以及因为有我能感受痛苦与快乐的感受者。因此没有诸如此类的我为基础,作者或感受者就不可能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末能作或感受者,因为没有我就不存在了。因为有我才能形成作者,能作的事,所作的作用,这些才能成立,才能成立世间行,就不会产生矛盾。

7.常性无有作,间续俱非有,故此於内外,无有常法在。
8.若是自性有,事物将成一,若是观待成,非常非有性。
如果我是常法,就是永远不变的性质,那末快乐的我,永恒不变的快乐;痛苦的我,也是永恒不变的痛苦。但是事实上痛苦与快乐,不是持续不变的,也不是突然而生,突然而灭;有时快乐,有时痛苦,是间歇性的,二者都不是常恒的。因此在身心内外,仔细的寻找我的存在,就是找不到常一不变的我。如果存在的我是常法(常物),就不需依他缘,因为是永恒的。但我必须他缘,才有作用,才有快乐或痛苦的感受。所以所谓常一自主的我,是不存在的,我是无有自性。
如果我是常法,永远不变,不会因为痛苦因缘,而说我正在承受痛苦。「事物将成一」,我与我的作用,所生的作用不是永远存在,就是永远不存在。所以我不是常法。

9.事物非常性,物恒刹那异,故此无常物,作用非能遮。
如果我是常法,我不应受刹那转变;但是我刹那刹那变异,因此我不是常法。「事物非常性」的事物,就是有感受有作用的我,这个我(物)一直(常)刹那刹那的变异。大家所了知的,不论是情世间或器世间,都是不停地改变;情世间生老病死,器世间的山河大地,都在刹那变异。虽然不是一下变异,可能经历长久的变异,但却由细分不断的变异,才有粗分的变异。一切会变异的,开始形成时就有存在变化的性质,就是无常因,这变化不需依外缘。破斥外道的常一自主的我。因此无常的我,就会有作用了,具有享受的享受者,感受的感受者,因果的作用,能造业感果者,因为是无常法,就不可遮挡这个作者我的存在。
经说:「说我是魔心,汝堕恶趣见」。并不是说有我想就是魔心,而是认为我是常、是不变的,或是常一自主的,离身心以外的我,有这种想法,这种的执着,叫做魔心。有这种常我的执着,造成许多烦恼。或者认为我是一个控制者,身心被我控制;或者我是背包袱的人,我背着身心包袱,这种我执也是魔心,这种错误的概念,也造成了许多烦恼。如果只有单纯的我想,不是魔心,这个依身心取名为我是存在的。经中又说:「如即揽支聚,假想立为车,世俗立有情,应知揽诸蕴。」如同车子是由各种配件组合而成,依其功能,由世间共许,假名安立车,但是寻找车时,是找不到的,不寻找时又有假名车的存在,有车的功能;同样五蕴和合的身心,假名安立为我,为有情,虽是无常、无有自性,造业轮回生死我,以及了脱生死涅盘的我,是存在的,是有作用的,这个我是不能遮遣的。
佛教徒说无我,好像我是不存在,什麽作用都没有,有这种错误的想法。要破除的是实有的我,不是单纯的名言我,这一点必须要澄清。如果没有我,为何有前後世,因为我不存在,堕入断边。

10.离我及世间,蕴界以及处,法我实执等,诸见令息灭。
本偈是破有部经部的见解。前面外道所主张的,常一自主的我执,是遍计执,不是俱生我执;遍计执不是自然而生,而是宗派见解,经过一种理论串习认为就是如此,因而产生颠倒执着,不经这种见解串习的人,不会有此概念,这就是遍计执。通常想到我的时候,不会想到我和身心是分开的,因为不论身体到那里,我总是跟着身心一起;可是当想到我时,会感到我比较重要,身心是次要,我控制了身心,身心被我控制。好像我是国王,身心是大臣,国王不需听大臣,大臣必须听命於国王。因此我是最主要的,身心是次要。这种我执就是下部要破除的人我执,也是俱生我执。俱生我执是自然产生的,只是破除外道所执的常一自主的我不存在,无有这种我的遍计执,不能破除俱生我执。只是遍计的所执境去除,可是俱生我执仍然存在。
远离了真实我的想法,遇到悦意境不悦意境,不会生起贪心及瞋心;生起贪瞋,最主要是由「我」见到,那是悦意境,那是不悦意境,而引起贪或瞋。当人们对着境,觉得讨厌的,无论他人见到认为是好的,他仍是坚持那是坏的,因而生起瞋心。不论悦意境与不悦意境,都是同「我」有关连而形成的情绪,如果没有「我」,面对任何境,几乎不会有作用的感觉,如同说孤掌难鸣。因此一位我执越强的人,他的烦恼越多,痛苦也越多。所以很多贪瞋是同「我」有关联的情况下产生的,於是下二部认为只要把我的错误改变,一切贪瞋都能去除,问题均可解决,所以无我只要破人我执即可,补特伽罗无独立实体我空,不需要法无我,即可解脱。这是下二部的见解,所以说「离我及世间」。
下二部因为不认同法无我,法是实有的,所以只主张人无我,补特伽罗空,不主张法空。他们认为有无方分极微尘积聚的色法,更坚定了对色法的实执,如同因遍计我执,更坚定了俱生我执。无方分极微尘的执着,更坚定了法我执的存在,这种见解是要灭除的,由中观正见的意识,令其消灭,就是由中观的智慧去灭除。

11.益者为声闻,根性诸众说,色受以及想,行识等五蕴。
益者是指佛陀,因为佛以悲心广大,无比的利益一切有情,所以称为益者。佛陀随众生根性应机说法,为了配合声闻根器的诸众,不是声闻圣者,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存在,并未说有无外境,以及无方分极微等尘等问题,只是简单说明五蕴的性质。

12.二足尊常示,诸色如聚沫,诸受似浮泡,诸想同阳焰,
13.诸行似芭蕉,诸识如幻事,蕴体性如是,为菩萨众说。
佛陀开示:「诸色如聚沫,诸受似浮泡,诸想同阳焰,诸行似芭蕉,诸识如幻事」。这是粗分无常的概念。真正的内涵,是说明诸法无自性,五蕴空如幻化;佛在大乘经中,也对菩萨众宣说五蕴皆无自性空,这才是佛陀的究竟意趣。
如果以无常的角度来说,色如泡沫等,就是大小乘共的解释。我们生贪瞋时,虽然眼识很快接触境好或坏,可是分别心缘念异共相,会觉得异共相色法隐相是常恒不变的,於是当见到好境的影相时,会觉得依影相,境是不变是常法,永恒的好,於是产生贪心;或是见到坏境是不变的坏,於是产生瞋心。所以我们经由无常的理念,减轻对境的常执概念,对常执概念所生的烦恼,也可以一起破斥。所以这时就说无常法,不要认为见到的色法是不变的,是无常刹那变异,不应当贪着;不要认为快乐的感受是永恒的,是会变异的。
当我们接受这种理念,如同水泡,忽生忽灭,不应贪着等,诸色如聚沫,诸受似浮泡;诸想同阳焰,是说想的作用,如同阳焰般,所现与实际存在是不同的,我们见到的会觉得就是如此,似乎是不变的。此人是好人,永远是好人,此人是坏人,永远是坏人,於是生起了贪瞋。经由无常的理念,一切随因缘改变。因此认定一个人好坏,随着无常改变,好坏如同阳焰所现,是不正确的。
诸行似芭蕉,芭蕉树层层解剖,没有实体存在;行蕴无实,无常性,不值得执着。诸识如幻事,随着无常理念,过去所发生的事,如梦幻般,很快就消失了。经过无常的理念来说,大小乘共同能接受的比喻,如以中观应成派或菩萨乘的解释,无有自性的概念。

14.广说色体蕴,四大之本性,及余色无性,皆是观待成;
15.如是眼及色,十二处等性,能执及所执,亦应当了知。
说蕴处等性,首先说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色法最主要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形成,如以空大是遍布於一切,不属於色蕴所拥有的特质。所以先解释色蕴,其他四蕴是互相依存在,所以说「皆是观待成」,就是四者能一起存在。有了心王一定有心所,有心所一定有想受。
五蕴十八界十二处,是境属於所执部分,能执的是指意识,能执所执是相依而有,因此无有自性。

16.尘不成根识,能缘既非有,生者与生性,真实生非理。
17.色尘不生根,彼已离根性,若聚生彼相,聚集亦不许。
18.方分分解後,色尘仍可解,仍生诸支分,不许无分尘。
破色法实有性。无方分微尘不能被根识所缘,不能生识的因缘;既不能生,则所生果不可能存在。
既然根不能缘,识就不能生,因此无有无方分微尘;无方分极微尘,也不可能集聚成有方分的色体。
有方分的色体,分解之後,仍然是有方分,是可以继续分解;可以分解就是有方分,因此无方分微尘是不存在的。

19.外境心一相,所生感受异,一切悦意色,於彼成别异。
20.同一女性身,三者差别识,遍行贪野犬,屍及所欲食。
毗婆沙宗认为意识是真实外境的直接反映,当外境及意识接触时,外境直接映在意识上,二者之间不关连,外境是如所见般真实。下二部以根识现量为正量,所见的就是真实的。
龙树菩萨破他。众人见到同一相,各有不同的觉知,如果你们认为所见和所呈现是一致,就不应该有种种能执的意识存在;所现的悦意色,随不同众生,不同的角度,所见不同。如以意识与境不相干,就不应该有不同的所现。
随不同的众生,所现不同,如对一位美女色身,遍行是修苦行的瑜伽行者,遍行者修不净观看见似死屍;贪欲强的人是所贪欲的对象;野犬指狼等视为食物而贪食,就有三种不同相的贪着。

21.如说作用同,梦中受伤害,应与醒无别?此是应思惟。
破下部主张外境是由无方分微尘组成为实有。那末,醒时同梦境的感受,其结果是无有差别的。

22.能执与所执,一切为识现,於识无异体,外境皆非有。
23.存在实物性,无诸外境相,各别识所现,成为色之相。
这是唯识的见解。我们所见的色法,或是能见的意识,能执所执都是由心形成,一切由心造,远离心性以外的境,是不存在的。我们虽然见到有外境可执取,实际外境并非离心识以外的外境。
唯识派认为见到一切外境,都是由近取因的习气(种子)现行之後才见到外境,一切外境是心的性质的一部分,这是由同一个因现起,所以说无异体,与心识同一体性,一个取名为识,一个取名为外境(义),其实都由近取因所变化。远离心识以外,无任何外境。识所现名为境,但不是心外境,所见到任何东西,是心识所现,取名而已。
他们以三种理由,说明无外境。一、名前觉无,称体相违。遍计所执是依虚妄分别所生,由显现境的名言识所安立,这是什麽?那是什麽?似义显现,如心识了知这是笔,那是书,在没有名言之前,境的觉受是不能现起;没有能诠的声言,不会有所诠的境,名称与境体相违,应该未取名前就有这东西才是,事实不会有事物存在的觉受。二、名有众多,多体相违。如果依名取义,名言与义体一致才对,但世间一法有多名,如一位女性,丈夫称她为太太,儿女称她为妈妈,弟弟称她为姊姊,同一境有众多不同名。如果外境从本身存在,具有能诠的声音与所诠境性质,多名的话变成不同的声音,产生
不同的境,就变成多体相违。三、名不决定,杂体相违。同一个名字,可以表达不同的所诠法。因此说无外境。
下二部只主张人无我,在中观派与唯识派,除了主张人无我外,都主张法无我,这是重要关键,但彼此仍有差异。前说生起贪瞋时,不只遇到悦意不悦意境,令我们对悦意生贪,不悦意生瞋,主要因素是自己的真实执着,由自己分别心认为是悦意,或是不悦意,而生贪心或瞋心。因为下部论师,认为一切烦恼来自人我执。不错,粗分的烦恼,同我的执着有密切关系。因为我们见到悦意不悦意境,也会产生错误的概念;错误概念依什麽方法远离呢?我们的错误概念,对好坏境产生非理作意引起,对贪着起增益执,觉得这是没有瑕疵的,产生错误概念。不只自己起执着,对境已产生错误看法,才会生起非理作意。
因为如此,唯识派说为了对治烦恼,要修人无我,由人无我可以断除烦恼,得到声闻解脱。可是执有外境的错误概念仍然存在,这是法我执,唯识认为这是属所知障。把法我执当为所知障,要对治所知障,必须修无外境的道理,成为对治错误概念。这方面的理论,唯识派说的很宽广,学识更加渊博。

24.有情心愚迷,如见幻化焰,及味嗅村落,色等相如是。
对一切外境,因为有情无明盖覆,如同见到幻师变化的象马,执为真实;如同眼翳人见到两个月亮;或如鬼影的村落。其实所见外境,存在的也是如幻化,不是真实有。

25.为除我执故,佛说蕴界等,万法唯心造,胜根者所断。
为了断除外道说的常一自主的我执,或离蕴的我执。如果执蕴是我,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我就有很多。下部论师执心识是我,这是破下部论师的见解。唯识派虽然说一切唯心造,无有外境,这种理论,以中观胜根者来说,无外境三界唯心造,也不能成立的。

26.唯识宗义者,众相由心生。何谓心之性?我说此要义:
唯识宗义者,说一切外境由心所现,并无外境,三界是心的体性,境是心的境,皆由近取因的习气成熟而现行,一切境不离心的体性,与心同一体性,所以说无异体二取空,就是圆成实,法无我。执有外境就是遍计执,法我执。
中观论师提出责难。什麽是心的体性?你们理论基础依【十地经】说:「万法唯心造」。认为一切外境是心的体性,这不是佛陀的本意。

27.为断愚夫怖,故佛说此等,一切皆唯心,然非如实言。
三界唯心造,是为了断除愚稚者的畏惧,真正是要了知诸法无自性,因为愚稚者听了无自性,认为什麽都不存在,生起恐惧,为了使他们能暂时远离这些怖畏,佛陀善巧说无有外境,以心为主来引导,是由心来安立一切法,外境并不是与心同性质。

28.遍计依他起,及圆成实等,唯一性是空;此性由心观。
唯识解释法无我时,是以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相说明空性,於何处空,所空之处依他起,空所要遮挡的是遍计执,遮挡之後的空,就是圆成实。依他起而空,遮遍计执空名圆成实,就是法无我。所遮挡的法就是外境,如果能所二取有,就是法我执。或说能诠的声音,所诠的境上自相存在,就是法我执,所破的就是遍计执,无遍计执就是圆成实,法无我。最究竟的理由,三界是心的体性,不是由心安立,说是心的体性,与心同性的,所以说无异体二取空,就是图成实,就是法无我。

29.大乘欢喜性,能仁作略说:人法无我等,心非俱生有。
唯识派认为遍计无自相,依他起圆成实有自相。中观问难:无论境或识有应俱有,无应俱无,无有任何差别。所谓法无我,是遍布一切法上,并无能执所执的差别,也无境和识的差异。你们认为无外境的理由,寻找外境找不到,也应该说无内识,内识也是找不到;如果境找不到,识安立为有,不应该有境识的差别。只是破除境的执着,识的执着仍然存在,真正的法我执存在。

30.瑜伽加行者,自心随转後,圆满清净心,自证分执境。
龙树菩萨住世时,无着菩萨及世亲菩萨并未出生,当时未见大力弘扬唯识思想;可是【十地经】、【楞伽经】、【解深密经】等是佛陀说的唯识的理论,所以龙树菩萨针对唯识派论点提出辩驳;尤其是【解深密经】中说【般若经】时,诸法无自性是针对三种不同法性,说遍计执相无自性性,依他起生无自性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性,三性三无性的道理。
「万法唯心造」,是唯识主要的见解已经有了,唯识哲学思想虽是後来发展出来,只是当时未宣扬唯识的论说,龙树菩萨针对经的观察,提出反驳。佛陀为何不直接说诸法无自性?因为直接说诸法无自性无自相,一切法都是唯名安立,唯意识所取而有,会让许多浅智者生起恐惧,无法接受,认为一切不存在,无法接受;这毕竟太深奥,无法让一般人认知这种概念,每一法不是从境本身存在,到底是怎麽存在呢?如果让他们直接说无自性空的道理,可能会有危险,否定了一切存在。佛陀善巧的让他们接受,每一法不共的性质,不是从境上而有,却要减少贪瞋,不但在人上减少贪瞋,在境上也能减少贪瞋,故佛说无有外境,不是自相存在的道理,而说【解深密经】,让他们以从无外境的概念,去除对外境执着所生的种种烦恼,令他们不会对诸法的作用否定或毁谤,但是佛的目的是要引导他们了知无自性的道理,生起无自性正见。暂时方便说三界唯心造,一切是心的习气现行的道理。
既然唯识派说,诸法要有自性,从境上存在,变成我也是自性有,找寻应该找得到,但从那里找?从身心吗?这是问题,而且一切唯心造,心是非常重要。我们所见到由过去习气,让我们见到,种子成熟形成心形成境,形成境和识的作用,习气变成很重要;习气种子留在那里?因为主张有自性,必须找到境上存在的基础,於是以阿赖耶识为种子的储藏,无始来的习气,都是留在阿赖耶识中,他们以很多理由来建立这论点。
瑜伽行者在定中现量,所有意识都在无漏根本智上,是不能存在有漏的习气,有漏种子不可能留在无漏根本智上。那是第六意识全是根本智,过去所造的业的种子留在那里?存在阿赖耶识上,所以说阿赖耶识是不明显的,永远属於无记状态。他们对阿赖耶识的主张,经过长久时间所作结论,不是随便说说,却是深入思考所得结论,他们除了心以外,一切种子习气都留在阿赖耶上,所以说心(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
「瑜伽加行者」,唯识的宗义师认为一切由心随转後形成。习气种子留在第八识的心中,种子现行让我们见到,一切由心造,因此同一种子形成境识,境识同性,这是论点之一。一切境是心的体性,圆满清净是成佛後的功德。「自证分执境」是指自证分部分,有与无以正量分别。境由识区别,本身是存在的。如果能执所执并非正量,此境就不存在,或是错误的。境是否存在,由量决定;量是否正确,由自证分决定,自己可了解自己的自证分。但中观派却不这样认为,量是依境,境是依量,境量相依唯名安立而有。如果无法同意这个论点,必须说由自证分,来证明正量的存在。以那一识证,正量是依据什麽?这是问题。
以上说明唯识的基本论点,基本思想的建立,接下破斥的道理。主要对象是随经唯识派的理论;随理唯识派的理论不同,这两派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後来慢慢演变的。如同佛说的【般若经】,中观派因为解释不同,分为应成派及自续派。佛说的【十地经】、【解深密经】,随经唯识派说阿赖耶识,随理唯识派说阿赖耶识不成立的理由。

31.过去已无有,未来不可得,住者已无住,现在云何有?
心只是名言安立为有,无有自性,刹那刹那常相续。一直都在转变,已有的刹那,当下即过去,原已存在刹那已经不存在;未来心尚未有,未来不存在;现在存在的刹那就消失,现在心也不住,又成为过去,现在心在那里?

32.能见非所见,所见非能见,意识无自性,余依识非有。
这偈颂是很深奥的,第一句是评论唯识的阿赖耶识,深入探究体验的性质,龙树菩萨分析唯识的主张及确实的定义。破阿赖耶识不存在。因为阿赖耶识同其他识不同性质,其他识能缘境、执取境,阿赖耶识不明确状态中,没有所缘所执境。阿赖耶识不是能够缘境、能执境,所缘所执境并非阿赖耶识。第二是自证分不存在。月称菩萨在【入中论】已有详细的破斥。「意识无自性」的意识指阿赖耶识无自性。六识唯识加上二识共八让,也不是实有。
唯识说: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如何解释业及习气,有情相续呢?

33.如由近磁石,其铁速动转,彼铁实无心,似有心显现。
不需要阿赖耶识,种子仍可保存在唯我中。因为过去我确实造业,造业子存在唯名我中;如同铁片不离磁石,因为唯名我已经造业,只要唯名我存在,有漏种子都会存在,不需立阿赖耶识。

34.如是阿赖耶,非实现似实,若时去来动,尔时取後有。
35.如木在大海,无心亦荡动,如是阿赖耶,依身而动转。
我们见到的一切现象,不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现行让我们见到而是由过去无明串习,产生自性的错误见解,实执增益,致令轮回流转生死。
阿赖耶识是指生死轮回及涅盘的心识。

36.无身而有识,非有谓遍知,彼有自证性,如何能诠释?
意识是与身有关。如果无身而有意识,能遍知一切,这是不可能的。所谓自证分的论点本身尚不能成立,如何能成立诠释的果?

37.自证性证故,量乃许有实,若此为量成,说为无作用。
38.今为自他故,能生决定解,诸智者恒应,善趋离错谬。
唯识说对境的确认成立,是基於自证分。反驳:自证分是证明量是不是正确,因为自证分本身都不能成立,可以说自证分尚有疑问,怎末证明量是否正确。为什麽?
如同为他人解答问题,自己必须先了解,才能令人生决定解。自己尚不能了知有无错误,如何能回答他人?自证分尚不能了解自己,怎麽能证明量是正确的?如果经过观察之後,自己主张与正理相违,就不应该坚持己见,恒常应远离错谬,这才是智者的作法。

39.由知知所知,离所知无知,如是何不许,无能知所知?
能知与所知是相依而有,能知是识,所知是境,境与识唯名言安立而有。唯名不是否定意识的存在,唯字是否定境上的自性;名与识,识与境都是存在的,有了意识才有名,同样有境才有识,境本身无有自性,所以称为唯名而立;也就是一切的存在,我们认为自相自性存在的感觉。如有自相或自性,仔细寻找时找不到自相或自性,无有正理可以成立,唯有以名识安立让这一法存在。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士大非地水,非火风非空,非识非一切,异此无士夫」。分析士夫在六界中找不到,并未说因为找不到而说士夫空。这说明自性空并非寻找不到,就是自性空。分析之後离六界也无士夫。接着「如六界集故,士夫非真实」。士夫是六界所摄安立为有,但是士夫不是真实。要了知空是唯名安立而有的缘起。同样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寻找车子,分析车之支分之後无所获,车子唯是支分积聚之後,安立的名言。

40.识乃唯名言,除名无有余,名乃识所现,名亦无自性。
一切法唯名言安立而有,并非如唯识派所说心之体性;除了名言外,不是自性存在。除名无有余,名寻找後亦无有自性,名是由识所安立,所以名亦无有自性。

发表: 2008-10-28 16:49 pm  

释菩提心论 :: 释菩提心论:第1-40节 注释



主持人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讲授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