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论坛-佛教经济学 分类:佛法與管理
转寄 打印 回响 总览 阅读尺

佛教经济学
作者:佩尤托
时间:2009-02-14 :《法音》
  编辑部  日期2009/03/03 08:28 NPO  报导

   
 
 

 世界佛教论坛2009/3/28-4/1中国无锡与台湾台北举行

   佛陀有关善与恶的教导可以成为帮助我们进行此类主体的道德选择的指南。不过正因为这种道德选择具有主观性,我们不能忘记这种选择不可避免地发生在那个按照原因与条件的客观原则而运作的世界之外。我们的伦理学以及从我们的伦理学自然引出的行为,构成了决定我们是谁的那些原因和条件,也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性质以及我们环境的状况。 

    佛祖教导中的一个最深刻的教诲是这样一种真理:内在的主观价值是同外在的客观现实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精微的认识潜存在所有的伦理问题的核心之中,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只是粗略地知道他们的内在价值如何制约着外在现实。在物理世界中观察原因与结果的规律是容易的:熟苹果掉下树来,溪水流下山岗;但是当人们转而将自身作为从宇宙中分离出来的个体加以思考时,却看不到同样的因果规律适用於内在的主观价值,诸如思想和道德态度。由於伦理学是“主观的”,人们就以为它与“客观”现实并无联系。 

 blog.ifeng.com  

按照佛陀的观点,伦理正是在内在现实与外在现实之间架设桥梁的。与因果规律相符合,道德以“主观的”原因的面目而运作,无形之中构成了“客观的”条件。举个例子来看的话,这一点就清楚了:道德问题总是以如下方式提出:“我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是有助於还是有害於我,以及我周围的他人呢?”实际上,我们依赖於伦理来调节我们主观现实的不完整的慾望:愤怒、贪婪、仇恨。我们思想的性质虽然是内在的,却不断制约着我们的言论和行为的方式。我们的道德虽是主观的,却决定着我们在外在的、客观的世界中之生活方式。 

    道德如何制约经济学 

    可以肯定,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差异并不难辨识。对於任何一种经济问题,我们既可以从全然的经济观点去考察,也可以从全然的伦理学的观点去看。比如,你正在阅读这本书。从伦理的观点看,你的阅读是一件好的行为,你被求知的慾望所驱动。这是一个道德判断。从经济的观点看,情况就不同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没有利润的原材料浪费。可见同样的情况可以从不同方式去理解。 

    然而,两种观点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一方面是现代经济思维对於像伦理学这样的主观价值的拒绝,另一方面伦理学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影响又清晰可见。如果某一个社区不安全——那里窃贼群聚,暴力横行,道路也事故频发,那麽显而易见的后果是:商人不会去那里投资,旅游者不去那里观光,经济因而受到牵连。反过来说,如果该社区的市民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区的安全与清洁,那麽必然会大大增加那里的商业机会,市政部门也无须在维持秩序与治安方面过多投入了。 

    不道德的商业活动会直接导致经济上的后果。假如商人在食品生产中试图用不合标准的成分以求增加利润,比如在儿童食用的糖果中添入服装颜料以增加色彩,在橙汁中加入化学制剂,给肉丸子中加入硼酸(所有这些都是泰国近年来所发生的),消费者的健康就因而受到损害。这些伪劣商品的受害者要付出额外的医疗费用,政府也要花钱雇警探去调查和惩治肇事者。更加长远的影响还有,受害者因身体状况不佳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导致生产的下降。在国际市场方面,那些以次充好的非法经营者所冒的风险是失去顾客的信任,以致失去海外市场,他们从那些市场中获取外汇的可能性也就大打折扣。 

    道德品性同样对工业生产发挥着作用。如果工人们乐於工作而且勤奋进取,产量就会增高。反过来说,如果他们不忠於职守,沮丧或者懒散,这就会对产品的品质和生产的数量产生负面的影响。 

    进入消费领域来看,如果某一社会中的消费者崇尚奢华的价值观,那麽他们就宁愿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产品,而不喜欢品质上乘而外表朴素的产品。在另外一种崇尚务实精神的社会里,社会的价值观并不倾向於奢华和虚浮,消费者会按照实用性来选择他们的商品。显而易见,在这两种不同社会中的商品消费将会导致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效果。

 广告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但是往往付出的道德代价过高。广告注定要追求流行的价值:广告制作者追踪大众的渴望、偏见和欲求以便制作出与之相适应的广告节目。广告还利用社会心理学,为了经济的目的而操纵大众的价值观念。由於其对大众心灵的巨大影响,广告具有相当的伦理意义。广告的数量可以引起物质主义的高涨,而不合适的形象或资讯则会伤害公众的道德水准。绝大多数的广告都向公众灌输着一种对自私自利的偏好,它们让我们成为完美的消费者,除了尽情消费现代工业的各种产品之外,不再有更高的生命追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被塑造成了一批“饥饿的鬼魂”,为了满足永不消失的热望而追逐不停。而社会也就变成了利害冲突和物欲横流的场所。 

 

 

    更有甚者,广告增加了产品本身的价格,这样一来,人们就得付出不必要的费用去购买不必要的东西。还有更多的奢侈和浪费:商品仅仅使用了较短时间就需更换,尽管它们的性状还是良好的。广告还迎合人们要求炫耀其拥有物,以此作为获取社会地位之手段的心理。一旦品牌和派头成为主要的标准,人们便盲目地花费不必要的钱去追逐昂贵的商品。在极端的情形中,人们受到追逐时尚的需要之驱动,几乎丧失了自主性,他们不能等待片刻,省下钱去追求最新的流行物,他们只知道用信用卡付帐。花费大於收入的现状将会导致恶性回圈。一种更新潮的模式或时尚已被播下了种子,人们为了追新而日益陷入债务之中。在这种方式中,不道德的广告会引诱人们走向财务危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日社会有了“资讯技术”的大量的应用机会,而这些技术却多半用於产生“误导资讯”或制造新的迷惑。 

    在政治层面上,有关广告管理的决策有待於制定和完善,是不是应该有某种调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又该是怎样的调控呢?人们如何才能在道德关怀和经济利益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呢?这就涉及到教育。应该找到教育人们认识广告运作和影响的有效方式,同时让人明白广告的可信程度有多少。良好的教育应该寻求让人更加理智地做出购物决定。以上关於广告的问题显示出在社会中的行为应如何从多种观点去考察,而这些不同观点又是相互联系的。 

    采取一种更宽广的视野,问题也可以被视为如下的情形,那就是自由市场体系本身归根结底还是建立在起码的道德基准之上的。自由市场体系的自由在不正当竞争中会丧失殆尽;通过影响来实现垄断便是常见的例子,雇佣杀手去行刺竞争对手则属於极端的例子。以暴力手段消除对手,这等於宣告了自由市场体系的终结,尽管在经济学教科书中不会提到此种方式。 

    从伦理的意义上说,经济活动必须按照不伤害个人、社会与自然环境的方式展开。换句话说,经济活动不应该对自身造成损害或对社会造成动荡,而是应当加强这些领域中的良好秩序。如果将伦理价值作为重要因素运用到经济分析中去,那麽可以说一顿便宜而营养充实的餐饭当然要比一瓶威士忌更富有价值。 

    於是,由佛教所启发的经济学将努力去发现和接受一切事物的真理。它会带来一种观照伦理问题的更宽广也更复杂的眼光。一旦伦理学被当作一种合法的关注对象而得到接受,道德的问题也就成为在整个因果过程中要加以研究的因素了。不过假如我们不考虑伦理方面的因素,经济学就无法推进对整个因果过程的理解,因为伦理学在其中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有人说现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具有科学性的。事实上,经济学家们只考虑到可测量的数量方面的因素,就对他们的科学方法感到骄傲。有些人甚至认为经济学纯粹是数字的科学,用数学公式就足够了。在其追逐科学性的努力中,经济学忽视一切不可量化的、抽象的价值。 

    现代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看成是与人类其他活动毫不相干的,他们陷入了工业化时代的狭隘的专业本位之中。经济学家以专门家自居试图在考察人类活动时排除所有的非经济因素,只是集中于一种单一的视点,那就是他们本专业的视点。 

    近些年来,对经济学的批评甚至蔓延到经济学家的阵营内部,他们对此种“客观”立场提出质疑,并认为经济学是所有社会科学中最受价值影响的学科。可以这样发问:经济学怎麽可能与价值无关呢?实际上,价值是植根在人类心灵之中的。经济的过程始於需求,继续发展于选择,终结于满足,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心灵的功能。就这样,抽象的价值与经济过程的开端、中继和结尾相伴始终,经济学家要想脱离价值是不可能的。当然,也有许多经济学家避免关注任何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或精神品格,他们不顾如下事实:这些方面都与经济息息相关。正是由於经济学者缺少伦理学的训练,忽略精神价值和人类慾望的重要作用,这就成了他们的主要弱点,使他们无法解决他们本应该解决的问题。

    如果世界想要从过分消费和过量生产的蹂躏中获得拯救,经济学家必须学会理解伦理学对於他们领域的重要性。正像他们应该学习生态学一样,他们也应该学习伦理学,弄清人类慾望的本质,获得全盘的透彻的了解。而这里恰恰是佛教所能给予极大帮助的一个领域。 

 

(责任编辑:颜玉科)


 
从经济学视角看佛教丛林制度
作者:杨春蕾
发布时间:2009-02-13 :《管理科学文摘》

 

  佛教的丛林制度对大多数经济研究者来说是个陌生的领域。作者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对佛教的丛林制度进行解读,以期能够取其可取之处,让先哲的智慧为现代经济管理服务。本文从百丈怀海禅师对禅宗的改制看到制度创新之光;从佛教对精神层面的注重看到文化建设的力量;从丛林制度的福利保障体系看到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借鉴意义;从寺院科学实用、与时俱进的财政收支管理手段看到先哲的智慧;从寺院的规模看到其与现代人事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异曲同工之处。 

  一、百丈改制与制度创新 

  自魏、晋以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信仰佛教的出家僧众还保有印度当时佛教僧众的形态,不事生产,以乞食自修的方式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不但不受以农立国、以勤俭持家的社会风气所欢迎,甚至,引起知识分子与朝野的反感。到了盛唐之际,禅宗马祖道一禅师与百丈怀海禅师,不顾原来印度佛教的规范与戒律,依然决然建立中国式的禅门丛林制度,集体生产、集体从事农耕,以同修互助的团体生活方式,开创禅宗寺院的规模,致使佛教各宗派与佛学,在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上,永远植下深厚的根基。 

  但在当时,一般人都骂他是破戒比丘,只因大家抵死执着印度原始佛教的戒律,认为出家为僧,便不应该耕种谋生。站在我们千秋后世的立场看,如果他当时依然不改制,还让僧众们保持印度原来的乞食制度,佛教不知道能不能够流传到现在。 

  众所周知,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而制度的变动却不灵活,於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和相对稳定的制度之间产生矛盾。当社会要变革,要发展时,必须先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改革。改革带来的好处便是预期收益。而对原先均衡制度打破带来的不稳定以及种种冲击便是预期成本。用成本——收益分析,当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便成为必然需要了。 

  我们现在的经济社会,处於转型时期,正和当年的佛教一样,面临制度创新的挑战。不创新无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经济社会既然已经发生了改变,制度的改变就要跟上。否则,死守着早已不适应现状的条条框框,经济个体恐怕很难生存。我们现代的经济社会需要像百丈怀海禅师那样有智慧的“破戒比丘”,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 

  二、宗教信仰与文化建设 

  丛林制度之所以能够普及并且流传,丛林规范功不可没。丛林僧众认为信仰平等,言行受律。他们有宗教的信仰,自发的因果分明的观念,这些都已经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各人由内心的自净其意,发为规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如果讲到一个真善美的社会风范,恐怕只有求之於丛林制度了。丛林制度在教导以外,再没有刑责可行,假使没有最高道德作为依持,要想求其安然垂范达千余年之久,绝对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一个佛教徒可以把自己仅有钱捐给寺院为佛贴金,一个儒教徒可以为仁义而撒血,他们的道德是以其信仰的哲学为基础的,我们自然无法让人人去信仰宗教,但是对於具体的企业而言,却可以在小范围内培养企业文化,以期形成特定的精神氛围,去引导员工自觉守纪,认真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财富, 

  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会带有明显企业特色,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凝聚力,员工也会因良好的企业氛围而更热爱自己的工作,良性回圈。并且可以对外界产生辐射作用。尤其对现阶段处於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 

  甚之,纵观那些被称为典范的中外企业大家,他们所主张和崇尚的文化理念,无不具有相似的共同准则:诚实守信、无妄有为、量己责下,居上者贤、大爱至尊,这些,正恰巧暗合了丛林文化中的许多理念。 

  三、丛林体系与福利保障 

  丛林实施身份平等、集团生活,劳役平等,福利经济。出家的僧众平日于专心一志修行求证佛法之外,每有劳作,便由僧值师宣布,无论上下,都须一致参加劳动。寺院满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需要。

  现代丛林的福利制度也与时俱进,日趋完善。以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为例,普陀山除丛林体制通常拥有的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福利保障之外,还有自己的敬老院。在普陀山出家满20年,并且年满70岁,为寺院做出贡献的僧人可以入住。并且,关於养老基金建设的诸多事项也已提上日程。 

  寺院维持生命生活的经济制度,早已做到福利的要求,所以出家僧众们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休养,其余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僧人也是人,生活在现实世界当中,只有脱离了物质的束缚才能够完全的修心养性。如果出家人为着生计,为着养老而发愁,怎能够指望他们潜心佛学呢。 

  我们现在的管理者也许可以借鉴一下,如果能为自己的员工提供完善而人性的福利保障,那麽员工不专心工作被解雇或者想跳槽的机会成本就会大大增加,良好的福利保障是激励员工的一项人道措施,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如果企业能够对每个员工,由生到死的一切生活及危险,诸如疾病、灾害、老年、生育、死亡,以及鳏、寡、孤、独、残疾人都给与安全保障,那麽,这样的企业必将吸引大量的人才。当然,这样做必将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援,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够承担,对历史不久的中小企业而言可能更是吃力。但是,我们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一项一项地进行,提升自己的企业魅力。

 
关於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
------既供佛脚急来抱犹化好雨润物生
作者:周齐
时间:2009-02-09 :世界佛教论坛网

 

    金融风暴经济危机又来了,只要生活跟当今经济活动有关的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有幸免。如果剥去那些直接导引事件,就会发现,其实这是条古老的因果链条,每当人类犯类似的错误,就会自己把脖子伸进这条锁链里。这条锁链变换着花样,但本质却是亘古未变,那就是人类自己的各种贪婪慾望纽结成的绞索。因而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寻求对治的办法,各种思想学说,尤其宗教,都有很多理论被作为人类自我约束的原则或信条。

    佛教的产生和普及,很大因素就是由於它对治人之贪慾,在这个意义上说佛教是个禁欲的宗教并不为过。不过,释迦牟尼被尊为佛,并不是由於消极禁欲而成就,而是由於积极自觉的觉悟,觉悟了导致诸苦的因由,还提供了一种解脱途径。所以,释迦牟尼佛否定苦行,否定消极的逃避,提倡积极修行以求觉悟而得解脱的宗教路线。后来的古圣先贤在禁戒贪嗔痴和完善解脱路径方面又有很多发挥。中国古来认同以佛治心的说法,是有其道理的。所以,对於一些能够亲近佛教的人而言,其教义中会有很多资源可以成为消解慾望积聚的助缘,也就有可能化解由於慾望导致的诸多心病。宗教的社会作用复杂,不同的条件下好坏效果都可能产生,更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万能药。不过如佛教等历经千百年积淀和历史选择的古老宗教,能够成为世界性宗教,成为有极大普世性价值的宗教,都有消解社会紧张度的一方面作用。在这样的时期,法师们可能就要多辛劳一些,多做一些相关教义的宣讲,多做一些能引发良性因果回圈的活动,或许就能多一些机会帮助到有需求的人。佛教寺院也更需要努力树立为一方净土,不仅让急来抱佛脚者有归宿感,也让更多的人能被佛教的价值吸引,让千百年无数大德所积聚的思想智慧精华,福泽到有缘亲近到佛教的人。


 

世界佛教论坛 -  - [ 转为繁体网页 ]



主持人
世界佛教论坛网 、佩尤托、周齐



  

即時法訊:
利美園地:
慈智部落: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